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5第3单元第8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八课时《循环小数》课件
R·五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你能列一下算式吗?
推进新课
400÷75=
请你试着列竖式计算一下。
400÷75=
75
观察这个竖式,你发 现了什么?
5.3 3 3
400 375
250 225
250 225
250 225
25
400÷75 =5.333…
继续除下去,可能 永远也除不完。
5. 3 3 3
要小先数列。竖式计算,再求出商。
29÷22 = 1.31818…
1.3 1 8 1 8
22 2 9 22
70 66
40 22 180 176
40 22 180 176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75 4 0 0
375
商的小数部分总是 重复出现“3”。
250 225
250 225
余数怎么总是“25”?
250 225
25
试一试
2.29÷1.1
请你试着列竖式计算一下。
2.29÷1.1 = 2.08181…
1.1
观察这个竖式,能
说说你的发现吗?
2.0 8 1 8 1 2.2 .9
22 90
88
再见!
当堂训练
1.
请你判断一下,下面哪些卡片上的数是循环小
数,把是循环小数的卡片涂上红色。
5.333…
0.7676
3.14159 …
7.843843… 3.143134 …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8课时《岩石、土壤和我们》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8课时《岩石、土壤和我们》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岩石和土壤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2)岩石和土壤用途很广,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岩石和土壤。
(3)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和利用。
2.探究目标
(1)通过调查、阅读资料等形式,了解岩石和土壤的用途。
(2)通过调查、访问、交流等形式,了解人类在开发、利用、保护岩石和土壤等方面的行为。
二、知识梳理
1.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源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利用它们。
2.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3.岩石可以铺设道路、建造房屋和桥梁、建造雕塑等艺术品。
4.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计算机的许多芯片由硅制成,硅来自石英等。
5.岩石、矿物和土壤之间的关系图
三、实验解析
1 / 3。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8课时是关于乘、除法的简便计算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中包含了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除法的性质等简便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计算中非常实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一些简便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到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除法的性质等简便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除法的性质等简便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这些简便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计算器等,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计算问题,引发学生对乘、除法简便计算方法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除法的性质等简便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巩固和提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八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上衣价钱: 裤子价钱:
“1”
2? 3元
? 元
上衣价钱+裤子价钱=300元
解:设上衣的价钱为x元,则裤
300
子的价钱为 2 x元。
元
x+ 2
3
x=300
3
5 x=300 3 x=180
180 × 2=120(元)
3
解:设航模小组有x人。 4-5 x + x = 45
x=25 45-25=20(人)
答:航模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有20人。
四、课堂小结
x+ x=108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x+3x=36 (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分) 上半场得分看作单位“1”; x=60 解:设上衣的价钱为x元,则裤 上半场得分看作单位“1”; x=108 42-14=28(分)
位“1”;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1 。 2
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上半场得分: 下半场得分:
“1” 1 ?分
2
?分
42分
你们能借助线段图找出一个等量关系式吗?
(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分)
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得分我们都不知道,那怎样设未知数?
解:设上半场得了x分,则下半场得了 1x 分。 2
第8课时 解决问题(3)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同学们喜欢玩篮球吗?你们知道一场篮球比 赛一共多长时间吗?这些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
篮球比赛的分数中也蕴涵着数学问题,今天 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解决。
二、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怎样理解“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
下半场得分和上半场得分在比较;上半场得分看作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 练习五 教学PPT课件
10cm
以长为轴旋转一周 10cm
20cm
V=πr²h
=3.14×10²×20 =3.14×100×20 =314×20 =6280(cm³)
三、拓展提升
1. 右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0cm,宽是10cm。 分别以长和宽为轴旋 转一周,得到两个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P30第14题)
以宽为轴旋转一周
=401.92(cm3)
一、复习巩固 知识总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等于圆柱的 高 。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为:V =Sh或V =πr²h
一、复习巩固
知识点2 求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2.如图,这个圆柱形水桶可以装多少水?
