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手册2015.

合集下载

能源管理制度清单

能源管理制度清单

能源管理制度清单一、能源管理制度概述能源管理制度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为有效管理和节约能源资源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措施的体系。

能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能源管理制度清单旨在为组织或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制度目的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2. 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 保护环境,减少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4.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减少可能的行政处罚和法律风险。

5. 培养员工节能环保意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制度内容1. 能源管理政策(1)确定能源管理政策,制定管理目标和计划。

(2)确保政策符合组织或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发展需要。

(3)通过内部和外部宣传,推广政策和目标。

2. 组织机构(1)建立能源管理委员会或小组,负责能源管理相关事务。

(2)明确各部门的能源管理职责和权限。

(3)指定能源管理负责人,协调和监督能源管理工作。

3. 能源管理目标(1)确定能源消耗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

(2)制定能源消耗计划,跟踪执行情况。

(3)定期进行能源消耗评估,调整和优化管理方案。

4. 能源监测与控制(1)建立能源消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各项能源数据。

(2)识别和分析能源消耗的关键指标,发现问题和风险。

(3)采取控制措施,调整能源消耗行为和流程。

5. 节能技术和设备(1)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能源消耗。

(3)定期对设备进行能源消耗评价,优化设备使用方案。

6. 节能宣传和培训(1)开展能源节约宣传活动,普及节能知识,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能源管理培训,提升员工节能技能。

7. 能源法律法规遵守(1)了解并遵守相关的能源法律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制度,规范能源管理行为。

(3)定期对能源合规性进行自查和评估,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
ISO 50001 & Energy Profiles – How to develop a site energy profile 能源管理体系及能源档案之 如何在工厂建立能源档案
HSE, ZF TRW Active &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
ZF Friedrichshafen AG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监测及测量 Evaluation of compliance 符合性评估 Nonconformity,corrective actions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整改 Control of records 记录控制 Internal audits 内审
Aspects环境因素 Legal & other requirements 法规及其他要求 Objectives and targets Programs 目gy Profile Presentation, China Workshop 2015, Langfang LVLB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实施与运行
Recources, roles, responsibilities 资源角色责任与授权 Competence, training, awareness 能力培训与意识 Communication 沟通 Documentation 文档 Control of documents 文档控制 Operational control 运行控制 Emergency preparedness紧急准备与响应
3
8/9/2020
Energy Profile Presentation, China Workshop 2015, Langfang LVLB

新能源汽车ISO9001:2015一整套文件汇编(程序+记录表单)

新能源汽车ISO9001:2015一整套文件汇编(程序+记录表单)

5.3 内部文件管理程序
序 流程

流程说明
责任部门
主导
参与
资讯输出 (方向)
参照 4.1 职能表执行,文件的页
面设置应方便使用和保管,应内容完
文件的编
1
整、通俗易懂,格式适当。
管理者代表

文件的编号按“文件编号规则”
各部门
文件编号规 则(见附录 1)
执行。
文件的审
参照 4.1 职能表,以《文件审批
2
3.3 三阶文件:检验标准/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技术图纸等等;
3.4 四阶文件:记录/表单/报告/计划等;
3.5 外来文件:国家法律、法规文件,顾客、配套厂家、其他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资料以及从其他公司
引进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
3.6 部门内部文件/表单:仅在编制部门内部使用或与 ISO 管理体系文件无太大关系的文件、表单。
第 1 页,共 11 页
1.0 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体系相关文件资料的管理程序,确保体系运行文件的适用性、系统性、协调性、有
效性和完整性。
2.0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 ISO 管理体系有关文件或资料的控制,包含各内外文件的识别、审批、收发及废止
等过程的控制。
3.0 定义
3.1 一阶文件:手册文件;
3.2 二阶文件:程序文件;
4.0 职责
4.1 内部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收发职能表
文件类别
编制
审核
批准
收发
方针 质量目标 环境目标 质量手册 环境手册 程序及关联表单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专人 管理者代表

化验室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清单模板

化验室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清单模板

化验室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清单模板一、引言能源管理是对能源在生产、使用和消耗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通过合理的节能措施和管理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轻环境压力,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了建立并实施化验室能源管理体系,我们制定了以下文件清单模板,供化验室参考和遵循。

