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拳谱
武式太极拳(96式)
武式太极拳(96式)第一段 32.下势 64.下势 1.预备势 33.纭手(4个) 65.金鸡独立(2个) 2.左懒扎衣 34.单鞭 66.左倒撵猴 3.右懒扎衣 35.提手上势 67.右倒撵猴 4.单鞭 36.高探马 68.左倒撵猴 5.提手上势 37.左伏虎势 69.右倒撵猴 6.白鹤亮翅 38.右起脚 70.手挥琵琶 7.搂膝拗步(3个) 39.右倒虎势 71.白鹤亮翅 8.手挥琵琶 40.左起脚 72.搂膝拗步 9.搂膝拗步(2个) 41.转身蹬脚 73.手挥琵琶 10.手挥琵琶 42.反单鞭 74.按势11.上步搬拦捶 43.践步打锤 75.青龙出水 12.如封似闭 44.翻身二起76.翻身第二段45.披身(2次)77.闪通背,右懒扎衣13.抱虎推山 46.退步踢脚 78.单鞭 14.手挥琵琶 47.转身蹬脚 79.下势 15.右懒扎衣 48.上步搬拦捶 80.纭手 16.单鞭 49.如封似闭 81.单鞭 17.提手上势 第三段 82.提手上势 18.肘底看锤 50.抱虎推山 83.高探马 19.左倒撵猴 51.手挥琵琶 84.对心掌 20.右倒撵猴 52.右懒扎衣 85.转身右蹬脚 21.左倒撵猴 53.斜单鞭 86.上步指拦捶 22.右倒撵猴 54.下势 87.右懒扎衣 23.手挥琵琶 55.野马分鬃(3个) 88.单鞭 24.白鹤亮翅 56.单鞭 89.下势 25.搂膝拗步(1个) 57.玉女穿梭(2个) 90.上步七星 26.手挥琵琶 58.手挥琵琶 91.退步跨虎 27.按势 59.右懒扎衣 92.转身摆莲28.青龙出水60.单鞭93.弯弓射虎29.翻身61.下势94.双枪锤30.闪通背62.纭手(4个)95.手挥琵琶31.单鞭63.单鞭96.收势杨式太极拳(88式)第一段32.左分脚63.提手1.预备式33.转身左蹬脚64.白鹤亮翅2.起势34.左右搂膝拗步65.左搂膝拗步3.揽雀尾35.进步栽捶66.海底针4.单鞭36.翻身白蛇吐信67.闪通背5.提手37.进步搬拦捶68.转身撇身捶6.白鹤亮翅38.右蹬脚69.进步搬拦捶7.左搂膝拗步39.左披身伏虎70.上步揽雀尾8.手挥琵琶40.右披身伏虎71. 单鞭9.左右搂膝拗步41.回身右蹬脚72.云手10.手挥琵琶42.双风贯耳73.单鞭11.进步搬拦捶43.左蹬脚74.高探马12.如封似闭44.转身右蹬脚75.左穿掌13.十字手45.进步搬拦捶76.转身十字蹬脚第二段46.如封似闭77.搂膝打捶14.抱虎归山47.十字手78.上步揽雀尾15.斜揽雀尾79.单鞭16.肘底看锤第三段80.下势17.左右倒卷肱48.抱虎归山81.上步七星18.斜飞式49.斜揽雀尾82.退步跨虎19.提手50.横单鞭83.转身摆莲20.白鹤亮翅51.左右野马分鬃84.弯弓射虎21.左搂膝拗步52.进步揽雀尾85.进步搬拦捶22.海底针53.单鞭86.如封似闭23.闪通背54左右穿梭(四斜角)87.十字手24.转身搬拦捶55.进步揽雀尾88.收式还原25.进步搬拦捶56.单鞭26.上步揽雀尾57.云手27.单鞭58.单鞭28.云手59.下势29.单鞭60.左右金鸡独立30.高探马61.左右倒卷肱31.右分脚62.斜飞式武式38式太极拳比赛套路(承起开合)1.起势20.单鞭2.左揽扎衣-21.下势3.手挥琵琶-22.云手(2个)4.下势23.单鞭5.野马分鬃(2个)24.提手上势6.玉女穿梭(左右)25.高探马7.手挥琵琶26.对心掌8.揽扎衣-27.翻身十字蹬脚9.单鞭28.上步指挡锤10.下势29.揽扎衣-11.金鸡独立(左右)30.拖尾巴单鞭12.左右倒撵猴-31.下势13.手挥琵琶32.上步七星14.白鹤亮翅-33.退步跨虎15.搂膝拗步-34.转身摆莲16.手挥琵琶-35.弯弓射虎17.按势36.双抱锤18.青龙出水37.手挥琵琶19.三通臂、右扎衣-38.收势二、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名称第一段第三段1.起势19.云手(三)37.退步跨虎2.右揽雀尾20.独立打虎38.转身摆莲3.左单鞭21.右分脚39.弯弓射虎4.提手22.双风贯耳40.左揽雀尾5.白鹤亮翅23.左分脚41.十字手6.搂膝拗步(二)24.转身拍脚42.收势7.撇身锤25.进步栽捶8.捋挤势(二)26.斜飞势9.进步搬拦捶27.单鞭下势10.如封似闭28.金鸡独立(二)第二段29.退步穿掌11.开合手第四段12.右单鞭30.虚步压掌13.肘底锤31.独立托掌14.转身推掌(二)32.马步靠15.玉女穿梭(二)33.转身大捋16.左右蹬脚34.歇步擒打17.掩手肱捶35.穿掌下势18.野马分鬃(二)36.上步七星武式36式太极拳1.起势20.云手2.左揽扎衣-21.单鞭3.下势、野马分鬃22.提手上势4.玉女穿梭23.高探马5.手挥琵琶24.对心掌6.揽扎衣-25.翻身十字蹬脚7.单鞭26.指挡锤8.下势27.揽扎衣-9.金鸡独立28.单鞭10.倒撵猴--29.下势11.倒撵猴-30.上步七星12.手挥琵琶31.退步跨虎13.白鹤亮翅32.转身摆莲14.搂膝拗步33.弯弓射虎15.按势34.双抱锤16.青龙出水35.手挥琵琶17.三通臂36.收势18.单鞭19.下势注:-----承起开合杨式太极拳40式拳谱1.起势21.转身右蹬脚2.上步揽雀尾22.退步海底针3.单鞭23.闪通臂4.提手上势24.转身白蛇吐信5.转身白鹤亮翅25.右拍脚6.左右搂膝拗步(3次)26.左右披身伏虎7.手挥琵琶27.右下势8.进步搬拦捶28.左右独立式9.如封似闭29.进步指裆锤10.斜飞势30.上步揽雀尾11.转身肘底锤31.单鞭12.左右倒卷肱(2次)32.左下势13.左右穿梭33.上步七星14.左右野马分鬃34.退步跨虎15.云手(3次)35.转身摆莲16.单鞭36.弯弓射虎17.高探马37.进步搬拦捶18.右蹬脚38.如封似闭19.双风贯耳39.十字手20.左分脚40.收势形意拳沙坪坝二队2012年8月22日2.简化太极剑动作名称准备动作16.右弓步撩1.预备势第三组2.起势17.转身回抽第一组18.并步平刺1.并步点剑19.左弓步拦2.独立反刺20.右弓步拦3.扑步横扫21.左弓步拦4.向右平带22.进步反刺5.向左平带23.反身回劈6.独立抡劈24.虚步点剑7.退步回抽第四组8.独立上刺25.独立平托第二组26.弓步挂劈9.虚步下截27.虚步抡劈10.左弓步刺28.