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考试南湖永惠版

合集下载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绠不可竭________ ②三日而后汲视________ ③悦人襟灵________(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南宋)王十朋钱清地古思刘宠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

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

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

”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

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1)《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从”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

①(甲)文中“一狼仍从”的“从”意思是________。

“集”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

②(乙)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意思是________。

(3)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而前狼又至/七人早出,则鸿已至D.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5)蒲松龄笔下的动物往往有着人一般的性情。

(甲)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________(性格特点);(乙)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黄金来赎雌雁,则是因为它的“________”(第一空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2023惠州市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惠州市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惠州市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其二)》)(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出不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蒲松龄《狼(其三)》)【注释】①遗:留下。

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③豕(shǐ):猪。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D.屠自后断其股狼自苫中探爪入(2)把“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写两只狼紧跟屠户,屠户一次又一次投给它们骨头,仍无法满足狼的贪欲。

B.甲文里,其中一只狼好像闭上眼,神情很悠闲,屠户一跃而起,最终砍杀了它。

C.甲文中,作者认为聪明的狼尽管诡计多端,但最终败给了屠户,只是笑料罢了。

D.乙文写屠户用吹猪法吹狼,狼胀得像牛,只有屠户才能想到用这种方法对付狼。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惠州市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惠州市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惠州市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如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遗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②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③之五百金,现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注】①涓(juān)人:近传之臣。

②反:酒“返”,返回。

③买:花费,④期(qī)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③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________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3)【甲】文韩愈借“千里马”的遭遇寄寓怎样的情感?(4)【乙】文“涓人”千金买马首给你怎样的启示?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juā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

官名,俗称太监。

担任宫廷内洒扫的人。

2023九江市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九江市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九江市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奴子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

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①,望之如偃蹇②老儒。

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魏问相见何意。

曰:“适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③,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

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

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④,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迂缓:迂腐迟缓。

②惬赛:高耸,引申傲慢。

③针黹(zhǐ):针线活。

④昏聩僻谬:糊里糊涂,怪癖荒谬。

(1)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老河兵闻之”的“闻”与成语“闻风丧胆”的“闻”意思想同。

B.“适在枯水井前”中的“适”与成语“适可而止”的“适”意思不同。

C.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过了十多年,未被河水冲到下游,反而到了上游数里外处。

D.傅显知书达理,他看到小孩子有险情,急忙去找小孩子的父亲,小孩子才平安无事。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

及为相,甚允③时望。

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常临镜,默默不乐。

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

②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

③允:符合(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选贤与能________②女有归________③及为相________④上常临镜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3)下列划线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D.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4)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B.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C.策之不以其道策:马鞭D.执策而临之临:面对(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耶B.策之不以其道以其境过清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伯乐不常有D.马之千里者大道之行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始,就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发人深省。

嘉兴市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嘉兴市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嘉兴市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课外文言文阅读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③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陛:宫殿台阶。

③雨(yù):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④闻命: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饱而知人之饥 /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B.雨雪三日而不霁 / 切问而近思C.婴闻之古之贤君 / 有闻而传之者D.温而知人之寒 / 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

(3)这则故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楚庄王欲伐陈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日:“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

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节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庄王听之/择其善者而从之B.兴兵伐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民怨上矣/子在川上曰D.遂取陈焉/杀鸡取卵(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3)使者和国对陈国作出的判断是截然不同的,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阅读课外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

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甚谨。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

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

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①,督善水者绳以俟。

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

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②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③亭亭净植(________)④陶后鲜有闻(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错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

这种文体一般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B.作者从生长环境、风度气质、体态香气等方面描写莲花,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C.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正面衬托莲花,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D.短文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4)读文赏荷:赏荷,不但观其形美,更可品其神美。

[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

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实验达标名校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实验达标名校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实验达标名校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契.机(qì)商酌.(zhuó)熹.微(xī)叱咤.风云(chà)B.皴.裂(cūn)吮.吸(shǔn)积蓄.(xù)悄.无声息(qiǎo)C.豁.免(huò)招徕.(1ái)姊.妹(zǐ)谆谆..教导(xún)D.迤.通(yí)慰藉.(jiè)结.冰(jiē)呱呱..坠地(gū)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课文《天上的街市》《白杨礼赞》《屈原》都是他的作品。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代表作。

