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摄影在中国的经历和发展
20世纪摄影艺术后现代主义转向论文
20世纪摄影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内容摘要】自1839年摄影技术诞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它是一种物理作用和化学实验相结合的能忠实再现物像、反映客观影像的技术,在艺术领域中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直至1902年,以美国人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为领导的一批热衷于摄影的艺术家在纽约创立了名为“摄影分离派”的团队,把摄影宗旨定义为:“献身于绘画风格的摄影”即“画意摄影”,凭借于此,摄影才最终从纯粹的技术脱离成为一门崭新的艺术。
【关键词】摄影艺术审美特征后现代主义转向任何一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年代的文艺思潮和艺术理念的冲击与影响,摄影艺术在它创建170多年来经历了从传统摄影艺术向现代主义摄影艺术和后现代主义摄影艺术转向的嬗变过程。
一、传统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众所周知,瞬间性是摄影艺术的根本特征。
这种艺术特性决定摄影家是在转瞬即逝的刹那间凭借长期积累的艺术直觉和灵感迸发下完成其作品,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更改性”。
纪实性是传统摄影艺术的又一审美特征。
所谓纪实性,就是忠实、逼真地再现生活中的景物,在使事物保持原样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光、色、体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次意味,与此同时,传统摄影艺术还秉承着“比例”“对称”“对比”“平衡”“节奏”“均衡”等西方古典美学的艺术创作原则,如构图上的“黄金分割”及色彩上的多样化统一、和谐等形式美法则。
摄影技术在获得合法的艺术身份后,以古典的形式主义美学原则为宗旨,以唯美主义的审美意蕴为创作目标。
唯美主义就是主张艺术应当表现人类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是展现宏大人文叙事的艺术手段,而丑陋、残缺、病态、畸形等形象是应为艺术所摒弃和诟病的。
二、现代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化领域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其主要宗旨是反对理性主义思想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束缚,认为理性主义所描绘的人类伊甸园如同水中月一样是虚幻的,理性主义所宣扬的秩序和规范都是虚假的真理,是束缚人的自由的绳索。
国外后现代摄影
国外后现代摄影后现代主义唤起了对历史的关注"。
摄影作为一种记忆保存方式也受到了当代摄影家、艺术家们的重视。
贮藏在照片中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有决定历史叙述方式的权力的存在与记述者对待历史的态度。
对照片本身所作的重新解读与对历史的重新叙述成为后现代摄影家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
在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的摄影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处于边缘地带的摄影家。
尤其是一些黑人摄影家、女性摄影家对这些问题表现出极大的敏感。
她们以一种鲜明的态度与立场展开了一场恢复历史记忆的修补工作,或者甚至以自己的影像方式重新建构历史。
美国黑人女摄影家卡里·梅埃·维姆丝(carie maeweems,1950-)的作品通过给黑人历史照片着色的手法试图给出她自己对摄影所体现的权力构造与摄影对黑人历史形成所起的作品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法国摄影家波尔旦斯基以装置作品的形式为死于纳粹大屠杀的儿童的照片提供了一个历史祭坛,以在幽暗的灯光下以微笑注视着人们的被屠杀的儿童形象来惊醒人们已经变得日渐模糊的历史记忆。
日本女艺术家(山鸟)田美子(1959-)认为日本女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起的帮凶作用必须得到清算。
她通过历史照片来具体地指认日本女性在战争中所起的具体作用。
日本青年摄影家荒井浩之(1966-)从9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庞大的"20世纪的记忆"的摄影作业,通过对在20世纪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如维也纳的弗洛伊德故居、包豪斯校舍、勃兰登堡、法国五月风暴的发源地巴黎大学南特分校等这样的重要历史遗迹的重新踏勘与凝视,以求对历史作出一种追忆。
身体是后现代摄影的一个重要视觉议题。
对后现代摄影家来说,人体不再只是一"美"字可以了得的题材。
许多摄影家以他们的实践表明,人体是一个盛载了丰富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内容的文化容器。
诚如克鲁格在她的作品中所指出的,"你的身体是一个战场"。
后现代主义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和影响
后现代主义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和影响一、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艺术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对现代主义的单一叙事和权威观念进行了挑战和解构,展现出多元、混杂和反思的特性。
1.1 拆解现代主义的元叙事后现代艺术家拒绝接受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宏大叙事,即认为历史和社会有一个统一的进步方向。
他们认为这种元叙事是主观的、片面的,甚至可能是压迫性的。
因此,后现代艺术作品往往呈现出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的特征,以此来揭示和质疑这种叙事的权威性。
1.2 多样性和混杂性:拼贴与引用后现代艺术中的多样性体现在它对各种风格、媒介和文化的包容性上。
艺术家们常通过拼贴和引用不同元素,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高雅与通俗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混合的艺术形式,以此来表达对文化边界和艺术边界的消解。
1.3 对权威和中心的质疑后现代主义艺术挑战传统的艺术权威和审美标准,拒绝承认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理论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艺术家们通过自我表达和反讽的手法,揭示出权力结构的虚伪和多变,鼓励观众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读作品。
1.4 语言游戏与自我指涉后现代艺术常常利用语言的游戏性和自我指涉性,让作品在意义的构建上产生自我参照和循环。
这种手法使得艺术作品的含义变得开放和不确定,鼓励观者参与对话和解读,而非被动接受。
1.5 现实与虚构的模糊界限后现代主义艺术模糊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艺术家们经常在作品中融入超现实的元素,或者通过模拟和仿造来探讨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这种方式促使观者重新思考现实的本质,以及艺术在反映现实中的作用。
总之,后现代主义艺术以其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对传统艺术形式和观念提出了挑战,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后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对现代主义传统进行反思和挑战的艺术运动,它拒绝单一的真理和权威,强调多元性和相对性。
以下是一些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2.1 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与大众文化的挪用波普艺术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它将大众消费品和流行文化元素引入艺术创作。
