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缺乏的原因及重构的思考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日益凸显。

然而,许多学校在感恩教育方面存
在缺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忽视。

目前,学校倾向于注重
学术成绩和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学生没有意识到对家长、老师
和周围环境的感激之情,缺乏对付出与帮助的回报之心。

其次,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观念对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广告和社交
媒体的普及让学生更加注重物质享受,忽视了珍惜和感激现有的资源和关系。

这种消
费主义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抱有一种“得到就是理所应当,无需感激”的心态。

为了完善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纳入正式课程中。

开设相关的教育课程,如情感教育或品
德教育课程,专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家校合作,家长也要积极参与感恩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感恩活动,共同感受感恩之情。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和开展感恩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例如,可以邀
请社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来学校讲解和分享他们的经验,激励学生感恩并通过行动回
报社会。

总之,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重视并完善相关的教育体系,以培
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激,珍惜和回馈。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

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这个问题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日益繁忙的生活节奏密切相关。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

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物质享受过剩。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家庭的经济状况大幅改善,青少年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

然而,这种物质过剩往往使得他们对于所拥有的东西变得漠不关心,缺乏感恩的意识。

他们习惯了物质的丰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忽视了自己所享受到的福利来自于家庭的辛勤努力和社会的支持。

另一个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信息超载。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如网络、社交媒体等。

青少年常常陷入信息的海洋中,从中获取到大量的新闻、消息和社会信息。

然而,大量的信息传递往往使他们变得冷漠和麻木,无法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各种有价值的事物,并形成感恩的情感。

此外,一些负面信息,如社会不公、贫困等也会让一些青少年产生对社会的怨恨和不满,进而淡化感恩的意识。

教育方面也是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的教育体制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价,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

学校和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情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和他人的帮助与关怀,培养其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解决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庭应该成为培养感恩意识的第一课堂。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关心,并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了解到家庭的努力和付出。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感恩教育,包括设立感恩教育课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等。

教育机构也可以邀请慈善组织的志愿者来学校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价值。

此外,社会也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并从中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总的来说,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得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感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学生感恩教育思考

中学生感恩教育思考

中学生感恩教育思考一、中学生感恩教育思想的明确感恩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引导与培养。

但现如今的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思想的拐点上,那么就需要首先从情感方面作为切入点,注重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操,然后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面循序渐进的开展教育工作,使得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让学生慢慢的做到感恩于行。

二、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1.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忽视感恩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父母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德育的培养,感恩教育更是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学生心中,致使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的现象存在。

2.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阻碍感恩意识的萌生。

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家庭的影响。

家庭教育比社会教育有着更直接的功效。

现在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竭尽全力为其创造优越条件,满足子女的各种物质要求,而忽视了精神需求。

在如此的环境下,成长中的孩子接受的更多是利益关怀。

如此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不懂得生活的艰辛,认为家长宠爱似乎是理所当然,逐渐的就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甚至脱离于社会。

三、中学生感恩教育方式的探求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就是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那么,中学生的感恩教育首先可以从感恩父母开始,并结合实际中的感恩典型人物,给学生们宣传子女对父母心怀感恩的优秀案例,让学生心中萌发“感恩于心,感恩于情”之芽,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加深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教育学生要感恩师长。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让学生因老师无怨无悔的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其产生感激之情,同时也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

学校方面,应提供多种渠道用于学生对老师感激之情的传达,形成和谐良好的校风。

教育学生对社会也应心怀感恩之情。

人的自我价值是在一次次的付出之后不断被社会肯定的。

当代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当代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2 学校教 育急功 近利 。多 年来 ,学校教 育更 多 . 的是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 ,教学成绩成 了学校的唯一 追求 ,甚至主宰着学校 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一价值取 向的影响下 ,育人变得 更加微不足道 ,感恩教育很难 实质性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 。学生缺乏修养 、自私 自 利 、情感冷漠 ,这 与学校德育落实不到位 ,尤其 是忽




