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习题集 第十章 重要内容及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八版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

生理学第八版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

第十章神经系统试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2.突触小体3.神经冲动4.神经的营养性作用5.轴浆运输6.突触7.接头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10.突触后抑制11.突触前抑制1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13.电突触传递14.神经递质15.神经调质16.受体17.反射18.特异性投射系统1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20.牵张反射21.去大脑僵直22.脊休克23.运动单位24.牵涉痛25.生物节律26.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27.大脑皮质的一侧优势二、填空题28.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和 ,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

29.从功能学角度来看,一个神经元一般分为、、、四个重要的功能部位。

30.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和。

31.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得多,这是由于有髓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是传导。

32.轴突内的轴浆呈性流动特征,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轴浆运输可分为和两类轴浆运输。

33.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有和两方面作用。

、34.一个经典的突触包括、和三个组成部分。

35.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通常将突触分为、和三类突触。

36.突触传递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可以看成是的传递过程,这一过程与的传递过程非常相似。

37.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离子浓度有关,当细胞外液中浓度降低或浓度升高时,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反之,则释放增多。

38.在哺乳动物中,所有的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活动引起,该抑制可分为抑制和抑制。

39.根据突触前后成分之间有无紧密的解剖学关系,可分为突触和突触。

4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有关结构叫,其内含有的突触小泡贮存有大量的。

41.根据化学结构可将神经递质和调质分为、、、及肽类、嘌呤类、脂类、气体类。

42.一般认为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和三个特性。

43.从神经递质与受体激活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生物效应来看,可将受体分为两大家族,即的受体和的受体。

44.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有、、、四种类型。

生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篇一: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学习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生殖 3、兴奋性 4、稳态 5、自身调节 6、反射弧 7、反射 11、反馈 12、正反馈 13、负反馈 14、神经调节 15、神经-体液调节 16、前馈 17、生理学 18、反应 19、阈刺激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d.体育科学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b.神经冲动c.电位变化d.反射活动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正反馈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负反馈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

a.负反馈调节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d.减压反射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b.脑脊液 c.血液d.淋巴液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a.固定不变 b.随机多变 c.相对稳定 d.绝对不变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a.神经调节 b.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12、负反馈的调节作用是。

a.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途径 b.使血压c.使心率不致上升过快 d.使排尿反射进一步增强13、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14、体液是。

a.细胞内的液体 b.细胞外的液体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d.血液1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大学生理学第十章习题

大学生理学第十章习题

名词解释1.突触传递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4.神经递质5.神经调质节器6.神经的营养性作用7.中枢延搁8.突触前抑制9.胆碱能纤维 10.肾上腺素能纤维 11.胆碱受体 12.M样效应 13.肾上腺素受体 14.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15.特异投射系统 16.非特异投射系统 17.牵涉痛 18.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19.腱反射 20.肌紧张 21.脊休克 22.去大脑僵直 23.条件反射的强化24.第二信号系统 25.学习与记忆问答题1.试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比较兴奋性突触传递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异同。

2.阐述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3.简述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机理。

