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常用规范.doc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标准规范一览表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标准规范一览表1 地基与基础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技术规程JGJ120-99锚杆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JGJ167-2009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GB50108-2008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2 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技术规范GBJ130-90施工规范GB50496-2009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JGJ3-2002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 技术规程JGJ92-2004冷轧带肋技术规程JGJ95-200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J03137-2001J0399-98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OB50156-2002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GB50333-2002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2008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3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1-9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OJ155-2007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96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09技术规范JGJ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技术规程JGJ144-2004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2006年版GB50325-20014 专业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GB50348—200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98—2009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5 施工技术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JGJ74—2003技术规程JGJ96—95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JGJ104—976 材料及应用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普通规程JGJ55—2000JGJ98—2000GBJ107—8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2005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7 检测技术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0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8质量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9 安全卫生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0 施工组织与管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121-99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
公共建筑常用尺寸
公共建筑常用尺寸公共建筑常用尺寸--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资料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人所用,建筑内的器物为人所用,因而人体各部的尺寸及其各类行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器物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度。
各类图书、手册均有详细的描绘,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参阅这类资料,但有些是必须牢记的,时刻需要提调出来使用的。
诸如:人体的平均高度、宽度、蹲高、坐高、弯腰、举手、携带行李、牵带小孩以至于残疾人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寸等等。
这些重要的。
基本的尺寸数据,一般应熟记,因为由此导致了家具、器物以及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
在建筑设计时,除了那些因为宗教、政治以及艺术原因需要夸张、夸大的尺度外,都不会离开以人体尺度为本源来决定建筑尺寸的原则。
家具的尺度也是决定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例如床铺、书桌、餐桌、凳、椅、沙发柜橱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
重要的是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
近年行为科学兴盛,大家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觉空间"把"场"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由上可知,人体、家具、活动空间构成了建筑设计尺度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空间,道理虽不深奥,但对建筑师来说,却十分重要,万变不离其宗。
门的尺寸--------------------------------------------------------------------------------1.门高: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
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
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
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公共建筑电梯门尺寸要求规范
公共建筑电梯门尺寸要求规范
1、国家标准的电梯门尺寸
115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1000*2100
100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900*2100
80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800*2100
63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800*2100
外用现场施工电梯门共同的安全尺寸:1.3 * 1.5米* 1.31.7米,1.3 * 1.8米* 1.51.8米等。
外电梯的安全防护门一般要求双开门的一侧比门大10厘米左右。
电梯常用安全门宽度为1.1m、1.2m、1.3m、1.4m、1.5m,高度分别为1.5m、1.6m、1.7m、1.8m。
内部电梯轴保护门,单侧大于孔10厘米,高1.1米,1.2米,1.3米,1.4米,1.5米。