当代 学 生感 恩 教 育缺 失 的成 因及 对 策
文/ 江西师范大学政 法学院 傅 以君

要 :感恩教 育在我 国是一项重要 的传 统教 育,然而,当代学生普遍存在 感恩的缺失 。本文 简要剖析 当代
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主要成 因,并探 究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 学生进行知恩、感恩的教 育,使 学生知恩 于心 ,报
还有 一些 “ 以怨报德 ” “ 、 善无善 报”的事情 ( 管 尽
是个别现象 )一经披露 ,严重挫伤 了人们热心助人的 积极性 ,使人在感恩路上望而却步 。总之 ,一幕幕 丑
陋的社会现象严 重侵蚀着青少年 的感恩心 ,并消解 家
庭 、学校教育的积极成果 ,青少年难免会受 到感恩意 识淡漠的感染。
次要 ,忙起来 不要 ”的现象 。在升学和就业 的指挥棒
下 ,许多学校把文化课 当成 了唯一 ,德育课成 了空 口
师道 ・ 教研 21 0 1年第 4期
生命旅 程的录像 ,录像 内容为生命形成的过程以及父
母教 孩子牙 牙学语 的辛苦 ,激起学 生懂 得感 恩 的情
结 ,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 ,发表 自己的看法 ,从 而引
1 家庭教 育缺乏理 性。心理 学家研 究发 现 ,从 . 专制 、拒绝 、放任 、非 道德 的父母教育方式中成长起 来的孩子 ,有更大概率患心理疾病。计划生育被定 为

感恩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感恩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感恩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造成当今孩子感恩缺失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等。

家庭教育中感恩意识教育不足家长自身缺乏感恩和索爱意识。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如果很少感恩别人,怎么能教孩子学会感恩?“上行下效”的道理毋庸置疑,可现在有的父母,自己缺少感恩意识,总觉得父母为孩子做事是理所应当,从不言谢。

对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也不以为然。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要求回家为父母洗脚,作为父母不仅不予配合,还说是“形式主义”,并告诉孩子就算是已经洗过了。

这样久而久之,就给孩子造成一种误解:父母为我做的是应该的,谁叫你们是我们的父母呢?家庭教育的重心失衡。

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秀,其他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忽略的。

天津25中高中生孟旭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学生感恩缺失现象的调查,其中就有七成的同学认为,导致孩子感恩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来自父母这种思想。

他们都觉得“父母最关心的就是我们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只要我们把学习搞好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

祖父母的过度溺爱,使得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

这些孩子,父母稍有不顺自己的心意,就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乱发脾气,此时家长又常常妥协。

最终导致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养成了唯我独尊,不知感恩的坏习惯。

有的家庭则采取专制的教养方式,家长对孩子过于刻薄或严厉。

有的父母,把工作或生活中的不如意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稍不遂意,对孩子非打即骂;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使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这些都不利于引导孩子对父母有感恩之心。

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引言: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心理和感恩行为的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孩子们成长环境的变化,大中小学生缺乏感恩的意识和行为越来越常见。

我们需要从现状出发,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加强大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一、现状分析1. 缺乏感恩心理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义的流行,往往导致大中小学生缺乏感恩心理。

他们习惯把所得当做理所应当的,很少意识到他人的付出和情感。

2. 缺乏感恩行为大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表达感谢之情。

他们不习惯给予他人赞扬和鼓励,缺乏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行为。

3. 社会环境影响媒体和网络虚拟社交平台的兴起,让大中小学生更加关注自我,容易形成“我是最重要的,别人都应该为我付出”的心态。

二、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和学习感恩的地方。

但是现代家庭教育大多忽视了该教育内容的传承,缺乏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感恩教育。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大中小学生主要接受教育的地方,但现行学校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缺乏情感和人文关怀方面的培养。

3. 社会影响现代社会注重竞争和自我实现,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这种价值观对大中小学生的成长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孩子们对于付出和他人的贡献缺乏认同。

三、对策提出1. 家庭感恩教育家长应该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多从家庭关系、家庭环境等方面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可以通过家庭规定,定期组织亲情活动等方式,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恩情感。

2. 学校感恩教育学校应该将感恩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例如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增设感恩相关的社团活动等。

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感谢之情。

3. 社会合力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营造尊重、关爱和感恩的社会氛围。

领导可以加强对感恩教育的支持和引导,媒体可以多宣传正能量的故事和事例,激励大中小学生感恩行动的卓越表现。

结论:感恩教育是培养大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的重要任务。

浅议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浅议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浅议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当前,一些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