撤步反击11.转身斜带29.进步平刺12.缩身斜带30.丁步回抽13.踢膝截剑31.旋转平抹14.跳步平刺32.弓步直刺15.左虚步撩33.收势太极剑竞赛套路(42式)预备式1.起势23.蹬脚架剑(左)2.并步点剑24.提膝点剑3.弓步斜削25.仆步横扫4.提膝劈刺26.弓步下截5.左弓步拦27.弓步下刺6.左虚步撩28.右左云抹7.右虚步撩29.右弓步劈8.提膝捧剑30.后举腿架剑9.蹬脚前刺31.丁步点剑10.跳步平刺32.马步推剑11.转身下刺33.独立上托12.弓步平斩34.进步挂剑13.弓步崩剑35.歇步崩剑14.歇步压剑36.弓步反刺15.进步绞剑(三)37.转身下刺16.提膝上剑38.提膝提剑17.虚步下截39.行步穿剑18.右左平带40.摆腿架剑19.弓步劈剑41.弓步直刺20.丁步托剑42.收势21.分脚后点22.仆步穿剑(右)杨式太极拳(118式)第一段26.提手上势53.转身右蹬脚1.预备式27.白鹤亮翅54.双风贯耳2.起势28.左搂膝拗步55.左蹬脚3.棚手上势29.海底针56.转身右蹬脚4.揽雀尾30.扇通臂57.落步搬拦捶5.单鞭31.翻身撇身锤58.如封似闭6.提手上势32.卸步搬拦捶59.十字手7.白鹤亮翅33.上步揽雀尾第三段8.左搂膝拗步34.单鞭60.抱虎归山9.手挥琵琶35.右云手61.斜揽雀尾10.左搂膝拗步36.左云手62.斜单鞭11.右搂膝拗步37.右云手63.右野马分鬃12.左搂膝拗步38.左云手64.左野马分鬃13.手挥琵琶39.右云手65.右野马分鬃14.左搂膝拗步40.单鞭66.棚手上势15.进步搬拦捶41.高探马67.揽雀尾16.如封似闭42.右分脚68.单鞭17.十字手43.左分脚69.左玉女穿梭第二段44.转身左蹬脚70.右玉女穿梭18.抱虎归山45.左搂膝拗步71.左玉女穿梭19.斜揽雀尾46.右搂膝拗步72.右玉女穿梭20.斜单鞭47.进步搂膝栽捶73.棚手上势21.肘底锤48.翻身撇身锤74.揽雀尾22.右倒撵猴49.卸步搬拦捶75.单鞭23.左倒撵猴50.右蹬脚76.右云手24.右倒撵猴51.左打虎77.左云手25.斜飞式52.右打虎78.右云手79.左云手98.右云手117.十字手80.右云手99.左云手118.收势81.单鞭100.右云手82.抽身下势101.左云手83.左金鸡独立102.右云手84.右金鸡独立103.单鞭85.右倒撵猴104.高探马86.左倒撵猴105.白蛇吐信87.右倒撵猴106.转身右蹬脚88.斜飞式107.进步搂膝指挡锤89.提手上势108.上步揽雀尾90.白鹤亮翅109.单鞭91.左搂膝拗步110.抽身下势92.海底针111.上步七星锤93.扇通臂112.退步跨虎94.翻身撇身锤113.转身摆莲95.卸步搬拦捶114.开弓射虎96.上步揽雀尾115.卸步搬拦捶97.单鞭116.如封似闭。
武式太极拳的三路拳架
武式太极拳的三路拳架一路中捋架为中庸捋顺之拳架。
其特点:中正安舒,短小紧凑,平缓稳固,虚实分明,气势饱满,是含而不露文人雅致之拳架。
中捋架是为以后二路炮捶及三路小架打基础而用的。
习练中捋架一两年后,既练就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之外三合,又练就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之内三合。
武式家传太极拳虽重意不重形,重气势不重样式,重劲法不重招法。
但是在初级阶段必须要严格遵从身法要领去练,每一招一式就像写正楷书法一样,一笔一划从起笔,到落笔,到运笔,到收笔,全身意念精气神贯注于笔锋有人木三分之意。
拳架一步一个脚印,起步轻灵,落步平稳,虚实开合,清晰分明。
每一式都应具备身法八要。
即“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
随时体会自身各个关节肌肉的角度方向是否顺从腿关节、臂关节约135度左右为最佳角度?肌肉筋骨是否贯串,身法上下是否相随?浅析如下:1头为之首,下巴回收,下腭压住喉头廉泉穴,眼神聚焦平视是颈椎竖直的要点,即为提顶。
2注重腰部命门后撑是上下衔接的关键所在,同是脊椎竖直的要点,小腹上翻即为吊裆。
3双肩尖微向前内扣,膻中穴微内凹,即为含胸。
4体内五脏六腑顺垂,气自然下沉丹田,身柱穴、脊中穴有自然后凸之意,即为拔背。
5双肘尖关节下坠,即为沉肘。
6沉肘也是拉开双肩关节的要点,肩髑穴塌陷有一小坑,即为松肩。
7两膝盖微内扣,足五里穴内凹,即为裹裆。
8左右两肘尖保护肋部的章门穴、日月穴,即为护肫。
这些都是上下相对应的。
练拳架时要求做到这些要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这些要领要通过一招一式拳架如_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等动作的变化,结合千万遍的演练,逐步才能做到的,悉心体会一点一滴,而自然逐步上身的。
故而武禹襄老前辈拳论日:“先由心知,后有身知,身知胜于心知。
”二路炮捶是技击实战应用之拳架套路。
其特点为,快慢相间,蹦跳蹿跃,拳打脚踢,爆发点穴,连环并用,是在一路中捋架及桩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应用的套路。
《太极拳谱》校记
《太极拳谱》校记本文作者逸川在太极拳的修练过程中,从开始,我就对太极拳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习拳之道,理义先明。
从普遍认知的太极拳,是一种老年人―养生运动‖,对太极拳一无所知,开始对太极拳有种探求。
想探求的是,影响2亿人的太极拳,到底源本的面目是什么?那么,从理上探求,可以探究其源、其流传,前人所说的拳学真义。
拳谱在武学中,是传承的代表,由于门第的观念,更因其武技,拳谱的流传,只是在师徒间择人而传承。
一 .现存的重要拳谱明清两代禁民间习武,清末社会动乱,到民国年间国术盛行,武学人士为了振兴国家,纷纷广为授徒,武术进入一个辉煌时代,拳谱多是从清末民初公布出来的。
在现存的拳谱中,我没有找到清末以前的拳谱。
1.廉让堂太极拳谱--武式太极拳二代传人李亦畲手抄拳谱《廉让堂太极拳谱》1935年刊行廉让堂太极拳谱,1935年在山西太原公开刊行,武式太极拳的拳谱传承,据武禹襄之甥李亦畲手抄本《老三本太极拳谱》刊刻。
武禹襄学拳、得拳理于赵堡镇陈清平,陈清平学拳于赵堡镇六代祖师张彦,陈清平发展拳架为:腾挪,领落,代理。
