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托马斯·沃尔夫的《虎种》

合集下载

解读老虎一诗中隐喻

解读老虎一诗中隐喻

(,350007)摘要:隐喻从语言层次上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规隐喻和文学作品的诗性隐喻。

布莱克的“TheTiger”一诗的隐喻历来被津津乐道,文章旨在用诗性隐喻来解读“老虎”一词的多重象征意义。

关键词:布莱克;隐喻;《老虎》;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 I106.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491(2007)04-0049-02 威廉·布莱克(W illiam Black, 1757-1827)是英国18、19世纪最富天才的诗人和艺术家,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西方现代派艺术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

他的作品重想象、重灵感,将深邃的思想融汇于一套独特的、充满象征与神话的传说中,常常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和宗教色彩。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短诗集Songs ofExperience(《经验之歌》)文字素朴,形象鲜明,寓意深远,名作《老虎》即是其中之一。

此诗遒劲雄浑,气势夺人,运用民间歌谣的创作手法,语言淳朴而简洁,节奏鲜明而和谐,意象丰富多彩,在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之中反映出严肃的思想内涵。

本文旨在从诗性隐喻角度解读“老虎”一词的多重象征意义,使之更加形象鲜明。

1诗性隐喻莱可夫与约翰逊(1980)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我们的语言仔细推敲起来都与隐喻挂得上钩。

这些学者把这样的语言学隐喻称为“常规隐喻”。

之后,莱可夫和特纳(1989)发表了有关诗性隐喻的专著《超过冷静理性:诗性隐喻分析指南》,把诗性隐喻完全纳入了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认为语言学隐喻和文学隐喻无本质区别。

但对于两者的区别罗西克早在1978年就指出,语言学隐喻和诗性隐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放在同一范畴之内。

作为语言学隐喻被看作是用隐喻方法产生的新词和词源之间关系的元语言学构成,而诗性隐喻要以新的方法分析,区别生动性和陈腐性,强调突出性。

诗性隐喻通过对诗性语篇在各自领域内的语境化,可以挖掘丰富的象征手段和意象(Selepe, 1995)。

马丁(Mar-tin, 1979)认为隐喻是人类经验中心照不宣的成分的显示,这种成分不能用常规语言作清楚表达。

28《华南虎》演示文稿2

28《华南虎》演示文稿2

请看下面的资料
关于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 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 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 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 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 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 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即通过华南 虎的形象表现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 由的渴望(主旨)。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 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是相 似的。
• 第一、二小节以叙述语气为主,第三、四小节要 读出华南虎对人类的轻蔑,读出它内心的孤独和 忧愤,更要读出它的抗争,最后一节是作者感情 的高潮,要读出作者的羞愧和觉醒后的激愤。
华 南 虎
牛 汉
课题
《华南虎》中的华南虎,观众,铁 笼,我各代表了什么?
• 1.华南虎:向往自由、追求独立、勇敢抗争、高傲不羁( 虽身处牢笼却不失王者风范)的人; • 2.观众:冷漠无情、愚昧无聊、市侩可笑、乃至人格堕落 的人; • 3.铁笼:束缚人民思想自由、人身自由的,使人民生活在 水深火热中的牢笼,不同的是华南虎在有形的牢笼中,而 人民在无形的牢笼中; • 4.我:良心未泯、深有感悟、超越苦难、奋然前行、身陷 险境但仍胸怀大志的人。
27、这是什么写法?
象征。
28、 什么是象征? 象征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 间接地表达与之相应的(相似或相近) 概念,思想,情感的写法。
诗中华南虎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以虎喻 人——托物言志。
华 南 虎
囚于笼中 失去自由 远离家园 身处逆境 (1-2) 沦为赏物 命运不幸 玩物 供人解闷 囚徒 威严冷漠 高傲不羁 惨遭酷刑 勇敢抗争 石破天惊 野性大发

