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合集下载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人口分布 (1)第二节人口迁移 (6)第三节人口容量 (12)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人口密度。

2.特点:极不平衡。

(1)表现①从世界上看: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②从各大洲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亚洲占比最大。

③从各国看:目前,中国人口最多,其次为印度,13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④从城乡看: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规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1.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

(4)土壤: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5)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1)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3)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其分布特点分析如下:[归纳提升]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然地理条件综合思维:分析评价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指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其评价性语言是:凡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治、科技、历史、宗教、军事等。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

地球的运动产生了许多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天完成一次自转。

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是一天的基本单位。

2. 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一年的长度。

地球的公转使得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同时也形成了地球的四季。

3. 地球的倾斜轴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平面之间有一个倾斜角度,这个角度为23.5度。

地球的倾斜轴使得地球的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4. 地理现象的产生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轴导致了许多地理现象的产生,如昼夜变化、四季交替、日照时间的变化等等。

这些地理现象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二:地球的板块构造与地震地理现象地球的板块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由若干块相对独立的大块组成,它们在地球上漂移、碰撞、分裂等运动。

地球板块的运动和交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等地理现象的发生。

1. 地球板块的构成地球板块主要有大陆板块和洋壳板块两种类型。

大陆板块主要由陆地组成,而洋壳板块则主要由海洋组成。

2. 地球板块的运动地球板块通过地壳运动产生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地面隆升等现象。

地球板块的运动也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地理结构和地形的变化。

3. 地震的产生与影响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它的产生与地球板块的断裂和摩擦有关。

地震会对人类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如破坏建筑物、引发海啸等。

4. 地震的预测与防治科学家通过研究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动等现象,试图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在地震发生后,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地震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

知识点三: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火山地理现象地球的内部结构对地球的地理现象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地球内部的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结构的表现之一,它对地球的地理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总结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总结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6.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知识要点:1.3人口容量
7.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思维导图:人口与地理环境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还在减少甚至枯竭 9月29日,经省政府正式批复,杭州所辖的淳安县设立特别生态功能区。 2019年1月5日发行了己亥年猪年邮票(如图)引发了人们的遐想与议论。 ②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3)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 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①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疫情蔓延之初,防疫物资短缺、防疫设施更新滞后等问题是我国各城市均面临的问题,不是温州独有的问题,而浙江温州远离中国疫情爆发地湖北,之所以曾经一度排名城市确诊 病例人数TOP10,主要是由于在鄂温州商人返温导致病例输入,D错。 A.杭州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 (1)含义: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 C.浙西盆地 D.沿海岛屿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3)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 8.读下面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从国外大量吸引移民,会对我国环境带来一定压力,C错。 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 (3)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 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8.读下面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对淡水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 (3)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 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C.在鄂温州商人返温,输入病例,在“熟人社会”中传播 对淡水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 4.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C.城市取消落户限制 8.读下面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解析】我国新生儿数量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①错。 【解析】沿海地区围海造地,有利于人们获得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从而可能有助于提高人口容量,但会破坏海洋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 C.上海等核心城市的“挤出”效应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做好地理知识的总结规划才能更好的学习地理。

地理高2必修第一章总结

地理高2必修第一章总结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主要特征:1)界线:界线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2)异同: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特色: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联系: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3、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区域空间分类:乡村地域: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乡村以城镇为基础和依托。

城镇地域: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城镇对乡村起带动作用。

区域空间分布(连线)农业点状交通运输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面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区域空间结构变化早期: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城市区域狭小。

中期:交通交织成网,城市区域扩大。

晚期:交通网络稠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4、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指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5、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小结: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1)、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型的开发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高水平的开发方式:可持续发展(2)、区域发展水平与对外联系: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相对封闭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3)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22)案例:美国工业基地形成.①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地的东北部,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高一地理知识总结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口的自然变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其等于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4、人口发展具有一定规律可循,经历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因此人口增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人口增长转变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下降开始的。

