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建筑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摘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首先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紧密关联,强调了环境保护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结合绿色建筑理念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交通运输系统的生态化设计以及水资源管理与城市景观建设也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文章总结了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在美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强调了规划设计与建设需要全面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打造更加美丽、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生态文明理念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带领城市走向更加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绿地系统,交通运输,水资源管理,城市景观,倡导,全面考虑,社会各界共同努力1. 引言1.1 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紧缺、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建设生态友好型的美丽城市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美丽城市规划设计需要紧密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绿色建筑理念,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推动交通运输系统生态化设计,并探索水资源管理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关系。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科学设计建设,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营造宜居宜游的美丽城市环境。

美丽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推动规划设计与建设全面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让每个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环境。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美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不仅将改变城市面貌,还将提升城市品质,为人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文档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文档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绿色建筑前言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绿色建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绿色建筑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手段,实现了对建筑本身及其使用者的绿色环保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实践。

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作用生态文明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迷思的解构,在具体战略上是一种经验上的实践,和长期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之道。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这种新的文明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绿色建筑,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础,以人类舒适健康为目标,同时追求使用资源优化、节能减排,遵循生物学、环境科学理论,建立和谐、舒适、低碳、低耗、绿色与生态的建筑系统。

因此,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作用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绿色建筑的实践绿色建筑的实践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遍发展和实践。

从该领域的技术、设计、材料和管理等各方面来看,都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技术,在绿色建筑运行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践案例,讲述绿色建筑的实践。

实践案例一:美国芝加哥市美国芝加哥市向来以环保著称,在绿色建筑领域也是先驱者之一。

芝加哥市采取的措施不仅是针对新建筑,而且是针对旧建筑的翻新与改造,使这些旧建筑变成了充满活力、环保节能的住宅。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建筑面积扩大,很多建筑变得热能浪费严重,造成很多的能源浪费,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因此,强制性的教育已成为政府的一项政策,帮助业主了解绿色建筑的概念,如何利用可持续的材料来减少浪费,如何降低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等等。

实践案例二:荷兰鹿特丹市荷兰鹿特丹市的城市设计也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该城市在建筑设计中,注重采用环保和可持续性的技术。

例如,早在2004年,鹿特丹市的“纽约城”就已经开始实施绿色建筑的概念。

开始时,许多建筑的外墙是伸缩的,它们可以根据阳光的情况自动收缩,同时还能监测气体和物质的浓度。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海港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海港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海港城市空间布局研究摘要:本文以“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为基础,在传统“港城关系”形成的海港城市的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在揭阳海港经济区战略规划的案例,将“生态文明”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强调最优空间布局以及重视资源环境使用效率的核心思想融入到规划里面,形成“生态文明”基础下的海港城市空间布局模型。

关键词:生态安全港城关系空间布局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r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spatial layout of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t and city harbor city “on the combination of strategic planning, in jieyang harbor economic zone of the case, the “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concerned abou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phasizing optimal spatial layout and pay attention to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fficiency core thinking into the planning, the formation of “harbor city space layout mod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the basis of.key 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t and city; space layout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关注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美丽中国”。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土建筑再生设计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土建筑再生设计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土建筑再生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为了实现生土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解决这些生态问题,在建筑设计当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想。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人与自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从而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土建筑;再生设计1.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因此很多时候会在无意之中就给环境造成了破坏。

比如,冰箱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生活,然而人们只是更多地关注冰箱的使用功能,却没有注意到冰箱在使用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氟利昂,严重地破坏了大气层,影响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灭绝,林地覆盖面积也在逐步缩小,此外,全球变暖、水平面上升、能源短缺,都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当中,一定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其中,并积极修复已经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类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难题,如何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兼具地方文化特征和自然环境的优秀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为建筑设计向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提供了经验,为简历生态建筑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分析2.1节能节地类型建筑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节能节地类型建筑的追求是必然的。

此类型的建筑主要是为物质资源以及能量得到有效节约,进而使物质材料的循环利用得以实现。

以生活废弃物为例,在融入生态文明思想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便希望这些生活废弃物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形成沼气或者太阳能。

