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经》复习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最后编定成书,⼤约在公元前6世纪。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2课《诗经⼆⾸》课⽂原⽂ 蒹葭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chi]。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zhi]。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2课《诗经⼆⾸》知识点 【主题思想】 《关雎》写的是⼀⼀个青年男⼦对⼀个窈窕淑⼥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公对远⽅的意中⼈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不可即的苦恼。

【⽂章结构】 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 ⼀见钟情-辗转反侧-钟⿎乐之 (爱慕)(相思)(愿望) 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所谓伊⼈-宛在⽔中抵 蒹葭采采-所谓伊⼈-宛在⽔中沚 【⽂学常识】 《诗经》本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题⽬“关雎”中的“关”是拟声词,鸟鸣之声;“雎”,雎鸠,种⽔鸟。

题⽬“蒹葭”中的“蒹”指芦苇⼀类的植物;“霞”指初⽣的芦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恋⼈同唱着欢悦的情歌⼀样。

诗经复习资料要点

诗经复习资料要点

一、名词解释(3题共30分)风雅精神:风雅精神就是《诗经》中风诗和雅诗的精神,他们反映的内容多是真实的百姓生活,所谓“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也可以称之为现实主义,所以所谓“风雅精神”就是指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四家诗:指汉代传习《诗经》的“鲁诗”、“齐诗”、“韩诗”三家诗和“毛诗”的合称。

《鲁诗》因鲁人申培而得名;《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则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

前三家是今文学家,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

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

“毛诗”是古文诗学,较晚出,系私学相传,后盛行于东汉。

魏晋以后直到现在,通行的《诗经》即为“毛诗”。

四家诗均在注释中力图宣扬儒家思想,但对诗之解释大同小异。

诗经:《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共305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包含体裁“风”“雅”“颂”和修辞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颂”是祭祀乐歌。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即比喻、打比方,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烘托、衬托,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用至今。

小雅:《小雅》为《诗经》的一部分,共有74篇。

《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固然多半是贵族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诗经二首:XXX、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XXX、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XXX、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XXX《诗经二首》中考复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12.《诗经》两首:XXX、蒹葭一)《关雎》一、理解性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选择题:1、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

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敷凝炼。

分析:D、“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敷凝炼。

”是毛病的。

2、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分析:A、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下列对《关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开篇写河洲滩头XXX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荐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乞降文雅的品格。

最新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完整考复习题库288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完整考复习题库2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国风•郑风•溱洧》的作者与作品中赠女子芍药的男子是同一人。

(×)2.《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的部分诗句与《诗经•小雅•小弁》相同。

(√)3.《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4.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5.《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6.从文献学的角度而言,《诗经•唐风•蟋蟀》是西周初期周公所作的诗歌。

(×)7.“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8.《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9.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10.《诗经》中基本不存在殷商时期的语言和风俗文化。

(×)11.《诗经》采诗官记载的所有诗歌都是对观察现场的如实记载,并不存在任何文化意味。

(×)12.根据《周礼•天官冢宰》的记载,先秦时期的角枕多用于丧葬仪式。

(√)1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在中国部落时期即已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14.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1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三岁”是指确切的三年时长。

(×)16.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7.“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并不蕴含任何先秦民本思想。

(×)18.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十月之交记录的是前一个月出现“月食”,后一个月出现“日食”的现象,在平王三十五年,出现过这种情况。

19.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必修四《诗经》四首复习检测有答案语文版

必修四《诗经》四首复习检测有答案语文版

必修四《诗经》四首复习检测(有答案语文版)(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氓之蚩蚩.(chī)匪我愆.(qiān)期将.(jiāng)子无怒泣涕涟涟.(lián)B.体无咎.(jiù)言以我贿.(huì)迁自我徂.(cú)尔无与士耽.(dān)C.象弭.(ěr) 夙.(sù)兴夜寐咥.(xì)其笑矣笑言晏晏.(yàn)D.其黄而陨.(yǔn) 载.(zài)饥载渴归聘.(chěng) 我行不来.(lái)解析A.“将”读qiāng;C.“弭”读mǐ;D.“聘”读pìn。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靡室归聘孔棘来既我谋B.环宇无恙苍茫乘彼垝垣C.骄饰惠赐惦念非我愆期D.寒暄眷顾戍守无与士耽解析A.既—即;B.环—寰;C.骄—矫。

