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动力机制研究
新质生产力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机理、困境与路径
新质生产力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机理、困境与路径一、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指那些以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为主导,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为目标的生产方式。
它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能够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而这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组织形式,这对于传统企业和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深刻的变革。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环境,这对于城市的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质生产力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 背景介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
随之而来的城市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市交通拥堵、住房供应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
这些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动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重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 郑涛(99 , , 1r 一)男 浙江龙游人 , 7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
8 6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20 06年都市发达 区的城市化率 达到了6 .%, 20 年上 3 1 比 02
移 民共 10 2 万人 , 这些 移 民中的绝大部 分将按照“ 而且 就近 后退 , 适当集 中” 的原则进行安置 j 4。这些移 民主要都被 集 中安置在移 民新城或移民新村 , 原来的许多农民也因为移 民
强烈需 求 。其 经 济 基础 是 家庭 承 包 责 任制 和 乡 镇企 业 。
国家体 改委 中国小 城镇 课题 组 以我 国改革 开放 后 小城 镇 飞速发 展为背景 , 分析 了农 村 乡镇企业 发展 的动力 。结论
是主城 区产业 结 构 的调整 。随着直 辖 以来 重庆 经
济的发展 , 府有 意识 的对 主 城 区 的产业 结 构进 行 了调 政 整, 以渝中区为例 , 出“ 提 退二强 三” 的战 略 , 区 内的大 部 将
^ ^ ^ ^ n
中图分类号 :17 F 2
文章编号 :6 1 942 0 )1 O 8 0 17 —02 (0 8 1 一 05— 2
城市化必须要政府和市场来共 同推 动 , 能加快这 个地 区 才
1 城市化动 力机 制
国内文献对 城市 化 动力机 制 的理 论研 究涉 及许 多 方
的动力机制 在推 动重庆 城市化上起 到 的作用 比较明显 , 也 就是说 , 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 度安排在 推进重 庆市城 市化 进程 当中起 了关键 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一
吴靖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
!""#$ %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吴
(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 广州 !"#$%")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 需动力的产生机理, 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 经济关系、 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从本质意义上考 察,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得以稳定、健康延续的 动力机制。 一、 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表现形式 ( 一) 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主要表现为农业剩 余的贡献。城市化首先产生于那些农业分工完善、 农村经 济发达的地区, 这些地区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 后产生了农业剩余, 为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具体表现 在农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尽管农业对城市 化的推动作用是全方位的, 但在城乡经济的动态发展过程 中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 农业为城镇人口提供生活所必 需的粮食、 蔬菜、 油料等农产品。 城镇居民所需的基本生活 资料无一不来源于农业的剩余产品。 " 农业为城镇工业提 供原材料,尤其在城镇化的起步时期,在以加工业为主体 的工业化初期, 这一特点十分明显。# 农业为城镇工业的 发展积累原始资金。在我国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 “ 剪刀差 ” , 从农业中抽取原始资金。政府还通过农产品出 口换取外汇,换回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国外的先进设备、技 术、 管理经验等, 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 这种短期内获得 技术后发优势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 农业为工业提 供市场。农村是一个现实和潜在巨大的市场, 随着农业发 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 费资料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将不断提高, 从 而使城镇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使城市化动力 不断增强。中国的情况可能更为特殊, 城乡之间在消费理 念和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的时空错位, 这种城乡间在消费 领域的时滞客观上为城镇饱和的工业品的销售寻找到了 合适的场所。 % 农业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城镇的发 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城镇 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农村源源不断向城镇输送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尤其是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劳动力。同 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工业化速度必然也随之提高, 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无疑为农业规模化、 产业化和现代化 经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 二) 农村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 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 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工业化过程中, 在规模经济和产 业聚集经济效益的驱使下, 人口与资本等要素不断向城市 聚集, 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城市数量急剧增加, 农业发展对 城市化的作用逐渐减弱, 工业化则逐步成为城市化的主要 推动力量。 工业化之所以是城市化直接产生和发展的推动 力量,原因在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是在 要素按比较利益原则自由流动条件下,劳动力、资本等要 素从获利低的地区流向获利高的地区, 形成工业企业聚集 区,构成了城市化的开端;二是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存在 空间匹配关系,工业发展要依靠规模化与专业化,导致企 业资源、 要素的空间聚集, 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 构成城 市化的实质内容;三是工业化通过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推动城市的扩张,强化城市的聚 集与扩散功能。 