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P46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什么是意义:意义的定义P47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P48;语言符号的暧昧性P49

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P49-50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象征行为P51;象征行为的特点P51;象征性互动理论P52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P52;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P53;唯物主义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观P54

三、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象征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人会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P54-55;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P55;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P55-56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P58-59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的双重性质P59

(一)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P64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传播总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

第五章人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人传播

人传播的定义:P73

一、人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人体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特点P74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传播:人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从四个方面理解人传播P77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传播:密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客我的概念P78,主我客我的关系P79);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自身进行互动P79,“自我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互动的在化P79-80);米德关于省式思考的观点P80-81

第二节: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定义P81

一、际传播的动机: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P82-83;库利的“镜中我”理论P82-83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P83-8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P84-85

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姿态的传播功能;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P85-88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