节能节地建筑要想得到有效发展,便需要注重新技术的融入,将太阳能以及其他新型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为居民提供温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2.2自维持类型建筑对于自维持类型建筑来说,指的是将接受邻近自然环境的输入除外,完全独自维持其运作的建筑。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绿色建筑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绿色建筑
园林 园艺
・ 3 3 3・ 生态文明理 Nhomakorabea下的绿色建筑
张腾 宵 ( 金 陵科技 学院 ,2 1 1 1 6 9)
【 摘 要 】当前 ,我 国社会 的经济飞速 面 的合作与交流 ,不 断提高我国绿色建筑 的 发展 ,随之 建筑行 业也迅 速跟进。在建筑迅 标准和水平 ,国际合作共 同创建一个节 能绿 速扩张的情 况下生态文明这一新的理念越来 色 的建筑群 。 越受到A. 4 1 " l 的重视 ,生态文明的绿 色建筑越 ( 5 ) 加 强节能绿色建筑的宣传, 使节 能 来越被A. 4  ̄ 1 所推 崇。生态文明是推动我 国和 意 识 深 入 人 心 。 谐 社 会 发 展 和 建 设 小康 社 会 的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 6 ) 可 以采取 构建模 型的方式, 先 由政 部分 。 府引导地方配合 建设 出一批国家试 点,各地 【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理念 ;绿 色 有章可循 ,在根据 自身特点来发展 自己的绿 建筑 色建筑 ,这也是 一种 促进各地绿色建筑发展 的有效措施 。 面 对 十 八 大 提 出 的建 设政 治 、 经 济 、 文 2 .技术措施 化、社会 、生态五位一体 的具有 中国特色的 ( 1 )改 善 微 气 候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然 而现 在 的 建 筑 却 不 能 达 到 任何建筑都 不是孤立的必须和周 围的进 生态社会 的要求 。现在 的建筑 能耗 已经达到 行能量流通 的,对 于绿色节能不仅仅是建筑 了全 国能耗 的三分之一 ,所以推动建筑 向绿 的本身 ,其周 围的环 境也是其绿色节能 的整 色、节能 、智能化方 向发 展,将是我国建筑 体 。为 了减少建筑单位 产出的热能 ,可 以增 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的大趋势 ,也是我国现 加绿化 ,引进 自然风 。这与“ 生态菜 园” 不谋 在的重要任务 。 而合 ,所谓 的生态菜 园就是在小区 内空地上 现有建筑的存在的生态 问题 进行 的蔬菜 的种 植。首先这种措施能够绿化 我 国的节 能绿色建筑 工作 刚刚开始 ,在 化小区周 围环境 ,这 种菜园可 以最大 限度 的 执行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 吸收 降雨为城市 下水 道分担排水压力 ,保持 ( 1 ) 建筑 中的用 能效率低 下,相 比于其 土壤的生态功 能,还 有就是菜园的轮流耕种 他国家我 国在这方面 的消耗是其他国家和地 可 以使小孩在无 意增 加农科知识不再是五谷 区 的二 到 三 倍 。 