审视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难发现:工业化 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影响城市化的发展。一般来说, 工业化过程中, 产业结构沿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 的轨迹演进,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也表现出与之相适应动态 调整特征。然而,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呈现出某种程度 的背离, 即: 重工业—农村工业化—第三产业。 中国的城市 化道路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国家, 其原因就在于建国初期重 工业发展战略主导了城市化发展方向, 行政力量的超强作 用扭曲了城市化发展的普遍模式。 与重工业发展战略相适 应, 当时的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发展为取向。农村工业化 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即生产要素 在农村地域特定空间上的聚集过程, 这一过程必然会推动 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而农村剩余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和城
分析山西运城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动力机制。
分析山西运城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动力机制。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还不长,城市化的问题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通过对山西运城市区域城市化进行考察,分析其动力机制、推进模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本文主要围绕运城市区域城市化水平、区域城市化差异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三个问题进行研究。
运城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山西省的南大门。
运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就被称为“河东屏翰、冀南雄镇”。
全市总面积约10万km2,人口约530万,属典型的农业城市。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使得该市成为了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贸旅游城市。
运城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明,早在4000多年前,黄帝曾在此建都,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等名君圣王。
如今,它已拥有盐湖、永济普救寺、芮城永乐宫、鹳雀楼、五老峰等著名景点。
1。
运城市区域城市化水平运城市区域城市化水平较高, 2007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530万,比2000年增加75万,年均增长4.8%;城镇人口为310万,占62%;乡村人口为210万,占38%。
按照世界银行划定标准,当某一地区50%以上居民生活在城市时,则认为该地区已达到城市化水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5年末,运城市城市化水平(指常住人口)为44.7%,与全国平均值46.9%基本持平。
2。
运城市区域城市化差距由图可知,目前运城市区域内各县(市)间存在着巨大的城市化差距。
2006年,运城市各县(市)GDP排序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除临猗外,其余四县(市)均低于100亿元,且呈逐渐扩大趋势。
其中,闻喜最小,只有37亿元左右,而夏县却超过200亿元,达到300亿元左右。
3。
运城市区域城市化动力机制探讨从这三个方面来看,运城市区域城市化水平虽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同时也反映出城市化滞后性的特征。
作为欠发达地区,首先应提升整体竞争能力,努力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其次,充分挖掘潜在资源,并合理配置,形成规模效益,尽量减少或避免浪费;再者,采取适宜措施吸引外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走集群化道路。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及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聚集区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长期以来倍受学术界、政府与广大民众关注。
中原城市群处于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中轴地区,其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带动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其研究也同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已有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有关其城市化的研究更是少见。
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现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成功实施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战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首先,从时间序列、空间差异及其变动的角度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目前国内其它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得出自80年代以来,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发育较完善的其它城市群相比仍较低。
在空间格局上,城市化水平及发展速度均呈现较明显的地区差异,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群内地区之间的差异呈逐步缩小,并且向着区域化的趋势发展。
其次,分析了目前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与工业化事实上是一对孪生兄弟,从一开始就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者的协调共进,对一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成败与快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中原城市群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并且在空间上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差异: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与城市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体系的不合理也造成了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的缓慢发展:另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意味着质与量的协调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在数量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质量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存在城市化的低质化现象。
再次,在城市化一般动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捉色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关联度的计算,找出影响中原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因素: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第三产业。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3.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以二元为主的城市化动力。