其代表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D.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都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北师大南湖附校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北师大南湖附校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2023-202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收敛里程碑骇人听闻入目三分B.污秽白内障袖手旁观相形见绌C.颤栗钉书机与日具增挺身而出D.博击出气筒通宵达旦人迹罕致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主张。

我们已经学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阴”指水的北岸。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阳”,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阴”,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C.“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迁谪”是贬官的意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的是降职流放,而“右迁”指的是升官。

D.“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别人的敬称,指对方;“陛下”则是对皇帝的敬称。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

B.《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武汉市南湖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甲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乙文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②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③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节选)注释:①此:指滁州。

②上:皇上。

③刺史:代称知州。

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掇幽芳而荫乔木(拾取)B.因为本其山川(根据)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D.太守谓谁(对……说)(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书以名其亭焉/且焉置土石B.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以君之力C.宴酣之乐/四时之景,无不可爱D.朝而往,暮而归/博学而笃志(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运用对比手法,用滁人和太守作对比,批判滁人不事生产、只知享乐的习气。

B.乙文中,作者取亭名为“丰乐亭”的原因是: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也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

C.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

D.甲乙两文在语言上都很有特色。

乙文多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甲文还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2023嘉兴市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嘉兴市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嘉兴市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句中的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直挂云帆济(jì)沧海/若夫(fū)淫雨霏霏B.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C.欲渡黄河冰塞(sài)川/薄暮冥(míng)冥,虎啸猿啼D.多歧(qí)路,今安在/宠辱偕(jiē)忘(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气冲斗牛B.沙鸥翔集/集思广益C.至若春和景明/良辰美景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实事求是(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B.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月光静静地照着沉在水中的一块玉璧。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

嘉兴市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嘉兴市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嘉兴市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马说》,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本文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字退之,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2)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骈死(________)②食马者(________)③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④执策而临之(________)(3)伯乐对千里马至关重要,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呢?(4)文章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文中的“执策”者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如果将来你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吸取他的教训,将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怎样的条件?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①牵牛来责蹊田②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③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注释】①或:有人,有的人。

②蹊田:践踏田地。

③策:通“册”。

④恬:心神安适。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已而复如初(________)②冕因去(________)(2)文中写佛像“狞恶可怖”,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王冕是一个青春励志的典型。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悟呢?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余邦作简介南湖永惠编辑版

余邦作简介南湖永惠编辑版

余邦作简介
余邦作,(乾隆年间)建安拔贡,曾任平凉县令,嘉庆二年任台湾府鳳山學訓導。

南明进士、大田知县余邦佐。

德化进士余邦佐撰联祝贺,“振石鼓元音余韵绕梁留逸响,据银屏正脉祥光入座蔼华堂”余邦佐的资料网上太少.<<天水市志>>,<<北道区志>>也均未提及此人.<<秦城区志>>不知有无此人生平介绍.前年在网上看到好象是台湾啥志上有只言片语的介绍,但因时间仓促,只抄得个稀里糊涂.大致是:下淡水巡检(县东南,原在下淡水东港,康熙五十一年移驻赤山之巅,雍正九年移大潉山麓,乾隆五十三年移凤山旧城,即興隆
里),余邦佐,建安拔贡,二年任训导(雍正十年设).另有台湾南部碑文提及此。

嘉兴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嘉兴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嘉兴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浙江省南湖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浙江省南湖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浙江省南湖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汉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超越性文化,讲究言外之意,境外之境,味外之旨。

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传统的礼乐教化就是一种强调超越性的、提升境界的教育。

《礼记》所记,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行天下”。

这里的“五至”指志诗礼乐哀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而“三无”则指超越性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

其实,“境界”一词原为佛学用语,意即个人意识所达到之处,近代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修养与事业的“三境界”,突显“境界说”的美育意蕴。

丰子恺则明确将“境界说”运用到艺术教育之上,认为人生犹如三层楼即三重境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灵魂生活,精神生活要以艺术为主,距离灵魂生活最近。

