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

合集下载

新课程下将三维目标落实到底

新课程下将三维目标落实到底
Zt IONGX E J A UE CA U I OX NKAO
专题 论析
新 课 程 下 将 三 维 目标 落 实 到 底
安徽 宿城 第一 中学( 3 0 0 刘继 祥 24 0 )
化学新课 程确 立 了“ 识 与技能 ” “ 程与 方法 ” 知 、过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 观 ” 的三维 目标 。三维 目标 是 教师设 计实施 、 评价 和领导 管理教 学 的基本依 据 , 多元互 动 是 教学程序 的基本依 据 。它使 教育 更符 合学 生身 心发 展 规律 , 适应 社会 和时代发 展 的需 要 , 体现 以人为 本 更 更 的人文情怀 。新课 程 倡导 三维 目标 的最 主要意 图是 落 实 以学生 发展 为 本 的核 心理 念 , 认学 生 是 学 习 的主 承 人, 形成和谐 、 友善 、 民主 、 融洽 的教学氛 围 , 真正促 进学 习方式 置于突出位置 , 为课堂教 学改革 和创 新拓展 了空
参 考 文 献
滤后得到澄清透 亮 的“ ” 学 生体验 到 了成功 ; 油 , 当地 沟 油通 过 甲醇 化反应 后得 到接近 无色 、 度 比甘 油小 、 密 黏 稠度 明显变小的生物柴油 , 并用生物 柴油 与地 沟油作 油
灯燃料进行点燃灯芯对 比, 当学生看 到 自己制取 的生 物 柴油更为易燃并火焰更为猛烈时 , 学生能强烈 体验 到科 学成功 的快乐 , 而不只是简单的实验感 官刺激 。 在“ 课堂课题” 研究中让学生 真正地参 与其 中, 真 并
[] 波 , 1屈 程哲 , 忠. 于 自主性 学 习和研 究性教 马 基 学的本科教 学模 式的研 究 与 实践 E ] 中国 高教研 究, J.
2 1, 4 : 5 01 ( 2) 8 .

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解读2012

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解读2012

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解读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里正在广泛而深入开展的新课程实验,将我国教育改革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由于课程是学校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的核心,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传统型教育转向现代化教育。

新课程的现代性即体现在它是建立在科学人文主义课程观基础上,并充分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而从本质上区别于以科学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传统课程。

为了让人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精髓,新课程确立了一条核心理念。

这条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

”对其本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工具理性,即科学性,“情感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则突出的是价值理性,即人文性。

因此,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一种科学人文教育的思想,强调了完整的学校教育必须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新课程的核心理论看上去内容简短,但意蕴却十分深刻、丰富。

“知识与能力”并非仅仅指明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告诫教师们,知识是不能直接传化成能力的,这其中必须经过一个中介,即“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训练,(此问题在教学中长期以来尚未得以圆满解决),缺此便不能完成这种转化。

因此,要解决好知识与能力的问题,一是传授新知识要以技能训练为途径;二是要向学生传授那些智力含金最高的策略性知识,让学生不断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增长能力,以“学而时习之”为途径;三是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合作,体验与探究的方式去自主获取知识而完成知识的建构等。

唯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

教师应当利用好新课程体系的教材,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受益良多。

“过程与方法”并非仅仅指明教学中传授知识一定要注重知识推理论证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教学,应研究选用与之相应的最佳过程与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要以 “ 知识 与 能 力 ”为 主 线 ,渗 透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
并 充分 地 体现 在过 程 和方法 中。教 师 只有 明确 了三维 目
标 之 间 的 关 系 ,在 教 学 中 如 何 体 现 , 做 到 心 中 有 数 ,才