4.产业结构变迁演进型动力机制。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产生和推动力量;经济结构的优化演进为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持续动力。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产业向城市集聚以获得聚集效益;科技的进步,必然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进而推动城市化;信息化促使市场体系演进,推动着城镇体系升级;信息化带来新型城市间劳动地域分工,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竞争,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区成为城市化的一条途径。信息化在四个方面对城市化有促进性作用。
6. 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 强调区域要素在定了资源、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受市场支配, 它们总是流向那些比较效益高的地区。
7. 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教育也不能例外。同时, 城市化的外延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膨胀; 城市化的内涵则强调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关键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教育是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步入现代城市生产活动的前提, 是农村人口打破传统生存和生活观念, 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的城市化是低质量的城市化, 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作者:来源:《新财富》2013年第04期城市化其实是一种经验描述,即总人口中城居人口的比例上升,乡居人口的比例下降。
再进一步探究,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为什么一般的发展趋势,是人口从乡村移入城市?我的看法,城市化的内涵是集聚。
首先是人口集聚,也就是很多人“凑”在一个相对小的地理范围内,一旦达到某个密度标准,便被称为“城市”。
问题是,普天之下,为什么人有集聚的倾向?文化与文明方面的理由说不好,经济动力看起来直截了当—城市创造更高的收入。
以东京2010年的数据为例。
大东京的人口聚集程度早就令人印象深刻,在仅占全日本4%面积的空间里聚集了25%的人口。
不过,这个全球第一大城市的经济聚集程度更甚:该年度东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2万美元,高出日本全国平均值的67.4%。
这样算,大东京要占日本总产出的40%。
其他大城市何尝不是如此?据2004年的统计,大阪人口占日本人口的1.6%,但占GDP 的4.1%;伦敦人口占英国人口11.8%,经济占13.3%;纽约市占美国人口2.3%,经济占3.5%;芝加哥人口占0.92%,经济占1.25%;洛杉矶人口占1.3%,经济占1.68%;多伦多人口占13%,经济占14.4%。
发展中国家似乎也如此,墨西哥城的人口占全国19%,但经济占20%。
世界银行前任行长佐立克还提供过一个更为夸张的例子:35.7%的埃及人口聚集在只占全国土地面积0.5%的首都开罗,但GDP却超出了全国的一半。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主题,正是经济发展和财富分布的地理不平衡:人口、生产和财富向城市、大城市和发达地带聚集和集中。
读者可不要被“重塑”这类词汇迷住了,似乎人们动不动就可以“打造”出一个新世界来。
相反,差不多一代人以来的研究成果显示,不论有多少人偏好于“更平衡的增长”,全球范围的证据却表明,人的经济活动所包含的逻辑就是在流动中聚集,然后再流动、再聚集,直至人口、经济和财富在地理上集中到一个个面积奇小的地方去。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20 -- 20 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 导论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1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根源上把握发展的问题。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动力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当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2。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论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城市、城市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
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于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同时还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
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3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3.1 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内涵的研究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内涵的研究,学术界代表性的观点有:所谓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
(孙中和,2001;高云虹,2003;钟秀明,200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变化,在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3.2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问题的研究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2012)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框架进行分析:城市化1城市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和趋势,它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经济要素、城市成长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过程。
简述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动力机制
简述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是指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逐渐流向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得到提升。
本文将简述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包括人口转移、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环境等多个方面。
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规模和数量的改变,还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表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城市化的核心是人口转移,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主要是为了寻求工作、教育、医疗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城市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即城市面貌的改变,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发展是由多种动力机制推动的,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动力机制:经济发展的推动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聚集了大量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经济活动。
