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第十二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内容和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胶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清明上河图》,再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整体感知
了解课文整体结构,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和整体设计。
板块一:感受都市生活
板块二:品味悠远宋词
板块三:欣赏感天元曲
板块四:遨游浩瀚史学
三、设问导学
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完成上面的题目。
四、新知探究
板块一:感受都市生活
1.根据出示的问题,知道以下知识点:
a.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
b.大相国寺、瓦子、勾栏的职能。
c.元杂剧的兴起与兴盛。
d.过渡:都市的繁荣除了体现在平时在瓦子里看到的繁荣景象,其实都市最热闹最繁华
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引入传统节日的学习。
2.宋代的传统节日
a.赏词猜谜。欣赏宋词猜宋代传统节日。
b.一年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是哪个节日?引入春节。
c.宋代和现在的春节习俗?相同和不同。
d. 总结:我们今天的节庆活动实际上是传承我们古代的传统。但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删减,或增加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元素。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国家把有些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元旦、春节、清明节等列为法定假日。说明国家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得出结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e.过渡:从瓦子和杂剧,都体现了宋代城市文化的繁荣,那么宋代城市文化繁荣的原因
是什么?
3.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宋代城市文化繁荣的原因?
过渡到第二板块的学习:在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出现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这三个因素中,最根本的是哪个因素。---经济的繁荣,经济的繁荣能丰富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以外,他还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
板块二:品味悠远宋词
以填空、视频、个人朗诵、表格等形式了解词的定义、词牌、宋代三大词人及词风。
板块三:欣赏感天元曲
1.师生以填空叙述的方式学习元曲的组成。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
2.出示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的大致剧情并视频,感受悲剧色彩。
过渡:读史使人明智,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就给后来的统治者和今天的我们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进入最后一个板块的学习。
板块四:遨游浩瀚史学
以填空叙述形式处理。
五、扣标整合巩固所学
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
六、学海竞帆巩固提升
学生先自主完成测试题,小组内互相检查,确定答案,找出疑难问题,教师进行讲解,确定最后答案。
【课后作业】
从你所知道的三位著名词人的词作名篇中,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宋词,用符合词风特点的语调背诵给同桌听,并默写在作业本上。
附: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所提高。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
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4.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喜欢听讲故事,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参与热情较高。宋词作品学生较熟悉,教学中引导他们通过通读或放映诗朗诵音视频来感受几位词人的不同风格。
5.学生对元曲较陌生,应多提供这方面的素材,以加深学生对元曲的了解。在《资治通鉴》的学习中要加以引导,比较不同。
效果分析
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传统节日、宋词、元曲、《资治通鉴》有了了解。通过材料从经济繁荣、市民阶层产生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分析宋代城市文化繁荣的原因。从而知道繁荣的文化必须以繁荣的经济作为保障。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理解知识点比较深入和到位,能够迅速融入教材,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把握本课知识构成和发展脉络,小组之间,小组内部活动充分,积极,竞争意识比较强。
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在处理课堂评测练习选择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而快速的回答。证明对课堂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到位,但是在涉及到合作探究题“宋代城市文化繁荣的原因?”的时候,一部分同学仍然不能做出客观而正确的评判。今后还需要对此类问题多做锻炼,提高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整合信息、分析史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
内容:本课主要讲述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学、史学等文化成就。通过市民文化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开封大相国寺、“瓦子”、元杂剧、传统节日习俗等方面,展现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的文学、史学等文化成就体现在:以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的杰出宋词词人及代表作;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杰出元曲戏剧家及代表作;以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史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