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经济责任审计 把权力晒在阳光下
强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强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内部管理干部队伍,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强化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不仅有助于规范干部队伍的行为,更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提高国家治理的效能和透明度。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通过审计手段来查明和评价领导干部在经济管理中履行责任的有效方法。
强化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就是要在全面履行经济责任的要求下,对内部管理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
这种做法有助于发现和纠正干部在经济管理中的不当行为,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履行经济责任,进而提高国家的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强化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有助于规范干部队伍的行为。
内部管理干部在经济管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如果干部队伍的行为不规范,就容易导致经济混乱、社会动荡。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和纠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端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干净担当的职业操守,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
强化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有助于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
腐败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顽疾,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内部管理干部是国家机关和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如果他们存在腐败行为,就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摸清内部管理干部的经济活动轨迹,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腐败行为,提高国家治理效率,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强化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透明度。
国家治理的透明度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府公信力和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及时向社会公布内部管理干部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状况,增加了国家治理的透明度,提高了国家的政府公信力,增强了社会对国家的信任,有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也谈阳光权力
也谈阳光权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一旗帜鲜明的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权力运行的科学态度,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权力运行上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权力已开始在阳光下运行了。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是政治文明的基础。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和现实,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但可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尊重人类经过无数次试错后而积淀下的常识。
源于人民赋予的大公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受到制度的约束和人民的监督,这是不证自明的常理。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腐败就会被遏制,民生盛宴就不会被打折。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等;就要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有阳光权力才会充分约束行政成本,有阳光权力才会有高效服务政府,人民目光的聚焦和民主法制的压力,这样才会促使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公共管理的服务水平,祛除人浮于事和官僚主义等机关弊病。
同时,需要以创新精神抓紧构建惩防体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科学发展观和中央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只有以制度去遏制贪欲,从让人“不想贪”,跨越到“不敢贪、不能贪”,才能建成让人称羡的廉洁政府。
这就需要以极具约束力和威慑力的“阳光法案”作为前提。
毕竟,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利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搞好反腐败斗争,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今之中国,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倡导和努力下,权力会越来越透明,如招考公务员,笔试、面试实行层层监督,这就是阳光权力的集中体现。
相信将来在电力、通信、交通等要害部门的招工问题上,也会越来越透明。
那时,我国就成了真正的阳光国家,领导的权力就成了真正的阳光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
得好, 能给人民谋来福祉 ; 如果滥用 . 将 给人 民群众带 来灾难 。古 今中外 明 鉴: 失去 了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督权 , 党和政府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 , 建立 了各种监督机构 , 制定
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党和政府的T作并实
施 有 效 监 督 。在 这 方 面 , 苏 省迈 出 了 江
实质性步伐 ,2 省级机关部 门 、3 5个 l 个 省辖 市及所 辖 16 0 个县 ( 、 ) 市 区 全部 实
现 了 行 政权 力 网 上公 开 透 明运 行 , 志 标 着该 省 “ 有 县 级 以上 行 政机 关 全 覆 盖 、 所 所 有 行 政 权 力 事项 全 覆 盖 、 上行 政 监 网 察 全 覆 盖 ” 目标 提 前 实 现 。行 政 权 力 的
权益 的保障 。因此 , 国家机关和公耳 人 j 『
员 必 须 接 受 人 民群 众 的 监 督 。 民群 众 人
也有责任 、 有义务监督公共权 力的行使 状况 , 捍卫 自己的权益 不受侵犯 近年来 , 党和政府惩治和预防帱畋 的力度在不断增强 , 许多腐败分子得到 惩处 , 但现 实 中腐 败现 象仍 然 麟禁 不
反腐倡廉
长期持 久的斗争 , 才能保持我们社会 义闰家 的长治久安 、 健康有序 的科学发
展。
腐 败犯罪 不仅是侵 蚀政 党和 旧家
健 康发展 的毒瘤 , 日是影响社会 良性 而 .
