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打印)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术语

诗歌鉴赏术语

思古典诗歌1、忧国伤时:①揭穿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败;②边塞征战的壮烈,河山沦丧的痛想中常有的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虑,对民族命运的担忧;④昔盛今衰的感触,拖故讽今的情怀。

内思想感情2、人生理想:①立功立业的盼望,壮志难酬的哀叹;②宦海浮沉、宦途失落的愁闷;③容洁身自爱、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鲜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3、人生感觉: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一生的欢乐。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5、长亭送别:①恋恋不舍的迷恋;②情深意长的鼓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典诗歌边塞、田园、怀古、政界、战乱常用的题材五类诗歌不借助外物的诗歌——直抒胸臆对应的五叙事抒怀诗——叙议联合种基本表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现手法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写景抒怀诗——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情形交融其余诗歌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川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触诗。

古典诗歌欢乐、快乐、高兴、激动、欢乐、忧虑、悲苦、孤傲、深刻、踊跃、悲观、旷达、洒脱、思想感情悲忿、乐观、悲观、哀怨、激怒、厌恶、惊喜、神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术语郁闷烦闷、欢乐、沉痛、悲伤、赞叹、仰募、惜别、迷恋、豪放、狂放、安逸、淡泊等。

感情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想念、落叶——失落、春风——得意、海洋——宽阔、流水——惋惜、遗迹——怀旧形古典诗歌①人物形象: A“我”—诗中抒怀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象中的形象②自然光景形象或许意象:自然光景和人文光景,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分类③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述的形象。

古典诗歌①细节刻画②衬托③对照衬托常有的塑造形象的方法常有意象(一)意同象异归类1、思乡:月亮、柳树、鸿雁。

2、分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

3、高洁:蝉、冰雪、梅花、菊花。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 2009-3-17 8:26:00 | By: 陈锦才 ]2推荐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楼船夜雪厄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赏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赏析: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虚实结合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形象、观点: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豪迈,超凡脱俗;愤世嫉俗,消沉颓唐;神形兼备,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思想情感:宁静淡泊恬淡闲适壮怀激烈追慕圣贤孤愤难平寂寞幽怨忧郁失望缠绵悱恻甜蜜愉悦嬉怒笑骂感情细腻挚切情深(三)语言文字:特色:豪放雄奇沉郁顿挫直率天真婉约含蓄诙谐风趣叠字叠词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词藻华丽质朴清新苍凉雄浑抑扬顿挫形神兼备穷形尽相行云流水明快晓畅作用: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四)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抒情)描写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具体形象为实,想象联想为虚。

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和间接(侧面)抒情。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情景交融。

(五)表达技巧:铺陈其事浓墨重彩托物起兴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化用典故以古讽今怀古伤今以动写静以乐写哀烘云托月直抒胸臆白描勾勒议论点染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巧设悬念前后照应联想想象含而不露(六)修辞方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人格化,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引人联想,生动活泼。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触发联想,营造气氛。

鉴赏古代诗歌时常用的术语

鉴赏古代诗歌时常用的术语

鉴赏古代诗歌时常用的术语(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借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中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景物以加强效果。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绘声绘色(3)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描绘人或动物的行为举止和心理。

诗情画意语言优美、形象。

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4)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对人物外貌、形状和情态、思想、心理的描写都很具体、完备。

简洁/洗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语言通俗、平实,不事雕琢,不加修饰。

明快明白通畅。

质朴无华语言不追求华丽。

淡雅着色素淡雅致。

辞藻华丽用词色彩华丽。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经典)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经典)