现在国家标准不少于1.5米,中间有喷雾警告,脚底警告线。
产品材质:20*30mm、25*25mm、30*30mm矩形管或30*30mm角钢,上下为钢板冲孔拉网或钢丝焊接网,中间为20cm宽铁板,喷涂警示字,底部为20cm宽铁板喷涂警示线。
常用建筑设计规范
规划、建筑 (2009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防空地下室 (2009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建筑、装修(2009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 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建筑 建筑专业J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 09J801建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09J802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06SJ803民用建筑建筑工程室内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05J804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06SJ805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 05SJ806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建筑专业 05SJ80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用问题分析及图示-建筑专业 05SJ8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06SJ8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06SJ8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图示 城市道路专业MR 05MR101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05MR102城市道路-立体交叉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05MR103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深度样图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国家标准规范 GB/T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7-9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J39-90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卫生间规范
公共建筑卫生间规范公共建筑卫生间规范是指对公共建筑内的卫生间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管理,以确保公众的卫生与健康。
下面是对公共建筑卫生间规范的一些建议。
一、设计规范1. 卫生间应设置在易于公众进出的位置,方便使用,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
2. 卫生间的面积应根据使用人数确定,保证合理的通行空间。
3. 卫生间内应设置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防止异味和细菌滋生。
二、设施规范1. 足够数量的马桶、小便器和洗手池应设在卫生间内,以满足公众需求。
2. 马桶和小便器应保持干净,无污渍和异味。
3. 卫生间内应配备洗手液、纸巾、手纸等卫生用品,并定期更换。
4. 卫生间内的把手、拉链或按钮等接触面应定期清洁和消毒。
5. 设立儿童专用洗手池和马桶,方便家庭使用。
三、卫生管理规范1. 卫生间内应设立明显的管理制度告示牌,提醒公众遵守卫生规范。
2. 定期对卫生间进行清洁,保持清洁、整洁的环境。
3.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卫生间的清洁和巡查,及时处理卫生问题。
4. 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卫生规范的认知和遵守度。
5. 配备监控设施,防止破坏和不文明行为。
四、安全规范1. 卫生间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保障公众的人身安全。
2. 路灯应设在卫生间周边,保证夜间使用时的安全。
3. 卫生间的地面、洗手池等设施应选择防滑材料,防止摔倒事故的发生。
4. 卫生间内的电源插座应设置在安全位置,并保持干燥,以防止电器短路。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卫生间规范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卫生与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设计、设施、管理和安全规范,可以提供一个干净、舒适、安全的卫生间环境,提高公众对卫生规范的遵守度,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卫生间规范的实施需要公共建筑管理者的重视和社会共识的支持,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文明的社会环境。
规范对重要公共建筑的定义:
规范对重要公共建筑的定义:一、《建规》术语2.1.3条文说明:对于重要公共建筑,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难以定量规定。
本条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多年的火灾情况,从发生火灾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作了定性规定。
一般包括:1.党政机关办公楼,2.重要的通信、调度和指挥建筑,广播电视建筑,医院。
3.较大规模的中小学校教学楼、宿舍楼,4.人员密集的大型公共建筑或集会场所,5.城市集中供水设施、6.主要的电力设施等涉及城市或区域生命线的支持性建筑或工程。
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附录B:重要公共建筑物,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地市级及以上的党政机关办公楼。
2. 省级及以上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办公楼。
3. 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建筑。
4. 省级及以上的邮政楼、电信楼等通信、指挥调度建筑物(新规范未规定此部分内容)。
5. 150床位及以上的养老院、医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
(有围墙者,从围墙中心线算起;无围墙者,从最近的建筑物算起)。
6. 使用人数超过500人的中小学校及其他未成年人学校;使用人数超过200人的幼儿园、托儿所、残障人员康复设施;7. 藏书量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地市级及以上的文物古迹、博物馆、展览馆、档案馆等建筑物。
8. 设计使用人数或座位数超过1500人(座)的体育馆、会堂、(会议中心)、电影院、剧场、娱乐场所、车站、(客运站)、证券交易所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室内场所。
9. 设计使用人数超过5000人的露天体育场、露天游泳场和其它露天公众聚会娱乐场所。
10. 总建筑面积超过20000㎡的商店(商场)建筑,商业营业场所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0㎡的综合楼。
11. 地铁出入口、隧道出入口。
常用建筑设计规范及图集图名称