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是武禹襄将得自于陈清平的拳谱,经武禹襄、李亦畲两代传承,对陈清平所传拳谱有所增益。
如李亦畲所作《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是李亦畲习拳的总结,讲理深刻。
李亦畲《老三本太极拳谱》自藏本此谱的流传,由李亦畲手抄,―此卷余手订三本。
启轩第一本(注:李亦畲之弟),友人郝和一本(注:郝和珍,后授太极拳于孙禄堂),此本系余自藏。
‖故李氏手抄本,又称《老三本太极拳谱》、《李氏太极拳谱》。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四卷《王宗岳太极拳论》,依据李亦畲手抄《老三本太极拳谱》,传给郝和珍的本校对。
2.乾隆抄本太极拳谱--传自于陈长兴的太极拳谱《乾隆抄本太极拳谱》,姜榕樵1928年刊于《太极拳讲义》拳谱首次刊刻于姜榕樵、姚馥春合编1928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
据该书姚馥春序及拳谱前叙,拳谱得自于汤士林,汤士林学拳于形意名家许占鳌,许占鳌得拳谱于广平陈姓。
武当太极拳108式拳谱
武当太极拳108式拳谱武当山是内家拳的发源地,武当内家拳由真人张三丰所创。
据记载三丰真人集百家之长,融道家养生,始创太极拳法于武当,以阐功夫真理,扬长道教文化。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
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
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
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
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
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生命的源泉。
一路1预备势2起式3退步崩式4揽雀尾5正单鞭6提手上式 7白鹤亮翅 8左搂膝拗步 9手挥琵琶 10白鹤亮翅11左搂膝拗步12右搂膝拗步13左搂膝拗步14手挥琵琶15上步搬拦捶16如封似闭 17十字手 18抱虎归山二路19倒撵猴20右搂膝拗步21斜穿掌22揽雀尾23斜单鞭24肘底捶25右搂膝拗步 26倒卷肱 27斜飞式 28虚步推掌29提手上式30白鹤亮翅31左搂膝拗步32海底针 33闪身搬拦 34推窗望月 35揽雀尾 36正单鞭 37云手 38正单鞭三路39高探马 40狮子右蹬脚 41狮子左蹬脚 42转身临其境43右搂膝拗步44上步伏虎捶45闪通背 46上步搬拦捶 47小擒拿手 48右踢腿49左打虎式50右打虎式51右弹腿52双插掌 53双风贯耳 54十字手 55跨虎式 56独立式 57上步搬拦捶 58如封似闭59十字手 60抱虎归山四路61倒撵猴62双插掌63斜穿掌64揽雀尾 65单鞭 66野马分鬃 67揽雀尾 68正单鞭五路69玉女穿梭 70揽雀尾 71正单鞭六路72云手 73正单鞭74单鞭左下式75单鞭右下式76独立锁喉捶77倒搓肱78斜飞式79虚步推掌 80提手上式 81白鹤亮翅82左搂膝拗步83海底针84闪通背85迎面捶 86上步搬拦捶 87揽雀尾 88正单鞭七路89云手90高探马91斜穿掌92右斜插脚93左搂膝拗步94狮子右蹬脚95右搂膝拗步 96左切掌 97指膛捶 98揽雀尾99正单鞭八路100单鞭下式 101上步七星 102退步跨虎 103双摆莲104弯弓射虎105上步搬拦捶106如封似闭 107十字手 108抱虎归山。
武式96式太极拳谱
武式96式太极拳谱1.预备式 25.白鹤亮翅 49.斜单鞭 73.手挥琵琶2.起势 26.搂膝拗步 50.左野马分鬃 74.按势3.左濑扎衣 27.手挥琵琶 51.右野马分鬃 75.青龙出水4.右濑扎衣 28.按势 52.左野马分鬃 76.翻身三甬背5.单鞭 29.青龙出水 53.左濑扎衣 77.右濑扎衣6.提手上势 30.翻身三甬背 54.单鞭 78.单鞭7.白鹤亮翅 31.右濑扎衣 55.右玉女穿梭 79.云手8.搂膝幼步 32.单鞭 56.左玉女穿梭 80.单鞭9.手挥琵琶 33.云手 57.右玉女穿梭 81.上势10.搂膝拗步 34.单鞭 58.左玉女穿梭 82.高探马11.手挥琵琶 35.上势 59.左濑扎衣 83.穿心掌12.迎面掌 36.高探马 60.单鞭 84.转身十字摆莲13.上步搬拦捶 37.右起脚 61.云手 85.践步指裆捶14.如封似闭 38.左起脚 62.单鞭 86.右濑扎衣15.抱虎推山 39.转身蹬脚 63.下势 87.单鞭16.斜濑扎衣 40.践步裁捶 64.左更鸡独立 88.下势17.斜单鞭 41.翻身二起脚 65.右更鸡独立 89.震脚上步七星18.上势 42.披身伏虎 66.左倒撵猴 90.退步挎虎19.肘底看捶 43.左踢脚 67.右倒撵猴 91.转身双摆莲20.左倒撵猴 44.转身右蹬脚 68.左倒撵猴 92.海底捞月21.右倒撵猴 45.上步搬拦捶 69.右倒撵猴 93.弯弓射虎22.左倒撵猴 46.如封似闭 70.提手上势 94.双撞捶23.右倒撵猴 47.抱虎推山 71.白鹤亮翅 95.左濑扎衣24.提手上势 48.斜濑扎衣 72.搂膝拗步 96.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第三组
六.倒卷肱
1.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2.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5.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8.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11.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5.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坐步分掌,沉胯采按.