答案 D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载:装载。

B.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

C.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维:语气词,无实义。

D.言笑晏晏..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

解析A.载:又。

答案 A4.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躬:自身。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将要。

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夙:早晨。

解析C.将:希望。

答案 C5.对下面虚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乘彼垝垣,以.望复关A.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B.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不同。

C.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D.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不同。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2.《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的部分诗句与《诗经•小雅•小弁》相同。

(√)3.根据甲骨文“四方风”的记载,北风被写作为“隩”。

(√)4.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5.《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6.“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7.《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10.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11.先秦时期“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诸大臣分割了晋国土地,各自为政。

(√)12.《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13.《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14.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5.《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16.“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并不蕴含任何先秦民本思想。

(×)17.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十月之交记录的是前一个月出现“月食”,后一个月出现“日食”的现象,在平王三十五年,出现过这种情况。

18.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尹吉甫,西周末期,既是朝廷大臣,又是诗人。

19.“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在中国部落时期即已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三岁”是指确切的三年时长。

(×)2.“采葑采菲”中“葑”和“菲”是指供鱼类食用的藻类植物。

(×)“葑”和“菲”——萝卜一类的根茎类蔬菜,腌咸菜。

3.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4.《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5.从文献学的角度而言,《诗经•唐风•蟋蟀》是西周初期周公所作的诗歌。

(×)6.《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7.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诗经》采诗官记载的所有诗歌都是对观察现场的如实记载,并不存在任何文化意味。

(×)10.《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1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12.根据《周礼•天官冢宰》的记载,先秦时期的角枕多用于丧葬仪式。

(√)13.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4.《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精选新版《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参考答案)

精选新版《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2.《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3.根据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西周初期畿内诸侯都称“子”。

(×)4.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5.《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6.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促使古代农民形成了生活节俭的风尚。

(√)7.“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诗经》采诗官记载的所有诗歌都是对观察现场的如实记载,并不存在任何文化意味。

(×)10.根据西周封建制度的设定,先有“尊尊”后有“亲亲”。

(×)11.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12.“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13.《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14.《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15.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6.“无纵诡随,以谨缱绻”中的“缱绻”比喻朝政纷乱不顺。

(√)1《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讽刺周厉王。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大雅•荡》的诗句?(D)A、疾威上帝,其命多辟B、文王曰咨,咨女殷商C、流言以对,寇攘式内D、于乎小子,未知臧否17.《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小康”与《礼记》中的“小康”意思完全一致。

(×)不完全一致18.周文王是西周王朝正式建立后的第一位国君。

(×)19.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涉及了《诗经》的两首篇章,这里为您列举一下这两首诗经的一些知识点:
1. 《关雎》
- 这是《诗经》中的一篇爱情诗,通过男女之间的对话,描绘了相思之情。

- 描述了在旧时节日祭祖之际,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

- 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婚姻制度和恋爱观念。

- 诗歌结构上使用了回文对仗的手法,使得整篇诗歌形式完整。

2. 《羔裘》
- 这是《诗经》中的一篇赞美诗,是一首以颂扬豪华和荣耀为主题的诗歌。

- 描述了国君到达盛大宴会的场面和各种豪华的礼物。

- 通过描绘盛宴和礼物的奢华,表达了国君的权威和尊贵。

- 诗歌结构上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整篇诗歌形式较为完整。

这些是《八年级下册语文》中,《诗经》的两首篇章《关雎》和《羔裘》的一些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诗经,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文化和诗歌创作风格,还能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中考专题复习:《诗经 》

中考专题复习:《诗经 》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仲子啊,不要爬过里门来见我,也不要折断我 家的树枝。不是我心疼东西,只是害怕父母责 备。我当然也想你啦,只是我也怕我父母嘛。
比:比喻。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朱熹《诗集传》
A、整首作比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
良,二三其德。”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 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郑风·野有蔓草》)
B、比兴兼用
《诗经》都会了么?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是我国诗歌