《中国虎》里面的震撼与悲悯

《中国虎》里面的震撼与悲悯

《中国虎》里的震撼与悲悯初读《中国虎》是因为它的角度,所有能够从动物的角度有所阐发和解读的小说都应该得到尊敬。

不仅是因为这需要在动物学和环境地理方面的众多知识积累,更多的是只有从动物的角度去认可动物的行为才是动物小说真正开始牵动人内心了。

人是万物之灵,但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

动物和人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自己所接触到的世界。

或许动物没能和人类一样把思维的触角衍生到广阔的宇宙或者微观的量子世界。

但是动物肯定是有思维的,区别只是范围大小和深浅的问题。

动物会躲避、会觅食,在一次被捕猎陷阱伤害过后会躲开,这些都说明了动物是和人一样有智慧的。

人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并不能掩盖人类本身器官的臃肿和乏力,动物能够嗅出细微的味道、可以听到非常细小的声音。

其实动物和人类的认识和能力并不是上下的关系,而是水平交叉的关系,只不过人类掌握的知识技术能够轻而易举的汇集、流传、高速的蜕变罢了。

动物代代相传的经验和种群之间的彼此冲突让他们的知识积累变得缓慢,偶尔出现天灾人祸还可能要重新来过,就是因为这些让他们不能和掌握知识储存能力的人类一较高下。

但我们很多时候仍然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和动物们的高明叹为观止。

不可否认,这本书里有不少奇怪而不合理的文字。

比如说偷猎者用下体去感知野兽的到来、动物保护者在野外沐浴、突如其来的中国虎奎奎、事事公开的珍稀动物保护组织。

小说家言自然不必细究,剧情发展需要,畅销的打算等等都会让你不必介怀。

不过动物小说贵在圆融无缺,这和异世界的玄幻小说是一样的,当你展示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给读者时,你需要让读者始终对你信任如初,而不是看到一个缺口。

当然在全篇文章曲折奇绝的情节、波澜壮阔的救虎图卷还有溢于言表的爱虎崇虎之情之下,这些小瑕疵也无伤大雅。

母虎祖祖,一个令人生畏,有机智近妖的生灵。

她的母亲在前往百山祖的时候正好发情,避免了来自百山祖雄虎的驱逐。

交配繁殖后,她的父亲把自己的领地留给了母女,返回了自己曾经的家乡江西,妄图通过自己的勇猛开辟另外一块领土。

《虎子》

《虎子》

《虎子》《虎子》是托马斯·沃尔夫晚年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该短篇小说的分析,揭露出其中反映的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上的种族问题,以及美国黑人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受压迫以致最终走上毁灭之路的现实。

作者用短短篇幅的笔墨,描绘了美国社会中隐藏的危机,和自己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标签:《虎子》托马斯·沃尔夫种族歧视种族隔离一、引言托马斯·沃尔夫是20世纪前期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他与福克纳、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辛克莱·刘易斯不分伯仲。

沃尔夫的作品选材贴近生活,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写作风格朴实奔放、抒情色彩浓郁,常以象征和暗示的手法打动读者。

1938年沃尔夫去世后,福克纳将他列为他们那一代中最好的作家,而将自己列在了沃尔夫的后面。

福克纳说:“我把沃尔夫列为第一,因为我们都失败了,可是沃尔夫最能尽力而为,因此他的失败最为杰出……我敬佩沃尔夫,因为他全力以赴,想把话都说了,甚至情愿把文体、连贯性以及所有精确的原则加以扬弃,而希望把人类心灵的所有经验,原原本本地放在一个针头上”。

[1]沃尔夫的短篇小说《虎子》(The Child by Tiger)就是其写作风格和独特创作特点的完美展现。

《虎子》主要讲述了在美国一个小镇中,一位平日里性情温和、能力非凡的虔诚基督徒黑人迪克·普罗索突然变成一个疯狂的杀人狂魔的故事。

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巧妙地设计了许多意味深长之处,给这篇看似情节简单的小说埋下了耐人琢磨的伏笔,让读者对这篇小说有了更丰富的解读。

二、迪克·普罗索的悲剧迪克·普罗索是谢波顿家的黑人奴隶,他精通各类工艺,平日里恭敬谦逊,在主人和孩子们眼中都是无所不能。

但是,迪克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努力而真正得到白人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他被极度边缘化,没有人考虑他的感受,没有人走近他的生活。

后来,迪克发疯后,白人们自然十分诧异,平日里恭敬虔诚的黑奴竟突然杀了那么多白人。

浅析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理论

浅析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理论

浅析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理论□宋童恬叶洁楠摘要:瑞士美术史学家沃尔夫林擅长探究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普遍原理。