二、能源管理文件清单1. 能源管理手册- 文档编号- 修订历史- 目的和范围- 组织机构- 能源政策- 能源目标- 能源管理职责-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2. 能源政策- 公司能源政策文件3. 能源管理程序- 能源使用情况监测程序- 能源消耗核算程序- 能源效率评估程序- 节能改进管理程序- 应急能源管理程序4. 能源管理记录- 能源使用情况监测记录- 能源消耗核算记录- 能源效率评估记录- 节能改进管理记录- 应急能源管理记录5. 能源审核文件- 能源内审计划- 能源内审报告-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计划-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报告6. 培训文件- 能源管理培训计划- 能源管理培训记录7. 法律法规文件- 相关能源管理法律法规文件-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8. 其他文件- 外部通讯文件- 相关会议记录文件三、文件变更和控制1. 文件变更- 所有文件变更均需提出变更申请 - 经批准后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文件版本需重新编号并注明修改日期2. 文件控制- 所有文件均需统一管理、归档和备份- 文件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文件存档至少保留五年- 对文件的读取和使用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遗失或泄露四、结语能源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这些文件清单模板将有助于化验室建立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和环境压力。

请各位同仁严格遵循并执行以上文件清单,确保能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rbt 120-2015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

rbt 120-2015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

rbt 120-2015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摘要:一、引言二、能源管理体系概述1.定义与目的2.适用范围三、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1.领导承诺与职责2.能源方针与目标3.能源评审4.能源管理体系文件5.能源培训与意识6.能源消耗监测与测量7.能源绩效改进8.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四、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步骤1.初始状态评估2.能源管理体系策划3.能源管理体系实施4.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与持续改进五、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流程1.认证申请2.认证审核3.认证批准4.认证监督与再认证六、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我国政府对能源管理的高度重视,食品企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其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rbt 120-2015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详细阐述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过程,以期为食品企业提供实用的能源管理指导。

二、能源管理体系概述1.定义与目的能源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实现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效率提高、能源安全提升等目标,通过系统性、全过程的管理手段,确保能源政策、目标、措施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能源消耗降低和环境效益提升的管理体系。

2.适用范围能源管理体系适用于各类食品企业,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食品企业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1.领导承诺与职责企业应明确最高管理者的承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持续改进。

同时,最高管理者需分配相应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能源方针与目标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能源方针,旨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源安全。

此外,企业还需设定具体的能源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3.能源评审企业应定期开展能源评审,以识别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安全方面的潜在改进机会,为能源绩效改进提供依据。

能源管理目标指标体系

能源管理目标指标体系
•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考虑现有能源利用 水平与社会标杆水平之间的差异,以及 员工合理的主观能动性,在基础值上适 当提高目标值。
中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 对于用能单位整体来说,同时需要中长期目 标和短期目标,如:
➢ 远期目标/愿景:成为国内行业节能减排标杆 ➢ 中期目标:2015年较2009年,吨钢综合能耗下降
完成目标 <3% 情况
考核是否 不合格 合格
奖金系数 0.6
3~5% 不合格 0.8
5% 合格 1.0
5~7% 合格 1.2
>7% 合格 1.4
监控的必要性
• 往往节能的状态会受到时间、人员、 设备完好程度、开工率等因素的影响 ;
• 预期的目标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
• 可能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2008/2007照明用电对比
支持性工作目标指标(2)
• 支持性工作很多时候也可以设定可测 量的目标,如:
• 能源管理关键岗位能力符合率100%; • 采购能源与设计品质符合率80%; • 主要用能设备完好率95%
特殊指标示例
• 集装箱码头堆场: • 货箱翻倒率控制在3%以内
货箱翻倒率
叉车工作量
叉车耗油量
四、目标值的设定
目标值设置的原则
感谢大家!
刘立波 13810261772 zerocarbon@
• 目标的设定通常不宜太高,经验证明在 节能工作当中,正面的激励比较负面的 惩罚会有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产生更好的节能效果。
一种供参考的目标值制定方法
• 目标值=基础值+生产变化影响调整值 +员工主观能动性影响调整值
基础值
• 根据节能措施规划,评价这一阶段节能 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ISO14001-2015能源资源管理程序

ISO14001-2015能源资源管理程序

ISO14001-2015能源资源管理程序能源资源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为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减少对可利用能源和资源的浪费特制订本程序。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节省能源、资源活动的实施及管理。

3.0定义:(无)4.0职责:4.1能源的管理职责范围:4.1.1行政部负责对公司内使用能源的计划及统计、使用监督进行总体管理。

4.1.2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公司年度能源目标及指标。

4.1.3各部门主管领导对本部门的能源管理、资源负责。

4.2资源管理的职责范围:4.2.1行政部负责对公司内纸张、水的计划使用,监督、统计进行总体的管理,同时负责统计全厂各部门的纸张、水消耗情况。

4.2.2仓库负责对材料的消耗进行控制。

4.2.3各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能源、资源的计划,使用、统计、监督进行管理。

