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计划
高危因素及重点环节风险管理计划
高危因素及重点环节风险管理计划
这是一个风险管理计划,大家要重视各个环节的风险。
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安全。
一个日常优化的建议如下:
高危因素及重点环节风险管理计划
一、高危因素识别
1. 高处作业风险。
安全措施需足够,员工需受训练。
2. 受电设备风险。
切断电源、上锁等要求需严格执行。
3. 吊装操作风险。
吊车驾驶培训和检查,负重计算,安全带使用等。
二、重点环节风险分析
1. 搬运作业。
查看路面状况,计数人数,通讯畅通等。
2. 研发试验。
事先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应急预案,指定负责人。
3. 设备维保。
锁定装置检查,无人区设置,呼吸保护等。
三、风险控制措施
1. 培训政策。
新员工培训,定期回顾。
2. 监督机制。
突击检查,隐患立即整改,责任追究。
3. 告诫公告。
增加安全意识,树立良好作业规范。
4. 应急预案。
事故报告流程,伤亡救助措施,事后调查等。
五、责任部门
安全生产部门承担本计划的组织执行与监督责任。
各部门线长负责本部门的具体落实。
以上内容,希望对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有所参考。
我们共同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
关于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工作的方案
关于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工作的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类安全风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呈现出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趋势。
为了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事故的发生,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四个方面,提出一份可行的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工作的方案。
一、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全面、系统、科学地辨识和评价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内容1.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计划、人员分工和预算等,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风险的资料,包括历史事故案例、行业标准和规范、相关科研成果等。
3.辨识风险:通过调研、观察和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进行初步评估。
4.评价风险: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估的方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价。
5.制定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提出改进建议。
6.实施措施: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7.追踪评估: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方法1.信息收集方法:采取多种途径,包括调查问卷、访谈、观察、实地调研等,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
2.辨识方法:采用专家讨论、故障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等方法,辨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3.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采用风险排序矩阵和风险指数法,定性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4.控制措施方法: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应急控制等方法,控制和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
四、步骤1.项目准备:明确工作目标、计划和任务,并组建工作小组,确定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
2.信息收集: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类,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3.辨识风险: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进行初步评估。
4.评价风险: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估的方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辨识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源,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这些标准。
一、危险源辨识的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内外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如下:1.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辨识: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辨识计划,并对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2. 全面辨识各类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包括企业内部的设备、工艺、物质和环境,以及外部因素如供应链、客户需求等。
3. 严格的辨识流程:辨识过程应明确辨识的方法和步骤,确保全面、深入地辨识危险源,例如通过现场检查、设备维护记录、工艺流程分析等。
4. 定期更新:由于企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应定期更新,确保辨识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专业的辨识团队:辨识应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包括安全专家、工程师等,确保辨识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其对企业和员工的风险程度和后果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风险评价的要求如下:1. 评价方法和指标: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价,如风险等级、风险值、可能性和严重度等。
2. 统一的评价标准: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企业应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明确各个风险等级的划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3. 定期评价:企业应定期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及对新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报告和记录:评价结果应进行报告和记录,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并作为安全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5. 风险管控策略:评价结果应对风险源进行管控策略的确定,包括采取预防措施、设备改进、人员培训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有效实施管理标准的方法为了有效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工作,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提高安全管理和预防事故的能力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危害识别: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设备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或危害物,并进行归类和记录。
2. 风险评价:根据危险因素和危害物的识别结果,对其可能引发的事故频率、后果和可能性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以减轻和消除危害。
4. 风险监控: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对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5.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和遵守安全规程。
6. 应急准备: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提前规划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以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7. 绩效评估:建立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审查,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建立和实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企业或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JSA风险分析、危害辨识及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分析、危害识别及安全措施河北瑞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范围与应用领域二、参考文件三、术语和定义四、成立小组各成员职责五、管理要求六、程序流程1、成立小组2、工作准备3、危害辨识4、风险评价5、风险控制一、范围与应用领域1、目的为规范工作安全分析,识别工作中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风险因素,提出保护措施以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程度,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河北瑞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的各施工项目部、临时施工现场、以及各施工班组。
二、参考文件1、公司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2、1205-2008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3、1206-2008 对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4、1237-2008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13023-2008 “两书一表”管理规定三、术语和定义1、工作安全分析(简称)注:以下正文中均使用该简称。
指: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目的的方法。
2、暴露频率每单位时间某事件发生的(或估计发生)次数。
3、严重性可能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4、可能性后果事件发生的概率。
