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2
开发区好的改革经验做法案例
开发区好的改革经验做法案例开发区是指在国家或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的特定地区,通常以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和创新为目标。
在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好的改革经验和做法。
本文将列举10个关于开发区的好的改革经验和做法案例。
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某开发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的措施,实现了企业开办时间的大幅度缩短,提高了办事效率,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
2. 推行“一站式”服务:某开发区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将各相关部门集中在一个地方,提供企业办事所需的各项服务,包括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用地审批等,实现了办事流程的简化和效率的提升。
3. 引进外资优惠政策:某开发区为吸引外资,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用地优惠、人才引进等,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进驻,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4. 建立产业联盟:某开发区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将一些相关行业的企业集合起来,共同研发、共享资源,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某开发区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进行了大力度的投入,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和引才政策,吸引了大量高级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6. 推动科技创新:某开发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了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7. 建立金融服务平台:某开发区建立了金融服务平台,提供融资、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支持企业的发展和扩大生产规模。
8.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某开发区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措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9. 加强与市场的对接:某开发区积极与市场对接,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10.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某开发区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一)美国硅谷1、硅谷概况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
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
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
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
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
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
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
中关村科技园区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2——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体制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案例。
其设计与上节所述一般开发区体制有较大的不同。
在一定意义上,中关村科技园区体制成为开发区超自主体制的一个典型特例。
一、概要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
海淀园位于海淀区,其中建有1.8平方公里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4平方公里的永丰中试基地;丰台园位于北京南郊的丰台区,昌平园位于北郊的昌平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基地,两园面积各占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园位于北京东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点,面积7平方公里;电子城科技园位于首都东北郊酒仙桥,面积10.5平方公里。
中关村在2001年的情况包括:第一,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全年实现增加值455.7亿元,同比增长39.8%;技工贸总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28.1%;上缴税费92.1亿元,同比增长49.5%;出口创汇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5%。
2001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60多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超过9000家;企业新增就业约6万人,就业总数达36万人。
第二,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项目。
中芯微系统公司研制出中国第一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用化32位CPU芯片——“方舟一1号”;中星微电子公司研制出可迅速产业化的中国首枚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芯片“星光一号”;第三,海外学者人园创业热潮持续高涨。
园区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全年接待4800多名留学生咨询,2300多人有创办企业意向,1100多个团队已着手创办企业,378家已领取了营业执照。
从园区建立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到现在,海外留学生创办的企业总数已达530余家。
第四,园区硬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
全年完成道路改扩建12条,共70多公里;绿化面积新增约200万平方米,多个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设施相继开32;各产业基地在拆迁、建设方面进展迅速,按市场机制运作和使用银行贷款建设项目的资金投人总额约100亿元。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引擎。
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了高新区,以扶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些高新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全国优秀高新区的典型案例。
1.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
自建立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孕育了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园区内拥有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也是国家高新区示范区。
园区内涵盖了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
园区不仅搭建了创新平台,还积极引入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中国首个海关监管区,也是深圳打造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和新型城市中心核心区。
园区内集聚了金融、科技、文化、商务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打造了一个国际化、开放型的商务新中心。
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成都天府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天府新区紧邻成都市中心,是以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为主导的国家级新区。
新区内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孵化器,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政府大力扶持创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越的创新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各类企业和人才投身创新创业浪潮。
5. 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坐落于美丽的西湖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园区内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
开发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合一(案例分析)
开发区与行政区体制合一的成功实践——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案例分析案例: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发展,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文主要讲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成功实现与行政区管理体制合一的案例。