5.0作业程序:5.1能源、资源分类5.1.1能源:电、气5.1.2资源:水、办公用品、生产材料等。

5.2整体措施5.2.1新员工入职时行政部进行开源节流教育;5.2.2各部门、全体职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节约能源、资源的使用,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做到人走灯灭、节约用水、用纸等;5.2.3公司内各用水点、非感应式用电开关处张贴节水节电相关宣传牌;5.2.4工程部针对公司内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工序,应研究节能降耗的技改方案,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5.2.5公司在购入设备前,工程部负责对此设备的环境性能、能耗进行评估。

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选择低耗机种,并保证在投入使用后对环境的影响最小;5.2.6工程部在制订生产工艺时,考虑加工工工艺合理、先进并保证品质;5.2.7各部门制订有关措施,对能源、资源的节约及有效利用进行管理。

5.2.8各相关部门定期将资源、能源使用情况统计后报给管理者代表;需要时管理者代表将各部门资源、能源使用统计情况汇总报管理者。

5.3能源管理5.3.1电能管理电工应持证上岗,以保证其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调配与管理,减少电力浪费;照明灯具做到人走灯灭,减少电能的浪费;中午休息时关闭电灯;部门空调运转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办公场所上班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开空调,办公室空调温度一般不低于24度,生产车间、仓库等特殊场所按相关规定执行;各相关部门对耗电量大的生产设备要严格管理,做到人走关机,需要时,进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以节约能源;行政部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对公司各部门用电情况进行监控指导,发现浪费现象及时纠正,以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财务部每月根据产量对用电量进行分析统计,如发现用电量异常增加,则分析原因,进行改进;5.3.1公司尽可能使用节能灯、感应灯。

DB37T2731-2015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 文本

DB37T2731-2015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 文本

ICs 27. 10由 DB37山东省地万标少DB37/T 2731一2015规沧建设与运行管三一企业能用E 站管控中仿儿、交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sgement Specification of Enterprise Energy Manasgement and Control Center2015-12-14 发布 2016-01-14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7/T 2731一2015ae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山东大学、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煤炭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山东钢铁集团济南分公司、青岛积成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歧强、傅尔权、巩和一、陈祥力、李玉全、李健民、张元福、姬厚华、刘春荣、陈飚、严凤涛、张炳哲、董勇、韩飞舟、赵金洋、郭庆强。

DB37/T 2731一2015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功能要求、运行管理和检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建设、改进及其运行管理。

其它用能单位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羊) 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7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VT 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377T 1566 工业企业能效对标导则3 术语和定义 GB/T 2589、G6B 17167和GB/A7T 233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胜利油田能源管理手册 版

胜利油田能源管理手册 版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能源管理手册SLYT/NYSC-2015编制:宋鑫、王贵生、任成、周亮、郎立术初审:李振泉审核:张煜批准:孙焕泉版本状态:A/0分发号: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发布日期:2015-09-06 实施日期:2015-09-06胜利油田分公司修订记录目录0.1 单位简介 (1)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2)0.3 能源管理团队任命书 (3)0.4能源方针 (4)0.5能源管理手册发布令 (5)0.6能源手册管理规定 (6)1 范围及边界 (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8)3术语、定义 (9)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11)4.1总要求 (11)4.2管理职责 (11)4.2.1最高管理者 (11)4.2.2管理者代表 (12)4.3 能源方针 (13)4.4 策划 (13)4.4.1总则 (13)4.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14)4.4.3能源评审 (14)4.4.4能源基准 (16)4.4.5能源绩效参数 (16)4.4.6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方案 (17)4.5 运行和实施 (18)4.5.1总则 (18)4.5.2能力、培训与意识 (18)4.5.3信息交流 (19)4.5.4文件 (20)4.5.5运行控制 (22)4.5.6设计 (22)4.5.7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 (24)4.6 检查 (24)4.6.1监视、测量与分析 (24)4.6.2合规性评价 (25)4.6.3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26)4.6.4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26)4.6.5记录控制 (27)4.7 管理评审 (27)4.7.1总则 (27)4.7.2管理评审的输入 (28)4.7.3管理评审的输出 (28)附件1:胜利油田分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及边界 (30)附件2:胜利油田分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33)附件3:职能部门职责分配表 (34)0.1 单位简介胜利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第一大油气田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一、认可依据认可:CNAS-CC190:201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2015.3.15发布,2015.4.1实施,转换期至2017年10月14日)CNAS-SC190:2017《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方案》 (2017.1.1发布、实施)认监委: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不直接构成认可依据认可委结合认监委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制订了认可评审时的作业指导书:CNAS-WI13-12-B0-EnMS 实施认可评审的作业指导书-B二、认可技术领域(业务范围)按照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的活动方式,并依据有关用能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的共性将能 源管理体系划分为15个技术领域。