5、危害能引起人员的伤害或对人员的健康(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
(危害=暴露频率×严重性)6、风险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的综合度量。
(风险=危害×可能性)四、成立小组各成员职责1、公司安全管理科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法,其他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组织推行、实施本办法,并提供资源保障。
2、公司所属单位和基层队伍按要求执行公司管理实施办法,组建小组,指定组长,由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开展工作;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咨询本单位的管理人员。
3、基层单位安全人员协助组长确定需要进行的工作,对员工提供培训、咨询并参与活动,小组负责记录相关活动,并移交安全人员存档。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计划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计划,旨在指导组织对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该工作计划将帮助组织识别潜在危害因素,评估其对组织运营的潜在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和控制这些风险。
2. 目标本工作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对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相关风险。
通过有效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能够提前预防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保障组织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3. 方法和流程本工作计划将采取以下方法和流程来实施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3.1 危害因素辨识•定义辨识范围:确定需要进行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和目标,包括人员、设备、流程等。
•收集信息: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历史记录、相关文件和报告等。
•进行辨识分析:利用专业知识和工具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潜在危害因素。
3.2 风险评价•确定评价指标:确定用于评估危害因素的指标,如潜在影响程度、概率等。
•进行评估分析:根据评价指标对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确定其对组织的风险程度。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明确风险的级别和可能的后果。
3.3 防范和控制措施•制定防范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改进流程、加强设备保养等。
•实施措施: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并跟踪其实施情况。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已实施的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4. 资源需求为了有效地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需要以下资源的支持:•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包括风险评估专家、安全专家等。
•数据和信息:需要准确、完整的数据和信息来支持辨识和评价工作。
•工具和设备: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工作。
5. 时间计划本工作计划的时间计划如下:阶段时间范围辨识阶段第1周评估阶段第2-3周措施制定和实施阶段第4周定期检查和评估阶段持续进行6. 风险控制和监督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风险控制和监督,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制度1.目的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影响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评价危险、风险因素,并确定、更新重大危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灾害、控制风险,对风险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活动、服务、区域或运行条件中危险源、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责3.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批准公司重大风险。
3.2 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具体工作,并根据各部门申报的重大风险,编制全公司的重大风险清单,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3 各部门负责所属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对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4 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时机本公司的风险评价工作分为外部委托评价和内部自行评价两种。
4.1外部委托安全评价是指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行政许可审查过程中,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评价机构实施的安全评价,在下列情况出现时,应组织外部委托安全评价:●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和储存设施、设备、工艺装置的项目的立项后、设计前;●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和储存设施、设备、工艺装置项目的交工验收试产后,正式投入生产前;●本公司现有装置生产的产品品种应市场需求计划改变前;●本公司正常生产每两年评价期限到期前;●本公司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在恢复生产前;●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时。
4.2 内部风险评价是指由本公司内部自行组织的风险评价活动,发生下列情况,应组织内部风险评价:●新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项目的投产阶段;●常规的生产活动一年一次;●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或者发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时;●企业在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时;●企业内的重大的检维修活动、开停车方案、应急恢复前;●企业管理层认为需要时,如: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发生同行业的新事故案例、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关于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
关于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公司各单位: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5.2.2.1风险评价”、要素要求,为确保员工熟知岗位危险源防控措施,起到防范事故作用,需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与领导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成立风险预控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科室车间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职责:(一)负责全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估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审核等工作。
(二)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小组在人员、时间、培训和其他资源上给予充分支持和保证。
(三)对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保证各项工作有效、按计划目标稳步推进。
工作计划表见附件1。
(四)领导小组成员对各自分管单位危险源辨识单元的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的制定等各项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审查。
(五)负责全公司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措施的审核与发布。
二、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及安排危险源辨识采取自下而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方式进行,层层把关,严格指导、审核、纠正、规范、下发实施等程序。
(一)前期准备工作1.各单位要做好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充分支持和保证。
2.危险源辨识单元的划分为便于危险源辨识工作开展以及避免重复和遗漏,按照公司现行的生产经营组织,划分为采购过程、仓储过程、施工过程、生产过程、检测和监控过程、服务过程、物流运输过程等7个单位,针对岗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3.要求划分的各危险源辨识单元(单位)分别成立各自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
成员应包括:各单位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不同工种的员工等。
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必须具备下列素质:1(1)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2)熟悉各工种所有工作任务及每项工作任务的作业工序;(3)熟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失控后所导致的后果,清楚了解危险源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监管部门;(4)熟悉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岗位安全责任制等;(5)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负责。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认真辨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区域、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评估安全生产过程中风险区域、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中的各类风险,确定各类风险等级,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有效管控,通过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项内容,确保20XX年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标准化、信息化,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取得实效,特成立“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组,对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全面指导和检查。
