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硬皮症辨证分型

合集下载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硬皮病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硬皮病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硬皮病*导读:硬皮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主要贯穿两大治疗原则,即扶正和祛邪,扶正以益气补阳,调养气血,祛邪以活血化瘀。

亦可归为“补”“通”二字。

……硬皮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主要贯穿两大治疗原则,即扶正和祛邪,扶正以益气补阳,调养气血,祛邪以活血化瘀。

亦可归为“补”“通”二字。

一、硬皮病的辨证要点(一)皮肤病变三期辨证硬皮病典型的皮肤病变分水肿期、硬化期和萎缩期,水肿期皮肤呈非凹陷性水肿,皱纹消失,紧张变厚,若外邪为寒湿,肤色苍白或淡黄,皮温偏低,若为湿热则见皮肤红肿,皮温较高,此期以邪实为主,外邪犯络,络脉瘀阻,津液不能渗于脉中而渗于脉外,故见皮肤肿胀,此时为皮肤变性阶段,是硬皮病治疗的最为关键时期,往往决定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硬化期皮肤变硬,表面有蜡样光泽,不能用手指捏起,关节僵硬,活动受限,面部表情固定、张口及闭眼困难、胸部紧束感等症状,此期以改善皮肤代谢,恢复皮肤正常生理功能,治疗以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为主;萎缩期皮肤萎缩变薄如羊皮纸样,甚至皮下组织及肌肉亦发生萎缩及硬化,紧贴于骨骼,形成木版样硬片,此期治疗难度较大,病理特点以正虚为主,外邪伤正,气血亏虚,络虚不荣,肌肤失养,治以益气血、通经络、养荣生肌,若治疗得当,皮肤尚能逐渐变软,皮肤代谢改善,以至恢复正常功能。

(二)辨寒热虚实疾病初期以邪实壅络为主,中后期往往以正亏络虚多见,或寒热虚实间杂。

但本病以虚寒证多见,症见四肢逆冷,手足遇寒变白变紫,颜面或皮肤肿胀但无热感,或皮肤变硬、变薄,伴有身倦乏力、头晕腰酸等症,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而湿热瘀阻证型多见于水肿期,或湿热外侵,或寒湿入里化热,或脾肾阳虚,水湿不化,郁而化热,症见皮肤肥厚红肿,皮纹消失,呈淡黄色或黄褐色,皮温高,或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红肿,病变皮肤面积发展较快,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脏腑辨证系统性硬皮病可以累及肺、食管、胃、肠道、心、肾等多个脏器,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往往成为疾病的主要矛盾,成为治疗的重点。

硬皮病中医辨证施治

硬皮病中医辨证施治
不 留行 加强 调和 营 卫 , 阻型 症状 :皮肤硬肿 ,皮肤不温 ,肢冷 . 畏寒 ,遇 寒加重 ,得温则减 ,皮肤 腊样变 ,关节疼痛 , 舌 淡苔薄 白,脉紧 。治则 :散寒 除湿 ,温 阳通脉 。方 药 : 芪桂 枝五物 汤合麻黄 附子 细辛汤加减 。 黄 黄芪 3g 0,
属 “ 皮痹 ” 脉痹 ” “ 、“ 、 痹病 ”范畴 。如果累及 内脏器官, 则属 “ 心痹 ” 肾痹 ” 肺痹 ”等 。《 、“ 、“ 内经》有 “ 皮痹 ” 的记载,《 问・ 素 痹论》说 : 夫痹 之为病 ,不痛何也 …… “ 痹在 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 在于筋则屈不伸, 在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故具此五者则不痛 也” 。指 出了本病皮毛寒冷而不痛 的症状 。 巢元方明确提 出了 隋・ 本病 的皮肤 改变 ,云:“ 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 肌 肉酸痛 ” 关于皮痹的病 因病机及 转归,《 问・ 素 痹论 》日: 痹 “ 或痛,或 不痛 ,或不仁 ……其痛不仁者,病久入深 ,营 卫之行涩 ,经络时疏 ,故不通 ;皮肤不营 故不仁 …… ” 这里指 出了痹之 于皮 ,由邪 ( 外邪 或阴寒之邪 )搏与皮 肤 ,痹阻不通 ,营卫行涩,血凝 为患。而对于本病的转 归 ,《 素问・ 痹论》又 曰:“ 五脏 皆有合 ,病久而不去者, 内舍于其合也。故……皮痹不 已复感于邪 ,内舍于肺 。 所谓痹者 , 各以其 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痹入脏 者死 ” 。 说明本病病久可影响及脏腑 ,甚至造成死亡 。 在治疗方 面, 圣济总录・ 《 诸痹 ・ 皮痹》中提 出治肺中 风寒湿……皮肤帚痹 ;防风汤。以去肺与皮腠的风寒湿 为主。 《 而 医学入 门・ 痹风 》 中对 治疗论述甚详, 出 “ 提 初 起强硬作痛者 ,宜疏风豁痰 ;沉重者宜流湿行气 ;久病 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 ”等治疗原则,以及 “ 补早 反令经络郁 ” 戒酒醋 ”等宜忌 。同时在辩证 治疗上也 ,“ 很细腻 ,分风寒湿热 ,气虚 ,血虚 ,挟瘀血 ,挟痰浊 , 肾脂枯竭等进行遣方用药。对 临床上治疗皮痹有很大的 指导意义。 1 病因病机 1 风热或寒湿阻络 卫气不 固, . 1 外邪袭表 , 伤于肺卫 , 阻于脉络,营卫不和 ,脉络不通,则身痛 、肢肿 、皮硬、