建筑设计规范消防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94.《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54-2005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CECS200:2006节能规范: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DB11/687-2015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DB11/891-2012通用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532-20052.《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135.《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JGJ289-2012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4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50180-1993(2002年版)8.《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2012各类建筑规范:1.《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2.《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2014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20146.《展览建筑设计规范》 JGJ218-20107.《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8.《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58-200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64-89制图规范及绿色建筑:1.《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10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2.《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GB/T50908-2013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其他: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15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3.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DB11/995-2013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7.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07FJ01~03(2007年合订本)8.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DB11/T 690-2009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10.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建筑专业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国标: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3J811-1改2.《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9J8023.《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深度图样》09J8014.《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图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J8045.钢梯(标准图集)02J4016.公用建筑卫生间(标准图集) 02J915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标准图集)13J1048.防火门窗(标准图集)12J6099.无障碍设计(标准图集)12J926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地标:1.全套华北标1.工程做法12BJ1-12.框架填充轻集料砌块08BJ2-23.加气混凝土砌块、条板(构造通用图集)12BJ2-34.外墙夹芯保温11BJ2-45.建筑节能外窗、建筑遮阳11BJ2-106.建筑外保温(节能75%)13BJ2-127.内装修-综合08BJ4-18.屋面详图08BJ5-19.地下工程防水08BJ6-110.无障碍设施10BJ12-1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窗10BJ13-212.木门12BJ13-313.钢质防火门窗防火卷帘09BJ13-414.墙身-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08BJ2-515.墙身-轻钢龙骨增强纤维水泥板钢板石膏复合板隔墙08BJ2-61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构造08BJ2-817.外装修(1)08BJ3-118.外装修(2)08BJ3-219.内装修-柜台08BJ4-220.内装修-木门08BJ4-421.楼梯08BJ7-122.钢梯08BJ7-223.室外工程-围墙、围栏08BJ9-124.室外工程-路、台、坡、棚08BJ9-225.庭院、小品、绿化08BJ10-126.居住建筑室内装修08BJ14-327.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08BJ14-428.隔声楼板、轻质隔声墙88J1-229.干拌砂浆88J1-430.墙身-多孔砖88J2-131.墙身-轻隔墙88J2-732.内装修-吊顶88J4-333.卫生间、洗池88J834.塑钢门窗88J13-135.居住建筑88J14-1,88J14-236.各图集零星修改汇总88修06国标: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3J811-1改11.《工程做法》05J90912.《室外工程》12J00313.《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9J80214.《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深度图样》09J80115.《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图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J80416.《无障碍设计》12J91617.《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18.《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19.《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13J10420.《平屋面建筑构造》12J20121.《坡屋面建筑构造(一)》09J202-122.《种植屋面建筑构造》14J20623.《楼地面建筑构造》12J30424.《地下室防水构造》10J30125.《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07J30626.《地沟及盖板》02J33127.《钢梯(2003年局部修改版)》02(03)J40128.《防火门窗》12J60929.《变形缝建筑构造》14J93630.公用建筑卫生间(标准图集)02J91537.BIAD建筑设计深度图示(上、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公共建筑楼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使人们可以安全、方便地使用楼梯。
下面是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的几个方面。
一、楼梯的布置和设计1. 楼梯的位置应当方便使用,布置在建筑物的主要通道或者交通干道附近,并且应当有明显的标识。
