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23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

合集下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试卷总评】该套试题考查知识全面,在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比2020年的难度和分值都增加了,总体难度还是适宜。

选择题部分,以考查自然地理部分为主,有7道题,考查人文地理部分只有4道,1-2题和8-9题,命题抓住地理学科特点,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地理信息和理解运用的能力;综合题以我国南疆地区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来命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在第39题命题中,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知识进行综合命题,知识面跨度大,难度也相对较大。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图1示意2020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答案】1.B 2.D【解析】1.根据四个国家人口和图中煤炭消费量,可以推出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美国。

从图中可以读出每年这四个国家的消费总量,再根据这几个国家的人口数(这点考察学生的识记情况,中国大概13亿、美国3亿、印度10亿、日本就算1.3亿吧),只是略算而已,很容易找到答案。

2.借助图示资料四国的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可以得到各国煤炭的缺口,既而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能源不仅是煤炭,还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其它能源,单位GDP能耗和能源进出口量是没法推算,碳排放量除了煤炭燃烧排放,还包括化石能源的排放。

【考点定位】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精编)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Ⅲ卷)

(精编)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Ⅲ卷)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3.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合理解释鸟儿撞击玻璃幕墙“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精编)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Ⅲ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C
A
【考点】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产业布局模式的优点。
(3)由材料可知,吉隆坡是国家首都,而且该国经历了“持续数年高速增长”,因而拥有众多国内客源。此外,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吸引国际游客驻足。
(4)“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可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同时提升该地区的接待能力。
6.
【答案】
(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基础习练和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基础习练和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基础习练及答案一、选择题(一)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

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C项正确。

“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退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第2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1.C 2.D(二)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自然原因是()A.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植被破坏严重2.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A.③⑤B.①③C.①④D.②⑤答案1.C 2.A解析第1题,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位于地势交界处,但不完全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植被破坏严重属人为因素。

第2题,图中③⑤生态安全工程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对缓解下游旱涝灾害有重要意义。

(三)牛肝地是发育在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2020秋新高考地理选择性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0秋新高考地理选择性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0秋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考生须知:1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右图为中南半岛地理位置和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

1 .中南半岛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其主要生产特点是 A.机械化程度高 B.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C.休耕现象普遍D.劳动者有精耕细作经验2 .该地区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耕地面积缩小B. 土地盐碱化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 然实行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下图为某工业集中区 的“城中村”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变化情况。

完成3〜5题。

3 .甲、乙、丙表示的劳动力就业部门分别为 A.农业、工业、商业B.工业、商业、农业C. 土壤肥力下降D.水资源枯竭 村民就业构成(%)阶段一 阶段二 100阶段三80一 60 40近郊农村--土地征收0 20002002 2004 2006 2008 2010第3〜5题图第1、2题图甲 乙 ————(年份) 2012 20142016 (年份)工业区重设完成C.商业、工业、农业D.商业、农业、工业4.该“城中村”居民就业方式的变化是A.农民全部转化为工人B.建筑工人比重不断上升C.体力劳动者比重降低D.从事商业活动人数减少5.2002年后,该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A.处于“虚假城市化”发展阶段B.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C.处于城市郊区化的发展阶段D.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衢宁铁路是一条连接浙江省衢州与福建省宁德市的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

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图2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

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6.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图3),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阶段检测(三) 专题12~17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阶段检测(三) 专题12~17

阶段检测(三)专题12~17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2019·河南名校联盟调研)根据每个地区老年人口和非老年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可以将老龄化的过程划分为:残留老化(非老年人口的大量外流造成了老年人口的剩余残留)、集聚老化(老年人口的基数较大且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非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集聚稀释(非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及自然老化(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在10年间都呈小幅平稳增加)四种类型。

下图示意长春市人口老龄化类型。

据此完成1~3题。

1.[考向人口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春市()A.自然老化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和远郊区B.集聚老化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和远郊区C.残留老化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区和核心区D.集聚稀释主要分布在城市远郊区和中心区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自然老化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和远郊区;集聚老化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和近郊区;残留老化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和城市远郊区;集聚稀释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区。

2.[考向人口问题]老年人口数量变化最小的是()A.残留老化B.集聚老化C.自然老化D.集聚稀释答案 A解析结合题目所给信息“非老年人口的大量外流造成了老年人口的剩余残留”可以判断残留老化的老年人口数量变化最小。