7.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第四组
九.单鞭
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十.云手
1.后坐翅脚,扣步右采.
2.收脚棚园,并步合臂.
3.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4.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十一.单鞭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陈长兴是近代太极拳的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
陈长兴的弟子杨露蝉对太极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长兴所传的陈式太极拳老架是现代诸多太极流派的鼻祖。
清代山西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极尽太极拳理论与实践之真谛。
学习太极拳功夫应当从正宗陈式太极拳开始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目前传播最广的是顾留馨的陈王庭创拳说,即陈王庭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比较有力的证据是当年陈王庭的一首长短句:"谈当年,披坚执锐,.....到如今,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闲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些个好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王庭"造拳"即出于此。在陈氏十四世时由陈长兴时传杨露蝉,杨到京城后开创出杨式,后传全佑,发展成为吴式。后又派生出武式、孙式太极拳。陈氏族谱还称陈氏十五世陈青苹入赘赵堡镇,把陈氏家传太极拳加以改动形成赵堡架。
武式49式太极拳谱
起势
S
13
仆步穿剑
SW
25
撤步平斩W37来自歇步后刺SE2
丁步点剑
E
14
蹬脚前刺
NW
26
仰身架剑
W
38
叉步平斩
NW
3
回身点剑
E
15
跳步平刺
NW
27
转身回抽
SE
39
虚步抱剑
SW
4
仆步横扫
NE
16
转身平刺
N
28
并步平刺
E
40
叉步平带
NW
5
右左平带
SE
17
行步穿剑
S
29
行步撩剑
41
弓步反崩
NW
6
分脚领剑
NE
E
35
独立托架
W
47
扣剑平抹
S
12
独立上刺
NE
24
独立上刺
W
36
弓步挂劈
48
并步平刺
S
18
行步扣剑
N
30
仰身撩剑
E
42
提膝点剑
NE
7
叉步反撩
SE
19
弓步下刺
NE
31
盖步按剑
E
43
叉步反撩
NW
8
马步云抱
SW
20
腾空跳刺
SW
32
跳步下刺
W
44
丁步刺剑
SE
9
丁步截剑
SE
21
马步藏剑
W
33
歇步压剑
S
45
丁步抱剑
SE
武式太极拳郝架九十六式动作路线图
连
步 跨转 虎脚
摆
92
星
虎七
射步
弓上
退
91
抱
双
弯
93
94
抱
双
收势 96
手 挥
琵 95 琶
势
掌
掌
捶
捶
探
高
36
43 北
马
闭 闭捶
对 心 掌
说明 1、由于拳势的运动大都是从左到 右或从右到左在一条路线上进行 的,而本图无法将上述的情况标 示出来,因此这个路线示意图与 图解里的个别拳势的立身方向会 有大同小异之处。 2、在 长 方 格 内 横 写 的 拳 势 名 称 , 如 预备势 是标示该式向南;直 写的拳式名称,如 是标示该式向东,余类推。 3、两方格相连接,如
武式太极拳郝架九十六式动作路线图
1 预备势 2左 懒 扎 衣
29 30
31 32
下单
翻三 甬
身背
单 鞭
3 衣 扎 懒 右
4 5提 手 上 势
白 鹅 亮 翅
67 8
21
搂
手
膝
挥 琵
拗
琶 步
势
搂
手
挥 膝
琵
拗 步
琶
11 9
10
19
势
左 倒 撵 猴
青按手 龙挥 出琵 水势琶
势
右
倒手 撵挥 猴琵白
22
琶 势
亮
翅
70 71
72
右 倒 撵 猴 67
青按手 龙挥 出琵 水势琶
势
73 74 75
势鞭 纭 手
80 纭
80 纭
纭 手
手
手
80
大学体育必修课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片教程
大学必修课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片教程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拳第一集|太极拳第二集|太极拳第三集|太极拳视频演练|四十二式太极拳:|一|二|三|四十二式太极拳-四|五|六|七|八|一、起式12345二、左右野马分鬃6 7891011 1213141516三、白鹤亮翅17181920212223四、左右搂膝拗步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五、手挥琵琶394041六、左右倒卷肱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视频演练传统武式太极拳练习五阶段太极是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它是以万事、万物的本身皆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哲理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认识。
我们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思想认识称为太极思想。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思想与人体运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它是一个科学的人体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势势处处、时时刻刻都包涵、体现着人体内的阴阳变换、虚实相间和刚柔相济。
武式太极拳的训练注重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
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要求和规范,正如乔松茂先生所言“……它科学地集拳术、力学、导引、传统哲学为一体”。
凡学者只有严守身法——立身中正,充分努力地体现出这一风格和特点来,由学架子到改架子;由改架子到走顺架子;由走顺架子到技击的运用;由技击的运用到无畏无敌的精神境界。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节节升高、逐步完成和长功的过程,它须在师父的正确的言传身教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步步提高。