浅谈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
浅谈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摘要】后现代主义艺术是20世纪后半期的一种艺术运动,被认为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继承。
其特征包括多元性、碎片化、反传统性、相对主义和混沌性。
后现代主义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形式,摒弃了单一的艺术规范和价值观念,展现出一种破碎和错综复杂的视觉效果。
后现代主义艺术对传统概念和规范进行了颠覆和重新解读,拒绝了一切形式的规范和统一性,主张个体化和多元化。
这种相对主义的态度使得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意义和解读难以确定,呈现出一种混沌和模糊的状态。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在于其多元性、碎片化、反传统性、相对主义和混沌性,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念和艺术规范的挑战和重新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定义、多元性、碎片化、反传统性、相对主义、混沌性、总结1. 引言1.1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定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其定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对传统艺术规范和价值观念进行挑战和颠覆,同时呈现出一种种多元、碎片化、反传统、相对主义和混沌性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艺术试图打破艺术的传统框架和边界,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观念,以及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艺术更加注重对艺术的过程和实践的探索,强调观念和概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传统艺术的重新解读和重新理解。
通过对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和价值观的重新思考和超越,后现代主义艺术试图呈现出一种更加复杂、多元和开放的艺术形式,展现出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和探索精神。
2. 正文2.1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多元性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多元性体现在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特定的风格或技巧,而是将不同的艺术形式、主题和观念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富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这种多元性体现在不同的媒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艺术家们不再受传统的限制,可以通过结合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对于艺术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浅谈中国的观念摄影
浅谈中国的观念摄影摘要:观念摄影在中国的出现动摇了传统艺术摄影标准根深蒂固的存在,用其对传统艺术摄影的偏移方式拓展了摄影艺术的新空间。
观念摄影在中国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艺术潮动,正以变化、发展、多维的态势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影响着人们对以往摄影与艺术的概念的看法。
关键词:当代艺术;观念摄影;语言;创作观念摄影这一艺术形式自摄影之初就已经开始形成,并且随着西方后现代社会变革的大潮遍及全球。
观念摄影的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摄影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观念摄影的主旨在于通过摄影作品来传递某种观念,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入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延展话题,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摆脱浅层次无意味纠缠的探索过程。
一、观念摄影:在中国发展观念摄影在中国摄影界有很多的提法:诸如新摄影、实验摄影、前卫摄影、先锋摄影、概念摄影等。
与西方的观念摄影起源相对应,我国的摄影艺术最早形成“观念性”是在1976年。
当时蒙敏生、王秋生等人用摄影作品对“文革”进行反思,这些带有强烈反讽意味的作品也可以“划归”到观念摄影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四月影会”、“裂变群体”、现代摄影沙龙;上海的“北河盟”;厦门的“五个一”等,他们在摄影中有了一种观念性的表达。
但这并不是中国观念摄影的起源,他们依然采用纪实的方法对现实进行反思,并未进入当代艺术的思考、评介与叙事语境中,必然与当代艺术产生巨大的距离与差距。
中国当代摄影领域明确提出“观念艺术”概念的作品是发表在1988年4月28日总第44期的《摄影报》上的《我们的作品等待社会的检验》。
署名是当时中央美院的学生王虎、王友身、陈淑霞、刘庆和。
由于当时国内尚未发现大规模的同类作品,亦没有形成广泛认同。
中国摄影出版社1991年翻译出版的《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第一次相对完全地了“概念摄影”的概念。
二、观念摄影:评判标准从纪实向观念的转变与过渡中,两种摄影方式并不矛盾,只是摄影艺术的不同表现方式,目的是使摄影的语言更为丰富。
中国摄影的嬗变及反思
在高科技的运作中, 在高科技的运作中, 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中获 得了自己的合法性, 得了自己的合法性,同 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 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废 式难题。于是, 都"式难题。于是,精英 文化在"废都"式的性文 文化在"废都" 化、变态心理文化的夹 击下, 80年代的寻 击下,使80年代的寻 根文化主题从" 根文化主题从"灵魂拯救 走向20世纪后期到2 20世纪后期到 "走向20世纪后期到2 1世纪初的"表征危机", 世纪初的"表征危机" 寻根意识成为一种" 寻根意识成为一种"虚幻 的承诺" 的承诺",希望变成了一 种永远不可能臻达的" 种永远不可能臻达的"苍 凉的手势" 凉的手势"。
上访者》等作品被定性为情调不健康,存在着倾向性的错误。 《上访者》等作品被定性为情调不健康,存在着倾向性的错误。这 在今天看来让人感触颇深,不是以上纪实作品本身所涉及的问题, 在今天看来让人感触颇深,不是以上纪实作品本身所涉及的问题,而是 当时出现的政治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准许了不同意见的交流。 当时出现的政治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准许了不同意见的交流。主流文化与 边缘反抗文化的交流自然充满了叛逆的意味。 边缘反抗文化的交流自然充满了叛逆的意味。"四·五" 纪实摄影的文化 五 反抗价值也正是体现在这种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文化反抗关系中。 反抗价值也正是体现在这种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文化反抗关系中。今 天看来" 五 纪实摄影不单为我们提供了对话平台, 天看来"四·五" 纪实摄影不单为我们提供了对话平台,还为我们提供了 过渡的时间,它甚至为新纪实摄影话语体系的重构提供了实践的可能。 过渡的时间,它甚至为新纪实摄影话语体系的重构提供了实践的可能。 或许,这正是我们研究" 五 纪实摄影的现实意义所在。 或许,这正是我们研究"四·五" 纪实摄影的现实意义所在。