辨证分型治疗硬皮病14例

辨证分型治疗硬皮病14例

粘连、减轻患者疼痛等作用。小针刀闭合松解可使局部建立新的 血液循环,通则不痛,同时又可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使血管扩 张,血循环加快,局部炎性渗出物溶解,液化吸收和消散,使肌 腱腱鞘松解。改良后的针刀优点是刀锋较锐利,使用剥离平面较 宽,能更彻底松解肌腱纤维鞘内的粘连,刮除瘢痕,尤其是对掌 指关节有条索状、块状硬结者及屈指时有弹响者,疗效更明显, 拇指弹响声可随即消失。术后配合中药外洗以消肿止痛,舒筋活 络,促进血液循环。方中毛冬青、黄柏清热解毒、活血通脉为君 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两药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
【参考文献】
4%5 4#5 赵辩 - 临床皮肤病学 4 6 5 - 第 & 版 -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 社,#$$%- !"#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 & 辑 4 8 5 - %77)- %7!-
* 编辑、校对:冯天保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9:;8 , 是因月经调节机制失常导致的一 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临床以功能性高雄 激素血症、持续不排卵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 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肥胖、多毛、子宫内膜 过度增生及恶变,以及双侧或单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和某些激 素水平的改变等。笔者自 #$$) 年起,观察补肾活血法对多囊 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 &$ 例,均为无排卵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 华妇产科学》 4 % 5 9:;8 相关诊断标 准。年龄 #) 3 &’ 岁,平均 * #’- & D #- + , 岁。临床表现:月经稀发、闭经、不孕,不孕年 限 * )- & D #- # , 年,痤疮、肥胖、多毛等;性激素:黄体 生 成 素 * <= , ? 卵泡刺激素 * @8= , E # ,或睾酮 * > , % #- #FGHI ? < ; C 超或腹腔镜检查提示多囊卵巢改变及卵巢无排卵现象;有 %$ 例 经 连 续 & 个 周 期 较 大 剂 量 克 罗 米 酚 * 每 天 %)$G2 , 共 ) 天 , 治疗无效。 $ 治疗方法 以补肾活血法治疗,月经周期第 ) 天起服补肾活血中药。 肾阴虚者治以六味地黄汤加减,处方:山茱萸 %$2,熟地黄、 山药、枸杞子、菟丝子、路路通各 %)2,牡丹皮、桃仁各 72, 地龙 %#2。肾阳虚者治以二仙汤加味,处方:仙茅、淫羊藿各 %$2,鹿角霜、菟丝子、桑寄生、当归、路路通、郁金各 %)2, 川芎 !2。每天 % 剂,水煎,早晚各服 % 次,连服 %+ 天。 【收稿日期】#$$! ( $) ( %!

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多年来,硬皮病困扰着很多患者,它的出现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同时也给患者的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小编为了让大家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接受治疗,在此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哪些是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
一、分类
1)局限性硬皮病包括硬斑病、带状硬皮病、点滴状硬皮病、片状硬皮病。

2)系统性硬化症包括肢端硬皮病、弥漫性硬皮病、CREST综合征(包括肢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钙质沿积,雷诺氏现象,食管蠕动异常症状,此为系统性硬化的一个类型,予后较好。

)
二、症状和体征
1.局限性硬皮病
(注意:部分局限性硬皮病可以转化为系统性硬皮病,两者没有绝对界限!)
(1)硬斑病:多发生在腰、背部,其次为四肢及面颈部,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肿性斑片,初呈淡红或紫红,经数周或数月逐渐扩大硬化,颜色变为淡黄色或象牙色,局部无汗、毛发脱落,数年后转化为白色或淡褐色萎缩性疤痕。

皮肤活检符合硬皮病改变。

(2)带状硬皮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多于男性,病变沿肋间和一侧肢体呈带状分布,可为单条或数条,病变演变过程同硬斑病。

(3)点滴状硬斑病:多发于颈、胸、肩背等处,约绿豆至五分硬币大小,呈集簇性线状排列,其演变过程似硬斑病。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了,
硬皮病的类型也是很多的,得了硬皮病的患者不计其数,希望大家在
发现早期症状出现的时候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相信
“偏方治百病”的话。

中医药对硬皮病的辨证施治

中医药对硬皮病的辨证施治

医药合璧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变硬为主要表现的结缔组织疾病,病因尚不明确。

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失调、内分泌紊乱、感染、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毛细血管镜检查发现,微循环也有较多障碍。

硬皮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皮痹范畴。

本病是以局部(手足多见)或全身皮肤硬化为主症的疾病,严重者可累及脏腑。

多由营卫不固,或肾阳衰微,阴寒风凝,以致风寒、阴寒之邪凝于皮肤腠理,滞于经络,内舍于脏腑所致。

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中就有皮痹的记载:“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

”指出了本病皮毛寒冷而不痛的症状。

在《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痹候》云:“风湿痹候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

