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

合集下载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计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计分析

影响教育公平:收入差距过 大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
均,影响教育公平
影响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 大可能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影响经济增长
影响医疗保障:收入差距过 大可能导致医疗保障水平不
均,影响人民健康
统计指标的选择
收入水平: 人均可支配 收入、人均
纯收入等
收入结构: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加快,农村居 民生活水平提高
城乡居民消费结 构升级,消费需
求多样化
城乡经济发展不 平衡,需要加强 政策引导和扶持
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高端产业和高收入岗位增加,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政府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收入差距有望缩小
实证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数据收集: 收集城乡 居民收入 数据,包 括工资、 奖金、福 利等
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 行清洗、 整理、转 换等操作, 确保数据 质量
模型选择: 选择合适 的统计模 型,如回 归分析、 方差分析 等
模型估计: 利用估计 方法,如 最小二乘 法、极大 似然估计 等,估计 模型参数

收入来源: 农业、工业、
服务业等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

收入增长: 年均增长率、 环比增长率

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 入比、地区
收入比等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等官方机构 数据类型:包括收入、消费、就业等 数据处理:清洗、整理、转换、合并等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浅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浅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非自然的因素
如果我们把世界各国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相对应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平均水平视为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称之为自然差距程度,那么实际差距与自然差距程度之差就是非自然差距程度。这种不合理的差距,主要是由经济发展中外在的、人为的、偶然的因素造成的。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自然差距的一倍,即实际收入差距中差不多有一半左右是不合理的。
浅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论文关键词]收入差距 农村 制度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既有制度上的如国家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也有非制度上的比如人力资本的差异等各方面的影响。
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4、 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的不健全
我国的社会保障以及福利制度向低收入者倾斜不够且城乡不公,很大程度上也加大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如何通过社会保障和福利的转移支付缩小城乡分配差距,是现代劳动市场转型新阶段中我国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而这些制度最终的实惠却没有让乡镇企业职工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有多少分享。他们不再经营土地,面临年老或者生病的风险时无所依靠;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面临失业的风险时却无法领取城市居民的保障金;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危险性大,面临工作和患职业病的风险时候也无法享有与城里人一样相应的保障。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所面临的己不再是农业社会所常见的风险,传统的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形式也已难以提供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护,长期以往将会使得城乡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年至1984年呈逐步缩小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2. 39,1984年为1. 76,六年间收入差距倍数缩小了26. 37,平均每年缩小4. 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特别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村长期以来被抑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1985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城镇的逐步展开,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1985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1. 72, 1995年扩大至2. 47倍,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2. 9倍。如果考虑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福利以及兼职收入、灰色收入等隐形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1. 引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反映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2.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2.1 收入差距整体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存在,并且呈现扩大的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平均收入差距:城市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根据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每人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家庭。

这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教育背景的影响:教育水平对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城市居民通常受益于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农村居民受制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因此往往收入较低。

•高技能劳动力流失: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城市工资的上升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很多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由于其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往往只能从事低薪工作,而城市中的高薪岗位则通常由具备高技能的人员担任。

2.2 地区差异除了城乡收入差距,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

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收入普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收入相对较低。

这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有关。

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拥有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收入水平较低。

3. 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3.1 户籍制度的影响我国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户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流动和就业自由,使农村居民在城市中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和机会。

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3.2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

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普遍集中在一些名校和一线城市,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由于教育水平与收入直接相关,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摘要:城镇和农村居民是构成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

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影响社会公正与稳定,不利于经济发展。

准确了解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探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为现行对农政策的调整提供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公共产品对农政策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一)以货币收入来衡量的城乡收入差距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的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从表1来看,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703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 476元。

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当大。

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11倍,城乡收入差距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

1978年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57:1, 随后而至的农村经济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致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在80年代前期出现了不断缩小的变化。

到1983年达到最低点1.82:1,随后城乡之间个人收入差距出现了10多年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仅1990年城乡收入比较低为2.2:1,1994年最高为2.86:1。

