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剩余价值理论
李嘉图
一、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从斯密到李嘉图的这半个世纪的时期内,英国及其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上,英国的工业促进了英国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19世纪初时就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英国的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经济关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完全确立起来。
政治上,工业革命形成了产业无产阶级。
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父亲是从荷兰移民到英国的一位犹太金融家,李嘉图从十多岁起就开始在他父亲的交易所随其父从事证券金融业务。
孩提时代起的耳濡目染,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李嘉图以后的事业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执意娶一位贵格教教徒(Quaker)为妻,被其父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以后,大卫"李嘉图开始自立门户,独立从事证券交易和房地产买卖,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二十来岁的李嘉图已经腰缠万贯,成为了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房地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投资家,后来又当上了英国下院议员。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
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
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
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下文简称为《原理》)最具盛名,这本作品当时对人们的影响不亚于斯密的《国富论》。
《原理》虽然结构混乱,但是其中所提到的问题明确和尖锐,所用的方法一贯和彻底,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国富论》。
第五章、大卫·李嘉图
李嘉图在其货币理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 稳定通货的方案。 其内容主要有几点:第一,实行金本位制。 第二,在金本位基础上实行纸币通货制度。 第三,在实行纸币通货制度时,必须严格 控制纸币发行量,国家要以法律规定银行 发行纸币的最高限额,必须保证纸币的可 兑换性。 李嘉图上述提出的改革货币制度的方案, 陆续被英国政府接受,并付诸实施。 李嘉图提出的通货必须同黄金密切联系的 思想成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理 论基础 。
二、生平、著作和方法论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英国古典经 济学的完成者。出生于伦敦一个交易所经 纪人的家庭。14岁之前只受过初等教育, 14岁就随父在交易所办事。1793年因婚姻 和宗教信仰问题与父亲不和而脱离家庭, 独立经营证券交易业务。经过几年努力, 成了大富翁。以后,他转向研究自然科学。 大约在18世纪末才研究政治经济学。1819 年当选议员,是议会中代表工业资产阶级 利益的激进成员之一。1823年9月因脑病 (中风)不治逝世。
1817年4月,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政治经 济学及其赋税原理》(简称《原理》)出 版。全书共分三十二章,马克思指出,他 的理论完全包括在前六章中,而主要在第 一、第二两章(“论价值”和“论地租”) 中,除货币一章外全书其余各章只是这两 章的补充和附录。 全书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寻找最 佳途径提高劳动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 增进资产阶级的财富,为达到这一点应以 经济自由主义原则作为理论、政策的出发 点,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第五章、大卫·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一、历史背景 二、生平、著作和方法论 三、经济理论
一、历史背景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标志着英国古典经
济学的完成,该理论产生于英国工业 革命蓬勃进行时期。 工业革命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生 产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 巨大变化。 第一,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 第二,社会阶级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变 化。
析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分配理论上的异同 (2)
析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分配理论上的异同(2010-03-16 10:49:42)转载标签:分类:管理学杂谈摘要: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着,他们都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都为后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大卫-李嘉图的思想也受到了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前人的影响,是对前人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上。
本文就在他们在分配理论上的异同发表一下观点。
关键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分配理论工资利润地租分配理论是:亚当-斯密全部经济学思想的核心,亚当-斯密在他的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配理论。
斯密说:“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
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的收入,即从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利润为生这三种的收入。
此三阶级,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和基本阶级。
一切其他阶级的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这三大阶级。
”同时,分配理论也是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他在《原理》一书的前言中写道:社会产品是在地主、资本家、商人之间分配的,“确立支配这中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
”收入的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着利润和资本的积累,影响着社会生产里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李嘉图研究分配问题,是同生产结合起来进行的,他试图通过各阶级之间分配问题的研究,来确定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条件。
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作为基础,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把全部产品价值视为是由劳动创造的,它是社会上一切阶级收入的源泉。
他继承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基本收入。
但是他和斯密一样,忽视这些经济范畴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他比斯密更关心这些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是以地租理论为核心的,他认为,只有弄清地租理论才能发现各种收入之间的变化趋势。