虽然表现各异,但都是“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

这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

一、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体现1、亲情意识淡漠,对父母缺乏感恩。

表现为把父母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不理会父母的辛苦劳动,埋怨父母无能,更有甚者还大骂父母,稍不如意,即离家出走等。

2、师生情感意识淡漠,对老师缺乏感恩。

部分学生对老师缺乏必要的礼貌和尊重。

在课堂上睡觉、吃东西、玩手机;在路上遇见路上刻意躲避,或者见面时也不打招呼;更有甚者竟对路上的批评教育出言顶撞或殴打路上等。

3、自我意识膨胀,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缺乏感恩。

许多学生在享受着别人的关怀和帮助的同时,却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只知接受而不知责任,只被谅解而不懂得宽容,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他人感受,不懂得关心和感谢他人。

4、社会角色意识淡漠,对社会缺乏感恩,不施恩人。

如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帮助毫无谢意,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袖手旁观,对不义之举不能见义勇为等。

5、节约、环保意识淡漠,对自然、环境缺乏感恩。

许多学生没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乱丢乱扔,攀折树木,践踏花草等行为时有发生。

二、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1、家庭教育的偏差是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本原因现在许多孩子的父母年轻时都受过苦,他们希望孩子比自己当年过得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尽一切努力为子女争取优越条件,宁愿苦自己而不苦孩子。

实际上,如此成长起来的孩子感受的不是爱,而更多的是利益关怀。

这些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而不知回报;只知索取,不懂得奉献;只知受惠,而不知感恩;只知接受,而不知责任……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及祖辈无原则的溺爱,无原则地迁就子女,使孩子自然成为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为零。

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途径

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途径

当代 学校德育 工作 实效 性的 内在要 求 ,是提 高新 时期学 生
思想政 治素质 的必要 前提 。 爱 的 种 子 需 要 四 处 散 播 , 善 的 力 量 需 要 发 扬 壮 大 。 感
长一 味甘心 为孩 子默 默奉献 ,对 孩子 所应 给予 父母起 码 的
感 恩 和 爱 心 毫 无 要 求 、 不 给 机 会 甚 至 间 接 阻 挠 , 埋 没 扼 杀 了 平 时 生 活 中孩 子 的 感 恩 言 行 。 长 此 以往 , 导 致 孩 子 感 受 不 到 幸 福 生 活 得 来 的 艰 辛 , 体 会 不 到 他 人 付 出 的 恩 情 , 觉 得 一 切 所 得 都 是 理 所 应 当 , 变 得 自私 、 冷 漠 , 甚 至 恩 将 仇
如果把 感恩 教育 的建设 比作一 条 “ 生态 链 ”,被教 育者 不
仅 要 完 善 自身 ,还 需 把 感 恩 传 递 给 别 人 , 以 促进 扩 散 效 应 , 最 终 营 造 良好 感 恩 环 境 。
a d i c i a i n t e u n k n n s ( 于 把 得 到 好 处 n n 1n to or t r id e s 乐
的 感 激 呈 现 出 来 且 回 馈 他 人 ) ” 我 们 所 说 的 感 恩 ,应 该 。
现 出一 定程度 的精 神 “ 真空 ” 。还 有 ,尽管 是个别现 象 ,
导不仅 仅成为 每个 家庭 、每所 学校 关注 的热 点 ,更 是真 正
落 实 “ 人 为 本 ” 精 神 的 体 现 。 感 恩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优 良传 以 统 , 也 是 全 人 类 共 同 推 崇 的 优 秀 人 格 品 质 。开 展 感 恩 教 育 是 改变 当 前 青 少 年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现 状 的 必 然 要 求 , 是 增 加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在今天的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缺失,但也有一些可以进行完善的方面。

首先,感恩教育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现代社会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他人的感恩和回报。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心态和行为,使得他们更加自私和自我中心。

因此,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行的课程大多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感恩的教育。

学校通常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竞争力,忽视了学生对他人的感激和帮助。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入更多与感恩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互动方式培养他们的感恩心。

另外,家庭教育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环节。

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多样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

因此,家长也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通过引导和榜样的力量,培养孩子懂得感谢他人的重要性。

为了完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学校和家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2.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的班会、讲座和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受到的关爱和帮助。

3.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4.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学校的感恩教育措施,并积极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感恩心。