3.[考向人口问题]工业区的老化形式主要是()A.残留老化B.集聚老化C.自然老化D.集聚稀释答案 D解析工业区需要劳动力数量多,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从而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下降(非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属于集聚稀释。

(2018·陕西质检一)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春运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2017年春运期间,360网站发布了我国《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图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分析图。

据此完成4~6题。

2020 届高考实战模拟全国卷地理试卷( 一)答案

2020 届高考实战模拟全国卷地理试卷( 一)答案

参考答案12020届高考实战3套卷全国卷(一)地理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位于高原荒漠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成之后,减少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地表温度下降,土壤水分蒸发减弱,改善了土壤的水分条件,A 项正确。

该地降水稀少,流水的侵蚀作用本来就非常微弱,B 项错误;光伏电站的建设阻挡了一部分光照,使得地表温度降低,C 项错误;建设光伏电站并不能增加土壤肥力,D 项错误。

2.【答案】A【解析】植被在生长季节会遮挡阳光,影响光伏板接收光照,枯萎季节又增加了火灾隐患。

电站的桩基较深,草原植被的根系较浅,生长过程中对桩基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草原植被在枯萎季节,只是地上部分枯萎,地下根系部分依然能够发挥固沙作用,可以减少风沙危害。

故选A 项。

3.【答案】C【解析】羊群不但能减轻草原植被对光伏发电站的影响,而且可以带来效益,故放牧羊群最有利于减轻草原植被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影响。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貌形态特征。

距今10000年前,等高线形态呈闭合状,且为规则的椭圆形,等高线数值越大范围越小,由此可推测该地貌为圆台形;现在,等高线的形状仍为闭合的椭圆形,只是等高线的数值递变规律发生了变化,在海拔高的1006米处,山体范围较大,而海拔较低的1002、1004米处,山体范围较小,由此可推测该地貌为蘑菇状,C 对。

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从图像可以看出,该地貌体积变小,地势及坡度有所变化,且海拔在1000米以上,应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主要应由风力侵蚀而成。

故D 项正确,A ,B ,C 项错误。

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地理特征。

由上题结论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地貌形态为风蚀蘑菇,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温差大,故B 项正确;“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描述的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 项错误;“降水丰富”及“气候海洋性强”描述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故CD 项错误。

2020年高考地理必刷卷(新课标卷)(解析版)

2020年高考地理必刷卷(新课标卷)(解析版)

2020年高考必刷卷(新课标卷)地理(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疆是国际知名的民用无人机品牌,其总部设在深圳,产品面向全球市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近年来,深圳大力引进内地和香港高校到深圳设立产学研基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据此完成1—3题1.大疆选择将总部设在深圳,主要是因为①周边地区完善的供应链②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③广阔的消费市场④强大的研发基础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2.下列可能制约深圳发展创新产业的因素是A.国际市场竞争激烈B.劳动力成本高C.高昂的土地成本D.交通成本较高3.与旧金山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A.人口密度较低B.单位面积产值较低C.人均GDP更高D.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更多【答案】1.D2.C3.B【解析】1.无人机生产和研发对协作条件要求很高,大疆不可能生产和研发无人机所有相关零部件,因此选择将总部设在深圳主要是因为周边地区完善的供应链,①符合题意。

无人机生产和研发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深圳工资水平较高,因此总部设在深圳不是因为深圳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②不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表明,大疆的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因此总部设在深圳不是因为深圳有广阔的消费市场,③不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表明,近年来,深圳大力引进内地和香港高校到深圳设立产学研基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因此总部设在深圳是因为深圳具有强大的研发基础,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2.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对全球各地发展创新产业都面临同样的机遇和挑战,这不是制约深圳发展创新产业的因素,排除A。

创新产业属于知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对其影响较小,排除B。

从事创新产业的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创新产业资金投入较大,对年轻的创业者来说,高昂的土地成本和房价可能导致他们不堪重负,有可能留不住人才,从而影响创新产业的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

2020年高考地理必刷卷(新课标卷)10(解析版)

2020年高考地理必刷卷(新课标卷)10(解析版)

2020年高考必刷卷(新课标卷)10地理(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全长41.4公里,途经北京市丰台区和大兴区,于2019年9月底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

