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

合集下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科技创新工程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技术、体制、管理等各方面创新,以科技竞争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以科技现代化促进基本现代化。

一要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坚持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人才工作重心转向企业,将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将创新资源集聚到企业,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眼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

二要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升级。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发展,根据产业创新需求部署创新链,着眼技术瓶颈组织重大技术攻关,立足产业升级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组织,协调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大对新兴产业项目的集成支持,力争在若干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突出前瞻培育,围绕3D打印、智能机器人、高温超导、未来网络、高效储能等10大前沿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三要以优化创新布局为重点,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统筹规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业载体服务功能,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词汇。

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

本文将重点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

一、战略重点:一切从人才引领开始人才是创新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

四十年来,中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储备逐渐丰富,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才库之一。

虽然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整体梯度不均衡,但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和市场化机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因此,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建设。

首先,要注重人才选拔和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同时,要引入人才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荣誉、培训等,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创新中来。

其次,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

创新、集成和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一支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跨界应用能力的科技、工程和管理人才队伍。

二、战略重点:强化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传统产业正在面临着由生产方式到市场定位、由经营模式到产业生态的全面重构。

因此,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实质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中国在人工智能、5G、生物医药等领域已拥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但很多成果都仅存在于学术论文中,未能得到实际应用。

因此,需要加强产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技术引进和技术评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其次,要推动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要在政策制度、市场化机制、资本市场等方面加强改革,在专利保护、信用评价、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战略实施路径:对标国际高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对标国际高峰,与全球科技潮流同行。

为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形成一体化的创新支撑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摘要:本文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成效进行了综述和评估。

首先介绍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概念和背景,阐述了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接着,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着重讨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随后,对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包括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进展。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研究、优化政策环境、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一、引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提出旨在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升级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随着各方面的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成效也日益显现。

本文旨在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成效进行全面综述和评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概念和背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以创新为核心,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思路。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任务。

这项战略的提出主要源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增大、产能过剩等。

而创新驱动发展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尽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科技创新不足、人才短缺等。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

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应用创新方面,而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我国的研发投入仍较为低下,许多企业缺乏投入长期的研发计划,科研经费短缺也给科研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次,人才培养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瓶颈。

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

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

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正文:----------------------------------------------------------------------------------------------------------------------------------------------------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市场新生力量,促进了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有效提高了创新效率、缩短了创新路径,已成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活力之源。

为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坚持“融合、协同、共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着力推动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领军作用,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融通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的科技内涵,着力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的创造潜能,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有机衔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效促进创新型创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的发展实效,着力推进创新创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举措,有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方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面发力。

以下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些建议:一、政府层面:1.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支持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包括鼓励企业投入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创新科技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等。

2.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构建一流科研机构和平台。

3.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推动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4.建立创新评价机制:政府应建立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机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专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指标评价创新效果。

二、企业层面:1.加强创新管理能力培养:企业应加强对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创新驱动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机制。

2.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应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增加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激励,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3.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享资源,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

4.鼓励创新创业:企业应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创业,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推动员工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社会层面:1.增加创新教育投入: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

2.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提供启动资金、场地、导师等支持,帮助创新创业项目的快速成长。

3.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开展社会创新活动来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4.加强全球创新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合作,吸纳全球优秀创新资源,推动跨国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

总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形成多元主体、全方位的支持体系,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和实施创新政策,以创新为核心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继续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提升科技人才培养以及推动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思路。

首先,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

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创新活动所需的环境和条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政府还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和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

其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

政府应该增加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项目的经费资助比例,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此外,还应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创新项目的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创新资金支持。

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第三,提升科技人才培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青年人才从事科技研究和创新创业。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各种培训和交流机会,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活力。

同时,要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

最后,推动产学研结合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要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产学研结合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创新研究。

此外,还要推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01.08•【文号】国科党组发〔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国科党组发〔2016〕1号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事关科技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顺利完成,科技体制改革全面部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出台,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改革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之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突出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最终要靠科技进步,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这为新时期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依靠创新聚合高端要素,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依靠创新培育发展高端产业,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高地,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近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以此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该战略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打造高端产业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正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未来技术创新风口的引领者。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已成为当前我国科技界和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首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重视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没有强有力的基础研究能力,就无法进行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创新。

