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

合集下载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物联网导论报告《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浅析物联网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学年学期专业学号授课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1物联网导论报告摘要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技术上理解,物联网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从应用上理解,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联网”,然后“物联网”又与先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生动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智能电网物联网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视在需求和研发的相互推动下迅速热遍全球这里在综述智能电网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的同时提出了我国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并在应用前景下提出智能电网中物联网的技术框架。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农业、传感器、物联网前景与发展2物联网导论报告目录第一章什么是物联网.................................................................. . (7)1.1物联网的概念 ................................................................. (5)1.2物联网的产生背景 ................................................................. .. (5)1.3物联网的特征 ................................................................. (6)第二章物联网的作用.................................................................. . (6)2.1智能家居.................................................................. . (7)2.2智能电网.................................................................. . (7)2.3智能医疗 ................................................................. .. (8)2.4智能城市 ................................................................. .. (8)2.5智能环保 ................................................................. .. (9)2.6智能交通 ................................................................. .. (9)2.7智能校园 ................................................................. (10)第三章物联网的技术框架 ................................................................. . (10)3.1物联网的网络分层.................................................................. (11)3.2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11)3.2.2 核心技术之感知层 ..................................................................... (11)3.2.2核心技术之信息汇聚层 ..................................................................... .. (12)3物联网导论报告3.2.3核心技术之传输层 ..................................................................... (13)第四章物联网在智能农业中应用情况分析.................................................................. .. 134.1什么是智能农业 ................................................................. . (14)4.2智能农业主要内容.................................................................. (14)4.3物联网在智能农业中应用有哪些, ................................................................ (15)4.3.1智能化培育控制 ..................................................................... (15)4.3.2物联网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 ................................................................. (16)4.3.3物联网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16)4.3.4信息监测 ..................................................................... .. (17)4.4智能农业系统构成.................................................................. (18)第五章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 . (18)5.1机遇与挑战——物联网应用前景和发展展望 (19)5.2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 (19)5.3我国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 .. (20)附录 ..................................................................... .........................................................204物联网导论报告第一章什么是物联网1.1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实验室于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的。

物联网导论总结

物联网导论总结

物联网导论1.物联网的概念,特征:物联网(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2.核心技术: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3.应用:智能物流、交通、建筑、环境监测4.自动识别技术有哪些?光符号、语音、生物计量识别技术(虹膜,指纹之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ISBN码,二维码)、频射识别技术(RFID)5.RFID频射识别技术三大组件:标签、天线、阅读器6.标签的优点:体积小且形状多样、耐环境性、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强、数据安全性。

标签的分类:被动式、主动式、半主动式标签。

7.设计传感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时应注意几个方面:低成本与微型化、低功耗、灵活性和扩展性、鲁棒性8.传感器的分类(常见传感器):温度、湿度、压强、声音、烟、光、磁传感器。

9.操作系统:TinyOS ContikiOS10.无线传感网的应用:军事监测系统、煤矿监测系统、医疗监测系统11.定位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蜂窝基站、室内精确、WiFi基站定位12.定位技术:基于距离的定位、基于距离差的定位、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13.智能信息设备:PDA、智能手机、电视、车载设备、数字标牌、医疗设备14.智能设备发展趋势:横向智能化、感知深入化、互联规模化15.无线网络的两大模式:通过基站接入网络的中心结构模式、无中心模式16.无线网络的类别:无线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局域网17.无线宽带网络的难点:信号强度衰减、非视线传输、同频信号干扰、隐藏终端问题18.WiFi无线局域网协议802.1119.CSMA/CD与CSMA/CA的区别: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可以检测冲突,但无法“避免”;CSMA/CA: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发送包的同时不能检测到信道上有无冲突,只能尽量‘避免’20.WiMAX无线城域网协议802.1621.无线低速网协议 ZigBee 802.15.422.ZigBee 802.15.4 特点:低功耗、成本低、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可靠、安全23.ZigBee协议组件:ZigBee设备对象、用来定义应用层服务的应用对象、应用支持层24.无线低速网的分类:红外线通信、蓝牙25.体域网的定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是人体上的或移植到人体内的生物传感器共同形成的一个网络。

物联网导论总结

物联网导论总结

物联网导论总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和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便捷化的管理和控制。

本文档将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1. 基本概念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网络和软件等技术,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智能互动的一种网络体系。