”在这里将“皮肤顽厚”等变化的痹症称为风湿痹。

在宋代的《传信适用方》中也有“人发寒热不止,经数日后,四肢坚如石,以物击之似钟磬,日渐瘦恶”的记载,指出此病在发热之后,病情骤然加重,皮肤坚如石的临床特征。

在《素问·痹论》中说“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这里指出了本病是由于外邪搏于皮肤,痹阻不通,营卫行涩,血凝为患。

《诸病源候论》则把“皮肤顽厚”为特点的风湿痹的病因归之于血气虚而受风湿。

而在《普济方·诸痹门·皮痹附论》中则明确地把皮痹的病因归于风寒湿之气。

到了清代的沈金鳌则集诸家之说,对本病的病因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他说“麻木,风虚病,亦兼寒湿痰血病也……按之不和,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

不仅阐发了本病顽厚如木、麻木不仁的症状特点,而且综合了风、寒、湿、痰、血诸致病之因,对此病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对于本病的治疗,在《医学入门·痹风》中对治疗的论述比较详细,提出“初起强硬作痛者,宜疏风豁痰;沉重者宜流湿行气;久病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等治疗原则。

硬皮病a2型题

硬皮病a2型题

硬皮病a2型题摘要:1.硬皮病概述2.硬皮病a2 型的特点3.硬皮病a2 型的诊断和治疗4.硬皮病a2 型的预防和护理正文:一、硬皮病概述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器官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病主要影响皮肤和内脏,如肺、心脏、肾脏等,导致皮肤变硬、关节疼痛和内脏功能受损。

硬皮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a2 型硬皮病是较为罕见的一种。

二、硬皮病a2 型的特点硬皮病a2 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皮肤损害:皮肤损害是硬皮病a2 型的主要表现,通常为双手对称性水肿,随后皮肤逐渐变硬,出现蜡样光泽,最终导致手指屈曲困难。

2.内脏损害:硬皮病a2 型内脏损害较轻,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心脏受累和肾损害等。

3.抗核抗体:硬皮病a2 型患者血清中常有抗核抗体(ANA)阳性,但滴度较低。

三、硬皮病a2 型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硬皮病a2 型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和血清学检查。

对于疑似病例,可通过皮肤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发现特征性的纤维化病变,有助于确诊。

2.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综合治疗。

如针对皮肤损害可使用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针对内脏损害可采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等。

四、硬皮病a2 型的预防和护理1.预防:硬皮病a2 型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因此预防措施有限。

对于有家族史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和诊断。

2.护理:患者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寒冷、潮湿和外伤等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总之,硬皮病a2 型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变硬、关节疼痛和内脏功能受损。

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和血清学检查,治疗采用对症治疗和综合治疗。

硬皮病的分型有哪些

硬皮病的分型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硬皮病的分型有哪些导语:人体的皮肤如果受到来自外界或者是因为自身因素的影响,也会容易换上一些皮肤病,如果皮肤出现了硬化的症状,那么就意味着可能患上了硬皮病人体的皮肤如果受到来自外界或者是因为自身因素的影响,也会容易换上一些皮肤病,如果皮肤出现了硬化的症状,那么就意味着可能患上了硬皮病。

很多人对于此种疾病并不是很了解,因为这种病一般只会出现在成年人身上,而且发病率比较低。

在临床上,对于硬皮病这种皮肤病是如何分型的呢?临床上把硬皮病分为二大类型。

①局限型硬皮病:皮肤变硬开始于手足远端,渐延伸到四肢、面部、颈部,不累及胸腹部和背部:该型病人病情较轻,早期只有雷诺现象,可持续5~10年后才逐渐出现手指与面部肿胀,压之通常不凹陷,指端皮肤发紧、变薄,易破溃、感染,溃疡不易愈合。

面颈部可有毛细血管扩张(红色细网状,压之退色)。

病人常有吞咽困难,内脏受累少见,病情进展较慢,病程较长,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70%;②系统性硬皮病又分为肢端硬皮病和弥漫性硬皮病。

系统性硬皮病的皮肤变硬不仅累及面部、颈部和四肢,而且累及胸腹部和背部。

发病早期可有炎症表现,如皮肤肿胀、关节肌肉疼痛,有些病人可以听到肌腱吱嘎的摩擦声。

发病数月皮肤病变进展迅速,皮肤极硬巳紧张,可有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皮肤变硬持续2~3年后逐渐变软、变薄,部分病人皮肤可以恢复正常,严重的皮肤纤维化可引起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病人可有雷诺现象,且常出现雷诺现象后很快出现明显内脏损害,少数病人可以没有雷诺现象。

该型病人内脏损害较多较重,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10年生存率为40~60%,此外还有一些中间型,如局限性硬皮病。

硬皮病临床表现及诊断

硬皮病临床表现及诊断

硬皮病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概述硬皮病是指患者皮肤呈硬、厚、萎缩改变,可呈全身性或局部性出现。