)的源头。共收入自( )初年至( )
时期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 )篇,又称“诗三
百” 。
2“诗六义”:《诗经》作品分类是:( )( )、
( )三类,表现手法:( )、( )、( )三种。
区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统称,
丰富的语汇与和谐的韵律。
词的多样性 语气词的运用 重章叠字或双声叠韵来状物拟声 1. 重言如夭夭、灼灼、霏霏 2. 双声如参差、踟躇 3. 叠韵如辗转、窈窕、沃若、崔嵬等。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的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释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鲁颂
4
二、《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 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 “儒者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 诗三百。”(《墨子·公孟》)
❖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 雅、颂之音。”(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 《诗经二首》知识点归纳复习总结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 《诗经二首》知识点归纳复习总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总结知识点一、相关资料《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

自西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为“六经”之一。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赋:即陈述铺叙。

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二、课文翻译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漂亮,美好。

逑:配偶。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小洲上。

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寤寐:指日日夜夜。

钟鼓:钟和鼓。

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乐:使……快乐。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

追求她却得不到,白天黑夜总是思念她。

思念啊思念,竟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

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

文静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芦苇。

最新《诗经》导读全套考试复习题库288题(含参考答案)

最新《诗经》导读全套考试复习题库2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三岁”是指确切的三年时长。

(×)2.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与古希腊史诗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3.《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4.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5.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促使古代农民形成了生活节俭的风尚。

(√)6.“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7.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国风•郑风•溱洧》的作者与作品中赠女子芍药的男子是同一人。

(×)10.根据《周礼•天官冢宰》的记载,先秦时期的角枕多用于丧葬仪式。

(√)1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12.“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13.《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14.根据《诗经》的记载,先秦贵族的生活具有慵懒的特征。

(×)15.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6.《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模拟考试复习题库288题(含参考答案)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模拟考试复习题库2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2.以“悼亡诗”著称于世的潘岳是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

(×)3.《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4.根据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西周初期畿内诸侯都称“子”。

(×)5.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6.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促使古代农民形成了生活节俭的风尚。

(√)7.从文献学的角度而言,《诗经•唐风•蟋蟀》是西周初期周公所作的诗歌。

(×)8.“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9.《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10.根据西周封建制度的设定,先有“尊尊”后有“亲亲”。

(×)11.《国风•郑风•溱洧》的作者与作品中赠女子芍药的男子是同一人。

(×)12.晋文公出逃晋国这一历史事件与晋国兄弟阋墙并无任何关系。

(×)13.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14.《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15.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6.“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并不蕴含任何先秦民本思想。

(×)17.“无纵诡随,以谨缱绻”中的“缱绻”比喻朝政纷乱不顺。

(√)1《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讽刺周厉王。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大雅•荡》的诗句?(D)A、疾威上帝,其命多辟B、文王曰咨,咨女殷商C、流言以对,寇攘式内D、于乎小子,未知臧否18.《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小康”与《礼记》中的“小康”意思完全一致。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考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考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周文王是西周王朝正式建立后的第一位国君。

(×)2.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促使古代农民形成了生活节俭的风尚。

(√)3.“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4.《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5.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6.《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7.《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8.《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9.“无纵诡随,以谨缱绻”中的“缱绻”比喻朝政纷乱不顺。

(√)1《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讽刺周厉王。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大雅•荡》的诗句?(D)A、疾威上帝,其命多辟B、文王曰咨,咨女殷商C、流言以对,寇攘式内D、于乎小子,未知臧否10.《诗经•国风•东山》通过示现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家庭的眷恋。

(√)11.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十月之交记录的是前一个月出现“月食”,后一个月出现“日食”的现象,在平王三十五年,出现过这种情况。

12.《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

名著复习——《诗经》知识点整理

名著复习——《诗经》知识点整理

名著复习——《诗经》知识点整理1. 《诗经》概述《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其中6篇为《周南》、6篇为《召南》、8篇为《邶风》、160篇为《国风》、31篇为《郑风》、11篇为《齐风》、15篇为《鲁风》、105篇为《秦风》、4篇为《王风》)古体诗篇,分别为周朝初年至春秋时期的作品,大约创作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

它主要记录了古代诸侯国民间的生活、社会风貌、思想感情等。

2. 《诗经》的分类《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2.1 风《诗经》中的风,是指古代民间歌谣。

主要分为《周南》、《召南》、《邶风》、《国风》四个部分。

风篇内容以爱情、离别、思乡等为主题,描绘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2.2 雅《诗经》中的雅,是指宫廷音乐。

