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思考

合集下载

青少年教育中的感恩课程

青少年教育中的感恩课程

青少年教育中的感恩课程感恩是一种重要的品德和态度,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感恩课程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引入,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感恩之心,提升情商和人际关系能力,促进积极健康的成长。

本文将探讨感恩课程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课程。

一、感恩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情感,具有多重益处。

首先,感恩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谦虚和自尊。

通过感恩,他们能够认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从而对他人心怀感激,对自己也更加自信。

其次,感恩还可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当青少年能够真诚地感谢他人时,他们的人际关系将更加和谐,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爱也会得到增强。

此外,感恩还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快乐感和幸福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二、感恩课程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感恩课程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感恩教育课程将感恩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专门的感恩课程。

这门课程可以包括感恩的基本原理和态度,学习感恩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恩他人的重要性和回报他人的情感。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感恩实践活动,例如探访养老院、帮助社区清理环境等。

通过亲身经历,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人的付出和自己所受到的帮助,从而增强感恩的意识和行动。

3. 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中,可以建立感恩的班级文化。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包括互帮互助、感恩他人等内容。

同时,为了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定期开展班级感恩活动,例如互相表达感谢的话语、赠送小礼物等。

三、感恩课程的评估与效果在实施感恩课程后,需要进行评估,以了解课程的效果和改进方向。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感恩课程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实践中的感受和收获。

这些评估结果将为进一步完善感恩课程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实施感恩课程,我们能够为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感恩教育之我见

感恩教育之我见

感恩教育之我见感恩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从小养成感恩的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我看来,感恩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感恩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应该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明白他们的养育之恩。

他们应该懂得感恩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友谊,懂得感恩各种帮助过自己的人。

只有懂得感恩,孩子才会懂得珍惜他们身边的人和事,才会更加努力地成长和学习。

感恩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行动。

感恩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更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出来。

孩子应该懂得主动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关心他人的需求,回报别人的帮助。

只有通过行动来表达感恩,孩子才能真正理解感恩的意义,并将其变成一种积极的行为习惯。

感恩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意识。

孩子应该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他人的付出和努力。

他们应该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浪费资源,不奢求更多,懂得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条件。

只有明白感恩的意识,孩子才能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懂得节约资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感恩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观念。

孩子应该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正确的行为态度。

他们应该懂得感恩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可以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加坚强和勇敢。

只有培养正确的感恩观念,孩子才能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勇往直前。

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积极行为的重要途径。

通过感恩教育,孩子们可以培养感恩之心,进行感恩之行动,树立感恩之意识和感恩之观念。

这将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重视感恩教育,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切实将感恩教育融入进去,让孩子们在感恩中成长,为美好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感恩节与青少年教育感恩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关键

感恩节与青少年教育感恩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关键

感恩节与青少年教育感恩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关键感恩节与青少年教育:感恩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关键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培养出良好的品格。

而作为一个特殊的节日,感恩节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感恩节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并提供一些教育青少年感恩的方法。

A. 感恩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优秀品格。

首先,感恩可以让青少年心存谦卑。

在他们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懂得感恩意味着珍惜他人的付出,并以此为动力去关心、帮助他人。

其次,感恩可以让青少年更加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

在今天的社会中,青少年常常容易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满足,而感恩的心态可以让他们更加满足于所拥有的,从而更加知足常乐。

此外,感恩还可以让青少年更加明白他们在集体中的作用和责任,懂得与他人分享与合作,培养出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B. 感恩节与青少年教育的联系感恩节是一个具有深厚教育意义的节日,它能够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感恩之心。

首先,感恩节可以让青少年明白到生活中的各种支持与帮助来自于他人。

在感恩节期间,青少年可以正确认识到家人、老师、朋友等的辛勤付出,以及他们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作用。

其次,感恩节可以提醒青少年时刻保持感恩之心。

通过感恩节的庆祝活动,青少年可以深刻体验到感恩的力量与美好,从而使感恩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扎根。

此外,感恩节还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参与到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中,积极回馈社会,培养出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C. 教育青少年感恩的方法1. 与家人共同庆祝感恩节。

