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10-11二)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代码:学分/学时:2学分,16学时/学期开课学期:1-8课程类別:(必修;1/2/3/4年级;公共基础)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先修课程:无后修课程:无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 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2. 教学目标:《形势与政策》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及其思想特点,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培养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符合安徽大学对本科毕业生要求的相关指标点。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必须因时而异、与时俱进,所以教学大纲只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具体的教学内容由每学期予以确定。
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分六个部分,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公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专题授课。
专题一国际国内整体发展形势与趋势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大国关系等。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L0503103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理、工、管各专业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2.5学分课程简介:《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开设这门课程,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清国内外形势,准确把握党在现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推荐教材:章怀云、欧祝平.形势与政策[M].中国言实出版社参考书目:[1] 半月谈[M].北京:半月谈杂志社编辑出版[2] 时事报告[M].北京: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二、课程总目标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其中,宣讲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是本课的重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与工作重点,正确面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学时分配:国内部分占每学期总学时的70%,国际部分占30%。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有6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自2006年下学期以来,一直是采取“网上教学”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设立《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站、编写《形势与政策网上教程》进行“网上教学”。
《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主要以我校校园网络为基本平台和依托,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其基本功能除网上教学之外还有: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的相关材料与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发布本课程考试、考查(包括作业、课程论文等)相关信息等等。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
2.课程目的和任务(1)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之能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2) 帮助学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清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系列政策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帮助学生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课程内容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因时而异,所以教育部只规定课程教学目的,未制定具体教学大纲,也没有专门教材。
总的说来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 一 ) 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在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课程难点:按照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正确把握当下国际国内的热点、难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 二) 课程内容国内外时事政治、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国内外及省市校的形势与发展趋势、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形势与就业指导、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等。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学分:总学分2学分,每学期0.25学分开课学期:1-8学期一、课程的任务本门课程的任务,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清是非、积极思考和回答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总体要求1、教学总体目标通过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使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促进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教学总体要求(1)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不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及时性要求。
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形势发展变化的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要求,紧紧围绕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发展变化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教学,用党的方针政策统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
(3)不断加强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培养。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遵循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判断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把握形势的能力,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
3、主要考核内容形势与政策的有关理论;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国的一些基本国策;国内外时事热点;学校规章制度和就业形势与指导。
4、考核标准按照4学年8学期完成教学任务的安排,每学期完成1篇小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由每一专题的授课教师进行考查。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一、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二、课程编号:0702100/0702055三、学分学时:1+1学分/ 16+16学时四、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必修五、教学对象:全校本科生六、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七、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八、教学要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每学期都将不同。
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组织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
九、课程体系及课时安排(一个学分、16个课时)十、教学与考试方式教学方法建议:授课、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30% ,期末开卷考查成绩70%。
十一、教学内容第一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肩负起时代重任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表现、特点、成因,正确理解、宣传和贯彻党的社会发展政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发展观概念;确立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教学要点: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三、科学发展观的作用第二讲、“药家鑫”与大学生公民底线教育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药家鑫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大学生的公民底线是什么;公民底线教育教学要点:一、药家鑫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二、大学生为什么要坚持公民教育三、作为大学生的公民底线是什么?第三讲、“许三多”与中国的反腐败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许三多事件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公民的权力观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英文)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理论学时数:1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2学时理论学分数:1学分考核方式:考查预修课程: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参考书:《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课程简介:《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教育,即开展党的最新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的最新的理论动态等开展教育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地分析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能力,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2)理解正确理解我国的经济形势及其展望;(3)了解当前我国经济特征与走势;(4)了解中美关系“新型大关关系”;(5)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
2.能力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能使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回答问题。
(2)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能力:能利用网络搜集完成论文任务目标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
(3)辨别判断能力:具有对重大事件正确判断能力。
(4)分析研讨能力:能对完成相关任务的有用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5)写作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写论文等。
3.素质目标:(1)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人生观;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学分:1学分学时:10学时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促使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国内形势政策方面:1.掌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四中全会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爱党爱国主题宣传教育。
3.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唱响主旋律,认清7.5事件的性质和危害。
4.周边地区形势总体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5.关注台湾问题,坚决遏制“台独”势力,努力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