组长:副组长:组员:三、工作计划1.开展培训为切实做好危险源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由安全部牵头,对“LEC 风险评价法”组织培训教育2.排查风险点排查风险点是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的基础工作,也是重点环节,各部门专业技术组及专业技术人员要切实结合公司实际,根据作业场所和具体作业情况,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排查公司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3.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辨识是一项非常重要、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涉及面广,是关系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是否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各部门专业技术组及人员在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前,要将风险点内作业活动的作业步骤进行划分,划分完成后,根据作业步骤,,采用查阅资料、询问交谈、现场检查等方法,辨识每一步骤存在的危害因素和导致事故的类型。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等级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公司风险评估主要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即LEC法。
各部门专业技术组及技术人员根据前期风险辨识出的所有结果,一一对应进行评估工作,依次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4.编制安全风险清单,进行风险告知公示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束后,安全部对所有辨识评估出的安全风险,编制公司安全风险清单,并将风险清单进行公布,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防范措施以及应急措施。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范本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范本1. 引言本控制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能够识别和评估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员工,旨在建立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方法来管理风险。
2. 危害辨识2.1 确定危害源组织应该对所有可能的危害源进行系统性的辨识。
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材料、工艺、工作环境等方面。
通过检查记录、现场观察和交流,确定潜在的危害源。
2.2 分析危害源对于确定的危害源,组织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包括评估其潜在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暴露程度。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了解危害源的实际风险水平。
2.3 评估风险基于危害源的分析结果,组织应该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暴露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3. 风险评价3.1 确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应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确保控制措施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可行的范围内,并尽量消除或降低危害源。
3.2 实施控制措施组织应该将确定的控制措施纳入具体的操作程序中,并确保所有相关的部门和员工都能正确理解和遵守这些程序。
同时,组织应该提供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控制措施。
3.3 监测和调整组织应该建立一个监测和调整机制,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同时,组织应该建立一个风险沟通的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的风险信息。
4. 总结本控制程序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对潜在的危害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通过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法,组织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所有部门和员工都应该遵循本程序,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范文(3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组织有效管理和控制各种危险和风险的重要工作。
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范文,介绍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范文(二)一、引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组织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的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组织的正常运营。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介绍相应的程序和措施。
二、危险源辨识程序危险源辨识是在组织内部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下面是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程序:1. 收集资料:组织需要收集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文件,了解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和方法。
2.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危险源辨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时间和人员分工等。
3. 辨识危险源:组织在现场进行巡视和调查,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测等方式,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辨识的方法可以是逐项检查或系统性辨识。
4. 记录和评估:对辨识到的危险源进行记录,并根据危险程度和可能性等因素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是定性评估或定量评估。
5. 提出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危险源控制建议。
建议可以包括工程控制、安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制定等措施。
6. 审查和改进:对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审查,了解评估和建议的可行性,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风险评价程序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到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下面是风险评价的主要程序:1. 收集资料:组织需要收集相关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指南,了解风险评价的要求和方法。
2. 制定评价计划: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价的工作计划,明确评价内容、时间和人员分工等。
3. 量化评价: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主要包括风险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频率等指标的测定。
评价方法可以是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该制度范本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规模,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类别;2. 列举每个危险源类别下的具体危险源;3. 采用专业工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系统辨识,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设备危险、工艺危险等;4. 归纳总结危险源,生成危险源辨识报告。
三、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确定各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危险源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观察,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3. 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工具和方法,对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4. 生成危险源评价报告,包括评估结果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重大风险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水平。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和判定方法;2.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3.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监测和巡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 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和复查,及时更新管理措施。