6、人口增长转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死亡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人口数量增长的多少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出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必修二第一章总结1. 人口自然增长的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人口增长空间差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5. 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人口的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项指标共同决定的。

7.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三种增长模式的特点:原始型 “高高低”;传统型“_________”;现代型“_________”9. 三种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_10. 从总体看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__________转向__________的过度阶段。

11. 中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__________范围内发生改变。

1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4.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8.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介绍高中地理必修二是地理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讲解的是经济地理。

本文总结了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的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数据等几个方面。

自然地理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地球的构造可以分为地球核心、地球幔和地球壳三个部分。

其中地球壳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地球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得我们可以看到日出日落,公转使得地球上季节变化。

地球的地表地球表面的构成主要包括水体和陆地,其中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1%,水体占70.9%。

地球上大陆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很小,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很大,而且南半球大陆向外延伸的较少。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非常深远。

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都可以对人类造成严重的损失。

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预防自然灾害的手段。

人文地理人口人口是人文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类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这可以对人口的增长率产生影响。

城市城市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逆的趋势,城市化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复杂。

城市化的影响可以分为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

城市化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但也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乡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乡村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生存条件差、文化多样化程度低等问题使得乡村的发展逐渐缓慢,乡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地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理数据包括人口结构、气候变化、地形分布等信息。

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需要多种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总结本文总结了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的知识点,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数据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各种构造和运动,了解人类在不同地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背景,并且可以有效地处理地理数据,为地理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持。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地理必修⼆第⼀单元知识点总结》的⽂章,供⼤家学习参考!第⼀章⼈⼝的变化第⼀节⼈⼝的数量变化⼀、⼈⼝的⾃然增长1、10年来⼈⼝增长历史时期⼈类的⽣产劳动⼈⼝数量和增长情况⼈⼝变化的原因农业⾰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们获取⾷物的能⼒低,抵御疾病和灾难⽔平差,死亡率⾼农业⾰命⾄⼯业⾰命期间利⽤简单的⼯具从事农业活动⼈⼝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业⾰命以后⼯业⽣产活动迅速扩⼤和发展⼈⼝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类不断壮⼤着改造⾃然的能⼒,⼈们能获得充⾜的⾷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2、⼈⼝⾃然增长最根本因素:⽣产⼒⽔平的⾼低决定因素:⾃然增长率、出⽣率、死亡率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增长差异⾃然增长率⽔平⼈⼝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保持较低⽔平受⽣育观念、⽣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年,⼈⼝数量将⽐较稳定,⼀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发展中国家⽔平较⾼由于政治独⽴,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的措施,⼈⼝增长速度将趋缓,但⼈⼝数量还将增加中国⽔平较低增长缓慢⼈⼝基数⼤4、⼈⼝的发展⼀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相适应。

⼆、⼈⼝增长模式及其转变5、⼈⼝增长模式与相应⼈⼝问题⼈⼝增长⼈⼝问题历原始低增长阶段——“⾼⾼低”模式——原始型⼈⼝增长过快史加速增长阶段———“⾼低⾼”模式——传统型——————⼉童⽐重过⼤轨增长减缓阶段—— ⼈⼝增长缓慢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龄化6、影响⼈⼝模式转变的因素:⽣产⼒⽔平、国家政策、⾃然环境、社会福利、⽂化观念7、为什么⼤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模式尚未进⼊现代型?⽣产⼒⽔平低、城市化⽔平低、社会制度。

第⼆节⼈⼝的空间变化⼀、⼈⼝的迁移1、⼈⼝迁移就是⼈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改变。

地理必修二 单元总结

地理必修二 单元总结

地理必修二单元总结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天气和气候的相关概念和特征。

天气是指大气状况在短时间内的变化,而气候则是指长时间内的天气平均情况。

在理解天气和气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大气圈构成和运动方式,以及各种气象要素的测量和观测方法。

