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修改版ppt]
第四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82℃
云南腾冲的高温泉
95℃
西藏羊八井 —— 沸泉
羊八井
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井深仅30m,温度便高达130℃
新西兰的高温泉
黄石公园的高温泉
黄 石 公 园 的 沸 泉
黑 烟 囱
洋底沸泉,约400℃, 因巨大压力并不沸腾。
绿岛温泉旅游区
万泉河
珠 海
龙门的温泉旅游区
新西兰的地热保护区
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被掩埋在墨西哥希克苏鲁伯村附近的尤卡坦半 岛下面,这个远古陨石坑直径170公里。这次撞击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 当时有一颗大小像一个小城市的彗星或小行星与地球相撞,产生相当于 100兆吨的TNT能量。
美国亚利桑那州巴林格陨石坑形成于大约4.9万年前。一个直径为150英 尺、重达几十万吨的镍铁陨星,以4万英里的时速撞向地球。这次撞击产 生的陨石坑位于亚利桑那州弗莱格斯塔夫东部55公里处,它被命名为巴林 格陨石坑,是有史以来保存最完好的陨石坑。
5、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是造成地质时期地壳 运动、海陆变迁、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 原因之一 。
第一,当地球自转加快时,海水从两极涌向赤道,大陆面积扩大,使全 球气候由温暖潮湿转向干燥寒冷。自转减速时,海水从赤道向两极运动,则 出现与上述相反的情况。 第二,由于地球自转加快,导致惯性离心力和惯性力的增大,便产生了
自然地理环境能量结构的特点
2. 储能能量大,自调功能强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储存能量能力较强的特性, 主要与其物质组成成分的性质及复杂性有关。 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来看,大气和水体 这两种组分储存热量的容量很大,再者由于组成 物质的复杂性,到达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要经过 相当复杂的转换途径。 从系统理论可知,系统的组分越复杂,其抗干 扰的能力就越强,自调功能也就越强。
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ppt课件
3、陨石
添加地球的质量 呵斥陨石坑和环形山 呵斥陨震 产生新矿床 呵斥沧海桑田 4、臭氧层、电离层、太阳风
第二节 行星要素
1、地球的外形和大小 影响地球外表热量分布,构成纬向地带性 地球引力坚持大气圈相对稳定,有利于生命构成与开展 不透明性产生昼夜景象 2、地球自转 产生昼夜交替景象,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使自然地理环境中空间和时间确实定成为能够 因地球自转而使运动物体偏离原方向 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 是呵斥地质时期地壳运动、海陆变化、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缘由之一 地球所具有的两极稍平,赤道凸出的椭球体外形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使地球转动能发生变化
1、太阳辐射 来自太阳的内部
热核反响 E=MC2 地球的接受量为1/22亿
一定区域辐射能的输入与输出的差额称为辐射平衡。 R=Q〔1-a)-l
R代表净辐射,单位是卡/厘米2 a为地面反射率,主要取决于下垫面情况 l为地面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底
辐射平衡是产生自然地理构造的能量根
构成大气环流和洋流两种物质循环机制
3、地球公转的影响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 影响到自然地带的性质及分布 黄赤交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太阳辐射量沿纬度的分布 使得天文四季不等长 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大小,决议着地球轨道的外形
第三节 地球要素
1、地球内部物质形状的影响 巩固的岩石圈支承着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软流圈的对流带动板块运动,对地理位置、地理过
程产生影响 软流圈使岩浆的发源地,构成火山 2、地球内能的作用 地热活动影响自然地理环境 重力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机械位移和分布,使得地球
构成同心圈层构造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外 Nhomakorabea联络的本质
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加 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 性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重要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供了人类所需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环 境条件。同时,自然地理环境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地球 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PART 02
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 的影响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01
02
03
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高温事 件增多,对农业、林业、 畜牧业等造成严重影响。
极端降水
气候变化引发极端降水事 件增多,如暴雨、洪涝等, 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 成破坏。
极端干旱
气候变化导致部分地区极 端干旱事件增多,引发水 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等 问题。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栖息地变化
生物入侵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发生变化, 如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或消失, 影响生物多
WENKU DESIGN
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总结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 频发,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深远 影响,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人类活动
城市化、工业化等人类活动对自 然地理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包括 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 系统破坏等。
生物入侵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1 2 3
竞争排斥本地物种
外来物种往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与本地物 种竞争食物、空间等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 少甚至灭绝。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