浅析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浅析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是威廉·配第最初提出的,亚当·斯密是第一个提出较为系统的劳动价值论的人,并使他的全部经济学说和他的劳动价值论有了联系。
李嘉图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坚持了正确的一面,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克服了他的错误,时古典经济学达到了比较科学的程度。
学习西方经济学史,准确把握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很有必要的。
一、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一)劳动价值论产生的条件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理论,它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就是说,它不是在任何的条件下都能产生的。
资本主义最开始会死出现在流通领域的,然而,它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由于资本主义在生产领域中成立,由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由商人和小生产者变成产业资本家来实现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总的生产过程就包括了流通,所以,人们的视野就从流通领域转向阿勒生产领域。
产业资本家需要购买工人的劳动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劳动的耗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根据一般情况来说,产业资本家离开劳动谈论价格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商品化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劳动力买卖中,人们已经接受了劳动的平等性,于是,人们从生产与劳动的耗费中寻求价格形成的基础有了可能性。
(二)李嘉图生活的时代在李嘉图生活年代的英国,虽然资产阶级的力量仍在壮大,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然而,封建地主阶级在议会中以及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仍占优势。
地主阶级依靠其政治力量,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特别表现为对谷物法的修订。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急切需要消除封建地主的影响,废除谷物法。
所以在那时的英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矛盾越来越大,一种理论武器对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是很有必要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最锋利的理论武器。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PDF版)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一、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一)简介: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经过长期深入的科学研究,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超越和蒲鲁东主义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的批判)(二)对“达里蒙”货币理论的批判达里蒙将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罪于货币的存在,归结于金银的特权地位,提出了“劳动货币”的解决方案,一克服生产和交换的矛盾(三)内容1、首次明确规定了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起始范畴,并科学揭示了商品的二重性商品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特殊性、自然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存在形式价值或交换价值是商品一般性、社会属性,是商品纯经济的或社会的存在形式关系: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但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2、首次科学的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生产交换价值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意义:正确揭示了是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及如何形成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
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成为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明确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基本理论批判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物的主客观关系颠倒,即物对人的奴役,任何人的主体间关系的物化。
资本主义是典型的、全面的、深刻的异化社会(1)商品拜物教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商品的一种神化,在思想观念中把商品看作支配人类命运之神,从而加以盲目崇拜。
反映的是商品的一种神秘属性和对人的神秘控制力量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与物的关系的颠倒,其最深的社会根源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2)货币拜物教货币形式:商品世界的完成形式,用物的形式演变改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作为纯抽象的财富,货币成为具有支配人的活动的真实的权力由于货币具有购买一切东西和占有一切对象的特征而被当作万能之物(3)资本拜物教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给人一种自我生产的错觉,似乎它本身就具有增殖能力,能动的生产出财富这使资本变成一种非常神秘的存在,它以一种强权和欺骗成立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4、对价值形式理论的初步阐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原则,考察了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了货币的起源及其本质,指出货币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与交换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没有对价值形式作系统考察,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也只是简单探讨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直到《资本论》第一卷,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价值形式的全部理论,还有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和商品拜物教理论,从而使劳动价值论成为具有高度内在统一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性变革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一)理论创立过程①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和《工资》等著作中对剩余价值初步研究②《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科学的制定剩余价值理论③《资本论》对剩余价值理论深化与完善,完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二)内容1、科学