冯友兰则在《新原人》中提出从“自然境界”经“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的“人生觉解论”,进一步完善“境界说”。

不仅美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更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最具精神与情感力量,与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形成不可或缺的互补。

美育的境界提升作用有助于我们抛弃教育上的功利主义,将精神、情感与心灵的塑造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之上。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五至”“三无”都是指超越性的境界,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

B . “三无”是最高境界,“五至”是超越性的境界,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

C . 人们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三无”是最高境界,“五至”是超越性的境界。

D . 人们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五至”“三无”都成为超越性的境界。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三重境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灵魂生活”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 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文言文考试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1、宾客意少舒( )。

A.宾客的意见很少舒心的。

B.宾客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些。

C.宾客的心情很少舒心。

D.宾客的心情渐渐舒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A.于是,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卷起袖子,露出手臂。

B.于是,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振奋得伸出了手臂。

C.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卷起袖子,露出手臂。

D.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振奋得伸出了手臂。

3、下面的词古今词义区别较大,试解释古义。

但()是()毕()目()意( )少()虽()名()股()走()4.解释下面五个多义词
妙:众妙()毕备以为妙()绝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坐:稍稍正坐()满坐()宾客
shǎo )fèi )yì)chì)hōu)shāo)
中间(jiàn)hǔ)声jī))()
6
A A
( ) 宾客意少舒 B ( ) B( )
C C
7、解释加框的文言字词的意思。

(直接写在加框的字词下面)

正坐。

火起”
屏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善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

“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9、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

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艺人惟妙惟肖的表演宾客如临其境的反应简单的道具
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

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10、“满堂寂然,无敢哗者”,作者这样写作用何在?
(1)衬托出表演者技艺高超,也表达了客人们对这位表演者向往之情;
(2)又为即将开始的表演营造安静的气氛,是为下文作烘托和埋下伏笔。

11、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1.重复开头作为文章结尾,呼应开头,再次突出道具简单,以反衬表演艺人技艺高超;
2.这样的结尾起到了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作用。

3.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前后呼应的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
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12、请分析“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秒毕备”写
得好在哪里?
用排比句式,表达了急促的语势,合写了五种声音,也突出了表演技艺高超;这样使表演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13、“遥闻深巷中犬吠”能否删去?为什么?
(1)点明故事发生在人们入睡以后;(2)“犬吠”使一家人由睡而醒,这样以动写静,烘托夜的寂静。

1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在人物描写的技巧上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这是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细致地表现了宾客的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变化过程。

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1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一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先走”两字作用何在?
宾客的神态,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先走”两字写出了宾客以假乱真,惊慌失措的神态。

16、思考:课文第3段的描写可否省略?这一段有何作用?
不能省去。

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

这样处理,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

(这一段写的是一家人由醒到又睡的经过和宾客的情绪变化。

这一段既是四口人吵醒之后的余波,又是深夜失火、救火的前奏。


17、在林嗣环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一场三百年前的口技表演,领略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和表演一样精彩的文字,去感受《口技》这篇文章的魅力。

说说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精彩的是什么。

(可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语言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修辞等)
例:“遥闻深巷中犬吠”:以“犬吠”开场,既写出一家人由睡到醒的缘由,又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以致一些微妙的声响都能听得十分清楚,连“欠伸”“呓语”都能听得见;一个“遥”表现声音之远,营造出幽深、夜里宁静的气氛,暗示“深巷”显示人家之多,为后文表演失火、救火伏笔。

18、第四段从哪些方面直接描述了口技人表演的声音?这段中写宾客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开头用一个“忽”字,连用三个“大呼”,表现了火着得突然,而且很大。

紧接着连用三个“百千”,极写声音之复杂。

又用“中间……百千齐作”写火势凶狠,用“又夹……泼水声”写大火中人们的行动。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总写失火时声音之逼真。

接着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盛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段末写宾客的表现,突出了口技者表演逼真的程度。

19、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背诵全文。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
2.表示同时发生:
3.表示相继发生: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20、《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作者林嗣环,《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

21、第二段口技人摹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的过程,是按怎样的顺序叙写声音变化的?
口技人是按照声音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分到合的顺序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惊醒的过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