三星已经被认可的:1.2油气;2.3化工三、认证依据认证标准: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2012.12.31发布,2013.10.01实施) (ISO 50001:2011 IDT)+RB/T 《能源管理体系 XX认证要求》(或经备案的认证要求)1.2 BSC-07-03-En-2015 能源管理体系油气田企业认证要求2.3 RBT 115-2014 能源管理体系 石油化工企业认证要求认监委: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不直接成认证依据四、CC190:2015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特性 5、审核过程要求(5.1-5.9) 6、能力要求(6.1-6.3) 附录A(规范性附录)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时间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多场所抽样 附录C(资料性附录)能源绩效的持续改进引言除了CNAS-CC01的要求,本文件规定了反映能源管理体系 (EnMS)特定技术领域的要求,以确保审核和认证的有效性。

特别是,本文件对审核策划过程、初次认证审核、实施现场 审核、审核员能力、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时间和多场所抽样提 出了必要的附加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过程清单

能源管理体系过程清单

能源管理体系过程清单
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为了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影响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流程。

以下是能源管理体系的一般过程清单:
1. 能源政策制定,确定组织的能源管理目标和承诺,明确能源管理的重要性,为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指导。

2. 能源规划,分析组织的能源使用情况,制定能源消耗计划和目标,确定节能措施和改进方案。

3. 能源审计,对组织内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包括能源消耗、能源流程、设备效率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估。

4. 法规遵从,确保组织在能源管理方面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能源法规、环境法规等。

5. 能源目标设定,根据能源规划的结果,设定具体的能源节约目标和指标,以便监控和评估能源管理的效果。

6. 资源分配,确定能源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包
括培训、设备更新、技术支持等。

7. 实施措施,根据能源规划和目标,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包括
技术改进、设备更新、行为管理等。

8. 监测与测量,建立能源使用数据的收集和监测系统,对能源
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测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9. 内部沟通与培训,向组织内部员工宣传能源管理政策和目标,开展能源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能源意识和参与度。

10.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能源管理体系的效果,进行内部审查
和改进,确保能源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和优化。

以上是能源管理体系的一般过程清单,通过这些过程的实施,
组织可以有效管理和优化能源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015版ISO9001、14001等管理手册

2015版ISO9001、14001等管理手册

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手册文件编号:YYY-M-001文件版次:1生效日期:制定:审核:批准:受控状态:接收部门:文件履历表文件名称:《管理手册》编号:YYY-M-001管理手册1 总则1.1管理手册涵盖内容公司最高管理层(包括总经理、执行副总、各运营模块分管领导)按照ISO9001:2015、QC080000:2012、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组织策划了“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QMS)”、“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EMS)”、“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Hazardous Substance Process Management,简称HSPM)”、“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OHSMS)”,统称“管理体系”。

针对策划结果编制了本手册,对以下几方面做出明确规定:1)明确公司管理体系的范围,具体见1.2。

2)明确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和相互作用。

3)当实施管理体系过程需要更详细的作业指引时,本手册将给出支持文件,包括任何引用的参考文件。

1.2XXX管理体系范围1.2.1产品和服务过程范围:LED灯具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1.2.2区域和场所范围:见附件1《XXX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1.2.3标准适用范围:1)ISO9001:2015、ISO14001:2015标准的全部要求分别适用于本公司QMS、EMS;2)QC080000:2012内容适用于本公司HSPM,OHSAS18001:2007标准的全部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的OHSMS。

1.2.4外包过程涵盖于管理体系范围:因进度急需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通过外包方式获得成品或部件时,对这些过程,按本手册8.4的要求实施控制,确保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用户操作手册文件编号:RHEA/Q-C-YF-39变更记录证其可追溯性。