读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新机场线修建时采用“隧道十高架”方式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美化城市景观C.减少占用耕地资源D.防御地质灾害2.新机场线建成后,将A.增加北京的服务种类B.提升北京城市服务功能C.提升北京的城市等级D.重塑北京的城市形态【答案】1.A2.B【解析】1.现在很多城市交通拥堵,不得不增加新的交通线,但城区用地紧张,土地价格昂贵,因此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选择隧道+高架的方式。

故选A。

2.新机场线建成后,因为北京处于最高城市等级,所以不可能提升北京的城市等级,C错。

北京早已经建成机场线,新机场线建成后,只能使交通更加快捷,没有增加北京的服务种类,但能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所以B对、A错。

增加一条机场线,不会重塑北京的城市形态,所以D错。

故选B。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中秋赏月、赏桂等习俗。

2019年9月13日(农历中秋节)长沙某老师发现校园的桂花并没有开放。

9月21日该老师赴河南学习,发现该地学校相同品种的桂花已香飘校园。

该老师返回长沙后,发现直至10月12日桂花香气才溢满校园。

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材料可推断,9月21日至10月12日长沙天气特点是A.气温一直较高B.经历一次降温C.一直少雨D.有两次降雨4.7月底,颐和园的园艺技师将即将进入“圆珠期(即将开花)”的桂花“冻结”起来.使其停止生长。

国庆中秋前后盆栽桂花被搬至室外,盛花期约有半月之久;在霜降前再次被移人室内。

根据材料,可判断颐和园的园艺师对盆栽桂花采取的“冻结”措施是A.通风B.增加光照C.降低温度D.提升温度5.从颐和园种植桂花的方式可推断下列气候类型中最适宜普遍栽种桂花树的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3.B4.D5.A【解析】3.据材料可知,桂花在秋季天气转凉之后开放。

2020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含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含解析版)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9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粮画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某同学选取各省级行政区主要作物为材料,创作《我的祖国》粮画。

“某同学创作《我的祖国》粮画”为背景材料,渗透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体现农业生产与艺术的融合,增强审美体验,激发爱国情感。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序号代表省级行政区,其中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 ③北部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该山脉南北坡()A. 分别属于内流区和外流区B. 基带海拔在3000米以上C. 河流补给以积雪融水为主D. 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答案】1. A 2. 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中国区域差异。

【1题详解】从图中可读出,①为黑龙江、②为西藏、③为广东、④为台湾。

四个省区中,①黑龙江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A正确。

【2题详解】③北部的山脉为南岭。

南岭南北坡都属于外流区,A错。

南岭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基带海拔小于1000米,B错。

南岭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C错。

北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南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正确。

【点睛】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发展的是商品谷物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以南岭为例,要求考生判别相关地理要素特征和差异,以此推知其他重要地理界线的突出作用。

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

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4. 图中()A. 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 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C. 山峰是由背斜形成D. 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答案】3. C 4. A【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3题详解】沉积岩中含有化石。

北京市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考地理中国的地形必刷题答案解析(14页)

北京市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考地理中国的地形必刷题答案解析(14页)

北京市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考地理中国的地形必刷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75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是()A.秦岭B.天山C.阴山D.巴颜喀拉山2.甲、乙两地存在的差异是()A.甲地是中温带,乙地是暖温带B.甲地是半干旱地区,乙地是半湿润地区C.甲地是草原,乙地是森林D.甲地是落叶阔叶林,乙地是常绿阔叶林1.【答案】A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是秦岭。

故选A。

2.【答案】D秦岭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A错误。

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B错误。

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分界线,甲地是落叶阔叶林,乙地是常绿阔叶林,C错误,D正确。

故选D。

下图为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①为青藏高原B.②为四川盆地C.③为渭河平原D.④为太行山4.图中()A.①地山河相间、山高谷深B.②地地形崎岖、溶洞广布C.⑤地远看成山、近看成川D.⑥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5.⑤地地貌成因,主要是()A.断裂陷落——流水沉积B.断裂陷落——流水侵蚀C.挤压凹陷——流水沉积D.挤压凹陷——流水侵蚀3.【答案】B由图可知,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沿着108°E的地形剖面图,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图中①是云贵高原,②是四川盆地,③是汉江谷地,④是秦岭,⑤是渭河谷地,⑥是黄土高原。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D根据上题结论,①是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A错误;②是四川盆地,地形崎岖、溶洞广布不符合其特征,B错误;⑤是渭河谷地,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的特征,C错误;⑥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正确。