他的著作《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根据不同时期绘画的风格总结出五对概念——线描和涂绘、平面和纵深、封闭的和开放的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清晰性和模糊性,利用形式分析的方法对风格问题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分析。

该文作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理论的研究,探讨其历史价值和影响意义。

关键词:沃尔夫林形式分析理论风格普遍原理―、沃尔夫林艺术理念的背景研究沃尔夫林(图1)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是著名美学史家和艺术家,西方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沃尔夫林着重研究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普遍原理,而不是对历史的探究。

理性主义思潮出现后,艺术的研究开始与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相联系,强调从理性的角度看问题,发现其规律。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风格逐渐出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在《美术史沉思录》中,沃尔夫林叙述了形式分析法。

他的美术史教学以看和描述为主,从看开始,以描述收尾;看是描述前的必要准备,描述是对看的进一步检验。

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中,沃尔夫林用移情理论说明建筑如何才能具有表现力的方法,并不是单纯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二、《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中的五对概念分析1•线描和图绘线描和图绘,即视觉的和触觉的,这对基本概念体现的是两 种截然不同的观察方式。

线描通过线条的形式和走向表现对象,图绘通过图块的绘制表达对象。

在具体的审美创造过程中,线描和图绘具有重要的影响。

沃尔夫林在绘画方面,从光影效果、明暗变化、线条轮廓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对线描和图绘概念进行对比分析。

如,在线条轮廓上,线描强调剪影轮廓,而图绘风格强调形式轮廓。

2.平面和纵深各个平面的叠加和排序是构成一个整体空间的必备条件,且同一平面之间排列界限清晰可见,即线描风格作品在空间塑造上的特征。

纵深是由物体间隙中存在的光线将画面中的形体连接起来的效果,形成视觉上的前后空间关系。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虎妞形象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虎妞形象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虎妞形象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两个倾向——理想化和厌女症,其中“厌女症”的表现一般外化为悍妇、母夜叉、狐狸精、妖女等形象,如《水浒传》中的阎婆惜、潘金莲,《聊斋志异》中的妒妇,《红楼梦》中的赵姨娘。

厌女症的外化是对女性的惩戒;而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则是对女性的引导,使之陷入男性期待的“圈套”。

《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的塑造是对“厌女症”的极致演绎,作者在男权意识的支配下不自觉地将虎妞“魔鬼化”。

从外貌来讲,在作者笔下,在祥子眼里,虎妞老、丑:“她的脸上大概又擦了粉,被灯光照得显出点灰绿色,像黑枯了的树叶上挂着层霜。

”“虎妞刚起来,头发髭髭着,眼泡儿浮肿着些,黑脸上起着一层小白的鸡皮疙瘩,像拔去毛的冻鸡。

”“她也是既旧又新的一个什么奇怪的东西,是姑娘,也是娘们;像女的,又像男的;像人,又像什么凶恶的走兽!”“他越来越觉得虎妞像个母老虎。

”以男人的观点从“外在”判断,虎妞根本不符合男性对女性美的定义标准:她三十七八岁,“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

在艺术和通俗文化中,女性躯体是作为景观而存在的,女性将其躯体提供出来供人欣赏。

正如20世纪60年代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所称:男人观看女人,女人观看被观看的自己。

男人批评她们的身体,而否定她们身体“内在”的感觉。

女人依靠男人的感觉而活,依靠男人对她们的美德所设定的价值而活。

从虎妞的性格看:“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她说话大大咧咧,不会刻意压低自己的声调,几乎每一句话都以感叹语调表达出来,即使是关心祥子,也是一些泼辣、粗俗的言语:“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子那样。

“好吧,你有你的老主意,死了可别怨我!”这样的语言在作品中很多,所体现的是虎妞彪悍、泼辣、大胆与粗俗。

她不符合男人眼中的女人气质。

女性主义者提出:女性气质是一种结构性问题——人生而平等,但女人却被教育成附属的、柔弱的、没有思考能力的人。

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四种人格类型观后感

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四种人格类型观后感

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四种人格类型观后感After watching the documentary "Tiger, Peacock, Koala, Cat, and Owl: Four Personality Types," I was struck by how much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nimals can be reflected in human personalities. It was fascinating to see how each animal's behavior, communication style, and approach to relationships could be so similar to certain human personality traits.在观看了纪录片《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四种人格类型》后,我被这些动物的独特特点如何反映在人类个性中深深打动。