目录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定义 (1)1.3参考资料 (1)1.4目标 (1)1.5功能 (1)2.运行环境 (2)3.使用说明 (2)3.1安装和初始化 (2)3.2退出 (3)3.3通知信息 (3)4.实时监控 (4)4.1透视地图 (4)4.1.1设备定位 (5)4.1.2查看设备信息 (6)4.2设备监控 (9)4.2.1设备搜索 (9)4.2.2设备群抄 (9)4.3GIS地图 (9)4.4三维地图 (10)4.4.1设备定位 (11)4.4.2查询设备信息 (11)4.5通知中心 (11)5.统计分析 (12)5.1能耗总汇 (12)5.2建筑能耗统计 (13)5.2.1查询日报表 (14)5.2.2查询月报表 (15)5.2.3查询年报表 (16)5.2.4自定义查询 (17)5.2.5能耗总汇 (18)5.2.6帮助说明 (19)5.3.1查询日报表 (20)5.3.2查询月报表 (21)5.3.3查询年报表 (21)5.3.4自定义查询 (21)5.3.5导出报表 (21)5.3.6帮助说明 (21)5.4设备能耗统计 (21)5.4.1查询历史数据 (22)5.4.2查询日报表 (24)5.4.3查询月报表 (24)5.4.4查询年报表 (25)5.4.5自定义查询 (25)5.4.6导出报表 (25)5.4.7帮助说明 (25)5.5平均参数统计 (25)5.5.1查询日报表 (26)5.5.2查询月报表 (27)5.5.3查询年报表 (28)5.5.4自定义查询 (28)5.5.5导出报表 (28)5.5.6帮助说明 (28)5.6建筑类型统计 (28)5.6.1查询日报表 (29)5.6.2查询月报表 (30)5.6.3查询年报表 (31)5.6.4自定义查询 (31)5.6.5导出报表 (31)5.6.6帮助说明 (31)5.7水电平衡统计 (31)5.7.1查询日报表 (32)5.7.2查询月报表 (33)5.7.3查询年报表 (34)5.7.5导出报表 (34)5.7.6帮助说明 (34)5.8其他统计 (34)5.8.1节能效率统计 (34)5.8.2能耗排名统计 (35)5.8.3节能指标统计 (36)5.8.4导出报表 (37)5.8.5帮助说明 (37)6.设备管理 (37)6.1设备类型管理 (37)6.1.1基础类型信息列表 (38)6.1.2协议类型信息列表 (40)6.2集中器管理 (46)6.2.1新增集中器 (47)6.2.2修改集中器 (48)6.2.3删除集中器 (49)6.2.4链接集中器 (50)6.2.5断开集中器 (50)6.2.6同步集中器参数 (50)6.2.7同步设备列表 (50)6.2.8同步定时器策略 (50)6.2.9同步光温策略列表 (50)6.2.10清理配置 (51)6.3设备组管理 (51)6.3.1新增设备组 (52)6.3.2修改设备组 (52)6.3.3删除设备组 (53)6.3.4制定策略 (53)6.3.5设备划分 (54)6.4设备管理 (55)6.4.1新增设备 (55)6.4.2修改设备 (56)6.4.4设备关系维护 (57)6.4.5高级查询 (59)6.5中继器管理 (59)6.5.1新增中继器 (60)6.5.2修改中继器 (60)6.5.3删除中继器 (61)6.5.4设备划分 (61)6.6光温控制器管理 (62)6.6.1新增光温控制器 (62)6.6.2修改光温控制器 (63)6.6.3删除光温控制器 (64)6.7定时器管理 (64)6.7.1新增定时器 (64)6.7.2修改定时器 (65)6.7.3删除定时器 (66)6.8设备功率管理 (66)7.收费管理 (68)7.1计费方案管理 (68)7.1.1新增计费方案 (68)7.1.2修改计费方案 (69)7.1.3删除计费方案 (69)7.1.4复制计费方案 (70)7.2业主管理 (71)7.2.1业主入伙 (71)7.2.2业主修改 (73)7.3收费参数配置 (73)7.3.1表具初始化 (74)7.3.2缴费配置 (75)7.3.3换表参数配置 (75)7.4充值缴费 (76)7.4.1充值 (77)7.4.2退购 (79)7.5.1单据查询 (82)7.5.2单据详情/补打 (83)7.5.3单据作废 (84)7.6收费报表 (84)7.6.1售电日汇总统计 (85)7.6.2售电月汇总统计 (86)7.7补助方案管理 (88)7.7.1新增补助方案 (89)7.7.2修改补助方案 (90)7.7.3删除补助方案 (91)7.7.4分配补助方案 (92)7.8待处理记录管理 (93)7.8.1查询记录 (94)7.8.2导出记录 (94)7.8.3作废记录 (95)8.系统设置 (95)8.1组织机构管理 (95)8.1.1新增组织 (96)8.1.2新增区域 (97)8.1.3新增建筑 (98)8.1.4新增单元 (98)8.1.5新增楼层 (100)8.1.6新增套户 (101)8.1.7新增改造信息 (101)8.1.8删除改造信息 (102)8.1.9修改组织 (103)8.1.10删除组织资源 (104)8.2账户管理 (105)8.2.1新增账户 (106)8.2.2修改账户 (106)8.2.3删除账户 (107)8.3角色管理 (107)8.3.2修改角色 (109)8.3.3删除角色 (109)8.4数据字典 (109)8.4.1新增字典 (110)8.4.2修改字典 (111)8.4.3禁用/启用字典 (111)8.5地图编辑 (111)8.5.1添加信息 (112)8.5.2移动信息 (113)8.5.3删除信息 (113)8.5.4显示/隐藏名称 (113)8.5.5切换地图 (113)8.6能耗排名配置 (114)8.6.1设置能耗排名配置 (114)8.6.2清除能耗排名配置 (115)8.7能源策略配置 (116)8.7.1制定策略 (116)8.7.2取消策略 (117)8.8能源绩效配置 (117)8.8.1制定绩效 (118)8.8.2取消绩效 (119)8.8.3保存 (119)8.8.4刷新 (119)8.9能耗数据补录 (119)8.9.1初始配置 (120)8.9.2删除数据 (121)8.10短信平台 (121)8.10.1短信模板管理 (122)8.10.2短信用户管理 (124)8.10.3短信历史查询 (125)8.11系统日志 (127)8.11.1查询系统日志 (128)8.12.1查询通讯日志 (128)9.预案管理 (128)9.1预案管理 (128)9.1.1新增预案 (129)9.1.2编辑预案 (135)9.1.3删除预案 (137)9.1.4执行预案 (137)9.2预案事件 (137)9.2.1新增预案事件 (138)9.2.2编辑预案事件 (141)9.2.3删除预案事件 (141)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用户手册主要描述了《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以下简称本系统或该系统)的运行环境、用途以及具体的使用操作,旨在指导用户如何使用该系统。

