浅谈物质结构理论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晶体等;2. 掌握物质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能够运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2. 物质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分子和晶体的特点;2. 运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选修教材;2. 实验器材:显微镜、实验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有何联系?第二步:讲解1. 引入物质结构的概念,讲解原子、分子、晶体的定义;2. 介绍物质的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3. 讲解分子和晶体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物质结构中的应用。
第三步:实验1. 展示实验样品,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物质的结构特点;2.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不同物质的结构差异。
第四步: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探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 引导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思考。
第五步:总结1. 总结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结构?六、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2. 思考并撰写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物质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物质的结构特点。
同时,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浅谈化学学科思想的八个方面
浅谈化学学科思想的八个方面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核心和灵魂,它与知识,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
不同学科它所包含的学科思想也必然不同。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既抽象又具体,其学科思想的内容丰富多彩。
中学化学学科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对立统一思想对立统一思想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它在中学化学学科中无处不在。
这一思想所体现的相互对立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依从关系。
运用这一思想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很有帮助。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氧化和还原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方面,既相互依从又相互对立。
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既有电子的得失,又有化合价的升降,既有氧化剂又有还原剂,既有氧化产物又有还原产物,有氧化反应发生,必有还原反应发生等等。
这一思想的建立,对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颇有帮助。
另外在其他方面,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电化学中的正负极和阴阳极,等等都包括对立统一思想。
2. 量变与质变的思想哲学中明确告诉人们,物质量的积累必然会达到质的飞跃。
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物的量的多少,如足量,适量,少量必然会引起生成物的改变。
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会引起生成物的改变。
另外,如碳和氧气,硫化氢和氧气,铁与硝酸,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偏铝酸钠和盐酸,浓硫酸和酒精制备乙烯气体时1700c和1400c会生成不同物质。
p2o5与冷水和热水反应的产物不同等等。
这一思想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想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思想在化学学科中体现得更为具体和直观。
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特殊性使学科内容多姿多彩。
化学中各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是一般规律,而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特殊性更是不容忽视。
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无正化合价,氟单质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与二氧化硅反应等等。
碳族元素中大多数元素的正四价化合物是稳定的,但铅元素的正二价化合物是稳定的,正四价化合物很活泼。
浅谈《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策略
、
关 键 特征 策 略
关键特征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 ,又称为标准属 性。 所有 的概念都具有关键特征和无关特征 。 研究表 明,关键特征和无关特征的数量与强度影响对学习 材料 的理解 ,学习材料中无关特征 的数量和强度越 大, 越容 易造成概括时 的困难 ; 相反 , 关键特征越 多 、 越 明显 , 理解新知识就越容易 。因此 , 在学习概念的 时候 ,教师可 以直接将关 键屙 眭指 出或者让学生叙 述关键属性 , 这样学生理解概念时就 比较容易。 如果 概念 比较抽象 , 可借助模型或图像 , 学生掌握起来也 会容易许多 ,因为用手触摸模 型比用 眼睛观察印象
五、 复述 策 略
要深刻许多 。因此 , 我们在实际教学 中, 要尽可能地 让学生多看 、 多做模型 , 这样的教学要 比我们单纯地 讲授效果好得多 。
二、 精 加 工 策 略
复述是指为 了记住并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 多 次重复的过程 。 复述策略要想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有 以 下两条途径 :一是采用复述和结果检 验相结合 的办 法 ;二是在学 习新知识之前先让学生复述 已经 学过 的有联 系的旧知识 , 这种 策略能有效激活 旧知识 , 并 为新知识 的学 习提供“ 先行 组织者 ” , 即为新知识 的 学习创设一个熟悉 的知识氛围 ,从而有利 于新 知识 的学习。 如学 习“ 分子间的作用力” 时, 学生通过复述 概念掌握其 中的关键词 ,再结合具体的例子—— 干
一
立通往新知识的途径与通道。从 以上叙述 中不难看 出, 此策略的核心是 “ 加工” , 对新 知识进行加工 和建 构, 从而与 旧的已掌握 的知识产生联系 , 进而将新知 识纳入 已有 的知识体系。 在学 习新知识 的过程中 , 这 种策略使用相 当广泛 ,不仅存在 于陈述性知识 的学 习过程 中, 也存 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中 ; 不仅 存在于简单知识 的学习过程中 ,也存在于复杂知识 的学 习过 程 中 。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学科。
它通过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机理,为实现物质的功能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机理三个方面介绍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分子结构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物质性质的基础。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
例如,通过光谱学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可以确定有机分子的化学键类型和空间构型,从而推断分子的立体结构。
通过分子力场计算和量子化学计算等理论方法,可以预测和优化分子的结构。
