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地区沙四下红层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济阳坳陷孤北洼陷沙四下压断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济阳坳陷孤北洼陷沙四下压断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一、区域概况孤北洼陷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北部,西与埕东凸起相邻,南与孤岛凸起相接,东、北比邻长堤、桩西潜山。

受古地貌及新生代断陷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两洼一隆”的构造格局。

该洼陷古近纪地层埋藏深,发育多套有利储盖组合。

目前,已发现了沙河街、东营、馆陶组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沙河街组为主力含油层系。

孤北洼陷沙四下亚段属勘探老区中的新层系,在油源条件、有利储层预测、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这一地区沙四下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

二、成藏条件1.油源条件通过烃源岩与原油样品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对比来看,沙四下油气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有较强可对比性。

除沙四上油源之外,可能存在孔二段油源,有井在孔二段钻遇300m暗色泥岩,但演化程度较高以生气为主,且该井孔二段内并未见到好的油气显示,推测是不具备气藏的储集条件。

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60%~4.72%,氯仿沥青“A”含量为0.047%~0.860%,生烃潜量为2.67~37.68mg/g;干酪根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兼有Ⅱ2-Ⅲ型;烃源岩Ro介于0.54%~1.18%。

沙四上烃源岩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处于大量生烃阶段,能够为沙四上、下亚段储层供给充足的油气。

从统计的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厚度来看,厚度大于50m的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ZS6断层以北深洼带,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具备较大的资源潜力。

2.储层展布从岩心观察来看,位于洼陷东北部的ZS2井沙四下亚段红泥中夹石膏,展示出干旱的盐湖环境;此外,ZS4井岩心能观察到冲积扇前端发育的生物潜穴,反映出浅水沉积环境,生物较为发育。

综合岩心与录井信息,认为沙四下沉积类型为干旱型冲积扇,由枯水期发育正常的河流-冲积扇沉积和洪水期发育的洪水漫湖相沉积构成。

根据钻井和古地貌分析,储层受不同物源的控制,物源主要来自孤岛凸起、孤西潜山、长堤潜山和埕东凸起。

南部孤岛凸起、孤西潜山物源供给能力最强,形成的冲积扇规模最大,加之湖盆较小,冲积扇从盆缘冲积到盆中心;西部埕东凸起物源仅次于南部,扇体数量较少,但规模相对较大,向东推进至Z251井附近;东部长堤潜山、北部桩西潜山物源供给能力较弱,扇体呈裙带状分布,规模较小。

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成藏因素、

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成藏因素、
关键词: 红 层 油 气藏 ; 烃源岩: 压力; 储 层
1 区域概 况
2 . 3 异常 压 力
罗家鼻状构造地理上处于山东省东营市河 口区境 内, 构造上位 渤南 地 区沙 四段 存在 异 常 高 压 区 , 对 沙 四下成 藏 有 利 。该 区成 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南部斜坡带 , 是沾化凹陷南部 中古生 藏受断层与压力双重控制 。在常压区, 断层起主导作用 , 油源对接 , 界 基 底 背 景 上 发 育 的 一 个 大 型 正 向构 造 单 元 。该 带 勘 探 面 积 约 油气运移有利 ; 高压区内, 压力起主导作用 , 油气在高压作用下通过 油 气运 移 条 件有 利 ; 随压 力增 大 , 油气 下灌 能 3 0 0 k n i 。 。目前完 钻 探井 1 6 8口, 发 现 了沙一 段 、 沙 二段 、 沙三 段 、 沙 四 断层 充 注厚 度 可更 大 , 段 以及 中生 界 、 古 生 界 等 6套 含油 层 系和 罗 家 油 田 , 累计 上 报探 明 力增强 , 厚度增大 , 油气显示井段逐渐增大。统计规律表明 , 当压力 石 油 地质 储 量 1 7 6 9 . 7 5 x l &t 。 1 . 2 5时 , 油气顺断层可倒灌 7 O米 ; 当压力 1 . 4时 , 油气沿断层倒灌 2油 气 成藏 主 控 因 素 1 0 0 米; 当压 力 1 . 6时 , 油 气 可倒 灌 1 5 0米 。 2 . 4 储层 罗家 鼻 状 构造 沙 四 下红 层 的 油 气成 藏 受 多 方 面 因素 影 响 , 包 括 受烃源岩 、 断裂系统 、 异常压力及储层物性 的控制 , 其中断层及储层 砂体厚度及展布对油气分布的影响还是 比较明显 的, 砂体厚度 条 件 对 于油 气 成 藏起 着 更 为关 键 的作 用 。 较大 , 横 向连续性较好 , 易形成构造油藏 ; 砂体厚 度相对较薄 , 横 向 连续性较差 , 易形成断层与砂体边界共同控制的构造一 岩性油藏 。 厚 2 . 1烃源岩及油气输导 对于罗家鼻状构造而言 , 其西 , d r 、 东三面分别被 四扣洼 陷、 渤 层 的砂 体也 有 利 于油 气 的远 源 横 向输 导 , 为 油 气在 构 造 高点 的聚 集 南洼陷和三合村洼 陷所包围, 具有丰富的油源条件_ l _ 。 研究区沙 四下 提供 了必要条件。可以看 出, 已发现的油气主要集 中在砂体厚度较 亚段红层本身不具备生油能力 , 其油气主要源 自于沙四上亚段及沙 大 的部 位 。 此外 , 冲积 扇储 层 横 向变 化快 , 储 层发 育 程度 和储 集 物 性 三段烃源岩的贡献 , 其有机质丰度大 , 有机质类型丰富 , 且分布广 、 共 同控 制 了油 藏 的富 集高 产 。 厚度大 , 为油气成藏提供 了良好 的物质基础1 2 ] 。 3 结束 语 3 . 1罗 家鼻 状 构造 沙 四下 红 层油 气 藏纵 向上 主 要分 布 在沙 河街 渤南洼 陷已经有多 日井获得工业油流 ,从 获得 工业油流的罗 6 8 井 的油 气 源 对 比可 以看 出 , 罗6 8 原 油为 具 有 明显 植 烷优 势 , 表 现 组沙 四下亚段 . . 平面构造部位上主要发育 在渤南洼陷南部斜坡带 、 为高伽玛蜡烷和 4 一 甲基 甾烷含量, 重排 甾烷含量较低 的成熟原油 , 洪漫 沉 积相 是 最 主要 的沉 积 相带 。 来 源 于沙 四上 亚段 烃 源 岩 ;从 南 北 向 的地 质 结 构 剖面 可 以看 出 , 渤 3 . 2控制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成藏 的主要 因素 为: 南 洼 陷 沙 四上 烃 源岩 通 过断 层 与 沙 四下 储 层 对 接或 通 过 断 层 、 不 整 烃 源岩 是 油 气 成 藏 的 物质 基 础 , 油气 藏 围 绕 生 油洼 陷 分布 ; 断层 作 合 面 输导 至 沙 四下 上 部储 层 中形 成油 气 藏 。 而 洼 陷 内断 裂 的发 育 程 为油气的运移通道控制着油气 的运移 , 而断距大 , “ 供油窗” 大, 有利 度及断距大小不同 , 造 成 源 储 对接 程度 不 同 、 这 样 油 气 的 输 导 方 式 于油源对接及油气疏导 ; 异常压力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 ; 储层物性 不 同、 有利勘探 区选择方 向不 同, 而且在先阶段各洼 陷所处的勘探 和发 育 程度 控 制着 油 气藏 的聚集 与 分 布 。 阶段 不 同 , 目的不 同 。 参 考 文 献 2 . 2 断裂 系 统 [ 1 ] R 0 家铎 , 田景春 , 李琦. 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油气运移 富集规律 研究区断裂主要为盆倾断层 , 从断裂系统分布上看 , 由北到南 研 究f J ] . 成 都 理 工 学院 学报 , 2 0 0 0 , 2 7 ( 2 ) : 1 1 1 — 1 1 5 . 依次为义 1 7 0 、 罗6 8 、 罗 1 7 、 罗斜 6 0 1 等多条断层断距达 1 0 0 — 3 0 0 m, [ 2 ] 李丕龙 , 等. 陆相断陷盆地油 气地质与勘探 ‘ 卷三[ M 】 . 北京: 石油工 2 0 0 3 : . 形 成 沙 四上 烃 源 岩 与 沙 四 上下 储 层 对 接 范 围较 大 ,直 接 供 烃 时 窗 业 出版 社 . 大、 油源条件好 , 且都是盆倾断层为主 , 同时北部处于异常高压范围 作者简介 : 刘斌( 1 9 7 8 一 ) , 男, 2 0 0 7年 毕 业 于 中国石 油大 学 地球 内, 更 有 利 于油 气 沿着 断层 、 不 整合 面 向南 部 运 移 。 从 一 条 北东 向地 探 测 与信 息技 术 专 业 , 获硕 士 学 位 , 现 主要 从 事石 油地 质 勘 探 综 合 震 剖 面 上 可 以看 出 , 北部义 1 7 0 、 罗6 8这 两 条 断 层 均 位 于 1 0 0 m 烃 研 究工 作 源岩厚度范 围内, 断距较 大 , 最大达到 3 0 0 m, 应为沙 四上下储 层的 主要油源断层。南部尽 管部分断层断距也 比较大 , 但其下降盘烃源 岩 厚 度不 足 l o m, 断层 应 该 以输 导 为主 。