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一、常见的思想感情欢快、愉悦、激动、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忧愁、寂寞、伤感、惆怅、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热爱自然、沉郁、悲慨、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消极、积极、朴实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对统治者的愤怒、面对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怀才不遇的愁苦、寄情山水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二、诗歌分类赠友送别、咏史怀古、边塞征战、山水田园、写景抒情、咏物言志、闲适隐逸、谈禅说理、思妇闺情、羁旅行役、悼念亡者三、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忧国忧民、心系社稷历经磨难、坚持追求胸怀宽广、豪放洒脱转战沙场、舍身保国寂寞愁苦、身世飘零孤傲高洁、坚持操守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送别友人、思念故乡反对征伐、同情疾苦重情重义、儿女情长辛苦劳作、纯朴善良李白: 愤世嫉俗 清新飘逸 杜甫: 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张九龄: 委婉含蓄孟浩然: 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 恬淡含蓄气韵生动 王昌龄: 雄健浑厚情思婉约 咼适岑参:雄浑质朴苍劲悲壮韦应物: 清新典雅韩愈: 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贾岛: 萧瑟悲愁李贺: 奇诡变幻忧郁激愤 元稹: 艳丽浅近白居易: 平白清新雅俗共赏 刘禹锡: 清俊明朗李商隐: 清丽俊逸杜牧: 豪迈俊爽遒劲峭拔 温庭筠: 浓艳香软清新疏朗 李煜: 颓靡伤感细腻感人 欧阳修: 清丽明媚语近情深 四、著名诗人的风格 羁 (“诗中有画”) 范仲淹:苍凉悲壮 豪放洒脱淡泊富贵傲视圣贤 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傲岸不晏殊:明朗疏淡苏轼:雄健豪放旷达高远柳永:缠绵悱恻李清照:婉约凄切杨万里:新鲜活泼陆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气势雄浑婉转悱恻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精心刻意平淡淳厚质朴凝练陶渊明:明净简峭柳宗元:奇崛冷艳熔铸词采驰骋想象李贺:词意激昂风格高峻陈子昂:王勃: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五、常用意象的含义1、花草类(1)菊:隐逸、高洁、脱俗(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3)兰:高洁(4)牡丹:富贵、美好(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9)莲:爱情高洁2、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3、风霜雨雪云类:(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美好(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4)露水: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地方诡谲(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9)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10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11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12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13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4、动物类:(1)杜鹃:悲惨、凄惨、哀伤(2)鱼:自由、惬意(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哀伤、凄厉(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衰败荒凉(6)沙鸥:飘零、伤感(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追求、漂泊(9)(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10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11 )寒蝉: 悲凉5、器物类:(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名望6、颜色类:(1)白:纯洁、无暇、丧事(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高雅、忧郁(5)黄:温暖、平和(6)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7、其它类:(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6)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8)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9)破晓:初现希望(10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11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 )深夜:愁思怀旧13)月亮: 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六、语言的特色质朴、淡雅、自然、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雄健、雄浑、准确、生动、形象、沉郁顿挫、清新明快、平淡有趣、浓墨重彩、艳丽多彩、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简洁巧妙、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自然宏丽、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含蓄隽永、朴实无华、淡雅含蓄、通俗生动、低回婉转、清而不淡,秀而不媚、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炼、平淡无奇、质朴清新、词藻华丽、明白通畅、沉郁顿挫七、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描写对象:人物、环境、场面、细节;描写方式: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境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借古讽今)、议论、说明3、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双关、衬托、烘托、渲染、用典、叠词、互文、想象、联想、铺垫、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有褒有贬、以乐景写哀情等.具体含义:渲染: 就是从正面描写烘托: 就是从侧面描写,有以人烘托人,以人烘托物,以物烘托物,以物烘托人. 烘托包括两种,一是正衬,一是反衬.白描: 是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动静结合: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虚实结合: 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来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物实境.欲扬先抑: 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然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直接抒情: 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有正衬和反衬.反衬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一种。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考试就能用得上)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明贬实褒2、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3、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5、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7、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反复、对比、双关、反语、反问、互文、用典8、常用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渲染、衬托、反衬、烘托、象征、联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即景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历史人物自比、间接抒情、卒章显志、动静结合、含蓄蕴藉、详略得当、以古喻今、吟古书怀、明暗对比、白描、调用角度,如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等。

9、常见思想感情迷恋、留恋、思念、忧愁、悲愤、辛酸、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喜悦、仰慕、激愤、空虚、郁闷、热情洋溢、壮志凌云、忧国忧民、追慕、讽刺、反抗、奋发向上、消极避世、同情、关怀、控诉、颓废10、常见景物特点恬静、安谧、和平、壮阔、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幽静、肃杀、荒寒、瑰丽、虚幻、飘渺、凄惨、萧条、繁华热闹11、风格特点朴素自然、豪放飘逸、浓郁顿挫、雄健高昂、悲壮苍凉、超脱世俗、缠绵悱侧、激昂澎湃12、语言特点言简意赅、通俗自然、简练、含蓄隽永、内涵丰富、平中见奇、清新质朴、琅琅上口、音韵和谐、明白晓畅、清新、自然、朴素、豪放、俊逸、沉郁顿挫、峻伟奔腾,雄浑豪迈、委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古诗鉴赏常用术语