总之,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确实存在缺失的问题,但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努力,可以完善这一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于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断 涌 现 仅 2 0 学 年 上 学 期 . 校 就 通 报 表 扬 了 拾 金 不 昧 06 我
接 纳学 生 , 诚 心 、 心 对 待他 们 , 正做 到 “ 爱 ”在 严 用 耐 真 博 ;
与 爱 的 有 机 结 合 上 下 功 夫 ; 之 以 情 , 之 以 礼 , 自 己 动 晓 用
当前 中 学生道 德 教 育亟 需 解决 的一 个现 实 问题 。
关 键 词 :中 学 生 感 恩教 育 有 效措 施

当 前 中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的 现 状
“ 水 之 恩 , 泉 相 报 ” 感 恩 ; 投 我 以 桃 , 之 以 滴 涌 是 “ 报 李 ” 感 恩 :羊 跪 乳 , 反 n 是 感 恩 。 恩 , 是 “ 鸦 甫” 感 自古 以 来 就 是
改 革开 放 以来 , 着 市 场经 济 的深 化 发 展 , 国社 会 文 化 的 冲 击 , 们 的 价 值 取 向 也 日 由 人
益 多元 化 。当代 中学 生 作 为多 元社 会 生 活 中一 个 重要 群
我们 中华 民族 的传统 美德 , 是一 个人 的基 本 品格 。 《 更 在 现 代 汉 语 规 范 词 典 》 感 恩 指 感 激 别 人 对 自 己 的 恩 德 …。 感 中
止 负责 . 明 辨是 非 , 正 义 感 , 行 为 上 能 做 到 善 于 自 能 有 在 制 。他 们 诚 实守 信 , 泼 合 群 , 极 向上 , 尊 重 别 人 做 活 积 从 起 , 约 束 自我 行 为 做 起 , 会 了 大 度 和 宽 容 。 学 生 说 : 从 学 有 “ 变 了 !也 有 学 生 说 :我 长 大 了 !通 过 推 行 “ 信 银 行 ” 我 ” “ ” 诚 管理 模 式改 革 , 校 生 的违纪 现 象 明 显减 少 , 人好 事 不 住 好

浅议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重构

浅议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重构

浅议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重构作者:孟庆岩,李玉波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5年第1期吉林省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玉波浙江省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孟庆岩【摘要】近来,在对中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中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影响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缺失表现,分析造成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重构中学生的感恩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感恩教育缺失重构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感恩名言。

然而,在现在的中职校园中却发现很多学生不懂得感恩,经常和父母大声争吵;有的学生不听老师的话,顶撞老师。

由此可见,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非常严重。

一、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一)家庭教育原因。

首先是父母的“溺爱”,我校学生中有68%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从小就习惯包办一切,以为为孩子做好一切就是“爱”孩子。

在家庭中,孩子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这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使得孩子理所当然的接受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关爱,却忽略、淡忘了去爱自己身边的人,更没有学会在生活中宽容、善待和帮助他人。

其次是父母自身的素质,中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同学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父母常年在外,往往没有时间教育孩子,父母以为给孩子钱,让他吃好喝好就行了,忽视了孩子的感恩教育,孩子习惯于接受,不懂得回报。

还有一些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好,中学生中有很多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孤儿,不健全的家庭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性格孤僻、怪异。

(二)学校教育的漠视。

长期以来,学校的教育一直被升学的杠杆左右着,在开展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天平上,学校更愿意往升学的天平上添加砝码,其用意不言而喻,升学率上去了,学校名声好了,其他的都不是问题,谁会在意学校有多少人不懂得感恩,大家都把目光定在有多少人考取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 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 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四、结论
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 片面和社会环境影响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和优化社会环境等对策建议,我们可以更 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谢谢观看
三、对策思考
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和感激他人 的付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通过培养孩 子的感恩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2、引导社会价值观:社会应该积极倡导感恩的价值观念,批评和抵制自私 自利的行为。同时,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让人们意识到感恩对于个人和社会的 重要性。
(二)完善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应加强感恩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构建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首先, 学校应增加德育课程的比重,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品德教育。其次,学校可 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关爱弱势群体等,让学生在实践 中体会感恩的重要性。最后,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学生的成长,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家庭教育不当
家庭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来源。然而,当代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往往缺乏 感恩教育的引导。一方面,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 乏对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不足,忽视 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二)学校教育片面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往往 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导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 缺乏感恩教育的系统学习,无法形成健全的感恩意识。
3、媒体影响: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更多地自身的展示和形象,而忽视了 对他人付出的感谢。媒体环境的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感恩的重视 程度。

