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 》案单
课文《大雁归来》教案
课文《大雁归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大雁归来》一文为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诵读、阅读文章2.分析诗意、韵律3.了解迁徙原理及大雁的习性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大雁归来》,感受其韵律。
2.能够理解《大雁归来》中大雁的迁徙原理及其习性。
3.能够理解大雁在迁徙过程中所具有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大雁的迁徙原理及其习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教学难点:由于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大雁迁徙所具有的迁徙原理及其习性可能较难理解。
四、教学方法1.诵读:教师、学生合作朗读整篇文章,强化《大雁归来》中的韵律。
2.阅读:通过速读、深度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理解文章内容。
3.多媒体呈现:通过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雁迁徙的过程与原理。
4.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采访、观察等方法,了解大雁的习性及其分布情况。
五、教学过程1. 词语认读1.聆听教师读出文章中的生字词,并帮助学生正确读出这些生字词:–大雁–迁徙–钱塘江–秋天–暂住–停留–湿地–观察2.通过课内外资料学习大雁的习性及迁徙过程,并结合生字词的意思进行解释。
2. 诵读与理解1.整体诵读:将学生分成数组,进行段落内的朗读。
2.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探究文章中难懂的句子或段落。
3.逐段解读:对于单个难懂的句子或段落,教师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解读。
4.韵律感受:让学生通过共同试读,感受文章的韵律。
3. 多媒体呈现1.大雁的习性:呈现大雁的生物特性、习性、习惯等,并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加以呈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大雁。
2.迁徙过程:通过地图、动画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呈现大雁的迁徙过程及其原理。
4. 调查研究1.收集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书籍、图片、互联网等信息资源,了解大雁最初生长的环境,栖息地和其习性食物等相关信息。
《大雁归来》教案(5篇)
《大雁归来》教案(5篇)《大雁归来》教学方案篇一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知识与能力: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主题思想,从而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缄(jian1)默狩(shou4)猎凋(diao1)零滑翔(×iang2) 顾忌(ji4)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二、导人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
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三、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互相交流。
四、学习课文(一)提问: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6.常六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二)提问: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与交流。
明确: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举例:
-在阅读理解方面,教师可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大雁为什么会进行迁徙?它们在迁徙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在修辞手法方面,教师可结合课文实例,为学生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实际运用这些手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雁迁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雁迁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关爱自然生态环境。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们对大雁迁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但我也发现,有些问题的设置可能还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他们的讨论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让讨论主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大雁迁徙相关的实际问题。
大雁归来语文教案优秀5篇
大雁归来语文教案优秀5篇大雁归来语文教案优秀5篇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
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
下面给大家分享大雁归来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大雁归来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说明性散文的基本特点;2.了解大雁的习性和归来后的活动,揭示大雁归来对于土地和人类的意义。
3.品读出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环保主义者利奥波德写的一篇说明性散文《大雁归来》。
二、抽测预习三、筛选信息,了解知识1.教师出示问题:从文章中获得了关于大雁的哪些知识?2.学生速读、讨论、展示。
3.教师筛选纠正,屏显预设答案:①大雁 3 月归来②大雁定期迁徙,黑夜也要飞行200英里;③大雁11月向南迁徙,向南迁徙时觅食很警惕;⑦孤雁往往是不幸失去了配偶;⑧雁群一般都是六只或者六只的倍数;⑿全世界的雁群都在联合迁徙。
4.学生齐读。
四、品味修辞1.教师出示问题:文中哪些段落或句子让你感受到大雁归来是美好的?请找出来。
2.学生默读、讨论、展示。
3.教师引导的重点:拟任修辞手法。
适当插入④⑥⑨段的朗读。
4.教师出示问题:作者是运用哪些写作上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大雁归来之美好的`呢?5.学生回答。
(预设答案:拟人手法的运用非常频繁。
生动的描写源于作者仔细的观察。
)6.教师小结:文中的说明部分,是客观的描述;文中表现出来的美,则带着主观的情感。
作者充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当作人来描写,他的感情就渗透在他所描写的雁群集会中,我们通过大雁像人一样的活动,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五、体会主旨1.教师屏显《沙乡年鉴》中的一段话: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
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优秀5篇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优秀5篇语文精选大雁归来优秀教案3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能力;揣摩语句,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凋零迁徙缄默窥探雾霭狩猎顾忌目空一切2.情景导入:我出个谜语请大家猜:天空捍卫小飞军,井然排列人字形。
冬天朝南春回北,规规矩矩纪律明。
打一动物(大雁)。
大雁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你对大雁有哪些了解呢?(生畅谈)《大雁归来》在作者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了细致地观察和认真地研究后,向我们展现了大雁的许多闻所未闻的趣事和作者的那颗爱鸟之心。
二、整体感知1.探究知识性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思考问题: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教师指导:可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三月春暖北飞?(2)飞行路线很直??(3)雁队以六为组(4)孤雁时常哀鸣?(5)雁过群体生活2.品位形象性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教师指导:通过诵读、比较的方法感悟品位语言的形象性。
学生合作探究。
明确:(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例如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者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大雁归来导学案
大雁归来【学习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3.培养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一、知识积累(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迁徙.() 缄.默()窥.探()狩.猎()凋.零()雾霭.()(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缄默:窥探:雾霭:顾忌:目空一切:二、作者简介作者是,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本文选自。
三、整体感知1、大雁什么时候归来?2、大雁回到了什么地方?3、大雁什么时候南飞?4、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5、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6、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8、“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谈谈你的理解。