组织家庭聚餐、感恩活动,让青少年在家人的陪伴中感受被爱的力量,懂得感恩。

2. 培养捐助和志愿服务的意识。

组织青少年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清洁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并意识到别人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3. 鼓励他们给予感谢和赞美。

教育青少年学会对于他人的付出和关心表示感谢和赞美,让他们认识到感恩的表达可以带来更好的人际关系。

浅谈中学生的感恩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感恩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感恩教育什么是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涵盖了道德、情感和人文的教育,它主要是强调人们需要感恩,感受到自己周围的一切。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感恩一直是一种重要的传统美德,而感恩教育则是其强化版。

感恩教育着眼于教育和引导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感悟,引导大家用一颗宽容、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意义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中非常特殊的一阶段。

在这里,他们经历了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转变,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学习压力和生活挑战。

因此,给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增进同情心和同理心感恩教育不仅仅可以让中学生学习感激的态度,更是可以通过体验、模拟、分享等形式来增进中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同情心和同理心不仅可以增加中学生的情感丰富度,更是可以帮助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增强自我价值感在过度竞争的社会中,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抑郁、自卑、失落等情绪,感恩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和时间,并使他们更有自信和勇气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培养宽容和发现美感恩教育可以让中学生更具宽容和同理心,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保持乐观和积极,更能欣赏到生活的美好和价值。

中学生感恩教育具体形式和方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中学生加深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同时也从实践中体验到别人的艰辛和付出。

我们可以在主题和安全保障上加强把关,去给中学生真正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的提醒、宣讲和震撼。

进行情感教育在家长、教师的协助下,可以通过一些情感教育活动,如亲子手作、亲子剧场、家访、纪实拍摄等活动,让中学生读懂家庭、学会发现家庭中的感人细节和安排中学生去感受周围的环境。

感恩社会和母亲的伟大情感,无疑是最能够让学生打开心扉深度参与的。

在课堂上开设专题讲座可以在课堂上开设感恩专题讲座,授课老师制定灵活、科学的教学目标,重点讲述感恩的来源、意义、重要性和影响,同时通过案例分析、生活实践和理论印证,让这些概念变得更加具体、深入人心。

关于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思考

关于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思考

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人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关于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思考文/张 荣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实验中学切要求。

殊不知,过分受宠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去关心他人,个案聚焦The Focused Case为“今天的孩子懂得感恩吗?”的班会上,学生们发言都很踊跃,列举了很多身边和网络上的感恩事件,并纷纷表示要感恩父母和社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另外,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偶像的力量不可低估,他们的行为和言论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粉丝”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我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偶像做出的感恩行为,并以汇报的形式进行分享。

班会课上,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很多学生都展示了自己偶像的善举。

同学们发言后,我补充了歌手丛飞的事迹,并播放重病时的丛飞和他资助的学生见面的感人场面。

同学们都被丛飞的举动感动了,有些女同学还不住地用衣角擦眼泪。

感恩的种子通过公众人物的影响,悄悄地在学生的心里种下,稍加助力便可生根发芽。

2.利用亲情,实施感恩教育(1)激发感恩之情。

如今,一些青少年因为父母太过溺爱等原因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的养育都是理所当然,不懂感恩。

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任务,要求他们细心观察父母,与父母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日、童年、心愿,探讨让他们感到快乐或难过的事情。

我还组织了主题为“今天我就是家长”的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我让每个学生安排家里一天的生活,承担一天的家务,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父母平时的辛苦;还组织了主题为“今天我来带孩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照顾一个5岁的儿童一天,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完成任务。

有的学生说小孩整天拉屎拉尿真烦;有的说小孩动不动就哭吵死了;有的说天天这样带不知道有多辛苦。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明白了父母的艰辛,同时感受到父母的恩情,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用行动回报亲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回报父母的恩情。

青少年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

青少年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

青少年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青少年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青少年教育是社会治理和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感恩教育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感恩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它能让我们更加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并将利他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从感恩的意义、青少年的责任、感恩教育的方法以及推动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感恩的意义感恩是一种对他人的善意、恩情和付出表示感激的态度。

它能够教会青少年尊重他人努力的价值,使他们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社会和他人的支持。