(二)国际形势政策方面:1.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确认识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合作与竞争态势,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中国因素”。
2.了解世界军事变革动态,正确认识军事领域格局和发展趋势。
3.了解地区热点问题,把握和谐世界理念,正确认识国际安全中的各种因素和我国外交战略格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理论教学1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四、教法说明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主要以专题形式展开,所讲专题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和外交等方面。
实践教学安排参观塘厦城市展示馆。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综合组成。
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给出,占总成绩30%。
2. 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实践表现和提交的实践报告给出,占总成绩20%。
3. 期末考核采取论文形式,占总成绩50%。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国情、国际形势、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和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复杂问题,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中国国情:历史沿革、人口、民族、地理、文化等基本情况。
2. 国际形势: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关键问题。
3. 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基层民主建设等。
4. 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财富分配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师生互动,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主要为课堂讨论、专题报告、综合论文等,旨在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批判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形势与政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陈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中国政治新秩序》骆家辉著,中信出版社;
4. 《经济全球化》麦肯锡公司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其他说明
本课程为必修课程,学生必须参加学习,考核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对
于旷课、迟到、缺交作业等行为将进行相应扣分处理。
如遇特殊情况,请及时向教师请假并提供有效证明。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二)是针对学习者深入了解和应用国家形势和政策知识而设计的教学大纲。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该大纲内容。
首先介绍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其次提供基本框架和目标,再深入探讨每个大点的具体细节,最后总结重点和对学习者的建议。
正文内容:一、背景和意义1.形势与政策的定义和范畴2.国家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3.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4.国家形势与政策与个人发展的关系5.国家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挑战和机遇二、基本框架和目标1.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概述2.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分类3.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4.学习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5.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三、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1.国内政治形势教学2.国际政治形势教学3.社会文化形势教学4.经济形势教学5.科技与环境形势教学四、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3.互动式学习的实施4.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5.社会实践与实地考察的组织五、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评估和有效性1.教学成果评估的目的和方法2.学习者综合能力的评估3.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改进4.教师角色和能力的评估5.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长期效果检验总结: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二)旨在培养学习者关心国家形势和政策的意识,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通过了解形势与政策的背景和意义,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大纲的目标和意义。
基于该大纲的基本框架和目标,学习者可以理清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具体内容的详细阐述确保了学习者可以全面掌握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各个方面。
方法和策略的讨论则为教师提供了实施教学的指导和借鉴。
评估和有效性方面的考虑则是通过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为教学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方向。
因此,学习者在完成该教学大纲后,将能够具备更全面和深入的国家形势与政策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于现实问题中。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摘要:一、引言1.课程背景与意义2.课程目标和内容二、课程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2.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政策4.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与政策5.我国外交战略与政策6.我国社会事业建设与政策三、教学方法与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注重案例分析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课程考核与评价1.平时成绩2.课程论文3.期末考试正文:形势与政策是一门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政治体制改革与政策、文化事业发展与政策、外交战略与政策以及社会事业建设与政策等方面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各项政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引言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我国高校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内容紧密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政策知识。
二、课程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坚持基本路线的重要性2.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当前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政策-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目标-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与影响4.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与政策-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事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当前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5.我国外交战略与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战略的演变与发展- 当前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务6.我国社会事业建设与政策- 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事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当前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三、教学方法与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深入浅出地讲解政策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编码:04BX003 学分: 1 总学时:16
说明
【课程性质】
公共思想政治必修课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掌握时代的脉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
【教学任务】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
由教育部每学期开学初发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确定。
【教学原则和方法】
课堂系统讲授与听形势报告、时事讲座、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时分配】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VCD,教育部社政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时事报告杂志社。
2、教育部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3、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4、《新编形势与政策》,吉林大学出版社,阎光亮主编,2011年1月版。
大纲内容
第一专题国内形势概览
【教学目的和要求】
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战胜困难、迎接“十二五”规划中来,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国分忧的思想,激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并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
【内容提要】
第一专题国内形势概览(共2学时)
一、2010年国内大事盘点
1、上海世博
2、同票同权
3、同心协力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4、“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5、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
6、精彩亚运
7、微博打拐
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概述
1、经济增长强劲,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2、致力关注民生,确保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3、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十二五规划
四、2011年全国两会聚焦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1、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我国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3、关注民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不公现象。
第二专题中美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并且日益具有全球意义。
本专题通过对中美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主要矛盾,中美关系合作与冲突普遍长期共存。
【内容提要】
第一专题中美关系(共1学时)
一、中美关系的影响因素
1、共同利益
2、主要矛盾
二、展望中美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1、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2、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主要矛盾。
3、中美关系的展望。
《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大纲
【考核目的】
了解学生对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也为授课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提供参考。
【考核的内容范围】
依本学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平时授课重点和教材《形势与政策》(上、下册)而定。
【考核方法】
开卷考试,随堂45分钟。
年度成绩=课堂成绩(20%)+实践成绩(20%)+期末成绩(60%)
【对试题的要求】
考试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