9、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反馈测评】1、给下列字注音。
香蒲.()狩.猎()半蹼鹬..()环颈雉.()2、根据解释写出课本中的词语(1)有所顾虑,不敢大胆说话或行动。
()(2)不把一切放在眼里,形容自高自大。
()(3)闭口不开。
()(4)从小孔或隐蔽处偷看。
()3、读课文,按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大雁,主要运用了修辞。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观念。
它们的迁徙是一首,他们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灵性。
文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雁的之情。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优秀模板16套)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优秀模板16套)《大雁归来》教学方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怀,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自然的熏陶。
【重心】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
【难点】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敬畏自然》中写道:再也不应当把其他生物只是看做恶魔的美食佳肴,而首先应当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首先应当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同样。
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论理学家,他对大雁是这样,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种种活动情景,他对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感受,能让我们走近大雁。
二、课前热身1、生字识记:雾霭(ǎì)缄(jiān)默狩(shòu)猎凋(diāo)零2、词语识记:目空一切弥漫滑翔迁徙筹码3、预习效果反馈: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大雁,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间大雁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四、合作探究1、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述的理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临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好像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蒲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今后迎来春天,欣欣向荣。
语言生动形象。
2、阅读课文第6──10自然段,探究下列问题⑴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和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描写。
⑵与秋天同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反映了季节的替代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大雁归来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大雁归来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雁的特点和迁徙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科学知识。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教材《大雁归来》。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张大雁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大雁是什么样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见过大雁吗?你知道大雁为什么要迁徙吗?
Step 2 学习课文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3 分组合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于大雁的话题,例如:大雁的迁徙路线、大雁的生活习性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展示方式。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观点。
Step 4 思考与表达
1. 教师提问:你觉得大雁的迁徙现象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可以用自己的话或者引用课文中的句子。
《大雁归来》教案
《大雁归来》教案《大雁归来》教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雁归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雁归来》教案1创意说明:本文是八下第三单元人与自然篇里的一片自读课文,教学此文主要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以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为切入点,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观看图片资料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一、谈话式导入。
展示大雁的图片。
知道大雁这种鸟吗?(大家谈)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得非常喜欢大雁,每到春天就盼望着大雁的归来。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的《大雁归来》,一起走进大雁。
二、读课文,走进“大雁”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群什么样的大雁?可扣住每段的关键语句,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用句式“从文中,我看到了一群的大雁”说说自读的发现。
(齐读个别段落感知大雁的世界)2、学生畅谈自读的发现,老师小结。
追问:浏览全文,你能获取多少有关大雁的知识?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辞海》里关于大雁的解说。
问:同是写大雁,与本文相比有何不同?同桌之间讨论后发表见解。
老师小结:《辞海》语言平实,只是客观地说明。
本文用拟人的方式描述大雁,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语言形象生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雁的'爱。
三、读课文,走进“爱鸟者”1、跳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问: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老师展示文中的个别语句,让学生朗读并仔细体会,说说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爱鸟者”爱里的理念,把握文章的主旨。
师问: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大雁呢?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爱鸟”情感呢?(可抓住文中的“我们”,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理解)3、小结:本文在写作上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的结合,作者以期用浓郁的爱鸟之情激发更多人的社会责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
大雁归来教案
大雁归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大雁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大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大雁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包括大雁的食物、栖息地、迁徙路线等。
3. 文本分析:带领学生阅读《大雁归来》这篇文章,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作者对大雁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对文章的影响。
5. 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大雁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大雁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大雁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环保意识。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大雁归来》教案(通用8篇)
•••••••••••••••••《大雁归来》教案《大雁归来》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雁归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雁归来》教案篇1说教材1、课标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与提高,尤其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并且充实词语积累量,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而这一切都应在保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不算短。
内容上虽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但同时又象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