4.阐述述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组成、特点和作用。

5.简述内脏痛的特征及牵涉痛的产生原因及临床意义。

6.阐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形及意义。

7.试根据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分析去大脑僵直的形成原理。

8.试述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和特点。

9.阐述自主神经纤维的分类、作用的受体及效应。

10.阐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和意义。

11.试述正常脑电波的分类及各波的意义。

12.简述睡眠的时相及睡眠时身体生理功能的变化。

选择题1.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许多突起B.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C.具有支持的作用D.没有轴突E.没有细胞分裂能力2.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A.与阈电位成正比B.与髓鞘化的程度成反比C.与纤维直径成正比D.与刺激强度成正比确E.温度降低,传导速度加快3.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失去了神经冲动的影响B.因肌肉瘫痪使供血减少所致C.肌肉受到病毒的侵害D.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E.肌肉失去了运动功能所致4.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呈双向传递B.不易疲劳C.突触延搁D.不能总和E.呈衰减性5.神经冲动抵达末稍时,对神经递质释放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离子是:A.Cl-B.Ca2+C.Mg2+D.Na+E.K+6.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冲动引起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Ca2+进入突触前膜内C.递质使突触后膜对Na+、K+,特别是K+通透性增高D.突触后膜发生约5~10mv的局部去极化E.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种离子在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高?A. Ca2+B. Na+C. K+D.Na+和K+,尤其是Na+E.Cl-和K+,尤其是Cl-8.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哪种离子在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加?A.Na+、Cl-、K+,尤其是K+B.Ca2+、K+、Cl-,尤其是Ca2+C.Na+、K+,尤其是Na+D.K+、Cl-,尤其是Cl-E.K+、Ca2+、Na+,尤其是Ca2+9.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超极化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E.由于突触前膜所引起的超极化10.突触后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突触后膜的超极抑制B.经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而实现C.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D.突触后膜产生IPSPE.由于突触前膜部分去极化所致11.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均属于:A.突触后抑制B.突触前抑制C.周围性抑制D.交互抑制E.前馈抑制12.空间总和的结构基础是:A.辐散式联系B.环路式联系C.聚合式联系D.链锁式联系E.单线式联系13.在反射活动中,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刺激的强弱B.感受器的敏感性C.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D.中枢突触的多少E.效应器的敏感性14.关于突触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呈单向传递B.通过突触时传递速度较慢C.可以总和D.兴奋节律保持不变E.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15.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B.一般是在神经末梢突触小泡中合成C.曲张体是非突触传递释放递质的部位D.受体阻断剂可阻断递质的传递作用E.递质释放后很快被降解或回收而失去作用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A.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B.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C.躯体运动神经末梢D.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17.胆碱能M型受体存在于:A.胆硷能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B.神经-肌肉接头的后膜上C.受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虹膜辐射状肌上D.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上E.受交感节前纤维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上18.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A.α受体B.β受体C.N型受体D.M型受体E.N型和M型受体19.下列各项中,属于N样作用的是:A.心跳加强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C.瞳孔扩大D.汗腺分泌E.骨骼肌收缩20.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肾上腺素B.多巴胺C.5-羟色胺D.乙酰胆碱E.去甲肾上腺素21.导致心肌收缩加强的肾上腺能受体是:A.α受体B.β1受体C.N1受体D.N2受体E.M受体22.以下属于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核团是:A.联络核B.网状核C.感觉接替核D.髓板内核群E.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23.来自躯体感觉的传入纤维在丘脑更换神经的主要核团是:A.内侧膝状体B.外侧膝状体C.后腹核D.丘脑前核E.外侧腹核24.内侧膝状体接受下列哪种感觉纤维投射?A.内侧丘系B.三叉丘系C.视觉传导束D. 听觉传导束E.脊髓丘脑前束25.以下属于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细胞群是:A.联络核和髓板内核群B.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C.感觉接替核D.联络核E.髓板内核群26.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特异性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B.通过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通过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激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D.通过特异性投射系统激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E.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系统,不易受药物的影响27.不属于内脏痛特点的是:A.对切割、烧灼等剌激不敏感B.必定有牵涉痛C.对牵拉、缺血等剌激敏感D.对剌激的分辨力差E.缓慢、持续、定位不清楚28.牵涉痛是指:A.内脏疾病引起相邻脏器的疼痛B.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疼痛C.神经疼痛向体表投射D.按压体表引起部分内脏疼痛E.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一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29.一急腹症患者,右上腹剧痛,并感右肩胛部皮肤痛疼,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最大可能是在:A.胃窦部B.十二指肠C.肝胆D.右肾E.胰头部30.关于脊髓休克的下列论述,错误的是:A.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即暂时丧失B.脊休克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可逐渐恢复C.动物进化程度越高,其恢复速度越慢D.脊髓休克的产生,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E.反射恢复后,第二次横断脊髓,不再导致休克31.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A.伸肌反射B.肌紧张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翻正反射E.腱反射32.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B.受高位中枢的调控C.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D.牵张反射在抗重力肌表现最为明显E.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即永远消失33.有关脑干网状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肌紧张既有抑制作用也有加强作用B.网状结构的抑制作用有赖于高级中枢的存在C.可通过改变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来调节肌紧张D.在中脑水平切断脑干后,网状结构易化系统占优势,可导致去大脑僵直E.切断去大脑动物脊髓背根,去大脑僵直现象仍存在34.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出现去大脑僵直,其原因是脑干网状结构:A.抑制区活动增强B.易化区活动增强C.组织受到破坏D.组织受到刺激E.出现抑制解除35.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A.肌张力降低B.偏瘫C.静止性震颤D.意向性震颤E.位置性眼震颤36.有关震颤麻痹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变主要位于纹状体B.主要症状是肌张力降低C.常伴有随意运动过多D.由于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障碍而引起E.治疗震颤麻痹的最佳药物是利血平37.舞蹈病主要是因为下列哪条通路受累引起的: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易化通路B.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抑制通路C.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D.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病变38.小脑前叶的主要功能是:A.维持身体平衡B.维持躯体姿势C.发动随意运动D.调节肌紧张E.完成精细动作39.下列对皮质运动区功能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央前回是主要运动区B.交叉支配,头面部多数为双侧C.肌肉的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代表区越大D.倒置排列,头面部是正立的E.人工刺激所引起的肌肉运动反应为协同性收缩40.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A.调节肌紧张B. 协调肌群动作C.发动随意运动D.维持躯体姿势E.维持身体平衡41.下列哪条通路不属于锥体外系?A.网状脊髓束B.顶盖脊髓束C.红核脊髓束D.皮质脊髓束E.前庭脊髓束42.有关交感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B.支配几乎所有内脏器官C.安静时紧张性活动较弱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E.在应急反应中活动明显加强43.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A.瞳孔扩大B.糖原分解增加C.逼尿肌收缩D.骨骼肌血管收缩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44.副交感神经对代谢的影响是:A.促进甲状旁腺素分泌B.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C.促进糖原分解D.促进胰岛素分泌E.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45.下列不属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是:A.心跳加快,瞳孔开大B.腹腔内脏血管收缩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D.胃肠平滑肌收缩E.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46.形成条件反射必须经过强化,强化是指:A.增强非条件刺激的强度B.增强非条件刺激的刺激频率C.增强条件刺激的强度D.增强无关刺激的刺激强度E.无关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47.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B.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E.非条件反射48.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后天形成,数量无限B.具有极大的易变性C.具有高度的适应性D.可脱离非条件反射独立完成E. 学习和记忆就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49.新皮质处于紧张活动时脑电活动主要表现为:A.棘波B.-复合波C.β波D.α波E.θ波50.异向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A.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B.促进细胞增殖和成熟C.促进食欲和消化D.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E.促进脑电图的同步化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突触传递:突触传递是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通过传递,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过程。

生理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生理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P22、兴奋性:是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P33、阈值:即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P3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P55、反馈:指由受控部分发出的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P6二、填空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P32、反应的基本形式有兴奋和抑制。

P33、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它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

P3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P5三、A型题1、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E)P7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2、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下列何种现象消失?(D)P5A、反应B、兴奋C、抑制D、反射E、兴奋性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C)P7A、减压反射B、血糖浓度调节C、排尿反射D、体温调节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四、B型题(1~4题备选答案)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1、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A)P52、迷走神经在减压反射中属于(D)P493、窦神经在减压反射中属于(B)P49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D)五、X型题1、神经调节的特点有(A、C、D)P6A、定位准B、作用持久C、迅速D、作用短暂E、作用广泛2、下列哪些属于条件反射的特点?(B、E)P5A、生来就有B、数量无限C、比较固定D、种族共有E、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3、下列生理过程哪些属于负反馈?(A、D、E)P6A、血糖浓度B、分娩C、凝血过程D、体温调节E、血压相对恒定六、简答题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P4答:内环境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房水和脑脊液等。

病理生理学习题 休克

病理生理学习题 休克

第十章 休 克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原因是( )。

A畅急性心肌炎 B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C畅高位脊髓损伤D畅脓毒血症E畅破伤风抗毒素过敏2畅下列休克病因中早期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的是( )。

A畅过敏 B畅创伤 C畅大面积心肌梗死 D畅失血 E畅烧伤3畅正常人体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开放率约为( )。