物联网的架构: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部分组成。

感知层负责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网络层负责信息的传输和路由;应用层负责提供各种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2. 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将各种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实现对环境信息的感知。

(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包括Wi-Fi、蓝牙、ZigBee、LoRa等。

(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

(4)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技术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对物联网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实现设备的自适应、自学习和自优化。

3. 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家居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提高生活品质。

(2)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车辆导航、智能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工业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工厂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患者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诊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5)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用于环境监测,实现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4. 发展趋势(1)标准化和规范化: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相关标准和规范将不断完善,以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健康发展。

物联网导论_实验报告

物联网导论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掌握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本操作,包括ZigBee组网、数据采集和RFID技术等,为后续物联网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CC2530开发平台、SmartRF04EB仿真器、PC机、LED灯、ZigBee模块、RFID模块、USB串口驱动、串口调试助手等。

2. 软件环境:IAR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SmartRF Flash Programmer、ZigBee工具包等。

三、实验内容1. ZigBee组网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ZigBee模块、LED灯等硬件连接到PC 机。

(2)配置ZigBee网络:使用ZigBee工具包配置ZigBee网络参数,如网络ID、PAN ID、设备地址等。

(3)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ZigBee通信程序,实现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4)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5)调试与验证: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查看数据传输情况,确保节点间通信正常。

2. 数据采集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传感器、ZigBee模块等硬件连接到PC 机。

(2)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数据采集程序,读取传感器数据并通过ZigBee 模块发送到PC机。

(3)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4)调试与验证: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查看传感器数据,确保数据采集功能正常。

3. RFID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RFID模块、标签等硬件连接到PC机。

(2)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RFID识别程序,实现标签数据的读取。

(3)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物联网结课报告

物联网结课报告

物联网结课报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课程报告班级:网络S11-2学号: 24姓名:史健宏日期:目录一、引言 (4)1、物联网的定义 (4)2、国内外发展情况 (5)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5)4、目前物联网着手研究的问题 (6)二、智能家居物联网系统需求分析 (6)1、什么是智能家居 (6)2、功能和使用意义 (7)三、智能家居物联网的系统组成 (8)1、系统组成 (8)2、各项功能 (8)五、智能家居物联网运用的技术和产品 (11)六、智能家居物联网系统集成方法 (11)七、智能家居物联网系统预期效果 (13)八、学习体会 (13)参考文献 (13)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本文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发展和关键技术,并列举了物联网的应用实例和设计创想了一个物联网的应用。

通过物联网的实例,说明了物联网的系统组成,相关要素,运用的技术和产品,达到的功能和使用意义。

并分析了应如何面对物联网的职业岗位需求,如何学好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本文在哪方面有独到之处,论述突出的特点,个人见解等。

关键字:物联网 RFID 无线传感网 IPV6 互联网智能家居论述智能家居物联网(编写说明:Word .doc文档,文件名“网S11-X-2位学号+姓名+物联网结课报告”。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浅析物联网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应用学年学期13-14年第一学期专业通信工程等学号1162310117授课班号28450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朱金秀等浅析物联网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应用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其理念最初是基于RFID/EPC的技术而提出的,并首先在物流业进行了启蒙与推广,随后,物联网的理念又随着各种感知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突破而提升和完善。

现代意义上的物联网是指通过RFID 识读器、红外感应器、GPS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目录1.对物联网的认识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2.物联网的作用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3.物联网的技术框架3.1 感知层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

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

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传感器、RFID等数据采集技术所获取数据的短距离传输、自组织组网以及多个传感器对数据的协同信息处理过程。

3.2 网络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已比较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需要。

3.3 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

物联网导论报告

物联网导论报告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奇特之智能家居学年学期2011-2012年第二学期学号授课班号指导教师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

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

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

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

通过我们小组的讨论和评估,我们决定将从智能家居着手,一起研究我们生活中的物联网。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盒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在国外常用Smart Home表示。

与智能家居含义近似的有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电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家庭/建筑(Intelligent Home/Building),在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还有数码家庭、数码家居等称法。

物联网导论报告

物联网导论报告

物联网导论报告
物联网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使物理物体连接到物联网中,使它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信息,而且还可以响应其他网络上的事件和命令。

物联网由三大部分组成:1.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通过动态感应来检测和传输数据;2.技术平台,用于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并将这些设备组织为一个网络;3.应用,用于处理感应到的信息并将其转为有意义的信息。