通过感恩,青少年可以培养勤奋、努力的品格,并学会用自己积累的优点和能力回报社会。

二、青少年的责任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家庭、学校和社会赋予的责任。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生活中所受到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

感恩教育也能够让青少年关注弱势群体,通过行动来帮助他们,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感恩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课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和家庭是感恩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共同合作,共同引导青少年。

在学校中,可以开设感恩教育课程,组织感恩日活动等,让学生亲自体验感恩的力量。

同时,家庭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父母应该及时表扬和感谢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和付出,并给予他们正确的榜样。

四、推动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推动感恩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感恩教育能够让青少年更好地尊重他人,从而增强社会和谐。

青少年学会感恩后,可以逐渐培养出自己的道德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参与社会,一起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感恩教育还有助于防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

五、感恩教育的影响感恩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青少年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感恩之心对待每一个人和事物,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同时,感恩教育也能够传递正能量,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结语感恩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让青少年学会尊重、感激和回报。

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观后感(6篇)

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观后感(6篇)

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观后感(6篇)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观后感(精选篇1)这天我在吉林教育频道收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受益匪浅。

节目的开头讲的是一个小故事。

把大树比喻成父母,大树陪着孩子长大,时时刻刻奉献着自我的果实、树枝、树干,让孩子实现了愿望。

孩子长大后,大树变老了,孩子明白每一天陪着大树。

这时于丹老师讲到了“孝”字。

百善孝为先,要我们明白感谢父母,尊敬师长。

“仁”字是要我们充满爱心,和善待人。

“自立、自强、自信”是说孩子的成长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是经验和悟性。

想想自我,有时候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他们啰嗦。

有时候他们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我总是不情愿。

想到那里,我感到很内疚,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

而我却不明白感恩,总惹他们生气、悲哀,真是太不就应了。

我今后有空闲的时候,给爸爸妈妈送一杯温水、一杯热茶。

足以表达女儿的孝心。

帮妈妈拿东西、洗几次衣袜,只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学会感恩。

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最主要的,否则即使你考试得了100分,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

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观后感(精选篇2)有人说过:“会读书不如会做事,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会感恩的人才是最快乐、最有价值的人。

” 听了“感恩励志中国行”报告会,让我深受感动。

这次活动不但教育了孩子,也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

学会感恩,才会拥有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专家的演讲,为我们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了一个很好机会,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校园的“感恩文化”,让孩子们可能蒙尘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涤荡,让孩子们心存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学会感激,学会共处,学会帮助,学会宽容,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的一种大智慧!“感恩”不能只用语言,而要用我们的行动。

传统文化下的中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共5篇)

传统文化下的中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共5篇)

传统文化下的中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共5篇)第一篇:传统文化下的中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传统文化下的中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学校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等道德缺失倾向。

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关键词:感恩教育;基本道德;知恩;报恩;施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

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的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一、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的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等关于感恩的故事。

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淳朴民风。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儒家经典著作中感恩的准则也比比皆是。

这些都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没有感恩意识,就丧失了做人的起码道德。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浅析鸟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人更应有感恩之情。

古人尚能“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现代社会应有的感恩之心,为什么如此麻木,如此冷漠,如此让人心寒?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家庭感恩教育缺失是青年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主要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

引导青少年培养感恩之心,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引导青少年培养感恩之心,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引导青少年培养感恩之心,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2023年,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在引导青少年培养感恩之心上,我们依旧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困难。

然而,感恩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口号,更是现实中必须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

感恩教育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在于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热爱生活、有着积极人生观的精神风貌。

1.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态度。

在当前这个急功近利、浮躁、自我中心的社会,很容易让青少年误把时光荏苒、生活琐事当成是“失去”的东西,从而忽视了自己已拥有的和所受到的恩惠。

俗话说,知足常乐。

只有懂得感恩,青少年才能够心存感激,从而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感恩能够尽可能地增强青少年强大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变得乐观、自信、积极,不管是面对任何心理难题还是人生抉择,都能够从容和独立地处理。

2.感恩是一种行动力感恩,不是一种无所作为的情感,而是一种有着积极行动力的能量。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感恩的美好。

比如,认真对待爱情、友情,不断吸收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都属于感恩的实践体现。