发展的世 界共性 问题 。提 起腐 败犯罪
现象 , 大 人 民群 众 无 不 痛 斥 之 。人 民 广
了许多责任意识 , 很多人的 目光只关注于小圈子 里的个人利益 , 而忽略了社会责任的 担 当。同时 , 由于监督渠道的不畅通 , 维护权利 的艰难 , 使人们不敢担当这一社会责 任 。权 利意 识的集体缺失 , 导致 礼会责任感 的下滑 , 在客观上放纵 了腐败现象 的盛 行 、随着我国反腐倡廉的深 入, 人民监督体系的逐步制度化 和完善 , 人民群众在我 同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中的监督功能必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 文明的创造者 , 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新时期要做好反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廉洁政府,保证公共权力在正常的轨道上运作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追求的目标。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建设公开透明政府的信心与决心。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账单,这不仅是反腐倡廉建设新形势下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一步,也是民主政治建设新条件下构建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
如何将温家宝同志所提出的“公开透明”、“民主监督”切实落到实处,是打造廉洁政府的关键所在。
要加大廉政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廉政法律体系。
廉政法律的内容要全面,各种廉政法规要相互配套,且具有时效性、预见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严格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反腐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剔除官员本身的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
“三公”消费的居高不下,有很大的原因是特权思想在作祟,铲除特权思想对于“三公”经费而言,有重要意义。
从人这一根本因素上遏制腐败,让政府权力重现光明。
要加强完善监督机制,政府与社会公众舆论齐监督。
要充分发动群众,把“三公”消费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引入第三方监督,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
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反映、意见及建议,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阳光时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佳的消毒液。
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新成效服务于民、回馈于民、取信于民。
审计署解读经济责任审计两办规定实施细则
审计署解读经济责任审计两办规定实施细则编稿时间:2014-08-042014年7月29日10时,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张通将做客中国政府网,解读经济责任审计两办规定实施细则。
以下是访谈实录:[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
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近日,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中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张通作客访谈直播间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欢迎您,张主任。
[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张通]网友朋友,大家好,我是张通,非常高兴政府网今天邀请我来和网友面对面交流。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期待。
我们刚刚颁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在两办规定的基础上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审计对象、审计报告、审计评价等作了进一步细化。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非常重要,网友们也非常关注,我很愿意回答网友们提出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来看一下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
有网友提问,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要工作,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状况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张通]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起步发展来看,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大力推进,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目前来看,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对各级次、各类别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全面展开,省部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已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以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逐步建立起了重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轮审制度。
[张通]我们统计了一下,2008年以来,全国共审计22多万人次,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160多人次、地厅级4600多人次、县处级5万多人次、乡科级17万多人次。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首先谈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什么现在特别强调权力的阳光运行呢?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而实践中,对于实践经验,很多人也做了总结,发现了规律,什么规律?权力的阳光运行程度和腐败的发生率有着负相关关系,这就是基本规律。
权力的阳光运行的开放性、公开性越高,阳光运行的程度越高,腐败的发生率就会越低,二者是负相关关系。
反之,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的程度越低,越不公开,甚至越封闭,这就下降了,腐败的发生概率就会上升,二者是个负相关关系,这是个基本规律。
不仅中国是这样,那国外呢?也是这样;不仅当前是这样,历史呢?古代呢?也这样,所以这是古今中外一般规律。
为什么是一般规律?为什么它有负相关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透明、公开有天然的遏制权力腐败的作用第一个方面,透明和公开有天然的遏制腐败的作用,这是第一个论据。
透明和公开有天然的遏制,这是遏制、控制腐败的作用。
首先我们看物理现象,它首先就是一个自然现象。
什么现象呢?居家过日子,要想防止发霉,就要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晒一晒,叫做摊在阳光下,发霉、发烂的事就不会发生,这是个自然现象。
我们在自然现象也会看到,发霉的地方,腐烂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叫“阴暗的角落容易发霉”,这是基本规律。
所以从物理现象、自然现象来看,这个阳光它具有天然的防腐作用。
政治现象也是这样,阴暗的地方容易发生腐败,照样适用于政治,公开透明的地方有利于预防腐败,照样也适用于政治,这是个天然作用。
美国有一个法官,叫布兰狄西,这个人是一个著名的法官,他的著名不是因为审案子,是因为他在从事司法审判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写作和创作,他就讲过一句名言,他这句名言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叫做“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第二句话“路灯是最好的警察”。
当然,人们比较广为引用的是他的第一句话,但是你说第二句话没有道理吗?也有一定道理。
推进“三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推进“三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作者:王广书来源:《现代企业》2014年第01期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参与是关键,制度约束是保障,公开透明是基准。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建立透明企业的有效措施。
近几年来,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井一公司党委认识到,依法实施党务、厂务、业务公开是公司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企业、提高公司公信力和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只有信息公开了,才能构建透明公司;只有遵循“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念,把公司各项工作置于阳光下、纳入监督中,厂务透明了,才能保障群众参与和赢得群众信任,才能具有公信力。
