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合集下载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找了好长时间的资料然后自己整合一遍,重点无一遗漏,格式都调整完毕,完美主义和强迫症患者请放心使用。——Hiason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找了好长时间的资料然后自己整合一遍,重点无一遗漏,格式都调整完毕,完美主义和强迫症患者请放心使用。——Hiason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说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圣才出品】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本章概要】

本章梳理了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的相关知识,重要程度两颗星。

本章须记忆和理解的考点包括: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本章的重点包括:人类传播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见表2-1)★

表2-1 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

考点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见表2-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见图2-1)。

表2-2 人类传播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

发展阶段意义局限性

图2-1 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点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1)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见表2-3)

表2-3 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

媒介类型具体内容

(2)传播媒介进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其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②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1)信息爆炸

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得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得定义瞧传播学得研究对象

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得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得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务

学科得理论创新与知识创新提供新得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得相对独立性与核心理论体系,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得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得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一一社会学得传统

1 9 09年《社会组织》中立义传播:“传播指得就是人与人得关系赖以成立与发展得机制一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得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与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与时间得其她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得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瞧做就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与发展得基础.

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得创始人)・一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911年《思想得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得唯一手段就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得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得集合,或者说就是由表明意义得符号构成得。”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得载体在传播中所起得特殊作用o

库利与皮尔士对传播得描述开创了界上传播概念得两个传统,一个就是社会学得传统,一个就是符号学或语义学得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上义传播“通过符号或彖征手段而进行得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传播实质就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得关系。

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得社会互动行为得介质就是作为意义与符号、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之统一体得信息.

《传播学教程》(第2版 郭庆光著)章节题库(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传播学教程》(第2版 郭庆光著)章节题库(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

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与信息(中科大2019年研)

相关试题:

(1)传播(浙大2018年研;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

(2)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这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部分课后题答案

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部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美—皮尔士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

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

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

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

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找了好长时间的资料然后自己整合一遍,重点无一遗漏,格式都调整完毕,完美主义和强迫症患者请放心使用。——Hiason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总

5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 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圣才出品】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圣才出品】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本章概要】

本章梳理了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的相关知识,重要程度三颗星。

本章须记忆和理解的考点包括:符号、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象征性社会互动。本章的重点包括:象征性互动理论、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符号(见表3-1)★★★

表3-1 符号

考点二: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见表3-2)★★

表3-2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考点三:象征性社会互动★★★★★

1.人类的象征行为(见表3-3)

表3-3 人类的象征行为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见表3-4)

表3-4 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要点主要内容

3.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1)吉尔兹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指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2)象征符体系

①象征符体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且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②象征符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化而发生变革,这种变革体现为对旧象征符的舍弃和对新象征符的创造。

(3)现代文化的象征化(见表3-5)

表3-5 现代文化的象征化

要点具体内容

3.2 课后习题详解

1.简述符号的定义。

答:(1)国外学者对符号的定义

①日本学者永井成男: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②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能指和所指。a.能指又称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b.所指又称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意义)。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课后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课后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课后题答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问答题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

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整理版郭庆光课前习题答案(全)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整理版郭庆光课前习题答案(全)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整理版郭庆光课前习题

答案(全)

1. 传播学引论

- 题一: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 题二:列举传播学的两个重要研究层面,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 题三:传播的两个基本过程是什么?简要解释它们的含义。

- 题四:传播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有哪些?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 题五:简述现代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 传播学的方法

- 题一:传播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简要解释其涵义。

- 题二:传播学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 题三:社会调查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简要说明其

重要性。

- 题四:实验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 题五:文献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简要说明其

应用场景。

3. 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

- 题一:传播媒介的种类有哪些?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 题二:简述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和特征。

- 题三:传播效果的测量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简要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 题四:传播效果研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是什么?简要解释其意义。

- 题五:简述传播媒介对受众行为的影响机制。

4. 传播受众与传播道德

- 题一:传播受众的分类有哪些?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 题二:传播受众的认识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简要说明它们的意义。

- 题三:传播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简要解释其中的含义。

- 题四:传播道德的实施机制是什么?简要描述其运行方式。

- 题五:简述传播受众对传播道德的要求和期待。

5. 其他相关问题

- 题一:传播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 题二:传播学与其他学科有哪些交叉点?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首先信息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心态来表现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其次,当信息做为物理载体,按一定方式排练成信号序连,是必须有一地定意义的。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征:A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B 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C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D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E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且通过这种社会关系传递信息。同时,通过传播,体现了传授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既保持了既有的社会关系有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社会传播也是具有系统性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A 开放性系统

B 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C 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D 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

1911

信息。

的过程中,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联系(相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由此可见,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答∶语言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它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的一步。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其原因分析如下∶

(1)劳动中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

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它使互相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这种相互协作需要凭借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

(2)劳动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

正是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而在这个过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趋于发达。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的。

综上所述,正是劳动产生了对语言的需求并促进了语言产生所需要的人类器官的发达。因此是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

答∶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日本著名生物学家水野为武曾经对人类的语言与动物发出的声音信号进行过详细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类语言的5个特点∶

(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答∶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人类语言具有以下一些根本的特性∶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动物的信息传播只是一种本能行为或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他们只能理解具体的和眼前的事物,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而人类语言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人类语言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人类的语言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传播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动物的信号系统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

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的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答∶从语言产生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区分为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四个发展阶段。

(1)口语传播时代

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当然,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是有其局限性的,它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因此,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惟一的传播手段。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人类不断地发明和采用了一些早期的体外化媒介,如结绳记事,用燃放烟火保持远距离联络等。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文字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地推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

(3)印刷传播时代

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这种情况,直到印刷时代到来之后才有了改变。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速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印刷媒介已经高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人们每天获得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4)电子传播时代

伴随着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人类传播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电子传播的重要意义表现在∶①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电子通信工具的出现使得距离不再成为人类沟通信息的严重障碍。②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③电子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