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大棚
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技术一、栽前准备(1)茭白选择要选择肥力中等的青紫泥田,地下水位较高,且上年未种过茭白的水稻田。
田块要筑成东西朝向、宽8米的畦。
(2)茭白准备年内早翻,经风化增加土壤通透性,开春后耙平、耙碎,在1月中旬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碳酸氢铵60公斤,过磷酸钙60公斤,并拌和丁草胺颗粒剂1公斤,同时要搭建毛竹大棚,棚高2米左右,棚内及时灌上浅水。
二、栽后管理(1)种植密度选择茭白肉大、洁白柔嫩、品质好的茭墩作种墩。
种植密度以85厘米X50厘米较为适宜,每亩约可种1350墩。
(2)及时覆盖在1月下旬及时覆盖薄膜至2月底,大棚覆盖以密封为主,3月中旬温度高时要开窗通风,至4月上旬揭膜,共覆盖80-85天。
(3)合理施肥植后为促进早发,要早施分蘖肥,亩用尿素5-8公斤,并结合耘田再施入除草剂。
当茭株高20厘米左右、叶片3.2叶时,亩追施磷肥75公斤+碳酸氢铵75公斤+菜饼30公斤,以促进茭株早分蘖。
以后随着茭白生长施好孕茭肥,一般亩用尿素10公斤、钾肥10公斤、磷肥30公斤。
(4)浅水促早植后浅水灌溉4-5天以促早发,然后露田1-2天,再灌浅水,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发根分蘖。
至4月初,要增加灌水深度,以保持茭白洁白,保持商品性。
(5)防病治虫做好以大螟及二化螟为主的病虫防治工作。
由于棚内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大螟及二化螟早发,要及时进行防治。
第一次在3月中旬,可亩用杀虫双200克+三唑磷100克+水75公斤喷雾,以后每隔25天左右防病一次。
(6)及时采收茭肉膨大后要及时采收,一般每两天采收一次,以保证质量,采收时要用利刀割,以保留其他小的分蘖及蘖芽。
塑料大棚栽培茭白技术
行浅灌 插后至成活前水层保持 3 厘米,成活后适宜千千湿湿,以利白天提高棚 内温度。 ~6 ( )及时换气 茭 白在棚 内生长快 ,为防止徒长和增加棚内新鲜 空气 ,除特殊低温天气 4 外 ,每天中午要揭开棚两端农膜进行通风换气,晴天气温高通风时间要长 ,使棚 内温度接 近棚外气温再封膜 ;阴雨天气能达到换气即可 : 霜冻天气夜晚及早晨做好灌浅水保温 ,以防 小苗早孕 。( )做好其它管 理 5
[ 中图分类 号] ¥ 8 8;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1 0 0 6— 1 5 2 0 )0 6 7( 0 6 2— 0 4 0 7— 3
蚕茧收烘是茧丝绸产业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收烘管理的好坏 会直接影 响到整个产业发展。 自 1 9 年我县实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改革 以来 ,作为茧丝 96 绸行业龙头企业的县茧 丝绸 总公司紧紧围绕 “ 民增收 、产 业发展 ”这一 目标 ,努力打造 农 产 品和质量品牌 ,蚕茧 收烘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但 随着 产业 的发展和市场的不 断变 化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 问题也相继出现 ,不正视这些矛盾 问题 ,不采取有效对策及措施 , 最终会影响产业的发展 。鉴 于这一现状 ,本人 曾先后多次深入基层茧站 ,就 目前我县蚕茧
收烘存在的 问题展开了深入 调查研究 ,现将调查 结果 归纳总结如下:
1 存在 问题
1 1专业 技术 人员 奇缺 .
.