关于CNAS-CC190201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转换

关于CNAS-CC190201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转换

关于CNAS-CC190201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转换关于CNAS-CC190:20XX《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转换实施的认可说明(征求意见稿20XX-1-9)0 背景0.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发布20XX年5⽉31⽇,国家认监委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同期,国家认监委发布了《关于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现有EnMS认证机构试点审批资格终⽌及开展正式机构审批的安排,并对CNAS的EnMS认可制度提出了调整要求。

0.2 GB/T27309-20XX《合格评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发布20XX年12⽉1⽇起CNAS依据CNAS-CC19:20XX《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开展EnMS 认证机构认可活动,当时⽆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20XX年9⽉3⽇,GB/T27309-20XX《合格评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发布。

该国家标准于20XX年10⽉1⽇起实施,其中明确了对EnMS特定要素的审核要求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技术领域的划分,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中相应的内容要求⼀致。

0.3 ISO50003:20XX《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要求》发布20XX年10⽉15⽇,国际标准化组织⾸次发布了ISO50003:20XX《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要求》,该标准作为ISO / IEC 17021:20XX(CNAS已等同转换为CNAS-CC01:20XX)的补充要求,对EnMS领域提出了特定要求。

20XX年10⽉IAF第28届成员⼤会通过了IAF20XX-13号决议:决定ISO 50003:20XX的实施过渡期为标准发布后的3年,即认证机构应于20XX年10⽉14⽇前符合该标准要求。

0.4 CNAS能源管理体系认可规范⽂件调整及认可转换为确保我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认可⼯作与国际接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将国际标准ISO50003:20XX转换为CNAS认可规范(CNAS-CC190:20XX《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代替原有的CNAS-CC19:20XX,作为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专⽤认可准则。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操作手册.doc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操作手册.doc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操作手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2016年1月前言“十二五”以来,国家相继制修订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9456)和部分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国家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全国万余家重点用能单位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

为引导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公共机构中导入能源管理体系,我们编制了《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操作手册》,指导公共机构逐步建立和实施源管理体系。

公共机构可参照本手册,优化本单位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实现能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手册分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其中正文包括六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前期准备工作,第三章体系策划,第四章文件制定,第五章实施与运行,第六章检查与改进。

附录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附录A 某医院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附录B 某学校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附录C 某机关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

本手册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组织专家团队编写,北京交通大学和吉林建筑大学参与了编写工作。

在编制过程中,还得到了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2016年1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 - 1 -第二章前期准备工作....................................................................... - 3 -第一节管理职责....................................................................... - 3 -第二节能源方针....................................................................... - 8 -第三章体系策划............................................................................... - 11 -第一节明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 - 12 -第二节能源评审..................................................................... - 18 -第三节建立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 ......................... - 23 -第四节制定能源目标、能源指标................................... - 28 -第五节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 29 -第四章文件制定............................................................................... - 32 -第一节文件要求..................................................................... - 32 -第二节文件管理..................................................................... - 33 -第三节记录管理..................................................................... - 34 -第五章实施与运行 ....................................................................... - 38 -第一节运行管理..................................................................... - 38 -第二节节能项目设计管理 ................................................. - 47 -第三节节能采购..................................................................... - 49 -第四节培训............................................................................... - 50 -第五节内部信息沟通与外部信息交流 ......................... - 53 -第六章监督与改进.......................................................................... - 55 -第一节监测重要能耗数据 ................................................. - 55 -第二节合规性评价 ................................................................ - 58 -第三节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 60 -第四节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 - 76 -第五节管理评审................................................................... - 82 -附录1 某医院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 ................................. - 85 -附录2 某学校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 ................................. - 99 -附录3 某机关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 - 109 -第一章概述公共机构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从能源利用和管理的全过程出发,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借鉴成熟的管理模式,充分结合本单位能源使用特点,将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循环管理理念引入到能源管理工作中,使得能源管理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解决传统能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等问题,有助于公共机构充分识别节能机会,找出薄弱点和重点控制目标,引入更多适用的能源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提高节能的整体效果和效率,促进构建长效节能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有限公司节能管理体系手册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地址:xxx电话:传真:xxxx年x月xx日目录关于成立节能领导小组的通知 (3)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岗位责任实施细则 (4)节能管理岗位责任考核办法 (8)节能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12)节能管理实施细则 (13)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16)原材料输入输出管理办法 (18)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办法 (21)能源计量的管理 (22)能源统计的管理 (28)各种能源使用的管理 (30)节能技术改造的管理 (31)节能宣传教育的管理 (32)节能目标的分解和考核 (33)节能年度计划 (37)- 2 -星华有限公司文件宁x字(2007)第(0xx)号关于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部门、车间:为加强企业内部节能管理,促进企业的更快发展,决定成立星华有限公司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xxx常务副组长:xxx副组长: xxx xxx组员: xxx xxx .....星华有限公司2007年x月x日- 3 -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节能管理岗位责任实施细则一、职责分工:组长:xxx,负责节能全面工作,批准公司节能年度计划;负责节能技术改造等资金筹备工作。

