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考地理真题汇篇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精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版
考点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全国卷版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
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
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1全国乙卷)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2.(2021全国乙卷)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3.(2021全国乙卷)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
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
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2020全国I卷)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5.(2020全国I卷)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6.(2020全国I卷)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如下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近3年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轻松构建学霸脑图】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自然带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强化应用】(广东省2018届高三百校摸底联考)岗什卡雪峰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海拔5254.5米,山体由石英角闪岩、片麻岩、斜长角岩、基性火山岩等多种岩石组成。
山下的“七彩冰瀑”在白色“水晶”的基调上,有蓝有黄有绿……在高原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蔚为奇观。
在海拔4350米处是登山大本营,可仰观雪山,俯视祁连大草原。
下图示意“七彩冰瀑”。
据此完成1—3题。
1.岗什卡雪峰登山探险的最好时间是A.1月、2月B.3月、4月C.6月、7月D.10月、11月2.“七彩冰瀑”色彩斑斓的原因是A.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入射角变化B.多种矿物经水溶解并在流经地沉淀C.地形高低起伏,水体面积温度不同D.结冰的水体中含有大量不同的矿物质3.下列草原植被,与祁连大草原形成原因相似的是A.天山伊犁草原B.呼伦贝尔草原C.锡林郭勒草原D.川西巴塘草原(2018届高三TOP20十二月Ⅱ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种,迁徙是鸟类遵循大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
根据鸟类有无迁徙习性,可将鸟类分为留鸟和候鸟(包括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漂鸟)两大居留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某山地鸟类居留类型与海拔梯度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该海拔带200米左右冬候鸟种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温暖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D.人类活动较少5.该地海拔带500米左右留鸟种数较多,主要分布在A.阳坡缓坡B.阴坡陡坡C.阳坡陡坡D.阴坡缓坡6.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山地至今仍保留少部分漂鸟(小区域短距离迁徙的候鸟),推测此类候鸟的生活习性是A.夏居城区,冬居农区B.夏居农区,冬居城区C.冬居山林,夏居平原D.夏居山林,冬居平原(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12月摸底考试)“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大景之一,秦汉时期即开始流传。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讲义:专题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
[网络建立][名师点拨]整体性和差别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大特色。
在复习过程中应本着理解原理、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利用整体性原理,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各因素之间关系剖析地区自然地理特色和环境问题。
能够利用地区图和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剖析地理环境的地划分异规律。
年份读设问知考向(全国文综Ⅰ,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北京文综,41(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种类,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色和成因2017(江苏地理,27(1))2017年3月,中国某旅行团从温尼伯搭车前去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丛林带挨次过渡为________。
这类景观带的变化表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分异规律。
(全国文综Ⅰ,37(2))剖析勘探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目较少的原由。
2016(全国文综Ⅰ,10)磷高积累区是(全国文综Ⅲ,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对比,点苍山此刻(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9)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2014为该群岛中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1.含义自然地理环境的六大体素(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岩石)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一个基础、两大功能形成基础: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徙和能量互换。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过程经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实现,此中生物起到了重点作用。
两大功能:生产功能和均衡功能。
3.两大表现自然地理环境拥有一致的演化过程。
一个因素的演化陪伴着其余各个因素的演化,每个地理因素的演化都是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地理因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浑身”。
某一地理因素的变化会以致其余因素以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方法技巧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剖析剖析地理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特色协调一致的关系。
常剖析某一地区自然景观的成因,如联合地理地点剖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剖析地理环境某一因素变化以致其余因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5年高考真题汇编(2014-2018年)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2014-2018真题汇编(2014年全国1卷7-9)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
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1~3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③ 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 .植株数量B .总生物量C .地上生物量D .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 .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2014年全国2卷8-9)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4--5题4.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5. 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图4(2015全国1卷10-11)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4,完成6~7题。