一、“三务”公开存在的问题1.思想观念滞后。
随着党务、厂务、业务公开工作的逐步推进,由于一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许多认识仍然停留在公开不公开无关紧要,公开习惯于上级布置要求,缺乏创新与活力。
有的单位和部门出现了迫于形势,被动应付,没有做到真心实意公开,造成部分职工参与热情的下降。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统一对“三务”公开的思想认识放在首位。
2.公开方法单一。
对新时期民主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任务的变化缺乏超前性研究,工作方式与基层实际和职工需求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显得被动;在工作方式上,仍偏重搞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自以为声势浩荡地那么一“炒”或白纸黑字地那么一“贴”,群众的信任感、亲切感就会陡增,活动方式也是墨守成规,不按企业发展和职工群众的真正需求办事,缺乏调查研究和把握宏观形势的能力。
3.公开内容滞后。
长期以来,个别企业始终认为该让职工知道的都知道了,没有必要公开,甚至是有的不敢公开,不能及时公开,存在着事后公开、晚公开的问题。
其核心内容就是不相信群众、不依靠职工,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企业凝聚力下降、人心不顺。
4.作用发挥低下。
当前职工最迫切的要求是希望自身的民主权力、切身利益能够得到维护保障。
管理提升的根本: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管理提升的根本: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文/行者无疆引子在《大败局2》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
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
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温家宝总理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文中指出,加强政府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监督管理是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但同时,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现象在行政权力集中的审批、执法等部门和资金资源管理权集中的领域易发多发,社会事业、国有企业等领域腐败案件逐渐增多,发生在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依然突出,大案要案、串案窝案时有发生,有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极坏。
温总理指出,上述问题得不到根本有效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制约,而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
腐败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
管理方式是一个组织解决矛盾沟通的关键,管理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成本。
优秀的业务模式能够创造出百亿企业,而优秀的企业管理则能够成就百年企业。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时间里,中华大地相继崛起了一批批的百亿企业,它们曾经在中国经济大舞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然而,大多数都在时代发展中迅速被拍死在沙滩上,连一个浪花都来不及留下,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是寥寥无几。
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固然可以作为这些企业轰然倒下的借口,却无法掩盖其管理能力低下的事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市场环境日益成熟的今天,在越来越强调走出去的今天,在十八大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春风抚慰下,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把企业做成百年企业,这是所有企业管理者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壮大,人员和机构越来越完善,创业初期那种“基本靠吼”的粗放式管理失去了用武之地。
领导干部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
领导干部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关键是要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那些堕落为腐败分子的领导干部都在这“三关”上跌了跟头,这“三关”哪一关过不好都会出问题。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领导干部过“三关”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过“三关”,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过“三关”是对领导干部的考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的考验尤为突出。
1.权力关的考验。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为民造福,受到人民的尊重。
但权力一旦变成谋私的工具,那离自焚、自溺的日子就不远了。
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过好“权力关”,就是没有想清楚、想正确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以致于手中有了权力就忘乎所以,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2.金钱关的考验。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非义之财,毫厘不取。
”这是一切正人君子对待钱财的正确态度。
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够做到不爱外来财,不受外来礼,保持了清廉本色。
但有的领导干部在金钱面前不清醒。
有的认为灰色收入不违法,心安理得;有的则心存侥幸,认为神不知鬼不觉。
有多少领导干部因挡不住诱惑陷入腐败泥坑而不能自拔,甚至锒铛入狱。
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没有不涉及收送“红包”的,且涉案数额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手段越来越隐蔽。
欲海之中无赢者,物欲海洋一旦开闸,必被淹没。
3.美色关的考验。
领导干部能否过好“美色关”,关系到自己的品行和形象,关系到家庭幸福和政治生命,决不是小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一步步陷入违纪违法的泥坑,许多都有权色交易从中作怪。
强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强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近年来,随着国家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对于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强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已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不仅是责任审计工作的延伸,更是对内管干部履行职责、履行经济责任的严格监督。
下文将对强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背景、意义和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背景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内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一种特殊审计方式。
作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之一,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是对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核,更是对内管干部廉政风险的一种控制手段。
近年来,国家对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往的审计工作往往只是对内管干部的行政职责进行考核,而对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并没有进行全面审查。
这就导致了一些内管干部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存在漏洞和风险。
为了加强对内管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国家开始强调对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也就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对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