在天气方面,我们学习了不同天气要素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如温度、气压、湿度、风速和降水量等。

这些天气要素的测量可以通过仪器和观测站来实现,从而提供准确的天气数据。

我们还了解了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雷雨、雾霾等,以及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与天气相比,气候是一个更长时间尺度的概念。

我们学习了气候区划的方法和标志,包括地理带、气温带和植被带等。

这些气候区划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趋势。

同时,学习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形、海洋和人类活动等。

第二单元:水资源与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在水资源分布方面,我们学习了地球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了解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水资源的分布格局和地区差异,包括水资源丰富地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我们学习了人类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和技术,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和问题,如水污染、水质下降和水资源过度开发等。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学习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包括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推动环境保护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

第三单元:人口与城市人口和城市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口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以及城市的发展和影响。

在人口方面,我们学习了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不均匀,同时受到地理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二地理必修二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人口与城市发展;第二单元:农村与农业发展;第三单元:工业与城市发展;第四单元:第三产业发展;第五单元:旅游与资源开发。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人口与城市发展1. 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 城市问题:城市定义、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结构、城市扩张与城市问题。

3. 人口与城市关系: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发展对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内容、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农村与农业发展1. 农业问题:农业生产、农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农田资源、农业现代化与农业问题。

2. 农村问题:农村定义、农村规模、农村职能、农村结构、农村发展与农村问题。

3. 农业与农村关系: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影响、农村发展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4. 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目标、农村改革的内容、农村改革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农村改革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第三单元:工业与城市发展1. 工业问题:工业结构、工业布局、工业发展、工业发展与工业问题。

2. 城市问题:城市定义、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结构、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

3. 工业与城市关系:工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发展对工业的影响、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 工业改革:工业改革的目标、工业改革的内容、工业改革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工业改革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单元:第三产业发展1. 第三产业问题:第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三产业问题。

2. 城市问题:城市定义、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结构、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

3. 第三产业与城市关系:第三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第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精品课件 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精品课件 鲁教版必修2
长率更低,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主要依靠人口的 机械增长;由前后两个时期的城市人口比重数据 可以算出两个时期的城市人口数量,比较可得城 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不到45%。(2)人口自然增 长率虽然在下降,但仍为正值,故人口总数应该 在增加,而实际常住人口在减少,只能是外出人 员较多;题干中没有涉及水利工程移民,省级行 政区域一般情况下不变,故D项正确。 【答案】 (1)A (2)D
移动提供了条件。因此,目前世界上人口迁移
的总方向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 区,从而也加剧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密集程 度。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人口自 然增长过快,加上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
越,也形成了许多人口密集区。
3.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
人口迁移不仅改变了人口分布,而且对迁出地与迁
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现代人口 国际难民迁 迁移的三种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移 形式 迁移人 高素质人 外国廉价劳 战争难民、 特 口类型 才 动力 政治难民 点
现代人口 迁移的三 种形式 迁移 的原 因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寻找更好 发达国家劳动力 的学习、 战乱、种族冲 不足,寻找更多 工作和生 突、政治迫害 的就业机会 活条件
比较突出,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为“
高低高”模式,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年龄结构 年轻化、人口压力过大。
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同,进而影响
了人口迁移的方向与规模,影响了人口分布 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总体上 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社会条件优越,整体上
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强大的拉力,而且老龄化的 年龄结构,使社会劳动力短缺,客观上为人口
单元优化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知识点总结是结束每一章节学习后的重要任务。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总结(一)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模式特点分布举例利弊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过渡模式过渡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土耳其、阿根廷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5、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6、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7、特点国际: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8、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9、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地理鲁教必修二优化第一单元单元总结能力提升讲课文档