表1、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差距,1978-2002年年份农村名义人均收入城镇名义人均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85年为1)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85年为1) 农村实际人均收入城镇实际人均收入城乡名义人均收入比率城乡实际人均收入比率1978 134 343 ———————— 2.57 ——1979 160 387 ———————— 2.42 ——1980 191 478 ———————— 2.50 ——1981 223 492 ———————— 2.20 ——1982 270 527 ———————— 1.95 ——1983 310 564 ———————— 1.82 ——1984 355 651 ———————— 1.83 ——1985 398 739 1 1.00 398 739 1.86 1.861986 424 900 1.06 1.07 400 838 2.12 2.091987 463 1 002 1.13 1.16 410 861 2.16 2.101988 545 1 181 1.32 1.41 413 837 2.17 2.031989 602 1 376 1.58 1.63 381 842 2.29 2.211990 686 1 510 1.65 1.66 416 911 2.20 2.191991 709 1 701 1.69 1.74 420 978 2.40 2.331992 784 2 027 1.77 1.89 443 1 074 2.59 2.421993 922 2 577 2.01 2.19 459 1 175 2.80 2.561994 1 221 3 496 2.48 2.75 492 1 273 2.86 2.591995 1 578 4 283 2.91 3.21 542 1 335 2.71 2.461996 1 926 4 839 3.14 3.49 613 1 388 2.51 2.261997 2 090 5 160 3.22 3.60 649 1 435 2.47 2.211998 2 162 5 425 3.19 3.57 678 1 518 2.51 2.241999 2 210 5 854 3.14 3.53 704 1 658 2.65 2.362000 2 253 6 280 3.14 3.56 718 1 764 2.79 2.462001 2 366 6 860 3.17 3.58 746 1 916 2.90 2.572002 2 476 7 703 3.04 3.54 814 2 176 3.11 2.67资料来源:(1)1978年-2001年农村名义人均收入和城镇名义人均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2002年农村名义人均收入和城镇名义人均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的《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02-28)(3)城乡实际人均收入、城乡名义人居收入比率和实际收入比率是由作者计算的。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城乡居民收入比是用来衡量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指标。

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指标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方法和相关的参考内容。

1.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也可以用来度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该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G = A / (A+B)其中A是收入差距的面积,B是相对于完全平等分配的理想情况下的收入差距面积。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越接近0表示收入分配越平等,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通过计算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可以观察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

2.收入中位数比(Median income ratio):收入中位数比是通过比较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中位数来度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

中位数是将收入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通过计算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中位数,可以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直观的比较。

3.平均收入比(Mean income ratio):平均收入比是通过比较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来度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

平均收入是将所有居民的收入总和除以居民总数得到的。

通过计算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可以观察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

4.分位数比(Quantile income ratio):分位数比是通过比较城市和农村居民在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收入来度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

通过计算城市和农村居民在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收入,并将两者相比较,可以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具体描述。

以上是常用的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几种方法和相关的参考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比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来度量并不能全面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

应综合使用多种方法,结合各种指标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农户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农户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基尼系数,在我国基尼系数的值越低表明收入差距越小,越大则说明存在严重的收入不平等。

在国际上把0.4作为一个临界值,高于该标准就说明已经陷入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状态。

很长一段时间到现在我国的基尼系数值都高于0.4这一标准。

1.基尼系数
一九九四年我国基尼系数已经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甚至在二〇〇八年高达0.491,临近收入差距悬殊的“高水平”,虽然在这之后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甚小。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尼系数增长速度很快,导致一九九六年基尼系数达到0.485。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村实施的新一轮改革政策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而此时城市的工业化水平已经有良好的基础,城市的发展遥遥领先于农村的发展,城乡这样一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是是造成基尼系数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二〇〇八年的金融危机更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形势,致使我国基尼系数逼近悬殊值,危机之后国家采取各项有利的惠民政策,才使得基尼系数有小幅的回落,但至今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区间。

2.五等分划分收入
由二〇一四年46220.7元的收入差值扩大到二〇二〇年72425元,收入差距扩大了1.57倍。

虽然低收入组的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是速度极其缓慢,而高
收入组的增速却异常的快。