感恩这种积极的行动力,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创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个人潜力,松动心灵的束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3.感恩是向上的力量感恩,还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在生活的磨练中,总会遭遇各种困境和艰难。

只有保持感恩的心态,才能够更好地面对这些挑战,从而取得更好的回报。

青少年们可以从那些具有价值的人格典型当中汲取正能量,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中吸取成长经验,从而提高自己更深层次的领悟力和智慧。

4.感恩是一种人生追求感恩,更是一种人生追求。

在现代社会,青少年在求学、娱乐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视或遗忘感恩的存在。

而感恩教育,正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感恩并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更代表着一种人生的价值追求。

通过感恩的实际行动,让青少年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为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

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

标题: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他们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使青少年了解并认同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恩惠,进而形成感恩心态的过程。

感恩教育旨在培养青少年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感,使他们能够珍视现有的生活,感激他人的付出,同时愿意回馈社会。

二、感恩教育的实践1.家庭感恩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当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教育孩子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庭的温暖。

此外,家庭也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如家务分享日、节日感恩活动等,使孩子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学会感激家庭的付出。

2.学校感恩教育:学校应当注重道德教育的实施,将感恩教育纳入课程设置中。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如"感谢师恩"主题班会、校园感恩节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给予他们的关怀和帮助。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代表进行感恩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各界的付出和贡献。

3.社会感恩教育: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各种社区、公益组织等都可以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平台。

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和回馈;公益组织可以开展公益讲座,让学生了解公益事业的意义和价值。

三、感恩教育的效果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感恩的心态。

他们学会了珍惜现有的生活,感激他人的付出,愿意回馈社会。

这种心态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当他们长大成人后,这种感恩的心态将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反思与建议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不懂得珍惜;学校教育中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社会环境中对青少年的过度保护导致他们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

青少年德育 感恩教育

青少年德育 感恩教育

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以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青少年德育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

青少年德育是指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旨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塑造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而感恩教育则是培养青少年学会感恩、珍惜和回报的教育。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

因此,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偏离正确的道德轨道。

因此,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感恩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感恩心理和行为的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人心怀感激、体谅他人、关心他人并回报他人。

感恩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珍惜拥有的一切,并通过回报社会来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感恩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人才。

那么,如何进行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呢?家庭是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的第一课堂。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让他们学会感谢父母、关心他人,并通过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学校也是进行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也应该为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提供支持。

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德育资源和机会,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体验感恩和回报的快乐。

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塑造他们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德育和感恩教育环境,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新人。

通过青少年的德育感恩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青年人,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贡献。

感恩教育:培养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感恩教育:培养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感恩教育:培养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培养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2023年了,时光荏苒,孩子们已经成长为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个会给他们带来挫折和苦恼的社会中,感恩教育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什么是感恩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让孩子们学会感恩,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和担当。

感恩是人类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而对于青少年来说,感恩的重要性更加强烈。

感恩的价值不仅在于使人心存感激,更在于让人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积极推行感恩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具有极大的意义。

通过感恩,青少年们能够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会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会在感恩的心态下,学会关爱他人,观察身边的人,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和生活态度。

具体地说,关键在于感恩教育的实践。

我们可以在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学校是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孩子们品德的地方。

针对感恩教育,学校可以开设感恩主题的讲座、课程等方式进行教育。

例如,在班会课上,可为孩子们讲述感恩的故事,让他们受到感染。

同时,可邀请社区志愿者组织学生们走进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爱心捐赠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感恩之情和成就感,感恩教育的效果将更佳。

其次,感恩教育也应该强调家庭的作用。

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先成为一个有感恩心的人,让孩子们从小就在家庭环境中建立感恩文化。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定期和孩子谈话,鼓励他们感恩身边的所有人和事,也可以让孩子参与日常家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责任心。

当然,除了家庭,社区和社会也可以促进感恩教育的推广。

当青少年看到身边有更多爱心、关爱的事物时,他们自然就会学会感恩。

在实际中,感恩教育也面临许多挑战。

比如,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思想会阻碍他们的感恩心态的培养;形形色色、新奇的事物会使青少年的心思容易产生焦虑、浮躁的情绪;社会的底层贫困、霾天灾害等问题也会让他们难以树立起感恩之心。