能逐 步达 到有效 落实三维 目标 的 目的。 二 、重 视课 堂 实践 氛 围 的创 设 。突 出 学生 的 主体 地
整 的人 在学 习 活动 中实 现 素质建 构 的三 个侧 面 。如 同长 方体 的 长 、宽 、高 。语 文 课程 的 基本 特 点是 工具 性 和人
文 化浸 染 。培养 学生 高 尚的道德情操 和健 康 的审美 情趣 , 形 成 正确 的价 值 观和 积极 的人 生态 度 。教 学 中 ,我们 要
“ 学会 ”到 “ 学”的动 态发展 。 “ 会 学会 ”强调 的是知识 掌握 的结 果 。重视 书本理 论 的记忆 、掌握 ,而
不 管所 学知 识 用的是什 么方 法 。花 费多 少时间 ,学得 有 多苦 、多 累; “ 学” 强调的 是 掌握 知识 的过 会
程 怎样 学,重视 知 识的理 解和应 用 ,追求知识 的广度 和深 度 ,讲 求 学 习方 法和 学 习效 率 ,研 究怎 样 学
学 习 。 “ 主 动进 行 探 究 性 学 习 ,在 实 践 过程 中学 习 、 能 运 用语 文” “ 。 过程 ” ,重在 “ 亲历 ” “ 感态度 和价 值 。 情 观 ”体 现 的是 语文 的人 文性 。强调 的是 给 学生 以广博 的
进 .有机 统 一 。知识 与技 能 、过 程 与 方法 、情 感 、态度 与价 值 观是 一个 相互 联 系 、相互 渗透 的整体 ,是 一 个完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中要将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要以“知识与水平”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总结,要想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的整合,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抓好双基,培养水平1.集体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初中思品课程的目标对教材实行分析,同时还要根据学情对教材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实行调整,对教学内容实行整合,课后获取反馈的信息,即时地实行教学评价以期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有些实施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的备课模式。

备课组教师共同探讨业务,共享资源,促动了思维大碰撞,形成教学的共同特色,最有效的莫如集体备课了。

2.课前预习。

优秀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然后做同步练习卷,找出重难点,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地点拨、讲解,学生的自学水平得到发展,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有效学习。

3、“双基”的落实知识的传授是课堂学习的生命线,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就是语言水平的培养。

如果没有落实双基,如何谈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山东的教师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他们的口号是:向45分钟要实效,保证“双基”落到实处。

4、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还是一个创造性地使用知识的过程。

学习过程的知识探究不但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与步骤,以及使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政治教学中可让学生就与教材里的相关理论、政策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实行探讨,或设置几个活动,让学生根据所设置的活动使用已学过的知识实行操练以达到巩固知识和培养创造性地使用知识的水平;教师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设问,大胆放心地去试验,给学生创设一个驰骋的空间,保护好他们的创造性,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开口,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勇于实践,学生的实践水平也才会逐步提升。

什么是三维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

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2.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我对三维目标的认识

我对三维目标的认识

我对三维目标的认识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直接决定着教学行为,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的功能又有调控的功能。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作为当堂评价结果性目标。

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陈述的概念、规律、规则等,包括了解、理解、应用三种水平。

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教材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以及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互动方式。

技能分为三类,分别是:(1)动作技能:运用规则支配自身肌肉互相协作的能力;(2)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原理办事的能力;(3)特殊能力:能反省、认知策略,是运用规则支配自身认知过程的能力。

技能包括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种水平。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为达到某一学习结果,所用到的手段和方法,是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并采用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质疑能力,收集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现为情绪。

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简单的情感,如愉悦、兴奋、紧张等。

二是表现为热情。

如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三是表现为兴趣。

兴趣是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性的情感反映。

四是表现为动机。

动机因情感的冲动而出现,它可能促进行动的达成。

五是表现为求知欲。

六是表现为道德体验。

如敬佩、赞扬、羡慕等。

七是表现为美的体验。

指对1张国锋.美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2.自然、艺术、社会行为美的情感体验。

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

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

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导读:本文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

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里谈谈我学习“课标”后的一些认识,权作抛砖。

一、对“语文素养”的认识“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从工具书的解释来看,“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提出是时代的产物。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表达,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下列几项: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明辩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

4、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

5、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文字、文化知识等。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分析新课程提出的“语文素养”可将其特点总结为综合性和实践性。

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语文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什么是三维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

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2.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如何能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中如何能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一、什么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

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三者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二、三维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执教者选择教材内容、手段方法和科学评价教学结果提供相关依据,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一)、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明确,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1、注重科学。