再对比中间收入的三组也可以看出,三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国家的大量财富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中,这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源。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城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经济学家提出了基尼系数这一指标。

本文将介绍基尼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应用。

基尼系数的概念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个人或家庭收入在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与其累积人口所占比例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范围在0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基尼系数需要先获得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数据,并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

然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基尼系数:G=∑(2i−n−1) ni=1x i n⋅∑x ini=1其中,x i表示第 i 个人或家庭的累积收入,n 表示总人口或家庭数量。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可以通过比较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收入数据来计算。

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地区的收入相对较低。

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往往较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我们可以以中国为例进行分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约为3.5:1。

这意味着城市居民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5倍。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大。

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原因:1.教育水平:城市地区拥有更多高等教育资源和机会,而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

由于教育水平与就业机会和薪资密切相关,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2.就业机会: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提供了更多高薪工作机会。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且薪资较低。

3.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

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面临风险时更容易陷入贫困。

4.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导向,中国的城市发展相对迅速,而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浅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在论述阐述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意义后,着重从纵向差距,横向差距和基尼系数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社会公平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虽经多次曲折但总体态势是不断扩大的。

1、纵向差距纵向差距包括绝对收人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

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可以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教据来潭:《中国统计年鉴2007》...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1980年一2006年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l980年的47... 6元上升到2006年的11759.5元,绝对额增长11281.9元,增长了大约24.6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l91.3元上升到2006年的3587.0元,绝对额增长3395.7元,增长了大约l8.75倍,相对于城镇来说,增长明显缓慢得多。

再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数据来看,我们发现,从1980年到2006年这27年问。

绝对差距从1980年的286.3元上升到2006年的8172元,增长了大约28.54 倍;相对差距从1980年的2.5O倍上升到205年的3.28 倍,虽然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有所降低,在1985年达到最小值1.86,但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近年来更是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3.28,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的水平。

2、横向差距数据来源:根括《中国境计年鉴2007》数据整理计算.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各地区间城乡差距最大的是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59,城乡差距最小的是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两个省(市)份的城乡差距值的比为2.O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劳动主体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个人劳动能力的差别和劳动积极性的差别上。而造成个人劳动能力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教育。那些在某一领域显示出特殊才能的人,就属于享有天赋的人,如大文学家、艺术家、大明星等。由于这类特殊人才数量极少,供给完全无弹性,所以他们所得的超出在别的职业上所能得到的收入的部分属于地租性的收入。而教育是造成后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我国教育回报对个人工资差异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以1995年为例,高等教育的回报率在沿海为92%,内陆为49%。非劳动主体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工作性质,劳动市场中非竞争的类别,种族和性别的歧视,以性别为例,1995年女性职工的平均收入比男性职工低17.5%,这种状况显然使得具有相同能力的人的工资产生了差别。
2. 中国城镇居民财产收入差别
据统计,199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4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最高的是广东省,为1489元;最低的为青海省,仅有11.0元,两者相差12.5倍,而同年份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广东省为4640元,青海省为2129元,两者相差1.2倍。这说明了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中,因财产占有的差距而导致的财产收入的差距对整个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越来越大。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完全,从而阻碍了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合理配置,使得不同地区之间劳动力资源的供求不相一致。从劳动需求方面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资本资源丰富,资本、劳动之比上升快,从而劳动生产率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导致工资上
个人收入来源及收入差别
个人收入是指投入到生产中的劳动、资本、土地等各种要素提供服务的报酬,是社会成员个人或集团所占有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的体现,同时也是生产的成果或收益按照某种规则在诸要素之间进行分配的结果。包括工资、利息、利润、地租等,其中工资是劳动或劳动力所有权的体现;利息、利润是资本所有权的体现;地租则是土地所有权的体现。个人收入形式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现状和原因两个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城乡收入差距目前在我国依然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高于农村居民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相差达到2.6倍以上。

2.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职业分化显著当前,城镇居民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如金融、服务业、商贸等高收入行业;而农村居民则主要从事第一、第二产业,如农业、林业、渔业、手工业等低收入行业。