不分 的知识家 ,还可 以使小孩 了解耕种 的过 ( 2 ) 新的建筑在执行远远没有达到设计 程体会到绿色环保 的重要,在迟到就近蔬菜 的节能标准 , 仅仅是设计和审批的二分之一 , 放心蔬菜 的同时减缓了居 民上市场购物 的交 对于这种不按照节 能标准 来建造的房屋每年 通压力和汽车尾气 ,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 的 都在消耗着大量的资源 ,破坏着生态环境 。 精神 。 ( 3 ) 对 于现 有 的 房 屋 节 能 绿 化 改 造 工 程 在 就 是利 用 气 候 的 特 点 ,充 分 利 用 和 引 没有 的得 到应有 的重视,迟迟不能启动 ,使 进 自然风 ,包 括因地制宣的利用和 引导 山谷 得资源仍在不断浪 费,使得环境越来越差 。 风 、水路风 、林 原风、天井风等来 改善微 气 ( 4 ) 可 以说我 国在节能绿色建筑的技术 候 。 ’ 上还存还有很大 的发展 空间,但是却没有想 ( 2 )改善建筑物本 身的节 能设计 象发展 的那 么快速 ,其 原因是观念和认识上 i 不同地区选择有力的体型和朝 向, 对于 存在很大差距 。 大体型的建筑由于表面积增加会大大增加其传 对于 已有建筑 的绿色节能 问题 ,还存在 热使得建筑本身为了维持适宜的温度必须增加 政府监管存 在很大漏洞;没有全面 的法律法 能耗,所 以这是减少能耗的重要因素,还有就 规 ,使得 开发商为 了减少成本大大缩减在节 是选择合适的朝向,尽量争取坐北朝南。 能绿色方面 的开销;缺乏经济激励政策 ,没 i i合 理调整窗和墙的比例 ,因为窗的 比 有完 整的促进节能建筑 的市场机制 ;还有就 例大早夏 日 就会使进来的阳光 多, 造成空调负 是在 绿色 节能建筑方面 的宣传没有做 到深入 荷加大 , 冬季进来的阳光 多但是会使室内温度 人心这些客观 问题 。 散失加大, 所 以窗户的面积是也是节能绿色 的 二 、我 国建筑 节能工作的措 施 不可 小 觑 的 因素 。 可 见相 应 的减 少 窗户 的面 积 1 . 政策措施 将 是 减 少 能耗 的一 项 简 单 而重 要 的措 施 。 ( 1 ) 建立建全 的节能 的方面 的法律法规 i i i改变 已有 的一些建材 , 也是减少能耗 行成 完整的法规体系 。根据不 同地 区不同气 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的重要举 措, 比如可 以采 候建 设适 合我国 国情的节 能绿色评估 体系, 用 新 型 玻 璃 可 以减 少 夏 日阳 光透 射 率 , 减 少 在采购 ,设计,施工的各方面详细规 范绿色 冬天室 内温度的散失 , 吸热玻璃 ,遮光玻璃 , 节 能的指标 。 反射玻璃都很好的利用价值 。另外可 以增加 ( 2 )绿色节能不仅要靠好 的政策 ,更重 挡光板 ,减少阳光照射。 要 的是执行 的力度 ,只有政策 没有监管的就 i v 改进外围防护结构 的防热效果 。 这方 不 是完整的政策 ,所 以要加强这 方面的监管 面包括外墙浅色设计 ,增 加反射能力增加外 和执 法力度 ,对设计 ,施工 ,销售等 各个环 围的结构防热 ,屋顶采取 蓄水屋顶 ,植被覆 节都 要依 法监督 ,切实保证其绿色节 能建筑 盖屋顶等。墙体还可 以采取 中空结构 。 法规 的实施 v 保证采购 的原材料 是环保材料也是 ( 3 )经济方面的鼓励政策 ,在市场 调控 项不可轻视 的工 作,从建筑的源头上控制 的机 制 下 经 济 刺 激 最 能 刺 激 能动 性 。 所 以 , 非环保材料进入建材 市场 ,确实保证 了环保 对 于能够 达到节能绿色标准 的可 以增 加贷款 材料的应用 ,只有使环保 材料有市场使得 非 金额 ,减 少利息的切实优 惠政策 。 环保材料逐步退 出市场 ,才能真正建造 出绿 ( 4 ) 加强 国际之 间关 于节 能绿色建筑方 色建筑 环保在建筑 。