(教材P28第2题)
可以先算出三个玻璃杯的容积, 再和1L比较。
3.14×(6÷2)2×11×3=932.58(cm3)
1L=1000mL 932.58<1000 答:够明明和客人每人一杯。
二、课堂练习
6. 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4.5dm,体积是 81dm。另一个高为3dm,它的体积是多少?(教材P29第10题)
二、课堂练习
4.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12 6
S=Ch+2πr2
=3.14×6×12+2×3.14×(6÷2)2 =282.6(cm3)
V=πr²h
=3.14×(6÷2)2×12 =339.12(cm3)
二、课堂练习
4.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15 20
S=(ab+ah+bh)×2 =(15×10+15×20+10×20)×2 =1300(cm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8课时 解决问题(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4)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本课时主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时是第8课时,解决问题(4),主要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分数除法的运算基础,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但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运算,以及如何运用运算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课时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运算。
2.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运算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分数除法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购物实例,引入分数除法的问题。
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5千克,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分数除法来解决。
如:把12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块巧克力?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除法的运算,并解释运算的过程和结果。
如:8/9除以4/9等于几?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如:一块地可以种4行小麦,每行需要种3/8块地,这块地一共可以种几块小麦?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一家四口人吃一块披萨,如果每个人吃的是披萨的1/4,这块披萨一共可以吃几次?6.小结(5分钟)对本课时的问题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课件第3单元 测量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作单位。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7分米=( 70 )厘米 5米=( 50 )分米 60毫米=( 6 )厘米
知识点2:千米的认识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千米=1000米
4千米=(4000)米
8000米=( 8 )千米
知识点3:吨的认识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
小船限乘4人
大船限乘6人
①租8条小船; ②租2条大船和5条小船; ③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
(2)如果租一条小船6元,租一条大船8元,哪个租 船方案最省钱?
方案①:6×8=48(元) 方案②:8×2=16(元)
6×5=30(元) 16+30=46(元) 方案③:8×4=32(元) 6×2=12(元) 32+12=44(元)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3单元 测 量
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知识回顾
认识毫米 认识分米 米、分米、厘 米和毫米之间 的换算
认识千米
千米和米 的换算
毫米、分米 的认识
吨的 认识
测量
认识质量单 位“吨”
千克和吨 的换算
千米的认识
解决问题 列表法
知识点1:毫米、分米的认识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 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1厘米=10毫米
44<46<48 答:方案③最省钱。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感谢观看 THANKS
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3吨=( 3000 )千克 9000千克=( 9 )吨
知识点4: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当所求的问题不能一下 找到解决方法,或答案有几 种可能时,可以用列表的方 法,根据题中的条件、所涉 及的数量关系把各种可能的 答案一一列举出来,即可找 出正确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小数除法 第8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授课课件)
=1.0909… 13÷11= (11+2)÷11=11÷11+2÷11
=1+0.1818…
转化之 后适用 规律
=1.1818…
当堂检测
1.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试着写出后两题的积。(选题源于教材P35做一做)
3×0.7= 2.1 1
3.3×6.7 = 22.11 1
3.33×66.7 = 222.111 1
3.333×666.7 = 2222.1111 1
3.3333×6666.7 =
1
3.33333×66666.7 =
1
当堂检测
前面两数共有几位 小数,答案就有几 位小数,2和1分列 在小数两边,小数 点后面有几位数, 前面就有几位数。
3×0.7=
2.1 1
3.3×6.7 = 22.11 1
3.33×66.7 = 222.1111
1.234 567 89×9=( 11.11111101 )
当堂检测
5.根据已有的结果找出规律,直接写商。
2÷22=0.090 9…
4÷22=0.181 8…
6÷22=0.272 7…
8÷22=( 0.3636… )
10÷22=( 0.4545…)
12÷22=( 0.5454…)
14÷22=( 0.6363… )
3.333×666.7 = 2222.11111
3.3333×6666.7 = 22222.11111 1
3.33333×66666.7 = 222222.111111 1
3.333333×666666.7 = 2222222.11111111
当堂检测
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并看看有什么规律。
1÷9= 0.1111… 2÷9= 0.2222… 3÷9= 0.3333…检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答:装这些葡萄需要准备46个纸箱。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巩固运用
(教材P41 练习九T7)
1. 蛋糕房特制一种蛋糕,每个需要 0.32 kg 面粉。李 师傅领了 4 kg 面粉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种蛋糕?
4÷0.32=12.5(个)≈12(个) 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教材P41 练习九T8)
2.果农们要将680 kg的葡萄装进纸箱,每个纸 箱最多可以装15 kg葡萄。装这些葡萄需要准 备多少个纸箱?