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差距非常明显,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

3.教育水平与收入差距大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国家整体更为集中,同时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更为发达,城市居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更多,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更具备竞争力,更容易获得高收入的工作。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户籍制度的限制户籍制度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歧视,这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镇的户籍制度开放程度不高,使得农民难以到城市发展就业,并且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之后,要比城市居民付出更多的沉没成本。

2.农村地区教育和卫生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给农民家庭的发展和成员的职业提升带来不小的障碍,导致很多优秀人才无法充分发挥其潜能。

3.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农村完善得多,包括房屋、交通、水电气等方面,这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程度。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大增加了城市的成本,城市居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但农村人口很少享受到这样的福利待遇。

4.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经济更加发达,其要素市场竞争更强烈,对人才的需求和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实证校验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实证校验
描述和分析 中可 以看出 ,我国城 乡收入差
距 已 经 到 了 非 常 严重 的地 步 。
测算时 , 主要按照城 乡之间 、 地区之间 、 行 业之间 的收入差距来计算收入差距 的各个
组成部分。城镇 内部和农村 内部的收入差
距 也 是 我 国 居 民 收 入 差 距 的 重 要 表 现 ,对
平等 、 城镇与 乡村之间收入差距的不平等 、 行业与行业之 间收入差距不平等。 由于本
文主要研究我 国居 民收入差距 的测度方法 的 比较 ,本文在对我 国居 民收入差距进行
自治 区和直辖市 ,为了使 文章对我国居民
现 不断上升的势头 ,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之 比达到了历史的高点 33 :1 从 以上现状 .3 。
分 析 ,我 国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 距 的 不 断 拉 大
应该是全 国收入 差距拉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所 以需要我 国采取各种措施努 力解决城 乡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问题。要通过政 府在法律制度 、政策体制 、金融服务方面
◆ 中图分类号 :F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162
间的收入 差距 又被 划分 为城 镇居民收入差 距和农村居 民收入 差距 两种 ,在 文章 中所 提 到的地 区是 指现有 3 4个省 区 内除 去香 港 、澳 门和台湾三个地 区以后 的 3 个省 、 1
计算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 当前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主要体现为地 区与地 区之 间收入差距的不
GD P的增长程度趋势大体 一致 , 而且两个
指标之间的差距相对比较稳定 ,基本稳定
我居收差测方的 国民入距度法
实 校验 证
■ 蔡 军 副教授 李 瑞 ( 河北金 融 学院经济贸 易系

城乡差距:衡量标准与成因分析

城乡差距:衡量标准与成因分析
郑 书耀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城 乡居 民在 收入水 平提 高的 同时,其收入 差距也 明显 扩大。文 章采用 城 乡居 民收入 、消费以及恩格 尔系 数等数 据历 史地 考察城 乡居 民收入水平 、消 费水平 及消 费结 构的差 异 , 对 我国居民收入差异 的现状 、原 因及对 策作 出分析 ,认 为主要是 户籍 制度 、土地 制度 等深层 体制原 因导致
全国收入差 异的重要指标 ,用来衡量城 乡收入差异是 不妥当的。因为 ,比如农村人 口中的高收入者很可能会超过城 镇人 口中的低 收入者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 见董静 、李子奈 :《 修正城乡加权法及其应 用》,《 量经济技术 经济研 数 究》 20 0 4年第 5期 ) 。 ③ ④ ⑤ 程永 宏 :《 二元经济 中城 乡混合基 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 经济研究》2 0 06年第 1 。 期 刘乐 山 、何炼 成 :《 公共产 品的供 给差 异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扩大 的一 个原因解析》 人文杂志》 20 ,《 0 5年 黄正平 :《 我国居 民收入差距 扩大 的经 济学思考》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 0 2年第 2期 。
入差 异扩 大化 的原 因 ;黄正平 ( 为居 民收 入水平 差距 的原 因在 于经 济 的公 平 与 否 ;还有 其 他学 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认 为农 村 经济 的市 场化程 度 、农村 工业 化程 度 以及 国家 政策 导 向等也 是城 乡居 民收 入差 异存 在 以及 扩大 化的 原 因。本 文采 用城 乡居 民收 入差距 、消 费差距 以及 城 乡居 民的恩 格 尔系数 等 数据 历 史地考
了城乡收入差异 。
关键词 :分配制度
城 乡居 民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从经济学的角度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地区层面的数据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统计数据中的区域分类信息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

