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

合集下载

2017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2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

2017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2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1.知道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及分布。

2.掌握我国黄淮海平原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

(重点)3.学会分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我国主要灾害的多发区阅读教材P68~P69第4段,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2.(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类型多。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3)季风气候⎩⎪⎨⎪⎧夏季风→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干 旱、暴雨、洪涝等冬季风→寒潮→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4)板块交会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 表层岩体破碎 地形复杂,起伏大人类活动→植被覆盖程度低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5)人口分布、经济水平地区差异明显。

正误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灾害多发区。

( )(2)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

( )(3)我国西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 )【提示】 (1)× 干旱主要发生在我国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

(2)×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太行山区和江南丘陵。

(3)√教材整理2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阅读教材P 69第5段~P 70,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灾害:水旱灾害和地震。

2.灾害环境(1)水旱灾害 气候: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大。

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多洼地。

(2)地震 地震带:位于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

人口经济: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

3.其他灾害 农作物病虫害较多,沿海地带有台风灾害等。

正误判断:(1)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只有水旱灾害和地震。

( )(2)华北平原是春旱多发区,夏季降水多不会发生旱灾。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课时2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课时2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学习目标定位] 1.能列举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的灾害类型。

2.学会分析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1.位置:黄土高原区地处①黄河中游地区。

2.环境特点: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重要的②农业区,西北部为③农牧交错地区。

从东南至西北,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向④半干旱、⑤干旱地区递变。

过渡地带⑥不稳定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与本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3.主要的自然灾害:⑦干旱、水土流失。

由于黄土⑧质地疏松,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黄土裸露,加之暴雨较多,冲刷强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由水土流失引起的⑨干旱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此外,⑩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也是本区重要的自然灾害。

思考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有利影响?答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黄河含沙量大,在黄河入海口处淤积,形成黄河三角洲,从而增加土地面积。

2.人为因素是如何影响地质灾害的?答案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重。

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1.位置:本区位于⑪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滑坡、泥石流多发原因: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⑫高原、深谷和盆地;本区降水⑬丰沛,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⑭滑坡、泥石流规模大,活动频繁。

3.地震多发原因:本区地震活动⑮强度大、频度高、危害大。

地处我国的南北地震带和⑯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思考3.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答案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2017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

2017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
[合作探讨] 研究人员对我国 2000~2011 年年度自然灾害情况统计数据研究表明:我国 自然灾害总体上呈南重北轻,中东部重西部轻的空间分布格局,我国受灾最严 重的省份基本全部集中于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国自然灾害分布格局存在 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探讨1: 推测我国台风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提示】 东南沿海。
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
【解析】 第(1)题,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降水 少,故容易形成风沙天气,夏季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 灾害,另外审题要仔细,看清第(2)题题干要求的是自然原因。
【答案】 (1)C (2)B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 1 我国主要灾害的多发区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 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答案】 (1)长江流域、淮河流域。 珠江流域、黄河下游、辽河流域、 嫩江流域、渭河流域、四川盆地、长江流域。自然原因有:位于东亚季风气候 区,地处阶梯的交界处,多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 人文原因有: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河湖蓄洪 行洪能力差;是我国的经济核心地带;人口稠密。
探讨1:黄淮海平原的干旱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提示】 春季。
探讨2:我国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加强;雨带还未到来,降水稀少;农作 物处于返青季节,需水量大。
[核心点击]
黄淮海平原旱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不合理的
灾害
气候
地形
生产活动
春季气温回升
不合理的开垦使地表植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1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1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2.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1)范围:本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⑫浙江、台湾、⑬ 海南 等省(区)。 (2)主要灾害:洪涝、⑭地震 、台风等。 (3)多发原因:本区受海洋影响强烈,是全国受台风、⑮风暴潮 影响最严重 的地区,本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⑯ 地震 灾害较多。
【思考】 1.黄淮海平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水旱灾害频发,怎样才能解决该地区干 旱时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答案 解决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①修建水库; ②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等; ③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④防治水污染等。
迁移应用1
2010年3月10日凌晨1时54分,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城关镇石沟村发生
一起山体滑塌灾害,初步核实44人被掩埋。截至下午18时,16人获救,
10人遇难,仍有18人被掩埋。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据此回
答(1)~(2)题。
(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山体滑塌属于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反思归纳
黄淮海平原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
旱灾:①夏季风停留时间短,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特别是春季降
水少。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加剧了春旱。
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灾:
①夏季风不稳定;年际、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③本地区河网密度小,河流入海口少,平原地势低平、多低洼地、河 流泥沙量大、河床淤塞,导致河流排水能力差,河水泛滥造成水灾。 (2)水旱灾害的治理措施 ①修建水库,收集夏季的降水,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②黄河中游治理水土流失,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 ③加固堤防,淮河和海河可以开挖新的入海河道; ④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春季水资源少的问题; ⑤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2021学年)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一)知识与技能1.能列举出4个以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2.会独立分析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形成、发展、分布的主要环境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表,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2.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差异的方法,了解我国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地域环【新课导入】由于世界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各地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