物联网的有效操作依赖于它的四个要素:感知、连接、处理和移动性。

感知允许设备检测外部信息,从而实现通过一系列设备的互联网传输。

连接允许用户的数据可以在不同的物联网设备之间自由流动。

处理提供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传输,从而使得物联网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联网能力。

最后,移动性使物联网能够支持实时传输,从而充分利用物联网的潜能。

物联网已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行业,比如智能家居,智能物流,可穿戴设备,智能酒店,智能制造等。

物联网技术已经帮助企业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物联网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人们可以很容易通过网络连接到物联网设备,自动控制和观察设备状态。

其实,物联网技术还为改善社会,人类健康,环境管理等问题提供了手段。

物联网的发展非常快,在未来的几年,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应用。

物联网概论教学实践报告(3篇)

物联网概论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已经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形态,通过将各种物品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联网技术,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开展了物联网概论教学实践。

本文将对本次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教学实践背景1. 物联网发展现状近年来,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

2. 教学需求为了适应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求,高校纷纷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

然而,物联网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因此,开展物联网概论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实践内容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2)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认知;(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物联网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实践应用。

3. 教学内容(1)物联网概述: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等;(2)传感器技术:讲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等;(3)无线通信技术:介绍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场景等;(4)嵌入式系统: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应用、编程等;(5)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分析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四、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得到提高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学生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作为一项具有变革性的技术,正逐渐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物联网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物联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它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融合了多种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首先了解到了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它通常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感知层就像是物联网的“触角”,通过各类传感器来收集物理世界的信息,比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等。

这些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电信号,为后续的处理和传输做好准备。

网络层则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传输到目的地,这其中涉及到多种通信技术,如蓝牙、Zigbee、WiFi 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大脑”,它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用户提供各种具体的应用服务,比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等。

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之一。

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从简单的温度传感器到复杂的图像传感器,它们的精度和性能不断提升,为物联网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数据来源。

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通信协议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例如,蓝牙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设备连接;Zigbee 则适用于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而移动通信网络则能够实现广域覆盖,让物联网设备在任何地方都能保持连接。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有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来处理。

云计算平台能够提供弹性的资源分配,满足不同规模的物联网应用需求。

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学习物联网导论还让我认识到了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智能家居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实现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物联网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物联网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物联网的体系架构通常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就像是物联网的“感官”,由各种传感器、摄像头、RFID 标签等设备组成,负责采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信息。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如 WiFi、蓝牙、Zigbee 等,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应用层则是物联网的“大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实现各种具体的应用,比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以智能家居为例,家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室内温度,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自动控制空调进行调节;智能门锁可以通过指纹或密码开锁,方便又安全;智能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家中情况,让我们在外也能随时了解家中动态。

这些都是物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智能交通领域,物联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道路上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路况等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交通管理中心,从而实现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车辆上安装的物联网设备还可以实现车辆的远程监控和诊断,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物联网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生活领域,在工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在农业方面,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监测,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然而,物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问题。

由于物联网设备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一旦遭受攻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物联网技术导论应用设计报告

物联网技术导论应用设计报告

<<物联网技术导论>>应用设计报告——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班级:学号:姓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信息化,而信息化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使得家居的智能化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需求。

本文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灯光的智能控制,提出了一个以PC机为家庭网关和控制中心,以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家庭控制子网,实现电话远程控制、集中控制、无线遥控、电脑控制、定时控制、网络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并提供灯光软启、调光、亮度记忆、场景记忆等智能化操作和管理。

关键词:智能控制;Zigbee;家居设计目标1、定时开关功能:根据用户预先输入的时间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场景。

2、电话控制功能:可以用电话控制家中灯光的开与关。

3、日照感应功能:通过室外阳光强度变化自动调节室内灯光明暗。

4、窗帘控制功能:控制灯光的同时控制电子窗帘。

5、灯光明暗调节功能:通过本地开关或者集中控制器调节灯光的明暗。

6、软启功能:灯光开启时渐亮,关闭时渐灭以保护灯管及视力。

7、场景设置:进行编程以一个键控制一组灯,实现场景的预存入与使用。

8、控制空调、家用电器等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现状现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控制回路与负载回路分离,各个回路的灯具直接接到输出设备上,将所有设备通过4芯低压电缆连成网络,再通过输入设备来控制灯光场景。