渤南地区沙四下红层沉积特征及模式研究

渤南地区沙四下红层沉积特征及模式研究

【 关键词 】红层 ;沉积特征 ;冲积一 河 流相 ;相模式
渤南地 区自 2 0 1 0 年完钻 的 L 6 8井沙四下红层取得突破 以来, 红 层含油范 围不断扩大 , 打开 了沙四下勘探 的 良好 局面,目前钻遇沙四 下地层厚度超过 5 0 m探井共 4 0余 口, 见油气 显示井 2 8口, 获工业油 流井 9口,除 x i n b o s h l 井外,其余揭示地层较 少,勘探程度很低, 有巨大 的勘探潜力 。根据 以往认识,渤南地 区沙 四下亚段 红层为洪 水一 漫湖沉积, 然而 通过对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 的沉积特征 进行分析 描述,结合本 区的区域构造背景 ,认为发 育冲积扇一 河 流相 沉积。 1地 质 概 况 1 . 1构造特征 渤南地 区是渤 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 西部 的一个 次级构造 单元, 北部陡坡带为埕南断层下 降盘东段, 勘探面积约为 2 0 0 k m 2 。红 层是凹陷断 陷初期氧 化环 境下的沉积物 ,沙 四下沉积 时期 ,渤南地 区主要受孤西 、义 东、罗 西三条断层差异性活动影响 ,导致 了沙四 下地 层分布有 明显的差异性, 形成 了西南高 、 东北低地貌特征, 沙四 末期的局部抬升 ,使 得西南部红层遭受强烈剥蚀 ,具有北 断南超 , 底超 顶剥和东厚西薄 的特征 。 2沉积及储层特征 2 . 1 岩石学特征 通过研究 区岩 心薄片观 察、录井 、测井资料分析 ,该 区沙四下 亚段主要发育紫红色 或红色粉细砂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 质泥岩 以 及含砾粗砂岩 ,表 明沉积 以氧化环境为主 。泥岩与含砾砂岩 、细砂 岩互层 沉积,细碎屑岩类略显正韵律 ,是冲积一 河流环境 的反 映。 2 . 2沉积粒序特征 该区红层沉积构造类型丰富多样 ,通过对 L 6 8井沙四下亚段 的 岩心观 察, 可见粒序层理及块状层理 , 反映重力流沉积和水上沉积作 用,属于辫状河道和心滩沉积 的表 现 。同样在 L 6 8 井沙 四下亚段 的岩 心可见 ,平行层理 、交错层 理以及粉砂 质泥岩和泥质砂岩 中的生物 遗迹 ,反映 了红层 的牵 引流 沉积 和水下沉积作用 ,是河漫湖泊和泛滥平原 的沉积特征 。 2 . 3 沉 积 物 粒 度 特 征 粒度是沉积物 的主要特 征,对该区重点井作粒度概率 图,主要 有直 线式、一跳一悬 式、滚 动跳跃加悬浮式等类型 。其 中直线 式粒 度概 率图粒 度 区间跨度大 ,是典型的重力流沉积粒度 曲线 ,主要 出 现在 冲积扇沉积 中;高斜 一跳一悬- 3 渤南地 区沙 四下红层沉积模式 图 4结论 本 文通过对渤南地 区沙 四下亚段 红层沉积 构造 、岩 心、录井 、 粒度概 率及古生物等资料分析 ,同时结合 该区的地震相特 征,认为 该区沙 四下红层 为冲积 扇一 河流相 沉积 :通过对 该区的相标 志描述 , 把渤南地 区沙四下红层沉积划分为冲积扇和辫状河道 、心滩 、泛滥 平 原以及 河漫滩等沉积类型 ,并根据平面和 剖面 展布特征 建立 了沉 积相模 式。通过研究表 明,该 区的心滩沉积和辫状水道沉积是 重要 的油气储集 层,加强该 区的储层分布规律预测和综合沉积体 系的研 究,渤南 地区沙 四下亚段红层勘探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参 考文献 :

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成藏因素

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成藏因素

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成藏因素作者:刘斌季敏聂聪石宁宁杨彦峰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33期摘要: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分布广泛,将逐渐成为该地区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

对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从而指导油气勘探。

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渤南洼陷南部斜坡带,层位上分布在沙河街组沙四下亚段。

研究认为,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的聚集和分布受烃源岩、断裂系统、异常压力及储层物性的控制。

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的优质烃源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异常压力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断层不仅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还控制着圈闭的形成;储层物性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

关键词:红层油气藏;烃源岩;压力;储层1 区域概况罗家鼻状构造地理上处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境内,构造上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南部斜坡带,是沾化凹陷南部中古生界基底背景上发育的一个大型正向构造单元。

该带勘探面积约300km2。

目前完钻探井168口,发现了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以及中生界、古生界等6套含油层系和罗家油田,累计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69.75×104t。

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的油气成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受烃源岩、断裂系统、异常压力及储层物性的控制,其中断层及储层条件对于油气成藏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2.1 烃源岩及油气输导对于罗家鼻状构造而言,其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四扣洼陷、渤南洼陷和三合村洼陷所包围,具有丰富的油源条件[1]。

研究区沙四下亚段红层本身不具备生油能力,其油气主要源自于沙四上亚段及沙三段烃源岩的贡献,其有机质丰度大,有机质类型丰富,且分布广、厚度大,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

渤南洼陷已经有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流,从获得工业油流的罗68井的油气源对比可以看出,罗68原油为具有明显植烷优势,表现为高伽玛蜡烷和4-甲基甾烷含量,重排甾烷含量较低的成熟原油,来源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从南北向的地质结构剖面可以看出,渤南洼陷沙四上烃源岩通过断层与沙四下储层对接或通过断层、不整合面输导至沙四下上部储层中形成油气藏。

渤南地区沙四下红层沉积特征及模式研究

渤南地区沙四下红层沉积特征及模式研究

渤南地区沙四下红层沉积特征及模式研究【摘要】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沉积发育了规模很大的红层沉积,通过对该区岩心观察、沉积构造、碎屑颗粒粒度、沉积物垂向叠加样式和古环境等资料描述,表明了红层沉积具有重力流沉积和牵引流沉积作用并存的特征,并结合地震相分析,认为该区发育冲积-河流相沉积,并在单井相分析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沙四下亚段红层冲积-河流沉积的相模式。

【关键词】红层;沉积特征;冲积-河流相;相模式渤南地区自2010年完钻的L68井沙四下红层取得突破以来,红层含油范围不断扩大,打开了沙四下勘探的良好局面,目前钻遇沙四下地层厚度超过50m 探井共40余口,见油气显示井28口,获工业油流井9口,除xinbosh1井外,其余揭示地层较少,勘探程度很低,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根据以往认识,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红层为洪水-漫湖沉积,然而通过对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描述,结合本区的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发育冲积扇-河流相沉积。

1地质概况1.1构造特征渤南地区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西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北部陡坡带为埕南断层下降盘东段,勘探面积约为200km2。

红层是凹陷断陷初期氧化环境下的沉积物,沙四下沉积时期,渤南地区主要受孤西、义东、罗西三条断层差异性活动影响,导致了沙四下地层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特征,沙四末期的局部抬升,使得西南部红层遭受强烈剥蚀,具有北断南超,底超顶剥和东厚西薄的特征。

2沉积及储层特征2.1岩石学特征通过研究区岩心薄片观察、录井、测井资料分析,该区沙四下亚段主要发育紫红色或红色粉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以及含砾粗砂岩,表明沉积以氧化环境为主。

泥岩与含砾砂岩、细砂岩互层沉积,细碎屑岩类略显正韵律,是冲积-河流环境的反映。

2.2沉积粒序特征该区红层沉积构造类型丰富多样,通过对L68井沙四下亚段的岩心观察,可见粒序层理及块状层理,反映重力流沉积和水上沉积作用,属于辫状河道和心滩沉积的表现。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成因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成因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成因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是一个具有丰富沉积学意义的沉积体系。

其中,前缘优质储层的成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三角洲前缘的区域,由于河流的冲刷作用和潮汐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储层。

特别是在洼陷区域,因为地质条件不同,河流入海形成靠近于水平的冲积扇,颗粒度较为均匀,为沉积物提供了充分的沉积空间。

其次,此区域受到镜湖水的影响,使得沉积物的质量和色泽都相对较好,同时,水深在10米左右,有利于河流与海水混合,使得沉积物的生化作用增强,有利于有机质的聚集和保存。

再次,此地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多次受到构造活动的影响。

这种构造活动使得地层产生了多次折叠和变形,使得地下水流动较为活跃,有利于岩石的交换作用,有利于储层的发育。

最后,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地区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古近纪晚期,地球出现了渐新世冰期,使得沉积物增多,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为优质储层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综上所述,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的优质储层形成来自于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沉积环境的优越、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以及气候环境的变迁等多重作用,这也说明了深刻的地质学意义。

关于红层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

关于红层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

关于红层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一、本文概述红层,作为一种特殊的沉积岩,以其鲜明的红色调和独特的沉积特征,在地质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红层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文章首先将对红层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地质学属性和特征。

随后,将详细分析红层的形成机制,包括其沉积环境、物质来源以及沉积过程等因素,从而揭示红层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研究红层的分布规律,通过对不同地区红层分布的对比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红层地质特征的理解,而且为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红层的特点红层,作为一种独特的沉积岩层,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红层在地质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颜色特征显著:红层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其颜色,通常为红色、紫红色或红褐色。

这种颜色主要来源于其中的氧化铁成分,这些氧化铁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富集,形成了鲜明的红色调。

红层的颜色不仅美观,也是其命名的重要依据。

沉积构造多样:红层的沉积构造丰富多样,包括交错层理、波痕、泥裂等。

这些构造反映了红层在沉积过程中受到的水流、风力等自然力作用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沉积构造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红层的形成环境和过程。

成岩作用独特:红层的成岩作用具有独特性,主要通过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过程形成坚硬的岩石。

这些成岩作用使得红层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质,如承载力强、稳定性好等,因此在建筑、道路等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分布规律明显:红层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呈现出条带状或片状分布。

这些分布规律与红层的形成环境密切相关,如河流、湖泊、风成沙漠等。

红层的分布范围广泛,从中国的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质单元和地貌区域。

古生物化石丰富:红层中往往含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记录了当时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