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摄影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近代,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对这一内在发展逻辑的把握有助于不仅仅有助于巩固摄影学科的理论根基,更有助于将其转化为方法论指导新的艺术创作。
标签:摄影艺术;分离派;艺术发展1、西方摄影艺术发展概观摄影诞生之初,对当时的画家而言,其精确再现物体形象的能力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很多画家在参与“禁止摄影”活动的同时,却悄悄的使用摄影技术为绘画提供素材。
例如当时的画家欧人·德拉克洛瓦、胡斯塔夫·库尔贝以及19世纪拉斐尔前派的很多画家都将这一技术手段运用在他们的绘画创作之中。
他们惊叹摄影术再现事物的“神奇”能力,充分享受这一新的观察方式,通过摄影这一新兴媒介将他们追求完美形态的热情体现在绘画上。
他们大胆参考照片,一方面促进了绘画形式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画家的现实地位构成了威胁。
当时一个普遍的观念认为,摄影作为一种机械的手段无法与艺术家的创作相提并论。
形成此种看法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人们只看到了摄影客观再现的能力,而忽视了创作主体主观能动的特性。
认为摄影只是技术而非艺术,这种“蔑视”的观点无疑令人难以接受,但也正是此种观点反而成为摄影发展的动力,促使许多摄影师把提升摄影的艺术地位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
例如英国摄影师奥斯卡·雷兰德,他被誉为欧洲艺术摄影发展的重要人物。
雷兰德认为“摄影能够促使画家成为更好的艺术家”,而他的《人生兩条道路》则是此般自信的最有力的论证。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摄影与绘画可谓达到了一种“拥有彼此”的“两忘”境地。
绘画通过摄影的观察方式与摄影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而摄影从内容到形式都模仿绘画的意境形成了独特的画意摄影表达方式。
并且就画意摄影的美学趣味而言,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扩展,摄影揉入了印象派、新艺术运动、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诸多艺术风格,追求一种与绘画形式异曲同工的境地。
到了1902年,由于艺术中心从欧洲转向了美国,画意摄影在美国大陆广泛传播。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1. 引言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中国当代艺术是指中国大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人类主义等多个艺术潮流的交汇和碰撞,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它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技法,呈现出丰富多彩、多元包容的艺术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所偏重,但它是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当代艺术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摄影、行为艺术等,传达着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现实的认知和表达,反映着个体和群体在变化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
中国当代艺术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它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精神,引领着观众思考和反思。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其核心精神始终是关注人类情感、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为人们带来启迪和思考。
1.2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背景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中国现代史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在20世纪初期开始了其探索与创新之路。
在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动荡,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使艺术界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潮和创作方法。
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摒弃传统的绘画技法,转而追求更为自由和独立的表达方式。
20世纪后半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接触到更广阔的艺术领域和理念,他们从中受益,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诠释。
不同潮流的出现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更多元化的活力,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背景可以说是一个持续发展、蓬勃兴起的过程,其在不同时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在创新中保留着独有的特色与风采。
1.3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意义十分深远。
后现代主义与新闻摄影的碰撞
拟 出 这 一 场 景 再 进 行 二 次 拍 摄 ; 二 第 幅 为 一 山 地 战壕 . 名 战 士 在 硝 烟 弥 一 漫 的 战 火 中 , 手 持 枪 右 手 紧 握 步话 左 机 正 在 通 话 ; 三 幅 为蓝 色 的 大海 中 , 第 军用 障 碍 物 下 , 军 士 兵 正 奋 力 爬 行 ; 美 第 四 幅 为 海边 染 红 沙 滩 的美 军尸 体 和 弃 置 的 军 用 品 , 是 二 战 中美 军 诺 曼 这
这 一 个 个 新 闻 事 件 进 行 了 进 一 步 的 延伸 。
不 是 战 场 。 当 我 们 放 松 绷 紧 的 神 经 和 紧 张 的 目光 。 细 审 视 这 些 图片 时 . 仔 这 些 士 兵 原来 是玩 偶 所 扮 。 这就 是 曾 经 引起 争议 的 广东 《 快 报 》 新 摄影 记 者 李 洁 军 所 拍 摄 的 新 闻 摄 影 作 品 《 制 战 复 争 》 。
行 于 西 方 的 一 种 流 行 哲 学 和 文 化 思
性 , 后 现 代 的 前 卫 以及 主 观 成 分 从 和
本 质 来 说 应 该 是 相 矛 盾 的 。这 种 矛 盾
倒 下 , 佛 中 弹 身 亡 ; 一 片 片 白 茫 茫 仿 在 的 雪 域 山地 。 个 身 着 绿 色 冬 装 的 解 两 放 军 战士 , 个正 举枪 射 击 , 个 拿 着 一 一
或 许 是 二 者 结 合 的 最 大 障 碍 。 是 李 但
洁 军 和 区 志 航 两 位 中 国 新 闻 摄 影 人 以 其 非 凡 的 认 知 和 出 众 的 睿 智 . 捉 捕 到 了 它 们 的 契 合 点 , 全 新 的 后 现 代 以
潮 ,是 对 现 代 文 化 哲 学 和 精 神 价 值 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摘要】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紧密相连。
本文首先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分析了中国电影的后现代表现形式,以及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启示。
接着介绍了中国电影文化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发展,以及中国电影在壮大过程中与国际文化的互动。
总结了后现代语境对当前中国电影文化的启示,展望了未来中国电影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发展,并进行了结语。
通过对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国电影、文化影响、创作启示、发展趋势、国际互动、展望、结语。