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2000左右得到了大范围的宣传,是我国的居民开始接受智能家居的概念,如果很多小区的开发者已经开始在住宅小区的设计阶段较多的考虑智能化家居系统的建设,在一些高档的小区尤其是大型的别墅智能家居已经较为的完善,而智能灯光系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现在很多的开发商已经把智能化当做一个有效地宣传手段。

而智能家居的实用化与人性化使得它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不在只是高端人群,越来越多普通用户也有了对其的需求,而它能够以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控制的方便功能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物联网导论报告

物联网导论报告

物联网导论报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那么,什么是物联网呢?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的核心是让“物”具有智慧,能够相互交流和协作。

这就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支持,比如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网络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等。

传感器技术就像是物联网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压力等等。

这些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传递给相关的设备或系统,为后续的处理和分析提供基础。

RFID 技术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它在物流、零售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物品的快速准确识别和跟踪。

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桥梁”,将各个“物”连接在一起。

从近距离的蓝牙、WiFi 到远距离的移动通信网络,再到新兴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不同的网络技术满足了不同场景的需求。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则为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智能家居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里的灯光、电器,甚至可以实现智能安防、环境监测等功能,让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在智能交通方面,物联网可以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监控,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工业生产中,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在农业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灌溉、施肥、病虫害监测等,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然而,物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设备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一旦这些设备被攻破,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到公共安全。

其次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物联网概论报告

物联网概论报告

物联网概论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学院班级:软件工程1202班学号:3120608052姓名:蒋宇一.物联网简介1.1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实际是中国人的发明,整合了美国CPS (Cyber-Physical Systems)、欧盟IoT(Internet of Things)和日本U-Japan等概念。

它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是其三个重要特征。

1.2 物联网的主要内容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可将物联网分为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1.2.1核心技术:感知识别层:通过感知识别技术,让物品“开口说话、发布信息”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一环,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的最独特的部分。

物联网的“触手”是位于感知识别层的大量信息生成设备,既包括采用自动生成方式的RFID、传感器、定位系统等,也包括采用人工生成方式的各种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机、PDA、多媒体播放器、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等。

信息生成方式多样化是物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

感知识别层位于物联网三/四层模型的最底端,是所有上层结构的基础。

1.2.2感知识别层的应用技术:RFID基本组成:工业界经常将RFID系统分为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大组件。

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电磁信号,标签接收到信号后发射内部存储的标识信息,阅读器再通过天线接收并识别标签发回的信息,最后阅读器再将识别结果发送给主机。

网络是物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网络构建层在物联网三/四层模型中连接感知识别层和管理服务层,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高效、稳定、及时、安全地传输上下层的数据。

1.2.4各种网络应用于物联网的方式互联网:IPv6扫清了可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在数量上的限制。

互联网/电信网是物联网的核心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持。

无线宽带网:WiFi/WiMAX等无线宽带技术覆盖范围较广,传输速度较快,为物联网提供高速可靠廉价且不受接入设备位置限制的互联手段。

物联网课程报告

物联网课程报告

物联网课程报告一、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体连接起来,使其能够相互通信、交互和协同工作的网络系统。

本文旨在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应用、技术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将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这些物体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车辆、工业机器等。

物联网的核心是数据,通过收集、传输和处理数据,实现物体之间的智能互联。

三、物联网的应用 1.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例如智能灯光、智能门锁、智能电器等,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 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车辆的自动导航和智能停车等,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工业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4. 智慧医疗: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护和医疗数据的实时传输,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物联网的技术 1. 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的基础是各种传感器,可以感知物体的状态和环境信息,例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得以实现。

2.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中的物体需要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目前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和NFC等。

3. 云计算技术:物联网需要海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物联网的需求。

4. 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产生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决策支持。

五、物联网的影响物联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效率。

同时,物联网也给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挑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物联网课程报告

物联网课程报告

物联网课程报告1. 介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和对象,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交互。

在物联网中,传感器、设备以及其他物体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共享信息和数据,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的背景、应用、挑战以及发展趋势。

2. 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概念逐渐兴起。

物联网的出现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2.1. 互联网的普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物体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控制设备,这为物联网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2.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各种物体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上。

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

2.3.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海量数据变得更加容易。

物联网中产生的数据量庞大,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挖掘,以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服务。

3. 应用物联网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3.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控制。

通过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电视等设备,实现智能化、便捷化的家居体验。

3.2.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和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通过在货物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跟踪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3.3. 城市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管理、环境监测、智能停车等。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调整红绿灯的时长,提高交通流畅度。