因免疫异常而引起的硬皮病称为系统性硬皮病;因某些化学物质、药物、代谢异常、环境因素、职业等原因引起的则称为硬皮病样疾病(又名硬皮病样综合征)。

本文主要讨论系统性硬皮病。

系统性硬皮病又名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个累及小动脉、微血管以及弥漫分布的结缔组织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部分内脏器官中结缔组织的增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变厚、发硬、紧绷为特点,同时也可累及周围循环、肺、心、胃肠、肌肉、骨骼等,血清中出现多种特异性自身抗体。

SSC纤维化的发病机理不详,一般认为可能与间质细胞(包括纤维母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受到不明原因刺激被激活后,大量正常结缔组织成分在间质及小血管内膜沉积,内皮细胞、血管运动及通透性发生改变,血小板活化以及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受累器官发生纤维化改变。

SSC发病率不太高,美国调查年发病率为4~290/100万人口,但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我国北京协和医院报告,女性发病率为89%,发病年龄在35~45岁最多见(占40%),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发病者极少见。

本病大多数患者病情并不严重,存活率与皮肤受损范围有关,局限皮肤型10年以上存活率为50%,而弥漫皮肤型仅15%。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致病因素相关,如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和遗传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认为本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如在SSC的亲属中出现同样的病或另一种结缔组织病或抗核抗体阳性。

发病与自身免疫性相关,近年在SSC 患者血清中发现大量特异性抗体,但这些抗体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但在SSC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有很大帮助。

在受损组织中共同而突出的病理改变为胶原的增殖和纤维化,如皮肤真皮层增厚,胶原明显增加,附件萎缩,该处小动脉玻璃样化,而表皮层变薄,早期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血管变化明显,小动脉和微动脉有内皮细胞增生、管腔变窄。

系统性硬皮病分型

系统性硬皮病分型

系统性硬皮病分型系统性硬皮病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范畴,是一种以皮肤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

那么,该疾病在临床上都有哪些类型呢?确诊后如何治疗好呢?石家庄燕赵医院风湿免疫专家唐卫忠主任这样介绍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分型:(1)弥漫性硬皮病;较为常见,表现为对称性的四肢、面部皮肤变紧、变硬、变厚,可累及四肢近端及颈部、躯干,同时伴有胃肠道、肾脏、肺脏、心脏等内脏损害。

本型的特点是发病迅速,皮肤损害进展较快,内脏损害出现较早,预后较差;实验室检查可见抗Scl-70抗体阳性,抗着丝点抗体也可呈阳性。

(2)肢端硬皮病;本型的皮肤改变局限于肢体远端如手指、前臂、下肢远端及颜面,出现上述部位对称性的皮肤变紧、变硬、变厚,可伴有雷诺现象,并且在疾病后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截指样改变,其中部分患者表现为以皮肤和皮下组织钙化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突出表现的CREST综合征。

本型预后相对较好,10年存活率大于70%;实验室检查可见抗着丝点抗体阳性。

(3)重叠综合征;本型指弥漫型或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结缔组织病时,称为重叠综合征。

(4)无皮肤硬化型系统性硬化症;本型患者仅见内脏病变而无皮肤硬化的表现,可表现为:①食道活动障碍、十二指肠扩张、结肠袋形成;②雷诺现象、甲皱毛细血管扩张、食道活动障碍及少尿性肾衰;③以上症状伴有肺动脉高压或肺间质病变。

本型患者少见,不到1%。

扩展阅读:系统性硬皮病的症状介绍什么是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生活注意事项介绍以上就是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分型介绍,据唐主任讲,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严重的影响人们健康身体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气短、咳嗽,肺底可听到罗音,感染等等症状,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为了降低系统性硬皮病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务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在系统性硬皮病治疗方法良莠不齐的今天,该选择什么样的疗法进行治疗呢?多年临床资料显示,石家庄燕赵医院中西医六步一结合免疫平衡疗法是时下治系统性硬皮病的最好疗法,该疗法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药物进行平衡免疫调理治疗,能够到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养荣生肌、美容保健等作用。

中医内科指导:硬皮病辩证分型

中医内科指导:硬皮病辩证分型

1.气血瘀滞关节疼痛,屈伸障碍,少腹胀痛,月经不调,面色灰暗,心烦易怒,胸闷不舒。

皮损紫红色暗,硬肿刺痛,皮肤硬化萎缩,指端青紫肿胀。

舌质紫暗或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脉弦涩。

2.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纳食不佳,口不渴,大便溏,眼睑、面部及手肿胀发紧,局部皮肤硬化,指端苍白或青紫,疼痛阵发。

舌暗淡嫩,苔灰滞,脉沉细。

3.热毒瘀络口干口苦,胃纳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周身烦热,皮肤暗红,光亮、萎缩,硬肿疼痛,皮损高于皮面,关节疼痛,指端坏疽,皮肤溃烂。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4.寒侵肌肤形寒怕冷,身痛肌痛,面色晄白,肢端苍白,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发硬,皮肤光亮肿胀,皮纹消失,毛发脱落,无汗或多汗,关节活动障碍。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此外,尚有肝郁血瘀、气血不足等证型报道。

但本病各型之间是密切关联并可相互转化,脏腑损害的程度也随病情进退而变化,故临床不可拘泥一证定型,必须灵活辨识。

中医治疗硬皮病十三法

中医治疗硬皮病十三法

中医治疗硬皮病十三法硬皮病(scleroderma)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

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大类。

此病归属于中医“皮痹”、“阴阳毒”、“痹证”范畴。

经专科大量临床实践总结认为,其主要病机为阳气亏虚,邪毒阻络,证属本虚标实,治疗以益气温阳,通络排邪,以毒攻毒为总则。

因其证侯虚实、寒热错综复杂多变,且常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治疗方法也应随之相对灵活。