案例背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原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建在与青岛隔海相望的黄岛区内。
黄岛原来是青岛市所属的一个县级区,下辖四个乡镇,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的城乡接合部,面积220平方公里(现两区总面积为274平方公里)。
黄岛区内有大型电厂、大型油库、港口,基础条件与浦东有类似之处。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高潮,在这一背景下,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尽快形成由东向西、由沿海到内地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体制优势和政策优势,带动黄岛的发展,实现两区优势互补,1992年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将青岛开发区扩展到黄岛全区,开发区管委会与黄岛区政府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开了全国沿海城市把经济区与行政区融为一体的先河。
案例分析:青岛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领导体制,两区部分领导交叉任职。
两区体制合一后,为了应对当时两区分离的实际情况,实现强有力的领导,青岛开发区实行了一套机构、四块牌子的领导体制,党政领导交叉任职。
即:开发区的工委、管委和黄岛区的区委、区政府合并设立、合署办公,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由一人兼任,并享受青岛副市级待遇。
2005年1月,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领导体制做了调整,规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与区长可以分设,适当时候也可以一人兼任,管委会主任可由工委书记兼任,适当时候也可以分设(目前由1名青岛市委常委兼任开发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管委主任)。
科技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一、科技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背景及意义1.科技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旨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中心。
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方案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示范区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构建创新生态环境。
示范区为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应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提供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
3.推进行业协同创新。
示范区的改革创新方案中,鼓励不同行业之间进行合作创新,促进技术交叉融合,推动更多领域的创新发展。
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典型案例分析1.深圳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将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全球化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引擎,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2.北京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区域,致力于构建世界一流的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加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3.上海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推动强基础、强科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多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典型案例。
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成效评估1.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示范区在政策扶持、资源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功,促进了大量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方面,示范区为吸引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产业协同创新方面,示范区成功推动了跨行业的合作创新,促进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典型案例
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典型案例经济技术开发区(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简称ETDZ)是中国大力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模式,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EOD项目则是ETDZ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打造创新型企业和技术领先的产业集群。
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介绍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的建设是政府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EOD项目通常涉及高新技术领域,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旨在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
下面我们以某省某市的EOD项目为例,来介绍其发展情况。
该EOD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000亩,计划引进10家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
项目前期由政府出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厂房、道路、绿化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项目陆续引进企业,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良好氛围。
其中一家入驻的新材料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并取得了多项技术专利。
通过与当地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推进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和交流活动,拓展市场渠道,实现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
另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则致力于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和应用。
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采用人机协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公司还联合当地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培养人才,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发展。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服务创新,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以上案例展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4——上海漕河泾开发区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4——漕河泾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是中国面积较小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公司开发模式的成功典型。
分析这一案例,有助于理解开发区体制设计的规律。
一、概要漕河泾开发区全称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其前身为上海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
1984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新兴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发展微电子技术为突破口,决定在漕河泾地区建立微电子工业区。
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1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漕河泾是全国最早同时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优惠政策的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南部,总规划面积5.984平方公里。
该区位于教育科研机构稠密的智力区,周边的学校有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理工科高校4所,徐汇区附近有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中医学院等高校。