生态文明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文明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文明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应该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将环保理念、传统文化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紧密融合。

不仅能够提升设计整体的美感度,同时更能促进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确保园林景观和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进而给城市居民提供更舒适、更优质的园林景观服务。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规划中,生态园林规划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简单地说,生态型园林规划是将山石、建筑、花鸟和植物等自然元素相协调地搭配起来,以达到环保的目的,美化城市的目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融入低碳环保的意识,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政治和谐,体现出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这对环保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本文对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进行详细地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真正地实现植物和园林景观的合理配置。

1生态规划理念的概念生态规划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社会、环境、经济三者的和谐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

它关注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水文、土壤、气候、野生动物和植物,以及社会文化和历史传承等方面。

生态规划考虑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生态评估、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等环节。

生态规划强调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倡导生态多样性,鼓励可持续的综合发展,同时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更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也同样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景观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为目标,强调水、土、气、生等各要素的协调,注重植物物种的丰富性、区域性和生态性,加强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

因此,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将极大促进园林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和体系化发展,同时也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城市生态建设的认识。

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摘要:为了协调自然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关系,人们提出了低碳循环经济的理念。

绿色建筑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对环境无害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建筑。

同时,绿色建筑又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才能真正满足绿色建筑要求。

因此,本文对绿色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设计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引言:研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绿色建筑更好地在我国发展起来,给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指明方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规范正确的发展道路。

通过对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完善,确定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什么样的建筑才是优秀的绿色建筑,为绿色建筑订立一个明确的、可行的、正确的标准,从而在政策上引导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健康的发展。

1、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1.1要针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绿色管理绿色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就是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融入绿色管理理念,每个阶段的生产活动均要综合考虑工程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合理配置建筑资源与自然资源,特别强调资源的减量与循环利用,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秉持着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绿色管理理念。

1.2针对项目的全要素绿色管理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要素包括技术质量、施工进度、费用成本、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全要素管理即对这些内容进行动态、系统的测评与管理,比如施工进度管理中,要合理搭配资源与生产力,既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又要提高项目的环境评价及经济效益评价。

1.3针对项目的全方位绿色管理建筑工程具有体量大、周期长、涉及专业多等特点,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与间接参与者可能涵盖了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比如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建设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工程监理等,项目全方位管理就是加强各个单位部门的沟通协调,减少项目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成本浪费;所有项目参与方均基于绿色建筑的项目目标展开工作,实现人们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浅析生态住宅的设计研究

浅析生态住宅的设计研究

浅析生态住宅的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量高层建筑林立,各种大型工厂也迅速建立起来,在这些进步的背后,我国也面临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难题,从日常的采暖、空调、照明、洗衣到建筑材料的制造、建筑施工等等,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也导致了生态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人们开始增加了在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上的关注,为了爱护环境,大多数人开始思考与进行各样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而在建筑行业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建筑对环境的保护问题,争取做到建筑建造过程与进行环境保护两者和谐统一。

生态设计这一名词就是为了对环境的保护提出而发展的,并且已经有了良好效果。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住宅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生态住宅设计;舒适;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简介刘振月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朱素丽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1.生态住宅的概念和内涵生态住宅是指尽可能的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一种不触动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新型住宅。

它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对保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又被称为健康住宅。

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力求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生态住宅的设计中,我们需要采用采用科学的手段,结合社会实际,将各种条件科学合理的搭配,尽可能地将每一个设计表现出其最佳效果。

目前来说,生态住宅设计已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态住宅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具体设计时,尽可能使建筑减少环境污染,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同时在施工的同时,处理好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保证施工的合理性。

2.生态住宅设计的特征及现状分析2.1生态住宅的特征生态住宅具有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四个基本特征。

(1)舒适。

追求的舒适居住与安全健康才是生态健康居住环境的基石。

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中,人一生旅程中有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时光都是要在舒适室内的环境氛围中安然渡过,所以选择具备这种舒适度特点的绿色生态房屋才是最适宜于人类长期居住生活的一种最好选择。