2. 楼梯的数量和规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人员流量来确定,同时需要满足疏散人员的需要。
3. 楼梯的起始终止点应当设有平台或者过渡空间,以方便人员的上下。
4. 楼梯的宽度应当根据使用人数确定,一般来说,每100人需要提供宽度为1.10米的楼梯。
5. 楼梯的坡度应当符合人的舒适度,一般来说,楼梯的坡度应当不大于30度,且每段楼梯的坡度应当相同。
二、楼梯的结构和材料选择1. 楼梯的结构应当稳固牢固,能够承受使用人员的重量和外力的影响。
2. 楼梯的踏步应当平整,不得有任何突起和凹陷,以防止使用者的摔倒。
3. 楼梯的扶手应当沿整个楼梯的长度设置,高度一般为90-100厘米,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4. 楼梯的材料选择应当符合防滑、防火和美观的要求,常用的材料有木材、金属和玻璃等。
三、楼梯的照明和标识1. 楼梯应当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照明设施应当能够清晰地照亮楼梯的每个角落。
2. 楼梯的每个段落和平台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识应当清晰可见,并且符合规范的要求。
3. 楼梯的标识应当包括楼梯的方向、起点和终点,以便使用者能够准确地判断楼梯的位置和行走方向。
四、紧急疏散通道和设施1. 公共建筑楼梯应当设置紧急疏散通道,以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
紧急疏散通道应当有明显的标识,并且保持畅通。
2. 紧急疏散通道的宽度应当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人员流量来确定,并且能够满足紧急疏散的需要。
3. 紧急疏散通道应当有相应的照明设施和标识,以保证使用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逃生。
总而言之,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人们在使用楼梯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公共建筑常用规范
第八章公共建筑常用规范§8.1总图设计8.1道路设置规定8.1.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表: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度: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通则》5.2.22、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4m;无供热管线时≥10m。
组团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建筑控制线路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0m;无供热管线时≥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23、居住区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不应小于2.5m(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若悬河可以通达机动车)。
(2)当尽端式道路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住宅规范》4.3.1 4.3.24、基地场地道路坡度:(1)道路纵坡(见表8-1)道路纵城控制指标(%)表(8-1)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3《通则》5.3.1(2)各种场地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和广场0.3~3.0广场兼停车场0.2~0.5室外儿童游戏场0.3~2.5室外运动场0.2~0.5室个杂用场地0.3~2.9绿地0.5~1.0湿陷性土地面0.5~7.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2.2注: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地面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通则》5.3.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35、其他:(1)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邦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则应有排作地面水的措施。
《通则》4.1.3.3 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水,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
【建筑工程管理】公共建筑常用规范
第八章公共建筑常用规范§8.1总图设计8.1道路设置规定8.1.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表: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度: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通则》5.2.22、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4m;无供热管线时≥10m。
组团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建筑控制线路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0m;无供热管线时≥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23、居住区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不应小于2.5m(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若悬河可以通达机动车)。
(2)当尽端式道路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住宅规范》4.3.1 4.3.24、基地场地道路坡度:(1)道路纵坡(见表8-1)道路纵城控制指标(%)表(8-1)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 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 L≤100m步行道≥0.2≤8.0≤4.0注:L为坡长(m)《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3《通则》5.3.1 (2)各种场地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和广场0.3~3.0广场兼停车场0.2~0.5室外儿童游戏场0.3~2.5室外运动场0.2~0.5室个杂用场地0.3~2.9绿地0.5~1.0湿陷性土地面0.5~7.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2.2注: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地面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通则》5.3.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35、其他:(1)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邦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则应有排作地面水的措施。
《通则》4.1.3.3 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水,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
公共建筑卫生间标准
公共建筑卫生间标准
一、厕位数量和布局