看到每种动物的行为、交流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都与特定的人类个性特征如此相似,这让我觉得非常耐人寻味。

The tiger personality type struck me as bold, confident, and independent. They are natural leaders and are not afraid to take charge and make decisions. However, they can also be aggressive and territorial, which can sometimes lead to conflicts with others. This reminded me of some of the strong-willed and assertive individuals I have encountered in my own life, who exhibit similarleadership qualities but also struggle with managing their temper 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老虎型的人格类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大胆、自信并且独立。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再练第四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理解词句含意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再练第四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理解词句含意

第二节 理解词句含意 板块一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幼 虎舒 展在吼叫的大型猫科动物中在我国国画中我最欣赏的是老虎。

它浑身猛气威武雄壮一声长啸 (鲁迅《答客诮》)可是生长在非洲大陆自然保护区的国家大公园里的幼虎与羚羊、野猪、小鹿……群居嬉戏和睦相处捕获猎物的本能退化了豪雄的长啸也失传了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猫科成员。

生长在动物园里的幼虎比自然保护区一代胜过一代不是仅仅指生活享受最主要的是在出强者、出人才方面要一代超过一代这样才不致成为或“温室里的花朵”或“应试的机器”或“两脚书橱”或“禄蠹新贵”。

对于一茬又一茬、一浪高一浪的“追星族”、“发烧友”的后备军的迅猛扩大积极的一面姑且不论;如果从消极方面看未必不是历史上幼虎成为小猫的新的变种。

再加上缺乏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有些生于温柔乡长于富贵场离了父母的庇护就活不了的簪缨少年将来会不会成为浮浪子、闲人、恶少、莠民、纨绔与衙内实在是很难说的。

野外幼虎昼伏宵征于林间溪泉双目如电独往独来狐狼不敢近蛇蝎不可拦多么自由何等自在!被驯化了的虎可以活到25岁而野外的虎只能活10岁在窝窝囊囊与堂堂正正之间年轻的朋友你选择写出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四个词语的含义。

(1)“温室里的花朵”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试的机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脚书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禄蠹新贵”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温室里的花朵”指:娇嫩柔弱经不起生活磨难的人。

(2)“应试的机器”指:善于应付考试缺乏生活能力的人。

(3)“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却不善于运用的人。

悖论的总结(通用26篇)

悖论的总结(通用26篇)

悖论的总结第1篇例子:为了对抗授权经销商,一些平行进口商强调个性化的服务,而其他进口商则不断寻找新的货源,即使它们现在的货源看起来还很保险。

B&N的xxx先生感到切断化妆晶业务供应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总会有人愿意把货物卖给平行进口商的。

因此,与授权经销商希望的相反,平行进口商能够生存下来,而且会通过利用大企业的弱点生存得很好,而大企业也不愿积极反对产品的平行进口。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xxx先生竭力主张与授权经销商共存,他说:“如果我们还击,是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的。

”认识到对抗平行进口商无益,一些化妆品公司的授权经销商采取了这样一种战略:“如果你打不败它们,就加入它们!”这些经销商反而去接近平行进口商,让它们分销自己的产品。

例如,B&N的行政主管xxx先生曾说,现在主要化妆品品牌70%的授权经销商都会以折扣价向平行进口商供应商品。

事实是,有能力向平行进口商提供货物的授权经销商强烈要求,卖给授权经销商的产品成本不能高于平行进口商在别处获得产品时支付的价格。

这进一步反驳了用来解释平行进口起因的价格歧视论。

B&N开始只是一个小平行进口商,但后来发展为拥有7个店面的连锁店。

这是连锁店悖论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那些化妆品的授权经销商除了容忍B&N之类的平行进口商进入,并容忍其店铺数量不断增长以外别无选择。