2008年初南方地区出现冰雪灾害的主要 原因是冬季风强盛,且西南气流带来大量水汽。 冬季风强盛是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12
2
2.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制约性。在这个 自然综合体中,各组成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 约,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相应 的变化。例如,植物扎根于土壤中,吸收土壤 中的水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地区,植被 稀少,土壤中的有机质也就少。再如,滥伐森 林会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异变、环境恶化。可 见,在自然环境中,一种要素的状况可影响其 他要素的状况,一种要素的变化可带动其他要 素的变化。这正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干燥
冷湿气候
气候
暖湿气候
(a)
热湿气候
湿 冷
热
永久冰雪
冷Hale Waihona Puke 苔原荒漠 (b)温带草原 热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热 8
永久冰雪
冷
冰沼土
荒 漠
棕钙 土
栗钙 土
黑钙土
黑土
灰化土 棕壤
土 壤
红色棕钙土
红色栗钙土
红、黄壤 砖红壤
热
干
湿
(c)
9
(2009·鞍山联考卷)2008年1月中旬至2月 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强降温天气, 并普降大雪。湖南、贵州等省遭受严重雪灾, 造成大面积地区停电和严重的交通阻塞。读 贵州某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回答 (1)~(2)题。
3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陆地环境整 体性的是( D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件 中图版必修1
(5)南方丘陵地区、山区: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
K12课件
20
典题印证 [典例] (海南高考)我国许多聚落名称 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 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川地为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 土地。据此完成(1)~(2)题。
K12课件
23
1.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1)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一般取决于产品产地 和 销售地的 的分布及其相应的运输需要。 (2)线路的具体走向,又经常受到各地 自然条件 的影响。 (3)铁路线的走向受 地形 的影响最为显著。
K12课件
24
2.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1)不同地形单元,不同地形部位,线路建设 所需的 工程量 与 造价 差别很大。 (2)线路一般选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 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这些地方人口密 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 高 ,对交通运输的需 求也较 大 。
K12课件
13
(1)平原地形
K12课件
14
K12课件
15
3.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水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从目前城市
的分布看,有许多城市受水运的影响,沿江河湖海
交通要道发育起来。主要有以下区位:
沿河城市的 区位类型
区位优势
典例
河口处
既可与整个流域相通,也 上海位于长江入
可以与海洋相连,腹地广 海口处,广州位于
阔,利于货物集散,是大 珠江入海口处
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K12课件
16
大量人流、物流在此 宜宾、重庆、武汉三城市分别位 两条或多条河
第四章 地貌(单元解读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一、实验法
注意事项: 1.无论哪一种实验,都必须和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以语言传递 信息为主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注意各种方法的穿插和渗透。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手脑并用,需要教师对课题研究分 析,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学的目标,对实验的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 方法及操作步骤作详细的说明和示范。
重点: 地貌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总体上可以遵循“情境感知-原理说明一实践应用一共同建构”的思路展开。 首先利用教材设计的情境《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爬坡问题的故事》 体现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趋利避害、适应自然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 上提出核心问题; 其次运用观察法说明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知识框架及核心问题的结论。
•第 四 章 地 貌
目录
contents
1.单 元 内 容 解 读 2.分 节 内 容 解 读 3. 教 学 策 略
PART
单元内容解读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教材内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 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喀斯特地貌 2.河流地貌 3.风沙地貌 4.海岸地貌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 1.地貌观察的顺序
二、实地考察法
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 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本章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 带领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就近进行野外实地观察(或结合学生的游 学旅行开展活动),在观察中识别主要地貌,记录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通过资料分析及小组合作,简要推测地貌的形成过程。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第1课时)课件中图版必修1ppt版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 平原地区的原因:
原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城市建设最 理想的地区。 如西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都是世界上城市分布 的密集地区。
城市分布地形区之一: 平原