1.公共建筑应设置充足的厕位,以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公共建筑的类型和使用人数,确定合理的厕位数量和布局。
2.厕位布局应考虑使用方便、节省空间、易于清洁、相互干扰最小等因素,并根据不同场合设置不同类型的厕位。
3.男女厕位比例应合理,一般应为1:1或2:3,以满足不同性别的使用需求。
4.公共建筑应设置无障碍厕位,以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二、厕位大小和设施
1.每个厕位的大小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应为
900mm(长)x1200mm(宽)x1900mm(高)。
2.每个厕位应配备洗手盆、镜子、纸巾架、废纸篓等基本设施。
3.洗手盆的数量和位置应合理,方便使用。
镜子应完好无损,清晰可见。
纸巾架应配备手纸巾,废纸篓应随时清理。
4.公共建筑应设置独立的残疾人厕位,并配备相应的辅助设施,如扶手、呼叫按钮等。
5.公共建筑应设置独立的母婴室或哺乳室,以满足妇女和婴儿的使用需求。
三、卫生习惯培养
1.公共建筑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清新,无异味。
2.使用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等。
3.公共建筑卫生间应设置提示标语,提醒使用人注意卫生习惯的培养。
4.公共建筑卫生间应有专人负责清洁和维护,确保卫生环境良好。
公共建筑楼梯规范
公共建筑楼梯规范在我们日常行走中,无数次经过楼梯,却很少会注意到楼梯的安全和规范。
而对于公共建筑的楼梯,其安全性与规范性更应该得到重视。
因为,公共建筑楼梯的规范与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首先,楼梯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建筑标准。
目前,国家根据公共建筑楼梯的使用目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如《住宅楼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设计标准》等等。
楼梯踏步、扶手的尺寸、高度、坡度以及楼梯走道的倾斜度等都有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的目的在于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安全和舒适。
其次,楼梯的使用应有明确的标识。
对于公共建筑楼梯,应该有明显的标识指示,以便人们辨认、掌握它们的使用目的,特别是在混乱、紧急情况下,也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楼梯的位置。
标识可以通过地面标线、墙面标示、灯光提示等方式来实现。
再次,楼梯的维护和管理要到位。
楼梯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故障或瑕疵,假如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将会对人们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楼梯的维护和管理极其重要。
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应该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楼梯设施,以及清理楼梯周边的杂物等,保持楼梯的干净整洁。
最后,公共建筑楼梯的规范标准实际上是落实“安全第一”原则的具体做法。
楼梯是人流密集的地方,更是公共场所的“重点部位”,在日常维护和管理上应该倍加注意。
楼梯的规范标准不仅需要在设计和施工时做到,更需要在日常维护和管理中落实。
只有做好了公共建筑楼梯的规范,才能让人们在日常行走中感受到便利和安全。
总之,落实公共建筑楼梯的规范标准,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重视。
只有将安全作为第一要素,规范做到极致,才能使人们在楼梯间行走时倍感安全。
公共建筑常用规范(一)
公共建筑常用规范(一)公共建筑是社会公共场所,它的规范建设,不仅是对外部形象的展示,更是对公共空间提供舒适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保障。
在公共建筑的规范设计过程中,常用规范包括设计、施工、维护、使用等环节,下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做详细介绍。
设计规范公共建筑的设计规范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设计规范公共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规范标准,如GB50009-2012《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等。
2.环保设计规范公共建筑需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如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节约能源等;符合《建筑垃圾污染环境控制标准》等国家法规。
3.无障碍设计规范公共建筑必须满足相应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如平坦的地面、无横向障碍的空间、卫生间无楼梯等。
施工规范公共建筑的施工过程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安全规范施工过程中,应员工健康安全、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及有关安全要求的规定,严格执行现场施工作业规范。
2.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稳定,确保公共建筑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3.施工时间规范施工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工程安全标准,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维护规范公共建筑的维护内容包括清洁、维修、保养和更新等,应严格遵守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1.清洁规范每日定期清洁和周年大清。
每隔一段时间就应深度清理,如地面、墙面、卫生间等设备,保证室内环境整洁、卫生。
2.维修规范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裂缝、漏水等情况的维修保养,应按照专业严格的规范要求进行。
同时,墙面、天花板等装饰材料的更新规范应遵循。
3.安全规范公共建筑的维护也包括安全维护,如紧急按钮、自动喷雾、灭火器等安全设施的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公共建筑设施的安全性。
使用规范公共建筑的使用规范通常需要遵守以下几个方面:1.文明用房规范公共建筑内文明约束,如不大声喧哗、不随便乱扔垃圾、不在随地吐痰等,保证公共环境的和谐文明。
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公共建筑楼梯对于人民生活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确保楼梯的设计符合安全要求,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楼梯设计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的要点。
首先,楼梯的宽度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楼梯宽度应根据楼层人员流量来确定,以确保人员在紧急疏散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离开。
一般来说,楼梯宽度应不小于1.1米。
同时,楼梯的踏步宽度也应合适,通常不小于0.3米。
踏步宽度的合理设计可以减轻人员下楼时的负担,提高疏散效率。
其次,楼梯的踏步高度也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因素之一。
踏步高度应保持一致,以提供稳定的踏步体验。
一般来说,踏步高度应不大于0.18米,且相邻两个踏步的高度差不应超过0.3米。
这样设计可以降低人员走楼梯时的跌倒风险,提高安全性。