科研院所近百个,其中较著名的有: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电子研究开发基地、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测试技术研究所、工微所、能源所、激光所、光电所、航天803研究所、航天第八设计部、机械部21所、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广播电视研究所等。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该开发区的主攻方向。
目前,开发区内形成了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及软件、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群,研究开发、金融数据、科技创新等功能中心;拥有中外高科技企业8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经市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86家,占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6%。
2001年,该开发区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利润超过20亿元,出口超过10亿美元,新增外资1.3亿美元。
这对一个小型开发区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在外经贸部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中,漕河泾开发区名列第四。
仅在天津、大连和广州等大型开发区之后。
其中,行政管理、社会及环境、技术创新环境等三项指标均列第二位。
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汇编
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汇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在2023年度,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深化改革为引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汇编。
典型案例一:江苏省实施全面创新创业政策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积极推动全面创新创业政策的实施。
该省建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示范区,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和研发补贴等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此举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江苏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典型案例二:广东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广东省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壮大。
该省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
广东省还推动城市群建设,促进城市间的协同发展。
这些举措促使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三: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浙江省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经营环境。
该省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企业开办、行政审批、投资等方面的全程服务,大大缩短了企业创办时间。
浙江省还加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
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浙江省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和发展。
典型案例四:北京市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北京市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网络化、智慧化、社会化的治理体系。
该市建立了“互联网+社会治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能和精确度。
北京市还积极推动基层自治、规范化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群众自治和社会力量参与,提高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发区典型案例剖析研讨发言材料
开发区典型案例剖析研讨发言材料一、背景介绍1.1开发区概况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窗口。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推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改革的深入,开发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2典型案例选择的意义通过对开发区典型案例的剖析研讨,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发言将以此为出发点,对开发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提出建议和思考。
二、案例分析2.1案例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推动政策改革。
在金融开放、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入驻。
然而,也面临着金融风险管控、人才引进、制度创新等一系列挑战。
2.2案例二: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先行示范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政策,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评台。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圳特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如高房价、人才流失、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受到关注。
2.3案例三: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我国四大国家级新区之一,天津滨海新区在制度创新、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实践。
但与此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如土地使用规划、环境治理、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三、问题剖析3.1政策落地难在典型案例中,政策落地难是一个共同的问题。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但由于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和制度约束,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落地,导致发展效果不明显。
3.2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面临大量的成本和时间;另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
制度型开放的典型案例
制度型开放的典型案例制度型开放是一种基于规则和制度的开放模式,它注重公平、公正、透明和可持续的发展。
下面介绍中国的深圳特区作为制度型开放的典型案例。
深圳特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
1979年成立的深圳特区,被赋予了试点改革的任务,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全球化进程带来了新的探索和思考。
深圳特区的制度创新和改革一直是以市场驱动为基础。
深圳启动的“先行示范区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经验。
首先,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基于区位优势和政策创新,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深圳特区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设立特殊经济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等,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
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深圳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深圳特区从制度层面不断探索,推动市场化改革和企业发展。
深圳特区率先推行“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两个机制”的开放方针,形成了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社会监督的发展模式。
在企业方面,深圳特区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改革企业制度、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进一步推动了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
另外,深圳特区坚持创新和优化政府服务,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
深圳特区拥有严格的行政管理规定、税收政策、环保政策等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经济环境和市场保障。
容纳和支持特殊区域的发展,深圳特区成立了多个部门和机构,创新了各种社会管理模式。
深圳特区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生物医药、物流等多个产业领域,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政策、监管机制和管理机制。
这些机制确保了市场的公平性和规范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制度型开放是深圳特区成功的关键所在。