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认为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使资本增加值,增值,从而使资本作为资本保存下去的东西资本运动的两个阶段:一、货币G——商品W(形式平等)二、商品W——货币G'(差额形成)价值增值必须是在劳动力商品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2、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到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个概念绝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价值的出发点和基础相对剩余价值: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资本的趋势:将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加以结合既要使工作日延长到最大限度,又要使同时并存的工作日达到最大数量(绝对)一方面要使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工人人数减少到最小限度(相对)3、揭示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阐述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不变资本:劳动之前就存在的部分可变资本:可以同活的劳动能力相交换的生活资料三、《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1867年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竞技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趋势,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1)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前提和本质特征:资本原始积累(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其他特征①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商品生产(与简单的商品生产相对应)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生产过程的考察)③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发展生产力)及其作用④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二)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把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使唯物史观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1)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2)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3)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奠定(1)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的经济根源:剩余价值生产(2)以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为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策略作了理论论证(3)在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命运的同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进行了科学预测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有计划地生产和劳动、按劳分配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全面自由发展四、资本主义的本质与历史趋势(一)资本积累理论从资本主义运动趋势的高度系统地阐述了资本积累理论,从而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资本积累的真正来源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一级是财富的积累,一级是贫困的积累考察资本原始积累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潜藏在它自身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小私有制的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有必然造成对自身的否定。
大卫·李嘉图理论概括
影响大卫· 李嘉图的人
功利主义概 念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利益与社会 利益是一致的,个人在追求利益的同 时社会利益也会增加。
边沁--功利主 义
功利主义根 本原则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衡量一切 社会行为原则
经济学的表 现
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反对国家对经 济进行干预
影响大卫· 李嘉图的人
亚当· 斯密--《国富论》
二、各种各样的劳动
1、创造价值的劳动—抽象掉具体形态的劳动,把它归结于 劳动时间 2、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简单的劳动---为了确定和比较复 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产品的价值量,需要把简单劳动作为 统一计算单位,再把复杂劳动折合为简单劳动 3、直接劳动、间接劳动---李嘉图认为不仅直接劳动会影响 商品的价值,间接劳动有同样的作用 4、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个别劳动而是必要劳动,就是 在最坏的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必须耗费的劳动
《国富论》影响巨大,大卫· 李嘉图就是在斯密的影响下才成 为一名政治经济学家的,大卫· 李嘉图的基础就是劳动价 值论就是从亚当· 斯密哪里继承的,而劳动价值论也成为 大卫· 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基础。
大卫· 李嘉图的立场
大卫· 李嘉图认为任何社 会都存在资本,甚至把 原始社会都看出资本主 义社会。
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价值
劳动
错误
什么是价值
各种各样的劳 动
两个错误的理 论“补丁”
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一、什么是价值
1、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决 定的,劳
动量越多就会增加商品的价值。
2、价值的分类
李嘉图接受斯密的商品价值划分,认为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 价值。而且李嘉图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交换价值,因为使用 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围。 a、使用价值: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性质,属于自然属性。
李嘉图和斯密的分配理论的异同
经济学说史—关于分配理论的异同专业:经济学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号:0815124055姓名:闫迁迁在亚当斯密时代,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刚开始向大工业过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刚刚确立,急需发展生产,斯密等人关注的中心是资本累积对于财富分配的影响问题,则被看作是一个次要和附带的问题。
而李嘉图生活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已经进入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越来越感觉到,资本累积的规模依存于资本利润的大小,而利润大小又与地主和工人的分配大小直接相关。
由于地主阶级掌管了大量的土地,资本家不得不从地主手中租用土地而支付地租,致使资本家的利润减少,严重制约资本积累的扩大。