探讨绿色生态化住宅及其建筑设计

探讨绿色生态化住宅及其建筑设计
用 框 架 结构 之 后 , 就 可 以采 用 超 耐久 型 混 凝 土 从 而 大 大 的提 高 住 宅 的耐 久 性 , 实现 拥 有 超 耐 久 型 住宅 的 梦想 , 显 著 的 经 济 效 其
式, 向兼顾人 口、 转 社会 、 经济 、 环境和 资源 持续发展的 , 注重复
合 生 态 整 体效 益 的 发 展模 式 。整 体 发 展 模 式 的确 立 也 必 然 会 引
建材发展导向 21 年 0 01 2月
园林 、 建筑 、 划 与 结构 设 计 规
探 讨 绿 色 生 态 化 住 宅及 其 建 筑 设 计
张 杰 胡 冰

要 : 满足 都市 人 渴 望 回 归 自然 的 愿 望 , 要 实 现 建 筑 的 生 态 化 设 计 。 过 人 性 化 的绿 色 建 筑 理 念 , 合地 域 整 体 环 境 和 文 化脉 要 就 通 结
络 , 可持 续 发 展 的 道 路 , 是 当代 建 筑 设 计 发 展 的 趋 势 。 走 这 关 键 词 : 态 化 ; 性 化 ; 持 续 发 展 生 人 可
引 言
如 今 生活 在 都 市 里 的 人 都 渴 望 回 归 自然 , 希 望 更 多地 与 大 自然 接 触 , 但 仅仅 凭 借 在 住 宅 小 区 里 规划 的那 一 点 绿地 就 谈水 平 的提 高和 收入 的增 加 , 们 对 住 房 和 工 作 人 环 境 、 共场 合 等 各 种 硬件 设施 也 在 不 断 提 出 新 的要 求 。 适 的 公 舒 生态 建 筑 必 定 是 人性 化 的 、 可持 续 的建 筑 , 既 能 给 大 家 一个 安 它 适 的小 环 境 , 可 以保 护周 围 的大 环 境 。 又 这一 理 念 的实 现 也 必然 需要 多 种 学 科 的交 叉 配 合 。 () 好 面 向未 来 的 设 计 。 3做 建筑 设计 应 具 有 物 质 功 能和 精 神 功 能 的 两 面性 ,设 计 在 满足 物 质 功 能 的基 础 上 更 重 要 的是 满 足 精 神 功 能 的要 求 , 创 造 出 风 格 、 境 和 情 趣 来 满 足 人 们 的 审 美 要 意 要 求 , 到 形象 简 洁 , 型 亲 切 , 济 透 明 , 能 多 样 , 料 自然 , 做 造 经 功 材 无 毒无 害和 可 再 生性 以及 细 部 设 计 的细 致 入 微 , 才 会 受 到 人们

浅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建筑设计

浅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建筑设计

浅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摘要:当前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因此推广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尤其是绿色建筑工程领域,对于节能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更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以绿色建筑为核心理念,坚持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使其更好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应用,不断地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节能、优化0前言由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变得日益丰富,建筑行业随之步入蓬勃发展阶段,尽管进一步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较大的污染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

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各个高耗能领域都需要加大对于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1]。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要加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提高建设标准,响应国家对于低碳理念和节能技术的号召,同时促进建筑领域更好更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内涵普遍受认可的绿色建筑概念内涵,在近10年中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逐步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资源节约、环境宜居”发展,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生态可持续、环境友好的前提下愈来愈重视人们居住环境的提升。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根本,是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建筑施工和建设过程中的一种施工技术,相比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始终将环保理念放在第一位,极大的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2]。

2低碳绿色理念下建筑设计的必要性经济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

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气、人们出行中的汽车尾气等,都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种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较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建筑行业产生的大量垃圾,对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探讨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探讨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探讨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伍艳玲广西华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也开始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开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

为切实发挥生态建筑的价值和作用,文章先是对生态建筑设计做出简要分析,同时针对其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以及运用做出探讨,进而为房屋建筑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节能环保;房屋建筑前言:对于生态建筑来讲,其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建筑形式,在实际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将建筑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然后借助生态学知识、建筑学知识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等,有效地促使这个生态系统当中的物质和能源达到有秩序地循环转化的目的,进而取得低污染高能效的理想效果。