A畅10% B畅30% C畅50% D畅20% E畅40%4畅下列关于微循环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畅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B畅是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畅主要受神经体液的调节D畅生理情况下微循环的舒缩活动主要由局部产生的舒血管物质进行反馈调节E畅微循环的舒缩活动与缩血管物质无关5畅引起血管收缩的体液因子是( )。

A畅组胺 B畅乳酸 C畅血管紧张素Ⅱ D畅腺苷E畅PGI26畅下列体液因子中哪一项不引起血管舒张?( )A畅激肽 B畅TNF C畅NO D畅内啡肽 E畅内皮素7畅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的原因?( )A畅严重脑部损伤 B畅DIC C畅创伤 D畅脊髓损伤 E畅脊髓麻醉8畅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心肌源性病因?( )A畅急性心包填塞 B畅严重的心律失常 C畅瓣膜性心脏病D畅心肌病 E畅大面积心肌梗死9畅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 )A畅脊髓麻醉 B畅产后大失血 C畅烧伤 D畅剧烈呕吐或腹泻 E畅大汗10畅休克早期血管呈现开放状态的是( )。

A畅动-静脉短路 B畅后微动脉 C畅微静脉D畅微动脉E畅毛细血管前括约肌11畅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畅微动脉收缩 B畅直捷通路关闭 C畅后微动脉收缩D畅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E畅微静脉收缩12畅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特点是( )。

A畅少灌少流、灌大于流 B畅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畅多灌多流、灌少于流08第一部分 习 题 集D畅少灌多流、灌少于流E畅多灌少流、灌大于流13畅缺血性缺氧期血流主要通过( )。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 绪言(一)单项选择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D )A. 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 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 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 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A )A. 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C )A.传入神经B. C. 传出神经 D.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 )A. 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 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 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 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5. 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A )A. 控制系统B. 受控系统C. 控制信息D. 反馈信息6. 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B )A. 控制系统B. 受控系统C. 控制信息D. 反馈信息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C )A. 控制系统B. 受控系统C. 控制信息D. 反馈信息8. 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 看作(D ) A.控制系统 B. 受控系统C. 控制信息D. 反馈信息9.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C )A. 人体血压稳定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 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 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10.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D )中枢 效应器A. 排尿反射B. 排便反射C. 血液凝固D. 减压反射1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C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D. 局部性体液调节12. 条件反射的特征是(D )A. 种族遗传B. 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 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3.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C )A. 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 排尿反射是(D )A. 自身调节B. 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 正反馈调节(二)多项选择1. 下列各项叙述,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C )A. 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固定,灵活可变B. 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 需后天学习获得D. 数量有限,比较恒定、少变或不变E. 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2.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B )A. 出现反应迅速B. 局限而精确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D.作用范围广泛E. 适于缓慢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3. 属于条件反射的有(CE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沙粒入眼引起流泪C.望梅止渴D. 叩击髌腱引起小腿伸直E. 谈起美食引起唾液分泌4. 以下何属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ABC )A.心脏生物电现象的原理B.C.肌肉收缩的原理D.E. 运动时心功能的变化5. 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度慢 B. 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C.作用范围广D. 持续时间短E.反应迅速而准确6. 反射弧组成包括 A. 效应器 B. C. 传出神经 D.E.传入神经突触传递的原理 缺氧时肺通气的变化 (BDE )(ABCDE ) 5 557,耳口 感受器 神经中枢7.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ABC )A. 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 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 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 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E. 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五、简述题1. 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2. 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第4版(精简版)生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2014.8)解析

第4版(精简版)生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2014.8)解析

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A型选择题1、E2、C3、D4、C5、C6、E7、C8、D二、B型选择题1、D2、D3、E4、C5、D6、B7、A8、A9、C 10、A 11、B 12、E三、X型选择题1、AB2、ABC3、AC4、ABCDE5、ABC6、CE四、名词解释1、内环境稳态:内环境中的一切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温度以及各种离子成分、氧含量等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改变(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的反应。

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4、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A型选择题1、D2、B3、A4、E5、C6、A7、E8、B9、B 10、D 11、E 12、E 13、B 14、D 15、C 16、A 17、A 18、B 19、D 20、B 21、D 22、B 23、E 24、D 25、A 26、E 27、D 28、B 29、C 30、B31、D二、B型选择题1、C2、B3、B4、A5、B6、D7、A8、E9、C 10、B 11、D 12、B 13、C三、C型选择题1、C2、D3、A4、B5、D四、X型选择题1、ABC2、ACE3、AC4、BCD5、ABC6、AC7、AE8、BD9、ABCDE 10、ABC 11、BDE 12、ABE 13、AB 14、AC 15、AB 16、ABCE17、ABCD 18、BCD 19、AC 20、ACDE五、名词解释1、被动转运: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差的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

生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A、型题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人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 ,K+通道被称为学依从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人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n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A、前者大B、前者小C、两者相等D、前者约大10%E、前者约大20%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 K+B.Na+C. Cl1D.Ca2+E.Mg2+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减小D.增大E.不变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钠的平衡电位B、钾的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A.K十B.Na+C. ClD.Caz+E.Mg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A、先减小后增大B.不变C减小D.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外流 C、大量Na+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B.时值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阈指的是: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 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生理学习题集第十章重要内容及试题答案

生理学习题集第十章重要内容及试题答案

生理学习题集第十章重要内容及试题答案第十章感觉器官学习要求掌握:1.眼折光系统结构和功能。

2.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感光系统。

3.视觉基本现象。

4.内耳功能。

5.前庭器官功能熟悉: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3.外耳与中耳的功能。

4. 前庭器官概念了解:1.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2.感光细胞的光化学反应。

内容精要第一节概述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及分类(一)感受器: 感受器是接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异性结构或装置。

(二) 感觉器官:一些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分化了的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非神经性附属结构,构成了眼、耳等机体最重要的获得外界信息的感觉器官。

(三)感受器分类:感受器分类有多种方法。

根据感受器所处部位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根据感受器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环境变化最敏感,这种刺激形式被称为这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形式,转变成为相应的传入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的生物电能量。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器换能过程不仅发生了能量的转换,更重要方面是把刺激所包涵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传入神经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即编码作用。

( 四 )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之后一段时间,虽然刺激强度保持不变,但相应感觉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第二节视觉一、眼的折光功能(一)眼的折光系统:外界物体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真实而清晰的物像,是视觉形成的首要步骤。