5.【答案】A⑤是渭河谷地,是因为地壳断裂陷落,再加上流水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堆积而形成,故A 符合题意。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由图可知,我国()A.地形类型多样B.平原丘陵为主C.人均林地广阔D.山地比例最小7.d类型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沿海大陆架6.【答案】A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地比例最大,以山地高原为主,A正确,BD错误。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34旅游地理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34旅游地理

专题34旅游地理(共10题,每题10分,共100分)1.(2018·全国卷Ⅰ)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10分)答案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的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据材料可知,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有利于扩大保护范围,进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扩大农牧发展区的面积,有利于促进景区经济发展,增加景区居民的收入;适当减少旅游区面积,有利于控制旅游人数,保证旅游安全。

2.(2018·全国卷Ⅱ)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6分)(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4分)答案(1)效益: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2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2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专题2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全国卷Ⅲ)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1~2题。

1.[考向地域文化差异]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这说明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文化蕴涵,故C项正确。

2.[考向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答案 A解析据材料“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可知,油纸伞耐用度低且价格相对较高,故油纸伞应在降水较多且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推广,故A项正确。

读1985~2010年我国东北四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表,回答3~5题。

3.[考向区域发展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矿产资源B.劳动力C.市场D.交通答案 A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当地丰富的煤炭、铁矿石资源基础上,建立了以机械、钢铁、造船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其主导因素为矿产资源,故A项正确。

4.[考向区域发展阶段]2001~2010年,东北四个工业部门产值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A.基础原材料工业B.装备制造业C.能源工业D.轻工业答案 D解析读表可知,2001~2010年,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比重均降低;装备制造业由6.98%上升到7.77%,轻工业由5.06%上升到8.16%,即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工业部门为轻工业,故D项正确。

5.[考向区域发展阶段]东北能源工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需求量减少B.能源储量减少C.劳动力短缺D.基础设施落后答案 B解析东北煤炭、石油等能源丰富,煤炭、石油等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期开发,日益枯竭,导致能源工业比重降低,故B项正确。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33中国地理分区

2020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2019新题,有解析):专题33中国地理分区

专题33中国地理分区(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天津和平区模拟)如图是我国局部区域图,甲地位于松嫩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农作物一年两熟,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东部季风区]影响甲、乙两地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类型D.土壤类型答案 B解析甲位于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热量不足,熟制为一年一熟;乙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热量多少主要是由所处纬度不同导致的,故B项正确。

2.[考向东部季风区]甲、乙两地相同的地理事象是()A.广泛种植玉米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矿产资源丰富答案 B解析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均雨热同期,B项正确。

东北地区种植玉米,而长江三角洲玉米种植很少,A项错误;长江三角洲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冬季不结冰,C项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D项错误。

(2018·株洲质检)读下图,回答3~5题。

3.[考向西北地区]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B.降水偏少,属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C.纬度较高,属于我国寒温带D.丹霞地貌广布答案 B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黄河等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属于中温带地区;该区域距海远,降水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4.[考向西北地区]关于图中M地地理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阡陌相连,沟渠纵横B.层峦叠嶂,争奇竞秀C.森林茂密,郁郁葱葱D.草类茂盛,牛羊成群答案 A解析M地位于河套地区,该地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在这里可以见到阡陌相连、沟渠纵横的景观。

5.[考向西北地区]M地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土地红漠化C.土地石漠化D.土地盐碱化答案 D解析M地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3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四川成都诊测)黄土高原某地生态脆弱,多年来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下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1~2题。

1.[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该开发模式的主要作用是()A.减轻水土流失B.提高土壤肥力C.扩大土地面积D.减少水分蒸发答案 A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图示开发模式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减轻了水土流失。

A项正确。

2.[考向自然条件的改造]春播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风蚀B.增强太阳辐射C.提高地温D.防止水土流失答案 C解析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

C项正确。

(2018·河北邢台期末)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

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

读表完成3~4题。

3.[考向荒漠化的地理背景]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A.高寒地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C.耕地分布区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答案 D解析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容易形成土壤盐渍化,D项正确。

高寒地区蒸发弱,不易发生,A项错误。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降水多,不易发生,B项错误。