我们在分期分证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辨证施治,临床治疗归纳为十三法,分述如下。

一、透表散邪法:适用于硬皮病肿胀期。

人体阳气亏虚,运津无力而致痰湿停滞,留滞于肌表,或寒湿之邪乘虚阻滞肌肤脉络,症见手指、手背,甚至上臂、头面、躯干等处出现皮肤非凹陷性肿胀,紧厚光亮,皱纹消失,舌质淡白,脉沉细。

此期以实邪阻滞为重,故当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治宜辛温透表,散寒除湿,代表方剂用麻黄汤合桂枝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白芍、汉防己、银花等。

若皮肤肿胀潮红,瘙痒不安,舌质红,苔薄黄,此乃湿郁化热,治宜辛凉散热,代表方剂用银翘散加减,药用银花、连翘、荆芥穗、桂枝、白芍等,以开鬼门,透邪外出。

二、化痰散瘀法:适用于硬皮病的整个病程,尤其用于硬化期。

系统性硬皮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硬、皮斑、出血点、指(趾)端紫绀、肌肤甲错,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涩等瘀血症状。

瘀血阻络,直接影响了津液的输布,津液留滞为痰,痰瘀互为因果,所谓“百病兼痰”、“久病必瘀”、“祛痰不忘化瘀”、“化瘀不忘祛痰”。

依据硬皮病病情缠绵、顽固难愈的病程特点及其临床表现,从痰瘀论治系统性硬皮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代表方剂用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枳实、陈皮、半夏、桃仁、丹参等。

三、养荣生肌法:适用于硬皮病萎缩期。

症见皮下组织及肌肉萎缩、硬化,紧贴于骨骼之上,关节挛缩,肢体活动受限或萎软无力,舌质胖淡或淡红,脉沉弱,或脉缓,或脉细。

因寒湿或痰浊、瘀血等阻滞经脉,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日久生化匮乏而失去其濡养肌肉、筋脉、皮肤的功能;或寒湿郁久化生毒热,暗耗气血,亦可出现“气不主煦,血不主濡”的病理。

硬皮症的中医辨证

硬皮症的中医辨证
经 。
2 2
l 【 2 0 1 5 . 0 4】
发 病 后 临 床 表 现 为 皮 肤 苍 白 色 或 淡 红 色 水 肿 ,接 着 产 生 皮 肤 干 燥 、 增厚 、 变 硬 等 症状 , 同 时可 能 伴 有 毛发 脱 落 、 关节活动不便 、 皮 肤 出现 溃疡 等症状 。
如果 硬 皮症 发 病 后 累 及脏 腑 , 则可能在食道 、 胃脏 、 肠道 、 心脏 、
而 导致 痹 阻经脉 、 肌 肤失 养 , 病久 不愈 、 精 血 亏 虚 将 累 及 人 体 五 脏 。这 种 病症 又可 分 为局 限性 、 系统 性 , 局 限性 是 以侵犯 皮 肤 、 肌 肉为 主 , 系
统 性则 是侵 犯皮 肤 、 肌 肉之外 , 还 可 能 会 侵 犯 到 人 体 内脏 。
中 医常 把 这种 病 症 分 为 肺卫 痹 阻 、 寒凝 经 脉 、 气滞血瘀 、 气 血 亏
虚等类 型 。
属 于肺卫 痹 阻者 , 常见 发热 、 恶寒 、 无汗 、 皮 肤 变硬 、 肌 肉酸痛 、 毛 发脱 落 、 关节 不便 等 症状 , 治 宜 宣肺 散寒 通 络 ; 属 于寒 凝经 脉 者 , 常 见 怕冷 、 皮 肤 变硬 、 肌 肉紧胀 、 四肢 冰冷甚 至 发 紫 、 关 节 疼痛 但 遇热 则舒
缓 等症 状 , 治 宜 温 经散 寒 通 痹 ; 气 滞 血 瘀 者 常 见脸 色 暗 黑或 暗黄 、 舌 头 有 紫色 或瘀 点 、 肌肤 甲错 僵 硬 、 关 节 活 动 不利 、 肌 肉 消瘦 萎 缩 等症
状 , 治宜 活 血化瘀 通 络 ; 属 于气 血 亏虚 者 , 常见 头晕 、 目眩 、 身体 乏力 、 精神倦怠 、 胃 口不 好 、 形体消瘦 、 脸 色 苍 白等 症 状 , 治 宜 补 气 养 血 通

硬皮症分型治疗-中医执业医师辅导

硬皮症分型治疗-中医执业医师辅导

硬皮症分型治疗-中医执业医师辅导硬皮症分型治疗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现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1.肺卫痹阻治则:宣肺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9克防风9克柴胡9克羌活9克独活9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前胡9克桔梗6克甘草3克随症加减:肌表疼痛无汗者,加麻黄9克、桂枝9克,以宣表发汗;关节疼痛明显者,加威灵仙15克、防己15克、透骨草15克、苏木9克,以加强散寒疏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2.热毒郁络治则:清热解毒、凉营通络。