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管见

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管见
关 键 词 :中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原 因
一 、中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的 表 现 如今的很多中学生,尽管每天都享受 着 来 自 于 大 自 然 赐
予我们的和煦阳光与温润雨露,却随时随 地 地 对 朝 夕 共 处 的 环境进行恣意破坏;尽 管 沐 浴 着 父 母 恩 赐 的 哺 育 深 恩,却 随 心所欲地将应有的孝心及义务赡养进行 打 折 回 馈,甚 至 毫 无 回馈.这些中学生从来只知理所当然 的 受 惠,不 知 应 有 尽 有 的感恩;只知一味 的 索 取,不 知 无 私 的 奉 献. 他 们 在 人 际 关 系处理过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从 来 不 屑 与 人 为 善,一 直享受被爱,却忘记 了 回 报,这 就 是 中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的 表现.深究其因,主要 就 是 因 为 “要 求 与 索 取 ”高 于 “感 恩 与 回报”.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感恩意识 正 在 渐 渐 地 被 自 己 淡 化与忽略了,致使极 端 的 个 人 利 己 主 义、拿 来 主 义 思 想 有 机 可乘.那么使中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家 庭 、学 校 、社 会 都 有 着 不 可 推 卸 的 责 任 . 二 、中 学 生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的 几 个 原 因
1.家 庭 方 面 的 原 因 由于当代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 女,自 小 开 始 生 活 条 件就比较优渥,父母 对 其 进 行 的 哺 育 过 程 都 是 千 依 百 顺 的, 可以说几乎都是有 求 必 应,天 长 日 久,逐 渐 地 就 形 成 了 他 们 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为全世界 必 须 都 以 我 为 先. 在 这 些中学生的心里,他们认为所有人为自己 做 的 所 有 一 切 都 是 应该的,不做反而 是 欠 了 他 的. 长 此 以 往,他 们 就 非 常 自 然 地享受来自于社会、家 庭 以 及 他 人 给 予 的 一 切 物 质 与 关 爱, 对 于 别 人 的 感 受,他 们 不 是 忽 略 就 是 不 在 乎,非 常 的 冷 漠. 不同 于 70、80 年 代 的 家 长,由 于 经 济 不 好,大 部 分 都 忙 于 生 计,教育方式多半以 棍 棒 教 育,当 代 的 家 长 貌 似 从 那 时 候 错 误的教育方式“醒悟”过 来,给 予 了 孩 子 应 有 尽 有 的 “爱 ”,以 为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却忽视了对孩子应 当 给 予 最 基 本 道 德 教育与感恩之心的培养,也遗忘了中华民 族 的 优 良 传 统 是 知 恩图报与刚正不阿,最后就形成了如今中 学 生 普 遍 都 缺 乏 感 恩意识的现象,让孩 子 们 无 法 体 会 父 母 的 爱 是 奉 献,并 非 是 理 所 应 当 ,社 会 与 他 人 的 关 爱 与 给 予 是 无 私 ,并 非 是 应 该 的 .

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成因及措施

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成因及措施

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成因及措施一缺乏感恩意识的原因1、独生子女因素是造成感恩意识淡薄的内在原因。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

父母不仅为这些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提供了众星捧月式的生活氛围。

不少孩子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饯,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

溺爱只会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造成了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注重自我的感受。

他们认为对周围给予自己关爱的人尊重和珍惜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西。

另外,许多90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和艰苦教育的锻炼和熏陶,孩子失去了应有实践的磨砺,体悟不到劳动的艰辛。

2、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市场经济环境中有些人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唯我独尊、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的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思想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3.学校德育重智轻德,忽视感恩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 轻德育”问题,因此学校和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生成绩上,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成才、是否是好学生的标准,忽视了德育的培养,感恩教育更是流于形式,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学生心中,致使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