深圳特区在不断优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方面开创了新路径,这些尝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中国改革发展报 营商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中国改革发展报营商创新发展典型案例1. 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以自贸政策和创新机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进驻,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
前海自贸区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
2.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和推动科技创新为主要目标。
园区通过建立高效的行政服务机构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以其丰富的商品种类、灵活的交易方式和高效的物流体系而闻名。
市场通过引进信息技术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买家和企业前来采购和合作。
4.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以其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和科研机构而闻名。
园区通过提供创业支持、人才引进和科技金融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5.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为主要目标。
试验区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改革行政审批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入驻,推动了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6. 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华强北电子市场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批发市场之一,以其丰富的产品种类和低廉的价格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市场通过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了市场的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买家前来采购。
7.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和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以其集聚了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而闻名。
园区通过提供科研设施、人才培养和科技金融等支持,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1. 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中国政府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该试验区的设立旨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推动贸易便利化和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它在政策、监管和服务等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市场准入机制和自由贸易环境。
试验区以推动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任务,定位为“突破自由贸易便利化先行先试、金融创新先行先试、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域。
2. 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上海金融创新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推动金融创新,不断为自由贸易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包括利息税优惠政策、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创新金融产品的发展等。
上海自贸区推出的人民币跨境贷款试点政策,为境内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上海自贸区还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建立了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吸引了众多金融科技企业落户,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平台。
3. 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上海服务贸易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服务贸易创新的推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区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贸易的开放和便利化。
试验区推广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简化服务贸易准入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此举为各类服务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试验区还加大对专业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外资进入该领域,提高服务贸易水平。
通过这些举措,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上海的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促进了服务贸易创新的繁荣。
4. 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上海人才创新人才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自由贸易试验区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改革和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试验区为高端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政策保障和创新平台。
试验区建立了人才积分制度,对高层次人才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在试验区创新创业。
工业园区典型案例
工业园区典型案例一、苏州工业园区1.基本概况: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
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2008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1亿元,进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其中出口311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30.2亿美元,到帐外资18亿美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加速集聚,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2.园区优势:(1)政策优势:•拥有较大项目的自行审批权•同时享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惠政策•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试点•全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拥有充分授权的外事管理权•拥有预筹积累个人账户为主的公积金制度(2)交通、物流优势:通过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苏州工业园区设有独立的海关。
区内建有虚拟空港,采用上海—园区货物空陆联程中转快速通关模式,空运货物通关时间最短可缩至5小时。
(3)基础设施优势: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内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已基本完成,目前建成区内全面达到“九通一平”标准。
(4)行政管理优势: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园区管委会各局(办)全面充分授权·为进驻企业提供完整的行政许可服务·全力推行网上报批和审批·60%受理业务即办,30%在2-3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余最长不超过7个工作日。
(5)环境优势:在建成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坚持集约发展、清洁发展,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水源保护、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6)商业、娱乐优势:环金鸡湖地区已成为消费社交、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舒适的居住环境、密集的商业设施、多样的餐饮服务、丰富的休闲活动、一流的素质教育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园区成为最适宜创业和人居的区域。
3.运行模式:(1)政企分离:即坚持行政管理主体与基础设施开发主体相分离——园区管委会是副市级政府派出管理机构,在辖区内行使经济和社会综合管理权限;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则是中外合资的企业法人,负责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等开发事项。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3——苏州工业园区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3——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从国内统计口径和隶属关系上,不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列。