梁家楼地区沙四下红层成藏条件分析

梁家楼地区沙四下红层成藏条件分析

梁家楼地区沙四下红层成藏条件分析摘要:梁家楼油田前期以沙三段浊积砂体为主要目的层进行勘探,而针对沙四下红层的勘探程度较低。

本文以梁120井为例对沙四下红层成藏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沙四下红层成藏需要有大的构造背景、储层、烃源岩与储层对接共同配合,东营凹陷成熟度高的烃源岩位于沙三下~沙四上地层,成熟度高的烃源岩与沙四下红层储层通过断层直接沟通成藏,同时,储层物性的好坏对能否成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构造储层烃原岩盖层圈闭一、引言多年来,地质工作者经常会看到设计完钻原则进沙四下红层20~50m井底50m无油气显示完钻,认为沙四下红层很难成藏。

但是,近年来通过对个别地区沙四下红层储层的钻探,发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这就需要我们对沙四下红层成藏进一步分析、重新认识。

二、施工情况梁120井是一口评价井,钻探目的:向北扩大纯化油田下第三系含油气范围。

目的层:沙四段,取心层位:沙四下,通过岩屑、岩心录井,本井在沙四上纯下井段2921~2994m发现油斑级显示11m/8层,荧光级显示3m/1层;在沙四下井段3047~3271m发现油浸级显示4.02m/5层,油斑级显示4.95m/6层,油迹级显示2.5m/3层,荧光级显示7m/2层,顺利地完成了设计钻探任务,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区域地质简介梁家楼油田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部乐安-纯化断裂鼻状构造带向北倾没部位,东北与东营中央断裂背斜带和利津洼陷带相邻,西南与樊家洼陷带和博兴断裂阶状构造带接壤,东部与牛庄-六户洼陷和陈官庄-王家岗断裂阶状构造带相连。

该区北、东、西三面被油气源丰富的洼陷所包围,并且本区沙河街组沙三段~沙四上沉积了巨厚的暗色泥岩,因此油气资源丰富。

古近系沙河街组的沙三中和沙四段是梁家楼油田的两套主要储集层系。

其中沙三中储层为一大型浊积砂砾岩体,在各个区块均有分布;沙四段储集层主要分布在梁家楼油田南部,以滨浅湖相席状砂为主。

平面上油田被多条近东西向的弧形盆倾正断层分割成条带状,含油带也顺断层走向呈东西向分布。

义和庄东部地区沙四下—孔店组红层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义和庄东部地区沙四下—孔店组红层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义和庄东部地区沙四下—孔店组红层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区沙四下-孔店组的沉积类型来自于义和庄凸起物源的冲积扇沉积,钻探实践证明纵向层间泥岩隔层发育且研究区沙四下-孔店组红层顶部发育一套厚度30-50m的厚层区域稳定泥岩,因此储盖配置较好,整体呈现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构造圈闭发育,东部依靠义东大断层与四扣富油洼陷相接,油源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已获得突破,通过分析区内与油源断层沟通的构造圈闭及地层圈闭,是近期的有利勘探方向。

标签:沙四下-孔店组;成藏规律;勘探潜力1 地质概况义和庄东部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西北部,是一个分隔车镇凹陷与沾化凹陷的大型正向构造单元,面积约1000km2。

经过30多年的勘探,义和庄凸起北坡发现了Art-Ng等多套含油层系,已探明的4个油田,累计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108t,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义和庄地区的沙四下亚段-孔店组红层,在近期完钻的义古85井在沙四下-孔店组红层钻遇21m/2层的荧光细砂岩,井壁取芯1颗且见到油斑显示,该井段测井解释油层1层1.5m。

近期完钻的滚动勘探井大43-斜345井,在红层钻遇大套的油气显示并均获工业油流,因此认为义和庄东部地区的沙四下-孔店组红层应是近期增储上产的潜力层系。

2 基本地质特征2.1 地层特征研究区沙四下-孔店组地层总体北厚南薄、东厚西薄,总体岩性为大套的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夹薄层泥岩,按照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可将红层划分为三个砂组。

选取钻遇沙四下-孔店组地层较全的沾北9井作为典型井,根据声波和电阻曲线特征把沙四下-孔店组地层与沙四上及中生界进行了区分。

根据2.5m电阻曲线可以将红层与中生界区分开来,沙四下-孔店主红层通常为低阻,中生界通常表现为连续高阻;而沙四下-孔店组红层与沙四上亚段主要根据声波时差曲线和颜色可以区分,沙四上亚段对应的声波曲线值相对比较低。

对红层内部砂组的划分主要考虑曲线的旋回性,红层一般以冲积扇的河流相沉积为主,因此每一砂组的底部都划分在一套砾岩的底部。

东营南坡沙四下——孔店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东营南坡沙四下——孔店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东营南坡沙四下——孔店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作者:曲志鹏吴明荣史士龙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0期曲志鹏吴明荣史士龙(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22)【摘要】东营南坡沙四下-孔店组红层属洪水漫湖环境下的沉积产物,特定的沉积环境决定了红层储层空间分布特征,国内外对于该沉积类型的研究尚不深入。

本文结合东营南坡沙四下-孔店组的勘探实例,分析了红层沉积、成藏的规律,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深化博兴洼陷沙四下-孔店红层的认识及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东营南坡;红层;成藏规律0 引言东营凹陷是在渤海湾中新生代裂谷发育的一个三级构造单元,整体具有北断南超、南缓北陡的特点。

孔店晚期-沙四早期为新生代盆地发育的裂陷—扩张期,该时期盆地处于古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红层沉积。

伴随着其他层系的勘探,红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不断得到证实,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对东营凹陷红层沉积类型、沉积体系与储层展布规律及成藏特点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樊深1、金32、梁120井及高94等几口探井成功后,东营西部红层勘探呈现多点开花的喜人局面,充分展现了红层油气勘探的良好前景;但相继部署并完钻的梁121、高941、樊53等多口探井均告失利,红层勘探面临着出油点多,平面甩开难的问题,表明本区红层油气成藏的复杂性,需要更深入的解剖。

1 地质概况东营凹陷新生界地层发育完全,自下而上发育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平原组。

发育三个较大的不整合,即孔店组/中生界、孔店组/沙河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之间的区域性不整合。

孔店组沉积早、中期,济阳坳陷处于中、新生代盆地过渡的构造转型期,盆地构造格局受到北西向断裂体系与北东向断裂体系的共同影响,具有整体快速沉降的构造活动特征,北东向断裂体系的控盆作用不明显,沉积体系的发育主要受到来自鲁西隆起物源体系与古地形的控制,以广泛发育河流冲积体系为特点;孔店晚期-沙四早期,为沉积凹陷断陷发展初期,北西向断裂基本停止活动,北东向控盆断裂断陷活动开始加剧,盆地内部分割性加强,差异沉降作用显著,构造格局对沉积体系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发育了极具特色的洪水-漫湖沉积。

罗173井区沙四下成藏条件分析

罗173井区沙四下成藏条件分析

罗173井区沙四下成藏条件分析摘要:本文对罗173井区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进行了论述,指出烃源岩与储集层对接是罗173井区沙四下储层成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罗173井油气藏罗173井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渤南油田,义42井井口方位117°距离1101m。

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带罗173井区。

一、构造特征罗家鼻状构造带是一个近南北向的大型水下隆起。

它将北部洼陷区分割成两个洼陷,东边为渤南洼陷,西边为四扣洼陷。

渤南洼陷、四扣洼陷和罗家鼻状构造带整体上形成“一鼻两洼,北陡南缓,东深西浅,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该构造东边通过孤西断层、孤北断层与孤岛凸起、孤西低潜山相邻,西边通过义东断层与义和庄凸起相邻,南边向陈家庄凸起超覆,北边通过埕南断层与埕东凸起相邻。

受多期构造运动在渤南洼陷和罗家鼻状构造带形成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三组断裂。

其中,近东西向延伸的断层多为盆倾断层,把罗家鼻状构造带切割成数个断阶。

二、地层特征区内地层发育较全,自上而下钻遇新生界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上、中、下亚段)、沙四段(上、下亚段)。

沙四上岩性上、中部以灰白色石膏岩为主夹深灰色泥质岩,顶部发育灰色、灰白色碳酸盐岩;下部为深灰色、蓝灰色泥质岩。

沙四下岩性为紫红色、灰色泥质岩夹灰色含砾砂岩。

井区西部沙四下地层薄,东部地层厚;中部厚度处于两者之间。

西部抬升幅度大,沙四下红层剥蚀严重;东部抬升幅度较少,红层残留厚度较大。

三、油气成藏条件分析1、油源条件渤南洼陷与四扣洼陷沙三段均发育巨厚暗色泥岩,洼陷生成的油气可以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向罗家鼻状构造运移,井区油源条件好。

本区生油门限为2200m。

井区沙一段及以下地层均具备生油能力。

本井沙三段钻遇生油岩共计388.5m,占地层厚度的94.6%;沙四上钻遇生油岩共计56.0m,占地层厚度的40.5%,沙四下未钻遇生油岩。

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

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

车西地区沙四下红层油藏成藏特征分析摘要:济阳坳陷车西地区沙三段浊积扇体是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

该区浊积扇体的成藏与储层物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类型浊积扇体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物性定量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扇体的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效能的影响规律,可对该区沙三段浊积扇体油气藏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车西地区红层储层特征成藏特征车西地区沙四段地层分为上下两段,多年来勘探目标主要以沙四上为主,勘探程度较高,沙四下的勘探局面一直没有打开。

从目前的勘探情况来看,全区钻进沙四下多口井均获得低产油流或见到比较好的显示,车252、车273和车274等井获得工业油流,反映了沙四下段较大的勘探潜力。

制约勘探的因素主要是地层分布规律及主要成藏特征不明确,导致外围勘探一直没有打开局面。

为此笔者加强成藏规律研究。

在细分砂组、落实砂组地层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储层预测,同时考虑到压力、油源、断裂等因素进行成藏分析,取得了一些认识,从而指导了有利目标评价,为下一步井位部署奠定了基础。

