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老师本是老实人》中于力凡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老师本是老实人》中于力凡形象
厉知宏
孙春平的中篇小说《老师本是老实人》以冷峻的笔调,平静地向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于力凡本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相貌平平,老实本分,然而,“在并不突然的某一天”,他“裹进了生活的漩涡”。

在物欲横流的天地中,他禁不住诱惑,成了这股潮水中的“弄潮儿”。

从此,他“卓尔不群”,不仅有了金钱、房子、地位、美女,而且一步步滑入了堕落的深渊,变得世故圆滑,为了金钱,他利令智昏,不择手段,甚至恣意淫荡,阴险狡诈,终于成为一个专发高考财的不折不扣的“掮客”。

一.从人物一步步堕落的过程中完善其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

对于力凡这个人物,作者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由变化的角度着笔,在其发达、堕落的过程中逐步塑造成型的。

1.巧遇杨科长,贪心萌发
于力凡原在一家纺织厂的子弟高中教书,由于厂子拖欠工资严重,夫妇便罄尽存款,求助一位七拐八弯的局长亲戚,调到起重设备厂的职教科,遇到了跟厂长有亲戚的杨科长。

进入六月后,杨见常有来人或来电找于,后来才知于曾任高三班主任,虽教书未见高人几许,却善于辅导考生填报志愿,窥测动向,避实就虚,很让一些考生白捡了些便宜。

那时的他“把各种高考资料摊在桌子上,亦或画张图,列个表,俨然一个大战前的总参。

”当杨科长那参加高考的女儿请他出主意时,才意识到忽略了科长女儿高考之事,他心里说:“该死。

”嘴上却笑着说:“其实我心里早在惦着大侄女报考的事,可科长闭口不谈,我也就不敢冒然相问。

一是科长您自己就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我不敢在圣人面前卖百家姓;二呢,我知科长和你家先生都是神通广大之人,关系多,早已胸有成竹,我再多嘴多舌,也就自讨没趣了。

”这些话合情合理,既巴结迎合了杨科长,又巧妙解释了自己的疏忽。

至此,他性格中圆滑的一面已初现端倪。

为科长女儿报志愿,他很怕落埋怨,心有疑惧。

为稳妥计,他找到了任高中校长的老同学。

老同学送他一张空白的《重点考生特别推荐表》,上面盖了重点高校的鲜亮印章。

这样杨科长之女便被复旦大学录取。

科长为答谢,送与他贵州茅台,大中华烟和夹在茶叶盒里的崭新的五千元沉甸甸的票子。

他震惊了,本来心清如水的他,突然发现了业余创收之路,这使他贪心萌发。

可以说,这位熟知黑暗内幕的杨科长是他堕落和走上“发迹”之路的引路人。

2.密交侯处长,“生意”兴隆
已萌贪心的于力凡,决定再“结网捕鱼”。

当他偶然从报纸上发现省高招办主任“于力平”的姓名和自己仅一字之差时,冒认官亲之心顿生。

杨科长说他与于主任有亲戚时,他便巧言应对,不置可否,使杨科长越发信以为真,不但他去省城冒认官亲之举成了“公差”,还骗得了一千元招待费。

这时的于力凡已显得不仅圆滑,甚至可以说是老奸巨猾了。

城府很深的于主任把他引荐给侯处长,于便借宴请侯之际试探:“侯老兄,年年招生这一阵,我们那总有四脚难落地的,家长孩子闹心闹得要死要活,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乱求人,往后我就找你行不行?”关键的话象是在醉意朦胧中不经意说出,实则蓄谋已久。

至此,于力凡的贪婪、奸诈而又精明老辣的性格特征已跃然纸上。

于侯二人一顿酒饭便敲定了肮脏交易。

于首战告捷,还有了一个可以打通核心部门的暗器——秘密电话。

当于力凡小试“暗器”从中渔利时,心里便有了底,不由感叹:“钱能通神,钱权交易,原来做起来只是这般赤裸裸直来直去。

”故当牛厂长为郎总孩子上学之事找他时,他已经悟道成精,侯所说的三万元好处费在他一狠心间就变成了五万块。

这时的于力凡已经深谙腐败之道,而且已利令智昏了。

妻子见非法收入胆怯时于说:“看你这虮子胆,咱怕啥,一没职二没权的,不过是拣点那些腐败者的残羹剩饭,再说咱也没有卡谁讹谁偷谁抢谁,一个个都是主动找上门求咱的,他自己心甘情愿表示感谢,还能转身骂咱手黑呀?”瞧,说得多麽心安理得又冠冕堂皇。