视网膜上的清晰物像是通过眼的折光系统完成的。

角膜表面和晶状体共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可精确调节的折光系统。

(二)眼视近物调节:从距离眼球6m以外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到达眼时,已基本上是平行光线,这些平行光线经过眼的折光系统后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正确的物像。

生理学习题集

生理学习题集

本习题集用做学习之用,禁止用于出售或者其他经济利益性质的活动。

姓名:学号: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和___ 两类。

2. 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___、___和。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___、___、___、___ 和___ 等五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 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D. 局部性体液调节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负反馈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4.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三、双项选择题1.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B. 作用精确C. 作用持久D. 作用迅速E. 作用广泛四、多项选择题1. 反射弧组成包括A. 效应器B. 感受器C. 传出神经D. 神经中枢E. 传入神经2. 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反应比较迅速B.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 作用时间较短暂D. 调节部位较准确E. 以上都对3. 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反应速度较缓慢B. 调节范围较局限C. 作用时间持久D. 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E. 完全不依赖于神经系统五、名词解释反射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 _____ 和 _____ 。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 _____ 和 _____ ,均属于 _____ 转运。

5.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 _____ 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 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详解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详解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苏州大学医学部生理学系王国卿第一章生理知识绪论一.名词解释:1 内环境2 稳态3 兴奋性4 刺激5 反应6 阈值7 兴奋8 抑制9 负反馈 10 正反馈二.填空题:1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和————。

2 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3 反馈包括—反馈和—反馈,用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反馈主要是——反馈。

4 反应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和——————。

5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叫————,大于该刺激的刺激叫————,小于该刺激的刺激叫————。

6 描述兴奋性的指标是——,它与兴奋性呈——比。

7 常见的内环境组成有——、——、——、——和——,其中以——最为重要。

8 ——————————————————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实例。

9 刺激与反应的相同之处是————。

而不同之处,前者是————,后者是————。

10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过程:——————和——————。

11机体中的可兴奋组织通常指————、————和————,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产生————。

三.单选题: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神经活动 .肌肉收缩 .腺体分泌 .反射活动 .动作电位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全身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自身调节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 .降压反射 .呼吸节律的维持.体温恒定的维持 .排尿反射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血液凝固 .排便反射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H释放增加.排尿反射 .分娩反射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与环境关系 .人体细胞功能 .人体功能调节.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人体功能活动规律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应 .适应 .正反馈 .负反馈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动作电位 .阈电位 .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强度阈值.除极速度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反馈调节 .前馈调节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 .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四.回答题:1. 试述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几种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如何?2.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 单纯扩散2 易化扩散3 泵转运4 静息电位5 动作电位6 阈电位7 局部兴奋8 绝对不应期9 “全或无”现象10 兴奋-收缩耦联 11 等张收缩 12 等长收缩 13 完全强直收缩14 极化状态 15 去极化(除极) 16 复极化 17 超极化 18 超射二.填空题: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和————。

医学生理学习题集(附答案)

医学生理学习题集(附答案)

Page 1 of 31医学生理学习题集(附详细解析)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替代学习疗法属于A询者中心疗法B精神分析疗法C行为疗法D认知疗法E生物反馈疗法【正确答案】:C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不属于患者权利的内容是A受到社会尊重和理解B遵守医疗部门规章制度C享受医疗服务D保守个人秘密E免除或部分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正确答案】:B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男,55岁。

机关干部。

患胃溃疡多年,本次因胃出血入院,手术治疗后,病情平稳。

此时,医患关系模式为A共同参与型 B指导-合作型 C被动-主动型 D主动-主动型 E主动-被动型【正确答案】:B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不属于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的是A心身统一B被动调节C情绪作用D个性特征E认知评价【正确答案】:B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想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情感过程 B意志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特征 E认识过程【正确答案】:EPage 2 of 31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心理健康标准不包括A人格健全B思想内容健康C情绪乐观稳定D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E智力正常【正确答案】:B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心身疾病是A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上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B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C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器官系统的功能性改变D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神经症E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正确答案】:A第 8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心理测验按组织方式进行分类的是A个别测验、团体测验B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C问卷法、操作法、投射法D调查法、观察法、会谈法 E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正确答案】:A第 9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人本主义疗法有以下特点,但应除外A以询者为中心B放松训练C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D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E言语操作性条件试验【正确答案】:B第 10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根据求医的决定权,可将求医行为分成A主动型、参与型、强制型B主动型、指导型、合作型C主动型、被动型、强制型D参与型、指导型、合作型Page 3 of 31 E参与型、被动型、强制型【正确答案】:C第 1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应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第 1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A心身是统一的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 整体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第 1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心理过程包括哪3个过程A气质、性格和能力B动力、活动和评价C认识、情绪和意志D认识、人格和活动E动力、情绪和意志【正确答案】:C第 1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心理卫生应从何时抓起A胎儿期B新生儿期C乳儿期D婴儿期E幼儿期【正确答案】:A第 1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Page 4 of 31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是A在发病的原因中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的因素B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C具有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病理生理变化D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第 1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临床心理评估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A前提 B依据 C效果判定 D效果评价 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第 1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心理治疗医生是否成熟称职的重要条件以及心理治疗成败的关键是A医生的技术水平 B心理治疗实施的计划性 C是否坚持保密原则D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E治疗方法的灵活性【正确答案】:D第 18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不影响患者行为的因素是A病人的经济状况B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特点C医患关系D疾病严重程度E治疗计划特点【正确答案】:A第 19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最适合于A急性病人B绝症病人 C慢性病人 D重症病人 E精神病人【正确答案】:C第 20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A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B人类行为的科学发展C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Page 5 of 31 D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E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原则【正确答案】:D第 2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人类心理过程的认识过程不包括A感觉B信念C记忆D思维E想象【正确答案】:B第 2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A 3岁前B 4岁前C 5岁前D 6岁前E 7岁前【正确答案】:E第 2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与心身疾病的诊断无关的是A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特殊检查明确器质性改变B疾病的发生有相平行的心理社会因素C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疾病D单纯的生物医学疗法收效甚微E由某种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障碍【正确答案】:E第 2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有A施测条件B主试者素质C应试者动机D应试者生理状态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

生理学题库+答案(完美排版)