地理鲁教必修二优化第一单元单元总结能力提升讲课文档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教材P11~12 活动 1.故事中人口迁移事件主要有:闽东—台南,台南—长江三峡,上 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盐城,盐城—上海。上海—深圳,丽江—深圳。 2.“闽东—台南”是由于清朝初年的屯边政策,“台南—长江三峡” 是由于战争、社会动荡所致,“上海—长江三峡”是由于当时的“上山下 乡”政策,“长江三峡—盐城”是由于三峡工程导致环境变化所致,“盐 城—上海”是教育招生因素带来的,“上海—深圳”是毕业后寻求较好的 经济社会条件所致,“丽江—深圳”的女友可能是受婚姻等亲情(或经济 社会)因素的影响来深圳组建家庭所致。 3.略。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D.④ )
第十八页,共34页。
移民人数 解析:第 5 题,把数量关系进行转换:移民占总人口比例= 总人口
×100%⇨总人口=移民占移总民人人口数比例。根据图 1,读取相关数据计算 1910
年、1930 年、1950 年、1970 年、1990 年、2010 年的总人口数量分别约
第五页,共34页。
[典例]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年 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准备期这 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 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更大。
算可知,该 4 个时间段的移民人数分别约为:25×106、20×106、15×106、
30×106,所以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1950~1970 年,人口自
然增长数量为 50×106-15×106=35×106,选 C 项。

地理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自然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增长。

2、决定因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时间差异: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4、地区差异:人口数量,亚洲最多,非洲次之;人口增长,非洲第一,拉丁美洲次之。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类型,划分、特点、判定2、转化增长模式若发生改变,一定是死亡率先下降。

3、空间分布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想现代型的转变。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4、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想现代型的转变。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一、定义: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二、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二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3、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二、环境人口容量:1、含义:与环境承载力内涵一致2、特点:3、影响因素:资源(最主要)、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4、估计:1、含义: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谋其原因: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3、实现途径: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世界各国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地理必修二.单元总结

地理必修二.单元总结

地理必修二单元总结单元一:地球与地图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活动的基础。

地图则是地理学的基本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地球。

在学习地球的形状时,我们了解到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地球在赤道处稍微膨胀,而在两极处稍微扁平。

同时,地球还有一些地理现象,如地壳运动、地理环境等,这些都对地球形状的变化产生影响。

地球的经纬度是我们定位和测量地球的重要工具。

经度是指某一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角度,可以用来表示地理位置的东西方向。

纬度则是指某一点相对于赤道的角度,可以用来表示地理位置的南北方向。

在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经纬度之后,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制作与使用。

地图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形。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地势高低以及人类活动等信息。

总结起来,地球与地图单元让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图则是我们了解地球的重要工具。

单元二: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本单元着重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充满了各种自然环境的星球,而人类的活动则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学习了地球上的四大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陆地圈和生物圈。

这些圈层相互作用,维系着地球的生命系统。

我们了解到大气圈对地球的保护作用,水圈对生物的重要性,陆地圈的地貌特征以及生物圈中的生命多样性等等。

在了解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后,我们开始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大规模开垦土地导致土地沙化、森林砍伐导致生态平衡破坏、工业排放导致大气污染等等。

我们还研究了一些环境保护举措,如绿色能源的利用、碳减排等。

总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影响,提醒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单元三:人口与城市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人口与城市的相关知识。

人口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城市则是人口集中和活动的地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章末总结提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章末总结提升

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参考答案:①原始②传统③现代④气候⑤水源⑥矿产资源⑦土壤⑧经济发展⑨交通和通信⑩政策⑪社会变革⑫战争和宗教[触摸高考]►主题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解析:第(1)题,该图仅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人口的数量,因此不能据图判断出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男性人口数量的多少,选项A错误;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25~50岁男性和女性比例均较大,选项B错误;劳动人口通常指15~64岁的人口,读图可知,非欧盟籍劳动人口的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选项C正确;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选项D错误。

第(2)题,由题干“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可知,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欧盟籍人口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迁入欧盟。