②读教材P78图4-1-5和图4-1-6,分析甘肃省 的省会兰州市分布的地形及其原因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有临海优势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 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 中低纬地带
【解析】 世界上的城市并不全都位于平原地区;气候条件恶 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也有城市 分布;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3、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4、山区: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 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聚落及其分类: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 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 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1)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矿产
平原
地形 山区的河谷沿岸平原
自然条件对 城市的影响
气候
热带地区的高原 影响城市区位:世界主要大城市都分布在 中低纬度地带,特别是气候条件比内陆更 为优越的沿海地区
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
城市区位 水
城市形态
矿产 工业革命以来,不少城市是在矿产 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
1.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 叙述正确的是( D )
《环境地理学》PPT课件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之一
• 环境保护 • 计划生育 • 保护耕地
基本思路
• 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 走低能源、低消耗发展道路 •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感谢下 载
• 环境污染:
指由于自然环境中有害物质含量增 加,破坏了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等)原有物质成分和结构,导致环 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自净能力降 低或丧失,并发生严重质量退化, 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 危害。
•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 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以及环境 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 常规律运动的能力(自我平衡能 力)降低,异常变化增多,整个 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 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趋势。
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受到核污染的患者
海洋赤潮
污染令全球气候变暖
曾经的森林
曾经的耕田
长江葛洲坝岸边堆积的“白色垃圾”
烂漫?废弃的塑料袋
学习与讨论:京都协议书
• 背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 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已经预计 从1990年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4℃—5.8℃。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了《京都议定书》(英文:Kyo 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 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 的补充条款。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 对人类造成伤害”。
最新知识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ppt课件
水土流失等知识点,难度低。由题图可知,该地是喀斯特 地貌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造成土 壤土层瘠薄,土壤贫瘠,故选项C正确。显然,选项A、D 两项错误。该地区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故选项B错误。
【答案】 (1)D (2)C
【即时巩固一】 下图体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
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 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北推动, 结果使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 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层的冷水不停上泛来 补充流失的表层海水,并给这里的鱼类和鸟类等生物带来 大量养料,形成秘鲁渔场。但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 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 能倒转为西风,而南美沿岸大洋下层的冷水上泛势头也减 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 并且海水向东回流。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 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异常,即厄尔尼诺现象。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 又称白细胞致热源(1eukocytic pyrogen),如白介素 (IL-l)、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 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setpoint),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 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 地
溶 蚀
落水洞、天坑
地下喀
溶洞、地下河
淀
②图示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喀斯特作用的强弱及 其影响因素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形象记忆:
岩石成分易溶 可溶性强
喀
岩石空隙裂隙大 透水性强
斯
特 水中二氧化碳、有机酸、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品课件 中图必修1
基础梳理•响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地 形
城市分布特点
世界上绝大部分特
平 原
大城市位于__平__原__ 地区,我国特大城 市大部分分布在
__第__三__阶__梯____上
城市分布成因
①利于建筑物、道路等 __基__础__设__施___建设;②利于 城市进一步扩大发展,还 可以减少投资;③平坦的 土地用于农耕,为城市提
1.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 (1)大致走向:由产品____产__地__和__销__售__地___的 分布及相应的运输需要确定。