6.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 .持续淤积 B .先侵蚀、后淤积 C .持续侵蚀 D .先淤积、后侵蚀2 m1975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年10 1520距起始点距离/km7.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016年全国1卷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18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8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秦岭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阿巴拉契亚山答案 B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型较小,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
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海拔2800米处高山盆地,此盆地由三个“U”形谷组成。
下图为“我国天山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有关天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为北坡,B为背风坡B.A坡植被比B坡的更为茂盛C.L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D.可找到冰川运动痕迹3.焉耆马的特征形成原因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小( )A.冰雪融水提供优质水源B.平坦地形提供奔跑场所C.多样植被营养丰富D.高寒缺氧提高耐力答案 2.D 3.A解析第2题,由图可知A坡雪线高于B坡,雪线以下同一自然带A坡高于B坡,则可推知A坡既是阳坡又是背风坡,B坡既是阴坡又是迎风坡,故A坡为南坡,B坡为北坡。
B坡的自然带数量多于A坡,故B坡植被更为茂盛。
L自然带介于山地草甸带和山地草原带之间,且海拔较高,又是阴坡,光照不足,气温低,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该山顶部有高山冰雪带,海拔2800米处有“U”形谷分布,故可以找到冰川运动痕迹。
第3题,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海拔2800米处高山盆地,海拔高,高寒缺氧的环境提高了焉耆马的耐力;盆地地形,盆地内部平坦开阔,有利于形成其善奔跑的特点;多样植被为其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了其较小的体型特征。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位于浙西北的西天目山生物多样性丰富。
读“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4~5题。
4.西天目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土壤分布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5.M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硬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答案 4.A 5.D下图为“哈萨克族牧民转场放牧示意图”。
2018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②植被是()A.热带草原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硬叶林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B. 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C.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非地带性D. ⑤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答案:1.C 2.D解析:第1题,②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下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第2题,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纬度变化,受热量的影响;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影响;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⑤处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2017吉林长春二模)某人在夏威夷群岛中较大的岛屿——瓦胡岛上旅游,他发现甲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而乙处是荒漠草原。
下图为瓦胡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第3~4题。
3.图中四地风向判断正确的是()A.①—东南风B.③—西北风C.②—东北风D.④—西南风4.甲处森林景观和乙处荒漠草原景观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答案:3.B 4.D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位置,该地位于低纬地带,盛行东北信风,②为迎风坡面,选B。
第4题,甲处森林景观和乙处荒漠草原景观的形成是降水条件的不同所致,甲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乙为背风坡,这是因为地形因素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的表现,选D。
一旅游爱好者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
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流石滩照片。
专题0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解析版)
专题0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情概览:解读近年命题思路和内容要求,统计真题考查情况。
2024年真题研析:分析命题特点,探寻常考要点,真题分类精讲。
近年真题精选:分类精选近年真题,把握命题趋势。
知识速记:归纳串联解题必备知识,总结易错易混点。
名校模拟探源:精选适量名校模拟题,发掘高考命题之源。
考向考查统计命题解读2024年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主要以植被和土壤为出发点,考查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域分异规律。
如全国甲卷9~11题、湖南卷18题、湖北卷1~3题、广西卷14~16题、北京卷18题,主要以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影响,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浙江卷(1月)3~4题、黑吉辽卷8~9题、湖南卷19题、北京卷16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福建卷14~16题、黑吉辽卷4~5题、新课标卷6~8题、湖南卷9~11题,考查植被和土壤的成因、影响因素等。
自然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综合性非常强,所有与自然地理相关的知识点都可以从该角度进行考查,要求考生对自然地理知识点整体把握、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是历年各考区的考查重点。
考向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4·高考·全国甲卷)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岸边,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
剖面中的泥沼土层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沙与泥沼土互层中,与风沙层相比,泥沼土层沉积物()A.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少B.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少C.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多D.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多2.推测灰绿色泥沼土层上部(深度约230~260厘米)出现的波状形变形成于()A.冻融造成的变形B.构造挤压变形C.流水不均匀沉积D.风沙差异沉积3.距今约15~8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A.持续升温B.持续降温C.波动升温D.波动降温【答案】1.D 2.A 3.C【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泥沼土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水的流速较低,与风沙层相比,颗粒较细,AC错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研究JW鲤择塑卜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全国文综m)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答案 1.A 2.D 3.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水分在洼地处积累,形成湿地,A 对。