此外,楼梯应设置扶手以提供额外的支撑。
扶手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通常应设置在合适的高度,以方便人员握住。
扶手的高度一般应在0.9米至1.1米之间,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需求。
此外,扶手的材质也应考虑防滑性能和耐用性,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功能。
另外,楼梯的照明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
楼梯照明应提供充足且均匀的光线,以确保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踏步和扶手。
通常情况下,楼梯的轮廊应具备足够的自然光线,同时也应设置适当的人工照明设备作为辅助。
此外,照明设备的位置和光照强度也需要根据楼梯的高度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
此外,公共建筑楼梯的防滑性能也应受到重视。
楼梯的踏步和扶手应设计成防滑的材质,以防止人员在使用时滑倒。
特别是在雨天或雪天,楼梯表面容易湿滑,因此防滑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通常,楼梯的表面应使用防滑材料或防滑装置,以增强人员行走的安全性。
最后,公共建筑楼梯的通道出口需要合理设置。
楼梯的通道出口应明确标识,并保证无杂物阻碍。
此外,在楼梯出口处还应设置适当的疏散指示标识,以引导人员找到安全的疏散路径。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楼梯设计规范在确保人员安全疏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建筑常用规范
公共建筑常用规范§8.1总图设计8.1道路设置规定8.1.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表: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度: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通那么»5.2.22、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操纵线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4m;无供热管线时≥10m。
组团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建筑操纵线路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0m;无供热管线时≥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23、居住区道路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不应小于2.5m〔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假设悬河能够通达机动车〕。
〔2〕当尽端式道路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住宅规范»4.3.1 4.3.24、基地场地道路坡度:〔1〕道路纵坡〔见表8-1〕道路纵城操纵指标〔%〕表〔8-1〕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3«通那么»5.3.1〔2〕各种场地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和广场0.3~3.0广场兼停车场0.2~0.5室外儿童游戏场0.3~2.5室外运动场0.2~0.5室个杂用场地0.3~2.9绿地0.5~1.0湿陷性土地面0.5~7.0«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2.2注:当自然地势坡度大于8%时,地面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通那么»5.3.1.1«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35、其他:〔1〕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邦都市道路最低高程,否那么应有排作地面水的措施。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公共建筑设计的规范,包括建筑结构、室内环境、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公共建筑的设
计和建造符合必要的标准,提供安全、舒适、实用的使用环境。
建筑结构规范
1. 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抗震、抗风等基本要求,确保建筑的结
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建筑主体结构应设计合理、稳固,符合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
3. 建筑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防火等
性能。
4. 设计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
室内环境规范
1. 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
2. 室内温度、湿度应适宜,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3. 室内照明设计应合理,确保光线充足、舒适,避免眩光和阴影。
4. 室内噪音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供安静的使用环境。
安全设施规范
1. 建筑应设置合适的应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2. 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报警系统等,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置和维护。
3. 装修材料和设备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公共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建筑结构、室内环境和安全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师和设计师应遵循这些规范,
确保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建造符合必要的标准,提供安全、舒适、实用的使用环境。
大型公共建筑标准
大型公共建筑标准
大型公共建筑的标准和规范通常由当地政府、建筑行业协会、相关部门或国家标准制定机构制定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型公共建筑标准的示例,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国家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1. 建筑设计与结构标准:包括建筑设计要求、结构设计要求、建筑材料规范、耐火性能要求、地震防护要求等。
2. 建筑安全标准:包括火灾安全标准、建筑物疏散和逃生要求、建筑物安全设备要求、防盗和入侵报警系统要求等。
3. 建筑节能标准:包括建筑热工性能标准、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能源管理和控制要求、照明节能要求等。
4. 无障碍标准:包括无障碍通行要求、无障碍设施要求、为残疾人提供适配的设备和服务要求等。
5. 消防安全标准:包括消防设备和消防系统要求、疏散通道和逃生楼梯要求、建筑材料的阻燃和防火处理要求等。
6. 建筑卫生标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给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建筑卫生装备要求等。
7. 设备与设施标准:包括电气系统设计要求、供水与排水系统要求、空调和通风系统要求、电梯和起重设备要求等。