二、拯救措施1、营造感恩的氛围组织一次"孝敬父母月"主题班会;开展一次"爸爸、妈妈辛苦了"主题征文;举办一次"学会感恩"主题演讲;倡导每位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头);给父母写一封信;陪父母参加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为父母自制一件生日礼物;承担一次家务劳动;与家长进行一次谈心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重树孩子心中的"感恩"。

借助故事的讲述来加深学生对感恩教育的理解。

很多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寓意很深刻,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

对目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商讨对高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商讨【纲要】此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将造成不容忽视的恶劣结果。

我们应当反省目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德怀,让学生学会感恩。

【要点词】感恩;感恩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近些年,因为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社会道德底线再三被打破,造成大面积道德滑坡的现象。

令人忧心的是,在人们以为最安全最纯净的校园,莘莘学子们的感恩意识也在逐渐流失,甚至缺失,老师们已有切身痛苦。

一个不懂爱、不懂感恩的学生,知识对他是没用的,甚至是助讨为虐的,因为他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更不行能会想法运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去造福社会。

一、学生缺乏感恩心的现状作为一名高中的教师,身旁的所见所闻让我感觉此刻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

坐在办公室里和老师们沟通的时候,老师们都深有同感。

感触今日的孩子变得太冷淡,不懂感恩。

讲堂上老师一次口误,会被他们当成备课不仔细的凭证;老师写错一个字,会成为他们嘲讽的短处;老师对作业批阅的精练,他们以为是你没专心看他的作业;老师给他标出的错字病句,他甚至看都不看,更别说更正了。

考试考砸了,检讨原由时,他会把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是老师没讲到要点;获取成绩时,他会感觉老师沾了他的光。

常常看到连堂课的老师中间连水也不可以喝一口,因为下课十分钟学生不让老师从讲台上下来,向来问问题。

而路上遇到老师,一些学生就故作如有所思状,置若罔闻的走过。

这不是一部分老师的感触,而成了老师们心中共同的痛。

二、学生缺乏感恩心的原由第一,家庭感恩教育缺失。

小孩教育家尹健莉说好妈妈赛过好老师,但是此刻在好多家庭里,父亲母亲并无成为孩子的第一导师。

许多家庭要么急于求成,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道德,把分数、升学、上要点学校看得至高无上,严重忽视道德教育、感情教育;要么以为读不念书无所谓,有本领挣钱才能博得他们的尊敬。

孩子目染耳濡久了,自然感觉无需尊敬“穷教师”。

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不行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对待问题,也不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感觉,自然谈不上感恩。

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

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

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物质主义思维:当一个人过分关注物质和财富,追求更多、更好的
东西时,往往忽视了周围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导致缺乏感恩之心。

2.自我中心主义:个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会导致缺乏对他人贡献的
认可和感激之情,过度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满足。

3.社会环境:一些社会环境可能没有很好地培养和强调感恩之心,如
竞争激烈、利己主义盛行的环境,可能使人更加自我中心,缺乏感恩的意识。

4.缺乏教育和引导:对感恩教育和引导的缺乏也可能导致缺乏感恩之
心。

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强调感恩和懂得感谢的教育,无形中影响了一个人对他人贡献的认知和欣赏。

5.忽视重要性:有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将其视为理所
当然的事情,忽视了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付出。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感恩的价值,并努力培养和强调感恩之心,通过感恩去增强互相关爱、友善和社会和谐。

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感恩教育方面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农村学校的感恩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家庭、老师、社会的感恩意识不足,缺乏对他人、环境、资源的尊重和珍惜。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和品德培养,也对农村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学校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 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地区,许多家庭因为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往往需要外出打工,留下老人或者留守儿童独自在家,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孩子们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意识,不懂得珍惜家庭的付出和爱。

2.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学校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学生们缺乏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3. 教师教育理念陈旧。

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仍停留在传统教育理念上,重视学生的知识输入而忽视了品德和情感培养。

缺乏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引导和培养。

4. 社会环境影响。

农村社会的生活环境不如城市般优越,学生们生活中缺乏对社会的感恩态度,更多的是对社会资源的渴求和不满。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使得在农村学校中学生的感恩意识不足,缺乏对家庭、老师和社会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

2. 完善教育资源。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3.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推广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注重品德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4. 加强社会教育引导。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感恩意识,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资源的珍惜与保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新-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精品