古诗鉴赏常用术语

古诗鉴赏常用术语一、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知识储备:1、情感类别:乡---赞美家乡(李白《望天门山》)、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边关思乡(《春夜洛阳闻笛》)、寄情山水(王维《山居秋暝》)、归隐田园(陶渊明《归园田居》)。

人---同情百姓(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离乱愁思(杜甫<春望>)、思念亲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离愁别绪(王维《渭城曲》)、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己---远大抱负(杨炯《从军记》)、壮志难酬(苏轼《念奴骄-赤壁怀古》)、青春易逝()、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国---建功立业(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王昌龄《从军记》)、报国无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山河沦丧(陆游《示儿》)、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统治者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

时---感时伤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昔盛今衰(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杜牧《泊秦淮》)。

理---发展变化(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认识规律(朱熹《观书有感》)、一分为二(卢梅坡《雪梅》)、实践(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2、常见意象:树木类:绿叶---希望、活力。

松柏---坚强、傲岸。

竹---气节志向。

梧桐---凄苦悲伤。

杨柳---送别、离别。

花草类:落花---失意、惜春。

梅、兰、菊---气节、志向。

莲---爱情。

禾黍---国家的昔盛今衰。

动物类:杜鹃、子规---凄惨。

鹧鸪---离愁。

寒蝉---悲凉。

猿猴---凄厉。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燕子---惜春伤秋、离愁、相思、感伤时事。

鸿鹄---理想追求。

鹰---自由、人生的搏击。

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类:水---时光的流逝、愁苦的深长。

烟雾---现实的朦胧,惨淡。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霜---认识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漂泊。

其他类: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业术语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业术语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业术语
1.韵律:指诗歌的音韵规律,包括平仄、押韵、叠韵等。

2. 押韵:指诗句末尾的音节相同或相近,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3. 叠韵:指诗句中间和末尾的音节相同或相近,如“如梦令、浣溪沙”中的“令”和“沙”。

4. 平仄:指诗句中的音节有高低之分,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山”、“绝”为仄声,而“飞”、“径”、“人”、“踪”为平声。

5. 对仗:指诗句中的用词、语法、意义相对应、呼应,形成平衡、对称的结构,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6. 比喻:指用一个意象来比拟另一个事物,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 暗示:指用委婉、隐晦的语言或表达方式来暗示某种意义或信息,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理解,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 借代:指用一个代表性的词汇来代替整个事物或情景,达到简洁、生动的效果,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9. 比兴:指用诗歌中的隐喻、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形象地描绘具体事物或情境,如“雄黄酒一杯,替你消愁解闷”。

10. 拟人:指用人的行为或感受来形容非人的事物或情景,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如“江水如练,生生不息,日夜东流,无穷
无尽”。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经典)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经典)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经典)1. 韵律- 平仄:指古代文学作品中音节的声调昇降情况。