3.4. 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并进行及时修复,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物联网学习报告

物联网学习报告

物联网学习报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将各种物理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数据交流和控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对物联网的学习和了解变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应用场景、技术架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联网的核心概念。

一、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智能设备、感应器、传感器等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和互联互通。

这些设备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家居设备,也可以是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设备。

物联网的核心概念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互,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化通信和自动化控制。

二、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各种智能化设备和系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通过连接各类智能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2. 智慧城市:通过连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信号灯、路灯、垃圾桶等,优化城市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工业自动化:通过连接工业设备和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农业物联网:通过连接农业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农作物的智能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5. 物流与供应链:通过连接运输工具、仓储设备和产品标签等,实现物流过程的实时跟踪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三、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包括传感器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具体而言,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如下:1. 传感器层:物联网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

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变化和设备状态。

2. 数据传输层: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各种通信技术传输到云端或者其他网络节点。

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蓝牙、以太网等。

物联网工程导论报告模板

物联网工程导论报告模板

物联网工程导论报告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根据我们所学的物联网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物联网行业的认识,以及你对自身从事本专业的发展构想,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格式按照下面样例排版。

随着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普及,Internet的出现使企业拥有了一个商机无限的网络发展空间,许多传统的信息和数据库系统正在被移植到互联网上。

通过全球成千上万的网站查找某一学科的专项技术,或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前沿动向,网络成为一种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

除了学术上的广泛应用,人们还可通过网络实现与他人的交流,结识他国的朋友,这些都从本质上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越来越让人们感受到了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全新体验。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企业上网已经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标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把自己原来的业务运作模式转移到以Internet为基础的平台上可以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树立企业形象,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媒介,它具有传统宣传媒介所不具备的传播快、地域广、时效强、技术先进、交流迅速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虽然物联网处于起步阶段体系结构不清晰,理论体系没有建立,但还是无法阻止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脚步,物联网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需要的一项应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讲座报告

物联网讲座报告

物联网讲座报告一、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互的物理设备网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联网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物联网的出现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次物联网讲座旨在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二、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远程监测、控制和数据交互。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2.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传输到云端。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可以实时感知环境的变化。

2.2 通信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需要能够互相通信,传输数据。

常用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包括无线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等)和有线技术(如以太网)。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便捷和可靠。

2.3 云计算技术物联网中海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处理,传统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已经不足以应对物联网的需求。

云计算技术能够提供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使得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云端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三、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介绍。

3.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的热门领域之一。

通过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控制家庭的照明、温度、安防系统等。

3.2 智能城市物联网可以将城市中的各种设施和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交通状况,并通过云端的智能算法对交通流量进行优化调度,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3.3 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监测和维护。

通过将工业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数据,实现设备的智能远程控制和维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物联网131
姓名:李杨
物联网导论自主学习报告
第十六章智能交通一智能交通概述
二智能交通中的物联网技术
三智能交通应用1.不停车收费
系统
2.实时缴费信
息服务
3.智能交通管

1.无线通信
2.计算技术
3.感知技术
4.视频车辆检测
5.全球定位系统gps
6.探测车辆和设备
一智能交通概述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

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

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智能交通物联网系统组成
互联网 3G 云计算 WIFI GSM WSN
……
服务对象人员
车船
货物
服务
运维管理建设运营维护
抢险
运行监管监测调控执法
应急
参与对

人货
交通要素
人货
人货
人货
目标实现
环保
高效畅通安全
物联网通信技术突破局限性:
云计算的概念及原理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
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
其他设备。

这些资源来自一个共享的、可配置的资源池,并能够快速获取和释放。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
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
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
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相关
行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相关部
门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
机和存储系统。

云计算应用的思想是将资源整合,使用户可以方便找寻
智能交通
感知技术
GPS天线
GPS接收VICS导航接收
CD-ROM
驱动器
电子地图数据库MPU
微机
地图匹配器
导航软件
TFI LCD
显示
陀螺传感器语音电路车速传感器遥控
视频车辆监测
车载设备
1.车载设备由定位模块(GPS 接收机和DR 传感器)、通信控制器、收发信机(集群电台)、驾驶员接口和电源模块组成,其原理图如下:
驾驶员接口 数码
显示
语音 提示 短信息输入
定位模块 角速度 度
GPS
接收机 里程仪接口
通讯控制器
单片机 机
无线
MODEM 时序逻辑电路 集群电台
电源模块
里程仪信号输入
2.车载终端和传感器
导航计算机是车载终端为核心,实现数据存储与处理、电子地图应用程序的存储与执行,其显示屏显示地图和车辆位置。