常务副组长:xxx,负责节能的监督、检查、考核、协调工作。

副组长:xxx,负责工艺系统节能工作。

xxx,负责附属部门的节能工作。

组员:xxx,负责生产系统节能工作。

xxx,负责供应、计量系统节能工作。

xxx,负责财务系统节能工作。

xxx,负责原料准备系统节能工作。

xxx,负责电力系统节能工作。

xxx,负责水、风系统节能工作。

xxx,负责能源统计工作。

xxx,负责能源考核工作。

二、具体工作:1、负责编制年(月)度能源计划,下达企业下属各单位节能指标,并进行检查实施完成情况予以考核,提出改进指令。

- 4 -2、领导制定全公司各岗位节能责任制,并进行监督、检查、审核、考核,根据审核结果及时修定责任制。

3、制定全公司能源消耗定额指标(电、煤、油、水、蒸汽等),进行检查、考核。

4、负责对全公司员工进行节能知识教育和进行岗位节能技术培训工作。

5、负责制定和实施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技术改造工作,做到人员、物资、奖金、时间落实。

6、负责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合理配置,使用、维护制度的制定、检查实施工作。

7、负责制定企业节能的内审和长远规划工作。

8、负责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呈报节能报表和节能进展情况,接受上级主管部分对企业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并做好整改工作。

在此基础上要求下属各部门车间成立节能小组,全公司形成节能网络,要求各单位都要有节能指标,并将每月检查考核结果报公司节能领导小组审核。

三、能源计量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能源计量系统,做到能源和原材料(电、煤、油、水、蒸汽、煤炭等)计量准确。

1、电能计量,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要分表计量。

控制各单位使用电量,严格检查、考核。

(可根据各单位具体情- 5 -况进行扩展和表述)2、水量计量,目前水的来源分为自备井和自来水,考虑用水节能和节约水资源等因素,对下属各用户装表计量,并制定相应考核办法,认真执行。

(可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进行扩展和表述)3、主要耗能设备的电能计量,目前企业电能计量的情况,下一步要做到对50KW以上主要耗能设备都有计量。

4、用煤和油目前计量配置情况。

5、对上述仪器、计器、仪表必须规定做到定期检、校,各部门车间指定专人进行巡查并做好维护、检修工作。

⑶、加强员工节能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a、每年初由能源领导小组编制年度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考核标准,进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b、技术培训工作除本厂内部组织培训外,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形式,及时掌握同行业在节能工作的经验和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动态,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⑷、完善现有能源利用考核办法严格考核。

目前,企业生产经营考核办法的重要目的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主要目标,尽管也含盖了节约能源指标,但不突出,特别在附属部门和车间的考核中对于节约能耗方面考核力度明显不足,必须根据目前情况进行修正、完善。

这项工作- 6 -已经开始修定,2007年一季度可试运行。

对于公司内次级主要耗能单位,考核指标已到班组,做到了核算到岗位、个人。

下一步加大节能的激励手段,使节能与每位员工的收入直接挂钩的更紧密。

⑸、加强管理大宗原材料的进厂合格率,严把质量关,做到精料入炉,对供销部门、原料车间的考核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强,使考核办法真正落到实处。

企业室内外照明总计为xxKW,大多数为白炽灯、钠光灯等,准备在xx年以前尽最大的可能换成节能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

举例:xxxx公司节能管理岗位责任考核办法(仅供参考)节能管理岗位责任考核办法- 7 -- 8 -- 9 -- 10 -- 11 -节能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供参考)12节能管理实施细则1总则为了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增强全员节能意识,减少从原料到产成品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制定本细则。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生产部门的原材料、能源节能管理工作。