虽然授权经销商为化妆晶支付的价格较低,但是它们不得不为在高档地段陈列商品而向百货商店支付高额费用。

再加上高额的营销和广告费用,意味着授权经销商无力挑起价格战来赶走平行进口商。

这点解释了为什么香奈儿和雅诗兰黛之类的品牌授权经销商只能将唇膏价格从大约34新元降到28新元,但从不会低于平行进口商开出的24新元的价位。

悖论的总结第2篇“说谎者悖论”的内容是:如果某人说自己正在说谎,那么Ta说的话是真还是假?举个例子:“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就不符合“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则这句话就是假的;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就符合“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则这句话就是真的。

谁说虎毒不食子

谁说虎毒不食子

谁说虎毒不食子?栏目:百味人生作者:哈尼瑞·莱米拉梦非译来源海外文摘2019年第2期人们常说“虎毒不食子”,因为弑子是一种反自然、反天性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亲生父母杀害自己孩子的新闻总会引起社会轰动。

这些杀害自己亲骨肉的人,到底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正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题。

他们是疯了吗?如果那些杀害了自己亲生孩子的父母,是因为患有精神疾病才会有如此行为,还勉强可以理解,但可怕的是有很多弑子之人本身并没有精神疾病。

2017年7月,大卫·奥贝尔以预谋杀人罪被西班牙地区法庭判处无期徒刑,他也是自西班牙刑法改革后第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

这起判决的背后是一起耸人听闻的案件,2015年,在给自己4岁、9岁的两个女儿下了迷药后,他用电锯和菜刀残忍地将她们杀害。

案件发生后,人们在震惊之余也感到有些无法理解,因为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人性本能出发,都无法解释这种行为,更何况他和前妻之间也没有任何冲突,不存在通过杀害女儿来报复前妻的可能。

就在奥贝尔弑女案宣判的几个月前,西班牙加的斯省法院也审判了一起弑子案。

2016年12月,胡安·马尔克斯·法贝罗因用匕首刺死了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被法院判处45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

在被问及杀人动机时,胡安给出的理由是:他实在是“受够了”。

据警方调查,胡安在妻子癌症去世后仅几个月,就找了一个年轻的摩洛哥女友,却遭到两个儿子的强烈反对,胡安因此对儿子心生怨恨,最终将他们残忍杀害。

这两起弑子案是西班牙近些年来最受关注的案件,并且也将杀害子女罪这一专有名词推上了风口浪尖。

专家表示,父母杀害亲生子女这类案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3种:一是对于患有先天性生理缺陷或重大疾病的孩子。

二是父母本身患有精神疾病,在神志不清的状况下错手杀害了孩子。

三是父母本身其实并不想要或不喜欢这个孩子,因此将其杀害。

当然,除了以上3种主要原因之外,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可能性。

从古到今的弑子现象弑子行为并不是没有先例,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孩子和奴隶就像其他牲畜一样,都是主人的财产,孩子的主人(父亲)可以全权决定是杀掉还是卖掉这个孩子,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高中语文第五册老虎、豹-在巴黎植物园 教案

高中语文第五册老虎、豹-在巴黎植物园 教案

老虎、豹-在巴黎植物园老虎[教学目标]一、分析诗歌中“老虎”这个意象的特点,说说老虎身上具有的精神品质和象征意义。

二、在诵读中体会老虎身上体现出的力之美,激发学生生活学习的斗志。

三、培养学生阅读外国诗歌的兴趣,领略外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四、通过和郭沫若译本的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一、小组合作预习,威廉·布莱克的生平贡献。

二、诵读品味。

在反复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感情。

三、问题探究。

抓住重点诗句,小组合作研究讨论。

四、比较阅读。

与郭沫若的译本进行对比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路。

五、媒体设计:1制作虎啸深山的幻灯片并配虎啸之声。

2制作郭沫若翻译《老虎》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掉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桨,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英国著名诗人布莱克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老虎》。

二、初读感知,把握大意。

(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初读此诗,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较难理解诗歌内容,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

)引导题:1自由朗读,谈谈你读这首诗时,作者笔下的老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影响?2首尾两节内容上完全一样,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3说说作者在刻画老虎这个形象时,作者抓住了老虎哪些方面的特征进行赞美的?(让学生边读边圈点边思考,在疑难处作标记。