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
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
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就可形成太极身法,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之功效。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图解)与十大要领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分解(一)起势(六)左右倒卷月厷 1.转体勾手1.两脚开立(左式) 2.转体迈步(二十)闪通臂2.两臂前平举 1.转体撤手 3.弓步推掌 1.提手收脚3.屈膝按掌 2.提膝屈肘(十二)高探马 2.迈步分手(二)左右野马分鬃 3.退步错手 1.跟步松手 3.弓步推掌(左式) 4.虚步推掌 2.后坐翻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1.抱球收脚(右式) 3.虚步推掌 1.转身扣脚2.转体迈步 1.转体撤手。
(十三)右蹬脚 2.坐身握拳3.弓步分手 2.提膝屈肘 1.穿掌提脚 3.踩脚搬捶(右式) 3.退步错手 2.迈步分手 4.转体旋臂1.后坐翘脚 4.虚步推掌 3.弓步抱手 5.上步拦掌2.抱球跟脚(左右重复一次) 4.跟步合抱 6.弓步打拳3.转体迈步(七)左揽雀尾 5.提膝合手(二十二)如封似闭4.弓步分手 1.转体撤手 6.蹬脚撑掌 1.穿掌翻手(左式) 2.抱球收脚(十四)双峰贯耳 2.后坐收掌1.后坐翘脚 3.迈步分手 1.收腿落手 3.弓步按掌2.抱球跟脚 4.弓腿捧臂 2.迈步分手(二十三)十字手3.转体迈步 5.转体伸臂 3.弓步贯拳 1.转体扣脚4.弓步分手 6.转体后捋(十五)转身左蹬脚 2.弓腿分手(三)白鹤亮翅 7.转体搭手 1.转身扣脚 3.坐腿扣脚1.跟步抱球 8.弓步前挤 2.收脚合抱 4.收脚合抱2.后坐转体 9.后坐收掌 3.提膝合手(二十四)收势3. 虚步分手 10.弓步按掌4.蹬脚撑掌 1.翻掌前撑(四)左右搂膝拗步(八)右揽雀尾(十六)左下式独立 2.分手下落(左式)同左式,方向相反 1.收脚勾手 3.收脚还原1.转体落手(九)单鞭 2.蹲身仆步2.转体收脚 1.转体扣脚 3.转身穿掌(注:以上分解仅供参考)3.迈步屈肘 2.勾手收脚 4.弓步起身4.弓步搂推 3.转体迈步 5.提膝挑掌(右式) 4.弓步推掌(十七)右下式独立1.后坐翘脚(十)云手同左式2.转体跟脚(云手1)(十八)左右穿梭3.迈步屈肘 1.转体扣脚(左式)4.弓步搂推 2.转体撑掌 1.落脚收手(左式) 3.转体云手 2.报球跟步1.后坐翘脚 4.撑掌收脚 3.迈步滚球2.转体跟脚(云手2) 4.弓步推架3.迈步屈肘1.转体云手(右式)4.弓步搂推2.撑掌出步 1.后坐翘脚(五)手挥琵琶3.转体云手 2.3.4.同左式1.跟步松手4.撑掌收脚(十九)海底针2.后坐挑掌(云手3同云手2) 1.跟脚松手3.虚步合臂(十一)单鞭 2.后坐提手3.虚步插掌一、起式12345二、左右野马分鬃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白鹤亮翅212223四、左右搂膝拗步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五、手挥琵琶394041六、左右倒卷肱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七、左拦雀尾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八、右拦雀尾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九、单 鞭838485868788十、云 手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十一、单 鞭104105106107108十二、高探马109110十三、右蹬脚111112113114115116十四、双峰贯耳117118119120十五、转身左蹬脚121122123124125126127十六、左下势独立128129130131132133十七、右下势独立134135136137138139140十八、右左穿梭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十九、海底针151152153二十、闪通臂154155156二十一、转身搬拦锤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二十二、如封似闭166167168169170二十三、十字手171172173174175二十四、收 势176177178传统武式太极拳练习五阶段本文来源:/太极是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武式太极拳(96式)
武式太极拳(96式)第一段 32.下势 64.下势 1.预备势 33.纭手(4个) 65.金鸡独立(2个) 2.左懒扎衣 34.单鞭 66.左倒撵猴 3.右懒扎衣 35.提手上势 67.右倒撵猴 4.单鞭 36.高探马 68.左倒撵猴 5.提手上势 37.左伏虎势 69.右倒撵猴 6.白鹤亮翅 38.右起脚 70.手挥琵琶 7.搂膝拗步(3个) 39.右倒虎势 71.白鹤亮翅 8.手挥琵琶 40.左起脚 72.搂膝拗步 9.搂膝拗步(2个) 41.转身蹬脚 73.手挥琵琶 10.手挥琵琶 42.反单鞭 74.按势11.上步搬拦捶 43.践步打锤 75.青龙出水 12.如封似闭 44.翻身二起76.翻身第二段45.披身(2次)77.闪通背,右懒扎衣13.抱虎推山 46.退步踢脚 78.单鞭 14.手挥琵琶 47.转身蹬脚 79.下势 15.右懒扎衣 48.上步搬拦捶 80.纭手 16.单鞭 49.如封似闭 81.单鞭 17.提手上势 第三段 82.提手上势 18.肘底看锤 50.抱虎推山 83.高探马 19.左倒撵猴 51.手挥琵琶 84.对心掌 20.右倒撵猴 52.右懒扎衣 85.转身右蹬脚 21.左倒撵猴 53.斜单鞭 86.上步指拦捶 22.右倒撵猴 54.下势 87.右懒扎衣 23.手挥琵琶 55.野马分鬃(3个) 88.单鞭 24.白鹤亮翅 56.单鞭 89.下势 25.搂膝拗步(1个) 57.玉女穿梭(2个) 90.上步七星 26.手挥琵琶 58.手挥琵琶 91.退步跨虎 27.按势 59.右懒扎衣 92.转身摆莲 28.青龙出水 60.单鞭 93.弯弓射虎 29.翻身 61.下势 94.双枪锤 30.闪通背 62.纭手(4个) 95.手挥琵琶 31.单鞭 63.单鞭 96.收势杨式太极拳(88式)第一段32.左分脚63.提手1.预备式33.转身左蹬脚64.白鹤亮翅2.起势34.左右搂膝拗步65.左搂膝拗步3.揽雀尾35.进步栽捶66.海底针4.单鞭36.翻身白蛇吐信67.闪通背5.提手37.进步搬拦捶68.转身撇身捶6.