气温降低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B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降水增多不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减少,C错。
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
第2题,洪水暴涨只能形成暂时的积水,A错。
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来自草地,故B错。
地面沉降与湿地的形成关系较小,C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和越年积雪分布,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积雪融水增多和表层冻土融化,为湿地形成提供了水源,且下层冻土不利于水分的下渗,易在洼地形成湿地,D对。
第3题,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量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条件变差,不再适宜发展种植业,更不会转化成对水分需求较多的林地和湿地,A、B错。
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使对水分需求较多的耕地转化成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少的草地,C正确。
气温升高,不会使耕地转化为寒漠,D错。
(2018・天津文综)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4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7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必
b 自然带的 过区域图考
3.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分布特征 查自然带的
b
类型、分布
特征及成因
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b
内容索引
考点一 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图形突破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考点二 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原因 考点三 主要陆地自然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课时训练
解析
12 345 6
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
解析
12 345 6
(2015·江苏地理)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读图回答第2题。
12 345 6
2.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解析 客家人南迁路线大致是由北向南,沿线自然景观差异属于由赤道到 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为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雷州半岛为热带雨林。
地方性分 异规律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 沿一定地势剖
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 面发生变化
质等差异的影响
较小尺度的 地域
答案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深化整合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
干湿度地带分异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
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 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
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 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
纬__度__变__化__更替 中高纬度地区
形成基础 热量
人教版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5 整体性差异性(含2013高考真题)
考点5 整体性差异性1.(2013·广东文综•T3•4分)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A.内蒙古自治区B.广东省C.西藏自治区D.甘肃省【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定位中经纬度定位在我国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应用。
【解析】选A。
从图中信息可知,由100°E向125°E纵坐标数值增大,植被覆盖度升高,由此推论,此省区从100°E向125°E降水在增多。
结合区域定位,可判断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从西向东,离海越近,降水越多,体现出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3·山东文综•T3~4•8分)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②为(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3.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2)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主要取决于水分因素。
【解析】2选A,3选D。
具体分析如下:第2题,沿图中③→②→①一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因此自然带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过渡特点。
第3题,图中信息说明,森林与草原分界线呈东北—西南走向,说明我国南方地区森林植被东西宽度大于北方地区,是因为南方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地区广,而我国季风区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的影响,因此其主导因素是季风。
(2013·海南地理•T8~10•9分)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4~6题。
4.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5.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6.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A.9月中旬B.10月上旬。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A.灰化层B.钙积层C.铁铝层D.黏化层(2024·湖南)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
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
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
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细颗粒茂密植被B.粗颗粒茂密植被C.细颗粒稀疏植被D.粗颗粒稀疏植被5.(植被的生态功能)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A.从稀疏到茂密B.从茂密到稀疏C.均用稀疏植被D.均用茂密植被(2024·全国甲)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2018高考地理(通用版):第1部分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5 逐题 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五(2016·重庆一中月考)下图为我国大体位于同一省份的三座山脉的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纵坐标为海拔),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海拔范围中,三座山峰自然带类型都相同的是( B )A.400~600米B.1 000~1 300米C.1 500~1 800米D.2 000~2 400米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甲乙丙有可能是自南向北排列B.甲乙两山冬季山顶有积雪,丙山没有C.甲乙丙有可能位于第二级阶梯D.乙山自然带带谱最复杂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三座山峰相同的自然带为2和3。
甲山2自然带的分布范围为800~1 800米,3自然带的范围为1 800~2 200米;乙山2自然带的分布范围为400~1 600米,3自然带的范围为1 800~2 300米;丙山2自然带的分布范围为1 300米以下,3自然带的范围为1 300~2 000米,所以三座山峰共同的自然带分布范围为2在900~1 300 米,3在1 800~2 000米,结合选项,可选B。