)全诗共六节内容。

第一节先描绘老虎给人总体上的印象,赞叹老虎“火一样的辉煌”和“一身惊人的匀称”。

第二节抓住老虎火焰般地眼睛和敢于凌空抓火的胆魄进行赞美。

第三节赞美老虎活力四射的筋络和勇猛无比的手脚。

第四节赞美老虎饱经锤炼的脑髓和掐住雷霆的迅猛威力。

第五节是在以上三节对老虎正面赞美后,从侧面赞美,描绘了老虎大胜的场面,并想象上帝“可会笑笑”。

第六节是第一节的反复,诗人在对老虎细致赞美后再次重复赞美老虎身上那种惊人的匀称。

《老虎》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老虎》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老虎》的功能文体学分析本文以功能文体学理论为基础,以威廉姆·布莱克的《老虎》一诗为例,利用功能文体学理论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有动因的突出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层分析,旨在发现这首诗的文体特征如何服务于主题表达。

标签:功能文体学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有动因的突出一、引言威廉姆·布莱克是18世纪英国前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解读,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疑虑、彷徨和憧憬。

《老虎》一诗是布莱克的杰作之一,对该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学批评领域,侧重于研究诗歌的韵律、意象或主题意义。

在语言学领域,应用语言学家Guy Cook(1994)在其专著Discourse and Literature中曾运用图式理论对该诗的结构组织、主题意义进行过细致的分析。

Cook的分析侧重于该诗的认知构建和解读,对该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文体特征论述不多。

本文拟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该诗进行功能文体学分析。

功能文体学研究的重点是把突出的语言形式与作品的整体意义联系起来。

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从功能文体学理论所特有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有动因的突出对这首诗进行深层分析,以发掘其表层和深层含义。

二、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语境是影响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了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便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更谈不上正确理解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此外,语境是突出特征得到前景化的重要因素。

判断突出特征是否体现文体意义的关键就是看突出特征是否在语境中起作用从而表达作者的意图。

因此,我们在对作品前景化特征进行讨论时,首先要了解作品的语境。

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和文化(背景)语境等语境因素在语篇分析中能够起到制约和确定语义、解释语篇参与者的交际意图、传达言外之义、衔接并连贯语篇等作用。

从根本上说,决定语篇构建方式的是文化,是基本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会构建出什么样的语篇。

从生态美学角度解读《虎兄虎弟》

从生态美学角度解读《虎兄虎弟》

从生态美学视觉解读电影《虎兄虎弟》摘要:《虎兄虎弟》是法国著名导演的一部成功巨作,通过两个双胞胎老虎的故事,强烈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罪恶,旨在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生态美学人类中心主义虎兄虎弟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以生态哲学为指导与观照,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出发,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试图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

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人民的神态美学的意识日趋淡薄,已面临着危机。

电影《虎兄虎弟》讲述了两只老虎酷玛与桑哈的故事,在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声名狼藉的英国猎手艾丹·迈克拉里本以猎取象牙为生,但却在一次猎杀行动中发现了老虎一家,桑哈的父亲被残忍杀害,酷玛也被随之带走,母亲挽救失败。

不久,在土著王子的围猎中,桑哈也与母亲失散,桑哈被法国使馆的儿子收养,并建立了深厚友谊。

但是好景不长,命运的辗转,两兄弟最终被卖进不同马戏团。

但是一年之后,两只老虎在斗兽场上相斗相遇,那一刻,两只老虎眼睛深情对视着,如水一般纯净柔和、、、、、、最终得以自由,回归大自然。

影片强烈控诉人类的贪婪与自私,号召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一、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罪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高等动物,有思想,有意识,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中心,享受这大自然赐予的万事万物的同时,为了满足内心不断膨胀的欲望,希望从自然中得到更多,因此无情冷漠、毫无节制的索取和掠夺大自然,严重破坏了生态的平衡。

(一)对人类欲望膨胀的批判我国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一心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即无欲无求,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统一。

但是,人类更多的是被贪婪欲望蒙蔽了双眼,看中的是眼前的利益,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影片《虎兄虎弟》镜头一开始描述的老虎一家四口静谧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但是人类狩猎者的到来破坏了这一和谐的画面,给动物带来了一场不折不扣的的巨大灾难。