除了以上基本要求,具体的大型公共建筑标准还可能涉及更多内容,如声学标准、照明设计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
建设大型公共建筑时,建议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舒适性。
具体的标准和规范应咨询当地政府、建筑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以了解具体的要求和适用范围。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也应与专业的建筑师、工程师和设计团队合作,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公共建筑规范.doc
公共建筑规范我国实施的公共建筑规范有哪些呢?下面通过相关资料的整理,主要有:公共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公共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等内容。
以下是中国下面整理相关公共建筑规范相关内容:我国实施的公共建筑规范有很多,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就为相关人士专门解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具体内容如下:中国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受此影响,与房屋建造密切相关的配套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方面,一些时下热销产品将受到挤压甚至停产;一方面,升级换代的产品将面对技术上的诸多挑战。
按照建筑节能涵盖的范围来讲,近年来涌现的节能建筑只能算拥有节能建筑的潜质,真正实现建筑节能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目前,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已于2015年2月批准发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
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同时废止。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本发布信息:2005-04-04发布;2005-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1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9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2、4.2.2、4.2.4、4.2.6、5.1.1、5.4.2、5.4.3、5.4.5、5.4.8、5.4.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BG5018993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五年四月四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公共建筑常用规范§8.1总图设计8.1道路设置规定8.1.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表: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度: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通则》5.2.22、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4m;无供热管线时≥10m。
组团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建筑控制线路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0m;无供热管线时≥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23、居住区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不应小于2.5m(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若悬河可以通达机动车)。
(2)当尽端式道路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住宅规范》4.3.1 4.3.24、基地场地道路坡度:(1)道路纵坡(见表8-1)道路纵城控制指标(%)表(8-1)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3《通则》5.3.1(2)各种场地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和广场0.3~3.0广场兼停车场0.2~0.5室外儿童游戏场0.3~2.5室外运动场0.2~0.5室个杂用场地0.3~2.9绿地0.5~1.0湿陷性土地面0.5~7.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2.2注: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地面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通则》5.3.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35、其他:(1)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邦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则应有排作地面水的措施。
《通则》4.1.3.3 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水,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4 (2)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宽度和高度均不少于4m的消防车道,人行出口间不宜超过80m。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接时,交角不宜小于750。
尽端路至少应有两向方与外围道路相连150m时,应设施度和高度均不于4m的消防车道,不行出品间跟不宜小750。
尽端式道踽工不宜大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并应尽端设不少120.×120的回车场地。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定:(3)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自己道路红线交叉志不起反70;2)距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包括引桥、引道)的边缘不是小于5m;3)距地铁出入口,公交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4)距公园、学校等建筑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测评》4.1.5 (4)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与构筑物间的最小距离(见表8-2):8.1.2消防车道设置规定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
当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当部位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的车道。
(编者注:不规则平面沿街总长度应按建筑平面中轴总长度计算)《防规》6.0.1,《高规》4.3.1及条文说明2、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净高和净宽均应≥4.0m。
门垛间净宽应≥3.5。