科学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更应该如此。

对小学生来说,有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课堂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教师不能简单以“错了,请坐。

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

一、课程的几个主要概念(一)、新的课程理念是什么?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即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课程的涵义是什么?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者在教师的组织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

(三)、教学的实质是什么?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

(四)、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特征是什么?1.自主学习:自定目标、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团队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创设情境(独立选择、发现问题)探究活动(经历过程、情感体验)获得发展(掌握方法、建构知识)(五)、教师应该有哪些行为转变?接纳:学会沉默与倾听。

关注:注意学生的需求与问题。

交流:友善的对话与沟通。

帮助:进行澄清与引导。

二、新课程操作的十个焦点现象1.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

2.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3.责任分担与同伴合作。

4.课堂秩序与课堂活跃。

5.课时任务与情况分离。

6.言多人少与言少人多。

7.课前预习与课后阅读。

8.学习容量与学习质量。

9.日常教学与公开观摩。

10.表扬鼓励与严格要求。

三、新课程涉及的十个热点问题1.注重以人为本。

2.教师角色行为。

3.学生学习方式。

4.把握三维目标。

5.多元智能理论。

6.建构主义观点。

7.范例教学思想。

8.课堂教学评价。

9.加强科学普及一。

10、人文精神塑造。

四、什么是三维目标(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1、知识与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

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

浅析三维教学目标的辩证关系

浅析三维教学目标的辩证关系

浅析三维教学目标的辩证关系课堂教学的效果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即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 Concept)的培养密切相关。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三维目标的实现是整合实现的过程,这三者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

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各方面能力,领悟其中的过程与方法,培育和发展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缺一不可。

对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与学生的和谐、健康的发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三维目标课堂教学辩证关系一、引言所谓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

三维教学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规律的起始与归宿。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决定着在整个课堂教学方面三维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它们是从不同方面来研究描述同一对象,因此,不能脱离任一方而单独发展。

二、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所谓知识,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主要是指学生要学习的科学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一般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知识与技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技能,没有技能,知识也无用武之地。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又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不能偏颇。

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

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

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

目标涵盖了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而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发展能力,获得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注重过程与方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就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就是重视个体意志的丰富与发展。

具体说来,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特点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

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方法即在这一过程中学到某一方法,或运用某种已掌握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过程是指相对学生来说,是在学习某一知识、运用某一技能、体验某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候,需要经历一个感知、理解、运用或实践的过程。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强调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从注重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师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是知识的化身,是课堂的权威,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进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怎样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体现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相互合作,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体会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同时要训练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学习的“足迹”,并善于总结和发现。

教学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教学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教学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一、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很多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现提供以下材料供大家参考,期待更加完美实用的经典教学案在课堂中发挥支撑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水准):·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理解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

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但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水平、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模板

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模板

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

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里谈谈我学习“课标”后的一些认识,权作抛砖。

一、对“语文素养”的认识“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从工具书的解释来看,“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提出是时代的产物。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表达,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下列几项: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明辩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

4、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

5、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文字、文化知识等。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分析新课程提出的“语文素养”可将其特点总结为综合性和实践性。

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语文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和能力目标“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作者:彭仲江来源:《商情》2012年第07期【摘要】西部地区今年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面临着“新”,教育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有待于大家探索适应西部教育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三维目标教育教学教学改革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西部地区今年第一次实行新课程改革,通过“国培”后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

能正确地有感情地自学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归纳等技能。

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

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总结等。

初步掌握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通过物理的学习,认识牛顿运动定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运动学的学习,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变性质的探究过程。

通过速度变化率的学习,理解加速度概念形成的概括过程。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学习,学会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归纳和演绎过程。

小学数学三维目标分析

小学数学三维目标分析

《小学数学“三维目标”的理解》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具有统帅全局、导向和调控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具体分为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并指出这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但是,不少教师在定教学目标时,由于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的理解,过于求新求全,产生了许多尴尬。

现在就三维目标谈谈自己的理解:一、三维目标的内涵(一)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

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三维目标斯金纳曾说:“教育的本质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忘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