一、地层特征通过实际钻井统计分析,车西地区钻至沙四下亚段探井有66口,钻过该层系顶面小于100米的探井有33口,只有16口井钻进古生界或中生界。

通过对多口井的岩性、电性特征分析,该区沙四下分为四个砂组,地层发育表现出以下特征,1砂组储层较为发育,红色泥岩零星出现;2砂组为砂泥交互层,红灰泥岩交互出现,3砂组储层单层厚度较大,红色泥岩发育,4砂组发育大套红色泥岩夹薄砂层。

沙四段埋藏深、沙四上、下沉积构造差异大,沙四下各个砂组的分布特征也大不相同。

沙四上地层东厚西薄。

地层厚度中心在车251以北,东西两个沉积中心交汇,地层保留最全,厚度最大达200m。

沙四下地层西厚东薄,厚度中心在西北部,最大厚度在500m以上。

南部地层较薄,东南部地层一般在50-100m。

以中带车406-3古梁为界,形成了东西两种沉积特征。

通过精细的地层、储层对比基本明确了储层的分布特征。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有利储层成因机制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有利储层成因机制

文章编号:1001-6112(2020)01-0019-0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10.11781/sysydz202001019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有利储层成因机制孟㊀涛(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㊀257015)摘要: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沉积和成岩改造作用,原生孔隙保留机制㊁次生孔隙演化规律不清,制约着勘探进展㊂运用岩心观察㊁铸体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手段,在储层特征分析基础上,开展了红层有利储层受控因素分析,总结了有利储层成因机制,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㊂该区沙四下亚段红层沉积存在冲积扇 辫状河 辫状河三角洲 湖泊和扇三角洲 湖泊2大沉积体系;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由残留原生孔隙㊁次生溶蚀孔隙及裂缝构成,储层物性较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㊂储层在机械压实作用以及碱㊁酸流体的交替影响下,储集空间经历了原生孔隙保留㊁次生孔隙形成及储层致密化3个阶段;埋深与有利相带决定原生孔隙保存程度,有机酸㊁上覆地层异常高压与断裂展布决定次生孔隙发育程度㊂原生孔隙发育的有利储层类型为3000m以浅的冲积扇扇端储集体,分布于南部盆缘,呈裙带状展布;次生孔隙发育的有利储层类型为沙四上亚段压力系数大于1.2且沙四下亚段断裂体系发育的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分布在洼陷带,呈带状㊁叠合连片状展布㊂关键词:有利储层;成因机制;红层;沙四下亚段;渤南洼陷;济阳坳陷;渤海湾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FormationmechanismoffavorablereservoirsinredbedsinlowersubmemberoffourthmemberofShahejieFormatio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MENGTao(ResearchInstitute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ShengliOilfieldCompany,SINOPEC,Dongying,Shandong257015,China)Abstract:TheredbedsinthelowersubmemberofthefourthmemberofShahejieFormation(Es4)intheBonanSubsagoftheJiyangDepressionoftheBohaiBayBasinhaveundergonealongperiodofsedimentationanddiagenesis.Themechanismofprimaryporeretentionandtheevolutionconstraintsofsecondaryporesarenotclear,whichrestrictsexplorationprogress.Thecontrollingfactorsoffavorablereservoirsintheredbedswereanalyzedbymeansofcoreobservation,castingthinsectionidentificationand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andcombinedwithreservoircharacteristicsanalysis.Theformationmechanismofthefavorablereservoirswassummarized,andtheirdistributionwasalsopredicted.TherearetwomajorsedimentarysystemsintheredbedsedimentsofthelowerEs4submemberofBonanSubsag,includingalluvialfan-braidedriver-braidedriverdelta-lakeandfandelta-lake.Sandstonesaremainlylithicfeldspars.Reservoirporosityiscomposedofresidualprimarypores,secondarydissolutionporesandfractures.Reservoirphysicalpropertiesarepoor.Thereservoirbelongstothecategoryofultra⁃lowporosityandultra⁃lowpermeability.Undertheinfluenceofmechanicalcompactionandthealternationofalkaliandacidfluids,thereservoirporosityinthestudyareaexperiencedthreestages:primaryporeretention,secondaryporeformationandreservoirdensification.Burialdepthandfavorablefacieszonesdeterminethepreservationdegreeofprimarypores,whileorganicacid,abnormallyhighpressureinoverlyingstrataandfracturedistributiondeterminethedegreeofsecondaryporedevelopment.Thefavorablereservoirswithprimaryporedevelopmentarefan⁃terminalreservoirsofalluvialfanburiedlessthan3000m,whicharedistributedasbeltsonthesouthernbasinmargin.Thefavorablereservoirswithsecondarypore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19-07-10;修订日期:2019-12-20㊂作者简介:孟涛(1979 ),男,博士,副研究员,从事油气勘探及相关地质研究㊂E⁃mail:mengtao7988t@163.com㊂基金项目: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渤南洼陷缓坡带沉积 成藏再认识及勘探潜力评价 (YKK1911)资助㊂㊀第42卷第1期2020年1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2,No.1Jan.,2020arebraidedriverandbraidedriverdeltareservoirswithpressurecoefficientgreaterthan1.2intheuppersub⁃memberofEs4andfaultsystemdevelopinthelowersubmemberofEs4,whicharedistributedinsagzonesandshowstrip⁃likeandoverlappingsheetdistribution.Keywords:favorablereservoir;formationmechanism;redbed;lowerEs4submember;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㊀㊀ 红层 是指在陆相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偏红色调的碎屑沉积[1-2],红层作为断陷盆地早期充填的碎屑岩,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复杂[3-7]㊂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广泛分布一套红层沉积,由于埋藏深㊁钻探成本高,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㊂随着近年来中浅层勘探程度的逐步提高[8-9],中浅层优质储量发现难度增大,红层作为接替层系逐渐成为勘探重点[10]㊂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表明,济阳坳陷沙四下亚段红层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特别是渤南洼陷L68井区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后,推动了整个济阳坳陷红层的勘探开发进程㊂但随着后续钻探的跟进,钻遇红层的大部分探井都难以获得工业油流,造成探井失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有利储层发育规律认识不清㊂由于红层储层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沉积和成岩改造作用,原生孔隙保留机制㊁次生孔隙演化规律等不清,致使缺乏红层有利储层分布规律的系统认识,制约了红层的勘探㊂本文以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为研究对象,从储层特征分析入手,开展红层储集空间演化规律研究,指出有利储层成因类型并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以期为该区红层油气勘探指明方向㊂1㊀区域地质概况渤南洼陷位于济阳坳陷东北部,是沾化凹陷面积最大的次级洼陷,具有北断南超㊁东西双断的特点[8];北以埕南断层与埕东凸起相隔,西以义东断层与义和庄凸起相连,西南㊁东南与邵家洼陷和三合村洼陷相邻,向南以缓坡过渡到陈家庄凸起,面积约800km2(图1)㊂渤南洼陷自下而上主要发育古生界㊁中生界㊁新生界㊂新生界发育齐全,分布广泛,是油气勘探的主力层系,自下而上包括古近系孔店组㊁沙河街组㊁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㊁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㊂研究层段沙四下亚段隶属于沙河街组四段,为二级层序的高位域沉积(图2),与沙四上亚段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总体上属于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氧化到半氧化 半还原沉积环境㊂沙四下亚段泥岩主要为红色,受剥蚀区母岩性质影响,由洼陷边缘到洼陷依次发育灰色砂砾岩㊁中 细砂岩㊁粉砂岩夹杂红色砂质泥岩㊁泥岩等;砂砾岩单层厚度一般3 10m,以细砾岩为主,砂岩主要分图1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区域位置Fig.1㊀Regionallocationof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布在斜坡带和洼陷带,单层厚度1 5m[8]㊂2㊀红层储层特征2.1㊀沉积特征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期,南部的陈家庄凸起㊁北部的埕东凸起㊁东部的孤岛凸起皆为洼陷提供物源,西部的义和庄凸起输入物源相对较少[10-13]㊂沉积期古气候干热[14],只在北部洼陷带发育小范围湖盆,其余地区均为水上暴露环境㊂研究区南部在陈家庄凸起物源区影响下,主要形成冲积扇 辫状河道 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东部㊁西部及北部分别在孤岛凸起㊁义和庄凸起及埕东凸起物源区控制下,形成扇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图2)㊂2.2㊀储层岩石学特征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盆缘有砂砾岩发育㊂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㊂随着距物源区距离增加,在经历了较长距离搬运后,沉积物成分成熟度逐渐升高㊂近物源的冲积扇㊁扇三角洲以岩屑砂岩为主,石英体积分数一般小于50%,长石体积分数小于20%,而岩屑体积分数普遍大于50%;远物源的辫状河沉积则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石英㊁长石体积分数分别为40% 60%和20% 50%,㊃0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㊀㊀图2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相与综合柱状图Fig.2㊀SedimentaryfaciesandcomprehensivecolumnoflowerEs4submemberi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岩屑体积分数普遍小于50%;距物源最远的辫状河三角洲则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石英体积分数为40% 60%,长石体积分数普遍在50%左右,岩屑体积分数小于50%(图3)㊂总体上,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不同沉积相类型的成分成熟度差异较大,辫状河三角洲成分成熟度最好,辫状河沉积次之,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最差㊂2.3㊀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岩石铸体薄片观察表明,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残留原生孔隙㊁次生溶蚀孔隙及少量裂缝㊂原生孔隙主要为刚性颗粒支撑下图3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砂岩储层分类三角图Fig.3㊀ClassificationtrianglemapofsandstonereservoirinlowerEs4submemberi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的残留粒间孔隙(图4a,b),还存在石英次生加大边后的残余孔隙(图4c,d)以及绿泥石环边胶结后的残余孔隙(图4e);次生孔隙主要由酸性流体溶蚀碳酸盐岩胶结物㊁长石㊁岩屑形成的粒间和粒内溶蚀孔隙(图4f-i);此外还有少量的粒缘缝和破裂缝存在(图4f,j)㊂研究区冲积扇成因储集体是原生孔隙最为发育的储集类型,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11.81%和9.54ˑ10-3μm2;辫状河成因储集体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存在部分原生孔隙,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8.16%和7.21ˑ10-3μm2;辫状河三角洲成因储集体则以次生孔隙为主,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7.94%和2.26ˑ10-3μm2;扇三角洲成因储集体整体较为致密,存在少量次生孔隙,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3.55%和0.18ˑ10-3μm2(表1)㊂总体上,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5% 10%,此外存在较多10% 15%样品点(图5a),渗透率主要介于(0.1 5)ˑ10-3μm2,存在部分渗透率大于5ˑ10-3μm2的样品点(图5b);储层较为致密,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也存在部分低孔低渗储层㊂综上所述,研究区储层物性较好的3种沉积相类型分别为冲积扇㊁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㊂冲积扇储集体位于南部洼陷边缘,埋深较浅,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主要位于缓坡带和洼陷带,埋深中等至偏深,原生孔隙在压实作用下衰减较快,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㊃12㊃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孟涛.