二、意义强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可以有效防范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风险。
现实中,一些内管干部可能会利用职权之便从事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以达到牟取私利的目的。
通过对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可以有效发现和防范内管干部的腐败行为,维护国家和单位的经济利益。
强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也是对内管干部的一种激励和约束。
只有在经济责任履行得当的情况下,内管干部才能得到更多的荣誉和奖励。
而对于那些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存在问题的内管干部,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问责。
这样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措施可以有效地规范内管干部的行为,提高其廉政意识和自觉性。
三、措施如何才能实现对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呢?这需要从技术手段、人员资质和工作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要完善审计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水平。
现代审计已经不再依赖传统的人工审计,而是逐渐引入了一系列现代化审计技术,如数据挖掘、智能审计等。
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权力的遏制作用及其制度完善
融 嗨 赋
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权 力的遏制 作用及其制度完善
仉 素 琴 贾 志顺 :
( 1 _ 南京交通 职业技术学 院运输 管理系 江 苏 南京2 1 1 1 8 8 ;2 . 南 京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运体育部 江 苏 南京2 1 1 1 8 8 )
摘 要: 本文通 过经济学分析和实证分 析, 揭示 了经济 责任 审计对公共权 力寻租 的遏制作用 机理及其成效 , 指出了 以遏制权力寻租 推动国家 良治 目 标下现行经济责任 审计 的制度 性缺陷 , 并提 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 关键词 : 经济责任审计 公共权力寻租 国家 良治
二是 对公共投 资产 出效率产 生负面影 响。 三是 对私人投 资和外商直 接投资产生 负面影响 。 四是 对贫 困人 口和收入分 配产生负面 影响。 五是 对经济转 型和社会秩 序产生负面 影响 。 二、 经济 责任 审计对公共权 力寻租 的遏制作用 ( 一) 经济责任 审计 以遏 制公共权 力寻租推动 国家 良治 的理 论基础 。 经济 责任审计 源于政府 官员所承担 的 “ 受托经济 责任 ” 。 公共权 力的 拥有 者能够 在 多大程度 上意识到 自己所承 担 的受托 责任 、 法律 又能在 多 大程 度上 保证他们 勤勉尽 职地履 行受托 责任 , 合 法并有 效地使 用公共 资 源, 是判断一 个国家 民主 和法治程度 的重要指针 。 在政 府行政领 域,社会公众 、政府行政 主管部 门和执 行机关三 个主 体, 构成 了一个 基于公共 资源 的公共 权力委托代 理链和行政 管理链 。 委托 关 系的 间接性 和管理 关系 的直接 性 , 导致 了权 力 的非对 称性 , 即出现 了 “ 弱 势委 托人 ” 与“ 强 势代理人 ” 的局 面。在这 种情况 下, 代理 人 的 自利属 性、 监督机 制 的缺 失和信 息不对 称都会 导致公共 权力寻 租的发 生 。要防
经济责任审计中怎样准确界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
专栏·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中怎样准确界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 康 霞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任务的重中之重,为领导干部选拔任免、企业奖惩提供重要依据,为促进企业维持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石化认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企业正确任用领导干部,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警示、促进其履职尽责;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有利于核实领导人员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职情况,客观公正地鉴定离任者和接任者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为正确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当紧紧围绕集团公司赋予企业的功能定位和赋予主要领导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职责、权限,有的放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同时要坚决贯彻好“三个区分开来”,客观公正地定性审计查出的问题,合理确认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事项。
要以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情况为重点,聚焦企业主要矛盾,依法依规开展审计,深入揭示被审计单位在生产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首先要核实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应深挖细究,紧抓线索查清原因,精准定性并界定责任。
聚焦企业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投资等事项,核实有无擅自违规决策、盲目投资等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
紧盯企业资金收付,审查是否有截留收入、虚列费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以及违规对外投资、担保造成重大损失风险问题。
围绕企业生产、建设、采购、供销等业务环节,查阅投资计划、会议纪要、经济活动分析、统计和财务报表、合同约定等资料,核实有无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等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风险等问题。
核实有无违规选拔人员、违规用工、违规发放薪酬等问题。
核实企业领导人员有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徇私舞弊等问题。
公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
公权力必须在xx下运行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这已经是被历史证明的真理。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某些领域存在权力失控是不争的事实,个别公职人员滥用手中掌握的公权力,攫取私利。
据中纪委《关于201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的通报》,2012年受党纪处分的公职人员134464人、政纪处分的38487人,其中,受处分的县处级以上干部4698人,被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961人;有30315人因贪污贿赂行为被处分,占同期处分人数的18.9%。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新公开的数据,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69人,其中厅局级179人、省部级以上5人。
可以看出,全国查办案件数量整体较上一年度均有所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力度的加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滥用公权力的腐败情况比较严重。
腐败频发有特点目前,某些领域腐败现象十分严重,腐败高发的态势仍旧不容乐观。
特别是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化,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态势依然激烈复杂,腐败分子不断变换手段,腐败现象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当前,腐败的领域已经从经济热点领域、资金高密度领域、垄断性行业领域等向一些社会领域扩散,腐败的高发区开始向一些改革尚未到位的社会领域转移。
在某些领域,腐败主体开始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形成腐败利益集团,通过构建特定的利益关系,协同作案,侵占公共资源,为个人或者小集团谋取非法利益。
由于一些滋生腐败的体制性和制度性因素依然存在,腐败分子利用各种制度漏洞、高科技手段等,逃避监管和制裁,腐败方式越来越隐蔽,社会危害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增加了惩治腐败的难度和成本。
公共权力配置上的不合理和监督机制上的不健全日渐成为腐败滋生的重要原因,公共权力运行缺乏制约导致腐败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腐败交易还更多地呈现出“期权化”的趋势,腐败分子开始从对利益的短期占有和一时消费,逐步向热衷于获取长期回报和对资本的长期占有转变,更加注重对生产资料和资源的侵占;侧重于通过腐败行为强化对资本的积累,竭力追求长远利益,权力与资本的利益共生现象日趋明显和严重。
2024年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上的讲话范本(三篇)