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复杂而独特,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发展、类型与分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区域.阅读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通过阅读了解以下内容: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种类有哪些?这些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过渡】阅读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原因【点拨】1.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2.海陆兼备,陆地灾害和海洋灾害都有发生3。

季风气候典型,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4。

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5.人口分布不平衡,经济水平地区差异显著【承转提问】我国有四大自然灾害多发区: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配套K12]2017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2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

[配套K12]2017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2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

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学业达标]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1~2题。

1.①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泥石流B.寒潮、荒漠化C.台风、暴雨D.洪涝、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分别是( )A.②⑤B.④③C.⑥②D.③⑦【解析】第1题,①处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特征为干旱,荒漠化严重;地处内陆,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寒潮影响比较大。

由于降水稀少,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灾害较少。

第2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为西南地区。

【答案】 1.B 2.B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3~4题。

3.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平原地区B.河流中下游地区C.湿润地区D.外流区4.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域。

第4题,西北地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山区谷地,主要是融雪洪水;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灾较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频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影响。

【答案】 3.D 4.B5.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位于我国哪一灾害带上?(2)试分析该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3)我国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害种类南北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

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

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学业达标]下图是“我国的黄土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我国黄土分布的规律是( )A.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B.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C.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D.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和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2.图中A所在区域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直接原因是( )A.降水集中于夏秋季且多暴雨B.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C.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地表失去植被保护D.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解析】第1题,黄土在我国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又相对集中,黄土一般是由西北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从黄土分布厚度上可以进行判断,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和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

第2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如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质地疏松性、降水的集中性等;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植被的破坏等。

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是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

【答案】 1.D 2.C图1为2009~2013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图2为2009~2013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图23.云南滑坡和泥石流( )A.西部多发与地势起伏有关B.东部次数少,由于处于喀斯特地貌区C.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一致D.冬季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河流断流4.应对此类灾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危险地带居民点搬迁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监测和预警④修建大型水库,调节径流⑤规划穿山隧道,改善交通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⑤【解析】第3题,云南西部地势起伏大,降水丰沛,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滑坡、泥石流不但规模大,而且活动频繁。

第4题,修建大型水库、开挖隧道易诱发地质灾害。

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

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列举出4个以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2.会独立分析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形成、发展、分布的主要环境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表,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2.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差异的方法,了解我国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地域环境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的理解;3.进一步学会用范例分析方法掌握事物的一般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2.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类型及其环境因素分析,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坚定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于世界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各地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

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复杂而独特,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发展、类型与分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区域。

阅读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通过阅读了解以下内容: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种类有哪些?这些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过渡】阅读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原因【点拨】1.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2.海陆兼备,陆地灾害和海洋灾害都有发生3.季风气候典型,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4.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5.人口分布不平衡,经济水平地区差异显著【承转提问】我国有四大自然灾害多发区: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这些地区的环境有何特点?主要灾害类型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将一同来学习。

【板书】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复习提问】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配套K12]2017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素材 湘

[配套K12]2017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素材 湘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
1.能列举出4个以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

2.会独立分析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形成、发展、分布的主要环境原因。

1. 带着好奇、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导学案。

2. 充分利用地图册,了解各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

【教材助读】
1.阅读课本68页阅读材料“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了解我国干旱、洪涝、滑坡和泥石流、暴雨、水土流失、沙漠化、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

(识记)
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阅读课本68页材料“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探究以下问题:
(1)列举出诱发我国自然灾害的环境原因。

(2)了解你的家乡有哪些自然灾害,分析引发这些自然灾害的环境原因。

3.阅读课本71页阅读材料“广东省的自然灾害”探究以下问题。

(1)分析广东20世纪50-90年代受灾人口和成灾农田变化趋势。

(2)建国以来广东省的自然灾害损失有何特点?
(3)分析广东省自然灾害频繁的环境原因
我国有几大自然灾害区,它们有哪些在类型?
1.黄淮海平原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为什么多旱灾与水灾?(1)灾害类型:
(2)多旱灾的原因:
(3)多水灾的原因:
2、东南沿海有哪些灾害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灾害类型:
(2)分析这些灾害多发的原因:
3.黄土高原有哪些灾害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类型
(2)分析这些灾害多发的原因:。

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

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

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D[合作探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流失土壤约 5.0×109 t,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12(6.0×1010t)。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53×106km2,占国土面积的16%。

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 4.3 ×105km2,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70%左右。