常用的指标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等。

这些指标利用了统计数据中的城市和农村分类信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容易受到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如果统计数据存在严重的偏差或遗漏,那么测度结果也会失真。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调查数据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抽样调查城乡居民的收入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城乡收入差距指标。

常见的调查方法包括家庭调查、个人调查和企业调查等。

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准确,能够较好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情况。

但是,调查数据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样本选择偏差、信息失真等,因此在进行测度分析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经济模型进行测度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

常见的经济模型包括双元经济模型、剩余劳动力模型等。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和发展趋势,但是需要对经济模型的假设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且需要有较强的经济学理论和数学统计能力。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度方法,比如利用Gini系数和洛伦茨曲线等。

Gini系数是衡量收入不均衡程度的常用指标,其数值越大,表示收入不均衡程度越高;洛伦茨曲线则是一种图形化的方法,能够清晰地展示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度分析。

总结起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包括地区统计数据比较、调查数据分析、经济模型建立和指标计算等。

不同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度分析。

在测度分析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模型假设的合理性,以使测度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城乡居民收入比是指城镇居民家庭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比值。

这一比值标准旨在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和不平等情况。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城乡居民收入比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与稳定的程度。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以及该指标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首先,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常用指标是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以及城乡居民家庭储蓄收入比。

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在扣除各项税费和生活必需支出后剩余的收入,而储蓄收入是指家庭储蓄的收入部分。

这些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城乡居民所能支配和储蓄的收入水平,通过比较这些指标的差异,可以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程度和公平性。

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比是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这一比值能够直观地反映城乡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

通常情况下,城镇地区的可支配收入相较于农村地区更高。

例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41673元,而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6499元,这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扩大。

通过比较这些数据,政府能够了解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是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相较于可支配收入比,这一比值更能够反映出个人层面上的收入差距。

在一个地区有较高的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时,意味着城镇居民相较于农村居民在个人收入方面存在更大的优势。

这可能是由于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

城市往往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高的工资水平,这会造成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扩大。

因此,通过关注和监测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政府能够针对性地改善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以实现更加平等的收入分配。

除了可支配收入比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家庭储蓄收入比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城乡居民收入比是指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程度。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普遍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是非常必要的。

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标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度量标准:1.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依据。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以通过比较两者的差距来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全国和地区层面的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根据所得分配系数:所得分配系数是度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之一,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示。

基尼系数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0代表完全的收入平等,1代表完全的收入不平等。

通过计算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差距,可以判断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

3.资本收益与劳动收入的比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助于分析资本与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贡献。

通过比较城乡居民劳动收入和资本收益的比例,可以了解城乡居民在收入来源上的差别。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济原因。

4.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是衡量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标准。

城市居民普遍享有较高的消费水平,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比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可以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影响。

除了以上几种标准,还可以考虑其他衡量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指标,例如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城乡居民收入产生影响,虽然不常用于直接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但对于深入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明确的是,任何一种度量标准都有其局限性。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因此,在进行度量时应该结合不同标准,全面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的结果也应该作为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参考。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

常用的度量标准有以下几种:
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将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在支付税费后用于个人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2. 城乡居民劳动力参与率比:比较城乡居民的劳动力参与率,即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高低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3.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比:比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

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的地区意味着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收入差距可能较小。

4.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比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包括食品、衣物、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支出。

消费水平高低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福利程度。

这些度量标准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单一指标无法完全反映问题的复杂性,因此综合多个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更具有参考价值。

同时,要结合具体的数据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的公式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的公式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的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的公式”的文章:咱们先来聊聊啥叫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哈。