迁入欧盟的人口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部分人口迁入欧盟后谋得稳定工作和较高收入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可能导致欧盟人均消费降低,选项A错误;读图可知,非欧盟籍劳动人口所占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劳动人口,有利于减缓欧盟的老龄化进程,选项B正确;迁入欧盟的人口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人主要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内工作,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欧盟的人均收入降低,但并不会使欧盟的人均收入剧降,选项C错误;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早已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趋于停滞,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因此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供应短缺的现状,选项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转变历程。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为“低低低”模式,人 口增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老龄化问题
比较突出,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为“
高低高”模式,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年龄结构 年轻化、人口压力过大。
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同,进而影响
了人口迁移的方向与规模,影响了人口分布 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总体上 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社会条件优越,整体上
交流等,就会扩大环境人口容量。反之生态环境恶
化、资源枯竭等就会减小环境人口容量。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例1 (2011· 高考江苏卷)下表为据第五次和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
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
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 此回答(1)~(2)题。 年份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
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 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 人口数量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现代人口 国际难民迁 迁移的三种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移 形式
迁移人 高素质人 外国廉价劳 战争难民、 特 口类型 才 动力 政治难民 点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现代人口 迁移的三 种形式 迁移 的原 因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寻找更好 发达国家劳动力 的学习、 战乱、种族冲 不足,寻找更多 工作和生 突、政治迫害 的就业机会 活条件
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 导致的人口数量增减。第(2)题,读三角形坐标系
图,比较2000年和2010年人口结构可得如下结论:
0~14岁人口比重减少,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说明劳动力增加,就业
压力增大;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说明老龄
化进程加快。 【答案】 (1)B (2)B
劳动力输出 使发展中国 家缓解就业 压力,赚取 外汇
国际难民迁 移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例2 (2011· 高考四川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 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
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栏目 导引
项目 全省总人口(人) 苏南 人口比例 苏中 (%) 苏北
2000年 74382809 33.71 23.12 43.17
2010年 78659903 41.38 20.80 37.82
栏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
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发展中国家流向 发达国家,贫穷 发展中国 流向和平国家、 国家流向富裕的 家流向发 能为其提供避 石油输出国,人 达国家 难场所的国家 口稠密国家流向 人口稀疏国家
栏目 导引
特 点
迁移 的 方向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现代人口 迁移的三 种形式
特 产生 点 的 影响
科技移民 发展中国家 在人才和经 济上蒙受双 重损失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单元优化总结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网络构建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专题归纳整合
真题体验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问题、人口 移动和人口分布、环境人口容量 之间的关系
1.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产生不同的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历了从“高高低”到“高低高”再到“低低低”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B.②③ D.③④
A.①② C.①③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解析】
第(1)题,通过比较表中数值可知,占
全省人口比例变化最大的是苏南,苏中、苏北人
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人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 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解析】 (1)图中显示2000~2010年该省总 人口数量略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城市人 口比重上升。该省人口总数十年来变化不太 大,人口密度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情况。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强大的拉力,而且老龄化的 年龄结构,使社会劳动力短缺,客观上为人口
移动提供了条件。因此,目前世界上人口迁移
的总方向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 区,从而也加剧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密集程 度。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人口自 然增长过快,加上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
越,也形成了许多人口密集区。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3.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
人口迁移不仅改变了人口分布,而且对迁出地与迁
入地的环境及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影 响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扩大或缩小 环境人口容量应根据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具体 分析。若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及文化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城市中的人口自然增
长率更低,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主要依靠人口的 机械增长;由前后两个时期的城市人口比重数据 可以算出两个时期的城市人口数量,比较可得城 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不到45%。(2)人口自然增 长率虽然在下降,但仍为正值,故人口总数应该 在增加,而实际常住人口在减少,只能是外出人 员较多;题干中没有涉及水利工程移民,省级行 政区域一般情况下不变,故D项正确。 【答案】 (1)A (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