关于感恩教育的两点思考

关于感恩教育的两点思考

关于感恩教育的两点思考一、感恩教育迫在眉睫传统的学校德育那么柔弱无力,寻求改革和突破便是一种必然。

传统德育弱化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的单一价值观。

我们必须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找回学生内心人性的东西,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

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哀别人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从而形成学生的道德感。

这样,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而是从学生的心理流淌出,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对他们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国的感恩节始于1621年,那年秋天,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和印第安人的帮助,举行了3天狂欢活动。

从此这一习俗就沿续下来,并风行各地。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感恩节为国定假日。

这一天每个人都会怀着感激之情细说值得他们感恩的事。

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可是当前,大多数学生有一个通病:孝敬父母和长辈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他们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关爱,却不愿或不懂得回报。

现实中,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人们传统观念中那种“养儿防老”的意识逐渐淡化,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随之也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图回报的溺爱过度。

今天的孩子在社会、学校以及家里都充分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这种客观上的优越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的自私、贪婪,以及非人性意识,主要原因在于家长、老师的主观意识和教育行为,在于对“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所采取关爱备至的养育态度。

2024年学生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2024年学生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2024年学生感恩教育心得体会在未来的2023年,学生感恩教育将成为教育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将培养一种感激之心,学会关注他人的付出和社会的支持,同时也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2023年学生感恩教育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恩教育教会了我学会感激身边的人和事。

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关注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却忽视了他人的帮助和付出。

而在感恩教育中,我学会了关注身边的帮助者,感谢他们的付出和支持。

无论是老师的辛勤教诲,家长的无私关爱,还是同学的支持与帮助,都让我深感自己的幸运和受益。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学会了对他人表达感谢之情,不再忽视身边的善意和关怀。

其次,感恩教育培养了我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

而以往的我,常常因为失败或困境而丧失信心,消沉不振。

但在感恩教育的引导下,我学会了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其中的好处和收获,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感恩教育让我明白,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机会,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我们才能更加坚强和成熟。

同时,感恩教育也让我学会了正视生活中的美好,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再次,感恩教育启发了我关注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

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学业和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的发展和他人的需要。

但在感恩教育中,我学会了通过行动回报社会,关心他人的困境和需要。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我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喜悦和成就感。

同时,我也明白到,只有回报社会,才能更好地感谢社会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感恩教育让我更加珍惜生活,明白生命的宝贵。

在感恩教育中,我学会了从心底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珍惜每一个日子和每一个机会。

我明白到,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我们应该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只有懂得感恩,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充实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主题观后感优秀6篇

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主题观后感优秀6篇

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主题观后感优秀6篇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主题观后感(篇1)今晚,我在家打开电脑,按百度打开了《最感人的感恩教育演讲》的视频。

我点了播放,主持人一横老师刚开始说了一些开场语,我听得有点不耐烦了,便按快了视频。

刚好一横老师正讲着一个故事。

我听着听着整个人似乎走进了现场。

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男孩的:小男孩他才4岁,他的母亲的了癌症,她临死前,她对儿子说:“儿子,妈妈将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在家要听爸爸的话,要是想我了,就数天上的星星,其中一颗星是我的眼睛。

”她的妈妈去世了,有一天,小男孩的老师要他写一封信给妈妈,小男孩听了,哇哇大哭起来,他闪着泪光把信写完。

在信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妈妈,您在天堂,吃得饱吗?穿得暖吗?故事说到这,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我心里十分内疚:“我有吃的,穿的,还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在我身边,我应该知足了,我还经常惹她生气,我想对她说声对不起。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个人为我们操劳,那就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可否想过老师为我们没交作业,上课不专心,去网吧……在背后默默地流泪,伤心?我们可否体会过老师嗓子沙哑,仍然给我们上课的辛苦?老师这么做,为了什么?就为了我们的前途,我们是不是更要认真去听老师讲课?”一横老师也不禁流下了泪水……我流着泪,走出了视频。

我真想对老师说声:“您辛苦了。

”看完了视频,我想感谢我的父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人。

我从视频明白了感恩,与爱同行。

让世界充满爱吧!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主题观后感(篇2)今天早晨7:50分,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