(2)具体走向:常受到各地_自__然__条___件__的影响, 以__地__形___对铁路走向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山 区,铁路弯曲程度大,总长度__大__;在平原、 丘陵区,铁路弯曲程度__小_,总长度小。
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交通对全市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后重庆将进 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思考】 重庆市交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 什么?
【点拨】 山城重庆,地势起伏大,不利于 交通建设。
目标定位 1.了解地形、气候、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 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线网密 度和线路走向的影响。 3.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表形态对城市及 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结合阅读材料、案例研究以及当地实际,发 现规律,剖析原因。
多呈 带状
地形 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 状
洪积扇、冲 地势平坦,地下水 呈明显 山区 积扇和河漫 或地表水资源较丰 的条带
滩平原 富,有肥沃的土壤 状
平原
聚落分布最 地势平坦,土壤肥
为密集,大 沃,水源丰富,河 带状、
都沿河、沿 网密布,有便捷的 团状
地理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主题班会PPT课件
1
提高认识
深入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
2
调整生活
根据地理条件调整生活方式
3
科学利用
合理利用地理资源满足生活需求
4
保护环境
维护脆弱的地理环境生态
要更好地适应地理环境,需要从提高认识、调整生活方式、科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着手。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地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生活,合理利用可利用资源,同时保护好脆弱的地理环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海洋水资源
海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受到盐度和生态环境的限制,需要经过特殊处理。
土壤情况
土壤成分多样
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因地理条件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沙土、黏土、泥炭土等。这些成分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
土壤肥力重要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决定了土壤的肥力,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利用化肥和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草原生态系统
广袤的草原包含了大量适应性强的牧草和草食动物。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构成了一个精细平衡的生态系统。
地理环境对人类居住的影响
1
气候条件
温度、湿度、风力等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2
地貌特征
山地、平原、河流等决定居住模式
3
资源分布
水资源、矿产、土地肥沃度影响选址
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征直接影响人类的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适宜的气候条件、便利的地貌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选择居住地的关键因素。人类能否在当地良好生存并发展,取决于当地地理环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生物多样性
动植物的分布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自然资源的利用。
气候条件
1
温度
气温是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大气潮汐与降水有一定的相 关关系。
• 据统计 • 我国青岛在3—10月间降水日数的可能性 平均为27%,而另外的统计表明,在当 地连续99次朔、望日中,有81次出现降 水,占朔、望日数的82%。
(3)大气潮汐对台风的影响与其 对降水的影响相类似。
• 有人通过对1891—1968年出现在大西洋 和太平洋上1000多个飓风和台风以及2 000多个热带风暴的分析,发现大西洋上 的飓风、太平洋上的台风和热带风暴的 生成多以朔望日为周期,其中以朔日前 后生成的为最多,望日次之,上弦和下 弦时生成的最少。
全球辐射收支平衡
• 太阳短波辐射输入地球后最终以连续的 长波辐射输出地球的外部空间。输入的 能量等于输出的能量,两者达到平衡, 遵循能量守恒的普遍定律。
辐射平衡
• 一定区域辐射能的输入与输出的差额称 为辐射平衡。 • 辐射平衡值表示了该地太阳能的净收入。 • 对于自然地理过程来说,辐射平衡是比 太阳总辐射更为直接的动力基础。
三、陨石的影响(略)
• • • • • 1.增加地球的质量 2.造成陨石坑和环形山 3.造成陨震 4.形成新的矿床 5.造成沧海桑田变化
四、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
• 太阳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 • 太阳的紫外辐射还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造成 了地面以上60—1000公里高空中的电离层。电 离层的状态与地面无线电通讯有密切关系。 •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出的带电微粒流称为太阳风。 • 行星冲或合日对太阳的引潮力较大,使太阳大 气发生扰动
3.固体潮汐的影响
• 固体潮汐的潮差可达30—50厘米。 • 例如,我国的河北、云南等地的强震就 与朔、望日发生联系。尤其是华北的京、 津、唐、渤、张地区,自1068年到1976 年期间,六级以上的地震有80%以上发 生在朔、望前后。 • 地震成因是复杂的,固体潮汐对地震的 影响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它构成某些地 区地震的触发条件。
第四章 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化石类别 地质时代 现代 晚石炭世 早石炭世 中泥盆世 中志留世 晚奥陶世 现代 晚白垩世 中三叠世 晚石炭世 早石炭世 中泥盆世 绝对年龄(Ma) 0 300 320 370 420 440 0 70 220 290 340 360 每年天数(天) 360 385 398 398 400 412 359 375 372 383 398 406 波动范围(天) 380-390 385-405
太阳能在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交换和转化,形成了一个 复杂的能量传输网络和相应的物质循环机制,从而把大气圈、水圈、 沉积岩石圈和生物圈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二、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 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地球发生变形,这种周期性变形 如果出现在海洋称为海洋潮汐,出现在大气层称为大 气潮汐,出现在陆地称为固体潮汐