资本家希望地租越少越好,执掌政权的地主阶级则想方设法保持高额地租。
于是,李嘉图站在产业资产的角度,担当起了向地主阶级开炮的历史重任,试图从理论论证地租的不合理性,以捍卫资本家的利益。
李嘉图的政治敏感度如同其在证卷市场上的敏感度一样高,他抓住分配问题作为自己以经济学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正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
李嘉图虽然以分配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但是,他毕竟是一位生产经济学专家,他认为生产优先于分配,生产第一性,分配第二性,他以生产为落脚点来研究分配。
所以,他不仅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且处处与生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没有孤立地考察分配问题。
他的主观意图也在于,通过对各方面分配问题的研究,来确定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条件。
李嘉图分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第一,商品的价值被分割为资本、利润、地租三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对立,而地租是工资和利润的主要对立面;第二,工资的大小决定于工人家属为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实际工资有下降的趋势;第三,利润是商品的价值超过工资、地租的余额,工资是决定利润的关键因素,利润率存下降的趋势;第四,地租是商品的价值超过工资的利润的余额,地租和上涨的趋势。
斯密说:“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三部分。
浅谈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过程及其意义
的发 现 。
马克思历经多年艰 苦研究而完成地剩余价值理论具有划 时代 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 首先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 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和 特征 。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 阶级通过对雇佣工人剩余劳动 地剥 削从而达到资本的原始 积累,而资本 的原始积累又是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推动力 。因此 ,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源 就是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也就是对他们剩余价值的剥削。劳 动者创造 的物质财富越 多 ,资本家就越 富有 ,工人反而越贫 穷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导致 劳动者只能为了生存去为资本家 服务 ,受到剥削 。资本家通 过剥削劳动者 的剩余价值而发家
一
表现形式 。
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 于 1 9世纪 5 0年代进入 了 的非常关键性的阶段 ,马克思竭尽全力 、呕心沥血 ,在极端 艰 苦的条件下终 于将 批判资产阶级的政 治经 济学 的理 论完成 了。他实现 了政 治经济学 的伟 大革命 ,即崭新 的马克思主义 政 治经济学的诞 生。而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则集 中体现在 《 1 8 5 7 — 1 8 5 8年经济学手稿 》之 中。在提 出剩余价值理论之 前 ,马克思认为 ,价值这个概念产生在剩余 价值 理论之前 , 因此想要研究剩余价值理论就必须要先 从劳动价值入 手。可 以说 ,劳动价值 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 的基础 ,马克思在对 资产阶级古 典学 家特别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经历 了从否定 到肯定再逐 步超越 ,从而建立 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在这部 手稿中 ,马克思第一 次比较系统地 阐述了劳动价值论 :在分 析 了商品的二重存在 ( 分 为 自然存在和纯经济存 在 ,在 自然
年代后 期至 8 0 年 代 的 全 面 确 立 阶段 。 关键 词 : 剩 余 价 值理 论 ;发 展 历 程
李嘉图
一.生平简介
二.价值理论 三.货币理论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金融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平简介
沉淀
一.生平简介
1772年,出生于英国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1786年,跟随其父在伦敦交易所参加实际工作 1793年,与教友派女子结婚,断绝父子关系 1799年,研习斯密《国富论》,产生极大兴趣 1809年,在《晨报》上发表“黄金的价格”、 “答 银行纸币之友”、“再答银行纸币之 友” 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23年,因病去世
流通中的货币只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旦货 币投入流通都要用于购买,不论它是金属货币 还是银行券,因此货币供给过多或过少时,都 要引起货币价值的变化。
错误的原因: 混同了纸币流通规律和货币(金属货币)流通 规律。 纸币会全数流通,如果其数量超过代表的金属 货币,自然会出现贬值。 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则不然,因为多于流通 需要的金属货币会作为储藏手段退出流通。
马克思对李嘉图价值难题的破解
第一,劳资交换是可变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工 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构成 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第二,不同资本之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从而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在 数量上的不一致是由总剩余价值的分配引起的, 不能从生产劳动直接观察到。
三.货币理论
动相交换与存在剩余价值的矛盾。就是说,如果资本
家支付了全部劳动,就不存在剩余价值;如果资本家 扣除了剩余价值,就违背了等价交换规律。 第二,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即等量资本 获得等量利润与劳动价值论的矛盾。就是说,如果利
李嘉图
李嘉图对国际贸易理论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是贸易自 李嘉图对国际贸易理论有开创性的贡献。 由的坚决支持者。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由的坚决支持者。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论对 外贸易》一章中, 外贸易》一章中,他对苏格兰和葡萄牙的外贸进行了研究 并用精彩的例子 葡萄酒” 精彩的例子“ 棉布”说明了比较成本, 并用精彩的例子“葡萄酒”和“棉布”说明了比较成本, 以及得到了贸易的结果使贸易参与国更加富裕的结论, 以及得到了贸易的结果使贸易参与国更加富裕的结论,即 后来所谓的比较优势原则。这个基本思想在后来被无数经 后来所谓的比较优势原则。这个基本思想在后来被无数经 比较优势原则 济学者们引用并发展。 济学者们引用并发展。他还从比较耗费原则得出了与他的 在贸易自由条件下和谐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理论相适应的结 论。 终其一生,李嘉图都以严谨的思维、 终其一生,李嘉图都以严谨的思维、数学逻辑性和精 确性著称。他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发展了斯 确性著称。他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密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的观点, 密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的观点,即社会三个主要阶层最初 收入的观点。他认为,地租只是从利润中扣出的部分, 收入的观点。他认为,地租只是从利润中扣出的部分,从 而利润被说成是收入的最初的基本形式, 而利润被说成是收入的最初的基本形式,而资本是收入的 基础,即利润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 基础,即利润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这又是他在科学上取 得的光辉成就之一。 得的光辉成就之一。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 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 、 第一个提出)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