当前,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我们在吸引优秀科研人才和科研机构建设方面还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我们需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并构建起更加灵活、规范、科学的评价机制,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汇聚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

其次,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实现科技的创新与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产学研深度结合。

我们应当实行灵活、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专业教育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竞争力的技术人才。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企业和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奖励和支持,改革激励机制,激励更多创新人才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再次,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优势。

因此,我们要加强自主创新,加大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的投入,创造更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环境,提高技术创新的转化率。

我们需要强化自主创新的激励,鼓励企业投入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有机联动。

最后,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正在改变世界格局和科技创新方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中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中国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政策导向、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人才培养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政策导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来激发各界创新活力。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技经费以及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他们加大科研投入。

其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使得创新成果能够得到更好的转化应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外国人才参与国内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和国际合作。

二、技术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要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首先,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领域进行探索和突破,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同时,要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示范,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首先,要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来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其竞争力。

其次,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来促进其快速成长。

同时,要注重培育新的产业生态系统,鼓励创新企业的孵化和发展,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四、人才培养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人才是关键。

要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

首先,要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一、引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政府自2015年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中国经济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实施情况、成效评估三个方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全面分析。

二、政策背景2015年5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以创新为主引擎”、“以科技进步为核心支撑”的发展思路。

这份文件被称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是中国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指导性文件。

三、实施情况1. 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的投入力度。

例如,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等。

2. 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国政府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

例如,设立了“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

3. 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政府鼓励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

例如,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4. 政策支持和配套措施: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和配套措施。

例如,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

四、成效评估1.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自2015年以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在2020年全球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有4家来自中国。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

例如,在2020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24家来自中国。

3. 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效明显:中国引进了大量海外优秀人才,同时加强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支持。

例如,自2015年以来,中国共引进了超过60万名海外留学生。

4. 政策支持和配套措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措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措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研发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只有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才能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提高研发经费的比例。

同时,还要加强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他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培养创新人才。

二、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创新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和保护。

因此,国家应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因此,国家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设,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行业等合作开展创新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还要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支持,提供相应的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只有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才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

同时,还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激励和保护,提供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和待遇。

五、优化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创新的土壤,只有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下,创新才能得到有效的培育和发展。

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创新环境的优化力度,减少创新障碍和成本,提高创新政策和法规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生态。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实施该战略的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培育创新主体,包括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鼓励大中小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同时,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优化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大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强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创新,促进研发成果转化为具体产品和服务。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和创新基地,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水平和附加值。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

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推动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提供相关支持政策和便利条件,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五、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和机制。

政府管理体制,建立创新驱动发展的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加强政府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全社会创新共识,共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六、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强科技人员、技术和信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创新合作,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解决一些问题,如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成果转化不顺利、人才流失等。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高质量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也是中国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就如何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们应该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构建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

首先,我们要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提高基础研究的开展水平。

其次,我们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同时,还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投入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增加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科技经费投入比例。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多种渠道,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投入规模。

同时,还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优化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投入能够得到实际成果。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

同时,还要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

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从小学、中学开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

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借鉴先进的科技经验和技术手段,加快科技创新的进程。

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共同促进全球创新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2023年了,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一直秉承着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着经济的转型和提升。

创新之路,永不止步。

创新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也是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在未来的几年里,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战略,成为促进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之选。

产业升级与转型,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改善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

这不仅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也是国际潮流,全球范围内不断提出的问题。

中国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也面临着传统产业降低增长的趋势。

为了应对这一新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不断提升产业的领先地位和竞争力。

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需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核心,也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要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就必须推进科技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营造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提高创新资金的使用效率。

除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需加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创新必须与产品研发、产业转型等方面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目标。

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创新、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研发和应用,加强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以及大众创业等新兴产业的共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发展企业是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主要动力。