五、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1.1 管理目标1.2 适用范围2. 危险源管理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2.2 综合管理2.3 法律依据3.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3.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3.2 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4. 重大危险源管理4.1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4.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4.3 重大危险源的监测和复查5. 安全培训和教育5.1 员工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5.2 安全培训的计划和实施6. 安全责任和奖惩制度6.1 安全责任的界定和分工6.2 安全奖惩制度的规定7. 事故报告和调查7.1 事故报告和登记7.2 事故调查和分析8. 制度执行和监督8.1 制度执行的程序和要求8.2 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9. 附则9.1 重大危险源清单9.2 参考文件9.3 修订记录六、结论本文介绍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了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指组织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危险和风险,制定的一套用于识别和评估潜在危害和风险的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对危害和风险的辨识和评价,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组织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危害辨识是指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危害,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危险因素。
在危害辨识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安全检查、风险分析、事故调查等,从而全面了解和识别组织内部和外部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潜在的危险性和风险水平。
在风险评价中,可以采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如风险矩阵、概率论、统计学等,从而得出对危险因素的评估结果和具体的风险水平。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流程和方法。
确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明确各个环节和步骤的操作要求。
2. 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工作。
通过开展安全检查、风险分析、事故调查等工作,全面识别和评估组织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
3. 确定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管理措施。
将危险因素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评估,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4. 组织实施和监督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
对确定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组织实施,并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监督和改进措施的执行效果。
5. 定期评估和更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对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更新和改进,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建立和实施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组织可以及时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降低事故和灾害的发生概率,保障组织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4篇)
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的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安全危害因素的全面识别和风险的合理评价。
第三条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应当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公司相关规定,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在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基础上,全面识别和评价因素致危害的风险。
第四条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应当实行全员参与、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对于具有较大危害性或者较高风险的安全危害因素,应当制定专门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第二章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的组织管理第七条公司应当成立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全面组织、管理和推进公司的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第八条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的成员应当包括公司相关部门的代表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不少于5人。
第九条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运行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
(二)组织和协调相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三)制定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
(四)对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条公司应当向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标准第十一条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应当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全面识别和评价因素致危害的风险。
第十二条安全危害因素识别阶段,应当采用以下方法:(一)查阅相关的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了解和掌握安全危害因素的基本情况。
风险辨识评价分级管控工作方案
维保中心风险辨识评价分级管控工作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心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管控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消除或降低日常作业风险,特制定中心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分级管控方案。
一、编制依据1.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2.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二、风险评价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风险评价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中心风险评价计划,根据中心不同专业成立不同的风险评价小组,各风险评价小组在中心评价小组的领导下开展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发动全员进行风险辨识,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归类、统计,各风险评价小组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价。
3.对本中心内部风险评价小组进行风险分析方法的培训和运用,指导各小组按照要求开展风险评价。
4.对各风险评价小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
5.制定中心风险管控措施,并组织落实风险管控措施,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必须明确制定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和应急措施并组织全面落实,定期对照检查。
四、评价目的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识别生产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采取加强管理与个体防护相结合等措施,遏止事故、事件,避免人身伤害和工作环境破坏,提升中心风险管控能力。
五、危险源辨识1、辨识方法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方法对作业活动类进行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方法对设备设施类危险源辨识;采用风险矩阵法(LS)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分级。
2、风险评价、分级采用风险矩阵法和直接判定法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三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一、前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
该制度通过对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监测与评价内容1.危害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包括但不限于噪声、有害物质、粉尘、放射性物质、振动、高温、低温、湿热环境等。
2.职业病危害评价: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法规标准,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危害等级、职业病危害强度、职业病危害范围等。
四、监测与评价方法1.危害因素监测方法:(1)定期监测:按照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需求,定期对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现场监测: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设备和方法进行现场监测。
(3)实验室分析: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危害因素的浓度和组成。
2.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1)参考标准: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行业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等,确定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相关标准。
(2)数据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和参考标准,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包括职业病危害等级、职业病危害强度、职业病危害范围等。