练习
1、李嘉图为何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 、李嘉图为何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 李嘉图之所以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 李嘉图之所以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这是因 为:在他看来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巨 大。 具体说来, 具体说来,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 长的必要条件。 长的必要条件。由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 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而积累资本来自利润, 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而积累资本来自利润, 所以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和工资的方式来增加资本 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第六章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2)谷物法的废除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规定当国内谷物价格 低于80先令一夸特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
(3)货币制度改革 1797年,英格兰银行停止兑换银行券,造成通货膨胀
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参与论战,提出了以劳动 价值论为基础的体系,完成了英国古典经济学
3
第二节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由于实行“谷物法”,谷物价格人为地维持高水平, 地租上涨,货币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不变),利润下 降。除地主外,一切阶级受损失。
对地租理论的评价 贡献:
第一,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充分阐释级差地租
16
第二,通过地租理论,揭示了地租和利润、地租和工资的对立
局限 第一,把资本主义地租当做地租一般 第二,把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说 成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经营垄断) 第三,认为级差地租产生的前提是耕作顺序由优等地到劣等 地(土地有限和经营垄断) 第四,把级差地租和土地收益递减联系起来(追加投资一般 是技术进步) 第五,不承认绝对地租
二者同方向变化。
(1)金银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永远处于流通中。这样,黄金
和白银的供求会出现不一致。当数量超过流通所需的货
币量时,货币的相对价值低于内在价值,即生产时所耗
费的劳动量。反之,亦然。
(2)流通中货币量多于正常需要的水平,商品的价值以多量
货币来表现,引起商品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3)以货币数量论为自由贸易的主张服务
(2)货币流通量的一般规律 在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形下,一国流通所需 的货币量取决于货币的价值
(3)可以用纸币代替流通中的金、银币
19
2、货币数量论
是一种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说明商品价格的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1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剩余价值学说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1内容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经过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
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
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立场基础上来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揭示;而新解释是从更加宽泛的概念来解释剩余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
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论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论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学号:3132011006姓名:袁玉强专业:卫生经济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2)正文: (2)一、李嘉图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 (2)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2)三、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缺陷与矛盾 (3)四、李嘉图价值理论的贡献 (3)结论 (3)参考文献 (4)摘要: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上建立起来的。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从评论斯密的价值理论开始的。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斯密价值理论中的混乱和错误。
本文将会对李嘉图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及李嘉图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缺陷与矛盾进行阐述,并作进一步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总结李嘉图价值理论的贡献。
关键词:价值劳动商品引言:斯密和李嘉图著作的出版时间相隔41年,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在《谷物法》上突出表现出来,李嘉图被看作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李嘉图那里达到顶峰。
因此,想要深入了解经济学说史,就必须要了解李嘉图的理论,而劳动价值理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
所以,了解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对我们学习经济学说史是非常重要的。
正文:一、李嘉图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从批评斯密的价值理论开始的。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私密价值理论中的混乱和错误。
1、斯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看到了二者的区别,但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
李嘉图纠正了斯密的这个不足。
李嘉图认为,有些使用价值的很大的东西,如空气、水等,可以没有交换价值。
在这里,李嘉图已经认识到交换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前提条件,实际上指出了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资承担者。