但从开发区的行业特点看,它是典型的开发区。
虽然苏州工业园区的启动时间较晚,但其综合实力已经位于开发区前列。
由于其高质量的园区规划和大规模招商,特别是新加坡园区管理经验的引人,使其成为国内水平最高的开发区。
国内的开发区同行,都将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视为经典。
由于园区建设的成功伴随着中新合资开发公司的亏损,导致中新合作双方出现矛盾,其国际影响较大,甚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学案例中,都将其作为体制复制的重点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生动地展示了开发区超自主体制的意义以及开发区载体公共产品的特点。
一、概要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
2月26日,李岚清副总理和李光耀资政分别代表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
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起动。
工业园区紧靠苏州古城,距上海一小时车程。
总规模253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完成丁7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
按照规划,将建成一座60万人居住工作的新型工业城市。
首期开发8平方公里,将建成一个以工商业为主体、包括金融业和旅游业的中心区;第二区环绕苏州金鸡湖,将建成一个富有水城特色的居住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第三区靠近上海,地势开阔,将建成一个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和加T_ZE业基地。
全部建成后,园区将提供36万个就业岗位。
1999年9月14日,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园区三年的发展目标已经实现:集中建设首期8平方公里,全面建成首期8平方公里的工业区以及相配套的住宅区。
同时按照园区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以滚动的方式向前发展,目前已经开发了12平方公里。
经过8年的发展,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相当经济规模。
工业园区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0.2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49%。
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 典型案例
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典型案例1. 案例一: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是中国首个试点自贸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片区位于深圳市南部,占地面积116.9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外资、放宽贸易限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等措施,前海片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 案例二:上海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政府为推动市场化改革而设立的一块特殊经济区域,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试验区位于上海市,占地面积120.72平方公里。
通过推进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上海自贸试验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案例三: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园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488.3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金融支持等措施,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创业者。
4. 案例四: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片区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占地面积119.82平方公里。
通过推动外贸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南沙自贸片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5. 案例五: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新区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和南川区,占地面积206.5平方公里。
通过推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打造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服务等措施,两江新区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者,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6. 案例六: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新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占地面积2,270.6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外资、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滨海新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典型案例
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典型案例
EOD模式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的良性循环。
以下是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的典型案例:
1. 天津静海区生态修复治理与健康产业城市主动健康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是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第一批EOD模式试点项目之一,通过生态修复和治理,
发展健康产业,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收益。
2. 成都EOD模式示范建设项目:在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开展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EOD)示范建设,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指标体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环境权益交易制度,加快建设“无废城市”,让公园城市成为新业态新模式策源之地,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消费场景和创新体验。
3.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松湾废弃老工业基地再利用项目:该项目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山脉腹地的江源区,通过再利用废弃的老工业基地,采用EOD模式进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这些项目都是EOD模式的成功案例,通过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实现了经
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经济开发区以案促改剖析材料
经济开发区以案促改剖析材料经济开发区以案促改剖析材料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经济开发区以案促改剖析材料一、背景近年来,经济开发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违法违规用地、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事故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开发区的形象和声誉,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开发区决定开展以案促改工作,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深入查找问题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二、典型案例分析在这次以案促改工作中,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1. XX企业违法违规用地案例:该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违反了土地管理法规定。
通过该案例的剖析,我们发现开发区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监管不力,导致企业违法违规用地现象时有发生。
2. XX企业环境污染案例: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导致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超标排放。
通过该案例的剖析,我们发现开发区在环保监管方面存在盲区,对企业的环保要求不够严格。
3. XX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该案例的剖析,我们发现开发区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不够严格。