每个瓶子最多可装0.4kg。
分析与解答 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5÷0.4=6.25(个) ,结果应该取整数。
6.25≈6,需要6个瓶子 。
6个瓶子只能装2.4kg ,需要准备7个瓶子!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温馨提示:
最后一次所剩的油无论是多少,都必须用 一个瓶子装。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用“进一法”, 不能再用“四舍五入”法。
知识点2: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2)王阿姨用一根 25 m 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 1.5 m 长的丝带。这根红丝
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分析与解答
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
25÷1.5=16.666…(个)
1.5×17=25.5(m)丝带不够 。
25÷1.5=16.666…(个) 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 要舍去,取整数为16。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3
小数除法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优 翼
情境导入
每个小瓶可以装 0.5千克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课件
2.算一算,填一填。
9.7÷1.4≈ 6.9
6.28÷2.6≈ 2.42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3.列竖式计算(按要求取商的近似数)。 (1)8.5÷2.2≈ 3.9 (2)3.4÷0.56≈ 6.07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提升点1 取同一算式商的不同近似数
4.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填表。
路程÷时间=速度
305÷1.2 ≈254.17(km)
答:平均每小时行254.17km。
王叔叔买4.4千克苹果花了36.8元,李叔叔买了 3.3千克苹果花了32.7元,谁买的苹果便宜?
36.8÷4.4≈8.36(元) 32.7÷3.3≈9.91(元)
总价÷数量=单价
8.36<9.91
答:王叔叔买的苹果便宜。
3 小数除法
用“四舍五入”法 取商的近似数
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2.9456 0.5429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 小数
保留两位 小数
保留三位 小数
3
2.9 2.95 2.946
1
0.5 0.54 0.543
19.0045 19 19.0 19.00 19.005
爸爸给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这筒羽毛球19.4元, 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18÷7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 小数
保留两位 小数
3
2.6
2.57
63.8÷4.7 14 14.6÷0.54 27
13.6 13.57 27.0 27.04
提升点2 运用商的近似数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题
5.(易错题)一般菜花的直径约0.2 m,重约1.7 kg, 一位老爷爷种出一个直径1.8 m、重27 kg的菜花, 这个菜花的质量大约是一般菜花的多少倍? (得 数保留一位小数) 27÷1.7≈15.9 答:这个菜花的质量大约是一般菜花的15.9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工程问题》课件
方法二:假设这条水渠的长是 1。 1÷110+115=6(天) 答:两队合修,6 天修完。
2.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需要 4 小时完成,徒弟单独 做需要 8 小时完成,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 1÷14+18=38(小时) 答:两人合作38小时完成。
3.王老师和李老师合作完成一批道具,王老师单独做 需要 6 小时完成,李老师单独做需要 8 小时完成,
车运,只要4次运完。如果两车一起运,多少 次运完这批货物?
1÷112+14=3(次)
(2)一辆小汽车从武汉到杭州需要8小时,一辆大 客车从杭州到武汉需要10小时。两车同时从两 地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1÷18+110=490 (小时)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
工程问题是分数问题的特例,工作总量与 工作效率都不是具体的数,而是用抽象的分数来 表示。
某水库遭遇暴雨,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急需泄 洪。这个水库有两个泄洪口。只打开A 口,8 小时 可以完成任务,只打开B 口,6 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如果两个泄洪口同时打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1
1+ 8
1 6
=
24 7
(小时)
4.(选题源于教材P45第9题) 现在两队合种,5 天能种完吗?
方法一:
36
5 (天)
5
2 km 30km
5
3 km
30km
和刚才的假设 答案相同。
(
5 2
+
5 3
)km
问题: ① 我们假设这条路的长度都不同,但最终的 结果是相同的,那么这条路的长度还可以 看做是多少千米?
② 这条路的长度可以看做是“1”吗?
③ 如果把这条路的长度看做是“1”,应该怎 样解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分数除法的应用(2)》课件
32
量关系是《风》的数量×(1-
量,所以方程为(1-
故C错误。
11
)=《雅》的数
32
11
11
)x=105或x - x=105,
32
32
2.梦梦从“空中课堂”的网页上下载了27首古诗。
1
梦梦下载的古诗数量比明明的多 ,明明下载
8
了多少首古诗?
(1)列方程解答:
解:设明明下载了x首古诗。
1
(1+ )x=27
答:小明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
探究新知
分数除法
8
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体重轻
,
15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方法二
爸爸的体重-小明比爸爸轻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解:设小明爸爸的体重是x kg。
8
xx =35
15
7
x =35
15
x =75 答:小明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
探究新知
分数除法
思考:为什么设同样的未知数列的方程却不一样?
1
5.(易错题)哥哥有零花钱60元,比弟弟多 ,哥哥
5
比弟弟多多少元?