在地球内能驱动下地球内部各圈层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在地球内能驱动下地球内部各圈层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等从自然地理学角度来看具有显著地理意义的地球的内能包括地热和重力从自然地理学角度来看具有显著地理意义的地球的内能包括地热和重力?地热通过传导使一部分能量向地表散发?更重要的是地热提供了引起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演化和调整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地热提供了引起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演化和调整的动力四其它能量来源?宇宙射线?潮汐能?由构造作用转化而来的势能以及固体物质位移中转化而成的动能由构造作用转化而来的势能以及固体物质位移中转化而成的动能?水能?风能第二节宇宙因素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一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一定区域能量输入和输出的差额称为辐射平衡?对于自然地理过程而言地球表层或地气系统辐射平衡是比太阳总辐射更为直接的动力基础气系统辐射平衡是比太阳总辐射更为直接的动力基础?辐射平衡具有日变化和年变化?辐射平衡是产生自然地理结构的能量基础辐射平衡的时空特征与自然地理系统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特征完全一致辐射平衡是产生自然地理结构的能量基础辐射平衡的时空特征与自然地理系统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特征完全一致?辐射平衡的时间变化是导致了自然地理系统的时间周期性节律的重要因素辐射平衡的时间变化是导致了自然地理系统的时间周期性节律的重要因素二太阳辐射的地理作用?太阳辐射进入自然地理系统后发生了复杂的能量交换和转化?大气的热源主要来自地面形成向上的热梯度?低纬和高纬由于辐射平衡的差异形成经向热力梯度进而在大气低层产生从极地指向赤道的压力梯度导致近地表气压带和盛行风的形成低纬和高纬由于辐射平衡的差异形成经向热力梯度进而在大气低层产生从极地指向赤道的压力梯度导致近地表气压带和盛行风的形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也形成周期性转换方向的热力梯度?大气环流行星尺度的大气运动导致洋流的形成?太阳辐射通过蒸发和蒸腾转化为气体潜热引起地球上的水经过相变而发生循环太阳辐射通过蒸发和蒸腾转化为气体潜热引起地球上的水经过相变而发生循环?太阳辐射引起的岩石圈表层岩石的热胀冷缩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在有机界太阳辐射通过生物作用转化为生物化学能?太阳能在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交换和转化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能量传输网络和相应的物质循环机制从而把大气圈水圈沉积岩石圈和
3外部因素对外部因素
第三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据吴光和《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的一部分,而地球又是宇宙的一部分。
因此,无论是宇宙中的其他天体的运动或是地球自身的运动(地球作为行星的运动及内部物质运动),都必须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的作用。
这种来自自然地理环境范围以外的影响因素称为外部因素,它们推动了各种自然地理过程的演进,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节宇宙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可视为理想的辐射体(黑体),其表面温度高达6000K,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巨额能量。
太阳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热核反应。
当太阳内部的原子聚合时,原子质量转化为电磁场,便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能量来,到达地球外界的太阳能虽只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却也高达5.526×1024 焦/年,相当于1.885×1024 吨标准煤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全部能量。
二、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
引潮力则是月球(或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和因地球绕地月(或地日)公共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地球便发生了潮汐变形。
这种周期性的变形出现在海洋的叫海洋潮汐,出现在大气层的叫大气潮汐,出现在陆地上的叫固体潮汐。
现在把这三种潮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简述如下。
1.海洋潮汐的影响(1)海洋潮汐对地球自转具有阻碍作用。
这实质是潮汐摩擦的效应。
由于潮汐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海水与海底之间便产生摩擦作用阻碍着地球的自转运动。
另外,这种摩擦作用加上海水内部由于其粘滞性引起的摩擦,使得潮汐高峰并不正对月球而是滞后一定时间,因此,月球对地球向月一面的潮汐隆起部分的引力就可以产生一个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力矩,其结果也是阻碍地球的自转运动(图3.2)。
由于潮汐摩擦效应的存在,地球极其缓慢地降低自转速率,导致一天的时间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
潮汐——月球和太阳引潮力 引潮力——是月球(或太阳)对地球的万有 引力和因地球绕地月(或地日)公共质心运 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在引潮力的 作用下,地球便发生了潮汐变形。 海洋潮汐 大气潮汐 固体潮汐(陆地上)
潮汐图
(一)海洋潮汐的影响
1、潮汐摩擦效应——阻碍地球自转。 2、海洋潮汐对生物演化具有促进作 用。 3、海洋潮汐具有巨大能量。
进入大气层 100 的太阳辐射
3 云层吸收
地
大
面
气
向
向
外
外
辐
辐
射
射
潜热 显热
散射辐射
大 气 逆 辐 射
23 6
24
21
45 地面吸收
113
97 蒸发输送;乱流输送
地面辐射
图4.1 地球辐射平衡
辐射平衡的特点
1、辐射平衡随纬度增加而减少。 平均在纬度40°处,全球辐射能的收支由低纬区域
的盈余过渡到高纬区域的亏缺。 2、全球辐射平衡等值线基本上沿纬线呈带状伸展,但 在陆地上存在偏离纬线的倾向。
(一)辐射平衡
太阳短波辐射输入地球 最终以连续的长波辐射输出地球的外部空间。 输入的能量等于输出的能量,两者达到平衡, 遵循能量守恒的普遍定律。见图4.1 辐射平衡——一定区域辐射能的输入与输出 的差额称为辐射平衡。 辐射平衡值表示了该地太阳能的净收入。对 于自然地理过程来说,辐射平衡是比太阳总 辐射更为直接的动力基础。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二、地球自转系中八大行星之 一的地球,其形状和大小、自转和公转等行 星特性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着直接 影响。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1、 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将具有不同的太 阳高度。 2、太阳辐射使地球增温程度 由低纬向 高纬降低, 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 布和所有与热量状况有关的自然现象也 具有纬向地带性分布特征。同时也与太 阳辐射的季节变化有关。
(二)太阳辐射在无机界的转换
维持地表系统运行、地表环境发展的能 量,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
行星风带的产生
季风的形成 水汽运移 洋流的产生
?