2、李嘉图批评斯密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两种规定说明价值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说史 第六章 大卫_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二、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一)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他坚持和发展了斯密的 劳动价值论,并将其贯穿于他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运用它来考察资本主义 的一切经济范畴和经济关系。
1.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从评论斯密的价值理论开始的。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比斯密更前进了一步。 他认为,有些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如空气、水等,可以没有交换价值。一方 面,使用价值无法用任何已知的标准加以衡量,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估价, 所以使用价值不能作为交换价值的尺度。另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或 者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无益于人们欲望的满足的东西,无论怎样稀少,也无论 获得时需要花费多少劳动,都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李嘉图批评斯密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两种规定说明价值决定,认为两者 并不等同,商品价值只能由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大小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 李嘉图还批评了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根据李嘉图的观点,价值是第一性的因素,分配要在价值形成以后才进行,因 而是第二性的因素。商品价值始终都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决定和商品的价值分配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李嘉图指出,一 种商品在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社会成员中分配,但这不会影响 商品的价值。
李嘉图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 动量决定的。但他没有回答社会必要劳动是什么和如何确定。
李嘉图认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共同决定商品价值。
他指出商品价值不仅取决于生产它的直接劳动,而且取决于生产它时 使用的生产资料中所物化的劳动。他看到了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在价 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即直接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间接的物化劳动 只能转移或实现它形成的旧价值。但由于他从未区别生产商品的劳动 二重性,因而他不能说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使用活劳动创造新价 值的同时,又怎样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问题。
第七章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二、利润论、工资与利润对立学说
在分配论中,李嘉图极为重视对利润的分析。他认为 只有利润的迅速增长,国家才会处于最幸福的境地。 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生产的动机与目的。利 润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中具有双重含义: 1.指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把利润与全部垫支资本比较; 利润率等于m/c+v 2.指剩余价值,把利润只与可变资本比较。但李嘉图经 常将此二者混为一谈。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根据李嘉图著作的逻辑顺序,可以把他的劳动价值 论的基本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它所必要的劳动量 1.他研究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比斯密更 恰当地分析了二者的关系,使用价值,即效用,绝 不能作为估计价值的尺度。一件商品必须是有效用 才有价值,但它生产上耗费的劳动时间才是衡量它 的价值的真正尺度。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物质前提。
2.他认为绝大多数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它们所耗 费的劳动量,他把商品分成两类,一类是劳动不 能增加其数量的商品,另一类是劳动可以无限增 加其数量的商品,这两类商品的价值来自不同的 源泉。一是它的稀少性;一是获得它时所必需的 劳动量。如名画、古钱等。其价值由稀少性决定, 不过这类商品数量很少。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的 原理只适用于可以由人类劳动不断生产出来,不 受限制地参加竞争的商品,这类商品占绝大多数。 主要研究对象是那些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的, 数量很大,可以由人类劳动不断生产并随时调节 产量的产品。 3.他反对工资决定价值的观点。由此他详细批判了 斯密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认为耗费劳动与 购买劳动二者不是同一个劳动,而且在量上也不 相等。
(二)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观点,论述 了异质劳动怎样成为价值尺度问题。他的论点大致归纳如下:
李嘉图价值理论
二.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状况
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发现,主要经历了三个 阶段的演进。 第一阶段是威廉.配第的提出阶段。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 是由生产它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所花 费的劳动时间的长短。并且指出了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 的关系,认为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反向变化。 第二阶段是亚当斯密的继承阶段。斯密指出价值是由生产商 品耗费的必要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和尺度,且劳动 价值论只适于简单的商品经济,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 主义社会商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地租和利润三大收入构成的。
小组成员:吕俊钦
孙明杨
丁 林
张博伟
张瑜芳
框架
一.大卫李嘉图的个人简介
二.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状况
三.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1.价值理论 4.理论的影响分析 3.理论的实际应用
一.大卫李嘉图的个人简介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 1823),19世纪初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代表作有: 《黄金的价格》,1809年 《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1815年
3批评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根本缺陷强是不懂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自然的制度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当作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因此他从不注意研究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只研究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造成理论上不可克服的矛盾