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有利储层成因机制㊀图4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岩现象a.原生孔隙发育,孔隙空间被黑色有机质充填,义193,2941.41m,单偏光;b.颗粒之间残留原生孔隙,孔隙被黑色有机质充填,罗10,2438.21m,单偏光;c.石英(Q)次生加大发育,加大边充填一部分粒间孔隙,残留粒间孔隙被黑色有机质充填,义193,2941.49m,单偏光;d.石英(Q)次生加大明显,残留粒间孔隙被黑色有机质充填,义193,2942.61m,单偏光;e.颗粒边缘存在绿泥石胶结,胶结物占据一部分孔隙空间,残留一部分粒间孔隙,孔隙被黑色有机质充填,义160井,3080.65m,单偏光;f.岩屑溶蚀形成粒内孔隙㊁红色方解石胶结物(Cc)溶蚀形成粒间孔隙㊁颗粒边缘存在粒缘缝,罗358,2779.61m,单偏光;g.红色方解石胶结物(Cc)溶蚀形成晶间孔隙㊁岩屑溶蚀形成粒内孔隙,新义深9,3792m,单偏光;h.长石(F)溶蚀形成粒间㊁粒内孔隙,罗斜153,3856m,单偏光;i.长石㊁岩屑溶蚀形成粒间孔隙,罗斜153,3853.8m,单偏光;j.破裂缝发育,新义深9,3795.97m,单偏光;k.红色方解石胶结物(Cc)充填粒间孔隙,义130,2333.76m,单偏光;l.红色方解石胶结物(Cc)充填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新渤深1,3753.87m,单偏光;m.长石溶蚀后形成铸模孔,后被红色方解石胶结物(Cc)充填,残留部分粒间孔隙(蓝色铸体),罗斜153,3855.3m,单偏光;n.长石溶蚀形成铸模孔,后被红色方解石胶结物(Cc)充填,岩屑溶蚀形成粒内孔隙,孔隙被黑色有机质充填,义292,4639.24m,单偏光;o.石英次生(Q)加大明显,加大部分占据孔隙空间,罗斜153,3855.3m,单偏光;p.长石㊁岩屑溶蚀后形成粒内孔隙,后被紫色铁方解石胶结物(Ank)充填,颗粒致密,呈凹凸接触,义292,4639.24m,单偏光Fig.4㊀PoretypesanddiagenesisofredbedsinlowerEs4submemberi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表1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不同沉积相类型物性数据Table1㊀PhysicalpropertiesofdifferentsedimentaryfaciesinlowerEs4submemberi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沉积相孔隙度/%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渗透率/10-3μm2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冲积扇2.0925.8011.810.03131.009.54辫状河0.0518.738.160.05169.267.21辫状河三角洲3.3914.127.940.0710.742.26扇三角洲0.439.103.550.011.070.18主(图6)㊂北部陡坡带发育的扇三角洲属于近源沉积,成分成熟度低且埋深较大,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总体物性偏差(图6)㊂3㊀红层储层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演化3.1㊀成岩阶段及成岩流体渤南洼陷红层现今埋深较大,沉积时期较长,普遍经历了长时间的成岩作用[15-19];据黏土矿物伊蒙混层中蒙皂石含量可知,研究层段目前主要处于中成岩B期,少部分处于中成岩A期(图6)㊂薄片㊁扫描电镜等分析发现,研究区主要存在机械压实㊁碱性胶结和酸性溶蚀等成岩作用㊂一般而言压实作用属于物理成岩作用,其强弱一方面在于埋深大小,另一方面在于矿物自身的抗压实能力,本质上由岩石矿物的刚性颗粒成分和结构决定㊂对于碱性胶结和酸性溶蚀此类化学成岩作用,其强弱主要取决于成岩流体的性质和强弱㊂目前㊃2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㊀㊀图5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储层物性分布直方图Fig.5㊀HistogramofreservoirphysicalpropertydistributioninlowerEs4submemberi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图6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特征Fig.6㊀Longitudin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reservoirphysicalpropertiesanddiageneticparametersinlowerEs4submemberi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普遍认识到红层储集体在早期主要受碱性流体改造,中后期主要受酸性流体影响,晚期又演变为碱性流体环境[3-4,8]㊂早期碱性流体主要来自于红层较为干旱的沉积环境衍生的碱性同沉积水体,以及来自于沙四上亚段膏盐岩体系中石膏向硬石膏转化过程中排出的碱性流体,碱性流体发育是碳酸盐岩胶结物产生的根源㊂中期酸性流体认为主要来自于烃源岩生排烃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而渤南洼陷尚未发现沙四下亚段及其下伏孔店组的有效烃源岩,沙四下亚段红层中已发现的油气经油源对比表明均来自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表明沙四上㊁下亚段之间应存在较为顺畅的流体交换现象,因此沙四下亚段红层中发生酸性溶蚀的有机酸应主要来自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㊂晚期碱性流体环境的形成是由于有机酸随埋深增大㊁地温升高而逐渐分解[3-4,8],在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碱性流体作用下,地层水又逐渐转变为弱碱性地层流体㊂3.2㊀红层储集空间演化3.2.1㊀早期碱性流体胶结阶段沙四下亚段红层在沉积之后首先经历了碱性流体作用阶段,这一阶段以机械压实和碱性胶结作用为特征,压实和胶结减孔主导储集空间演化㊂当埋深2000m时压实率大于0.5的样品所占比例接近50%(图6),压实作用较为强烈,同时受同沉积碱性水体影响,胶结率大于0.5的样品所占比例接近40%;随着埋深增大,上覆沙四上亚段膏盐岩脱水产生的大量碱性流体波及至此,发生了更为强烈的碱性胶结作用(图4f,k,l);埋深2000 3000m处胶结率大于0.5的样品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图6),大量胶结物充填原生孔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压实作用发生,因此该深度段压实率大于0.5的样品所占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图6)㊂总体上,这一阶段属于碱性流体主导㊁以压实减孔和胶结减孔为主的储集空间递减阶段,研究区各类型储集体都经历了碱性流体作用阶段,这一阶段之后红层储集体中矿物颗粒呈点 线接触(图7),储集空间还是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㊂目前,正经历这一阶段的红层储层主要集中在埋深浅于3000m的洼陷边缘带,所对应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冲积扇(图2,6)㊂3.2.2㊀中期酸性流体溶蚀阶段随着红层储层埋深逐渐增大,其上覆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逐渐到达生烃门限并开始生排烃,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在异常高压驱动下,㊃32㊃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孟涛.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有利储层成因机制㊀图7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成岩模式与孔隙演化关系Fig.7㊀DiageneticpatternandporeevolutionofredbedsinlowerEs4submemberi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通过断裂与沙四下亚段侧向对接并进入红层储层中,造成红层储层成岩环境由弱碱性向弱酸性过渡,产生酸性溶蚀作用[9];随着埋深进一步增大,上覆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开始大规模生排烃,所产生的有机酸大量注入沙四下亚段红层储层中,成岩环境演化为酸性[18]㊂研究区红层储层在埋深超过3000m可见明显的酸性溶蚀作用,并随着深度的增加酸性溶蚀作用逐渐增强,埋深3000 4500m储层溶蚀率大于0.5的样品所占比例逐步升高,同时胶结率降低(图6);酸性溶蚀下长石和岩屑的溶蚀作用明显,次生溶蚀孔隙大量发育,形成次生孔隙带;次生孔隙的发育给机械压实作用提供了可压实的空间,因此压实率有升高趋势(图6)㊂总体上,这一阶段属于酸性流体主导㊁以溶蚀增孔和压实减孔为主的储集空间保持阶段,经历这一阶段后红层储集体原生孔隙减少,粒间㊁粒内溶蚀孔隙增多(图4m,n),石英次生加大明显(图4o),颗粒呈线乃至凹凸接触(图7)㊂目前,正经历这一阶段的红层储层主要集中在埋深3000 4500m的南部斜坡带㊁北部洼陷带和陡坡带,对应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㊁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扇三角洲㊂但扇三角洲储集体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较差,经历了早期碱性流体作用阶段后,在胶结和压实双重减孔机制下,原生孔隙所剩无几,储层内部缺少可沟通有机酸的通道,同时扇三角洲主要位于洼陷边缘,距沙四上亚段生烃中心相对较远,本身受有机酸的波及也较弱,造成扇三角洲虽经历了酸性流体波及,但形成的次生孔隙甚少,储层致密㊂因此,中期酸性流体溶蚀主要作用于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图6)㊂㊃4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㊀㊀3.2.3㊀晚期碱性流体胶结阶段随着埋深增大㊁地温升高,有机酸逐渐被分解,酸性流体消耗殆尽,地层水又转变为弱碱性㊂这一阶段岩石逐渐达到压实极限,压实减孔主导储集空间演化,同时在晚期弱碱性流体环境影响下铁方解石胶结物出现并充填储集空间(图4p),储集空间逐渐被压实㊁胶结殆尽㊂总体上这一阶段红层储层已非常致密,矿物颗粒在强烈的压实作用下发育部分破裂缝,岩石基本到达不可再压实程度[20-21],颗粒呈缝合线接触,存在少量铁质碳酸盐岩胶结物(图7)㊂4㊀红层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红层储层成岩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存在3000m以浅原生孔隙发育的冲积扇成因储集体及3000m以深次生孔隙发育的辫状河㊁辫状河三角洲成因储集体2种有利储层类型㊂4.1㊀原生孔隙发育的有利储层分布对于原生孔隙发育的冲积扇成因储集体而言,其不同亚相之间的颗粒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存在一定差异,决定着抗压实能力的差异及原生孔隙的保存程度㊂一般而言,扇根亚相沉积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最差,抗压实能力最低;扇端亚相在经历较长搬运距离后,沉积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相对较好,抗压实能力相对较强;扇中亚相介于扇根与扇端之间,不同亚相沉积物抗压实能力存在差异,最终造成不同亚相储层物性也具有一定差异㊂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冲积扇扇根㊁扇中㊁扇端平均孔隙度分别为9.35%㊁12.71%和17.01%,因此冲积扇储集体中原生孔隙保留程度较高的有利亚相类型主要为扇端㊂原生孔隙发育的有利储层类型主要位于南部盆缘,由陈家庄凸起物源区提供物源形成的冲积扇前端,呈裙带状展布(图8)㊂4.2㊀次生孔隙发育的有利储层分布研究区辫状河㊁辫状河三角洲成因储集体中次生孔隙的发育得益于上覆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所生成有机酸的溶蚀,沙四上亚段的有机酸在洼陷中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通过断裂输导或直接对接沙四下亚段而进入到红层储层中㊂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集中在洼陷中心部位,故沙四下亚段受有机酸强烈溶蚀发育次生孔隙的井也集中于洼陷中心部位(图8),这一区域正为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发育区(图2);而洼陷边缘的冲积扇和扇三角洲远离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发育区和上覆地层异常高压中心,加之缺少断裂输导而没有受到有机酸影响,为正常压实区[22-26]㊂因此,处于洼陷中心受有图8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有利储层分布Fig.8㊀DistributionoffavorablereservoirsinlowerEs4submemberinBonanSubsag,Jiya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㊃52㊃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孟涛.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有利储层成因机制㊀机酸波及强烈㊁上覆地层发育异常高压及具有可沟通有机酸的断裂,是决定红层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关键要素㊂综合洼陷带区域展布㊁沙四上亚段压力系数1.2等值线㊁沙四下亚段断裂及辫状河㊁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分布,研究区次生孔隙发育的有利储层主要位于洼陷带的辫状河道和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中,呈带状㊁叠合连片状分布(图8)㊂实际上,发育次生孔隙的探井以及目前已发现的沙四下亚段油气储量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图8)㊂5㊀结论(1)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沉积存在冲积扇 辫状河 辫状河三角洲 湖泊以及扇三角洲 湖泊2种沉积体系类型㊂冲积扇㊁扇三角洲沉积以岩屑砂岩为主;辫状河沉积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辫状河三角洲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㊂冲积扇储集体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物性较好;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物性中等;扇三角洲储集体储层致密,物性偏低㊂(2)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B期,少部分处于中成岩A期㊂红层储层经历了早期碱性胶结㊁中期酸性溶蚀及晚期碱性胶结3个成岩演化过程㊂早期碱性胶结作用后残留有一定数量原生孔隙;中期酸性溶蚀作用后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受晚期碱性胶结作用影响的储层储集空间消耗殆尽,储层致密㊂(3)原生孔隙发育的有利储层主要受埋深与有利相带决定,研究区这一有利储层类型发育在3000m以浅的南部洼陷边缘带,位于冲积扇前端呈裙带状展布;次生孔隙发育的有利储层主要受有机酸㊁上覆地层异常高压及断裂体系控制,研究区这一有利储层类型位于洼陷带辫状河㊁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发育区,呈带状㊁叠合连片状分布㊂参考文献:[1]㊀李廷勇,王建力.