2024年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上的讲话范本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全体审计人员: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对我的选举支持和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上向大家发表讲话。
我感到万分荣幸和自豪。
回顾过去的任期,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一直关注和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我深知其对于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过去几年,我们团队在审计工作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这里,我要向全体审计人员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上行压力加大,金融风险有所增加,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同时,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加之,国际间经济交流交往和合作也变得日益频繁和复杂。
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们必须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方法应对,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首先,我们要加强团队建设。
团队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要加强对审计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同时,我们要注重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
其次,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审计方法。
审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与经济形势保持同步。
我们要善于运用新兴科技手段,拓宽审计范围,提高审计效率,完善审计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吸取其经济责任审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再次,我们要坚持公正、透明的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要求是公正、透明,公众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依靠就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秉持真实、科学、客观的态度,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权力监督护航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
权力监督护航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文付翠莲张会芬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是腐败重灾区。
温州市交发集团聚焦国企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权力监督,不断提升清廉思想高度、夯实清廉制度深度、严明清廉规则厚度、淬炼清廉生态纯度,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不断筑牢国企改革发展的清廉底色,为基层国企高质量发展护航。
强化政治监督,对焦定责,让权力把得准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监督是重大政治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任务,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
按照“五张责任清单”,对标年度项目化重点任务,将党总支主体责任、纪检部门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横向协同协作与纵向压力传导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机制。
二是聚焦“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
紧盯重点对象,重点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和下属企业“一把手”的监督,强化“上级‘一把手’必须抓好下级‘一把手’”的责任意识,把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摆在管党治党突出位置。
通过建立企业“一把手”等关键岗位干部轮岗和干部委派等人事管理机制,落实企业“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的管理约束机制。
三是突出重点环节,建立全链条签字负责机制。
将政治监督融入日常监督之中,尤其是廉政风险较大、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
一方面,针对重点环节监督,落实集团党委、纪委主要负责人“双签字”机制;另一方面,问题和整改清单、建章立制清单、阶段性工作情况报告等均由各集团党委、纪检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市国资委,建立全链条签字负责机制。
数字化监督,追踪履责,让权力立得稳数字化监督是清廉国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交发集团实现权力监督的有效方式。
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 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者:季庆,张建华来源:《理财·经论版》 2016年第9期十八大以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查处和惩治腐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揭露腐败、打击犯罪方面还存在方向不明、手段不多、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审计思维的转变,提高核心审计能力,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提高审计质量,真正在推进反腐败持续深入健康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加强对核心工作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核心工作是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重要工作,是关乎大局的工作,是领导干部关注最多的地方,也是权力集中使用的地方和腐败易发多发的地方。
审计机关应加大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核心工作的审计力量的投入,重点审计核心工作的流程及效果。
注重把握核心工作的主要内容、任务、运作程序、制度规定及监管办法,注重研究其薄弱环节、权力关注点和利益关注点。
尤其要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提出的工作发展思路、措施及其执行情况和效果。
紧紧围绕核心业务工作发展状况,以及与部门事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要工作或者重大事项的完成情况、效果及采取的办法,尤其要对有重大社会影响,或者发生重大问题,群众反响强烈,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深查细究,发现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权力使用的方向和重点,发现苗头性问题及线索,从而形成突破。
如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开发区领导干部应加强对土地出让、项目审批等方面的审计,从相关违规事项中发现线索,深究细查,注重揭示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痕迹,增强监督和防范能力。
二、加强对经济决策环境的审计监督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单位)领导层的决策环境直接影响经济决策能力和效果,同时也决定权力行使的监督和运行。
审计机关应加大对经济决策环境的审计力量的投入,注重分析判断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内部决策环境情况。
通过查阅会议记录和纪要、走访干部群众等方式,把握决策环境好坏的真实性,是“一言堂”决策还是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集体决策还是“拍脑袋”决策。
三门峡市审计局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干部监督工作
三门峡市审计局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干部监督工作作者:张丰明来源:《理财·市场版》 2017年第2期张丰明为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中的作用,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中共三门峡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近日联合发出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促进干部监督工作。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管理。
一要统筹确定审计对象。
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加大任中审计比重,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以及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1次。