3节能管理组织机构3.1能源管理涉及公司生产全过程,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制。

3.2公司成立节能领导小组。

负责公司年度节能计划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资金筹备工作。

制定公司和各部门的节能目标分解考核办法,加快工艺技术进步,有效降低产值能耗,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4 节能管理工作内容4.3.1 公司节能管理的主要任务⑴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⑵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有效措施,促进企业用能合理化,不断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能源费用投入产出比;13⑶建立企业节能管理体系,强化能源科学管理,制定节能计划和目标;⑷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⑸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全员节能意识,实施节能培训,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4.3.2 节能工作要点⑴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行业的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企业各项节能规章制度、定额和标准等;⑵组织制定年度节能计划、审查节能技术改造方案等;⑶考核、检查企业各项节能工作,组织评比和讨论重大奖惩事宜;⑷组织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⑸根据国家能源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公司能源管理制度、成本能耗考核办法。

(6)会同各有关部门组织新建、扩建、改建、修改项目和设备的节能性评定工作;(7)组织开展企业能量平衡、物料平衡、能量审计、编制能源消耗定额;负责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分析与考核;(9)对各用能部门进行能源计量、统计、检查和监督;(10)具体负责公司节能奖的审核和浪费能源的处罚事宜。

(11)负责节能合理化建议的征集及审定工作。

14(12)负责组织公司内重点用能设备的效率测试工作;(13)负责全公司能源计量装置的配备和管理工作,按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规程的要求执行,能源计量装置的选型、精度、测量范围和数量,以满足能源定额管理的需要,并建立校验、使用、维护制度。

(14)根据公司节能工作召开节能分析会议,每年对节能经济指标和节能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出具分析报告,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评比工作。

(15)组织节能宣传活动,实施节能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全员节能素质。

(根据本单位自身实际补充完善上述条款)15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1 目的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基础,为了促进xxxx公司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司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必须加强设备管理,为公司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手段。

2 范围本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适用范围包括:(根据本单位自身实际补充完善上述条款)3 职责(根据本单位自身实际补充完善上述条款)4设备管理制度4.1健全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管好、用好、修好设备。

4.2根据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需要,不断建立健全适合本公司情况和特点的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

4.3加强设备购置工作的管理,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

重要生产设备的购置应经各业务部门共同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后做出决定。

164.4充分发挥机电车间的生产加工能力,确保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大、中、小修的备件生产和全厂维修备件的加工制作。

以及各电路、水路、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4.5加强设备事故的管理。

对设备事故要严格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对设备事故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4.6备品备件要以最经济的办法,科学合理的储备,以保证设备检修和正常运行的需要。

5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根据本单位自身实际补充完善上述条款)17原材料输入输出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年度节能计划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做好节能管理工作,规范原材料的输入输出程序,不断降低原材料消耗,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生产环节原材料的输入输出管理工作。

3职责3.1安全生产部负责制定各车间的原材料消耗定额。

3.2质检小组和原料车间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工作。

3.3原料保管员负责原材料的保管及原材料输入输出的统计工作。

3.4化验室负责原材料的化验分析工作。

4原材料的输入4.1原材料主要包括:(根据本单位自身实际补充完善上述条款)4.2原材料的采购,由质检小组与原料车间按照安全生产部每月下达的生产任务消耗定额进行采购。

具体定额标准见《xx车间生产成本考核管理办法》。

4.3原材料的验收,由质检小组负责按照xx公司《原料18及产品标准》作业文件执行。

4.4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由质检小组和化验室负责按照公司《检验和试验规程》(Q/TD-Js-01)技术文件执行。

4.5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入厂,由原料车间负责按《原料精整、贮存管理制度》文件执行。

4.6原料车间保管员负责原材料的入库统计工作,包括每天进货的品种数量、质量及汇总工作,并及时上报本车间、安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

4.7电气车间负责生产用电抄表,每月月底将抄表情况报安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各车间每班用电由各班跟班电工负责抄表,报本车间统计员记录。

5原材料输出5.1原料车间xx操作工负责原材料出库的登记工作,准确记录当天当班xx车间所用各种原材料的品种、数量并及时汇总。

经当班班长核对准确无误后双方在“xx原料磅码单”上签字。

原料车间保管员、统计员负责“xx原料磅码单”的收集及汇总,月底做好原材料的出库等工作。

5.2xx车间输入原料的工艺配比按照xx公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作业文件执行。

附加料时持“配料单”到原料车间xx操作工登记后方可上料输入,严禁偷拉、私运原材料。

5.3xx车间统计员要做好本车间用料统计工作,并及时将每天、每月所用原材料情况汇总报安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