耕地分布区一般降水丰富或灌溉水源充足,合理灌溉不会发生土壤盐渍化,C项错误。

4.[考向荒漠化的成因]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A.气温高B.降水丰富C.地下水贫乏D.植被茂盛答案 B解析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B项正确。

气温高,蒸发量大,不是土壤盐渍化轻的原因,A项错误。

印度地下水丰富,C项错误。

植被包括盐碱地的植被,植被茂盛说法太模糊,D项错误。

(2018·江西南昌一模)陕西冉家沟流域丘陵广布,黄土深厚。

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

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据此完成5~7题。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

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5.[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答案 B解析刺槐生长速度快,易繁殖且其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B项正确。

6.[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答案 A解析读表可知,选择封山育林种植方式的地区,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及氮含量都很高,所以封山育林减轻土壤侵蚀效果最为明显。

7.[考向植被的生态效益]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C.增强抗旱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答案 C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表中减轻土壤侵蚀效果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增加,导致下渗量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增强抗旱能力。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2015·山东高考)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8~9题。

8.[考向荒漠化的影响]“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答案 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

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C项正确。

“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会产生自然植被恶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9.[考向荒漠化的防治]“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 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2019·超级全能生浙江联考)盐地碱蓬是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长期光照不足会阻碍其光合作用,而气温超过31 ℃,则会阻止其新鲜嫩枝的正常生长。

下表是盐地碱蓬的生长特征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

据此完成10~11题。

10.[考向荒漠化的成因]盐地碱蓬颜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气温下降B.土壤含盐量上升C.蒸发量加剧D.降水量减少答案 B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盐地碱蓬颜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土壤含盐量上升,而表中内容不能反映出气温下降、蒸发量加剧和降水量减少对盐地碱蓬颜色变化的影响。

11.[考向荒漠化的分布地区]推断盐地碱蓬主要的分布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青藏地区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 A解析由表中的信息可知,盐地碱蓬在土壤含盐量0.4%~1%环境中生长最旺盛。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盐碱地少;青藏高原气温较低,蒸发较弱,盐碱地较少;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夏季蒸发旺盛,盐碱地较多,适宜盐地碱蓬生长。

(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某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12~13题。

12.[考向荒漠化的成因]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①降水较少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风速较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读图分析可知,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其他月份,根据材料信息“该沙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可知,该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小,风速较小,故④错误。

该地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但蒸发量大,故①错误,②③正确。

13.[考向荒漠化的防治]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自然演化C.种草D.栽灌木答案 B解析由材料“该沙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可知,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很小,维护该地区生态安全的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不需要人为干涉。

(2018·全国卷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14~16题。

14.[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但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并没有减小降水变率,故A 项错误;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轻,有利于减少河水含沙量,故B项正确;降水量一般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植被覆盖率提升对多年平均降水量影响较小,故C项错误;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植被增加有利于减少河流径流量,故D项错误。

15.[考向水土流失的成因]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读表可知,前4次降水均没有产生洪水。

受前4次降水的影响,雨水下渗量大,地下水水位升高,第5次降水下渗量少;根据表格数据推测,第5次降水强度大,因而汇流速度快,形成洪峰。

16.[考向水土流失的成因]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 D解析河流含沙量大,说明水土流失严重。

河流泥沙来源于流域内的汇水区,河床和沟谷不是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排除A、B两项;该地植被覆盖率上升,裸露坡面少,排除C项;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前5次降水时,坡面径流携带的泥沙并没有大量进入河流,而是被植被束缚在坡面,植被覆盖的坡面泥沙越来越多,泥沙集聚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其保持水土的能力,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故D项正确。

(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7~18题。

17.[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植树种草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

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有利于固定表土,①正确;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②正确。

故A项正确。

18.[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答案 D解析河流水位越低,放水冲沙效果越好,故选择枯水期放水;放水强度越大,冲沙效果越好,故应选择集中放水,故D项正确。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2018·山东济南模拟)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

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

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原因分析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考向荒漠化的地理背景]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A.冲积扇B.冲积平原C.三角洲D.山间盆地答案 A解析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南北两侧是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山上的冰雪融水在山前冲积扇地带出露形成绿洲,A项正确。

20.[考向荒漠化的表现形式]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①横沙丘②纵沙丘③抛物型沙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 B解析由材料“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可知,北部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源充足、风力强劲,图中横沙丘、抛物型沙丘与沙供给量、风速、植被覆盖度的关系与之符合,①③正确,选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