第2题,读图可知,相同自然带甲乙丙分布的海拔越来越低,说明热量条件越来越差,纬度越来越高,A对;甲山海拔和丙山海拔相同,纬度低于丙山,不可能出现甲山有积雪而丙山没有的情况,B错;三座山峰基带均为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当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再根据海拔高度大多在3 000米以下,应当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C对;乙山自然带有4个,而甲丙只有3个,所以乙山自然带谱最复杂,D对。
故选B。
(2016·浙江宁波十校模拟)下图为“我国土壤水平分布模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图反映了我国土壤的分异性规律,主要是( A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C.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D.纬度地带性和地方性4.绘制我国土壤分布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C )A.GPS和RS B.GPS和GISC.RS和GIS D.GRS和GIS解析:第3题,根据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可知,东部地区自南向北由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等变化体现纬度地带性规律,自东向西由黑土一直到灰漠土,体现经度地带性,故A项正确。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新高考版
考点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新高考版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
绿江村位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景观。
下图为“绿江村‘水没地’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2江苏卷)照片中河流对岸裸露带形成的原因是()A.岸坡崩塌B.开山采石C.水位涨落D.崖壁贫瘠2.(2022江苏卷)与图中L线高程接近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3.(2022江苏卷)下列月份中,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的一般是()A.2月B.5月C.7月D.10月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
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2022湖南卷)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6.(2022湖南卷)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
图6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021河北卷)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A.I—Ⅱ—ⅢB.I—Ⅱ—ⅣC.Ⅱ—Ⅳ—ⅤD.Ⅳ—Ⅴ—Ⅵ8.(2021河北卷)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①风速大②坡度大③土层薄④蒸发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中国地域文化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2018年高考地理 万卷检测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单项选择题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1—2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中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回答下列3—5题。
3.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地面蒸发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B.地面蒸发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地面蒸发量增大、降水增加D.降水增加、气温变幅变大、地面蒸发量增大4.该示意图最有可能表示的农业系统是()A.河谷农业B.坝子农业C.绿洲农业D.立体农业5.该示意图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元穷的6.如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A.西藏自治区B.广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甘肃省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成为风化壳。
如下图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7—8题。
7.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 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8.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达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读右图,回答下列9—10题。
9.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10.R 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读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等值线的数值c>b>a ),回答这下列11—12题。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答案 A解析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泥沙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到后期陆生生物生长,演变过程结束;结合四幅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③④①②,故A项正确。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答案 D解析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枯死、腐烂)是最早发生的现象,生物的生长是在营养素的条件下发生的,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的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故D项正确。
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答案 B解析图中演变过程最初是由生物因素发生的变化,导致水文、地形等因素的改变,最终使环境整体发生变化,故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B项正确。
图示蓝山山脉所在地区盛产咖啡,2015年11月27日20:55(北京时间),北京某国际饮料公司与该国蓝山咖啡企业签订网上订单。
下图示意蓝山地形分布。
据此图回答第4题。
4.该国蓝山山脉东北坡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B.热带雨林C.热带草原D.针阔叶混交林答案 B解析该岛处在18°N,属热带地区,排除A、D。
由于处在东北信风带,该山脉东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再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故属于热带雨林,选B。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B.1 900~2 000C.2 000~2 100 D.2 100~2 200答案 A解析图示四条折线都是在1 800~1 900米林带比重最大,故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1 800~1 900米。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5年高考真题)
草原—荒漠景观就属于这种分异规律, 故 A 项符合题意; 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
—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故 B 项不符合题意;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解析: A “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
异”,这里所说的分异是指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
B. 果洛山、雪宝项、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 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3. 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 日照更长 C.植被更密
B.