生态建筑可以为其使用者提供一个较为良好、健康以及绿色的生活生产环境,有助于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并且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一、生态建筑设计概述(一)概念分析对于生态建筑设计而言,主要指的是借助建筑学知识、生态学知识以及环境学知识等,同时辅以各类先进科学技术,将人们的住宅有效地设计为一个生态系统,从而为住户提供既舒适健康又环保的房屋建筑的一种设计活动。

对于这种设计活动来讲,设计人员需要将房屋看作是一个相对较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通过合理的知识以及技术运用,以此实现建筑内部以及外部物质和能源方面的有效循环利用,进而确保该生态系统可以发展为一个高效、无污染以及低能耗的优质系统[1]。

(二)特征分析首先,地域性特征。

对于乡土建筑来讲,其为生态建筑的发展发挥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态建筑的形成一般与所处的地理环境、当地经济以及社会因素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生态建筑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地域化以及本土化特征。

有学者曾指出“生态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建设,必须要与施工所在地区的气候以及环境等有着较为良好的融合度”。

例如:我国客家族的土楼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用到的一切材料几乎都源于周遭的环境,借助土木结合的结构来打造房屋,不但能够调节房屋当中的温度以及湿度,同时还能够保证居住方面的安全性。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摘要: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世纪的主旋律。

本文分析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总结了实现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基本特征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几年,我国住宅市场发展迅速, 住宅设计从生存型逐步向功能型、舒适型转变, 开始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住宅。

绿色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 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建成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

一、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

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

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予妥善安置。

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

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

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

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

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

生态视域下的徽州建筑设计及审美取向

生态视域下的徽州建筑设计及审美取向

定 的不 利影 响 。山多 地 少 , 水 多空 气 湿 度大 , 自
使 其成 为 中 国古 代建 筑样 式最 为成 熟 的代表 之一 。
早 在秦 汉 时期就 被设 置郡 县 的徽州 , 历 经千年 的文
然 环境造 成 的客 观条 件 在 建 筑设 计 中成 为 设计 者
不 得不 考 虑 的 因素 。由于 地 域 的偏 僻 、 贫瘠 , 交 通 不便 , 山多地 少 , 徽 州尽 管秦汉 时期 就设 为郡 县 , 但 缺少 农耕 的有 利 条 件 , 徽 州 一直 不 为 世 人所 注 意 。 正 是 区域 文化 的落 后 , 徽 州在 明清 之前 多为古 越 人 占据 , 而 现有 徽 州建 筑 设 计 中所 体 现 的 “ 干栏式” 建 筑样式 就是 古 越 人 建 筑 风格 的遗 存 。 明清 时 期
第3 2卷第 3 期 郑州航空 工业 管理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2 0 1 3年 6月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 e n t ( S o c i l a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由于人 口的增 多 , 人 口流动加 快 , 再 加上 战乱 频仍 , 中原地 区 的居 民开始 向南迁 徙 , 当 中原 文化 包含 建
明传 承和文 化积 淀 , 在 明清时期 所特 有 的文化 症候 中得 以爆发 , 成 为 中国古代 文 化代 表范 式 中的一 朵 奇 葩 。作 为徽州 文化 中不 可忽 视 的一个 组成 部分 , 徽 州建 筑所 体 现 的“ 天人 合 一 ” 的设 计 思想 和 文 化 理 念在 诸 多 的建 筑实 践 中糅合 成熟 , 成 为古典 建 筑

生态文明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文明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文明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生态文明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运用于建筑设计中,不仅有利于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思路,创造新一领域的美学作品,更能够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与自然协调的建筑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最为重要的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生态化、一体化,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筑设计的类型2.1 节能节地建筑节能节地建筑主体思路的出发点是节约能量和物质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物质材料的循环使用,或者实现一些废旧材料的再利用。

比如,生活垃圾可以用做生产沼气的原材料,所以在最初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将这一思路添加到方案设计中,不仅可以减少居民处理垃圾的劳动量,还可以节省处理垃圾的费用,并且实现了废物的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节地建设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将建筑物建得越高越好”,而是需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分配规律,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优化空间配比,在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方便人们的生活。