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同一地区(部门、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时间在2年以上的同步安排审计;二要认真组织现场审计。
坚持审计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审计质量贯穿到现场审计全过程。
组织部门要适时介入现场审计,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提前分析研判,加强指导沟通。
强化审计过程监督,严明纪律规矩要求,做到廉洁审计、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三要科学出具审计结果报告。
结果报告要实事求是,评价客观公正,问题定性准确,责任界定清晰,保证审计结果可靠、可信、可用。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结果运用。
一要及时上报和反馈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报告》要及时报送本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同时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
对重点审计单位,审计机关会同组织部门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到被审计单位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所辖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审计结果通报会,反馈审计结果,提出整改要求,促进问题整改;二要抓好审计问题整改。
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是问题整改的第一责任人。
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建立整改台账,认真扎实全面抓好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组织部门、审计机关进行反馈。
实行审计结果整改督查制度,组织部门和审计机关要联合有关单位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和回访检查,促进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定,确保按照要求,全部整改到位;三要用好审计结果报告。
用制度管人办事,强化权力阳光运行在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用制度管人办事,强化权力阳光运行(在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的讲话)用制度管人办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2月18日同志们:水利厅于2月11日专门召开了全区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区水利系统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
我局利用今天召开生产经营工作会议暨职代会之际,也专门召开一个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短会,由柴书记对全局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对2012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是对过去一年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总结的会议,是对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部署的会议。
我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干部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品质,正是由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不断加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才保证了我局在正确轨道上健康运行。
下面我重点强调几点意见。
一、加强干部管理,控制用人风险随着我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在建工程涉及区域越来越广,项目部越来越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也是企业面临高风险的时候。
如何控制各种风险,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企业所有的风险的背后都是用人的风险。
“人”的风险主要是领导干部的风险,而领导干部的风险首先是“一把手”的风险,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亘古不变的真理,是被许多企业发展所证明的真理。
用错一个关键人可以坏掉一个单位,跨掉一个班子。
我们用什么人?就是要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要用那些勤政、善政、廉政的人;用那些真正把心放在党的事业上、牵挂广大职工群众的人。
如果说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富、做久,这是我们广大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的话,那么严格要求自已、端正风气、关心职工的生活,让职工不断富裕起来,这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良知所在。
要做到这些,首先就是要控制好用人的风险,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我局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我们广大干部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和挑战的结果。
宣城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来源:/ 宣城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201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推荐阅读:201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面授)201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网校)201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QQ交流群:3414335482014年安徽省考网校OAO线下辅导4月4日开课,2880包食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
靠什么打造“三清”型廉洁政治?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惟有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惟有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反腐败斗争才有根本依托、我们党才能在建设现代政党上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十部分就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出了重要规定。
一、总体部署是什么?1、明确“两个责任”:即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
2、实现“两个为主”: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3、做到“两个全覆盖”: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纪检机构,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二、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公开?1、在权力制约方面,要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
2、在权力监督方面,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当前,尤其要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公开和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
3、在权力公开方面,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切实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用好审计监督 为防范权力寻租筑起坚实防火墙
用好审计监督为防范权力寻租筑起坚实防火墙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审计与会计》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中国政府网28日公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这份细则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做了哪些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经济责任审计突破点在哪?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张通对此进行了全面解读,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9.47
【相关文献】
1.筑起小城镇坚实的防火墙 [J], 陈学贵