气温更高
D.
海拔更低
解析: 12.B 13.B 12.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山峰经历的冰期次数不同,经历的冰期次
数越多,说明山峰抬升至冰期的时间越早。从图中可以看出,
B. 高山草甸带
C. 高山苔原带
D. 冰川带
15. 阿尔泰山南坡
A. 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 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解析: 14. B 15. D 14. 判断教授目视方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
川的边缘”可知教授正在向高处看, “身后的森林”说明海拔较低的地方是森林带,站立地
()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版之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8年高考试题解读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地整体性与差异性(2018年高考广东卷>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沟壑地区地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地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地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地过度开采而造成地人为演化过程【答案】C【解读】根据题干可知,这一地表过程是反应地自然地理环境地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根据题干中地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则黄土高原不符合,石灰岩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即选C.<2018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地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答案】A【解读】与北坡相比,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分布空间范围大,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14.我国西藏地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地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地历史.修建墨脱公路地主要目地是A.改变墨脱地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地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地特色D.促进墨脱地产业向外转移【答案】B【解读】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地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地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地主要目地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地联系,对墨脱地生态环境影响不大.<2018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7-9题.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 30度附近8.④地降水特别丰沛地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地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地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答案】A【解读】根据上题判断,④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54°17′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地暖湿气流受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9.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地叙述,正确地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答案】B【解读】根据第7题判断,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两地相比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2018年高考重庆卷)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题6.该流域地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答案】A【解读】赞比西河流域地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地干湿季.7.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地显著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B. 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 叶面宽大,多气孔【答案】B【解读】干旱地区地植被一般来说,根系发达,叶面小,有地退化成针或刺,有地覆盖厚厚地蜡质,以减少水分蒸发.8.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地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 干流流速缓慢B. 峡谷险滩广布C. 支流短小急促D.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5年高考真题汇编(2014-2018年)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2014-2018真题汇编(2014年全国1卷7-9)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
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1~3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③ 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 .植株数量B .总生物量C .地上生物量D .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 .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2014年全国2卷8-9)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4--5题4.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5. 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图4(2015全国1卷10-11)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4,完成6~7题。
6.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 .持续淤积 B .先侵蚀、后淤积 C .持续侵蚀 D .先淤积、后侵蚀2 m1975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年10 1520距起始点距离/km7.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016年全国1卷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
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3.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8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4-6题。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3回答7-10题
7.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8.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 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 叶面宽大,多气孔
9.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 干流流速缓慢B. 峡谷险滩广布
C. 支流短小急促D.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10.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
洋流性质,C。
距海远近D。
地形差异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一地表过程是反应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则黄土高原不符合,石灰岩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即选C。
2。
A【解析】与北坡相比,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分布空间范围大,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
3。
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对墨脱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4。
D[解析]根据表中资料,①地纬度低,且雨雨热同期,年降水量超过1500mm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温带气候,选项A错误;②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且夏季多雨,可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而亚大陆西端附近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选项B错误;③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且一月、七月降水相差不大,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大兴安岭西侧为内蒙古高原,属典型的温带草原气候,选项C错误;④地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结合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北美西海岸纬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选D。
5.A【解析】根据上题判断,④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54°17′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受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
6.B【解析】根据上题判断,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两地相比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7。
A
【解析】赞比西河流域的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
8。
B
【解析】干旱地区的植被一般来说,根系发达,叶面小,有的退化成针或刺,有的覆盖厚厚的蜡质,以减少水分蒸发。
9.A[解析]根据图示,赞比西河上游流流经地区海拔相关差不大,因而干流流速缓慢。
从图中还可看出赞比西河上游支流较长,并非短小急促;另外,由于赞比西河流经的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因而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
10.B[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影响景观差异的因素,但是根据题意,同是20°纬线大陆东西岸,纬度位置相同都临海,因而可排除选项AC;非洲大陆高原直逼海岸,因南昌排除D,答案选B,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