简单说,这就是用来衡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一个指标。

那这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的公式到底是啥呢?其实啊,它通常是这样计算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咱举个例子哈,比如说在某个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5万块一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2 万块一年,那按照这个公式一算,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就是 2.5 。

这个系数能反映出不少问题呢。

比如说,如果这个系数比较大,那就说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比较大;要是系数小,那差距就相对小些。

我想起之前去一个小县城调研的经历。

那地方风景不错,但是城乡发展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在县城里,人们的工作机会相对多,工资水平也高一些。

像在一些大企业上班的,或者做小生意比较红火的,收入都还不错。

可到了农村,大部分人就靠着种地、养殖为生。

遇上行情好的时候,能赚点钱;要是行情不好,那日子过得就紧巴巴的。

我跟当地的一位老乡聊天,他说自己一年辛辛苦苦种地,也就挣个一两万。

可他在县城里打工的亲戚,随便找个工作,一年都能有三四万的收入。

这差距,让他有时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再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也不一样。

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能这个系数相对小一些,因为农村的发展也不错,各种产业兴旺,农民的收入渠道多。

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这个系数就大,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比较突出。

要缩小这个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

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差不多的福利。

总之,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但背后反映的却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度量标准城乡居民收入比是衡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也是评估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依据。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度量标准对于准确评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度量标准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在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度量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指标。

仅仅依靠一个指标来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是不全面和客观的。

因此,在制定度量标准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如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率、就业率等,并赋予不同指标相应的权重,以综合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情况。

此外,度量标准应该考虑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往往与收入分配不公平有关。

因此,在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时,应该考虑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包括贫富差距、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等因素,以便更全面地评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程度。

最后,度量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度量城乡居民收入比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当前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为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因此,在制定度量标准时,应该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数据更新的频率,以便及时获取最新的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度量标准对于准确评估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这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综合考虑多个指标、考虑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度量标准,才能更好地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

第一节 收入差距的衡量
当收入绝对平均时,洛 伦兹曲线是连接(0 伦兹曲线是连接(0,0) 和(1 和(1,1)两点的直线 OA,也称绝对平均线。 OA,也称绝对平均线。 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 洛伦兹曲线为折线OBA, 洛伦兹曲线为折线OBA, 也称绝对不平均线。 也称绝对不平均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 越大,收入分配就越不 平均。
不同职位或不同岗位工资差距的变化: 不同职位或不同岗位工资差距的变化:
国有企业:制度工资同一等级内标准工资由3 国有企业:制度工资同一等级内标准工资由3倍 降到2.7倍,但由于“制度外收入” 降到2.7倍,但由于“制度外收入”的影响,总 体差距实际在不断扩大。 非国有领域:员工的薪资差异呈现随职位上升 非国有领域:员工的薪资差异呈现随职位上升 而拉大的趋势
第三节 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
1984—2001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工资差别倍数及工资差别比率 1984—2001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工资差别倍数及工资差别比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按 每 月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分 组 的 户 数 分 布 图
第一节 收入差距的衡量
洛伦兹曲线计算方法
把社会各居民的收入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 用横坐标表示累积的人数(或户数)百分比, 用纵坐标表示累积的收入百分比,当累积量不 断变化时,就可以画出从坐标原点(0 断变化时,就可以画出从坐标原点(0,0)到 点(1 点(1,1)的一条单调上升,下凹的曲线,即 是洛伦兹曲线。 如图中(见下页)的L 如图中(见下页)的L曲线即为洛伦兹曲线, 曲线上任一点表示相应的人口比重所占有的收 入份额。
第三节 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
作者:高瑞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2期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并形成了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

在国民经济缓中求稳,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的新形势下,全国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宏观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改善。

但是,由于城乡分割、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虽然所有学者对改革后中国收入差距的迅速上升已达成共识,但对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存在广泛争议。

因此本文将选用合适指标测量城乡收入差距,并说明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指标衡量;泰尔指数
李实(2018)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做出一些总结: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水平比大多数国家都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突出。

二,总体来看,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整体收入分配不均中城乡收入差距的比重越来越大。

他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我国居民总收入差距的主体,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巨大并不断加剧,已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所有学者对改革后中国收入差距的迅速上升已达成共识,但对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存在广泛争议。