主要包括《郑风》、《齐风》、《鲁风》、《秦风》四个部分。

雅篇多以赞美君主、颂扬美德为内容,反映了封建时代的政治、道德等方面。

2.3 颂《诗经》中的颂,是指祭祀音乐。

主要收录了《周颂》、《鲁颂》、《商颂》、《齐颂》、《卫颂》、《唐颂》六个部分。

颂篇内容主要是用于祭祀仪式,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祝福。

3. 《诗经》的价值《诗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和哲学价值。

3.1 艺术价值《诗经》以其简约、深情和朴实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风采。

其诗词婉约多情,形象生动细腻,语言精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2 历史价值《诗经》记录了古代民间的生活、社会风貌和思想感情,是对古代社会历史的珍贵记载。

通过《诗经》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风俗惯、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情况。

3.3 哲学价值《诗经》中的诗篇表达了古代人民对自然、人生和道德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与人生哲理。

它对后世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其他知识点除了以上内容,你还可以了解《诗经》中的诗歌体裁、古代音乐与舞蹈等相关知识,来深入了解《诗经》的魅力。

中考诗经知识点总结

中考诗经知识点总结

中考诗经知识点总结一、诗歌形式及特点1. 诗经的形式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是一部由300多篇民歌组成的集子,包括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主要部分。

风是一种诗歌体裁,大都具有对仗,其中有些还加上一定的歌谣和音乐。

颂是一种宗教颂歌,多由国君使用,故内容十分庄严。

雅则是一种更加严肃质朴的诗歌,多由贵族吟唱。

2. 诗经的特点诗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诗歌节奏感强烈,有较多的对仗、重复和变化。

它的内容涉及到了社会、政治、军事、宗教、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表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的感情和愿景。

二、主要人物及其作品1. 《风》、《颂》、《雅》《诗经》的内容主要由《风》、《颂》、《雅》三部分组成。

三者的主题、形式、体裁各不相同。

《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有160篇,是《诗经》的主体部分。

《颂》是一种歌颂和祭祀的歌曲,有40篇。

《雅》又称《小雅》,它所包括的内容和风调相对独立,共有31篇。

2. 古代诗歌家诗经集中反映了春秋之前各地区各族民歌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其中,最著名的民歌家有《关雎》的孔子、《车遨》的孔伋、《常棣》的孔实、《周南》的尹任以及《小雅》的叔夜,都是特别突出的诗歌代表人物。

三、文学价值及其时代背景1. 文学价值《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面文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况,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方面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还有许多许多文学人士从中获得艺术的灵感或情感的激励,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诗经》的很多内容,他借《诗经》等古文句,用于史记文史义例(古代公羊替代用古代的成语语言,如"纣金爵"等)。

许多史家拟古用《诗经》,从以义求雅中结子,实现了史差的史虽史在所不免。

2. 时代背景《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创作年代较早,文字语言也较为简朴,体裁丰富多样。

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深刻,反映了春秋初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风貌和变化。

《诗经》复习1

《诗经》复习1

4、辗转反侧 双声叠韵 5、窈窕淑女 叠韵 6、关关雎鸠 双声、叠韵、叠字
第五关:文本鉴赏
一、《关雎》前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兴的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
二、请从描写的角度对“悠哉游哉,辗转反侧”做一下具体赏析。
既有对男子追求淑女而不得的心理描写,“悠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 “辗转反侧”这一动作描写突出男子内心的不平静,难以入睡。
二、对于《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绵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可望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E、窈窕 yáotiáo yǎo tiǎo F、琴瑟qín sè
G、蒹葭 jiān jiā
H、溯洄 shù huí sù
I、宛wān在水中央 wǎn J、白露未晞xī
二、连连看 A、坻
A、chí
B、沚
B、sì
C、涘
C、zhǐ
第二关:默写
一、补充完整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A、风流 B、风韵 C、《诗经》中的《国风》 D、楚辞中的《离骚》
A 10、下列哪一句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
A、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B、不学诗,无以言
C、中国最古的诗选
D、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第四关:文学常识
11、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2、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
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
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
《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
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
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3、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
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
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
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
的民歌属于“风”。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

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
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5、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

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
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
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6、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

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7、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

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