其中严重流失面积约1.1×105km2。

目前黄土高原的年水土流失总量已达2.2×109t,比1949年提高了31%。

探讨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当地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量大。

探讨2:水土流失还会引起哪些灾害?【提示】加剧当地的干旱,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

[核心点击][体验评价]1.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是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

读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完成(1)~(2)题。

(1)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A.秦巴山区B.横断山区C.武夷山区D.东北山区(2)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 )A.天气状况B.地质地形条件C.大型施工活动 D.水系特征【解析】第(1)题,根据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结合我国地形分析,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秦岭、大巴山地区。

第(2)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故此次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天气状况。

【答案】(1)A (2)A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合作探讨]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

西藏地区震感明显,受其影响,造成我国损失严重。

探讨1:我国西藏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1

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1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一> 学案<湘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 1.能列举我国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

2.学会分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与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是世界上⑥____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⑦____________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3>我国是一个⑧________气候典型的国家。

(4>我国境内的⑨____________地带,是世界地震、火山带的重要分布区。

(5>我国人口⑩____________很不均衡,⑪____________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

二、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1.黄淮海平原主要发生的自然灾害为⑫________________和⑬____________。

本区深受季风影响,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00~1 000毫M。

由于春、夏两季降水较少,故有“十年九旱”之说;降水以⑭________为主,有较多的洼地,⑮________灾害极易发生。

7IMJRhwgfc2.黄淮海平原的⑯________地震带和⑰____________地震带正处于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地区,地震灾害严重。

7IMJRhwgfc 3.黄淮海平原农作物⑱____________较多,沿海地带有⑲________灾害等。

三、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1.东南沿海主要灾害有⑳________、________、台风等自然灾害。

该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一旦发生灾害,损失十分严重。

7IMJRhwgfc2.本区既是全国受________影响最强、最频繁的地区,也是全国____________频率最高和灾害损失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7IMJRhwgfc 3.本区处于__________地震带,其中________省最为严重,________、________两省次之。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

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说课稿〕河北省盐山中学【说教材】:【说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能列举出4个以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2.会独立分析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形成、开展、分布的主要环境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表,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2.通过综合分析和比照差异的方法,理解我国不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地域环境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的理解;3.进一步学会用范例分析方法掌握事物的一般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学会用“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因地制宜〞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待问题;2.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类型及其环境因素分析,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坚决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

【说重难点】:能识记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并能分析其原因。

【说教学法】:教学法采用盐山中学特色教学法“三步六环〞,即从自学、合作、探究为中心安排了三个步骤六个环节,每个步骤有两个环节。

三个步骤是:自主学习〔自学〕——合作学习〔互学〕——老师指导。

每个步骤中都安排习题练习,每个练习都要进展检测。

自学阶段练习叫效果检测,互学阶段的联络叫展示交流,老师指导阶段的练习叫训练提升。

这样,每个步骤中增加了一个环节,每个教学过程中就有了六个环节。

六个环节:自学、效果检测——互学、展示交流——老师指导、训练提升。

自主学习环节大约10分钟,合作学习大约20分钟,老师点拨提升环节大约15分钟。

【说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首先从三个层面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结合案例,综合分析某地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其防治;我国有四大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和原因。

由于世界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各地的经济开展程度上下不同,因此各地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二讲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二讲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含解析

第二讲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考点一| 黄淮海平原、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考点整合]1.黄淮海平原旱涝灾害的成因2.东南沿海的主要灾害及成因[应用体验]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

读图完成1~2题。

1.同时受暴雨、洪涝、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北内陆地区C.华北平原地区 D.四川盆地地区2.华北平原暴雨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多 B.降水集中、多洼地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解析:1.C 2.B 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降水少,故容易形成风沙天气,夏季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

3.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甲、乙两图示意我国某两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和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图甲所示的气象灾害为________,是发源于________的________型涡旋,该种灾害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说明甲种灾害在我国分布的空间差异。

(3)图乙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形成该气象灾害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种灾害的共同分布区为________________,该地多发的自然灾害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3章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学案第1课时.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3章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学案第1课时.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3章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学案第1课时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祸多发区和西北沿海灾祸多发区1.知道我国自然灾祸多发区的灾祸类型及散布。

2.掌握我国黄淮海平原和西北沿海灾祸多发区的灾祸类型。

(重点)3.学会剖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灾祸多发区和西北沿海灾祸多发区主要灾祸的成因。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我国主要灾祸的多发区阅读教材P 68~P 69第4段,完成以下效果。

1.我国自然灾祸多发区及其灾祸类型2.(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自然灾祸类型多。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陆地灾祸与陆地灾祸都有发作。