收看日照科教频道专题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看后我受益非浅,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讲座从电影《暖春》开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简单的故事,一段段朴实的情感。

当演到《小男孩和苹果树》的时候,我的脸开始发烧,故事中的大树不正是爸爸妈妈吗?想想我以前做过的事情,真是惭愧万分。

每次爸爸妈妈带我吃肯德基的时候,他们总是点一份让我吃,他们说不喜欢吃;每天晚上妈妈从超市劳累了一天回到家的时候,还要把我明天穿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每当爸爸妈妈让我赶快写作业的时候,我总会对他们说:“真啰嗦”……看到孔子、__、田世国……他们尊老爱老的.故事,我想以后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尊老爱老有孝心的好孩子。

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实践

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实践

标题: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实践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凸显。

其中,感恩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实践,以期为青少年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感恩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引导青少年学会珍惜、感激和回馈他人对自己的恩惠和帮助,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行为习惯。

感恩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以下重要性:1.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感恩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青少年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人,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自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方法与案例在实践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组织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等人的感激之情。

2.家庭教育与社区参与: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同时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实践体验: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感恩节庆祝活动等,使青少年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感恩的内涵。

以下是一个实践感恩教育的成功案例: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观看感恩主题的视频、分享感恩故事、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感恩的意义。

班会上,一位学生分享了他如何在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下健康成长,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这个分享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许多学生纷纷表达了对家人、老师、朋友等人的感激之情。

这次班会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感恩意识,还让他们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四、反思与总结经过实践反思,我们发现感恩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学视角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学视角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学视角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感恩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教育领域,能够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感恩,简单来说,是对他人的帮助和善意心怀感激,并愿意以某种方式予以回报的情感和态度。

对于青少年而言,培养感恩之心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正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情感,但在思维上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需要采用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方式。

例如,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的故事来帮助他们理解感恩的含义,而不是仅仅进行抽象的说教。

情感方面,青少年的情感体验丰富而强烈,但情绪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挫折或不满而产生消极情绪,忽略身边的关爱和帮助。

感恩教育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积极面,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情绪的调节能力。

当他们学会感恩时,能够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以更加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社会认知方面,青少年逐渐开始关注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试图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感恩教育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认知,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

一个懂得感恩的青少年,更能理解他人的付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更高的情商和亲和力。

从动机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获得认可的需求。

感恩可以成为一种内在的动机,驱使他们去关心他人、回报社会,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和他人的认可。

例如,参与志愿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行为,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家庭环境在青少年感恩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个充满关爱、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家庭,能够让青少年感受到温暖和安全,从而更容易培养出感恩之心。

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如果父母自身能够对生活中的点滴心怀感恩,并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出来,孩子往往会模仿和学习。

学生感恩教育反思

学生感恩教育反思

学生感恩教育反思
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感恩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

目前一些感恩教育活动过于注重形式,缺乏真正的情感共鸣,导致学生只是在表面上应付,并没有真正理解感恩的内涵。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不应是一时的,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时间和实践,不能期望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和接受。

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体会感恩的力量,从而逐渐形成感恩的习惯。

感恩教育不应只由学校来承担,而应该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感恩意识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恩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改进。

只有通过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持续的教育过程和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感恩意识的学生。

感恩教育,滋养青少年成长心灵

感恩教育,滋养青少年成长心灵

感恩教育:滋养青少年成长的心灵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感恩教育对于滋养青少年成长心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感恩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实施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青少年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感激之心,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在成长过程中积极回报。

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感恩,二是情感体验。

认知感恩是指青少年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幸福和周围的美好事物;情感体验则是让青少年通过情感共鸣,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培养自己的感恩之情。

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感恩教育还能让青少年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避免浪费和攀比,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增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感恩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学会感恩和分享,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同时,感恩教育还能让青少年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减少矛盾和冲突,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3.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感恩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学会珍惜和感激;学校则应该注重德育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实践活动感恩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来深化认识和情感体验。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

感恩教育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感恩教育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感恩教育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感恩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父母、老师、社会和自然。

感恩教育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促进社会和谐。

本文旨在探讨感恩教育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感恩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感恩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父母、老师、社会和自然。