生理学题库+答案(完美排版)

生理学题库+答案第一章绪论1.在体内的控制系统中,哪一种控制系统极少见?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2.“反馈信号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的是何种控制系统的特点A.非自动控制系统的活动特点B.负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特点C.正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特点D.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特点3.维持高等动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A.细胞外液的稳态B.机体外的稳态C.社会环境的稳态D.自然环境的稳态4.可兴奋细胞是指细胞受刺激后A.能产生电紧张电位的细胞B.能产生膜电位的细胞C.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D.能产生局部电位的细胞5.“控制过程不可逆,促进某些生理过程进一步增强,直至完成为止”是下列哪一项反馈的特点?A.负反馈的特点B.正反馈的特点C.是前馈的特点D.机体没有这种调节6.人体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A.研究在安静环境中人体各部分的正常活动过程B.研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体各部分的正常活动过程C.研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体各部分的异常活动过程D.研究在安静环境中人体的异常活动过程7.关于负反馈调节特点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负反馈可使某种生理或病理过程不断增强B.负反馈机制正常体内较少见C.负反馈破坏系统的平衡或稳态D.负反馈的控制反应方向是双向的8.食物在口腔中咀嚼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一体液调节9.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10.排尿反射的完成是一种()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11.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12.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15.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第二章1.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B.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门户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D.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则不能2.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3.物质在特殊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顺电化学递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胞吐)4.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入膜内C.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D.2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5.经载体易化扩散的跨膜转运的特征之一是A.转运的方向始终是逆浓度梯度的B.载体与溶质的结合不具结构特异性C.此类物质转运的转运速率会出现饱和现象D.化学结构相似的溶质经同一载体转运时,不会出现竞争性抑制6.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B.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C.作为载体的膜蛋白质与被转运物质之间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D.通道蛋白质对被转动的物质没有特异性7.细胞每次兴奋的锋电位与锋电位不会发生叠加,这是因为A.细胞每次兴奋时存在兴奋性的绝对不应期B.细胞每次兴奋时存在兴奋性的相对不应期C.细胞每次兴奋时存在兴奋性的超常期D.细胞每次兴奋时存在兴奋性的低常期8.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Na+的通透性增大C.膜上ATP的作用D.膜上钠泵的作用9.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10.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K+B.Na+C.Ca2+D.Cl-11.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A.Na+平衡电位B.K+平稳衡电位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D.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2.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A.K+B.Na+C.Ca2+D.Cl-13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14.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15.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16.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A.阈下刺激,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阈上刺激,出现较低刺激幅度更大的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的传导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变小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17.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A.局部电位B.阈电位C.锋电位D.后电位18.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B.时值C.阈强度D.强度-时间变化率19.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A.神经冲动B.收缩C.分泌D.动作电位20.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A.跳跃传导B.通过局部电流传递C.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D.不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21.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D.不衰减扩布22.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C.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D.横管、纵管和肌浆网23.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A.Ca2+的贮存库B.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C.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D.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24.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前负荷B.后负荷C.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25.下列哪一种膜蛋白被激活时,可以使细胞内Na+浓度下降?A.钠通道B.Na+-Ca2+交换体C.钠泵D.Na+一H+转运体2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锋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A.大量的Na+快速内流B.大量的Ca2+快速内流C.大量的Na+快速内流和膜去极化之间的正反馈所致D.大量的K+快速外流27.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不发生叠加B.发生叠加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28.关于神经细胞的锋电位的降支形成机制,正确的叙述是A.氯通道迅速关闭和K+快速外流形成降支B.钠通道迅速关闭和K+快速外流形成降支C.钙通道缓慢关闭和K+缓慢外流形成降支D.钠通道缓慢关闭和K+快速外流形成降支29.阈刺激能使神经细胞产生的跨膜离子流是A.少量Na+内流超过K十外流B.大量Na+内流超过K十外流C.少量Ca2十内流超过K+外流D.大量Ca2+内流超过K+外流30.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B.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C.终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细胞浆内D.横管释放Ca2+到肌细胞浆内31.白细胞吞噬细菌是属于()A.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C.被动转运D.入胞作用(胞纳)32在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是A.钠泵B.钙泵C.钾泵D.氯泵33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34.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B.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门户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D.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则不能35.K+通道和Na+通道阻断剂分别是:()A.箭毒和阿托品B.阿托品和河豚毒素C.四乙胺和河豚毒素D.四乙胺和箭毒36.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能与细肌丝结合的是()A.Na+B.K+C.Ca2+D.Mg2+37.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A.增加一倍B.增加二倍C.减小一倍D.保持不变38.在刺激作用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A.阈强度B.基强度C.时值D.阈下刺激39.在前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后负荷在何时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A.为零B.过小C.过大D.无限大40.下列哪一类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A.感光细胞B.腺体细胞C.神经细胞D.肌细胞41.关于局部反应的特点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局部反应呈电紧张传播B.局部反应不符合“全或无”定律C.局部反应可总和D、局部反应有不应期4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组织内液B.细胞外液C.机体内液D.细胞内液43.兴奋是指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的何种电位A.电紧张电位B.局部反应C.阈电位D.动作电位44大多数的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共有的特征性表现是A.电紧张电位B.局部反应C.阈电位D.动作电位?45.证明横纹肌的肌丝滑行理论最直接证据是A.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变短,明带发生缩短,同时H带相应变宽B.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变长,明带发生缩短,同时H带相应变窄C.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变短,明带长度不变,同时H带相应变窄D.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变短,明带长度不变,同时H带相应变宽46.抑制下列哪一种膜蛋白的活动,可以使细胞外K+浓度升高?A.钠泵B.Na+-H+转运体C.钾通道D.Na+-H+转运体47.关于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钠泵活动与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无关B.钠泵活动是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C.钠泵活动能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D.钠泵活动可为其它物质转运间接提供能量48.关于离子通道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B.通道本身功能状态的受控特性C.离子经通道的跨膜速率极快D.某该物质经通道扩散的最终结果是在膜两侧的浓度差不消失第三章1某一体重60kg健康成年人,其体液量为()A.25kgB.36kgC.45kgD.56kg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钾B.氯化钠C.碳酸氢钾D.钙离子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A.球蛋白B.白蛋白C.氯化钠D.纤维蛋白原4蛋白质的浓度在体液中的分布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B.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5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肾素6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白蛋白减少B.血浆血蛋白增多C.血浆球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减少7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C.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细胞比容改变9、0.9%NaCl溶液与血浆相同的是()A.胶体渗透压B.K+浓度C.Na+浓度D.总渗透压10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红细胞发生哪些现象有关()A.凝集的快慢B.叠连的快慢C.运动的快慢D.溶血的多少11把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增快人的血浆中去,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不变B.减慢C.增快D.先不变,后增快12如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浆中去,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 A.不变B.减慢C.加快D.先不变,后加快13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中心静脉压B.细胞外晶体渗透压C.血浆和组织间的胶体渗透压D.脉压14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变形运动B.吞噬作用C.产生抗体D.凝血作用15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雄激素B.促红细胞生成素C.雌激素D.红细胞提取物16柠檬酸钠抗凝的机制是()A.与血浆中的Ca2+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B.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C.破坏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物D.与血浆中的Ca2+结合而沉淀17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β-型地中海贫血18可加强抗凝血酶Ⅲ活性的物质是()A.柠檬酸钠B.草酸钾C.维生素KD.肝素19慢性少量失血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β-型地中海贫血20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A.凝血因子Ⅳ被激活B.因子Ⅻ被激活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21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血小板破裂B.血管紧张素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2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A.纤维蛋白B.血小板收缩蛋白C.凝血酶D.肝素23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尿液24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A.血清B.体液C.细胞外液D.血浆25肾性贫血是()A.缺乏铁质B.缺乏维生素B12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6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脾和肝C.胸腺和骨髓D.淋巴结27血小板聚集的第二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A.外源性ADP的释放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28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因子不同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因Ca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29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ⅣD.因子Ⅹ30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L,静脉注入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A.不变B.升高C.下降D.红细胞皱缩31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32、ABO血型系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它主要是()A.IgGB.IgAC.IgMD.IgD33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是() A.A型B.B型C.O型D.AB型34某人失血后,先后输入A型血、B型血各150ml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为()A.A型B.B型C.AB型D.O型35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h系统中()A.有天然凝集素B.无天然凝集素C.有天然D凝集素D.有抗D凝集素36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A.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C.供血者血浆不与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D.供血者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37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会使A.红细胞内水分增多B.红细胞外水分增多C.循环血容量增多D.血压升高38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A.血浆白蛋白B.大分子物质C.血浆晶体物质D.氯化钾39除了下例()凝血因子由损伤组织释放或暴露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