最新-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精品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摘要随着中国不断地发展壮大,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与人民越来越重视对于中小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对于唤醒中小学生的感恩情怀的教育显得越发的突出。

中小学生对于家庭、学校、社会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何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怎样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这些都是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就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些许建议,希望可以对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在我国,感恩是对提供帮助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是人类善良本性的流露,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人类历史生活中一直都提倡的良好品德,一代又一代的人更是一直将这种品德传承下来。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知恩图报,善莫大焉……许多留传下来的文字与语言都认为人要懂得感恩,并且永远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关于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一方面使学生懂得了感恩父母、老师,提高了中小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学会处理并改善了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够尊重他人并且获得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顺应新时期和谐发展的理念,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素质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原因作为新一代的中小学生,大多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在家里父母长辈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用操心,也从来都不需要去吃什么苦;在学校里老师不敢对他们太过于严厉,往往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忽略了他们的素质教育。

长久下来,多数学生会形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也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与他人交往,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培养。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只会培养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大,有着畸形的价值观的学生,他们以分数论长短,将自身的利益作为任何事情的重要的考虑因素,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

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缺乏的原因及重构的思考

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缺乏的原因及重构的思考

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缺乏的原因及重构的思考摘要:在当今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在中学生中普遍缺失。

一些学生缺失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情感冷漠,感恩意识淡薄,背离教育的初衷。

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关系到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

本文在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得出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进而分析其缺失原因,初步提出对感恩教育重构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学生感恩教育思考Abstract:Thanksgiving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s today's soc iety transformate, some students lack due moral training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human life emotional indifference,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departure from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 The research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related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good moral character of young people's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 mon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midd le school stud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gratitude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tuden ts lack of gratitude conclusion. Then analyze the reason, propose education of the reconstru ction of gratitude measures.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 Thanksgiving education thinking“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缺乏的原因及重构的思考摘要:在当今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在中学生中普遍缺失。

一些学生缺失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情感冷漠,感恩意识淡薄,背离教育的初衷。

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关系到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

本文在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得出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进而分析其缺失原因,初步提出对感恩教育重构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学生感恩教育思考Abstract:Thanksgiving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s today's soc iety transformate, some students lack due moral training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human life emotional indifference,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departure from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 The research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related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good moral character of young people's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 mon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midd le school stud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gratitude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tuden ts lack of gratitude conclusion. Then analyze the reason, propose education of the reconstru ction of gratitude measures.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 Thanksgiving education thinking“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逐渐变得冷漠,心怀感恩的意识更是日益淡薄。

诚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综合国力增强等都是全中华儿女奋斗的目标,但倘若只注重物质建设而缺乏情感教育,人们精神世界空虚,必定无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想。

当代青少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担负重任的青少年需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而在这之前,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

但是,当今青少年情感淡漠,缺乏感恩意识,这将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其精神世界。

本研究立足国内各界对感恩教育的各种见解与研究,总结当代中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综合中学生感恩教育缺失原因,初步提出感恩教育的重构措施。

相关概念辨析感恩教育是中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我们先得明白何为感恩,何为感恩教育。

(一)感恩的解析“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乡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其感恩戴羲,怀欲报之心”。

《现代汉语词典》中把“感恩”一词解释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

”概括起来,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的总和。

国内不同学者对感恩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对神或人所施的恩惠、慈爱或帮助而在心思、言语或行动上表示感激;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还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对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

基于本文的研究范围,笔者认为,本文所讨论的感恩,是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中学生对直接给予其恩惠的他人和对其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他人、集体、社会心存感激,有意报答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感恩教育的解析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教育包含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

让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自己受到恩惠,并发自内心的认可所受的恩惠;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愉悦、幸福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感恩意识,产生想要报答的意向;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意识和报恩的意向转化为实践,以实际行动报答他人和社会。

从认识到实践,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可见,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当受到他人、集体、社会的恩惠时,要心怀感激,时刻铭记,并在适当时候将其转化为行动,报答他人。

而感恩教育,就是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形成影响,使其懂得知恩、学会报恩。

当前感恩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感恩教育的现状对当代中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刻不容缓,不论是对中学生自己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感恩教育都显得那么重要和不可或缺。