平仄:指古代文学作品中音节的声调昇降情况。

- 平韵:声调平的字。

平韵:声调平的字。

- 仄韵:声调降的字。

仄韵:声调降的字。

- 押韵:指一句诗中的末尾音节的读音相同。

押韵:指一句诗中的末尾音节的读音相同。

- 韵脚:同一韵脚韵母相同的字或音节。

韵脚:同一韵脚韵母相同的字或音节。

2. 平仄格律- 平水韵:古代韵书中的一种用于韵律分析的方法。

平水韵:古代韵书中的一种用于韵律分析的方法。

- 平水韵五韵平章:以平水韵为基础的分韵法。

平水韵五韵平章:以平水韵为基础的分韵法。

- 平水韵四声平平仄仄:指平水韵五韵平章中的一种格律。

平水韵四声平平仄仄:指平水韵五韵平章中的一种格律。

3. 曲体诗- 乐府古题:指古代乐府诗歌流派中一种常见的诗题形式。

乐府古题:指古代乐府诗歌流派中一种常见的诗题形式。

- 律诗:以五言或七言诗为主的韵文诗。

律诗:以五言或七言诗为主的韵文诗。

- 绝句:四行诗,亦称“四行古诗”。

绝句:四行诗,亦称“四行古诗”。

4. 体制- 宫体:古典诗歌中的一种诗体,包括《乐府诗集》中的乐府诗和《古体诗鉴》中的古体诗。

宫体:古典诗歌中的一种诗体,包括《乐府诗集》中的乐府诗和《古体诗鉴》中的古体诗。

- 朝代体制:指不同朝代对古典诗歌的体制和风格要求的差异。

朝代体制:指不同朝代对古典诗歌的体制和风格要求的差异。

5. 修辞手法- 比喻:用某种形象的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

比喻:用某种形象的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

- 夸张:对事物进行程度上的递增或递减来增强表现力。

夸张:对事物进行程度上的递增或递减来增强表现力。

- 排比:通过并列或连辙的语句安排来达到修辞目的。

排比:通过并列或连辙的语句安排来达到修辞目的。

- 对仗:指诗句中韵脚的对应关系。

对仗:指诗句中韵脚的对应关系。

以上是一些古代诗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一、格式诗歌鉴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语言:高亢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语言(一)风格1. 激越高亢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2. 清婉(新)秀丽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3. 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4. 语言平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如李绅<<悯农二首>>(二)特点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1.清新自然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王维的山水诗2.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 绚丽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 明快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 含蓄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耐人寻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诗歌鉴赏常见术语

诗歌鉴赏常见术语

诗歌鉴赏常见术语一览一、诗歌内容1、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

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2、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

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3、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4、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5、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6、写景诗和咏物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二、表达技巧1、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对比(A、时间对比:今昔,昔盛今衰 B、景物状态:动静对比 C、写法:虚实对比)象征:咏物诗移情:将人的主观感情转移到客观事物上,在修辞上称拟人烘托:侧面描写白描:大体勾勒工笔:非常细致的描写用典叠词联想与想象:联想是由甲到乙,想象是无中生有渲染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比兴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咏叹2、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排比,比拟(拟人),设问,反问,移情,通感,顶真,谐音,对比等。

3、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写实,虚中有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远近高低结合场面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刻画4、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触景生情,以景结情注意:其实以上几点都可属于写作手法或者手法,描写方法和抒情方式是表现手法的一种。

古代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一)思想感情方面的术语1.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感时伤世、昔盛今衰、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同情下层人民疾苦、厌恶官场黑暗等。

3.壮志难酬、悲叹年华消逝、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等。

4.久居边关的乡愁、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谭臣心志的告白等。

5.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抒发闲适轻吊等。

6.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杨木、激愤等。

(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情随景迁、景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感物伤怀等。

2.表现手法:象征、用电、烘托、衬托、联想、想象、对比、反衬、钊颖、烘云托月、侧面烘托、动静结合、以东衬静、以叙写实、虚实相生、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泥人、对偶、对比、夸张、梵文、反诘、反复、排比、饮用、顶针、互文等。

(三)语言特色方面的'术语质朴淡雅、欢快风趣、清新自然、平白如画、不事雕饰、通俗流畅、形象生动、典雅绮丽、含蓄隽咏、简洁洗练、活泼明快等。

(四)写作风格方面的术语1.不同作家的独特风格:豪放飘逸、沉郁顿挫、豪放、婉约、隽秀、单元、闲静、恬淡优美、清新自然、雄健高峻。

2.不同流派的不同风格: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五)描写方法方面的术语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六)表达效果方面的术语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意远等。

(七)篇章结构方面的术语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钊颖、伏笔铺垫等。

诗歌鉴赏术语打印版

诗歌鉴赏术语打印版

诗歌鉴赏术语一、诗歌内容分类1、赠友送别诗:依依不舍或别后思恋,坦陈心志;别后情境想象、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2、咏史怀古诗:凭吊古人或事。

或缅怀,或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或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较少,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比较多。

4、山水田园诗:把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5、写景抒情诗: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6、咏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具体事物,往往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

7、闲适隐逸诗:看惯了官场勾心斗角,世俗社会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8、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9、思妇闺情诗:即以闺中思妇情怀或愁绪为内容诗歌,多写妇女对在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10、羁旅行役诗:浪子所见、所闻、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11、悼亡诗:多通过追忆往昔,回忆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或以“记梦”的形式。

12、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自荐信。

文人为求得进身机会,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二、评价主旨类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3、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评价主旨类
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蕴藉、富有哲理、画龙点睛。

意境类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

思想感情类
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情感载体类
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骨。

抒情方式类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缘境生情、状物移情、感情细腻、感情真挚、托物言志。

语言风格类
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

使用典故类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言志。

诗歌风格类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文章结构类
自出机杼、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新颖奇特、浑然天成、层层铺垫、巧埋伏笔、前呼后应、层次分明、曲折有致。

表达技巧类
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渲染、起兴寄托、状物移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对比描写、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粗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