(3)季风气候⎩⎪⎨⎪⎧夏季风→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干 旱、暴雨、洪涝等夏季风→寒潮→高温冷害、冰雪灾祸等(4)板块交会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 表层岩体破碎 地形复杂,坎坷大人类活动→植被掩盖水平低季习尚候→夏季多暴雨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5)人口散布、经济水平地域差异清楚。

正误判别:(1)我国西北地域是干水灾祸多发区。

( )(2)水土流失主要发作在黄土高原。

( )(3)我国西南山地,青藏高原西北部是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 )【提示】 (1)× 干旱主要发作在我国黄淮海平原、西南平原、四川盆地。

(2)× 水土流失主要发作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太行山区和江南丘陵。

(3)√教材整理2 黄淮海平原灾祸多发区阅读教材P 69第5段~P 70,完成以下效果。

1.主要灾祸:水水灾祸和地震。

2.灾祸环境(1)水水灾祸气候:季习尚候,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大。

地形:平原地势平整,多洼地。

(2)地震地震带:位于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

人口经济:人口集中、工农业兴旺。

3.其他灾祸农作物病虫害较多,沿海地带有台风灾祸等。

正误判别:(1)华北平原的自然灾祸只要水水灾祸和地震。

( )(2)华北平原是春旱多发区,夏季降水多不会发作水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学业达标]
下图是“我国的黄土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我国黄土分布的规律是( )
A.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B.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C.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和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
2.图中A所在区域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直接原因是( )
A.降水集中于夏秋季且多暴雨
B.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C.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地表失去植被保护
D.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
【解析】第1题,黄土在我国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又相对集中,黄土一般是由西北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从黄土分布厚度上可以进行判断,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和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

第2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如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质地疏松性、降水的集中性等;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植被的破坏等。

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是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

【答案】 1.D 2.C
图1为2009~2013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图2为2009~2013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
图2
3.云南滑坡和泥石流( )
A.西部多发与地势起伏有关
B.东部次数少,由于处于喀斯特地貌区
C.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一致
D.冬季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河流断流
4.应对此类灾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危险地带居民点搬迁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监测和预警④修建大型水库,调节径流
⑤规划穿山隧道,改善交通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④⑤
【解析】第3题,云南西部地势起伏大,降水丰沛,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滑坡、泥石流不但规模大,而且活动频繁。

第4题,修建大型水库、开挖隧道易诱发地质灾害。

【答案】 3.A 4.C
5.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1)从成因上看A、B两地的泥石流类型不同,其中,A地为________引发的,B地为________引发的。

(2)图中C地区泥石流较D地区少,其原因为什么?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导致该地区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两类泥石流基本上以102°E为界,二者主要是暴发时的激发因子不同,A为降雨,B为冰川融水。

第(2)题,水分条件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条件,所以暴雨泥石流多发生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

第(3)题,在分析成灾的原因时,除从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降水特点等自然因素方面说明外,还要注重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答案】(1)暴雨冰川融水
(2)C地地质地貌与D地相似,但它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3)该地区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能力提升]
6.下图是我国区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之一,分析其成因。

(2)该地区还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叠加区,试分析其原因。

(3)判断图中的水利工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成因。

【解析】第(1)题,该区的渭河谷地、汾河平原都是断层活动形成的,地壳极不稳定。

第(2)题,可从地理位置、气候、黄土特性、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因素。

第(3)题,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淤积严重。

【答案】(1)多断层分布,地壳不稳定。

(2)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黄土土质疏松;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这些都为滑坡和泥石流提供了生成条件。

(3)淤积严重。

原因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库区水流慢,导致泥沙淤积。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看出,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是西南地区。

第(2)题,从气候、土质、地势及植被状况考虑。

第(3)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寻求对策。

【答案】(1)西南地区。

(2)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较低。

(3)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加强法制管理。

8.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区位于川东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褶皱山地,地
下常有软硬相间的岩层。

(1)分别说出影响该地区滑坡危险性最严重的自然和人类活动致灾因子。

(2)说明该地区滑坡发生次数与坡度的关系,从滑坡危险性的外在因素分析怎样避免和降低坡度对滑坡危险性的影响。

【解析】第(1)题,由图知,坡度、土地利用分别是最严重的自然和人类活动致灾因子。

第(2)题,从坡度与滑坡次数关系图可以看出坡度在20°~40°时,滑坡次数多,最多的次数是坡度在30°~35°。

【答案】(1)坡度和土地利用分别是最严重的自然和人类活动致灾因子。

(2)坡度为20°~40°时,最有利于滑坡的发生。

而坡度小于20°和大于40°的地形滑坡发生较少。

①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对坡度20°以上的丘陵山地应避免开垦耕地;②实行退耕还林、保护地表植被;③在交通工程方面,工矿建设应避免在脆弱地带施工;④在滑坡易发地段,
建设护坡工程,做好灾害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