这一夏,若把烟酒之类作价换算进去,于力凡总收入竟近四万元,外加一部手机,真是“生意兴隆”。

至此,他完全成了金钱的奴隶,根本不把这额外收入当成不义之财。

3.接受郎总“报恩”,“顿开茅塞”
当牛厂长派于力凡去东华集团催欠款时,郎总便开始“报恩”。

一是还人情,二是麻痹要帐人,尽量搪塞过关。

先是生猛海鲜山珍奇味玉液琼浆,接下来便是给他包下了有靓丽小姐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服务的客房。

此前,于甚至没听说过客房还有连“喘气的”一块包下来的怪事,这辈子除了结发之妻,他还是从来未享受过别的女人。

“酒色财气,都是害人之毒,既已不据美酒金钱,多个色字又如何?……妈的,也罢,也罢,骨子里早已不是君子难为师表,又何必用正人君子的假面具包装自己限制自己呢?反正老婆不在身边……人生几何,得乐且乐……”他经一凡思想上小的斗争,终于心安理得的享用了。

从此,他不仅从金钱上贪得无厌,且酒色俱全,又成了放纵淫荡的色魔。

就这样经郎总点拨,他“顿开茅塞”,似乎领悟了人生真谛。

虽如此,他仍有一点点作为教师的良知,他在那位呼他于老师的孙小姐面前,
呆呆怔怔,有天塌地陷的感觉。

精美的食品难以下咽,为自己在情感上的背叛,对妻子有一种深深的愧疚。

4.幸识朱市长,私欲膨胀
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依赖于夏天,也体现在夏天,职教科的工作已成副业。

终于又盼来了一桩大买卖,牛厂长领来了朱副市长。

市长大人屈尊枉驾,可见此事难做。

但千年等一回,这无异于和市长大人共上了一条贼船,那往后就是贼党了。

他与侯处里应外合,让市长之子乔装打扮冒充送货的小师傅,像演惊险片似的进了戒备森严的招生大楼,神不知鬼不觉的改了一张志愿表。

当小朱爬上货车前,于再三叮嘱:“你把手机开着,关了响令,改用震动提示。

进到楼里后,就赶快钻进四楼西侧的公共卫生间去,占住一个大便间,闩死门,没人用手机告诉你出来你就在里面等,一直等下去,绝不要急。

有人找你出来时,叫你办什麽你就办什麽,办完了你就立马回后厨,还是找这位大叔,他会想办法送你出来,听明白了吗?”策划如此周密,运作何等巧妙,而且指挥若定。

这时的于力凡已俨然是舞弊专家,然而他这时所表现出的超人胆识、谋略、才干却都是在金钱的诱惑下激发出来的。

如果回顾一下他在教职工子弟高中时的表现,就可以更深刻、更完善的认识这个人物了。

而朱市长为答谢于,一下子使他的购楼款从二十万降到七万。

这使他体会到了权的威力:当市长的上下嘴唇轻轻巧巧的一碰,十几万元悄然抹去,连点假公济私的痕迹都不留,藏在权力下面不见形影的宝库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银山啊!
此时的于力凡为权所震撼,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私欲极度膨胀。

5、谋贿牛厂长,良心泯灭
于力凡春风得意,喜迁新居后,便欲和牛厂长结成“四大铁”的哥们,也玩起了性贿赂。

他偷着把自己的老房粉刷一新,时髦话“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于不但自己家外有家,隔三差五的癫狂一次,还叫上牛厂长,一同享用。

两人狼狈为奸,瞒着两位夫人,可谓肆无忌惮。

甚至牛厂长和于力凡与小姐们同宿同奸,把捉对开战、互易对手的丑事均做出来了。

真乃寡廉鲜耻,良心泯灭,人性丧尽。

于力凡还想出了更阴损的一招,便是“让考得上的考不上,让他们来求咱,花了钱还会感恩戴德。


此时的于力凡善良之本性荡然无存,已彻底堕落。

他利欲熏心,天良泯灭,既世故圆滑又阴险毒辣,灵魂丑陋不堪,他坦然的做着违背天理不知羞耻的事,成了个披着人皮的蠹虫。

二.“本是老实人”的普通老师堕落的原因
1.客观原因
首先,社会环境的熏染、诱惑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社会产品的丰富和充裕、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以及思想的空前活跃,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