分子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的特征。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测量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折射率等物理性质,可以了解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分子运动方式。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力学计算等理论方法,可以预测和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应用特性。
化学反应机理是物质在化学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例如,通过反应动力学实验和理论模拟,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和活化能。
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可以探测和鉴定反应中的中间体和过渡态。
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优化化学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光谱学、热分析、电化学、表面分析和物理性质测量等。
理论方法主要包括分子力场计算、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反应动力学模拟和电子结构计算等。
实验和理论相互结合,可以更全面地揭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为物质的功能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总结起来,结构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学科。
浅谈高中化学核心概念及其结构体系
酸 、碱、盐 、同素异形体。物质 的性质 内容 的研究主要 从结构 出发 ,分
析 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 ,进而 分析相关变化 的过程和本 质。同时 ,化 学用 语 贯穿整 个化学教学,教材 以初 中的元素符号 , 简 单化 学方程 式为基 础, 到必修的离 子反应、氧化还 原反应随后在 各元素化合物 知识 中不 断加强 应 用 。在这 一过程中 ,化学用 语在数量上 、类型上不 断发展 ,同时成为 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中的工具 。 2 .化 学 计 量 化学计量是宏观 与微观相联 系,用于量度化 学物 质 ,表示化 学物质 “ 量 ”的一 类概念,属 于 “ 工具性 ”概念 。该部分 内容较抽象 ,具 有较 高的知识 陌生性,而且变换 关系容 易混淆。其 内容主 要包括物质 的量、 摩 尔质量 、阿伏伽德罗 常数、气体摩 尔体积、物质 的量浓度等 。换 算关 系在各章节练习中不断应用 ,凸显 出 “ 工具 ”的作用 。 3 .化 学 反 应 与 能 量 化学反应有 不同的分类方 式,教材中介绍 的主要有离子 反应、氧化 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 吸热反应 、 可逆 反应等 。 该部分概念主要包括氧化剂 、 还原剂、 氧 化性、 还 原性、 吸热 反应 、 放热反应 、 反应热 、 燃烧热 、 中和热 、 可逆反应 等内容 。教材 首先 介绍离子 方程式和氧化还 原反应 ,在 随后的 元素化合物 学习 中不 断巩固两部分 内容。在学 习化 学键 的基础 上,通过 能量 的转 化引 出放热 反应和吸热反 应,以及热化 学方程式 。在 化学能与 电能 的介 绍,即原 电池 和电解池 的学习中,充分 结合 了氧化还 原反应及 电解质的 内容 ,使学生在原有认知 的基础上 ,建立起 知识之间的联系。
o 9 4 9
化学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
化学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物质是我们身边的一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通过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本文将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探索物质的组成。
一、原子的基本结构我们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由子结构组成。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它们一起组成原子的核心。
在原子核外围,环绕着电子,它们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而占据较大的体积。
二、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着特定的位置。
元素通过原子的核质子数量的不同而区分,如氢、氧、铁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不同于构成它的各种元素。
例如,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元素和化合物的形成和分解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三、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而成的物质。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
例如,氧气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得到的。
离子是原子或分子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物质。
正离子是质子数比电子数多的离子,带正电荷;负离子是电子数比质子数多的离子,带负电荷。
当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组成的。
四、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的符号和数字的组合。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和比例。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表示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同时表示原子数的守恒,不仅说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
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
卢卡奇(Lucas),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是物化理论思想的代
表人物。
他的物化思想不仅影响了法国物理学,而且也受到了欧洲物理学界的广泛好评。
本文将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进行浅析。
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的基本内容。
他的物化理论思想是以物质为主体的一种新的物质解释的思想。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的核心思想是“物质的基本元素是由物质分子组成的,而物质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因此,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是一种组
成主义思想,它认为物质是由更小的物质组成的。
其次,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对当时的物理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物化理论的出现推翻了当时的“动力学解释”,提出物质的组成
是一种新的思想。
此外,他还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电荷模型,认为原子由本质不同的“块”组成。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认为,物质的特性和行为是由分子和原子的定性和定量结构决定的。
最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对后来的物理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物化理论思想为后来的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也成为了欧洲物理学的主流思想之一。
物理学家们也在不断地进行实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和发展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
综上所述,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思想是19世纪法国物理学思想的
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推翻了当时的动力学解释,而且也为后来的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影响甚至超越了法国的边界。