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经给大雁制造着灾难。
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因为大雁在作者的心中就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
从写作上来说,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
3、教学理念:本课设计主要以体现新课标为主,突出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以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为主,以教师的引导为辅,以四人小组、同桌研读交流法为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冲破心理束缚,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与见解。
4、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将本课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⑴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学会运用。
⑵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主旨,训练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⑴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重点:品位语言,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关键: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过程1、设疑创境:大雁,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你对大雁有哪些了解呢?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大雁?(外形、候鸟、合群性、叫声嘹亮……)据说大雁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文人的情思,因此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咏雁作品。
大雁归来教师导学案
大雁归来教师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大雁归来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意义;2. 掌握大雁归来的生物特征和迁徙规律;3. 通过学习大雁归来的故事,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二、导学准备:1. 教材:教科书《生物知识与实践》;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学习材料:相关图片、视频、音频。
三、导学过程:导入:1. 向学生问好,并询问是否了解大雁归来现象;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大雁归来的认识,写在黑板上。
探究:3. 引入大雁归来的传统文化背景:a. 告诉学生中国传统对大雁归来的重视,以及大雁归来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b. 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传统习俗和故事背后的意义。
4. 学习大雁归来的生物特征和迁徙规律:a. 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介绍大雁的外观特征和生物特点;b. 分析大雁群体的迁徙规律,包括季节性迁徙、飞行队形等。
5. 学习大雁归来的故事:a. 分发教科书《生物知识与实践》,请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与他们的认识和后来学到的知识相比较;b.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例如:为什么大雁要迁徙?它们如何辨认方向?如何保持飞行队形?总结:6. 回顾学习内容,总结大雁归来的传统文化背景、生物特征和迁徙规律;7.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大雁归来的新认识和感受。
四、课后延伸:1. 提出问题:大雁归来对人类有哪些启示?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想法;2. 自主学习:学生自行搜索和阅读关于大雁归来的其他资料,扩展自己的知识和理解;3. 亲自观察:安排学生到周边的湖泊或公园观察大雁的迁徙情况,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五、板书设计:大雁归来教师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大雁归来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意义;2. 掌握大雁归来的生物特征和迁徙规律;3. 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导学过程:1. 导入:了解大雁归来现象;2. 教授:大雁归来的传统文化背景;3. 学习:大雁的生物特征和迁徙规律;4. 探究:学习大雁归来的故事;5.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6. 延伸:课后进一步学习和观察。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作业设计方案》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作业设计方案《大雁归来/利奥波波德》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利奥波波德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大雁归来》的背景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利奥波波德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进修,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对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念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利奥波波德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大雁归来》的主要内容介绍。
2.《大雁归来》的主题、风格、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3.利奥波波德作品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利奥波波德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大雁归来》的主要内容。
2.分析《大雁归来》的主题、风格、结构等方面。
3.掌握利奥波波德作品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利奥波波德的生平及其作品。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大雁归来》的主题、风格、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3.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大雁归来》,并进行文学鉴赏分析。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利奥波波德的名言或者名句导入课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介绍利奥波波德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大雁归来》的主要内容。
3.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大雁归来》的主题、风格、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4.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大雁归来》,并进行文学鉴赏分析。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六、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利奥波波德作品的兴趣。
2.作业完成:安置相关作业,如写读后感、撰写利奥波波德作品的评论等。
3.考试评测:通过考试或者问答形式对学生对教室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测。
七、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
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利奥波波德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利奥波波德的田园,感受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
以上就是《大雁归来/利奥波波德》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利奥波波德的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对《大雁归来》故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向学生展示大雁的生活场景。
讲述《大雁归来》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1.3 教学活动:展示大雁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大雁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讲述故事《大雁归来》,引导学生关注大雁的迁徙和归来。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大雁归来的意义。
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第三章:故事讨论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的意义,讨论大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探讨人类活动对大雁迁徙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雁归来的意义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提出保护大雁和环境的建议。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雁归来的感受。