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败坏人们道德品质的观念严重存在,出现了所谓道德“失范、滑坡”的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种种丑恶行为、假冒伪劣、腐化堕落现象屡禁不止。

社会生活的变化,剧烈的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人们的生活意识、价值观念、审美取向都在发生着不容忽视的变化,人们在困顿、迷惘、惶惑中思索着,在变化中逐步适应生活,重新寻找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几乎凡是有激烈竞争的地方,就有不正当的竞争存在,就有严重损害社会健康肌体的社会病症疯狂的滋生出来。

面对滚滚的物欲之流,知识分子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恐:一方面回眸过去,记忆中的乡土田园、亲情挚爱已随同破碎的精神家园一起撕成碎片;另一方面,直面现实,社会发展重心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各阶层的地位颠倒和结构位移,又使知识分子的传统荣耀和骄人成就变成了不可追寻的梦幻。

人的主体精神在现实欲望面前变得不堪一击,而金钱、权力和种种畸形人际关系结成的生存之网,又使心灵自由成为不可企及的梦幻。

于是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教育工作者,或因有意反抗行业分配不公,或因抵挡不住金钱享受的诱惑,纷纷把教场变商场,把讲台变柜台。

更有甚者,把自己的服务对象当成自己的钱袋。

作家孙春平凭着他敏锐的知觉借“繁忙的夏月高考招生报志愿”的故事,揭示了本应神圣的教育领地的一系列腐败现象。

小说主人公于力凡与市招委侯处长,互相利用、狼狈为奸,利用职权敲诈,勒索望子成龙的考生家长,索贿受贿,从中渔利。

这其中还有老谋深算、城府极深的市招办于主任;道貌岸然,假公济私的朱市长;老奸巨猾、八面玲珑的郎总,趋炎附势,无所不为的牛厂长,可以说作者不仅向我们描述了一位于力凡老师的堕落过程,还描写了促其堕落的丑恶的人群,这些人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角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却又朋比为奸;地位不同,身份各异,却又沆瀣一气。

他们共同编织成了一张无迹可寻却又无所不包的腐败之网。

原本老实本分的普通教师于力凡不幸落入这张网中,逐渐由被动接受腐败转向主动腐败,由揩油水的“小腐败”发展成为“欲壑难平”的大腐败。

其次,家境困顿造成的心理失衡
于力凡之所以在物欲横流的氛围内显得身不由己,也因为他贫寒的家境于外面的花花世界形成的巨大反差。

于原在一家大型纺织厂的子弟高中教书,因开不出工资,才转而调入起重设备厂,而这已花尽他所有的存款,况职教科工资收入亦微薄,他住的是一间半的老楼房,又挨城边,像“狗窝、鸽子窝”似的。

看着别人住高楼大厦、花钱如水,他羡慕不已。

钱对他至关重要。

故杨科长酬谢他五千元时,使他突然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以至于不择手段,贪得无厌,终至堕落到五毒俱全。

2、主观原因
金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而这远非人类全部活动的中心。

因为人不但需要由金钱构筑的物质生活,更需要由理想、信念、志趣等构筑的精神生活。

而且,恰恰是精神生活的内容与品味决定着人生命的价值与走向。

于力凡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金钱诱惑、他家庭状况的窘迫是他蜕变的直接、重要的原因,但却只能说是“外因”;他精神世界的空虚、思想深处残存的劣根才是他蜕变的“内因”。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根源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中,一向缺乏应有的“自审意识”和“忏悔意识”。

尤其是知识阶层,受传承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更是自命清高。

殊不知,正是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许多自私、卑劣的观念。

如“学而优则仕”就是儒家高唱的追求权势的宣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赤裸裸的表白了对金钱与美色的向往与贪求。

儒家思想中的这些糟粕通过千丝万缕的渠道渗透到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中,形成了可悲的、厚重的文化心理积淀。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的于力凡在这一点上也概莫能外。

于力凡是个混入人群就难寻找的普通教师,而他的普通性恰是他的代表性、典型性,剖析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导致他蜕变的劣根,正是当代知识分子的自省自审。

作者在标题上已把于力凡定格为“老实人”,但在作品对人物的介绍中,却有意无意地泄露出:于力凡并非勤职敬业的优秀教师。

于力凡的“发迹”始于他在指导学生高考时的过人之处。

但他在教高中毕业班时,高考成绩“并不出色”,“有时还略低”,这说明他在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正常工作上,并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心血。