(完整版)生理学习题集(最新答案版)

(完整版)生理学习题集(最新答案版)

《生理学》习题集(供2010级中专部专用)第一章绪论二、单项选择题。

1、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E)。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C )。

A.减压反射B.血糖浓度调节C.排尿反射D.体温调节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4、内环境稳态是指( B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E.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5、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A)。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6、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D )。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7、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成分的过程,称为( C )。

A.吸收B.新陈代谢C.物质合成代谢D.异化作用E.消化8、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以供给机体需要的过程,称为( D )。

A.吸收B.新陈代谢C.物质合成代谢D.异化作用E.消化9、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E )。

A、组织液B、血浆C、淋巴液D、细胞内液E、细胞外液10、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C )。

A、兴奋性B、生殖C、新陈代谢D、兴奋E、抑制11、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D )。

A、膝跳反射B、减压反射C、排尿反射D、望梅止渴E、吸吮反射12、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 D )。

A、兴奋性越高B、兴奋程度越低C、兴奋程度越高D、兴奋性越低E、没有兴奋性四、填空题。

1、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反应的基本形式有兴奋和抑制。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五、问答题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阈电位:是指能够引起细胞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Na+迅速内流的临界膜电位值。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1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1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5.细胞间水分的流动取决于它的ψπ差。

7.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8.植物根内是因为存在着水势梯度才产生根压。

9.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渗透势增高,水分进入,气孔张开。

12.保卫细胞的k+含量较高时,对气孔张开有促进作用。

17.植物在白天和晚上都有蒸腾作用。

18.有叶片的植株比无叶片的植株吸水能力要弱。

19.当保卫细胞的可溶性糖、苹果酸、k+和Cl-浓度增高时,保卫细胞水势增高,水分往外排出,气孔关闭。

20.当细胞产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着水分。

22.高浓度的CO2引起气孔张开;而低浓度的CO2则引起气孔关闭。

25.导管和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要地位。

1.对于一个不具液泡的植物细胞,其水势( )A、ψw=ψp+ψπ+ψgB、ψw=ψp+ψgC、ψw=ψp+ψπ4.把一个细胞液浓度低的细胞放入比其浓度高的溶液中,其体积A、变大B、变小C、不变5.在正常情况下,测得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ψw大约为A、0.9MPaB、9MPa C 、90MPa8.影响气孔蒸腾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气孔密度B、气孔周长C、叶片形状18.木质部中水分运输速度比薄壁细胞中水分运输速度( )A、快B、慢C、一样21.下列哪一个是目前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最受重视( )A、叶片的含水量B、叶片气孔开度C、叶片水势2.植物细胞有3种吸水方式,分别为扩散作用、集流和渗透作用4.水分子内聚力对高大植物中的水分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5.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光照强度、温度、水分供应外,还有CO2浓度和湿度。

9.形成大液泡的植物成熟细胞,其吸水主要靠渗透作用。

11.一个典型细胞水势由渗透势、压力势、重力势三部分组成。

12.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气孔蒸腾、角质蒸腾。

13.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保卫细胞中的微纤丝呈扇形辐射状排列。

单子叶植物叶片保卫细胞中微纤丝呈径向辐射状排列。

生理学习题集(含答案)

生理学习题集(含答案)

《生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

1、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E)。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C )。

A.减压反射B.血糖浓度调节C.排尿反射D.体温调节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4、内环境稳态是指( B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E.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5、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A)。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6、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D )。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7、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成分的过程,称为( C )。

A.吸收B.新陈代谢C.物质合成代谢D.异化作用E.消化8、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以供给机体需要的过程,称为( D )。

A.吸收B.新陈代谢C.物质合成代谢D.异化作用E.消化9、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E )。

A、组织液B、血浆C、淋巴液D、细胞内液E、细胞外液10、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C )。