1. 引言1.1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网络科技的普及,后现代主义思潮也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语境给当前中国电影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对中国电影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一个充满变革和多元化的环境下,中国电影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试图在后现代语境下找到新的定位和表现方式。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审美和题材选择上,更深层的影响在于对电影创作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的改变。
中国电影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方式和文化观念,而是更加注重个体、情感和视觉的表达,打破了传统的局限,展现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艺术风貌。
中国电影的后现代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中,从叙事结构到摄影手法,从音乐配乐到文化符号,中国电影正在逐渐摆脱过去的束缚,呈现出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体现在观念和精神层面上,激发了中国电影人更加开放和追求独特性的创作欲望。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电影在融合传统文化和国际影响的也在探索自身的独特表达方式和文化特色。
中国电影文化的壮大与国际文化影响的互动将会推动中国电影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展现出更加多元和富有活力的影响力。
后现代主义艺术解读
后现代主义艺术解读第一讲后现代主义的缘起与发展本讲的主要内容涉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后现代主义在建筑、文学、诗歌、音乐等领域的表现。
重点为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难点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1、现代主义:从哲学角度上看,现代主义主要是指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理性原则和科学精神,它起源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为反对神性而建立的人类理性和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科学与实证精神为基础。
它强调理性、权威、统一性、整体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
(1)现代主义源起:现代主义艺术深受康德、尼采、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现代主义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最大特征,是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4种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蒂斯、高更、毕加索、梵高、布拉克、康定斯基等,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现代主义文学公认的开山鼻祖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福楼拜的《情感教育》。
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则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现代主义艺术的中心在法国巴黎。
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19世纪之后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关照自我,关注社会的角度,思维的方式都不同以往,这个时代的艺术必然染上了时代的政治、文化气息。
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
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
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来。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一)早期(1825—1917):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时期;(二)现代(1918——1960年代):摄影艺术现代主义思潮处于主流的时期,摄影艺术多元发展,相互辉映;(三)后现代(1970年代——今):摄影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摄影的曙光•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第二节新的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一·《墨经》光学八条•1、光的直线传播•2、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3、针孔成像的道理•4、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5、类似放大率的概念•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二·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1、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万毕术》——用冰造透镜的记载;2、汉武帝时,人们懂得用白光琉璃折射阳光使暗室变白昼;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小孔成像和凹面反光镜作分析和解释;4、元代、明代数位科学家进行了小孔成像光学实验。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三·色散现象的发现和感光化学应用1、北宋药学家寇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石英类晶体折射并发散色光的记载;2、公元三、四世纪的中国炼丹术记载金属的化学反应;苏轼《物类相感志》记载“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制造也应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四·塔尔博特(W.H.F.Talbot)与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数次不成功的实验•暗箱(Camera Obscura)——一个黑暗的房间•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Niepce拍摄的《窗外的风景》,Paysage a Saint-Loupe de Varennes(法文) •以沥青为感光材料,这幅特长时间曝光的作品产生相当特殊的影像,由于曝光时阳光角度产生了改变,所以光线就产生了趣味的变化。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其影响逐渐渗透到了各个艺术领域,包括电影。
在国内电影中,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导演们往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艺术风格,而是通过各种手法和构思,展现出了独特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呈现。
在国内电影中,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呈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非线性叙事结构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结构常常是非线性的,导演们通过交错时间线、插叙、倒叙等手法来展现故事的多维度和复杂性。