他唯一的长处是在指导学生填写报考志愿时敢冒风险,使许多考分并不高的学生考入了较好的学校。

以这种方式来获得“业绩”,多少含有投机取巧的味道。

我们不妨这样比较一下吧:且不要说孙维刚、刘思霞、魏书生、宁鸿彬等全国知名的优秀
教师,我们随意走进一所高中,都可以找到几位专教毕业班的“把关教师”,这些老师被学生敬仰,为领导所器重,他们之中哪一个人肯用于力凡的工作模式去建立自己的教学业绩?尤其他在职工子弟高中经费紧缺时决然调出,更可看出他这个教师对自己的事业并无多少热爱之情;至于他到起重设备厂之后,仍靠指导填报志愿的“绝招”获取烟、酒,甚至“高档西服”之类的好处,那已经属于“捞外快”了。

据此完全可以这样说:于力凡本身就不是一个勤职敬业的优秀教师,也并不具备耿介清正的德操,他一步步蜕变为五毒俱全的社会的蠹虫,与其说是腐败的社会环境的毒害,到不如说是那腐败的环境一步步唤醒了他潜在内心深处的劣根。

当他第一次收到五千元的“好处费”时,思想上并未引起震动与警觉,反而“悟出了一个道理”,“发现了业余创收的门路”,这时内心深处的劣根已经在复苏,蠢蠢欲动了;而他利用姓名的巧合,去省招办“冒认官亲”,借机与侯处长勾上关系,则已被复苏的阴魂附体,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腐败之路;他第一次使用侯处长授与的“暗器”,捞到数千元的好处,有如入伙的盗贼第一次出手捞到“彩头”;以下的愈演愈烈已经势所必然。

待到他想出“让考得上的考不上”的阴损毒着,以玩弄考生命运的毒辣手段来要挟、控制于己有用的家长,“老实人”于力凡已堕落到天良泯灭、人性丧尽的地步了。

假如—假如于力凡不是身处那个腐败的环境,假如他没有机缘与那些腐败的人物搭上关系,他会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度过一生。

在当今社会上,一定有千千万万个像当高中教师时的于力凡一样的“老实人”。

我想,这正是于力凡这个人物的悲剧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三.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作者直面人生,直言不讳的揭示了社会上最敏感的问题——腐败,且塑造了一个投机取巧,谋取钱财的丑类形象,其目的是暴露。

人啊!关键时刻你能否把握自己呢?于力凡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意义
文学作品除了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外,还有思想教育的作用,它所再现的社会生活,客观上就包涵着一定的思想容量,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二来,作家在选择、描绘社会生活时,总是或隐或显的倾注了自己的爱憎之情,因而使他所创造的形象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力图使读者在读了他的作品之后,爱其所爱,憎其所憎。

作者用冷峻的口气叙述着于力凡生活的环境:近年来,由于商品大潮的汹涌冲击,思想工作薄弱,精神文
明建设滞后,钱权酒色已成为今天毒害社会的大患,浮躁、拜金主义、及时行乐,销融了多少英雄好汉。

于力凡也是其中的一个。

作者所写的于力凡的生存环境及堕落过程,必然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者敲响了警钟,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更应该抵制一切腐朽思想侵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修德敬业,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洗心涤虑,铸造高尚的师魂,爱岗敬业,时刻以教学为天职。

于力凡的“变”不能不使广大知识分子警醒,使之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于的命运值得人检省:当正统伦理被质疑、正常理性被消解时,当非理性的欲望疯狂滋长,当人们带着各种生存欲望进行疯狂的冒险和赌博时,脚下的路可能通向陷阱。

就说于力凡对“性”的态度,由羞怯、胆小的接受性贿赂,到坦然自若的向牛厂长行使性贿赂,他的羞耻感全部剥落,一跃而为风月场中的老油条,甚至如鱼得水。

可恶的是,他善于为自己的贪婪行径找各式各样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坦然无悔。

巴尔扎克有句名言:“忏悔是一种贞操,一种道德”。

而这篇小说最引人深思的是:投机环境里无人忏悔,毫无忏悔意识的人可以没有贞操的活着,而且活得心安理得。

于便是投机环境里的一个无忏悔者。

看了于的故事,每个有良知的人都应拷问自己:我是否缺少些忏悔之心呢?
作者淋漓尽致的刻画了欲望的成长过程,作品在人物愿望与现实的冲突中发掘人性,显示欲望,对他笔下的人物的俯视嘲弄多了些,同情、悲悯少了些,读者也从中受到启发,体味作者的爱与憎。