城市发展的机会和资源比农村更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化政策的支持政府的城市化政策也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政府通过城市化政策,鼓励农民向城市转移,提供相应的就业、教育、医疗等保障,刺激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意愿。
政府还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活的条件。
技术进步的促进技术进步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农村人口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进城通道,也方便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技术进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教育和文化的吸引城市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城市化 与生态环境响应研 究综述
张 理 茜 L,蔡建 明 ,王 妍
I .中国科学 院地 理科 学与资 源研 究所 ,北京 10 0 ;2 0 11 .中国科学 院研 究生 院 ,北 京 100 011
摘要 : 城市化是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 的重点问题 , 他们从不 同视角对城市化及其过程进行 了大量而富有创新的研究 , 并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伴随着城 市化进程 的加快 , 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 人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响应 关系是城 市地理新 的关注 点。 文章分别就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 、 城市生态环境 、 城市化 与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进行 了综述 , 认为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 、 城市生态环境 的研究起步早 ,成果多 ,近年来研究范 围 日益拓展 ,研究程度 日益加深 ,并加强了新技 术新方法 的应用 。国内
化 ,出现 了大规模 的城 市化 。学者们 开始 探讨 在城
市化 的发 展历 程 中 ,最佳 的城 市形 态应该是什 么样
的。关 于城 市形 态 的理 论 ,可 以概 括为 分散 主义 和 集 中 主义两大 派 系 ,这 两大派 系 的争论 对 以后的城 市 化进程 产生 了巨大的影 响 。
城 市化是 学者们 一直 比较关 注 的重点 问题 ,伴 随着城 市 的发 展 ,城 市的规 模不 断扩大 ,城市 人 口 不断增 加 ,国 内外 学者 从不 同视 角对城市 化进 行 了 大量 的研究 ,取 得 了丰硕 成果 。随着城 市化水 平 的 不断 提高 ,城市 化对生 态环 境 的影响程 度也 在大大 地增 强 ,学者们 对生态 环境 问题 的研究 也进 一步 深
生 态 环境 学 报 2 1, 9 1:4 —5 0 0 l()2 42 2
E o o ' n n io me tl ce c s c l k a d E v r n n a in e v S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定量分析和模型构建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文章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依据。
文章总结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逐步认识到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功能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开始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历史上,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起步、加速到质量提升的不同阶段。
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加速阶段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比例大幅提升。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并研究生物降解技术,其中生物降解动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主要探讨环境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被生物降解的速率和机制。
它涉及到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降解产物的形成和去除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生物降解动力学,可以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命运和转化过程,为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降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室培养、野外观测和数学模型等。
实验室培养可以模拟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物降解过程,通过测量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降解速率。
野外观测则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通过采集样品并测定污染物浓度来研究降解速率。
数学模型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污染物的降解过程,通过求解方程来预测降解速率和降解产物的形成。
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确定降解速率常数。
降解速率常数是衡量污染物降解速率的指标,它反映了降解过程的快慢。
确定降解速率常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监测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测定降解产物的生成速率以及分析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常数,并进一步了解降解过程的机制。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探索生物降解产物的形成和去除机制。
在生物降解过程中,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反应生成降解产物。
了解降解产物的形成和去除机制对于评估降解效果和预测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降解产物的生成速率、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的毒性等,可以评估降解效果和环境风险,并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生物修复技术的开发。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降解污染物的方法,通过引入适当的微生物或植物来修复受污染的环境。
生物降解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为生物修复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通过优化降解条件和选择适宜的生物体,提高生物修复效果。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收稿日期:2004-11-05;修订日期:2005-03-04作者简介:袁丽丽(1977-,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城市土地利用管理。
E -mail :yuanlily@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袁丽丽(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该文简介国内外学术界对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分析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在空间上的两种表现形式,并对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主体、驱动力以及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力;驱动机制中图分类号:F29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503-0051-05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比例和空间结构及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