这种叙事结构在国内电影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张艺谋的《活着》就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通过回忆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的命运变迁和心灵历程。
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轴,让观众在不同时间节点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节发展,增强了影片的厚度和深度。
二、荒诞主义的审美风格后现代主义常常采用一种荒诞的审美风格,挑战传统的美学标准和观念。
在国内电影中,许多导演也尝试运用荒诞主义的审美风格来呈现影片的艺术表达。
例如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以及冯小刚的《非诚勿扰》等影片,都融入了大量的荒诞元素,通过离奇的情节和滑稽的表演,将影片的氛围和节奏营造得异常夸张和夸张。
这种审美风格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开拓了电影的艺术领域。
三、超现实主义的摄影技巧后现代主义鼓励艺术家通过各种摄影技巧表现出超现实的特质。
在国内电影中,一些导演也尝试通过摄影技巧来营造出超现实的影像世界。
例如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就采用了大量的超现实摄影手法,通过慢镜头、特写、变焦和镜头移动等技巧,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影像空间,让观众在影片中感受到了一种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美学享受。
四、后现代主义的主题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对现实和真理的怀疑和否定,这种思想在国内电影中也得到了一些反映。
一些导演通过影片的主题和情节来探讨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例如王童的《心迷宫》就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解和多重身份的展现,表现了另类的现代都市生活。
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
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1. 引言1.1 后现代美学的概念后现代美学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其核心理念是对传统艺术观念和价值观进行颠覆和重新评价。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的理想主义和绝对真理已经过时,提倡多元文化、相对主义和反传统的态度。
在后现代美学的视野中,艺术不再被定义为固定的形式或规则,而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开放的过程,可以包容各种风格和观点。
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使得摄影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美学标准和主题,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
摄影师可以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情感,突破常规的拍摄方式,呈现出更富有张力和个性化的作品。
后现代美学赋予了人像摄影更大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让摄影师可以更加大胆地挑战传统观念,探索更多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创作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投入其中。
1.2 人像摄影的重要性人像摄影作为摄影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地位。
人像摄影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表现,能够展现出个体的特质、情感和生活状态,使观者通过影像感受到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多样性。
人像摄影在记录历史、传达情感、表现个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像摄影能够记录并展现个体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通过人像摄影,摄影师可以捕捉到被摄者的神态、表情、动作等瞬间,展现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鲜明的特征。
这种独特性和个性化的呈现使人像摄影成为展现个人风采和魅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像摄影还可以传递情感和情绪,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通过人像摄影所展现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递,观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被摄者内心的激情、忧愁、喜悦等情感,进而与被摄者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和共鸣。
这种情感传递和共鸣不仅增强了摄影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也使观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人像摄影在当今社会具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它通过展现个体的特质和情感,引导观者进入被摄者的内心世界,打开心灵之窗,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直观、深刻、真实的人际交流方式。
浅谈西方后现代主义摄影艺术对我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影响
浅谈西方后现代主义摄影艺术对我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影响作者:曲维元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0期摘要:十九世纪中期摄影技术产生并且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其产生究竟应该划分到科学还是艺术范畴的问题也已经逐渐平息。
但随着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艺术观念的态度也已经从曾经的架上艺术等一系列的传统艺术形式转变至今。
“意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图片照片,它所能够包含的概念也已经不再事一件事、一个人、一种态度。
摄影这种最新的传统艺术形式也从最早的艺术与技术见超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表现在所有人面前。
笔者就艺术的角度对于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受西方后现代摄影艺术的影响展开论述,探究其当下的面貌,揭示看似平淡无奇,昭然若是的外表下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摄影艺术;西方后现代主义;中国当代艺术中图分类号:J4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268-01从埃及尔的的底片记录第一张关于中国的影像开始,摄影就成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一张张底片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变迁、灾难、喧闹、沉静、复兴。
不论是哪个民族的人的视角、从哪种认识角度出发,不得否认摄影是最有力、最客观宜最能被人信服的一种视觉记录方式。