(3)专家评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对评价结果进行评审,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监测与评价周期1.危害因素监测周期: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危害因素监测的周期,一般为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2.职业病危害评价周期: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价需求,确定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
六、监测与评价结果处理1.监测结果处理: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危害因素的控制在法定范围内,并记录监测结果的处理情况。
新形势下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关工作计划
新形势下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关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病危害问题日益凸显,对职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机制。
2. 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3. 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业病发病率。
4. 维护职工的健康权益,营造良好的企业和谐氛围。
三、工作计划1. 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a. 严格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b. 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和企业进行重点监管,确保其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c. 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隐患。
2. 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a. 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b.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培训,使职工掌握职业病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c. 对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
3.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a. 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体系,提高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b. 及时为职工提供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服务,确保职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c. 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共同推进职业病治疗和康复工作。
4. 职业病危害申报和管理a. 建立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
b. 对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和备案,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c. 加强职业病危害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协同效应。
5. 职业病防治监督与考核a.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b.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c. 定期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3-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3.1 危险源辨识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 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已识别的工作场所周边
如:相邻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 单位周边的滑坡、水患
组织控制下的人员到工作场所外
企业自有员工外出开展的生产作业: 服务企业所在的服务项目地
如:车辆驾驶,售后服务(设备安装、维修) ,外出参观、
用。。。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续)
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 在范围、性质和时机方面进行界定,以确保 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 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 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变更前,识别在组织内、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组织应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这些评价的结果。
培训、检查
4.3.1 危险源辨识
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 生的危险源
工作场所附近 如:本企业重大危险源(有毒有害气体、粉尘。。。) 建筑项目部(噪声、粉尘。。。) 非常规活动(演习、事故。。。)
对相邻单位、居民的影响
4.3.1 危险源辨识
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组织活动分类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判定风险的是否可接受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评价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3.6、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 为,或其组合。
参考GB/T13816-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 素分类与代码》将危险源分为六类: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 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和有害 因素。
班组作业活动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控制方法
班组作业活动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控制方法开展作业活动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及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是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措施。
企业员工能否了解作业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掌握控制方法并予以落实,是企业创造长周期安全生产业绩的尖键。
班组是企业的组织细胞,是执行和落实企业工作计划 '稳定企业安全生产形勢的基础支撑点。
因此,班组成员必须掌握危险辨识及风险控制方法,及时对生产活动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投入使用等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左的戚胁安全生产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及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和降低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避免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1作业活动的识別与划分作业活动是指为完成生产、检修等方面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为较全面地辨识出班组所有成员在生产建设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可以由班组长组织或指派人员组织对班组成员所有日常(正常)工作和偶尔(不经常)从事的工作或临时检修等工作的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进行识别。
作业活动的确定,是辨识危险源的基本条件' 如果少识別一项作业活动,此项活动中的若干个危险源就不能及时得到辨识,在进行这项作业活动中就可能造成班组成员被伤害。
因此,识别作业活动时,要经过本班组全体成员的讨论 '确定,保证识别的作业活动全面,无遗漏。
作业活动可按生产(工作)流程'地理区域或工作区域'生产装宜或设备'作业任务等内容划分。
划分作业活动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如:转炉冶炼、冶炼作业区、天车检修、起重作业等。
2危险源的辨识2.1分清作业活动的工作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按一项具体的作业活动进行,也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再对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辨识范围要包括此作业中所有可能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作业人员和所有设备设施(包括可能接触的外单位的作业用设备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普汽车队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计划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危险、危害因素及环境因素的预见性和掌控能力,逐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使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有计划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保证便于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评估、监控重大风险,消除事故隐患,特制定本计划。
二、范围:
主要的风险评估计划项目
设备设施风险评估吊装作业风险评估
交通运输风险评估紧急情况风险评估
三、职责:
(一)主管安全的车队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公司风险评估计划的制定,并对评估计划的实施进行监控,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核。
(二)车队HSE小组负责各级风险评估计划的收集、整理、分析、归档工作,并牵头组织级评估计划的实施,对各班组评估计划和实施进行监管。
(三)各班组负责本班组评估计划的制定、实施、分析,并将评估结果汇总到安全科。
(四)风险评估计划表中必须明确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频次、评估责任人。
评估要有针对性。
(五)各类风险评估应用《风险评估计划表》进行有序评估
危险、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工作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