白鹤亮翅38.右蹬脚69.进步搬拦捶7.左搂膝拗步39.左披身伏虎70.上步揽雀尾8.手挥琵琶40.右披身伏虎71. 单鞭9.左右搂膝拗步41.回身右蹬脚72.云手10.手挥琵琶42.双风贯耳73.单鞭11.进步搬拦捶43.左蹬脚74.高探马12.如封似闭44.转身右蹬脚75.左穿掌13.十字手45.进步搬拦捶76.转身十字蹬脚第二段46.如封似闭77.搂膝打捶14.抱虎归山47.十字手78.上步揽雀尾15.斜揽雀尾79.单鞭16.肘底看锤第三段80.下势17.左右倒卷肱48.抱虎归山81.上步七星18.斜飞式49.斜揽雀尾82.退步跨虎19.提手50.横单鞭83.转身摆莲20.白鹤亮翅51.左右野马分鬃84.弯弓射虎21.左搂膝拗步52.进步揽雀尾85.进步搬拦捶22.海底针53.单鞭86.如封似闭23.闪通背54左右穿梭(四斜角)87.十字手24.转身搬拦捶55.进步揽雀尾88.收式还原25.进步搬拦捶56.单鞭26.上步揽雀尾57.云手27.单鞭58.单鞭28.云手59.下势29.单鞭60.左右金鸡独立30.高探马61.左右倒卷肱31.右分脚62.斜飞式武式38式太极拳比赛套路(承起开合)1.起势20.单鞭2.左揽扎衣-21.下势3.手挥琵琶-22.云手(2个)4.下势23.单鞭5.野马分鬃(2个)24.提手上势6.玉女穿梭(左右)25.高探马7.手挥琵琶26.对心掌8.揽扎衣-27.翻身十字蹬脚9.单鞭28.上步指挡锤10.下势29.揽扎衣-11.金鸡独立(左右)30.拖尾巴单鞭12.左右倒撵猴-31.下势13.手挥琵琶32.上步七星14.白鹤亮翅-33.退步跨虎15.搂膝拗步-34.转身摆莲16.手挥琵琶-35.弯弓射虎17.按势36.双抱锤18.青龙出水37.手挥琵琶19.三通臂、右扎衣-38.收势二、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名称第一段第三段1.起势19.云手(三)37.退步跨虎2.右揽雀尾20.独立打虎38.转身摆莲3.左单鞭21.右分脚39.弯弓射虎4.提手22.双风贯耳40.左揽雀尾5.白鹤亮翅23.左分脚41.十字手6.搂膝拗步(二)24.转身拍脚42.收势7.撇身锤25.进步栽捶8.捋挤势(二)26.斜飞势9.进步搬拦捶27.单鞭下势10.如封似闭28.金鸡独立(二)第二段29.退步穿掌11.开合手第四段12.右单鞭30.虚步压掌13.肘底锤31.独立托掌14.转身推掌(二)32.马步靠15.玉女穿梭(二)33.转身大捋16.左右蹬脚34.歇步擒打17.掩手肱捶35.穿掌下势18.野马分鬃(二)36.上步七星武式36式太极拳1.起势20.云手2.左揽扎衣-21.单鞭3.下势、野马分鬃22.提手上势4.玉女穿梭23.高探马5.手挥琵琶24.对心掌6.揽扎衣-25.翻身十字蹬脚7.单鞭26.指挡锤8.下势27.揽扎衣-9.金鸡独立28.单鞭10.倒撵猴--29.下势11.倒撵猴-30.上步七星12.手挥琵琶31.退步跨虎13.白鹤亮翅32.转身摆莲14.搂膝拗步33.弯弓射虎15.按势34.双抱锤16.青龙出水35.手挥琵琶17.三通臂36.收势18.单鞭19.下势注:-----承起开合杨式太极拳40式拳谱1.起势21.转身右蹬脚2.上步揽雀尾22.退步海底针3.单鞭23.闪通臂4.提手上势24.转身白蛇吐信5.转身白鹤亮翅25.右拍脚6.左右搂膝拗步(3次)26.左右披身伏虎7.手挥琵琶27.右下势8.进步搬拦捶28.左右独立式9.如封似闭29.进步指裆锤10.斜飞势30.上步揽雀尾11.转身肘底锤31.单鞭12.左右倒卷肱(2次)32.左下势13.左右穿梭33.上步七星14.左右野马分鬃34.退步跨虎15.云手(3次)35.转身摆莲16.单鞭36.弯弓射虎17.高探马37.进步搬拦捶18.右蹬脚38.如封似闭19.双风贯耳39.十字手20.左分脚40.收势形意拳沙坪坝二队2012年8月22日2.简化太极剑动作名称准备动作16.右弓步撩1.预备势第三组2.起势17.转身回抽第一组18.并步平刺1.并步点剑19.左弓步拦2.独立反刺20.右弓步拦3.扑步横扫21.左弓步拦4.向右平带22.进步反刺5.向左平带23.反身回劈6.独立抡劈24.虚步点剑7.退步回抽第四组8.独立上刺25.独立平托第二组26.弓步挂劈9.虚步下截27.虚步抡劈10.左弓步刺28.撤步反击11.转身斜带29.进步平刺12.缩身斜带30.丁步回抽13.踢膝截剑31.旋转平抹14.跳步平刺32.弓步直刺15.左虚步撩33.收势太极剑竞赛套路(42式)预备式1.起势23.蹬脚架剑(左)2.并步点剑24.提膝点剑3.弓步斜削25.仆步横扫4.提膝劈刺26.弓步下截5.左弓步拦27.弓步下刺6.左虚步撩28.右左云抹7.右虚步撩29.右弓步劈8.提膝捧剑30.后举腿架剑9.蹬脚前刺31.丁步点剑10.跳步平刺32.马步推剑11.转身下刺33.独立上托12.弓步平斩34.进步挂剑13.弓步崩剑35.歇步崩剑14.歇步压剑36.弓步反刺15.进步绞剑(三)37.转身下刺16.提膝上剑38.提膝提剑17.虚步下截39.行步穿剑18.右左平带40.摆腿架剑19.弓步劈剑41.弓步直刺20.丁步托剑42.收势21.分脚后点22.仆步穿剑(右)杨式太极拳(118式)第一段26.提手上势53.转身右蹬脚1.预备式27.白鹤亮翅54.双风贯耳2.起势28.左搂膝拗步55.左蹬脚3.棚手上势29.海底针56.转身右蹬脚4.揽雀尾30.扇通臂57.落步搬拦捶5.单鞭31.翻身撇身锤58.如封似闭6.提手上势32.卸步搬拦捶59.十字手7.白鹤亮翅33.上步揽雀尾第三段8.左搂膝拗步34.单鞭60.抱虎归山9.手挥琵琶35.右云手61.斜揽雀尾10.左搂膝拗步36.左云手62.斜单鞭11.右搂膝拗步37.右云手63.右野马分鬃12.左搂膝拗步38.左云手64.左野马分鬃13.手挥琵琶39.右云手65.右野马分鬃14.左搂膝拗步40.单鞭66.棚手上势15.进步搬拦捶41.高探马67.揽雀尾16.如封似闭42.右分脚68.单鞭17.十字手43.左分脚69.左玉女穿梭第二段44.转身左蹬脚70.右玉女穿梭18.抱虎归山45.左搂膝拗步71.左玉女穿梭19.斜揽雀尾46.右搂膝拗步72.右玉女穿梭20.斜单鞭47.进步搂膝栽捶73.棚手上势21.肘底锤48.翻身撇身锤74.揽雀尾22.右倒撵猴49.卸步搬拦捶75.单鞭23.左倒撵猴50.右蹬脚76.右云手24.右倒撵猴51.左打虎77.左云手25.斜飞式52.右打虎78.右云手79.左云手98.右云手117.十字手80.右云手99.左云手118.收势81.单鞭100.右云手82.抽身下势101.左云手83.左金鸡独立102.右云手84.右金鸡独立103.单鞭85.右倒撵猴104.高探马86.左倒撵猴105.白蛇吐信87.右倒撵猴106.转身右蹬脚88.斜飞式107.进步搂膝指挡锤89.提手上势108.上步揽雀尾90.白鹤亮翅109.单鞭91.左搂膝拗步110.抽身下势92.海底针111.上步七星锤93.扇通臂112.退步跨虎94.翻身撇身锤113.转身摆莲95.卸步搬拦捶114.开弓射虎96.上步揽雀尾115.卸步搬拦捶97.单鞭116.如封似闭。
太极拳谱+太极剑谱
第一段:
一、起势
二、右揽雀尾
三、左单边
四、提手
五、白鹤亮翅
六、搂膝拗步(二)
七、撇身捶
八、捋挤式(二)
九、进步搬拦捶
十、如封似闭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十二、右单鞭