摄影艺术虽然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其发展过程饱受争议,但是对于摄影艺术的发展却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大胆的挑战传统,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的特点,注重异质性以及唯一性,排斥整体;相比较于现实主义而言,它的特点就是反对正统具有不确定性与破碎性。
上世纪末开始,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势席卷中国,对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入侵”。
在神秘、新颖的视觉形式逐渐代替传统的视觉形式进入大部分艺术类别并向所有人进行诱惑的同时,也让很多的青年艺术家趋之若鹜。
但同时,这种新的视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反思也随之而来,它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就如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任何一种新的科技产品一样,它的来到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这什么?一、全新的姿态——后现代主义摄影来袭现代主义强调的是极端的个人体验,然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却是激进的个人体验。
摄影的诞生与艺术发展史
伊斯曼在船上使用他的柯达第一号
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将伊斯曼提供的70mm胶卷切成两条各 宽35mm的长条,在两边打上卷片用的小孔,这就成了日后世界上使用最 广泛的35mm胶卷,成为了35mm胶片的鼻祖,并且发明电影放映机和摄影 机,开创了摄影的一个新的分支:电影。
1891年,伊斯曼推出了可以 由摄影者本人装卸的胶卷。从这 时起,摄影的主要环节可以说与 今天没什么两样了。从真正意义 上标志摄影感光材料的成熟。
(第一幅永久保留照片) 《鸽子窝》Niepce
达盖尔(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 涅普斯的成功,引起了同行们的兴趣。 一位陌生的巴黎人来信希望进行合作。 这人就是画家、物理学路易丝.达盖尔。 1929年,达盖尔以自己设计的新型暗 箱和自己的才能进入到涅普斯的实验中。
人们也把这种暗箱叫作"绘画暗箱",这就是最原始的照相机
摄影术的诞生世界上认为第一个拍照片的人是:涅普斯 (1765—1833) 法国 涅普斯:
他在法意战争中受伤,一目失明。 1826年他将发明的感光底片放置在 由巴黎光学机械师修瓦力(Chevalier) 研制的摄影机里。经过8小时曝光得到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1826年的一天,涅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进行自己的实验。经过长达8小时 的曝光,装在暗箱里的铅锡合金板记录下了窗外可见的全部景色。这是一幅真正 的“太阳的作品”,没有半点人为的加工。照片表现的是他在索恩河畔夏龙的家 园,画面黑白分明,一切都同真实的景物一样。这张照片被史学家认为是人类用 暗箱和感光材料摄成的第一幅永久性的照片。题目《窗外的庭院》,国内的一些 教科书上的题目《鸽子窝》。
于是不到几年湿版摄影便取代了 铜版照相法。
阿切尔湿版摄影法的帐篷暗房
《2024年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范文
《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了后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摄影、电影到电视、网络媒体,再到现在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视觉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梳理和阐述。
二、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后现代视觉文化是指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以视觉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多元化:后现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这些形式在内容、风格、主题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
2. 交互性:后现代视觉文化强调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使得观众能够参与到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方式。
3. 虚拟化: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后现代视觉文化越来越倾向于虚拟化的表现方式,使得观众能够体验到更加真实、生动的视觉效果。
三、后现代视觉文化的研究现状目前,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等。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文化的历史演变:研究视觉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
2. 视觉文化的传播方式:探讨视觉文化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方式以及影响。
3. 视觉文化的社会影响:分析视觉文化对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4. 跨学科研究:将后现代视觉文化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关系等。
四、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影响后现代视觉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多元化:后现代视觉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
2. 传媒变革:后现代视觉文化推动了传媒的变革,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同时也为广告、娱乐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艺术摄影史
中国艺术摄影史一、星火萌芽时期(1840-1911)国内时代特征:清朝,封建社会。
国内艺术摄影关键词:模仿学艺,照相馆,早期浪漫主义。
国内最有想象力的作品:赖阿芳《广州街景》(1855-1890),勋龄《慈禧扮观音》(1903-1904)。
国外艺术摄影关键词:画意摄影。
国外同期最有想象力的作品:英国奥斯卡·雷兰德《人生的两条道路》(1857),乔治·费斯柯《约塞米提国家公园》(1900),爱德华·斯泰肯《池塘月光》(1904)。
19世纪40年代,艺术摄影跟着商业摄影的脚步,从香港走进中国。
最初,外国人携带摄影术到中国来,是来淘金的。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在香港合伙经营油画业的画师周森峰、张老秋、谢芬三人,合资拜师于当地会摄影的外国人,学成后分道扬镳,他们分别在香港、广州和福州开始了照相馆经营,他们成为中国艺术摄影后来薪火相传、蓬勃发展的源头。
二、黑白经典时期(1911-1937)国内时代特征:民国,风云动荡的年代。
国内艺术摄影关键词:摄影社团,光社,华社,黑白影社。
国内重要文章和作品:刘半农《半农谈影》(文)、《山雨欲来风满楼》,吴印咸《饥寒交迫》(1924)、《呐喊》(1935),郎静山《原做鸳鸯不羡仙》(1921)、《抱瓮凝思》(1933)。
国外艺术摄影关键词:抽象主义。
国外同期最有想象力的作品:美国○A·L·科伯恩《从纽约之巅看纽约》(摄于1912年,组照,抽象摄影开山之作)。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中国进入了动荡、变革的时代。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仅是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也是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那时,旧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制度所造成的思想束缚和禁锢迅速被打开,思想界引进和传播了从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到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想体系和思潮。