因此本文将选用合适指标测量城乡收入差距,并说明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趋势。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近年来,中国基尼系数总体是呈下降趋势的,从2008年到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491下降到0.462。

但2016年,2017年我国居民基尼系数缓慢上升。

基尼系数的持续下降表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实施的稳增长、惠民生的各项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低收入阶层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得到了较多政策支持,居民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但从绝对数值来看,我国基尼系数仍处在比较高的水平。

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基尼系数在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而我国基尼系数2003-2014年处于0.47-0.49阶段,2015年后处于0.46-0.47之间。

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真正使全体居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任务仍艰巨。

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是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高达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乡收人差距世纪年代以来,中国的收人差距,尤其是城乡收人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测度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平等现象,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凸显。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一系列社会不公平现象出现,有悖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随着收入分配问题被广泛关注,测度方法也成为学者研究焦点。

根据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测度会有所不同。

尤其在实证研究中,测度指标较多,一般来说,衡量指标可分两大类:绝对收入差距指标和相对收入差距指标。

1.绝对收入差距指标。

也就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差值。

统计学上用极差的概念反映居民绝对收入差距。

R=Xmax-Xmin
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最大变动幅度,有一定统计学意义,差值越大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但仅仅反映差距幅度,忽视了中间的任何信息。

2.相对收入差距指标。

目前,国际上一般使用相对指标测度差距。

相对指标有相对平均差、方差、变异系数、对数标准差、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等。

除此以外,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广义熵指数、泰尔指数、城乡消费和储蓄差距也经常用来反映城乡收入差距。

学者往往根据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测度指标。

虽然基尼系数也比较常用,为收入分配情况的总体指标,但在测量城乡收入差距略显无力。

因此在探讨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中,一般不考虑基尼系数测度方法。

在探讨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中,常见的测度指标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和泰尔指数。

城乡居民收入比(=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得到广泛认可。

该指标可以直观的衡量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

数据容易获得,且能基本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

但该指标并没有反映城乡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长期以来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一直处于绝对优势、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显著的中国经济现实。

而泰尔指数在计算中,恰恰考虑了城镇和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弥补了前面两种指标的缺陷。

泰尔指数的测度主要是以Shorrocks(1980)的研究为基础,在具体计算操作上借鉴了万广华(2008)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j=1或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地区,表示t时期城镇或农村人口数量,表示t时期人口总数。

表示t时期城镇或农村地区收入总额。

这种度量方法既反映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同时反映了我国城乡收入结构的变化。

也可以将泰尔指数看作经城乡人口权重调整之后的城乡收入比。

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
经测算可看出以城乡收入比表示的城乡收入差距和泰尔指数表示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较上年有所缩小,城乡收入倍差由2016年2.72下降到2.71,泰尔指数也由2016年的0.099降到0.09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继续收窄。

但绝对收入差距有21252.840元上升到22963.760元。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收入差距仍大。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大概可分以下几个阶段:1978-1984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变化幅度不大。

1985-1994年,不断扩大。

1995-1998年,短暂下降。

1999-2007年持续上升。

2007-2017年缓慢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多年,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的城乡收人差距才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2007-2017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增长,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将迈出坚实步伐。

但在国家由富到强的转变过程中,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迫在眉睫。

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较为严峻,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道障碍。

此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乡收人差距。

近几年,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收入分配格局日趋优化,呈现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07年的3.33降至2017的2.71。

但必须清醒的看到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居于高位,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绝对差距依然较大,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共同进步必须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这一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参考文献:
[1] Shorrocks,A. The Class of Additively Decomposable Inequality
Measures[J].Econometrica,1980,48(3),613-625
[2]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8(10):347-368.黄少安.现阶段中国国有经济定位与国有企业改革[J].学术月刊,2017,(7):35—44.
[3]王晓涛,宋晓梧,程建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17)[M].2018年1月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369-374.
[4]李实. 当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J].学术界,2018,238(03):5-19.
作者简介:
高瑞(1992—),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财政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