十三、肘底捶
十四、转身推掌
十五、玉女穿梭
十六、右左蹬脚
十七、掩手肱捶
十八、野马分鬃(二)
第三段:
十九、云手
二十、独立打虎
10、屈肘平举
11、歇步刺剑
第三组:
12、上步平刺
13、提膝架剑
14、鹞子翻身
15、提膝架剑
16、鹞子翻身
17、虚步后劈
第四组:
18、弓步撩剑
19、右撩剑
20、左撩剑
21、转身劈剑
22、虚步提剑
第五组:
23、蹬脚左穿剑
24、右穿剑(行步)
25、左穿提膝点剑
26、虚步提剑
27、虚步撩剑
28、歇步架剑
五十二式木兰剑(二)
33.上步探海平衡
34.中举腿架剑
35.转身撩剑穿梭
36.钩踢下劈
37.提膝上刺
38.歇步扫剑
39.高虚步提剑
40.插步点剑
41.腕花来回挂剑
42.插步下刺
43.歇步反刺
44.转身虚步上刺
45.插步提剑
46.舞梭中举腿挑剑
47.上云虚步持剑
48.并步收势
四十一、弓步崩剑
第六组:
四十二、提膝点剑
四十三、叉步反撩
四十四、丁步刺剑
四十五、丁步抱剑
四十六、行步穿剑
四十七、扣剑平抹
四十八、并步平刺
武派太极拳108势 拳谱
武派太极拳108势1.无极势2.左懒扎衣3.右懒扎衣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左手挥琵琶势9.左迎面掌10.右搂膝拗步11.右手挥琵琶势12.右迎面掌13.左搂膝拗步14.上步搬揽捶15.如封似闭16.抱虎推山17.退步懒扎衣18.单鞭19.提手上势20.回身白鹤亮翅21.肘底看捶22.左倒撵猴23.右倒撵猴24.左倒撵猴25.右倒撵猴26.提手上势27.白鹤亮翅28.左搂膝拗步29.左手挥琵琶势30.舒身按势31.青龙出水32.风摆荷叶33.三涌背34.单鞭35.左纭手36.右纭手37.单鞭38.提手上势39.左高探马40.右起脚41.右高探马42.左起脚43.转身蹬脚44.践步打捶45.翻身二起脚46.左伏虎势47.右伏虎势48.巧捉龙49.披身踢脚50.转身蹬脚51.喜鹊登枝52.上步搬拦捶53.如封似闭54拗步飞仙掌55.斜单鞭56.左野马分鬃57.右野马分鬃58.右野马分鬃59.左野马分鬃60迎门靠61.右懒扎衣62.单鞭63.上步飞仙掌64.左玉女穿梭65.转身玉女穿梭66.上步玉女穿梭67.回身玉女穿梭68.退步懒扎衣69.单鞭70.左纭手71.右纭手72.单鞭73.下势74.左更鸡独立75.右更鸡独立76.左倒撵猴77.右倒撵猴78.左倒撵猴79.右倒撵猴80.提手上势81.白鹤亮翅82.左搂膝拗步83.手挥琵琶势84.俯身按势85.青龙出水86.风摆荷叶87.火焰钻心88.单鞭81.左纭手90.右纭手91.单鞭92.扑面掌93.高探马94.对心掌95.十字腿96.上步指裆捶97.右懒扎衣98.白蛇吐芯99.回身下势100.上步七星101.退步跨虎102.转身摆腿103.弯弓射虎104.双抱捶105.拴马势106.退步懒扎衣107十字手108.合太极武派太极拳108势(面南背北)1.无极势(正南)2.左懒扎衣(东南)3.右懒扎衣(西南)4.单鞭(正东)5.提手上势(西南)6.白鹤亮翅(西南)7.左搂膝拗步(东北)8.左手挥琵琶势(正东)9.左迎面掌(东北)10.右搂膝拗步(东南)11.右手挥琵琶势(正东)12.右迎面掌(东南)13.左搂膝拗步(东北)14.上步搬揽捶(东南—东北)15.如封似闭(东北)16.抱虎推山(正西)17.退步懒扎衣(西北)18.单鞭(正东)19.提手上势(西南)20.回身白鹤亮翅(西南—东南)21.肘底看捶(正东—东北)22.左倒撵猴(东北)23.右倒撵猴(西南)24.左倒撵猴(西北)25.右倒撵猴(东南)26.提手上势(西南)27.白鹤亮翅(西南)28.左搂膝拗步(东北)29.左手挥琵琶势(正东)30.舒身按势(正东)31.青龙出水(正东)32.风摆荷叶(西南)33.三涌背(西南—西北)34.单鞭(正东)35.左纭手(东南—西北)36.右纭手(东北—西南)37.单鞭(正东)38.提手上势(正东)39.左高探马(正东)40.右起脚(正东)41.右高探马(正东)42.左起脚(正东)43.转身蹬脚(正西)44.践步打捶(正西)45.翻身二起脚(正东)46.左伏虎势(东北)47.右伏虎势(东南)48.巧捉龙(东南)49.披身踢脚(正东)50.转身蹬脚(正东)51.喜鹊登枝(正东)52.上步搬拦捶(东北)53.如封似闭(东北)54拗步飞仙掌(西北)55.斜单鞭(东南)56.左野马分鬃(西南)57.右野马分鬃(西北)58.左野马分鬃(西南)59.右野马分鬃(西北)60迎门靠(西北)61.右懒扎衣(西北)62.单鞭(正东)63.上步飞仙掌(正西)64.左玉女穿梭(西南)65.转身玉女穿梭(东南)66.上步玉女穿梭(东北)67.回身玉女穿梭(西北)68.退步懒扎衣(西北)69.单鞭(正东)70.左纭手(东南—西北)71.右纭手(东北—西南)72.单鞭(正东)73.下势(东北)74.左更鸡独立(正东)75.右更鸡独立(正东)76.左倒撵猴(东北)77.右倒撵猴(西南)78.左倒撵猴(西北)79.右倒撵猴(东南)80.提手上势(西南)81.白鹤亮翅(西南)82.左搂膝拗步(东北)83.手挥琵琶势(正东)84.俯身按势(正东)85.青龙出水(正东—正西)86.风摆荷叶(西南)87.火焰钻心(西北)88.单鞭(正东)81.左纭手(东南—西北)90.右纭手(东北—西南)91.单鞭(正东)92.扑面掌(正东)93.高探马(正东)94.对心掌(正东)95.十字腿(正南)96.上步指裆捶(正西)97.右懒扎衣(西北)98.白蛇吐芯(正西—东北)99.回身下势(东北)100.上步七星(东南)101.退步跨虎(正东)102.转身摆腿(正东)103.弯弓射虎(东北)104.双抱捶(东南)105.拴马势(东南)106.退步懒扎衣(东南)107十字手(正南)108.合太极(正南)。
二十四式太极拳谱及动作要领
二十四式太极拳谱及动作要领简化太极拳分八个组共二十四个动作:第一组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第四组9单鞭10云手11单鞭第五组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第七组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简化太极拳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套太极拳是从传统杨式大架太极拳当中选择组成的。
杨式大架太极拳的特点就是均匀柔和平稳,男女老少都适合,适应面比较广,目前是全国开展最广的一个太极拳流派。
简化太极拳从以杨式大架传统太极拳为基础,这样就给广泛的普及提供了方便。
第二简化太极拳在内容上做了精简和提炼。
传统杨式太极拳一共是八十五个动作,除去重复的动作还有四十个左右;简化太极拳保留了其中主要的二十几个动作,删掉了一些重复的部分,全套需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就给工间操、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第三简化太极拳在套路结构上本着易学易练,由易到难的原则做了一些变动。