《高规》4.3.63、消防车道净宽及净高均应≥4.0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防规》6.0.94、高层建筑消防车道宽应≥4.0m,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车道上空4.0m 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高规》4.3.45、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离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两个工边设消防车道。
《高规》4.3.1 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展览馆等公工建,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防规》6.0.56、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防规》6.0.10,《高规》4.3.57、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应不小于15m×15m。
《防规》6.0.108、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沿街建筑应设车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防规》6.0.3,《高规》4.3.19、建筑的封闭内院或天井,其短边超过24m时,宜设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防规》6.0.2《高规》4.3.2《防规》6.0.6 8.1.3停车场(库)设置规定1、下列大中型公共建筑,须按规定配套建筑设停车场(库):(1)建筑面积≥1000㎡的饭庄;(2)建筑面积≥2000的影院;(3)建筑面积≥5000㎡的旅馆、外国人公寓、办公楼、商店、医院、展览馆、剧馆、体育场(馆)等公建。
2、停车场标准(见表8-3)类指二、三级旅游旅馆,三类指四级旅游旅馆;2)商场中的一类指建筑面积>1000㎡的商场,二类指5000—1000㎡的商场;3)体育馆中的一类指3000座以上,二类指不足3000座的体育馆;体育场中的一类指15000座以上,二类指15000座以下的体育场;4)多功能综合的大中型公建,信车位按各单位标准总和的80%计算。
3、露天停车场的占地面积:小型汽车35㎡/车位;自行车1.2㎡/车位计。
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小型汽车40㎡/车位;自行车1.8㎡/车位计。
4、机动车停车位按照上型汽车停车位数计算。
小型汽车停车设计参数如下:垂直于通道方向车位长度(m)平行于通道方向车位长度(m)通道宽(m)单车面积(㎡)平行前进停车 2.8 7.0 4.0 33.630°前进停车 4.2 5.6 4.0 34.745°前进停车 5.2 4.0 4.0 28.860°前进停车 5.9 3.2 5.0 26.960°后退停车 5.9 3.2 4.5 26.1 垂直前进停车 6.0 2.8 9.5 30.1 垂直前进停车 6.0 2.8 6.0 25.25、新建、扩建的居住区应变近设置停车场(库),或将停车库附建在住宅建筑内。
其停车位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以上摘自《495号文》8.2建筑间距8.2.1日照间距(未注意者均摘自88城规发字第225号文)1、生活居住建筑:4层或4卖劲以上的生活居住建筑采用日照间距系数确定期间跟。
生活居住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居民住房、公寓房)和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医疗病房、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影剧院。
两栋四层或四层以上的生活居住建筑(至少一栋为居住建筑)的间距当采用规定的建筑间距系数后仍小于以下距离时,按下列规定执行(见图8-1):(1)两长边相对时:≥18m;(2)两短边相对时:≥10m;(3)一长边对一短边:≥12m;(4)间跟符合本规定,但小于防火间跟的规定时,按有关消防规定执行。
2、板式居住建筑:板工居住建筑群体布置时,间距系数如下(见图8-2)建筑朝向与0°~20°20°~60°60°以上正南夹角(a)新建工程 1.7 1.4 1.5改建工程 1.6 1.4 1.5注:市规发[2003]495号文规定:如按上述间跟系数计算后建筑间跟大于50m地,可接50m控制建筑間跟。
8.2.2防火间距1、民用建筑防火间距(见表8-4):建筑物的屋面15m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培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1.00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
3)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防规》第7.5.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
4)相邻两座建筑物,当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且元外露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未设置防火保护措施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25%。
5)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以木柱承重且以不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6)防火间距应按相邻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防规》5.2.1 7)数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住宅或办公楼,当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的总和小于等于2500㎡时,可成组布置,但组内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4m。
组与组或组与相邻建筑之间的防火。
《防規》3.5.3 3、高層建筑防火間距(見表面8-8):注:1)兩座高層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比相鄰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 及以下范圍內的墻為不開設門侘洞口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2)相鄰的兩座高層建筑,較低的一座不設天窗,屋頂的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1.0h,且相鄰較低一面墻為防火墻時,防火間距較上表減少,但不宜小於4.0m;《高規》4.2.2 3)相鄰兩座高層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耐火極限≥2h,墻上開口部位設有甲級防火門窗或防火卷帘時,其防火間距較上表減少,但不宜小於4.0;4)高層建筑與廠(庫)房的防火間距如下(表8-9)。
§9.1防火分区9.1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划分一般规定9.1.1民用建筑(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长度规定见表9-1。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增加1.0倍。
局部设置时,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防规》5.1.79.1.2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防规》第5.1.7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防规》5.1.91、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
防火卷空的设置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3、中庭按规范的在关规定设置排烟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