不可否认,当今已有不少学校开始注重感恩教育。

例如:在古镇海洲中学举行的感恩教育活动中,一位平日不喜欢听妈妈话的学生说:“妈妈,14年了,我长大了,您却苍老了。

今天我最开心,我用心跟您说一声:妈妈,我爱您!”体育路学校举行首届“感恩节”,学校组织各个班级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感恩”,活动将会邀请家长到现场倾听孩子的感恩心声。

黄圃镇石军小学也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们学会了手语歌《感恩的心》,懂得了对父母感恩,对老师感恩,对帮助自己的人感恩。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举行了一台感恩晚会,晚会上,学生们或在现场向父母、老师说出感谢之情,或用电话向家里的父母表示感恩。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不少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感恩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树立感恩意识,知道感恩。

但是,我们也应从这些感恩活动中看到当前感恩教育的一些不足。

在应试教育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情感淡薄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

当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只求受惠,不知感恩;只求索取,不知奉献;只求权利,不知责任的不良倾向。

当今中学生由于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对感恩知之甚少。

自我中心,无视朋友对自己的关爱;优越感强烈,不理解老师的辛勤培养;亲情淡漠,视家长的付出为理所当然……这些都是中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教育缺乏的表现。

那么,学校的感恩教育大体存在哪些问题呢?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校园教育以为追求以“才”为本,而非以“人”为本,一味追求培养学生成才,而非培养学生成人。

这样的教学宗旨无疑将导致学校情感教育出现一系列问题,感恩教育是否真正被学生认同?是否真正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是不能保证的。

此外,学校感恩教育多是通过书面教学或是一两次主题活动进行,而且大多以报答父母为中心,这种形式化的教育方式除了不能确保让学生对感恩发自内心认同,狭窄了感恩的范围(学生也应对对其施恩的他人、集体及社会心存感恩)外,也忽视了对感恩的实践教育,让学生不仅在学校组织的感恩活动中有感恩行动,更应将感恩报恩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大体说来,学校感恩教育存在三点问题:第一,情感教育局限于课堂。

现今的情感教育大多只是在课堂中以书面教育或是表演等形式进行,缺乏实际的情景。

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把思想道德与一般科学知识等同,以文字传输形式进行传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感恩,必然只是在理论知识上得到提高,而真实的情感体验则无法获得,当遇到真实的情况时,自然无法对感恩产生认同,更无法将感恩转化为报答的行动。

第二,感恩教育趋于手段化。

为响应新课程改革,教师纷纷将情感教育渗透进学科教育中,然而,学校教育的重点仍然是科学知识的教授,教学的初衷是使学生学会文字知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测验,而情感教育只是为了达到传授学科知识的手段。

情感教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这种教育显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不能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第三,情感教育的内容与现实脱节。

人类生存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面对不同的情感问题,其情感世界也应是丰富的。

然而,在当前的情感教育中,教育者的目光主要汇聚于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上,忽视了人的基本情感的教育、负性情感的调节和正当情感需要的满足。

感恩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当代中学生的感恩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归结起来,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因素家庭是与儿童成长联系最为密切的微系统,从婴儿开始,家庭的各方面因素就对其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

然而,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认为要想在社会生存,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各种本领和技能,而忽视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致使孩子感恩意识的缺失。

另外,教育的方式与环境也极为重要。

第一,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父母对子女施予教育的内容,如何教育,都将影响着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

时刻教导孩子铭记恩情,教育孩子报恩,孩子便从小养成知恩图报的优良品德。

家庭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民主型家庭、压制型家庭、权威型家庭、纵容型家庭、冷漠型家庭。

民主型的父母不对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会感恩。

然而,中国大多数家庭皆不是民主型家庭,中国存在的许多教育方式欠佳的家庭便成为感恩教育的阻碍:父母或是对孩子严加管教,“黄金棍下出好人”,扼杀孩子美好的天性,或是过度溺爱,致使孩子自我中心意识滋生,不知感恩等等,这些不正确的教养方式都对感恩教育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助友爱,孩子在家庭中学到的便是爱和感恩,但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亲人之间也不知感恩,家庭气氛紧张,夫妻关系不和谐,必然对孩子心灵造成创伤,产生心理问题,自然不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

第三,家庭成员的言行。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平日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最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良好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同样,父母粗俗的言论,不道德的行为,知恩不图报的实际行动也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并对其加以模仿。

因此,自身品行不好的家长必然会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形成消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