”遗忘的是所学的具体知识、技能,而剩下来的则是能力和素养。

知识忘记了,能力沉淀了下来;技能忘记了,素养沉淀了下来。

剩下的越多,教育也就越有效,什么都没剩下的教育实质上是失败的教育。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找到对人的终生发展有益的“核心素养体系”的DNA,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才能在学生打牢扎实技能和知识根基的同时,又为其将来发展积累必备的能力和素养。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设定、落实好课堂教学目标,使目标更精准地指向核心素养。

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理解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内涵数学课堂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落实教学三维目标,首先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刻的领悟和认识。

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

”要让学生的人生阳光明媚,首先要培养其眼界与素养,让他们自己成为“太阳”,精神明亮。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和技能体系,更要实现立德树人,使教育者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定位教育,实现教育价值的真正回归。

其概念体系正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与传统教学相比,聚焦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优点在于“教”与“学”相辅相成,让教有目的、学有方向——即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是评价教学质量的直接依据,对确定教学方向、使用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设计、跟进教学过程、落实课程标准等起着导向作用,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核心素养促进教学目标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向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教育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进步是不言而喻的。

这一过程伴随着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量变是从“双基”到“三维”,质变是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进一步实现人的发展。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它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语文这门学科学习的应该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启迪读书的智慧,做人的智慧。

而作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只有坚持语文课程理念和正确的把握好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应重视创设性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是三维目标达成的基础,有利于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

让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易”、“趣”、“活”,极大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良好的学习环境强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优化,两者互为基础,协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说一些例如:你想不想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呢?现在请第四小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意见好吗?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段话和老师一起比赛背一背好吗?这样的对话使学生心情轻松,不带任何负担,大胆探究,发表见解。

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弘扬。

二、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应重视阅读教学思路的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

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思路转变的关键是变教本为学本。

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思路的设计:(一)激趣“导”读课堂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愉快情绪。

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趣往往具有可激发性的特点,尤其容易受到即时学习情景的激发,这是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

我们以这一心理特征为依据,在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就重视以“激发兴趣”来创设学习氛围。

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一开始创设情境,先放一段录象,湛然的天空倒映在清清的溪水中,五颜六色的鲜花、碧绿的草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丁冬,丁冬”的流水声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教课设计中怎样写三维目标的设计数学教研组学习资料学习目标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术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三维目标的依照怎样确定某一个教课单元或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要侧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仔细剖析教课内容剖析教材第一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变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课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省。

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一是目标的着力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资源的开发点;四是落实的知识点;五是培育的技术点;六是情味的激发点;七是思想的发散点;八是合作的议论点;九是浸透的育人点;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二)要确实认识学生状况认识学生是教课成功的前提。

有些教师认为成天和学生在一同,没必需进行特意的认识,这是一种误会。

我们要讨教师经过多种门路的检查,力争做到“十知道”: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七是知道学生的思想特色;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别;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教师在剖析学习内容、认识学生状况以及回第一前教课经验与反省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课媒体对教材的次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合弃取、加工、提炼等办理,再确定三维目标。

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益”:一是教材重组要有益于减小教材系统与学生实质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成立“近来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二是教材重组要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感情,能指引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念,能知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三是教材重组要有益于学生运用智力,踊跃思想,有益于学生仔细听课,深刻领悟;四是教材重组要有益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益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观点的归纳过程,结论的研究过程等;五是教材重组要有益于培育学生的察看技术、实验技术、检查技术、以及脚踏实地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

目标涵盖了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而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发展能力,获得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注重过程与方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就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就是重视个体意志的丰富与发展。

具体说来,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特点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

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方法即在这一过程中学到某一方法,或运用某种已掌握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过程是指相对学生来说,是在学习某一知识、运用某一技能、体验某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候,需要经历一个感知、理解、运用或实践的过程。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强调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从注重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师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是知识的化身,是课堂的
权威,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进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怎样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体现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相互合作,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体会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
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同时要训练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学习的“足迹”,并善于总结和发现。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在我看来,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当中,最重要的是过程性目标。

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

课程的设计始终要围绕一个“点”来发散,这个“点”也就是你这堂课的“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