传统套路一开始就是棚捋挤按、揽雀尾动作,动作比较长比较复杂;那么简化太极拳是从比较简单明确的野马分鬃开始,所以这样就体现了由简到难、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第四简化太极拳还增加了它的全面性和均衡性。
比如说传统套路只有右揽雀尾,而简化太极拳里头有左右揽雀尾,在这个主要动作上重复左右对称练习;其它像下势独立也是增加了对称的左右动作;所以在主要的动作上加以强化左右重复对称出现。
第五(最后一点)简化太极拳有明确的规格和要领,所以就使我们太极拳普及教学依据明确规范,这样也给我们太极拳的统一打下了基础,所以人们又把简化太极拳叫做新的杨式太极拳。
简化太极拳各组动作要领第一段完整示范第一动起势:一左脚分开半步;二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三屈腿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
第二动左右野马分鬃:野马分鬃一:一转腰抱手收脚两手上下合抱(好像抱球的样子);二转身上步弓步分手;野马分鬃二:一转腰撇脚;二抱手收脚(两手相抱的时候,上手高与肩平,下手与腹平);三转腰上步向前迈出一步;四弓步分手(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后手按在胯侧手心向下)。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程(图文)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程(图文)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拳术之一,在我国广为流传。
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太极拳以它独特的运动风格和显著的健身效果闻名于世。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原有的套路而创编的。
它不仅简单易练,而且保留了杨式太极拳的技术精华,具有极佳的健身功能和丰富的技击招法。
图是我国古代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产生了太极拳术。
关于太极拳的缘起,据考证是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的。
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陈王廷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
陈王廷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他研究道家的《黄庭经》,并参照戚继光的《拳经》创编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三个方面: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
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武术家、抗倭名将,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取了其中三十二势编成拳法套路。
陈王廷吸收了其中二十九势编入太极拳套路,甚至陈氏的《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照戚氏《拳经》,可见其影响之深。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
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
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
各式传统太极拳也都以太极阴阳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太极拳在长期演变中形成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五式:①陈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兼;②杨氏太极拳:匀缓柔和,舒展大方;③吴氏太极拳:柔和紧凑,大小适中;④武氏太极拳:动作灵活,步法轻捷;⑤孙氏太极拳:与武氏太极拳风格相近,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运动得到蓬勃发展。
从50年代开始,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陆续编写出版了二十四式、八十八式、四十八式太极拳,又将传统的陈、杨、吴、武、孙式太极拳整理出版。
32式简化太极拳谱
32式简化太极拳谱
32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太极拳“四段”的规定套路。
全套32个动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32式太极拳拳谱。
欢迎阅读!
32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吴氏);
4、左琵琶势;
5、进步搬拦捶(孙氏);
6、如封似闭;
7、搂膝拗步
第二段:
8、右单鞭;
9、右云手;
10、野马分鬃;
11、海底针;
12、闪通背;
13、右揽雀尾
第三段:
14、转体撇身捶;
15、捋挤势;
16、右拍脚
17、左分脚;
18、右蹬脚(陈氏:蹬一根);
19、进步栽捶;
20、左右穿梭;
21、肘底捶
第四段:
22、倒卷肱;
23、右下势;
24、金鸡独立;
25、左下势;
26、上步七星;
27、退步跨虎;
28、转身摆莲;
29、弯弓射虎;
30、左揽雀尾;
31、十字手;
32、收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段 预备势 1、起势 2、左右揽扎衣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进步左搬拦捶 8、如封似闭 9、白鹤亮翅 10、抱虎推山 11、左右野马分鬃 12、手挥琵琶 13、对心掌 第二段 14、右单鞭 15、右云手 16、玉女穿梭 17、高探马 18、左右分脚 19、转身右蹬脚 20、按势 21、青龙出水 22、闪通背 23、左单鞭 第三段 24、左云手 25、左下势 26、左金鸡独立 27、右下势 28、右金鸡独立 29、践步打捶 30、翻身二起脚 31、左右披身伏虎 32、肘底捶 第四段 33、左右倒卷肱 34、青龙出水 35、左拍脚 36、转身十字摆莲 37、跳步指裆捶 38、左下势 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 41、转身摆莲 42、弯弓射虎 43、进步右搬拦捶 44、如封四闭 45、双撞捶 46、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