学术界和文化艺术界的空前活跃,这些都为中国艺术摄影的第一次兴起和繁荣,创造了契机。
“后假定性”美学的崛起――试论当代影视艺术与文化的一个重要转向
“后假定性”美学的崛起――试论当代影视艺术与文化的一个重要转向【内容提要】假定性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
影视艺术具有真实性与假定性的两面,对这两面的不同侧重代表了不同的艺术观念。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影视领域出现了一种强化假定性特征,有力冲击“真实性”原则的假定性美学潮流――一种“后假定性美学”趋向。
本文总结归纳了假定性的历史与由来,认为假定性大致经历了广义假定性、现代主义假定性、后假定性等三个阶段,并通过对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现象的分析,论述了后假定性美学的种种表现。
本文认为当下中国的后假定性美学是全球化语境中多元文化因素复杂制约的结果,它有一个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深层契合,以及中西文化融合、对话的广阔发展前景。
【摘要题】观点与流派【关键词】假定性/后假定性美学/当代影视艺术【正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定时间意义上的新时期所拥有的诸如启蒙的理想、反思的豪情、现代性的焦虑等等,都逐渐凝定成为一个空洞的姿势。
一个可以称之为平民化、大众化、多元化的文化转型时代已成为我们的生存现实。
观之以五光十色、丰富而驳杂的影像世界,我们会发现种种世事沧桑:视觉化追求、写意性的影像风格,戏说风的盛行,对历史与现实的颠覆解构和娱乐化,荒诞不经、颠覆解构的无厘头文化品格,类型化、符号化的演员,脸谱化的表演,假定性很强的戏剧性冲突,戏剧化或游戏化的情节结构,舞台化的对话台词,服装、道具、美术的舞台化和装饰性化……诸如此类艺术表征,是后现代文化的影响?是戏剧化的回归?是中国式写意性美学传统的回归?是文化转型的必然?不是刚刚电影界还在主张“丢掉戏剧的拐杖”,“与戏剧离婚”吗?怎么丢掉的一切又改头换面而却似曾相似地回来?难道影视是在向戏剧回归吗?也许,一种强化影视艺术假定性美学特征,强劲地冲击颠覆原先艺术所恪守的所谓“真实性”原则的假定性美学在崛起。
这种美学决不避讳甚至有意强化某种广大观众心领神会的假定性,就像情景剧中那些随处可起的附加上去的笑声一样,它反而是要把假定性暴露给观众,明白无误地告诉观众,你是在娱乐、在消费,我是在表演,千万别把我当真!从美学的角度看,我们不妨把它归纳为一种“后假定性美学”的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风 尚文|杨军武后现代摄影在中国的经历和发展摘要:中国的后现代摄影或者说摄影观念的思潮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在不断的变化的。
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同时也是受到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有一批年轻的中国摄影师开始重新思考摄影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地位问题。
他们迫切的想对变革中的社会进行一次重新认识,用摄影表现个体的境遇和疑虑。
关键词:后现代摄影;变革;社会功能中国的后现代摄影或者说摄影观念的思潮变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在此之前,受到政治的影响,中国的摄影作为革命宣传的工具,具有很明显的政治文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社会意识和新兴的社会认知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导致人们在不断的思考社会的现状和未来。
受到这样的影响,在中国的文化领域,少数的艺术家对现有的艺术秩序开始感到不安,寻求突破过于严肃而教条化的苏式艺术氛围,从而使作品关注现实,关注人性。
80年代中期催生的“八・五”思潮等中国美术运动,引发了中国美术现代化、多元化的倾向。
它对当时中国艺术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引发的思考是深远的,它预示着中国艺术的变革。
在摄影领域,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同时也是受到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有一批年轻的中国摄影师开始重新思考摄影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地位问题。
他们迫切的想对变革中社会进行一次重新认识,用摄影表现个体的境遇和疑虑。
于是自发的形成了具有实验性质的摄影团体,例如上海的北河盟和北京的裂变群体以及厦门的青年摄影群体。
观看他们的作品,创新观念和批判意识无疑是其重要的精神内核和标杆。
带有思考的去看眼前的世界,从独特的视角对现代人生存的空间进行诠释,直面社会的现实。
在当时看来,这样的摄影作品充满了挑衅,因为社会的整体意识没有很好的容纳这些直面而善意的艺术建议。
如同北河盟摄影师顾铮说的“能够用照相机去编造城市的风景不算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用照相机去反抗频频袭来的压抑是可笑的,也是智慧的。
一场大雨即将到来前的压抑是值得面对的。
”上海北河盟主要的摄影师有顾铮、王耀东、金弘建、毛一青、尤泽宏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多元化的摄影思考,非利益性的艺术行为。
用淡然的目光来审视社会心态,进入到都市人们生活中,挖掘出有生命本质意义的意蕴和象征。
北京的“裂变”群体主张“打碎生活”然后“复制生活”,其代表人物为谷大象、于晓洋、郑大为等。
这种带有解构重构式的思考,使摄影创作更具主动性。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有这些具有先见性新兴摄影师的创作活动和作品,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大环境以及经济水平的限制。
这些摄影上的探索活动在80年代末戛然而止,这也反映出艺术活动和社会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但是我们回过头去审视这段探索时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后现代摄影在中国的一个初步发展时期,是一次萌芽。
而中国后现代摄影并没有停滞,而是以隐秘的状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
直到20世纪末,才有了新的发展。
1993年英国艺术家吉尔伯特和乔治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展览,其中具备某些波普艺术特征的色彩处理和摄影技术的运用,给当时的中国的艺术家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中国的艺术家对摄影媒介的表现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同时台湾摄影师阮义忠编译的介绍西方观念摄影师的书在大陆发行,引发了当时艺术界的一场思考,对后现代艺术尤其是后现代摄影艺术的关注陡然增加。
到了1995年中国的摄影师越来越认识到摄影做为艺术的独立性,影像产生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能通过影像表达观念成为重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隐喻同时代中国人内心的影像作品通过“摆拍”“表演”等拍摄手段得以呈现。
这样的实践不仅明确了摄影作为艺术样式和艺术语言的独立性,同时也改变了摄影单纯的作为艺术记录工具的地位。
通过编剧式的造景,中国的摄影师们将内心的思考以影像直观化的形式加以呈现,刺激和反讽现实,从而引发对人们对现实的反思。
在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王庆松、邱志杰、等。
王庆松的《老粟夜宴图》借用的是五代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采用了对经典的挪用和篡改的手法,隐喻了社会的奢靡之风、知识分子的抑郁,揭示了社会的现实。
另一作品《我能和你合作吗》则对当时一味的引进西方的文化,甚至具有奴性的中国社会现象加以批判,提醒国人要注重自我的认知同样重要。
而另外两位摄影邱志杰、杨福东师则采用电影剧照的形式,模拟文革时期的标准动作,激发出观者的注意,来反应出当今社会的浮夸状态。
赵半狄、洪浩体现在对自身符号以及玩偶符号的借用,特别是赵半狄的熊猫咪系列,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出现在了北京地铁的广告中。