风化作用
(三)太阳辐射在有机界的转换
光合作用 -化学潜能 -第一性生产初级能量
? 食物链进行传输
大气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联结成一个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三大规律 整体性、差异性、节律性
2、太阳活动
太阳的紫外辐射还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造 成了地面以上60-1000公里高空中的电离层。 电离层的状态与地面无线电通讯有密切关系。 太阳活动影响到地球上的电离层,也影响到 地球的短波通讯。 与两极地区极光的出现也有密切关系。
3、太阳风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出的带电微粒流称为 太阳风。
在太阳风作用下,地球磁场不能无限制 地扩张,而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 个范围叫做地球磁层。
辐射平衡随时间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节律周期。 3、一日之内,白天收入大于支出,辐射平衡为正值; 夜间相反,为负值。
一年之内,夏季的辐射平衡因收入的太阳辐射增多 而加大;冬季则相反,甚至出现负值。变化状况因纬度 而异。纬度愈高,辐射平衡为正值的月份愈少,在极圈 范围则大部分时间出现负值。 辐射平衡的时空特性与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及时间 结构特征完全吻合。
3、大小影响
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具有足够引力吸 留周围气体
保持着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保存了地表的水分,并通过气流调节着地表
热量和水分的分布状况,保护着生物有机 体免受紫外线的有害影响。
4、形状影响
昼半球和夜半球 ,产生昼夜现象。
二、地球自转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重要地理意义 ??
第四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 境的影响
外部因素——无论是宇宙中的其他天体 的运动或是地球自身的运动 ,都会对自 然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的作用。这种来 自自然地理环境范围以外的影响因素称 为外部因素。
它们推动了各种自然地理过程的演进, 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大气潮汐的影响
大气潮汐的潮差很大,它在自然地理环境 中的作用不如海洋潮汐那样明显,但对 一些天气现象却有着重要的影响。
(l)大气潮汐会使地球表面大气压力发生 规律性变化。
(2)大气潮汐与降水有一定相关性。 (3)大气潮汐对台风的影响与其对降水的
影响相类似。
(三)固体潮汐的影响
1、固体潮汐的潮差可达30-50厘米。 2、引潮力周期性地改变着地球形状 3、地球的重心发生周期性摆动 4、地表各处的重力差异忽大忽小,破坏
了地壳运动的平衡,有可能促使某些地 区地震的酿成和发生。
三、陨石的影响
1、增加地球质量 2、造成陨石坑和环形山 3、造成陨震 4、形成新矿床 5、造成沧海桑田变化
撒哈拉陨石坑
白沙陨石坑
环形山(部分)
四、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
1、距离地面15-35公里高度的 大气中的臭氧层。
强烈吸收太阳光谱中波长小于0.29微米的 紫外线部分,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使它们不致 遭受到有致命危险的短波紫外线的伤害,从而 也影响了与生物有关的各种过程。
由于地球磁层对太阳风及其他宇宙射线 有屏障效应,因而阻碍了它们对自然地 理环境中生物有机体的危害。
4、行星的影响
太阳的活动可以受到距离较近或 质量较大的行星(如水、金、木、 土)的影响。 当内行星在合的位置、外行星在 冲的位置时,其对太阳的引潮力 较大,使太阳大气发生扰动。
第二节 行星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 的影响
第一节 宇宙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行星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宇宙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的影响 二、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 三、陨石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可视为理想的辐射体(黑体),表面温度 高达 6000K, 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巨额能 量。 到达地球外界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 十二亿分之一 相当于1.885×1017吨标准煤完全燃烧后所产 生的全部能量。 相对于太阳辐射,以其他形式进入地球表面的 能量比例都很小。因此说,几乎所有自然地理 过程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输入地球的太阳能大部分为自然地理环境所得。 成为自然地理过程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