2.2 生土建筑生土建筑是利用覆土的方式来改善建筑的热学性能,使得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

因此,生土建筑有很多的优点,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和土地,还具有防震防尘、防噪声等独特性能,还可以减轻放射性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的侵害。

生土建筑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设计较为自由,还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及保存原有自然风景。

2.3 生物建筑生物建筑是从人与建筑的关系去考虑建筑设计的问题,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活的有机体,采用非常接近自然的方法来进行建筑设计,例如,在建筑中考虑自然能,比如利用太阳能供电供暖,风力水空调制冷通风等用于居住着的日后生活中,可以减少如今存在的电力消耗以及使用空调暖气等对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研究

城乡规划与设计幸福生活指南5幸福生活指南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研究方乾军南京豪冠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摘 要:经济建设在促进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导致人们生存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

风景园林工程是重要的公共设施,不仅可以为人们构建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更能对保证物种的多样性,推动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

鉴于当前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日趋严重,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角,对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开展的实际进行分析,明确当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不足之处,依托于园林设计工作开展时的主要因素,制定生态文明背景之下景观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文明;园林景观;不足;措施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形势之下的衍生物,其主要建设目标出于对于环境保护,构建的一个合理的绿化建设方案,生态园林不仅对于生态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节能、环保理想人居生活保障的关键措施,能够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物多样性,将人与自然合理的进行融合,推动整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的进程。

但就目前我国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开展的现状而言,还存在较多后不足,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前社会建设的实际,加大生态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视力度,利用合理的应用策略,推动生态园林构建的现代化进程。

1 、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开展的意义 1.1 能够更好的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园林景观不仅是整个城市建设的明信片,更是整个城市文化的代言,能够充分展示一个地区的地貌风情及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要充分结合本地建设的实际,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各种因素,使人们的城市归属感得以保障。

园林景观设计是社会建设事业开展的基础,与整个城市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着不解之缘,二者相互促进,协同进步,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建设的步伐。

1.2 促进生物多样性 众所周知,生态园林景观不仅可以改善整个地区的城市面貌,更能改善本地区的气候环境,时代更迭的不但推动了生态理念的更新,同时更使生态学的理念得以更加具体的实践,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容,促进物种多样性作为生态园林构建的重要目标,提升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绿色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

绿色建筑设计,简而言之,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节约能源。

在传统建筑中,能源消耗巨大,特别是在采暖、制冷和照明方面。

而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合理的采光设计以及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显著降低能源需求。

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为建筑供电,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供暖和制冷,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降低了碳排放,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绿色建筑设计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

水资源的短缺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

在绿色建筑中,通过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设施以及高效的节水器具,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灌溉景观植物、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中水则可以经过处理后用于建筑内部的清洁和冷却。

这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开采,保护了水生态环境。

再者,绿色建筑设计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日益稀缺。

绿色建筑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土地占用。

例如,采用多层或高层建筑形式,增加建筑密度,同时保留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既满足了人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又为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建筑选址上,优先选择废弃或污染的土地进行改造和再利用,避免对未开发的优质土地造成破坏。

绿色建筑设计还注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优先选用环保、可再生和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来自可持续管理森林的产品,采用再生钢材和混凝土,以及使用具有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的涂料和胶粘剂等。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当前各地建设者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关乎城市的形态和功能,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实践,它强调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原则,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原则1. 生态优先:城市规划中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低碳绿色:城市规划中应该提倡低碳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能源使用和制造业排放的减少,采取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3. 空间优化: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用地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形成合理紧凑的城市形态。

4. 生态修复: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1. 加强规划管理: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强化公众参与: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市民对城市规划的了解和参与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支持,鼓励并奖励生态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4. 跨部门合作:加强城市规划部门与环境保护、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城市规划体系。

第四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1. 北京奥运会:北京在举办奥运会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环境整治,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奥运会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条件。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宜居街区建设探究——以宜兴东氿新城街区为例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宜居街区建设探究——以宜兴东氿新城街区为例