但愿我们读后扪心自问,反省我们何时结束丑陋表演和越来越无奈的生活。

2、批判意义
文学作品的源泉必须且只能是社会生活,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在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偏离了现实主义。

艺术是现实的反映,现实是艺术的源泉。

一段时期以来,腐败现象就象长在健康肌体上的恶性肿瘤一样,触目惊心,令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我们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领域都生了腐败的锈。

四川交通厅厅长郑道访是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津贴的享受者,全国有名的技术专家,可以说成绩卓著。

这样一位高级的知识分子竟禁不住金钱的诱惑,终成巨贪。

像胡长青、成克杰等大腐败屡见不鲜,甚至还有24岁的百万巨贪李铁……可以说,文学作品描写的腐败现象是现实生活中腐败现象的集中归纳,集中体现。

作者自己说,这篇小说创作就是始于酷暑时在省招生大楼前与其他家长一起等了三天,也无所不谈的交流了三天的亲身感受。

小说中于力凡这个人物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个时代鲜明的血肉之躯,
作家不仅揭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招生制度的腐败,还描写了普遍存在的权力腐败,揭示其腐败原因,是膨胀贪婪的欲望和有缺陷的用人制度造成社会上的种种弊端。

作家笔下的于力凡形象中所渗透的否定情感与针砭精神全无掩饰。

因文学作品代表着社会良知,故对不良倾向必须加以批判揭露。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人物的塑造有着深远的现实批判意义。

3、审美意义
文学艺术是人对美的追求的产物,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文学艺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作用,从总体来说,就是一种审美作用,它帮助人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

而文学作品通过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描绘,不仅使我们可以了解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而且还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及规律,使我们辨别真伪。

主人公于力凡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了:伴随着对金钱的追求,人们的情感道德变得越来越粗糙,人性的崩溃,良知的泯灭,道义的瓦解,灵魂的霉变,物质上越来越富有,而精神上越来越贫困,连娼妓服务都死灰复燃。

作者独具慧眼,以“高招”为切入点,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特定氛围里的腐败之一隅,便是其审美价值所在。

参考书目:
《作品与争鸣》2001年第七期
《文艺学概论》刘叔成著
作者:厉知宏天津宝坻区第一中学邮编:301800
提纲:
孙春平的中篇小说《老师本是老实人》以冷峻的笔调,平静地向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于力凡本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相貌平平,老实本分,然而,“在并不突然的某一天”,他“裹进了生活的漩涡”。

在物欲横流的天地中,他禁不住诱惑,成了这股潮水中的“弄潮儿”。

从此,他“卓尔不群”,不仅有了金钱、房子、地位、美女,而且一步步滑入了堕落的深渊,变得世故圆滑,为了金钱,他利令智昏,不择手段,甚至恣意淫荡,阴险狡诈,终于成为一个专发高考财的不折不扣的“掮客”。

一.从人物一步步堕落的过程中完善其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

对于力凡这个人物,作者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由变化的角度着笔,在其发达、堕落的过程中逐步塑造成型的。

1、巧遇杨科长,贪心萌发。

2、密交侯处长,“生意兴隆”。

3、接受郎总“报恩”,“顿开茅塞”。

4、幸识朱市长,私欲膨胀。

5、谋贿牛厂长,良心泯灭。

二、“本是老实人”的普通老师堕落的原因
1、客观原因
首先,社会环境的熏染、诱惑。

其次,家境困顿造成的心理失衡。

2、主观原因
金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而这远非人类全部活动的中心。

因为人不但需要由金钱构筑的物质生活,更需要由理想、信念、志趣等构筑的精神生活。

而且,恰恰是精神生活的内容与品味决定着人生命的价值与走向。

于力凡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金钱诱惑、他家庭状况的窘迫是他蜕变的直接、重要的原因,但却只能说是“外因”;他精神世界的空虚、思想深处残存的劣根才是他蜕变的“内因”。

三.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假如—假如于力凡不是身处那个腐败的环境,假如他没有机缘与那些腐败的人物搭上关系,他会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度过一生。

在当今社会上,一定有千千万万个像当高中教师时的于力凡一样的“老实人”。

我想,这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