动物的心理意象解读

动物的心理意象解读

动物的心理意象解读在人格意象分解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一些动物的形象。

这些动物也是子人格。

动物无须辨别来源,我们只需要知道这种动物的象征意义,动物往往代表一个人天赋的素质特点、神经系统的特点,或者按前苏联心理学家的说法是气质。

气质是性格的基础,所以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子人格中包含几种什么动物,就可以大致知道他的性格。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鲁智深和李逵都勇敢,但是他们的勇敢方式是不同的。

因为鲁智深是“大象”,他的勇敢中有智慧,他的勇敢是因为心理力量非常大,所以有安全感。

大象虽然不战斗,也没有哪一种食肉动物会想到去吃大象,所以大象有一种从容不迫。

鲁智深的勇敢就是这样的从容不迫。

而李逵是“牛”,牛的勇敢是“视死如归”的勇敢,是不顾一切向前猛冲的方式。

对一个动物究竟象征什么,我是由我的经验做出的总结。

因为我给很多人做过人格意象分解,见过很多动物,所以我对各个动物所代表的特点,有了很多体会。

世界上的动物种类众多,子人格中的动物也有不少。

每一个动物都可以做大量的细致分析,可以分辨这个动物和其他动物心理的不同。

我教学生的时候,很多的时间是用在讲这些动物意象的。

不过,在这样一小本书中不可能很详细地讲。

我这里只大致说一些,对动物意象的分析,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另一本书《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

根据我的经验,如羊、鹿、羚羊、兔子等较弱小的食草类动物,所代表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温和、善良、内向老实等。

有这样的子人格的人一般比较内向,敏感细腻,缺点是比较胆小。

鸽子、一般的鱼在性格上和这些小食草类动物相似。

但是,如果细细分辨还是可以发现这些动物之间的细微差异。

比如羊更强调温顺,而羚羊更强调的是活泼。

大型食草类动物如马、牛、大象等性格和小食草类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所不同。

比如马就代表比较外向、张扬、洒脱的性格。

猫科动物共同的特点,是两重性性格。

有妩媚的一面,也有威猛的一面。

猫是小兽,象征的心理力量比较小,妩媚的一面表现得比较多,所以代表的性格是比较情感的。

猎人、猎物、腐食者?——《人类演化原理》中的人类祖先

猎人、猎物、腐食者?——《人类演化原理》中的人类祖先

猎人、猎物、腐食者?——《人类演化原理》中的人类祖先赵树冈【摘要】长久以来,透过各类传播媒介的介绍,大多数人似乎已经认定我们的老祖先很早就能运用智慧与勇气在蛮荒世界生存,成为自然界的伟大猎人.但事实似乎没有那么简单.本文从英国普利兹奖得主Roger Lewin和剑桥大学教授Robert A. Foley合著的《人类演化原理》(Principles of Human Evolution)一书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人类先祖(hominins)究竟是猎人、猎物,或腐食者的争论.此外,也高度评价了该书以科学的视野与优美的文笔,让读者清楚掌握学者应如何解读考古材料,并且以侦探小说的笔调,描绘了人类先祖的生计与社会活动的演化.【期刊名称】《民族学刊》【年(卷),期】2017(008)003【总页数】6页(P53-56,113-114)【关键词】《人类演化原理》;人类祖先;食物分享假说;腐食者假说:进步的食腐食者假说【作者】赵树冈【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4几乎所有人都曾经在图片、影像里看见过披着兽皮,拿着简单棍棒与猛兽,甚至与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恐龙搏斗的“原始人”形象。

人类老祖先似乎很早就能运用智慧与勇气在蛮荒世界生存,成为自然界的伟大猎人。

事实上,人类的祖先在上新更新世(Plio-Pleistocene)阶段不仅不一定是猎人,或许也是其他肉食动物的猎物,甚至如非洲鬣狗或秃鹰,是以啃食腐烂尸体维生的腐食者。

诸如此类人类演化的漫漫长路,在英国普利兹奖得主、自由撰稿人罗杰·列温(Roger Lewin)和剑桥大学教授罗伯特·福列(Robert A. Foley)合著的《人类演化原理》(Principles of Human Evolution)书中,以科学的视野与可读性高,优美的文笔完整呈现。

[1] 让读者清楚掌握相关学者如何解读考古材料,同时透过严谨的学术成果与争议,用侦探小说的笔调,描绘了人类老祖先的生计与社会活动等重要演化过程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