A、兴奋性B、生殖C、新陈代谢D、兴奋E、抑制11、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D )。

A、膝跳反射B、减压反射C、排尿反射D、望梅止渴E、吸吮反射12、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 D )。

A、兴奋性越高B、兴奋程度越低C、兴奋程度越高D、兴奋性越低E、没有兴奋性三、多项选择题。

1.神经调节的特点有( ACD )。

A.定位准B.作用持久C.迅速D.作用短暂E.作用广泛2.下列哪些属于条件反射的特点?( BE )。

A.生来就有B.数量无限C.比较固定D.种族共有E.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3.下列生理过程哪些属于负反馈( ADE )。

A.血糖浓度B.分娩C.凝血过程D.体温调节E.血压相对稳定四、填空题。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全部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全部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名词解释1.向心收缩3.离心收缩4.等动收缩二、单项选择题1.静息状态下,肌小节中只有粗肌丝的部分是()。

A.A带B.I带C.H区D.Z线2.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平衡电位B.Na+平衡电位C.Cl-平衡电位D.Ca2+平衡电位3.根据离子学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停止外流B.Na+迅速大量外流C.K+突然迅速外流D.Na+迅速大量内流4.骨骼肌细胞兴奋后,处于()可以对阈下刺激发生反应。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5.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6.按照肌丝滑行理论,肌肉缩短时()。

A.明带的长度减小,H带减小或消失B.暗带的长度不变,H带不变C.明带的长度不变,H带不变D.暗带和明带的长度均减小7.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力量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是()。

A.向心收缩B.离心收缩C.等长收缩D.等动收缩8.在下述哪种情况下,肌肉的收缩力量在整个关节范围内都可达到100%()。

A.向心收缩B.等长收缩C.离心收缩D.等动收缩9.等张收缩时()。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B.负荷改变,速度改变C.负荷恒定,速度改变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10.快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多B.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少C.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多D.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少11.细肌丝主要由()组成。

A.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B.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C.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D.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12.下列()参与构成粗微丝。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13.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是()。

A.K+外流,B.K+内流C.Na+外流D.Na+内流14.从时间关系来说,锋电位相当于细胞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感觉器官学习要求掌握:1.眼折光系统结构和功能。

2.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感光系统。

3.视觉基本现象。

4.内耳功能。

5.前庭器官功能熟悉: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3.外耳与中耳的功能。

4. 前庭器官概念了解:1.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2.感光细胞的光化学反应。

内容精要第一节概述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及分类(一)感受器: 感受器是接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异性结构或装置。

(二) 感觉器官:一些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分化了的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非神经性附属结构,构成了眼、耳等机体最重要的获得外界信息的感觉器官。

(三)感受器分类:感受器分类有多种方法。

根据感受器所处部位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根据感受器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环境变化最敏感,这种刺激形式被称为这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形式,转变成为相应的传入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的生物电能量。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器换能过程不仅发生了能量的转换,更重要方面是把刺激所包涵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传入神经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即编码作用。

( 四 )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之后一段时间,虽然刺激强度保持不变,但相应感觉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第二节视觉一、眼的折光功能(一)眼的折光系统:外界物体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真实而清晰的物像,是视觉形成的首要步骤。

视网膜上的清晰物像是通过眼的折光系统完成的。

角膜表面和晶状体共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可精确调节的折光系统。

(二)眼视近物调节:从距离眼球6m以外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到达眼时,已基本上是平行光线,这些平行光线经过眼的折光系统后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正确的物像。

但比6m近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到达眼时,则呈现某种程度的辐散。

眼在实际视近物时是靠晶状体形状改变而增加折光能力,这样使近物可以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准确的物像。

当晶状体调节反射进行时,同时还出现瞳孔的缩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的会聚。

(三)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直径随周围亮度变动,其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

瞳孔直径变动决定于环境中光线的亮度,当周围明亮时,瞳孔变小,;而当周围环境较暗时,瞳孔扩大。

瞳孔大小随光照而变化的反应,由神经控制,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反射的特点是对光反射效应的双侧性。

( 四) 眼折光异常1.近视:自远物的平行光线通过未经调节的折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前,因此在视网膜上的物像则变得模糊不清。

近视眼的近点较正常眼为近。

2.远视:视远物时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此时需要动用眼的调节能力。

而看近物时,就需要晶状体更大的调节,才可以看清近物。

3. 散光:散光眼的折光面变形,在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同,来自物体的光线到在折光面各个方位折射的程度有明显差异。

一、眼的感光功能(一)光感受器视网膜有3个细胞层,由5种神经细胞排列形成。

( 二 )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杆系统中通常呈现明显的会聚现象,对光的敏感度较高,能在感受暗光,但产生的视觉无颜色,并且视物时没有精确的细节。

视锥系统呈现低水平会聚现象,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感受强光,产生的视觉有颜色,并且对物体表面的细节能看得很清楚,分辨能力高。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功能:视网膜中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

(四)视锥细胞的感光功能:脊椎动物视锥细胞有三种不同类型,各含一种感光色素,因此有三种不同的视锥感光色素。

视锥细胞功能的重要特点是它能感受不同色光,形成颜色视觉。

色觉形成理论中最重要的是三原色学说。

二、其它视觉生理现象(一)暗适应和明适应:当人从明亮环境突然走进黑暗中,最初一段时间视觉敏感性很低,看不见东西,然后视觉敏感性逐渐升高,大约25~30分钟升高到峰值,这时可在暗处看清周围的东西。

这种过程叫暗适应。

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走到明亮环境,最初眼前是一片耀眼的光亮,几乎看不见周围的物体环境,然后很快可以恢复正常视觉。

(二)视野:当单眼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这时该眼所能看到的最大范围称为视野。

视野的边界用该眼所能看到的最大范围与视轴所成夹角的大小来表示。

(三)视力1. 视力(视敏度):我们常用视力或视敏度来表示视系统的空间分辨力的大小, 视力或视敏度是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通常用视网膜上可分辨的最小物像物像所对的视角来表示。

2.视力缺陷: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中、青年人产生视力丧失最常见的原因。

婴儿和儿童失明或视力缺损原因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先天性白内障及色素性视网膜炎。