鼓励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4.3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创意表达活动,如绘画、写作等。
分享创意成果,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大雁归来和环境保护的看法。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态度。
5.2 教学内容:回顾《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和讨论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理解程度。
5.3 教学活动:学生自我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和自己的表现。
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第21课《大雁归来》教案
第21课《大雁归来》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
1. 了解大雁从南方迁徙至北方的原因和过程;
2. 掌握相关词汇和语法知识;
3. 能够听懂并朗读课文内容;
4. 能够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大雁迁徙的原因和过程,同时掌握相关词汇和语法知识。
其中,难点可能在于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以及语法知识的运用。
第三部分:教学准备
1. 教材:《大雁归来》课文;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学辅助工具:词卡、图片等。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关于大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想大雁迁徙的原因。
2. 学习课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3. 词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并进行词汇练习。
4. 语法总结:总结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知识,如动词时态、名词复数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大雁迁徙的好处和困难,并展示他们的想法。
6.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简短的作文描述大雁迁徙的场景。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总结和记忆相关知识。
第五部分: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作文练习,并背诵本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大雁迁徙的了解更加深入,语言能力也有所提升。
同时,也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雁归来》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大意。
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教学难点:1.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引入大雁归来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大意,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词汇卡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展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2. 教师通过例句或场景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汇。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词汇游戏或练习,巩固学生的词汇掌握。
第三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细节。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细节。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看法。
精选《大雁归来》教案三篇
•••••••••••••••••《大雁归来》教案精选《大雁归来》教案三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雁归来》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雁归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并掌握下列词语缄默窥探狩猎顾忌滑翔目空一切了解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了解作家作品能力目标: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也在个别环节得到培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乐学、爱学语文的热情,尊重、爱护学生富于个性的学习体验与发现,使他们在团队的协作中互动学习,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活泼而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不断完善自我,在同学的鼓励与老师的赞美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大家听说过电影《木乃伊归来》吗?那真是一部令人闻之即不寒而栗的电影,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恐怖”……(阴森、黑暗、骰髅等)这些词语。
现在当我们看到《大雁归来》这个题目时,不知大家会想到些什么词语?(春天、阳光、温暖、亲情、南方、自然、和谐……)看来同学们都深受此文的感染,都对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谁能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呢?(二)整体感知1、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春天,大雁归来的活动。
2、不知同学们在读后有否与老师一样的感受:获得了不少有关大雁的知识?(大雁飞行的路线很直;雁队的数字以六为单位;孤雁通常鸣声凄凉;雁是群体生活的鸟类;等等)明确本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三)精彩赏析1、语言形象优美①作者是一个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对他而言,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关于大雁的秘密并非难事,真正难的是当他发现这许多之后如何与读者分享,怎样使读者喜欢看他的作品,你认为他还要在他的文章里添加些什么?学生发言:对大雁的热爱;语言十分优美。
这两点恰是本文难能可贵之处。
这两位同学真是慧眼识真珠玉,就让一起先赏析文章语言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雁归来》导学案
关于昆虫的成语和诗句
飞蛾扑火、招蜂引蝶、作茧自缚、蜻蜓点水、蜗角虚名、螳螂捕蝉、映雪囊萤、蝇头小利、蚕头燕尾、蚕食鲸吞、金蝉脱壳、如蚁附膻、螳臂当车、朝生暮死。
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屎壳郎趴公路上,充那小汽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绿色蝈蝈》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姓名:组名:设计者:段芳侠【学习目的】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体会文章的生动与传神。
3.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和热爱动物的情感。
一、掌握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喧嚣.()劫.()掠静谧.()酷.()爱吮.()吸
气氛.()满载.()而归喑哑
..()()颚.()
唾()液螳螂
..()()喙.()钳.()子踢蹬.()贪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ǒu()猎cuàn()改rǎo()乱更胜一chóu()
gōu()火zhōng()斯wōjù()()xīsū()()作响3.请将画线处的文字表述换成成语。
(1)耳朵灵敏失,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
(2)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3)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前三段写,后八段写,一环紧扣一环,链条形地展示出绿色蝈蝈
的生活习性,使结构严谨,行文畅达。
下面提供一种结构图式以作填空参考。
探究缘起(①②)
夜间演唱(③)
外蝉为主食(⑤⑥)
形甜食水果(⑦)
和外形和习性另吃昆虫(⑧)
习吃点水果(⑨)
性贪吃同伴(⑩)
和睦共居(11)
2、绿色蝈蝈在外表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绿色蝈蝈》问题生成——评价单
班级:姓名:组名:设计者:段芳侠
一、教师预设问题
1.(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哪个句子?为什么?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在情况下称
在情况下称
在情况下称
在情况下称
在情况下称
3.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从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两个角度)
二、我的生成问题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绿色蝈蝈》训练拓展——评价单
班级:姓名:组名:设计者:段芳侠1、蝈蝈是一种昆虫你能不能说出有关昆虫的成语或诗句呢?
2.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练习仿写。
例: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沙。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