宋启林指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即城市空间结构,它离不开对土地的依托,同时也是城市土地利用物质和精神的具体体现,二者是同质的[1]。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规律一直是城市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
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形态学和规划学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
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地理及经济领域需要研究企业布局的最大利润问题,产生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地域结构理论、地租理论、门槛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等,国外开始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系统研究。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以解决城市社会及环境等问题为宗旨的城市土地空间利用理论,如以解决城市过分密集庞大而产生的有机疏散理论以及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星座城市等规划理论,对城乡一体化、郊区化、城镇群、城市连绵区、大都市区等城镇蔓延发展形态的分析研究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混合功能区理论等。
总体而言,国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研究侧重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过程、动力机制和增长控制3方面,并形成了历史形态学派、区位经济学派、社会行为学派及政治经济学派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派系[2]。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城市 化也称城镇 化 ( rai tn , 当今 国内重 要 的社 Ubnz i ) 是 ao
F o teve o mprala ay i。tec a g so ra iain dn mi rm h iw fe ic n lss h h n e fub nz t y a cme h ns weea ay .An h esac iteub nzt nd n mi me h i o c a im r n  ̄ l dter erhOl ra iai y a t c a h o  ̄
Ab ta t rl nlsso iee ts hlr nteub nzto y a csrcuewa x o n e sr c I ea ayi fdf rn c oaso h ra iaind n mi tu tr 1 sep u d d.Fo tea geo n u ta t cueta sorain. rm h n l fid s ils u tr rn frr t r r k o tec a g so ra iain d nmi c a im r u h h n e fub nzt y a cmeh ns we s mma z d.Die n es etvs o eman b d fpo t g te ub nzto ee 8n p. o e i re f r tp rp cie n t i o y o rmoi ra i in w r u lu e h n h a
摘要 阐述 了各位 学者对城 市化 动力结构 的分析 , 产业结 构转换 的 角度 总 结 了城 市化 动力机 制 的转 变 , 结 了有 关城 市化推 动 主体 从 总 的各种观 点 , 实证 角度分析 了城 市化动 力机 制 的转 变 , 从 并对城 市化动 力机制研 究进行 了 望 。 展 关键词 中国; 市化 ; 力机 制 ; 城 动 综述 中图分 类号 F 9 文 献标 识码 A 20 文章编号 0 1 — 6 120 )3 0 1 — 3 57 6 1 ( 9 1 — 68 0 0 5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
产业 簇群 等动 力 因素而发 生作 用 ; 时整 合 各种 动 力 因素 , 及 最终 才 能使城 市群 生 态空 间结构逐 步 趋
向合 理 , 市群 经 济社 会 环境 才 能可持 续发展 , 人 与 自然 ” 城 “ 和谐 相处 。
关 键 词 : 市群 ; 态 空间结构 ; 变机理 城 生 演
城 市 群 生 态 空 间 结 构 演 变 机 理 研 究
郭 荣朝 , 长虹 顾 朝 林 张 永 民 苗 , ,
(. 1河南财经学 院 资源 与环 境 科学 系 , 南 郑 州 河 4 5 0 ;. 7 0 13 清华大学 城市 规划 系 , 北京 10 8 ) 00 4 40 0 ;. 5 0 2 2 河南 大 学 黄 河文 明与 可 持续 发 展 研 究 中心 , 河南 开 封
维普资讯
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0 0 8年 8月 , 3 第 8卷第 4期 , u .20 , o.8 N . A g ,0 8 V 13 , o4 Ju a o otw s U ie i N t a SineE io ) orl f r et nvr t n N h sy( a rl cec dt n u i
摘要: 目的 为 中 国城 市群 生 态空 间结构优 化 重组提 供 决 策和 理 论 依 据 。方 法 以 国 内外 文献 的
综合 分析 为主 。结 果 其动 力机 制为 自然 生 态环 境 、 交通道 路 建设 、 业簇群 、 会历 史 文化 、 经 产 社 新
济环 境 等方 面 , 分析 了这 些 因素 变化 对城 市群 生态 空 间结构 优 化 重 组 的影 响 。结 论 并
然 环境 容量 ) 有 一 定 限 度 , 类 社 会 经 济 发 展所 具 人 需 要 的资 源 以及 所 排 放 的废 物 必 须 控 制 在 这 一 限 度 , 能维 持生 态 、 济 、 才 经 社会 的可 持续发 展 。 “ 与 乡 , 能截 然 分 开 ; 与 乡 , 城 不 城 同等 重要 ; 城 与 乡 , 当有 机 结合 在一起 , 应 如果 问城市 与 乡村 哪 一 个更 重 要 的 话 , 当说 自然 环 境 比人 工 环 境 更 重 应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环境问题 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 岩石圈: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 大气圈: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 水圈: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 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 经济影响 地价上涨,成本上升。 粮食问题 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粮食进口率 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 发展和政局稳定。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 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滞城市化进程,使城 市化进程呈现出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关 的非正常状态。如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
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
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
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的体现。