自主导航系统—由车速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检测汽车瞬时速度与前进方向的变化,送入CPU 可求出行车轨迹和当前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此外,电子地图上还标有道路、设施、地名。

里程仪
陀螺仪
GPS 接收机
导航地图数据库
联邦 滤波器
地图匹配 模块
位 置 估 计 组 合
DR 信息
GPS 信息
车辆位置估算
行车方向估算
误差估算
方向盘传感器
—又称车轮转速差方向传感器,通过左右车轮转速差确定汽车方位。

用于系的前轮速度传感器,可兼做汽车导航系统中的方向传感器。

通过左
右前轮传感器可测得两前轮的行驶距离差,从而确定汽车是否已转向及转向角的大小。

对汽车每行驶一段距离测出的转向角从第一转向点开始,对全部转向角求代数和,就可以求出当前汽车方位的变化。

缺点:会因车轮打滑、空转,引起较大检测误差。

5.电波导航
组成:控制计算机、信号接收机、车内磁控测仪、接收天线等部分组成。

计算机内有电子地图,行车前把有旅行所需地图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接收卫星和地面电台信号,根据传感器车速确定汽车任意时刻位置,根据电子地图,确定前往目的地的优化行车路线。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GPS的发展
古代导航是星历导航,即通过观察天空星座位置变化来确
定自己位置。

中国指南针的发明也一直为人们所用。

19
世纪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卫星电子导航打下基础。

60年代美国的“子午卫星系统”用于海军导航。

70年代有了全球卫星导航,由18个卫星组成。

80年代建成了GPS由24个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可同时观测到4个卫星,可实现实时定位。

美国从73年到93年用了近二十年,耗资300亿美元完成。

2.GPS首要目的是军用,民用为副产品,设计两种服务:P码:军用,基频10.23Mz。

C/A码:民间用户,1.023Mz。

3. GPS的组成
空间卫星部分:互成60°的6个椭圆轨道上,各布4个卫星。

地面控制部分:向卫星提供要广播的星历。

用户接收机部分:供用户使用。

4.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⑴GPS 为高轨测距体制:以观测站至GPS 卫星间距离做为基本观测量,可采用两种观测方法。

测卫星发射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数据处理简单)。

测接收到载波信号与接收机产生的参考信号之间相位差。

⑵在导航和动态定位时定位方式:
单点定位—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地心坐标中的绝对位置,只需一台接收机,但定位精度低。

差分定位—地面已知点上设一接收机作为基准点,与所有待测点的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基准点求出的定位坐标改正数(用定位差分法或伪距差分法求得)实时传给相关用户(待测接收机),从而提高定位结果的精度(可达10m水平定位误差)。

5.GPS差分站的组成
①硬件部分
由差分无线,基准GPS接收机,基准站PC机(RS232/485)电平转换模块、直流电源和UPS组成。

差分站GPS天线是抗干扰的高增益天线,安装于无遮挡的高处,基准GPS接收机是差分站的核心组成,其功能是将天线接收信号放大处理并进行转换生成差分改正数,直流电源和UPS可提供标准电源,电平转换模块可延长信号传输距离。

②软件功能
GPS差分基准站软件功能表现在能实时读取GPS接收机数据,提供并显示差分站的运行状态;读取标准格式的差分数据,并解算接收机监测卫星的数目和差分信息长率;时实判断GPS 接收机工作状态,异常时提供报警。

智能交通应用
.电子站牌
向乘客显示正向本站行驶的运营车状态位置,来源于公交运营中心,电子站牌由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控制器,光带式车辆位置显示器和LED时间显示单元,电源及防护外壳以及有源式ID码发射器等部分组成。

电子站牌能定时接收GPS时间信息,对内部时钟进行校正,通过LED显示时间信息,及离本站最近车辆位置,到站时间等。

.电子收费系统(ETC)
每小时放行能力是人工收费的6倍。

在网络环境下,彩电子标签作为通行卡,收费过程由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与通告卡,自动交换信息,实现车辆自动认别,金额自动收取,自动结帐。

系统构成及原理:
构成车载处理单元;车道处理单元,收费站计算机管理单元,中央计算机管理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