1
60÷(1+ )=50(元)
5
60-50=10(元)
答:哥哥比弟弟多10元。
1
点拨:哥哥的零花钱比弟弟多 ,把弟弟的零花
5
钱看作单位“1”,则哥哥的零花钱是弟弟的(1+
1
),求单位“1”用除法,即哥哥的零花钱÷(1+
5
1
)=弟弟的零花钱,求出弟弟的零花钱后,再用
8
x= 24
答:明明下载了24首古诗。
1
点拨:梦梦下载的古诗数量比明明多 ,则梦梦下载的古诗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第8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时内容教材第35页例9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
2.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能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计算,并发现算式中的规律。
难点:能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
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别说出来。
如我最喜欢的数字是“2”,就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
你们相信吗?学生试验,教师验证。
师:计算器是人们发明的一种使计算快捷、方便的计算工具,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较大数据,还能帮助我们发现数学计算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设计意图:用游戏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计算器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师:我们先用计算器来计算下面各题。
(课件出示)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出1÷11的结果。
【学情预设】1÷11=0.0909…教学提示: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商,但是计算器上得出结果的小数部分位数比较多,引导学生用循环小数表示。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得出1÷11=0.0909…,如果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11不变,被除数变成2,得到的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学情预设】预设1:商会变大。
预设2:商可能会变成0.0909…×2=0.1818…师:说得对,商会变大。
那为什么商会变成0.1818…呢?【学情预设】因为除数11没有变化,但是被除数由原来的1变成了2,扩大到了原来的2倍,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扩大,除数不变,商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也要乘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工程问题》示范课教学课件
“1”
甲队:
乙队:
合修:
两天合修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是不变的
探究新知
输入标题
探究新知
输入标题
(1)
(2)
(3)
比一比
探究新知
输入标题
怎样验证刚才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探究新知
输入标题
1.一批货物,只用甲车运,6次能运完;只用乙车运,3次能运完。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
探究新知
解一解
输入标题
假设这条路是100米?990米?可以吗?结果还是7.2天吗?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100÷(100÷12+100÷18)=7.2(天)
……
不用计算当全长是990米时,最后的工作时间也是7.2天。
(1)假设道路全长36米,
(2)假设道路全长72米,
(3)假设道路全长1米,
探究除法
输入标题
说起工程问题,我们经常会提到三个量,你知道是哪三个量吗?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创设情境
输入标题
你知道是这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你能举出一个有关这三个量的数学问题吗?
探究新知
输入标题
如果乙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
探究新知
输入标题
想一想,要知道合修的时间,需要知道什么?
这条道路,如果甲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探究新知
解一解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8课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8课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一、夯实双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17年,狄更斯全家迁居到查塔姆一所没有任何________的宅子里,他就在这里________了美妙的童年。
这段经验也深深影响了狄更斯后来的创作。
在英国近代文学史上,查尔斯·狄更斯是唯一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的宏大作家。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高峰,( );英国人赞颂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灵魂”“王冠上的明珠”,马克思、恩格斯称狄更斯是“时代的旗帜”“精彩的小说家”。
狄更斯和莎士比亚一样,风靡英伦,誉满全球,是深受各国人民宠爱的带有传奇色调的人物。
全部讲英语的国家都对狄更斯这个名字________;家家户户都可以找到狄更斯的作品;他小说中的很多人物,像匹克威克、奥列佛·退斯特、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先生等等,在很多国家已经妇孺皆知,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A.装饰度过耳熟能详家喻户晓B.装饰渡过耳熟能详路人皆知C.妆饰渡过耳闻目睹家喻户晓D.妆饰度过耳闻目睹路人皆知【解析】“装饰”,起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或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更美观;“妆饰”,指美容,多用于人。
与语境不符。
“度过”指时间意义上的经过;“渡过”指空间意义上的经过。
与语境不符。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晰、很具体;“耳闻目睹”,耳朵常常听到,眼睛常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侧重于受到感染。
与语境不符。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路人皆知”比方人所共知的野心,贬义词。