卢卡奇的
物化理论思想给了物理学家们一个新的思考立场,让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也催生了一大批新的物理学理论。
浅谈结构化学习
浅谈结构化学习一、结构化学习结构化学习是指学习时在过程和目标上有明确的结构,亦即有高度组织和学习目标的学习。
结构化学习的操作方法是列出某一方面内容的主要概念、范例、实验等重要知识线索,抽取出一个骨架性的简单框架,以此作为学习或复习的导向系统。
结构化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一门课程的浩繁内容中,找到各部分知识所具有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框架和索引系统,使知识变得更容易掌握。
这种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很容易记忆和掌握的,它可以作为一个检索系统起作用。
二、酸、碱、盐的学习方法教学“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酸、碱、盐等几类重要的化合物,揭示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
但本章内容较多,最突出的是典型物质多,表示它们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也多,而且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又是学生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学习方法的教学在本章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知识内容结构化根据本章知识的特点,在教学上注重知识的内在连贯性,加强联系和回忆,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适时地加以总结和归纳,尽量使每个知识点都出有其据,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自主形成知识内容的结构。
因此,结构化学习要求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一个知识,而更多的是一个系统。
比如,在酸、碱、盐的复习这节课上,本人从“溶液”自然引出研究不同溶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从某些溶液能导电又引出电解质的电离和酸、碱、盐的电离,再以“离子”这一概念为中心,分三部分展开学习酸、碱、盐的典型物质的性质,再从其典型物质性质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导出其各类别的通性,进而分析其具有通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概括出金属活动顺序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总结归纳各物质内在的变化规律,进而构思形成了如下网络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知识解构,使知识内容更具网络化、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框架,帮助他们对本章整个知识的全面把握。
另一方面,针对初中学生对知识归纳能力比较弱这一特点,本人在局部知识教学上加强了结构化学习方法的教学。
浅谈当代人类学理论中“结构”与“能动性”问题
浅谈当代人类学理论中“结构”与“能动性”问题[摘要] 无论是结构理论还是能动性理论,都具有自身的缺陷。
结构理论过于强调外在的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制约,而能动理论则忽视了社会的存在。
但是人类学理论中的结构流派和能动流派都并非极端的决定论者,结构理论不乏对能动性的关注,能动性理论同样也在探索社会结构这一问题。
[关键词] 结构; 能动性; 文化人类学结构与能动性问题的社会学追溯结构与能动性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理论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
唯实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倾向。
因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正统派理论唯实论有相通之处而得名。
唯名论因渊源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非正统派理论唯名论而得名。
在唯名论看来,只有个别的东西(特殊、殊相)才是实际存在的,而一般(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
与之相应,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各人的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认识社会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二、结构理论在早期的人类学理论中,从人类学的第一个学派古典进化论开始,到传播学派,以及历史特殊论和新进化论学派,并未涉及到强烈的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历时性分析范式的影响。
在以因果决定论的历时分析研究方法中,没有主体能动性的问题,也就不存在当地人观点的表达。
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研究范式从历时性向共时性偏移过程中被凸现出来的。
20世纪20年代,功能主义的出现,使人类学研究范式从历时性向共时性转移。
历时性研究强调文化的历史起源,是纵向性研究:共时性强调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等,是横向性研究。
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Radcliffe-Brown,Alfred Reginald)建立了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这一学派是法国涂尔干社会学主义在英国的延续。
涂尔干反对用个人或是心理因素来解释社会,他认为,社会现象只能从社会本身的研究去解释。
浅谈《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策略
什 么 2种分 子包 含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 目的原 子 , 但 分 子立 体 结 构
却 不一致 呢? ” 学 生通 过对 2种分 子 结 构 的深 入 学 习 , 就会知道 , 不 同分 子 之 间 形 成 共 价键 的 键 角 是 不 同 的, 进 而能够 理 解 2种 分 子 在 立 体 结 构 方 面 的差 异. 在 教师 的适 当引 导下 , 学 生能 够通 过 对 比分析 发 现 相
步追 问“ 不 同分 子键 键 角为 什 么不 同” . 这 个 问题 涉
及 第 3节“ 分 子 性质 ” 中所 学 的 内容 , 学生 带 着 疑 问 开 始 听讲 , 通过 学 习 能够 知 道 , 不 同分 子 键 存 在 极 性 差 异, 分 子 内原子 结 构 的不 同都 会 导致 键 角 的 改 变 . 采 用 这种 方式 , 能 够将 学生 已经 掌 握 的 知识 点 和新 知识 点充分 联 系起来 , 形 成完 整 的知 识 体 系 , 加 深 印象 , 温
的极 性 ” 时, 就可 以让学 生 回忆 第 2章第 2节 “ 分 子 的
立 体结 构” 的 内容 , 并 向学 生 提 问 : “ 为 什 么分 子 的立 体 结构存 在差 别 ? ” 这是 学 生 已经 掌 握 的 知识 点 , 学 生
会 回答 “ 因为不 同分子 键 键 角不 同” . 此 时教 师 可 以进
一
步 学 习铺平 了道 路. 但 是 很 多学 生 都 认 为 《 物 质结 构
与 性质 》 模 块 过于 抽象 枯燥 , 难 以理 解 掌握 , 因此 需要 教 师采 用灵 活 、 适 当 的教 学 方 法 , 才 能 提 高 学 生 对 物
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分子结构是指物质中分子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连接方式。
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物质的性质。
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导致物质性质的差异。
例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会影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分子结构的松散与紧密程度会影响物质的密度。
分子内的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会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
此外,分子结构还会影响物质的光学、电学和磁性等特性。
物质的分子结构的确定
物质的分子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确定。