老年人老化造成眼睛生理性的改变。

一些老年常见疾病经常伴随有视力缺陷或视野缺失的发生。

由生理性和疾病导致的视力缺陷和视野缺失,需要医疗与视力康复系统共同作用才能获得最佳的改善效果。

(四)双眼视觉: 人视觉特点是, 两眼同时看某一物体时,在两眼视网膜上各形成一个物像,但是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的视觉是单一物体,称为双眼视觉。

第三节听觉一、听阈与听力:采用声压级表示声音的强度。

而一定强度的声波所引起的人主观的声音感觉的强弱称为响度。

在人耳能感受的声波振动频率范围之间的每一种频率,都有一个能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强度,称为该频率的听阈。

听力是指听觉系统对声音的感受能力和分辨能力。

听阈可以用声压级来表示。

一、外耳与中耳的传音功能(一)外耳的功能:耳廓边缘有集音作用,能够增强声波传到鼓膜上的产生的声压。

耳廓还可帮助判断声源的方向。

(二)中耳的功能:中耳的主要功能是传音和增压。

整个中耳传递过程中总的增压效应大约为放大24倍。

咽鼓管的功能是使鼓室内空气和大气相通,使鼓室内空气和大气之间压力平衡。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声波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内耳。

主要途径是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链从卵圆窗膜传入内耳,称为空气传导,简称气传导。

声波传入内耳的另一途径是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这样耳蜗壁也发生振动,导致位于颅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称为骨传导。

三、内耳感音功能(一)耳蜗基底膜的振动声波通过气传导使基底膜振动,振动在基底膜上从耳蜗底部向顶部传播,传播是以行波的特殊方式进行的。

声波频率愈高,其引起的基底膜振动行波传播愈近,最大行波振动幅度出现的部位愈靠近耳蜗底部卵圆窗;而声波频率愈低, 基底膜振动行波传播的距离愈远, 最大行波振动幅度出现的部位愈靠近耳蜗顶部。

( 三 ) 耳蜗生物电现象1.毛细胞感受器电位:基底膜的振动导致声音感受器—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上的听毛发生弯曲,阳离子内流,引起细胞膜电位改变,即感受器电位。

2.耳蜗内电位:耳蜗蜗管的内淋巴与鼓阶外淋巴之间存在的电位差,称为耳蜗内电位。

3. 耳蜗微音器电位:当声波传到内耳,在耳蜗区域产生一种交流性质变化的电位,它的变化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非常相似,称为耳蜗微音器电位。

(四)听力损失1.听力损失分类:听力损失又称为耳聋。

听力损失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2.传音性听力损失:传音性听力损失通常又称为传音性耳聋,是由于外耳与中耳病变,导致声波增压和传音的障碍,造成听力损害。

3. 感音性听力损失:感音性听力损失又称为感音性耳聋,是由于内耳耳蜗内、外淋巴、基底膜、螺旋器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

4. 混合性听力损失(混合性耳聋):传音性听力损失和感音性听力损失同时在一个患者身上出现造成的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除了及时地诊断和手术药物治疗之外,提供给听力缺失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服务,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和交流能力。

第四节平衡觉平衡觉的感受器官是前庭器官。

前庭器官包括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一、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前庭器官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的感受细胞都是毛细胞。

(二)椭圆囊、球囊的功能:椭圆囊和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加速度运动(包括正、负直线加速度)。

二、半规管的功能:人体三个半规管适宜刺激是旋转加速度运动(包括正、负旋转加速度)。

三、前庭反应(一)自主神经反应:在人体受到过度的运动刺激,往往导致人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如:心率加速、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出汗以及皮肤苍白、眩晕、恶心、呕吐、唾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它们被称为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也被称为运动病。

(二)前庭姿势反射:来源于前庭器官的运动及位置相关信息,除了引起平衡觉以外,还参与维持或改变身体的姿势,称为前庭姿势反射。

前庭姿势反射包括状态反射和翻正反射。

(三)眼球震颤:旋转运动引起眼球震颤,简称眼震。

临床上眼震颤试验可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

第五节本体感觉一、本体感觉的结构和功能本体感觉属于人躯体感觉中的深感觉,本体感觉来源于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组织结构。

本体感觉包含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

静态的本体感觉主要是对躯体的空间位置、物理力学状态的感知。

动态的本体感觉则通过韧带、关节囊、肌腱、肌肉和皮肤内的力学感受器,觉知关节动态的位置改变和关节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即关节运动感觉。

二、本体感受器对运动协调的反馈调节骨骼肌牵张反射被认为是一种维持肌肉长度恒定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其调节力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脊髓γ神经元传出纤维活动加强时,提高肌梭内感受装置的敏感性,造成梭外肌收缩张力较大增加,牵张反射的敏感性增加。

在骨骼肌的牵张反射中,肌梭的传入冲动还通过肌梭传入侧枝与支配协同肌的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造成协同肌共同协调收缩。

第六节嗅觉嗅觉是化学感觉,对嗅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有机的、挥发性化合物气态分子。

一、嗅觉感受器嗅觉的感受器位于嗅粘膜上皮中,嗅觉感受器神经元是嗅觉感受细胞。

二、嗅觉特点目前认为,有七种基本嗅觉刺激称为嗅质,它们是:樟脑味、康香味、花香味、醚味、薄荷味、辛辣味和腐臭味。

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种嗅觉气味,实际上是上述嗅质分子的混合物造成的。

人的嗅觉灵敏。

嗅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适应较快,嗅觉的快适应的机制产生部位不在嗅觉感受器,而是在中枢嗅通路或者中枢嗅觉皮质。

第七节味觉一、味觉感受器人的味觉器官是舌,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

味蕾中有味感受器细胞(味细胞)。

一个味蕾含有数十个味细胞。

二、味觉的一般性质和产生机制味觉剌激物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能够溶于唾液中,刺激味细胞。

一般认为有五种基本味觉刺激物质称为味质:甜、酸、苦、咸和 " 鲜 "。

味觉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很明显,是一种快适应感受器。

味感觉能力有可能丧失,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会引起味感受的敏感性下降,引起味觉减退。

味觉的敏感度受年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第八节皮肤感觉皮肤受到刺激引起的感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这几种感觉的感受区在皮肤表面呈互相独立的点状分布,其分布密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