三、问题根源分析通过以上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经济开发区存在以下问题根源:1. 监管不力:开发区在土地管理、环保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存在漏洞,导致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2. 制度不健全:开发区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3. 责任落实不到位:开发区在落实监管责任方面存在漏洞,导致一些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四、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根源,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监管力度:开发区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制度,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2. 完善制度建设:开发区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典型案例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典型案例的探讨》1.引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够通过改革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审批成本,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将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典型案例展开探讨,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2.典型案例一:上海自贸区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改革最深入的地区之一,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直备受瞩目。
在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上海自贸区着力打破行政审批的壁垒,推行“一口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实现了项目审批流程的精简和高效。
上海自贸区还加强对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了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了改革后的审批制度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运行。
通过上海自贸区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需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行政审批模式,更加注重市场化、法治化的审批体系建设。
3.典型案例二:深圳“放管服”改革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也颇具特色。
深圳率先提出“放管服”改革理念,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破了审批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推行了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了审批服务“一站式”办理。
通过“放管服”改革,深圳成功地降低了审批成本,缩短了审批周期,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圳的案例告诉我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加强政府间协调,推动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实现审批服务的整合,提高审批效率。
4.典型案例三:重庆市“互联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重庆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重庆市实现了项目审批的“网上办理”,将审批流程搬上了互联网评台,极大地提高了审批的透明度和便捷度。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重庆市还建立了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系统,提高了审批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重庆市的案例告诉我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审批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审批的规范化提供有力支持。
体制机制创新的例子
体制机制创新的例子
XX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开发的“大型铝合金热处理气垫炉”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短板装备;XXXX生物医药研究院合作研发的“儿童手足口病生物多肽Ⅰ类新药”正式进入Ⅰ期临床试验阶段,近年来,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以创新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的方针,全面推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不断打造产业创新“引擎”,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引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12家,同步引进直接或间接持股的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顶尖人才14名,带动先进铝加工技术、轻量化汽车制造等16项前瞻性技术成果实现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2——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体制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案例。
其设计与上节所述一般开发区体制有较大的不同。
在一定意义上,中关村科技园区体制成为开发区超自主体制的一个典型特例。
一、概要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
海淀园位于海淀区,其中建有1.8平方公里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4平方公里的永丰中试基地;丰台园位于北京南郊的丰台区,昌平园位于北郊的昌平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基地,两园面积各占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园位于北京东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点,面积7平方公里;电子城科技园位于首都东北郊酒仙桥,面积10.5平方公里。
中关村在2001年的情况包括:第一,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全年实现增加值455.7亿元,同比增长39.8%;技工贸总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28.1%;上缴税费92.1亿元,同比增长49.5%;出口创汇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5%。
2001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60多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超过9000家;企业新增就业约6万人,就业总数达36万人。
第二,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项目。
中芯微系统公司研制出中国第一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用化32位CPU芯片——“方舟一1号”;中星微电子公司研制出可迅速产业化的中国首枚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芯片“星光一号”;第三,海外学者人园创业热潮持续高涨。
园区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全年接待4800多名留学生咨询,2300多人有创办企业意向,1100多个团队已着手创办企业,378家已领取了营业执照。
从园区建立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到现在,海外留学生创办的企业总数已达530余家。
第四,园区硬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
全年完成道路改扩建12条,共70多公里;绿化面积新增约200万平方米,多个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设施相继开32;各产业基地在拆迁、建设方面进展迅速,按市场机制运作和使用银行贷款建设项目的资金投人总额约100亿元。
2002年是中央提出“三年大变样”的最后一年。
年初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任务表述为:“海淀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完成圆明园东路等7条道路的改扩建,加快清河、肖家河、永丰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增加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重点产业基地要完成中关村西区土地一级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科学城改造工程,完成生命科学园基本项目建设,软件园建成约20万平方米。
全面展开昌平园、丰台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等四园的二期工程建设。
以世界500强、国际著名高科技公司、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和风险投资机构为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招商引资。
在园区软环境上,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法制环境;继续贯彻执行《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继续制定相关配套文件,积极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试点。
加大对留学归国创业团队的支持力度,加快软件学院的规划和建设,基本形成吸;1、培养和激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