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结构的解析。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分子的三维结构、键的类型和长度等信息,从而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实际应用
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设计中,了解分子结构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出更安全、更有
效的药物。
在材料科学中,通过调控分子结构,可以获得具有特定
性能的新材料。
此外,物质的分子结构也与环境和生物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密切相关,对环境科学和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物质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通过研究分子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这些
知识。
化学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高考复习备考策略》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浅谈物质结构研究中的归纳和演绎
浅谈物质结构研究中的归纳和演绎
从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来看,归纳和演绎在探索物质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物质结构研究正在经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其中,归纳和演绎的贡献更加显著。
本文将对归纳和演绎在物质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在物质结构研究中,归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从一系列的实验结果中确定一般性原理的过程。
通过归纳,科学家们可以不断地增加他们对物质结构的理解,从而指导未来研究。
在有机化学中,归纳方法在揭示有机反应机理和预测新反应类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在聚合物科学研究中,归纳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包括定义合成路线、评价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等。
另外,演绎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对一般原理的推理,来推出结论的。
演绎可以用来预测未知的结果,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实验结果。
因此,演绎在物质结构研究中也十分重要。
在有机化学研究中,人们在分析新发现的反应机理时,演绎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往往通过演绎衍生出一系列新材料,以及它们之间本质上的联系,从而推动了材料家族的发展。
总之,归纳和演绎在物质结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工具,也是科学发展的有效动力。
当今,归纳和演绎在物质结构研究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深入理解,归纳和演绎在物质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会更进一步提升。
- 1 -。
浅谈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诞生及含义
浅谈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诞生及含义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对于生产理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恩格斯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分别是物质生产理论和社会生产理论。
这两种生产理论的诞生与含义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来谈谈恩格斯提出的物质生产理论。
物质生产理论是关于生产力的理论,即指人类通过劳动活动改变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以满足自己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在物质生产理论中,恩格斯强调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生产工具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力的增长,而生产方式则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形成。
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也指出了生产方式对于生产关系的塑造作用,不同的生产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形成,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他的物质生产理论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把握社会生产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恩格斯的社会生产理论强调了生产关系对于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他认为,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逻辑。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物质生产理论和社会生产理论不仅帮助我们把握社会生产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演变。
这些理论也为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对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为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九年级化学中考中的结构与性质素材全国通用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结构与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化学理念,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以此为主线进行编排教学内容。
在初中化学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原子的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分子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既包括物理性质,也包括化学性质)。
一在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中,充分体现了原子的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由于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原子的这些复杂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就属于同一类的原子,即属于同种元素。
对于原子来说对外不显电性,而质子带正电荷,且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且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所以在中性原子中,质子数就决定了核外的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离子是通过原子或原子的集团得失电子形成的,它带有电荷,即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形成离子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就不再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如钠原子(N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11,钠离子(Na+)的质子数是11,电子数是10。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关,其中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尤为密切。