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感恩教育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1. 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感恩教育可以让未成年人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和关爱,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2. 减轻压力和焦虑通过感恩教育,未成年人可以学会感恩生活中的一切,减轻压力和焦虑,保持心理健康。

3.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感恩教育可以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三、感恩教育对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1. 提高免疫力感恩教育可以让未成年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感恩教育,未成年人可以学会感恩自己的身体,珍惜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3. 减少疾病的发生感恩教育可以让未成年人保持心理健康,减少压力和焦虑,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1. 通过教育课程学校可以通过教育课程,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感恩之心。

2. 通过家庭教育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教育孩子感恩父母、老师和社会。

3.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感恩之心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五、感恩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感恩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未来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价值观的转变,感恩教育将会成为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考[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

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入侵,青少年们有一些迷失,缺乏感恩思想,缺乏感恩教育。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青少年增强感恩意识。

本文就什么是感恩教育,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感恩意识缺失、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青少年1.什么是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崇高情感, 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在自然界中就有“鸦有反哺之义, 羊有跪乳之恩”的传说。

中华五千年文明一直都有感恩的传统美德, 如“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处世信条, 都在警醒着我们, 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应懂得感恩。

[1]所谓的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 一种情怀和行为, 也就是通常说的知恩图报。

[2]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

[3]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 让学生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 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 回报师长, 报效祖国, 回馈社会。

[4]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 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

要知恩图报, 又要施恩不图报。

[5]2.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现状感恩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严重缺失。

其表现如下:2.1 漠视生命当今的中学生,整天抱怨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和社会背景下,中学生的首要目标和理想就是中考和高考,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他们无法正确看待生命的多姿多彩,无法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无法理解生命意义,因此缺乏自信心和自主意识,经常沉溺于网络游戏、小说世界等。

[6]有的学生甚至想不开,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不顾父母亲人的感受,选择轻生的道路。

2.2 迷失自我我们常听到中学生说“我不长大该多好啊,长大太无聊,太可怕了”,这是他们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

他们可能因为缺乏信仰而担忧前途的渺茫,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干什么;他们可能因为受现实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盲目而机械地追求成人化、世俗化的“理想”,提早结束学业,进入社会打工;他们可能迷失在网络和暴力游戏的虚幻世界里,不能自拔。

缺乏足够生命关怀的他们正在忘却追求人生的远大理想,正在忘记建筑神圣的精神家园,迷失在所谓“自我价值”的泥潭中。

[7]2.3 冷漠恩人对父母:大多数中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连鞋带都不会系,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来不参加任何劳动;部分中学生是家里的“太上皇”,一不顺心就跟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得关心父母,感恩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跟风,挑吃挑穿,互相攀比,不懂得理解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却不知道真正无能的是自己。

[8]对老师:一些青少年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把美好的师生感情变成了功力的“商品关系”,认为老师付出劳动教自己是应该的,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所以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老师,认为老师的提问和改错惩罚都是故意刁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行为;部分学生在校园遇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不少学生把取得成绩全部归结为自己的努力,但是一退步就是老师的责任,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好都是老师的无能,从来不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

[9]对同学朋友:中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更多时候表现为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好的经验和参考资料不能和同学分享,独自占有;只重索取,不求贡献,需要朋友的时候一个样子,不需要的时候什么都不是,不懂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桃李”的意思;物化朋友之间的友谊,认为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锱铢必较,心眼比针鼻还细,不能宽容别人对自己的伤害,甚至想找机会报复。

3.青少年缺乏感恩情怀的原因3.1 家庭因素的影响(1)父母不以身作则, 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

俗话说, “孩子是大人的影子, ”有不少父母不能以身作则, 对自己的老人不尽孝道, 等到子女不孝时, 又怨天尤人。

殊不知,种瓜得瓜,种豆得都,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10](2)父母教养缺失, 导致孩子不懂得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 家长的教养观念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建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以来, 中国的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 而轻视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 他们的理念就是“只要你学习好, 就是什么都好”这种片面的教养观念。

使孩子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顺理成章, 天经地义。

孩子的这种心理是绝对不可能产生任何感恩之情的。

3.2 学校对德育的忽视长期以来, 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 只重智育而忽视德育。