方药:银翘散合清营汤加减。

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桔梗6克牛蒡子12克生地15克玄参12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紫草15克地了草15克忍冬藤30克薏苡仁30克随症加减:咳嗽、痰黄者,加贝母9克、黄芩15克,以清热化痰;肌肉疼痛、僵直者,加桂枝6克、知母9克、当归9克、络石藤15克,以调和营卫,活血通络。

3.气郁血瘀治则: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川芎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五灵脂9克(包)香附9克牛膝9克秦艽9克羌活9克地龙12克随症加减:肌肤消瘦者,加鸡血藤15克、黄芪30克,以助益气养血;血瘀发热者,加制大黄9克、丹皮9克,以化瘀清热。

4.寒凝血瘀治则:温阳散寒、通络化瘀。

方药:阳和汤加减。

当归9克炙麻黄9克熟地15克鹿角胶9克(烊入)白芥子9克炮姜6克肉桂3克(后下)红花9克随症加减:畏冷较甚,腰腿酸软者,加附片15克、杜仲12克,以温肾壮腰;便溏,苔腻者,去熟地,加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以健脾化湿;局部皮肤坚硬者,加醋鳖甲9克、昆布、海藻各15克,以软坚化瘀。

5.正虚邪恋治则: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硬皮症分型治疗-中医执业医师辅导硬皮症分型治疗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现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1.肺卫痹阻治则:宣肺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9克防风9克柴胡9克羌活9克独活9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前胡9克桔梗6克甘草3克随症加减:肌表疼痛无汗者,加麻黄9克、桂枝9克,以宣表发汗;关节疼痛明显者,加威灵仙15克、防己15克、透骨草15克、苏木9克,以加强散寒疏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中医如何理解硬皮病的概念

中医如何理解硬皮病的概念

中医如何理解硬皮病的概念硬皮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临床上也称为硬化性皮肤病(scleroderma)。

中医学对硬皮病的理解是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以及中医病证同源的理论。

中医认为,患者身体的阴阳平衡失调,或者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病症的出现。

中医将硬皮病归类为“皮病”范畴,即病因多与气血淤滞、运行失调等有关。

硬皮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湿热、气滞、血瘀、虚损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是一种致病因素,其主要表现为体内湿气和热气过多,难以排出体外。

湿热的蕴积会导致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形成病症。

湿热症状常见于病程早期,患者可能出现多汗、皮肤湿润、发红、瘙痒等症状。

气滞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血堆积在体内,而不得到正常的循环和输送。

气滞的主要原因有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寒冷刺激等。

气滞所导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紧绷、疼痛、瘙痒等。

血瘀是指体内的气血循环不畅,经络阻滞,气血无法正常运行。

血瘀可由于外伤、手术、刺激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长期体寒、风寒侵袭或肝气郁滞等内因所致。

血瘀所导致的症状主要为皮肤硬化、深色素沉着、皮肤色泽暗淡等。

虚损是指由于全身气血不足,养分供应不足,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干燥、粗糙等。

虚损症状往往伴随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

在治疗上,中医认为应从调整阴阳平衡、活血化瘀、清热祛湿、温补益气等方面入手。

调整阴阳平衡,全面调理气血的运行,以恢复身体的正常机能。

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养等方式实现。

活血化瘀是对付血瘀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病症。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丹参、桃仁等。

清热祛湿是处理湿热症状的关键,可以采用中药调理,清热解毒,祛湿利尿,以减轻病症。

常用的中药有茅苍术、车前子、赤芍等。

温补益气可以补充虚损所导致的气血不足,通过调理气血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参、人参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每个患者应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硬皮病讲课

硬皮病讲课

病因:自身免疫系统攻击 自身组织,导致皮肤和内
脏器官纤维化。
症状:皮肤变硬、萎缩, 内脏器官功能减退。
分类:局限性硬皮病和 系统性硬皮病。
治疗: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心理治疗等。
硬皮病的分类
1 局限性硬皮病
2 系统性硬皮病
3
重叠综合征
4 硬皮病肾危象
5 硬皮病肺危象
6 硬皮病心脏危象
硬皮病的病因
பைடு நூலகம்皮肤萎缩、 色素沉着
皮肤溃疡、 疤痕形成
皮肤瘙痒、 疼痛
皮肤弹性降 低、皮肤温 度降低
皮肤表面血 管扩张、毛 细血管扩张
内脏器官受累
01
肺部受累:肺纤维化、肺 动脉高压
02
心脏受累:心包炎、心内 膜炎、心肌炎
03
肾脏受累: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不全
04
消化系统受累:食道炎、 胃炎、肠炎
05
神经系统受累:周围神经 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物理治疗:热敷、 按摩、针灸等
手术治疗:针对严 重病例,如皮肤硬 化、关节挛缩等
心理治疗:缓解患 者心理压力,提高 生活质量
1
2
3
4
预后和康复
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 预后较好
康复:积极治疗,定期随 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
康复锻炼:适当进行康复 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并发症
肾脏受累:肾小 球肾炎、肾功能 不全
肺部受累:肺纤 维化、肺动脉高 压
神经系统受累: 神经病变、头痛、 头晕
皮肤受累:皮肤 溃疡、皮肤萎缩、 皮肤色素沉着
心脏受累:心包 炎、心内膜炎
消化系统受累: 食道狭窄、胃炎、 肠炎