2021年第06期现代园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宜居街区建设探究———以宜兴东氿新城街区为例张翔寅(上海景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000)摘要: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宜居街区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宜居街区建设的热点研究方向。

以宜兴市东氿新城省级宜居示范街区景观改造提升设计项目为例,立足该街区居民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通过对街区内各功能区的改造和景观的搭配,形成良性合力,满足不同年龄段对于宜居生活的追求,确立了打造温情家园、交往空间、全民服务、人本交通和低碳生活的建设理念,进而将该街区打造成一处景观优雅、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低碳环保的生态宜居街区。

关键词:滨水地区;生态宜居;开发改造;景观设计1街区宜居改造需求分析1.1宜兴东氿新城街区现状宜居示范街区位于宜兴东氿新城北市河通往东氿的水城特色景观廊道上,区域性河流北市河、大溪河穿示范街区而过,周边水系发达,尽显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之美。

但水面两侧空间并未有效利用,视线被周边灌木、房屋阻断。

街区公园内部绿色植物充足,但较为杂乱,没有层次感,且缺少人文气息。

并缺少相应标识、互动装置及桌椅等特殊人群的辅助性工具。

1.2宜居改造需求分析随着现今宜居示范街区环境进一步老旧,及人口流入后引发的出行拥挤、街区老年人日常活动所需的辅助性设施的缺失等情境,无法匹配街区的发展速度和街区居民对于舒适、宜居的需求,宜居改造已迫在眉睫。

2街区宜居改造原则2.1满足需求原则示范街区的宜居改造其首要目的即为更好地满足街区内居民的各项生活需求,主要包括学生通学需求、儿童游玩需求、老人活动需求、节日活动需求,主要归类为生活便利性需求、绿化四化需求、人文关怀需求等。

2.2生态环保原则示范街区的宜居改造是要打造一个街区居民能够长期舒适的生活场景。

因此,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系统,应该得到维护及改善,以支撑居民对居住适宜的需求。

2.3经济可行原则示范街区的宜居改造将修整街区内的绿植草坪,改造桥路并增设坐凳、标识、服务设施,在保障设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供与同类产品相同功能、质量及服务的同时,选择最佳性能价格比,达到经济适用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农村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探究宁波农村生态住宅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农村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探究宁波农村生态住宅发展方向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农村住区规划与建筑 设计* ——探究宁波农村生态住宅发展方向韩建华 陈名泽(通讯作者)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战略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农村在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发展中也需要考虑向生态化转变,将生态建筑规划及设计引入农村,注重当地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的继承和发展,结合宁波地区农村住宅进行分析,探究当地为例的农村生态住宅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建筑;农村住宅Rural Settlement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 Exploring Rural Ecological Hous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NingboHan Jian-hua, Chen Ming-ze(corresponding author)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315211, Zhejia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rural settlement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development also need to consider the transformation to ecology, introduce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into the rural area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alyze the rural houses in Ningbo,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of rural ecological houses taking the local condition as an example.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building; rural house引言自改革开放之初至今,我国经济已从速发展阶段转向稳定发展,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城市扩张也逐渐放缓,城市建筑逐步朝生态化发展,在新旧建筑的建造和改造过程中融入更多绿色生态理念。

阐述关于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的意义

阐述关于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的意义

阐述关于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的意义摘要:当代生态文明下的建筑设计,不在破坏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们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

从建筑设计与人、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角度,探索生态文明下的建筑设计类型、建筑设计技术思路以及建筑设计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筑设计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

生态指的是一切生物系统共同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而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综合进步因素的总和。

由此,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物建造之前,以建设任务为出发点,针对施工过程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者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一个全面的规划,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方案,通过图纸、文件体现出来。

建筑设计作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活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还要考虑到每一个设计都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会受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多个领域多种因素的影响。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现实考量人的发展需求与建筑设计内容、建筑设计内容与环境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设计工作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长期过度开发与干扰,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如森林破坏、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