与语境不符。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珍宝则是狄更斯的小说B.狄更斯的小说被称为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珍宝C.狄更斯的小说则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珍宝D.狄更斯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一面旗帜【解析】瞻前顾后,分析括号前后的语境,前面举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后面主语应当是“狄更斯的小说”,解除A、D两项;再依据前后句式特点“是”,解除B项。
第三单元 第8课时 商的近似值(2)(Word教案)-【优翼·学练优】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
第三单元第8课时商的近似值(2)(Word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商的近似值。
2.能够找到商的近似值。
3.能够用近似值算乘法。
教学重点1.理解什么是商的近似值。
2.掌握找到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1.用近似值算乘法。
教学准备1.预先准备好教具。
2.准备好学生名单。
3.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
教学步骤一、引入老师拿出一些水果和蔬菜,分别让学生猜猜它们的重量。
例如,拿一个苹果,让学生猜它的重量,然后称一下看看谁猜得最接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知道物品的重量,如果没有称,我们又该怎么估算重量呢?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种估算物品重量和长度的方法——用近似值。
二、讲解1.告诉学生,在数学课上,我们也要用到近似值。
例如,我们有一个数,比如367,我们想知道除以 6 的商是多少,但是我们不知道 367 能够整除 6,所以我们只能用近似值来算出商的大概值。
2.用一个类似例子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概念。
例如,我们想知道 24 除以7 的商是多少,由于我们不知道 24 能不能被 7 整除,所以我们只能用近似值来算出商的大概值。
具体的方法是先用整数除以整数,然后再稍加调整。
24 ÷ 7 ≈ 3,但7 × 4 = 28,所以24 ÷ 7 约等于3.4,即商的近似值是 3.4。
3.继续以例子来讲解如何找到商的近似值。
例如,我们要知道98 ÷ 5 的商的近似值是多少。
首先,先用整数除以整数,得到商 19。
然后,我们再分别把 98 增加 1、2、3、4,对应得到的商分别是 20、20、20、19。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商的近似值是 19.6。
4.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用近似值估算一些数值,这也是数学的实际应用。
三、练习1.老师出题,让学生互相出题练习。
例如,计算85 ÷ 9 的近似商,或者计算372 ÷ 8 的近似商等。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近似商的练习题,互相交换并解答。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课件
提船 B型船
限乘/人 3
2
(1)8名师生在公园租船游玩,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 以怎样租船? 方案一:3×2+2=8(人) 方案二:2×4=8(人) 答:租2条A型船和1条B型船或租4条B型船。
(2)如果租一条A型船50元,租一条B型船30元,哪种 租船方案更省钱? 2×50+30=130(元) 30×4=120(元) 120<130 答:租4条B型船更省钱。
方案 ②:50×4+40×1=240(元) 方案 ④:50×2+40×4=260(元) 方案 ⑥:50×0+40×7=280(元) 240<260<280 答:方案②最省钱。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通过列表的方法解决 问题,可以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的列出不同的方案。
3 测量
第7课时 列表法在规划方案中的应用
方案 ① ②
日记本(2元) 钢笔(3元)
5
2
2
答:他可能会按照方案①或方案②购买。
28人去划船。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6人。 (1) 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小船限坐4人
大船限坐6人
租船 方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限乘 6人/只
5 4 3 2 1
0
限乘 4人/只
0 1 3 4 6
7
总人数
30 28√ 30 28√ 30 28√
按方案②、 ④、⑥能 恰好把人 装完。
28人去划船。如果租一条大船50元,租一条小船40元。 (2)哪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小船限坐4人, 租金40元
大船限坐6人, 租金50元
租船 方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限乘 6人/只
5 4 3 2 1
0
【人教版】2019年春五下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8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800000(cm3)=1.8(m3)=1.8(方)
答:做这些凳子至少用了混凝土1.8方。
五 巩固练习
教材P36T4
优翼
4.“六一”儿童节前,全 市的小学生代表用棱长 3cm的正方体塑料拼插积 木在广场中央搭起了一面 长6m、高2.7m、厚6cm 的奥运心愿墙,这面墙一 共用了多少块积木?
五 巩固练习
教材P36T4
优翼
4.“六一”儿童节前,全市的小学生代表用棱长 3cm的正方体塑料拼插积木在广场中央搭起了一 面长6m、高2.7m、厚6cm的奥运心愿墙,这面 墙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
五 巩固练习
教材P36T3
优翼
3.花园小区为居民新安装了50个休息的凳子,凳 面的长、宽、高分别是100cm、45cm、4.5cm, 凳腿的长、宽、高分别是45cm、5cm、35cm。 做这些凳子至少用了混凝土多少方?
五 巩固练习
教材P36T3
优翼
3.花园小区为居民新安装了50个休息的凳子,凳 面的长、宽、高分别是100cm、45cm、4.5cm, 凳腿的长、宽、高分别是45cm、5cm、35cm。 做这些凳子至少用了混凝土多少方?
答:一共要用砖5670块。
四 课堂小结
1.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即1m3=1000dm3,1dm3=1000cm3 2.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时,乘 进率;把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时, 除以进率。
五 巩固练习
教材P36T1
优翼
1. 1.02m3= 1020 dm3 6270cm3= 6.27 dm3 36000cm3= 36 dm3
五 巩固练习
教材P36T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
创新方案·高三地理
板块 五
第三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