中国的红层及发育的地貌类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4):427-431.㊀㊀㊀LITingyong,WANGJianli.Chineseredbedsanddevelopinglandforms[J].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2,25(4):427-431.[2]㊀谭先锋,蒋艳霞,田景春,等.济阳坳陷古近系孔店组层序界面特征及时空属性[J].石油实验地质,2014,36(2):136-143.㊀㊀㊀TANXianfeng,JIANGYanxia,TIANJingchun,etal.SequenceinterfacecharacteristicsandspatialandtemporalpropertiesofKongdianFormationofPaleogeneinJiyangDepression[J].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2014,36(2):136-143.[3]㊀李继岩.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东段红层储层成岩环境时空演化及成岩孔隙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38(1):90-97.㊀㊀㊀LIJiyan.Temporal-spatialevolutionofdiageneticenvironmentanddiagenesisporeevolutionaryprocessofredbedsintheeasternDongyingSag,BohaiBayBasin[J].Oil&GasGeology,2017,38(1):90-97.[4]㊀董大伟,李继岩,王晓蕾,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东部孔店组红层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5):20-29.㊀㊀㊀DONGDawei,LIJiyan,WANGXiaolei,etal.Reservoircharacteris⁃ticsandcontrollingfactorsofredbedofKongdianFormationineasternDongyingDepression,BohaiBayBasin[J].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2017,41(5):20-29.[5]㊀牛栓文,李继岩.东营凹陷东段始新统红层储层多重成岩环境及演化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35(5):661-669.㊀㊀㊀NIUShuanwen,LIJiyan.MultiplediageneticenvironmentsandevolutionarypatternsoftheEoceneredbedsintheeasternDongyingSag[J].Oil&GasGeology,2014,35(5):661-669.[6]㊀李继岩,宋国奇,王晓蕾,等.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红层与博兴洼陷灰层滩坝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26(2):269-276.㊀㊀㊀LIJiyan,SONGGuoqi,WANGXiaolei,etal.Studyonthediffe⁃rencesofdiageneticevolutionunderdifferentsedimentaryenvi⁃ronment:takeanexampleofthered⁃bedsofWangjiagang,DongyingSagandOligocenegray⁃bedsbeach⁃barofBoxingSag[J].NaturalGasGeoscience,2015,26(2):269-276.[7]㊀余义川,德勒恰提㊃加娜塔依,陈春勇,等.济阳坳陷博兴洼陷南部孔店组储层特征[J].煤炭技术,2017,36(11):114-115.㊀㊀㊀YUYichuan,JANNEYD,CHENChunyong,etal.Reservoircharac⁃teristicsofKongdianFormationinsouthernBoxingSagofJiyangDepression[J].CoalTechnology,2017,36(11):114-115.[8]㊀刘鹏.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储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㊀㊀㊀LIUPeng.ThecharacteristicsofdepositionalreservoirsandtheireffectsonhydrocarbonaccumulationintheupperpartofthefourthmemberofShahejieFormationinBonanSag[D].Qing⁃dao: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EastChina),2014.[9]㊀宋国奇,刘华,蒋有录,等.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组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4,36(1):33-38,45.㊀㊀㊀SONGGuoqi,LIUHua,JIANGYoulu,etal.Genetictypesand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crudeoilsfromShahejieFormationinBonanSubsag,ZhanhuaSag,JiyangDepression[J].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2014,36(1):33-38,45.[10]㊀刘军锷.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富集规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4.㊀㊀㊀LIUJune.Petroleumaccumulationandsedimentfeaturesofred㊃6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㊀㊀bedsinthelowerEs4ofBonanSag,theJiyangDepression[D].Wuhan: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2014.[11]㊀张志全.渤南洼陷沙四段下亚段沉积相识别[J].河南石油,2003,17(4):22-25.㊀㊀㊀ZHANGZhiquan.IdentificationofsedimentaryfaciesofthelowerⅣintervaloftheShahejieFormationinBonanSag[J].HenanPetro⁃leum,2003,17(4):22-25.[12]㊀王真.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㊀㊀㊀WANGZhen.ThesedimentarysystemstudyintheLowerFourthMemberofShahejieFormationintheBonanSubsag[D].Qing⁃dao: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EastChina),2013.[13]㊀陈阳,张扬,朱正杰,等.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序列及石油地质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19,24(3):313-322.㊀㊀㊀CHENYang,ZHANGYang,ZHUZhengjie,etal.Earlysedi⁃mentarysequenceandpetroleumgeologicalsignificanceoffaul⁃tedbasins:acasestudyonthelowerEs4inBonanSag,JiyangDepression[J].ChinaPetroleumExploration,2019,24(3):313-322.[14]㊀李文浩,张枝焕,昝灵,等.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其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5):766-777.㊀㊀㊀LIWenhao,ZHANGZhihuan,ZANLing,etal.Lowerlimitsofphysicalpropertiesandtheircontrollingfactorsofeffectivecoarse⁃grainedclasticreservoirsintheShahejieFormationonnorthernsteepslopeofBonanSubsag,theBohaiBayBasin[J].Oil&GasGeology,2012,33(5):766-777.[15]㊀邱桂强.东营凹陷古近系成岩层序特征与储集差异性分析[J].沉积学报,2007,25(6):915-922.㊀㊀㊀QIUGuiqiang.AnalysisonLowerTertiarydiageneticsequencecharacteristicsandtheirdifferencesofreservoirsinDongyingSag[J].ActaSedimentologicaSinica,2007,25(6):915-922.[16]㊀吴富强,李后蜀,胡雪,等.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成岩史恢复及成岩模式建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6):1-4.㊀㊀㊀WUFuqiang,LIHoushu,HUXue,etal.DiagenetichistoryofEs4inBonanSubsagofZhanhuaSagandestablishmentofdia⁃geneticmodel[J].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2001,8(6):1-4.[17]㊀陈永峤,于兴河,周新桂,等.东营凹陷各构造区带下第三系成岩演化与次生孔隙发育规律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1):68-74.㊀㊀㊀CHENYongqiao,YUXinghe,ZHOUXingui,etal.ResearchondiageneticevolutionsuccessionandoccurrenceofsecondaryporosityofLowerTertiaryindifferentstructuralbeltofDongyingDepres⁃sion[J].NaturalGasGeoscience,2004,15(1):68-74.[18]㊀宋国奇,刘鹏,刘雅利.渤南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成岩作用与储层孔隙演化[J].沉积学报,2014,32(5):941-948.㊀㊀㊀SONGGuoqi,LIUPeng,LIUYali.Diagenesisandreservoirporosityevolutionofthelowersectionofthe4thmemberofShahejieForma⁃tioninBonanSag[J].ActaSedimentologicaSinica,2014,32(5):941-948.[19]㊀葸克来,操应长,赵贤正,等.霸县凹陷古近系中深层有效储层成因机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25(8):1144-1155.㊀㊀㊀XIKelai,CAOYingchang,ZHAOXianzheng,etal.Geneticmecha⁃nismofPaleogenemiddle-deepeffectivereservoirsinBaxianSag[J].NaturalGasGeoscience,2014,25(8):1144-1155.[20]㊀宋磊,宁正福,孙一丹,等.联合压汞法表征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J].石油实验地质,2017,39(5):700-705.㊀㊀㊀SONGLei,NINGZhengfu,SUNYidan,etal.Porestructurecharacterizationoftightoilreservoirsbyacombinedmercurymethod[J].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2017,39(5):700-705.[21]㊀曹忠祥,张宇,蔡攀,等.济阳坳陷精细勘探新成果与启示[J].中国石油勘探,2016,21(3):14-23.㊀㊀㊀CAOZhongxiang,ZHANGYu,CAIPan,etal.NewachievementsandrecognitionsoffineexplorationinJiyangDepression[J].ChinaPetroleumExploration,2016,21(3):14-23.[22]㊀梁金萍,国景星,于洪洲.冲积 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探讨及其在济阳坳陷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1):15-17.㊀㊀㊀LIANGJinping,GUOJingxing,YUHongzhou.Discussiononthestratigraphicmodelinalluvial-fluvialfaciessequenceanditsapplicationinJiyangDepression[J].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2005,12(1):15-17.[23]㊀姜超.断陷湖盆斜坡带重力流砂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南部斜坡带沙三段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8,25(1):6-13.㊀㊀㊀JIANGChao.Characteristicsandmodelofgravityflowsandbodydepositionintheslopezoneofriftedlacustrinebasin:acasestudyfromtheSha3memberinthesouthslopezoneofBonanSag,ZhanhuaDepression[J].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2018,25(1):6-13.[24]㊀朱筱敏,米立军,钟大康,等.济阳坳陷古近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J].古地理学报,2006,8(3):295-305.㊀㊀㊀ZHUXiaomin,MILijun,ZHONGDakang,etal.Paleogenediage⁃nesisanditscontrolonreservoirqualityinJiyangDepression[J].JournalofPalaeogeography,2006,8(3):295-305.[25]㊀孟昱璋,刘鹏.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孔隙演化[J].中国石油勘探,2015,20(6):14-21.㊀㊀㊀MENGYuzhang,LIUPeng.Diagenesisandporousdevelopmentofclasticrockinupperpartof4thmemberofShahejieForma⁃tioninBonanSagofJiyangDepression[J].ChinaPetroleumExploration,2015,20(6):14-21.[26]㊀吕明才,张立强,史文东,等.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冲积体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6):5-9.㊀㊀㊀LVMingcai,ZHANGLiqiang,SHIWendong,etal.Characteris⁃ticsandevaluationoftheclasticreservoirsinKongdianMemberinthesouthernslopebeltofDongyingSag[J].JournalofXi 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4,19(6):5-9.(编辑㊀徐文明)㊃72㊃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孟涛.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有利储层成因机制㊀。