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后现代摄影在中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摄影师们以观念为核心,扩大了摄影表现空间和深度。
建立起了摄影与行为艺术或者和装置结合的视觉作品。
虽然这一时期的中国的后现代摄影表现得百花齐放,然而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存在有模仿和抄袭西方后现代艺术的明显痕迹。
缺乏对自身文化的挖掘和对具有中国地域性特色内涵的认知,这种欠缺导致中国后现代摄影的国际性认同得到了限制。
进入21世纪,不少中国的后现代摄影师重新开始对后现代摄影进行审视,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探索。
数码技术的产生,数字技术的后期运用则为摄影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缪晓春是一位留学德国的摄影师,在其作品中往往具有较大的场面表现创作思想的完整性,数码技术将他的构思很好的进行了视觉化的呈现。
用缪晓春自己的理解,它的作品提供了三个视点:一个是拍摄者的视点,而是观众的视点,三是作品引发的历史和文化的视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摄影师的思考是全面性的,较之以往的流于形式,更注重的是作品的精神内涵,以及与观众的交流。
朱浩是另外一位具有实验性的后现代摄影师,在他照片中,很少有看到人的出现。
然而在其作品的摄影符号中,反映出的却是人的欲望、幻想和想象力。
这种摆脱具体对象的暗示,将空间压缩为记忆容器的手法,是后现代摄影抽象性的一种表现。
获得过诸多国际奖项的摄影师马良用荒诞梦幻的戏剧场景来表达对社会的一种关注,身处后现代社会,个体的孤独感是许多人最能体会的情绪,如何获得人文的关怀似乎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给予观者一个精神拥抱,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这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写照吗?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非凡的成就,中国人的自信也开始在文化领域得以体现,越来越多艺术家、摄影师开始关注中国自身的文化基因,结合消化的西方化表述语言,形成了具有中国地域性特征的作品,并被国际社会认可。
例如介于艺术家和摄影师之间的杨咏梁。
他的作品充分的发掘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用摄影的元素和中国水墨山水的形式,表现了当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向往建立起一个和谐自然空间的理想。
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因拆迁而产生的废墟来暗示精神家园的破坏,同时古代装束的文人的出现则象征着对优秀传统的追思。
在作品《桃花源》中,作者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进行结合,将一种社会现实以巧妙的符合中国人文化基因的语言得以呈现,所引发的思考,往往是深刻的,在当今极具变革中的中国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提示。
这不仅显现出了后现代摄影的跨界性,也暗示了后现代摄影参与到文化组建现实意义。
后现代摄影并不是指一种固定的模式,其着重点在于(下转 第69页)134MING RI FENG SHANG69艺 术 设 计文|孙 瑜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摘要: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人口密度变大。
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留给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少。
严重的大气污染,拥堵的交通环境,简陋且不安全的游乐设施,不够人性化的活动场地设计,以成人视角考虑的设计,繁忙的课程学习,等等各方面因素限制儿童本该享有的户外活动时间与空间。
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儿童活动空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面向儿童使用的场所空间,例如儿童主题公园,儿童游乐场等,校园活动空间等;另一类则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居住区空间、街道空间等不止儿童参与的空间。
在众多活动空间中要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大致为以下几点。
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是设计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在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中亦是如此。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设施的选择更应多加注意。
2~6岁儿童活动的区域应全为软材料地面,例如塑胶、草皮等,防止儿童追逐奔跑时摔倒受伤。
7~11岁的儿童活动空间则可使用小型健身器材,地面为硬质铺装或草皮皆可。
但如若设施较大,使用较为复杂,则需要设置警示牌,并详细介绍使用方法且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
避免一切设施尖角的出现,活动空间的位置远离车道,植物的选择也应多加注意。
二、自然性原则电子产品的普及人群在最近几年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儿童过早的接触类似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产品且长时间沉迷其中,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应多接触周围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发现生活之美,儿童也能从中陶冶情操,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自然植物对环境也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净化空气更能使人心情愉悦。
在儿童活动环境的设计中应多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原有地形再创造,亲水空间的设计运用,使儿童融入自然环境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三、体验性原则眼、耳、鼻、舌、身构成了人的感官,与之匹配的则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感觉。
随着科技进步,对人大脑研究探索日趋深入,除了这五大感觉外,空间感、平衡感等众多感觉也被发掘。
空间设施的设计中加大对这些感觉的体验,更会让儿童乐在其中。
例如颜色、形态各异的活动设施,会对儿童视觉的体验上产生影响,具象的造型设施,鲜艳的色彩会吸引儿童上前玩耍;沙地、草地、硬质铺装、水体等各种场地给儿童的触觉反馈也是不一样的;鸟语、花香,听觉与嗅觉上的刺激;加强平衡感的独木桥设施,为体验空间感的围合、开放、半开放的空间划分等等都体现了儿童活动空间设计遵循的体验性原则。
四、认知原则近代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其中2~11岁是儿童运算思维形成的基础时期,将儿童活动区域按照使用儿童年龄进行划分,有针对性的培养儿童的认知发展。
现如今城市中儿童活动空间设施的设计大多数是按照成年设计师的想法进行设计,而儿童自身是否能接受这些设计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设计师是否以儿童的角度切实考虑活动需求,是否掌握儿童心理、行为心理等理论依据是设计方案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
改进现在固有的、陈旧的活动空间,激发儿童探索兴趣,空间中的设施与当下科技结合。
五、整体功能性原则不管是儿童生活的居住区,还是校园空间,亦或是城市公共空间,应该作为整体考虑,虽然儿童进入到每种空间中的时间长短不同,但每一种户外空间都应有侧重的功能定位。
在居住区中的户外活动空间主要提供父母与孩子感情交流的场所,在特定场景中增进两代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