2.职务犯监禁刑行刑中的权力寻租防范 [J], 杨锦芳
3.基于权力运作理论的评标权力寻租的防范研究 [J], 柯洪;李英一
4.用好5G、 AI等新技术筑起一道阻断病疫的“防火墙” [J], 刘启诚
5.建立权力约束机制防范“权力寻租” [J], 哈尔滨市委党校“权力寻租的政治成因及对策”课题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华社发徐骏作
7月27日,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28日,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负责人总结了近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就贯彻落实刚公布的《实施细则》进行了部署。
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什么?此次《实施细则》又有何亮点?接下来经济责任审计又该如何推进?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张通对此进行了全面解读。
6年来890多名领导干部被降职或免职
与通常所讲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同,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通俗地讲,前者是对“人”的审计,后者是对“钱”的审计。
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领导干部20多万人次,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1000多亿元,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他人员有258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等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对890多名领导干部给予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以及撤职等其他处分;根据审计建议,有关方面健全完善制度2万多项。
在谈及6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取得的成绩时,张通表示,目前,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对各级
次、各类别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全面展开,包括省部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已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以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逐步建立起了重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轮审制度。
“全国已经建立起包括诫勉谈话、问责和责任追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人事档案等审计结果运用制度。
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和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通报、公告等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张通说。
重点审计对象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实施细则》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对象。
通俗地讲,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就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
“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重点是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该干什么、干了什么、干的效果如何,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
”张通说。
《实施细则》首次明确,建立重点地区(部门、单位)、关键岗位领导干部轮审制度,即审计机关对重点审计对象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张通说:“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要围绕‘经济’和‘责任’四个字。
”
根据《实施细则》,审计评价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与审计内容相统一。
一般包括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业绩、主要问题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
张通表示,审计评价应重点关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和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任期内举借债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重要事项,以及领导干部应承担直接责任的问题。
同时,审计机关可以对地方党委与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的党委与行政主要领导干部,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不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同步经济责任审计。
防范权力寻租完善国家治理
中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确定,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务院“约法三章”和廉洁从政相关要求作为重要审计内容,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重大失职渎职行为、重大决策失当和损失浪费、重大管理漏洞以及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事项。
张通说,审计结果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审计作用的发挥和审计目标的实现,是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职能作用和威慑力的最终体现。
《实施细则》对各有关方面如何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了明确规定,下一步各级党委要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加强督促落实整改、警示谈话、问责及责任追究等工作,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切实发挥审计
监督的作用。
“要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防范权力寻租、完善国家治理上的作用,须在审计覆盖面、审计重点、审计深度和力度上有所突破。
”张通表示,一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逐步建立任期内轮审制度,对党政及企事业单位领导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二是要深化审计内容。
对党政领导干部,着力关注政府性债务、财政管理、土地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情况;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点关注国有资产安全、重大决策、招标采购、自主创新和内部管理等情况。
三是要加大审计力度。
以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为核心,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重大失职渎职行为、重大决策失误、重大损失浪费、重大管理漏洞等事项。
(本报记者陈恒)
延伸阅读
《实施细则》明确内容
●明确建立重点地区(部门、单位)、关键岗位领导干部轮审制度,即审计机关对重点审计对象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根据党委和政府、干部管理监督部门的要求,审计机关可以对上述企业中不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实际行使相应职权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明确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审计机关可以对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明确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重点。
●明确审计评价应当重点关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和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关注任期内举借债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重要事项,关注领导干部应承担直接责任的问题。
●明确审计机关可以对地方党委与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的党委与行政主要领导干部,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不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同步经济责任审计。
(陈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