虽然理论上讲“五育并举, 德育为先”, 但德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 抓起来不要”。

正所谓“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 [11]这些教育的功利性强有力的排挤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这就难怪青少年缺失感恩之心、感恩之情。

其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学问。

3.3 社会的负面影响从社会层面看, 我国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各种外来文化和思想相互碰撞。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口的流动性日益频繁, 人际交往日益打破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的束缚,人际关系日益“陌生化”, 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情感的交流逐渐减少, 变得逐渐疏远和冷漠。

[12]同时, 由于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增加, 社会风气败坏, 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这些现象都会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产生不良的影响, 严重阻碍他们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4.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策略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青少们, 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

只有全社会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 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重视起来, 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 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4.1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作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 应该以身作则, 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爱孩子,就要习惯让孩子干一些家务, 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要学会做一个“懒家长”。

要让孩子了解家里的困难、父母工作的辛劳, 从而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珍爱家庭,对父母产生尊敬、爱戴和感激之情。

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因为爱他才会为他付出这么多, 让他们了解父母生活、工作的压力和艰难。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自己学着洗衣服、做饭。

家在农村的,利用假期,家长可以让孩子下地帮忙干活,或者做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让孩子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父母的艰辛。

[13]4.2 学校和老师要清楚基础教育固然重要, 道德教育更不能松懈(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是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对学生加以关心和引导,但是这并不表示班主任就是学生的保姆。

班主任要学会“偷懒”,没有必要事事都亲力亲为,平时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做事, 既能锻炼学生做事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当学生完成得出色时,班主任要及时鼓励, 予以肯定表扬。

让学生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很多事,从中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 老师的苦心,同时也增强自信心。

[14](2)以身作则, 做好学生的楷模。

爱的传递永远不可能靠说教来实现, 榜样的表率作用是最有效的。

教师的思想素质对学生会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 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 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 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

它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 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

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加强自己的修养, 以身立教。

教育讲究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感恩并不是简单的行为习惯养成。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效仿的楷模。

在品德教育中,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激。

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的行为,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学生不自己觉的就跟着老师学。

4.3举行感恩活动, 加强感恩意识宣传。

( 1) 在班会中结合社会中的感恩典型事例(这些典型事例都要求由学生自己去寻找,最好是贴近大家生活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

)展开讨论, 在班级中树立感恩的基本意识。

( 2) 多读书看报,感受书中的温暖,并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恩心得体会。

( 3) 感恩从身边小事做起, 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学生履行学生的基本义务, 遵守学校基本规范; 在班级大扫除中, 要求学生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自己承包打扫任务, 并对自己的劳动负责; 要对保洁的同学感恩, 不随地乱扔垃圾; 要对帮助自己的同学感恩, 多说谢谢。

( 4) 回报父母养育恩, 为父母做一件事,。

比如说打扫卫生、做饭、给父母洗衣服、为父母洗脚、亲口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等, 从中体验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寻找父母身上让自己感动的东西, 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

( 5) 感恩不仅仅是感恩父母,还要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朋友,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等。

在学校,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感恩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

4.4社会正面感恩教育必不可少社会媒体要造成正面宣传,发扬社会正能量,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 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

5.结束语句俗话:“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 有了感恩之心, 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 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相信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会充满感恩之情。

参考文献:[1]唐晓龙著.感恩的心[N].人民出版社.[2]苏婷.体验.把感恩印在心头[M].中国教育报2006- 10- 25.[3]唐骏波,祖霞.教会孩子感恩[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5]陈代玲.在互动中学会感恩[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7(11).[6]原亮.常怀感恩之心[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6(6).[7]《感恩教育的思考》.叶华茂著[8]李玲.感动, 班主任之友[J].2006,( 2) .[9]林云霞.系列活动促感恩, 班主任之友[J].2007,( 2) .[10] 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 .北京教育( 高教版) ,2005, ( 5) : 13.[11] 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教育科学,2004, ( 4) : 9.[12] 刘咏宝.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 4) .[13] 李元卿.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 05- 17.[14] 叶澜.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而努力[J] .教育研究,2004,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