三合村向斜沙四段成藏规律研究及认识

三合村向斜沙四段成藏规律研究及认识

三合村向斜沙四段成藏规律研究及认识作者:聂聪谷冠银张凤张亮刘斌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8期摘要三合村向斜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南部缓坡带上,由于北部垦西低突起的存在,以往观念认为渤南洼陷的油气向浅层网毯式运移,中古生界产状下倾,常压倒灌能力不足,油源存在问题。

但向斜区内钻探的罗322、垦119等井在沙四段-中生界均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拓宽了研究人员的思路,负向构造也是成藏的有利区带。

关键词三合村向斜负向构造不整合面地层油藏中图分类号:TE112 文献标识码:A1区域概况三合村向斜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南部缓坡带上,为受孤南-垦西断层控制的北断南超次级箕状洼陷,北与垦西突起以断层接触,东以低突起与孤南洼陷毗邻,总体呈北东东—南西西方向展布。

洼陷内部沙河街组各亚段均较发育,其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减薄并向其南侧的陈家庄凸起依次超覆尖灭。

洼陷沉降中心位于孤南断层下降盘,轴线呈北东东方向延伸,并与孤南断层平行。

洼陷内勘探局面多年停滞不前,均为零星出油点。

2勘探新发现及启示(1)洼陷含油,负向构造也可成藏。

该区北部发育古梁,罗322井在沙四-中生界见油气显示近100米,洼陷内含油,勘探潜力较大。

(2)小洼陷可能具有生油能力。

三合村向斜烃源岩厚度达到一定规模,垦66井沙三段发育暗色泥岩,底部高电阻,有机质丰富,小洼陷可能具备生油能力。

(3)洼陷油源汇聚,具备巨大勘探潜力。

该区具有沟通渤南洼陷的条件,沙四上时期,三合村与渤南主体为一体,具有地层沉积的连续性,沙三前期,孤南断层开始活动。

小型洼陷可能生油,又具备远源供油条件,整个洼陷成为油气汇集区,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3基本地质特征分析3.1地层展布特征三合村向斜内沙河街组地层往南超覆,馆陶披覆。

古生界地层主要残留寒武、奥陶、石炭二叠系。

各层组的地层歼灭线盖层不一,除寒武、奥陶系歼灭线被沙一泥岩、生物灰岩覆盖外,石炭-二叠上覆多为沙三段暗色泥岩、油泥(页)岩,封盖效果较好。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成因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成因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成因
渤南洼陷位于华北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古近系盆地,由长城岭、游仙岭、曹妃甸岭、榆林岭波动带组成,总面积超过
10万平方公里。

该区域成熟度较高,沙四下亚段是洼陷内部
上新统沙河街组的沉积中部,主要以砂岩、泥岩为主,其中以砂岩占主导地位,因此该地区的前缘三角洲是该地区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前缘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复杂,其中主要受到下面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控制新生源沉积的各类河流的水动力因素。

渤南洼陷区域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和平原,其中的河流水体以长城岭和榆林河砂石为主。

由于河流的水动力较强,流速较快,可以将砂石颗粒带入到前缘三角洲的发育地带,为储层提供原油的来源。

第二、场地因素的控制。

渤南洼陷地区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水平构造和垂直构造交叉分布。

这种地质构造的特点为前缘三角洲的储层提供了丰富的隐蔽储层,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较容易形成具有优良性质的油气藏。

第三、外界环境的影响。

渤南洼陷区域温度适宜,降雨充沛,相对湿度比较高,这些外界环境的因素加上丰富的都是石油产区,为前缘三角洲形成了成熟的生物环境,为储层中油藏含量的形成和储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前缘三角洲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受
到控制河流水动力、场地条件和外界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些成因因素相互作用,为该地区生产高品质石油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东营凹陷南斜坡西段孔一-沙四下亚段红层成藏特征

东营凹陷南斜坡西段孔一-沙四下亚段红层成藏特征

东营凹陷南斜坡西段孔一-沙四下亚段红层成藏特征
崔建国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5)001
【摘要】孔一-沙四下亚段是红层的主要发育层段,是东营凹陷南部勘探程度较低的层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谈层系成藏规律复杂,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通过对成藏的系统剖析,明确研究区具有"三洼三层"的供油特点,输导体系分为两种运聚模式,提出油源断层断距决定上升盘有利含油层段等新的成藏认识,能够有利的指导红层的勘探,对东营南坡油气勘探和储量接替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3页(P4-6)
【作者】崔建国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四上亚段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研究 [J], 刘伟;吕优良;徐徽;李文阔
2.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上亚段成藏规律研究 [J], 李润芳;李忠权;张凌上
3.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类 [J], 孟江辉;刘洛夫;姜振学;高永进
4.因子分析在红层储层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以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为例 [J],
王思涵; 张立强
5.因子分析在红层储层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以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为例 [J], 王思涵;张立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方王地区红层沉积特征及勘探方法研究

平方王地区红层沉积特征及勘探方法研究

平方王地区红层沉积特征及勘探方法研究摘要沙四下-孔店组红层是平方王地区勘探程度较低的层系。

本文通过古地形恢复和钻井资料统计确定出本区红层为氧化环境下的陆相碎屑岩沉积,是比较典型的洪水-漫湖沉积体系;通过测井约束反演进行储层描述,并重点对断块圈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落实了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