中医辨证治疗硬皮病

中医辨证治疗硬皮病
常用成方:解毒活血汤、解毒清营汤。
(4)寒侵肌肤
治法:解肌散寒,宣肺通络。
处方:荆芥、防风、前胡、羌活、独活、枳壳、川芎、当归各9克,甘草、桔梗、生姜、薄荷、蝉衣各6克,乌梢蛇、茯苓各12克,黄芪、地龙各15克,全蝎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虚者加党参、熟地、白芍;有热象加银花、连翘、蒲公英;瘙痒加白藓皮、白蒺藜。
中医辨证治疗硬皮病
1、祛风通痹法:适用于硬皮病兼关节痛伴晨僵。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气血不行而为痹。有风寒湿入下焦经隧而为痹者,用辛温以宣通经气为主。用祛风散寒、温阳通痹之法治疗常获较好效果。
【方剂】蠲痹汤加减,药用黄芪、当归、放风、羌活、马前子等。
2、凉血解毒法:适用于局限性硬皮病发展期,症见皮损部位色泽潮红或暗红,按之焮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中医辨证为寒湿郁久化热生毒,或经络气血不通久瘀化热生毒,或热毒入血,燔灼局部脉络。治疗以凉血解毒,中病即止,以防耗损阳气阴精。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223例,基本治愈8例,显效96例,有效107例,无效7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94。6%。
常用成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开腠散寒.
处方:肉桂9克,仙灵脾9克,桂枝6~9克,山药、白术、茯苓、当归、丹参、赤芍各12克,黄芪、党参各15克,路路通9克,陈皮6克,制川草乌各6克、炙甘草6克。
【方剂】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用水牛角、生地、黄连、栀子、土茯苓等.
3、宽肠下气法:适用于硬皮病并发大肠、小肠病变,出现间歇性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等症状。机理为肠壁纤维化和平滑肌成片或弥漫性萎缩所致.中医认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肠道以通为用,胃气不降,肠道泌别清浊、传化糟粕机能失常,所以治疗以宽肠下气为主,兼护胃气,以达邪祛正安,

医学知识之硬皮病

医学知识之硬皮病

硬皮病硬皮病是以局限性或慢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的纤维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点的疾病。

一、主要临床表现1、皮肤症状(1) 皮肤紧张变厚,皱纹消失,肤色苍白,皮肤表面温度偏低,呈非凹陷性水肿,先从手足可面部开始,向上肢、颈、躯干扩展。

(2) 皮肤变硬,表现有蜡样光泽,不能用手指捏起,手指伸屈受限,面部表情固定,张口及眼睛闭困难,患处皮肤色素沉者,感觉异。

(3) 皮肤萎缩变薄,指端及关节处易发生顽固性溃疡,患处汗少和毛发脱落。

2、钙质沉积,关节周围有肿胀结节。

3、肌无力和肌疼痛,肢端硬化。

4、内脏损害。

二、治疗原则1、应用血管活性剂。

2、抗炎治疗。

3、免疫抑制剂。

4、中药活血化淤。

三、护理重点1、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 生命体征。

(2) 皮损变化,有雷诺氏现象,帮助区分类系型。

(3) 有无指端、粘膜硬化现象。

(4) 有无吞烟困难。

3、鼓励病人坚持适当的肌力锻炼,防止关节强直。

4、防止外伤感染,去除慢性病灶。

5、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吸氧。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硬皮病12

硬皮病12

硬皮病12硬皮病硬皮病是结缔组织病变,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硬化;后者除皮损外,并已累及内脏器官。

与中医古代文献中的。

皮痹”五硬”近似。

此病病因尚未明了。

目前多认为感染细菌或病毒的可能性最大。

因临床上不少患者往往呈均…陆的硬化。

[临床表现]硬皮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岁左右多见。

女性发病数高于男性三倍。

本病分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种。

.1.局限性局限性有点状、片状、带状不同之损害.点状损害多发生于胸部、颈部、臂部和股部。

损害为大小不一的坚硬白色斑点,表面光滑发亮。

周围绕以淡红色或紫红色晕环。

损害多聚集分布或排列成线状。

片状损害发生于面部和胸部为多.初起损害为园形、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紫红色片状水肿.经数周后,皮损逐渐扩大而硬化,颜色变成象牙色或淡黄色,周围常绕以紫红色晕环。