可以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先要明白“元素的化学性质”在这里指的就是元素的原子是否稳定,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容易发生变化。
要知道,原子核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变的,而内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也不变,所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变化,这就是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浅谈氧化物
浅谈氧化物氧化物是物质中最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氧化物的定义、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应用等方面对氧化物进行简要的讨论。
氧化物是由氧原子和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和性质,可以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硅酸盐氧化物等多个类别。
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和热稳定性,可用于催化剂、电子器件等领域。
碱土金属氧化物具有较强的碱性,常用于玻璃、陶瓷等材料的制备。
硅酸盐氧化物主要是指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氧化物的结构特点主要取决于化合物中氧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其他元素的配位方式。
一般而言,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型和共价型两种。
离子型氧化物中,氧原子通常以O2-的形式存在,并与阳离子结合形成离子晶体。
共价型氧化物中,氧原子与其他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化合物的结构呈现复杂的共价键网络。
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各异。
大多数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热稳定性。
氧化物还具有吸湿性、光学性能等特点。
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光催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自清洁玻璃等领域。
二氧化硅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化学稳定性和光学性能,可用于制备高质量的光纤和集成电路。
氧化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氧化物在冶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化物是矿石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还原反应可以得到金属。
氧化物还可用作金属材料的保护剂,以防止金属的腐蚀和氧化。
氧化物在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三氧化二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可用于高温熔炼和陶瓷制备。
再如,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颜料,被广泛应用于油漆、塑料、化妆品等领域。
氧化物在环境保护、能源材料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推动材料科学、冶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益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物质结构理论
作者:秦卓凡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第13期
【摘要】以当今中国化学家的最新科研成果为爱国教育素材,以问题为中心,以高中化学选修3内容,并就量子力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化学史鲍林电负性中学化学以化学史为线索;以当今中国化学家的最新科研成果为爱国教育素材;以问题为中心,以高中化学选修3内容,并就量子力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量子力学
微观世界的特征是量子性和概率性,而爱因斯坦不接受概率性观念(“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正确性却不断被证实。
“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玻尔)。
量子力学已将世界带入量子计算机时代。
量子化学处理问题时,更多的把电子看成是波。
二、关于构造原理
鲍林是迄今为止唯一两次单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是人类有史以来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根据光谱实验结果提出了构造原理。
三、关于电负性概念
借用拔河来比喻成键两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自然引入电负性这个物理量。
上世纪30年代,鲍林为了描述化学键的性质提出了电负性概念。
由于电负性差异导致分子中电子云分布不均匀而呈现极性。
量子化学已能较精确的计算每个原子的带电荷量,从而为研究反应历程,发现新的反应规律创造了条件。
鲍林用了一个极简单的电负性概念代替了复杂的量子力学计算,其大道至简的科学思想为化学家所称道。
自从鲍林提出了电负性概念后,引来全世界许多化学家对其进行研讨。
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关于电负性的标度问题,提出了许多计算电负性值的公式,如中国著名量子化学家温元凯教授(鲍林的学生)提出的公式。
有人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分子中的电子密度来定量表示电负性大小,因为分子中电子云密度由分子轨道中的值确定。
第二,在概念内涵的拓展上,引申出了基团电负性、分子电负性等概念。
同种元素的原子的电负性还与 Z/Y值和杂化轨道类型有关。
如c—H键的酸性由c原子按的顺序增强。
四、键参数、V SEPR.理论与杂化轨道理论
键参数是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其中键长和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
理论上用量子力学方法可近似计算出键长和键角,而鲍林通过光谱或衍射等实验测定和计算出了一大批键角和键长的数据,为量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怎样判断分子的立体构型呢?方法1:等电子原理(如CO2和NO2等);方法2:VSEPR理论,该理论是基于分子能量应处于最低状态而提出;方法3:杂化轨道理论,该理论是1931年鲍林提出来的。
杂化轨道理论是对VSEPt(理论的解释。
杂化轨道是能量相近的同一原子中原子轨道的线性组
合,而共价键是成键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分子轨道(Mo)则是整个分子中所有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
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H M O )可描述平面结构的碱基分子中的II电子运动,成为研究量子生物学的重要工具。
不能深刻理解杂化轨道理论,就不能进入有机化学世界。
杂化轨道类型有s—P杂化、s—P—d杂化、f轨道参与的杂化,等等。
五、氢键知识
鲍林在上世纪30年代首先阐明了氢键本质,认为氢键是不同于化学键的特殊作用力。
氢键主要是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中国化学家首次在实验控制条件下拍摄到了氢键和水分子的真实照片。
氢键这个知识点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它不仅表现在化学中有众多方面的应用,在生命科学中也随处可见它的应用,如DNA的稳定性问题,尽管氢键是一种弱相互作用,但DNA雙螺旋结构中无数的氢键,导致DNA分子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甚至在上千的古尸中,科学家们还能从中提取DNA进行科学研究,未来有可能实现已灭绝的动物重返地球生命世界。
正是因为氢键,使得常温下水呈液态,以及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
今天,氢键还在超分子化学领域中大显身手,超分子化学可望在生命起源研究上发挥重大作用。
鲍林还在上世纪50年代,利用氢键理论提出了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仅一螺旋和B一折叠结构(选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