因此,要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育一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强企业内部创新机制的建设和完善,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推动企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还要加强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推动建立开放、创新、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重视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同时,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以服务于产业升级发展同样十分重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认真学习本书,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日前该书已由中共文献出版社出版,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受权连载。

本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至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期间的讲话、文章、贺信、批示等五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八个专题,共计一百八十八段论述。

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11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甘肃调研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2月2日-5日),《人民日报》2013年2月6日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

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创新发展是《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贯穿《建议》全篇的重大战略思想。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一个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战略,而不是一个短期的、局部的战略。

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背景】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但同时,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特点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

从国际经验看,二战后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低收入成功迈向高收入,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现代化,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于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了竞争的新优势,从而提升了自身在全球价值链条中的位势。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体系日益完备,整体水平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

在基础科学、前沿科学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

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二,企业申请占60%以上。

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高速铁路、核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特高压输变电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带动产品和装备走向世界。

我国巨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多样化消费需求,与移动智能时代创新效率提升相结合,为技术、产品和产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使我国创新驱动具备了动力转换、发力加速的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科技储备还有待加强,高端人才仍然十分急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的障碍迫切需要革除。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准确研判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问题,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

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为科技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

深刻剖析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开创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一、把关键核心技术主动权在众多技术中,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一旦掌握且广泛地应用到生产之中,就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

在工业化大生产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主体,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拥有最强的话语权。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就掌握了主导产业发展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链内部的价值分配。

从掌握具有可替代性的一般性技术,到掌握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核心技术,需要经历艰辛的技术要素高级化过程,需要克服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巨大压力,甚至可能还面临研发人员匮乏、仪器设备和数据资料短缺、技术储备能力不足等窘境。

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这些重要论述,为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二、集约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一)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打造若干特色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发挥好产业集群对于创新扩散及规模效应作用,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领域创新链,打造若干高质量产业链。

各地围绕本地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优产业链,补齐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大循环,把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纳入国内国际大循环中,培育和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赵永新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年(卷),期】2022()6
【摘要】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科院院长侯建国、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

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王志刚介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总页数】2页(P1-2)
【作者】赵永新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研发人员从2002年的103万人发展到2011年的288万人,年 均增长12%,居世界第一位。但全时研发人员不到一半。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的科研人员数
科研院所中的科研人员数
主要国家科研人员分布情况
科研人员人均经费比较
2011年我国研开人员人均经费为29.9,2010年为27.7万元。
(二)中国科技创新产出的国际比较
2015年两会解读专题之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下)
周 程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目 录
一 • 引言 二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基础

• (一)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的国际比较 • (二)中国科技创新产出的国际比较
四 • 结语
(一)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的国际比较
2013年各国PCT申请情况
2014年主要国家PCT专利申请情况
2013年企业申请国际PCT专利排行榜
2013年大学申请国际PCT专利排行榜
2013年科研院所申请国际PCT专利排行榜
近年来,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 问题是科技创新的能力还不够强。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我 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 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要想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增 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 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要素分析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 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 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在 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中国梦何时才能实现?
2014 年 全 年 , 我 国 R&D 经 费 支 出 13312 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长 12.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26亿元。
2014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为2.09%
政府投入研发经费所占比重
政府研发费投入构成
2012年美中日德科研经费流向
主要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
2.科研人员投入
1.研发经费投入
中国研发经费支出(亿元)
1200
研发费支出(亿元)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11年研发费超过500亿元的省市有:江苏、广东、北京、山 东、浙江和上海,总投入经费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
研发费投入强度(%)7 Nhomakorabea6
5
4
3
2
1
0
2011年研发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水准的有:北京、上 海、天津、江苏、陕西、广东、山东和浙江。
1.国际论文的产出
国际论文发表变动情况
美国国际论文发表情况
我国国际论文数量已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科学》刊载论文占比
《自然》刊载论文占比
我国对各类论文的资金投入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 有达到1/3的学科是:基础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
2.发明专利产出
世界专利申请情况
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同 比增长12.5%。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80.1万件,占总量的 86.3%;国外来华发明专利申请12.7万件,占总量的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