关键词古地形恢复;沉积相;成藏控制因素;反演;圈闭有效性;泥岩涂抹因子平方王地区地处山东省滨州市杜店区。

该地区位于东营凹陷最西部尚店-平方王断裂鼻状构造带的东南端,东为利津、南为博兴、西为里则镇洼陷所环抱,西北部以鞍状与尚店油田相连。

该油田从1965年开始地震勘探,经40余年的勘探部署,到2005年底,在沙一下、沙二、沙四上、中、下、寒武系和前震旦系等不同层位均见到油气层。

共探明并上报10个探明储量单元,探明含油面积39.7Km2,石油地质储量6172万吨;含气面积21.3km2,天然气储量17.94亿方。

而这些储量的取得,绝大部分都是在1980年之前完成得,自1980年以后,该地区已经有近30年在没有取得大的突破。

根据储量上报资料,整个平方王地区红层仅在南部的滨169块上报孔店组探明含油面积1.7km2,探明储量137万吨。

而通过老井复查,发现本区已经有30余口井钻遇沙四下-孔店组红层地层,其中14口见到了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且具有一定连片含油的趋势,说明孔店组仍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但同时也有一些探井由于圈闭不落实或储层条件差等原因而相继落空,说明了红层油藏的复杂性。

地质认识水平制约了红层的勘探。

1沉积特征1.1沉积模式平方王地区沙四下红层是形成于氧化环境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其填隙物颜色以偏红、褐的氧化色调为主,成因上与区域性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沙四下红层从垂向相序叠加特征来看整体上表现了一个水进的过程,水体环境从早期的强氧化向沙四中时期的弱还原环境逐渐过渡演化。

沿沉积走向从湖盆边缘的粗粒相沉积向洼陷中央逐渐相变为细粒的咸化浅湖沉积。

博兴洼陷沙四段下亚段红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博兴洼陷沙四段下亚段红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博兴洼陷沙四段下亚段红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胥冬梅;吴明荣
【期刊名称】《油气地球物理》
【年(卷),期】2011(009)002
【摘要】胜利油区博兴洼陷沙四段下亚段广泛发育陆相红层。

根据地化、钻井岩心等资料,结合地震相、古地形特征及陆相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规律,认为红层岩性主要为红色、褐色砂岩、泥岩互层,是一套形成于滨浅湖背景下的洪水漫湖沉积。

红层的油藏分布规律为:①构造背景控制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油气主要集中在鼻状构造的较高部位;②受沉积影响,储层在横向上及纵向上的变化较快,储层平面特征决定油气的富集程度;③油源断层的断距决定油气输导体系的有效性,由于红层本身不具备生烃能力,油源断层的落差要大于150m,才能使上升盘的储层与下降盘的油源实现对接成藏。

弄清红层油气藏成藏规律不仅能够从理论上指导博兴洼陷红层油气藏的勘探与生产,同时也对其他地区的红层研究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胥冬梅;吴明荣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257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相关文献】
1.东营凹陷南斜坡西段孔一-沙四下亚段红层成藏特征
2.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有利储层成因机制
4.因子分析在红层储层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以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为例
5.因子分析在红层储层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以渤南地区沙四下亚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 近期完钻 的Y 7 井 , 17 靠近断层洼陷带 , 红层储层 G X潜 山 、 D凸起 以及 CZ凸起 多 重物 源 , G J 导致 了沙 发育 , 见多套油气显示 , 明沙四下红层勘探的复杂 四段红层 变得复杂 , 说 整体表现为北断南超 , 底超顶 性 。因此 , 红层 的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研究是深入 剥 。 评价沙 四下红层 的关键。
第 l卷 第 2 O 期
阎丽艳等 :N地区沙 四下红层成藏条件及成藏 规律 研究 B
21 红层 成 藏 的 关键 条 件 . 从 已钻井 成藏 情 况看 , 同一个 断 阶 内 , 藏井 位 成
段烃源岩与红层对接 , 主要形成构造一岩性油气藏 ; ③常压单源成藏模式 , 主要存在于南部缓坡常压带 , 只存在沙三段烃源岩 , 成藏不及高压区 , 主要形成地 层、 构造油气藏。
大多靠近油源断层 , 而远离油源断层 的井油气显示
相 对 较 差 , 说 明油 气运 移 的优 势 通道 是 沿 油 源 断 这 层 面 向上 运移 , 沿断 层 横 向运移 能力 相对 较 弱 , 而 也
说明沙 四下红层沿对接红层储层就近运移 , 其储层 平 面沉 积存 在 较强 的非 均 质性 。
22 油气 成 藏 的 主控 因素 .

3 结论
( ) N地 区 沙 四下 红 层 储 层发 育 情 况 、 力 大 1B 压 小、 油源断层、 烃源岩之间的相互配置关系共 同控制 了油气 成 藏 。
综合岩心及单井分析认为 , 四下红层为河 流 沙 冲积平原沉积体系 , 发育沉积扇 、 辫状河河道 、 泛
成藏规律 综合研 究后发 现 , 其主 要受储集 层、 烃源岩 、 导层 、 输 盖层 等要 素的影响 , 中储 层和 生油岩是红 层成藏 其 的基 础条件 , 油气运 移通道 是红层 成藏 的关键条件 , 层压 力、 地 油源 断层与储层 和烃源岩 的配置 关系是红层 油气
藏成藏 的主控 因素。 关键 词 : 四下 红层 ; 沙 成藏条件 ; 成藏 规律 ; N地 区 B
B 洼 陷位 于 B W盆地 J N H Y坳陷 Z H凹陷 中部 ,
沙 四段 地 层 自下 而上 分 为 沙 四下红 层 、 四上 滩 坝 沙

深湖相富含有机质的泥质沉积物。该时期烃源岩 主要由富含藻类 的油页岩、 灰质油泥岩 、 油泥岩和灰 ( ) 钙 质泥岩组成 , 厚度 约为 50 有机质类 型以 I 0 m,

层粉 细砂岩 , 河漫湖泊为大套 泥岩夹薄层泥质粉砂 岩。冲积扇前方发育河道 , 呈多物源特点 , 但该区储 层 在横 向及垂 向上存在着非 常强 的非 均质性 。如 L8 6 井钻遇的沙 四下红层 l 砂组获高产油流 , 但其东 部邻 近 L 8 井 1 62 砂组 缺乏对应储层 , 主要为泥岩 , 储层变化很快 。因此 , 寻找稳定 的储层特别是物性 好 的储层是红层成藏 的基础条件 。 B 地 区沙 四段 由于膏岩的存在 , N 地层普遍存在 着异 常高压 , 压力系数为 1 , _ 南部缓坡带 为常压 区 4 ( ) 图5 。北部地 区普遍发育沙 四上暗色泥岩烃源岩 和沙 三 段 烃 源 岩 , 部 烃 源岩 主要 为 沙 三段 暗色 泥 南
滥平原 、 河漫湖泊 。结合 已钻井资料分析 , 扇体 以 砾状 砂岩 及 含 砾 砂 岩沉 积 为 主 , 状 河 道 主 要 以含 辫
砾砂 岩 、 含砾 细 砂岩 为 主 , 滥平 原 主要 为 泥岩 夹薄 泛
() 2在北部高压双源和高压单源成藏模式区域 , 优先寻找油源断层附近优质储层发育区岩性及地层 岩性圈闭; 在南部常压单源成藏模式 区域 , 重点寻 找 油源 断层 附近 的地 层及 构造 圈 闭 。
勘探 潜 力 。随 后在 其西 北 部部 署 的 Y18 , 四上 7井 沙
沙 四段 下 亚段 沉积 时 期 ,N地 区处 于左 旋走 滑 B
滩坝获可喜工业油流 , 四下红层储层发育但无显 沙
向右旋走滑的过渡时期 , 主要受到 G X断层 、X L 断层 以及 Y D断层 差异 性 活 动 的影 响 ( 1 , 图 )同时 接受 了
和顶部 的膏( 岩密集段 3 灰) 部分 。在沙四段上亚段
碳酸盐岩 和砂岩滩 坝油藏 已经取得 了 良好勘探 效 型为主 , 有机质丰度高 , 有机碳含量高 , 生烃潜力大, 果 ; 四段下 亚 段红 层作 为勘 探新 层 系 , 知 程度 较 是 一 套较好 的烃源 岩 。沙 四段上 亚段 膏岩 之 间沉 积 沙 认 低, 早期仅 在 L 7 L 0 1、 2 等井发现零 星 出油点 , 量 产
1 成藏 条件
油气成藏要素包括生 、 、 、 运、 、 , 储 盖 圈、 聚 保 这 些要素对成藏有着重要的影响。经过深入分析研究 发现 , 影响 B 地 区沙 四下红层油气成藏 的主要 因 N 素为 烃 源岩 、 构造 演化 、 区域 盖层 及运 气运 移通 道 。
11 烃 源 岩 .
B 地 区存在沙一段 、 N 沙三段油页岩 以及沙 四段 上 亚段 暗色膏泥岩 等多套烃源岩 。沙 三段沉 积时 期 ,N洼陷处于盆地断陷时期 , B 沉积 了巨厚 的半深
图 1 N地 区沙 四下顶面构造 B
收稿 日期 :0 11-8 改 回日期 :0 1 2 5 2 1-1 ; 2 2 1- . 12 作 者简介 : 阎丽艳 , , 女 油气 田开发工程 专业硕 士研究 生 , 现主要从事地震资料解释和地 质研究 工作 。
的暗 色 膏泥 岩 , 有机 质类 型 以 I 一Ⅱ型为 主 , 有机碳 含 量 较沙 三段 的有 机碳 含量 低 , 到 了生烃 门限 , 达 也
1 平 面储 层 分 布 . 2
低, 油性差 , 认为沙 四下 红层成藏条件较差 。2 1 00 年 完 钻 的 L 8 钻 遇 沙 四下 红 层并 获得 日产 7t 6井 8工 是 一套 较好 的烃源 岩n 。 业油流 , 不仅改变了以往红层不能高产的认识 , 而且 显示 出红层具有优越 的油气成藏条件 , 具有较大的
油 气 地 球 物 理O HYSC E R E M E P IS
第 1卷 第 2 0 期
B N地区沙四下红层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研究
阎丽艳 , 刘升余 , 朱定蓉
胜利 油 田分公 司物探研究 院
摘要 : 四下红层 作为 B 沙 N地 区勘探 的新 层系 , 勘探 程度 较低 。结合 已钻 井的实 际情况 , 对本 区红层 成藏条件 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