推进制度创新,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一站式’办公服务和‘数字园区’建设。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企业。
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在近期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以来,由于较高的期望,政治性的短期评价时限,加上媒体的集中宣传,园区发展不尽入意之处就显得令人头望。
目前总体园区环境还存在缺陷,如写字楼供给不能满足大型跨国公司进驻的要求;交通状况不理想;企业经营成本高,出现了企业外移现象等。
更为重要的是,设立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目标,并没有近期内实现的可能,要走的路还很长。
二、管理体制1.体制框架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体制从历史角度看,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试验区办公室阶段,二是试验区管委会阶段,三是中关村管委会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8--1995年,成立了以中关村为中心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在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作为试验区的政策区域。
设立试验区办公室,并作为海淀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为了增加试验区政策空间,北京市于1992年建立了试验区的丰台和昌平两个科技园区。
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在保持试验区?100平方公里总面积不变的基础上,扣除原范围内不能利用的面积,将两园区各5平方公里调入试验区范围,形成“一区三园”格局。
第二阶段是1997--1999年的试验区管委会阶段。
虽然丰台、昌平两园于1995年正式加入试验区版图,但一区多园的统一管理并没有马上实现。
1997年5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管委会。
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这时的管委会俗称“大管委”。
由于试验区的三个园区地处三个区县,形成了市、区(县)两级的管理体制。
“大管委”成了各园区的协调机构,其最大功能是园区的宏观推介、统计和政策呼吁,并没有实际职能。
各园区实际运作以区为主。
1999年进入第三阶段,当年以国务院批复北京市和科技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为标志,北京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电子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划人中关村规划范围。
至此,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五园的格局形成。
组织体制方面进一步复杂化。
五个园区各有管委会,在此之上成立了由北京市、科技部、教育部组成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一位市领导任主任,包括市计委、规委、经委、科委、教委、市政管委以及财、税、土地、工商、人事、海关、公安等市政府有关委办局负责同志兼办公室成员。
办公室同时加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牌子,各园区都是管委会成员单位。
2000年12月,北京市第十一次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并于2001年1月1日实施。
2.载体建设模式中关村的载体建设模式比较复杂。
五个园区中,亦庄科技园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开发模式与天津开发区相似;电子城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北京电子管基地基础上建立的主载体合一型园区,由北京电子工业集团(原电子办)开发管理;丰台和昌平科技园区由所在地的区政府开发建设。
作为中心区的海淀园区,既有相对封闭的子园区,如“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又有大片的城市中心区。
“上地”的开发模式是典型的国有企业开发型;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改造中,既有市政府和海淀区政府在主要干道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又有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成立之后设立的一批开发建设公司的投入,如在原“琼明源”基础上由北京住总控股的“中关村建设”等公司。
新的专业园区,如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等,一般以公司开发、政府补贴或公司政府分工建设为主。
由于中央地方财政关系不像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时有明确和大力度的切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开发模式包括市区两级政府主体、财政补贴公司开发,以及公司开发主体的赢利和公益项目互补几种模式。
3.主要政策安排对中关村主力园区的海淀园而言,中关村科技园区享受国家级高新区的通行政策。
这些政策数量较多,力度较大的是一条,即对经认定的高科技企业所得税实行优惠: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
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4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核定,减按10%税率征收所得税。
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三年内免征所得税。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批准,第四至第六年可按前项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所得税。
这是十几年前在北京试验区首先执行,后在全国高新区普遍实行的政策。
此外,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土地出让、技术人股、人员进京、简化出入境手续、留学人员创业等方面也有一些政策。
不少政策安排在管制色彩浓厚的首都难能可贵,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在制度创新方面,包括产权、风险投资、人才政策等方面,园区试图冲破旧制度的框架。
4.服务中关村科技园区自设立以来,就是以服务为本。
在体制安排相对较弱的情况下,管理机构的主要精力和着眼点都放在了服务上。
一批像联想、方正、用友、四通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资企业成长起来。
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北京试验区时期的最大历史贡献是“保护伞”。
管委会与包括科技界和政策研究领域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们,一道在舆论上和政策上,实际保护和抚育了第一批科技创业者。
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后,园区的硬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管委会继续肩负观念启蒙和体制思想探索的任务。
但客观地讲,在实际体制创新上,由于种种原因的局限,步伐较慢。
服务手段有限,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并不令人满意。
三、体制点评中关村科技园区结构较为复杂,许多人在叙述中关村园区管理体制时,都有困难的感觉,例如,不太容易把中关村园区、海淀科技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关系说清楚。
在体制设计方面,中关村表现为一系列有别于开发区普遍规律的地方。
1.低强度设置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任务和意义相当重大。
国务院的批复中指出:“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科技成果和创新知识的产业化,把丰富的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措施,……。
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这样的目标期望值,远远超过特区和普通开发区。
但体制设置强度不能实现这一期望值。
表现为管理机构层次低、无职能、少资源。
首先是层次低。
园区肩负任务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特区和普通开发区,但其管理机构仅是厅局级。
国内特区,在其设立时,无论从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区域管理的难度,都小于中关村科技园区。
但为了实现冲破旧体制的历史使命,设计上给了副部级建制,并有计划单列的地位。
一般开发区由于区域有限,其管理和建设难度更小。
中关村科技园区机构只相当于普通开发区,明显与其任务的层次形成落差。
其次是无职能。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没有市政府相关委办的授权。
目前管委会设9个部门:办公室、产业发展处、财政金融处、统计处、国际合作处、研究室、宣传处、人力资源处和服务处。
从部门设置看,其职能是协调、联络、信息、推介和研究。
与其五园之一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职能授权相比弱得多。
第三是少资源。
中关村科技园区没有中央政府对特区和一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财政政策,财力有限;也没有其相应的人力支配权力。
直接支配资源的缺乏,导致协调信息量的增加,以及协调时间的延长。
2.复杂设置另一有别于一般开发区的体制安排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组织体制层次多,关系复杂。
在层次方面,包括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管委会(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区县政府以及各园区管委会。
这样的组织层级比浦东等特区管委会要复杂得多。
同时,每一层级都有复杂的组成要素,增加了协调工作量。
3.体制内渐进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非封闭式的体制安排决定了园区制度和规则发育的渐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