表面干燥平滑。

局部无毛发.也不出汗。

数年后,逐渐出现白色萎缩性疤痕。

有的出现带状损害,常沿肢体或胁间呈带状分布,但亦可发生于头皮或额部。

经过和片状损害相似,唯皮损有显著凹陷。

有时伴有颜面偏侧萎缩。

2.系统性本型患者在起病前多有指端动脉痉挛现象,表现为间歇指(趾)端苍白、青紫、疼痛阵作。

皮损常先发于四肢远端和面部,严重者往往累及全身皮肤。

根据皮损变化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三期:浮肿期、硬化期、萎缩期。

在浮肿期,皮肤水肿,呈正常色或苍白色,经数周即进入硬化期,皮肤发硬光滑而萎黄,或呈棕褐色。

发硬的皮肤还易折皱或捏起.严重时.皮下组织及肌肉均发生萎缩及硬化,紧贴于骨骼,形成木板样硬片.活动受限,如面部缺乏表情、开口困难,关节强直等。

有时指(趾)端皮肤硬化,血供不足而形成营养性溃疡.经数月或数年后逐步过度到萎缩期。

此时表现为皮肤变薄如羊皮纸样,同时合并有毛发脱落和出汗减少等现象。

大多数患者均有低热,个别者也有高热。

此外,尚有疲乏无力,形体消瘦,关节疼痛等症.由于食管,胃和肠的肌层及粘膜下层的纤维性变,从而消化道发生运动机能的障碍,致使粘膜出现发炎、出血,溃疡和萎缩.因此.患者常有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

硬皮病

硬皮病
硬皮病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 织病。 病程慢性。 80%发病年龄为11--50岁。 男女之比1:3。
病因
•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有免疫学说、胶原合成学说及血管 学说等。
• 患者血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 ,如:ANA、ScI-70、 抗着丝点抗体(ACA)等。
• 皮肤及内脏中成纤维细胞产生过量胶原。 •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管壁有玻璃样变性及类
实验室检查
• 约50%血沉增快、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 • 约30%类风湿因子阳性 • 约90%ANA阳性,但一般无SLE特异性的抗dsDNA和
Sm抗体 • 40-70%患者血清ACA阳性,常提示患者不易发生肾脏
及肺部损害,但易出现皮肤钙质沉着及雷诺现象 • 约30%的患者抗Scl-70抗体阳性。肺部受累者常阳性。
一般治疗
•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 有雷诺现象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暖,冬季宜戴手套,避
免接触冷水。
扩血管药
• 如果患者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则需服扩 血管药,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 常有的有硝酸盐制剂、前列地尔、α1受体阻滞剂等。 • 还可辅助服用改善循环的中成药丹参、银杏达莫、葛根
素等。
• 晚期:表皮萎缩,真皮胶原纤维可达皮下组织,可有钙 质沉积。
• 内脏损害主要为间质及血管壁的胶原纤维增生和硬化。
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断
• 1980年美国ARA分类标准中,凡具备以下一个主要标准 或两个次要标准即可诊断为SSc。
主要标准
• 肢端硬化:从指端到掌指关节或趾端到跖趾关节的皮肤 呈对称性增厚、绷紧,此变化也可累及整个肢体、面部、 颈部及躯干(胸部和腹部)。
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通常对患者的炎症性病变如关节炎肌炎、皮 肤水肿硬化、间质性肺炎、心肌病变、心包积液有一定 疗效,但不能阻止本病的进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风寒痹络症状:恶寒微热,皮肤发硬,肌肉关节酸痛,或见咳嗽痰白。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风寒袭表,营卫失和,则恶寒发热;肺失宣肃测咳嗽痰白;邪痹络脉,气血不利,则皮肤发硬,肌肉关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袭表,肺卫痹阻之征。

2.热毒郁络症状:发热,咳嗽,气促,肌肉关节疼痛、麻木,指趾端湿性或干性坏死。

舌红,苔黄燥或少苦,脉数。

证候分析:热毒侵袭,先入肺卫,肺气失宣,则发热、咳嗽、气促;邪郁肌络,热毒内迫,气血运行不利,则肌肉关节疼痛、麻木;邪入营血,热毒内迫,瘀热化腐测指趾端湿性或干性坏死;舌红,苔黄燥或少苔,脉数,均为热毒内郁,入营伤津之征。

3.气郁血瘀症状:面色黧黑,肌肤消瘦,皮肤板硬,张口吞咽困难。

舌紫黯,苔薄,脉细弦。

证候分析:气主血行汽郁则血瘀,肌络瘀阻,失于儒养,则见面色黧黑,肌肤消瘦,皮肤板硬;气主动,气机郁滞,则张口吞咽困难;舌紫黯,苔薄,脉细弦,均为气郁血瘀之征。

4.寒凝血瘀症状:畏寒肢冷,关节疼痛,肌肉发紧肿胀,木硬似蜡。

舌淡胖而黯,苔灰滑,脉沉细。

证候分析:阳气虚弱,寒凝经脉,血行瘀滞,则畏寒肢冷,关节疼痛,肌肉发紧肿胀;血瘀致虚,肌肤失荣,则术硬似蜡;舌淡胖而黯,苔灰滑,脉沉细,均为阳虚寒凝血瘀之征。

5.正虚邪恋症状:形瘦肢倦,心慌气短,头晕面白,肌肉疼痛,皮肤薄如硬纸片,肤色枯萎,脱发。

舌淡,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邪恋日久,正气大亏汽血两虚,五脏失养。

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失养则面白、心慌气短;脾主肌肉,主四肢,肾主藏精,生髓充脑,脾肾失养,则形瘦肢倦,头晕脱发;因虚而瘀,皮肤肌肉长期失于气血濡养,则肌肉疼痛,皮肤薄如硬纸片,肤色枯萎;舌淡,苔薄,脉细弱,均为正气大亏,气血两虚之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