城市化三大标志: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经济发展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可能,从经济学 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 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 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根据1981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资料,不同经济类型的 国家,加权平均每人国民生产总值与其相应的加权平均城 市化水平之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相关关系,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袁瑞娟(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 阐述了各位学者对城市化动力结构的分析,从产业结构转换的角度总结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转变,总结了有关城市化推动主体的各种观点,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转变,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综述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3-06185-03S tud y on th e U rban iza tio n D y n am ic M e c h an ismin Ch in a s in c e 2000YUAN R u i-ju an (S ch oo l o f E con o m ics &M an agem en t ,Z h e jian g S ci -tech U n ive rs ity ,H an g zh ou,Zh e jian g 310018)A b s tra c t T h e an a ly sis o f d iffe ren t sch o lars onth e u rban iza tion dyn am ic s tru ctu re w a s expou n ded.F romth e an g le o f indu s tr ia l stru ctu re tran s fo rm a tion,th e ch an ge s o f u rban iza tion dyn am ic m ech an ism w e re sum m ar ized.D iffe ren t pe rspectiv es on th e m a i n body o f prom o tin g th e u rban iza tion w ere sum u p.F ro mth e v iewo f e m p irica l an a ly sis ,th e ch an ge s o f u rban iza tion dyn am ic m e ch an ismw e re an a lyzed.A n d th e resea rch onth e u rban iza tion dyn am ic m ech a-n ism w as p redic ted .K e y w o rd s C h i n a ;U rban iza tion ;D yn am ic m ech an ism;R ev iew基金项目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C 07Y J03)资助。
城市高质量发展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路径的深入探究
城市高质量发展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路径的深入探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路径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文章详细分析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市规划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并对比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劣势。
文章还深入剖析了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压力以及体制机制障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文章强调,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和智慧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
同时,文章也提出了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实证研究和推动政策创新等持续改进方向,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提供了重要指引。
总体而言,本文系统梳理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城市决策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推动城市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发展。
目录第一章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与意义 (4)一、高质量发展内涵及要求 (4)二、城市发展新阶段特征 (5)三、新质生产力概念引入 (6)四、探究目的与价值 (7)第二章城市现状与新质生产力需求分析 (9)一、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9)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 (10)三、创新驱动能力提升需求 (11)四、绿色发展理念实践需求 (11)第三章新质生产力形成路径探讨 (14)一、科技创新引领战略实施 (14)二、人才集聚与培养策略部署 (15)三、绿色发展理念下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15)四、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完善相结合推进策略 (16)第四章国内外城市案例对比分析与启示借鉴 (18)一、国内外成功案例介绍及关键成功要素剖析 (18)二、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模式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19)三、启示借鉴与经验总结 (20)第五章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建议 (22)一、面临主要挑战识别及原因分析 (22)二、针对性应对策略制定和实施方案设计 (23)三、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研究 (24)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5)一、研究成果回顾总结 (25)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6)三、持续改进方向指引 (26)第一章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与意义一、高质量发展内涵及要求高质量发展,这一理念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致力于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的全面协调进步。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郊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城市化 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城市网络化
郊区城市化
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 市化。
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 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 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 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 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 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 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具体表现在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 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环境问题 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 岩石圈: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 大气圈: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 水圈: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 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 经济影响 地价上涨,成本上升。 粮食问题 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粮食进口率 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 发展和政局稳定。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
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
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
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