大卫•李嘉图价值理论
(3)批评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 值的观点 。
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根本缺陷强是不懂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历史性,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自然的制度,把资本主 义经济规律当作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因此,他从不注意研 究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只研究经济范畴 的数量关系,造成理论上不可克服的矛盾。 李嘉图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斯密奠基的 基础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经济学的大厦。他的劳动价值论在 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 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
[第十五章]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十五章]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A.李嘉图关于剩余价值的观点与他对利润和地租的见解的联系][(1)李嘉图把剩余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混淆起来][636]李嘉图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离开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来单独考察剩余价值。
因此,他对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资本有机构成的论述,只限于说明从亚·斯密(特别是从重农学派)那里传下来的,由流通过程产生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而生产过程本身内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李嘉图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涉及,或者根本就不知道。
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把价值和费用价格混淆起来了,提出了错误的地租理论,得出了关于利润率提高和降低原因的错误规律等等。
只有在预付资本和直接花费在工资上的资本是等同的情况下,利润和剩余价值才是等同的。
(这里不必考虑地租,因为剩余价值最初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不管他以后要把其中多大部分分给他的同伙。
李嘉图自己也认为地租是从利润中分离、分割出来的部分。
)而李嘉图在论述利润和工资时,也就把不是花费在工资上的资本的不变部分撇开不谈。
他是这样考察问题的:似乎全部资本都直接花费在工资上了。
因此,就这一点说,他考察的是剩余价值,而不是利润,因而才可以说他有剩余价值理论。
但另一方面,他认为他谈的是利润本身,的确他的著作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从利润的前提出发,而不是从剩余价值的前提出发的观点。
在李嘉图正确叙述剩余价值规律的地方,由于他把剩余价值规律直接说成是利润规律,他就歪曲了剩余价值规律。
另一方面,他又想不经过中介环节而直接把利润规律当作剩余价值规律来表述。
因此,当我们谈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时,我们谈的就是他的利润理论,因为他把利润和剩余价值混淆起来了,也就是说,他只是从对可变资本即花费在工资上的那部分资本的关系来考察利润。
至于李嘉图谈到同剩余价值有区别的利润的地方,我们留到后面再分析。
剩余价值只能从对可变资本即直接花费在工资上的资本的关系来考察,——而没有对剩余价值的认识,就不可能有任何利润理论,——这是如此符合事情的本质,以致李嘉图把全部资本看作可变资本,而把不变资本撇开不谈,虽然他有时也以预付资本的形式提到不变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指挥家,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领导了社会主义事业,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批判的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并阐述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本书的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马克思对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和李嘉图的利润理论的分析。
李嘉图认为,利润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资本之比,二是指剩余价值。
而马克思认为李嘉图和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一样,没有区分剩余价值和利润。
他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而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也不是就剩余价值的形式。
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没有区分利润和剩余价值,也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没有了解到剩余价值的起源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并且李嘉图把价值和费用混淆,提出了错误的地租理论,以至于得到错误的关于利润提高和降低的原因的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
因此应该从可变资本的关系来考虑剩余价值。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把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
而且,马克思发现,李嘉图的剩余价值论中无法解决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
并且李嘉图混淆了劳动和劳动能力。
他认为价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而且,李嘉图没有分析剩余价值的起源,即使他正确的规定了劳动的价值。
同时,李嘉图在利润名义下研究的剩余价值的实质是相对剩余价值。
李嘉图认为,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取决于食品的价格。
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因为只有在全部资本都由可变资本组成,或全部资本都直接用于工资的场合,剩余价值和利润才是等同的。
李嘉图认为,利润不影响价值,利润率也不影响生产价格。
马克思认为,由于李嘉图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采取了错误的抽象,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在批判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马克思也肯定了李嘉图的部分理论。
他认为一切不论是由分工、机器的改进、运输工具的完善还是由对外贸易引起的改良,总之,一切缩短制造和运输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并由此降低劳动的价值,都会增加剩余价值,增加利润,从而使资本家阶级发财致富。
通过阅读,感受到了伟大的马克思的思想的严谨性。
他分析了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找出了其中的错误并进行分析,让人信服。
同时,也对马克思的了解更深入了,他涉足多个领域,且影响巨大,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领导者。
马克思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定将指引我们走向社会主义,达到共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