淳安县全县有 2 个茧站和 5 8 个茧库 ,原直接从事蚕茧收烘和仓库管理的只有 3 人,其 4 中5 0岁以上的有 8人,中专 以上文化程度仅 4人,随着蚕桑生产 的发展,收烘 网点逐渐增 多,现有许多大 中专院校 已不再设立蚕茧收烘专业,今后茧站站长和收烘技术人员的配备将
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技术大棚茭白是指在大棚内栽培的茭白,相比于在野外栽培,大棚茭白能够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大棚茭白的高产栽培技术。
1.地面处理:在大棚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对地面进行处理。
首先,清除大棚内的杂草等杂乱物,保持大棚内的整洁。
然后,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防茭白发生病虫害。
2.培肥施肥:在大棚栽培茭白时,需要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复合肥,以提供茭白所需的养分。
在生长过程中,根据茭白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保证茭白的养分供应。
3.温度管理:大棚内的温度是茭白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茭白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
在大棚内可以设置温室地暖,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同时,可以利用温室效应来提高温度,如使用遮阳网、保温棚等方法。
4.光照管理:茭白对光照的需求较高,可以在大棚中安装透明的塑料薄膜或玻璃板,以提高光照强度。
同时,要注意避免日光过强,可以使用遮阳网或调节大棚透光性来控制光照。
5.浇水管理:茭白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在大棚茭白栽培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灌溉。
浇水要均匀,避免积水。
要注意控制湿度,以防茭白发生真菌病害。
6.遮荫管理:为了减轻大棚茭白的光照强度,避免过度照射造成叶片灼伤,可以在大棚内设置遮阳网或遮荫棚。
7.病虫害防治:茭白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进行预防和控制。
定期巡查茭白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或物理防治等方法,对茭白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8.收获管理:大棚茭白一般在生长期为30-40天左右可以开始收获。
收获时,应选择茭白的茎粗、质地硬、无病虫害的茭白进行采摘,以保证茭白的品质。
收获时要注意不要将茭白根部轻易拉断,以免伤害到根系。
以上即是大棚茭白的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合理的土壤处理、施肥、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浇水管理、遮荫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管理等措施,能够提高大棚茭白的产量和质量,使其成为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茭白覆膜促成种植技术要点
5月上 旬至 6月 果之 后开始 、 至主要蛀果 害虫发生 之前 氯氰 菊酯 防治 食心虫 ;
的方法 : 旱时 灌水 , 使土壤 保持 湿润状 态; 土壤覆盖杂草 、 秸秆或地膜保 墒 ; 还 可采用设施栽培 , 如大棚避雨栽培等。
|. ! = : —
|
炭疽 病 、 褐腐病 等对 中 、 熟品 种果 实 晚
腐病 、 缩叶病 、 桃蚜 、 食心 虫 、 螨 、 叶 叶 潜 美度石硫 合剂 1 ; 次 落花后喷 1 l % 次 0
蚜虱净可 湿性 扮剂 200倍液 ;幼果 豌 0
天气后 的降雨 ,造成 土壤 水分骤 然变
七 、 虫 害 防 治 病
茭 白的病 害主要是锈病 和纹枯病 。 雾进行防 治 ; 纹枯病可 用井冈霉素等农
移栽期在 3月上 中旬的, 栽后即可 锈病 可用粉锈灵 、 三唑酮 等农药对 水喷
搭小拱 棚覆膜 , 棚高 5 0—6c 0m。至 4月 后进 行除草 、 肥 等 , 注意 防治 病虫 施 并 酸 钾 1k 5g混匀后撒施 。待第一批 茭 白
般在 3月上 中旬或 8月上 中旬 , 0 g硫 选择 晴好天气进行移栽 。3月上中 旬移 收 获后 ,再按 亩用三元复合肥 5k 、 Og 栽的 ,在 当年 1 O月份即可收获 ; 8月上 酸钾 1k 混匀后撒施 。 中旬移栽的 , 则要到次年 3月下旬才能
收获 。
五 、 栽 规 格 移
纸袋或塑料袋 。
八 、 虫 害 防 治 病
油桃若就 近销售 .一般在 8 ~9成
熟时 采收 ;远 距离销售则在 7 ~8成熟
大棚栽培茭白注意事项
05
大棚建设与维护
大棚建设选址与布局
选址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排灌水的地方建设大棚,同时考虑到风向、光照等因素,尽量选择南北走向。
布局
根据茭白生长习性和大棚结构特点,合理安排大棚的朝向和内部布局,以充分利用光照和空间,提高茭白产量和 品质。
大棚结构与材料选择
结构
选择合适的跨度和高度,设计合理的梁架结构,以支持大棚重量和应对自然灾害。
采收方法
采收时,先割去地上部的枯黄叶片,然后挖取地下部的肉质 根系。注意保持肉质根系的完整,去除残留的叶鞘和叶片。
储存技术与要求
储存技术
采收后,应将茭白及时进行储存。一般采用冷库储存或保鲜膜包裹后进行冷藏储 存。储存过程中,应保持温度在0-5℃之间,相对湿度在90%左右。
储存要求
在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茭白的品质,如发现变质或腐烂的茭白应及时剔除。 同时,为保证茭白的品质和口感,一般建议在采收后3-4天内进行食用。
大棚茭白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02
植株调整
根据茭白的生长情况和密度进行合理的植株调整,保持适宜的株行距和
群体密度,提高产量和品质。
03
采收管理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长情况合理安排采收时间和方法,采收时应避免对植
株造成损伤或影响其正常生长。同时要及时进行采后处理和销售。
秋季是大棚茭白茎叶 和根系生长的重要时 期,要保持适宜的温 度和水分条件,促进 茭白茎叶和根系的发 育。同时要注意防止 秋旱和寒露对茭白生 长的影响。
冬季是大棚茭白休眠 期,要采取相应的保 温措施,防止冻害对 茭白的影响。在温度 过低时,可采取人工 加温等措施保持适宜 的温度。
茭白大棚栽培技术
拉匀 , 四周 抚 平 , 后 用 泥 土 压入 小 沟 内 , 到严 、 然 达
收茭 白的一种保护地 生产方式 。 田应符合搭棚要求 , 大
田块整齐, 进出水畅通 , 保水保肥力强 , 富含有机质。 大 棚栽培 一般选 用 青练 茭二 号 双季 茭品 种 。秋 季 孕茭 时 , 在露 地 生产 的大 田中选 择 植株 生长 整齐 ,
长 势 中等 , 管短 、 , 薹 壮 分蘖 性 强 , 茭 率 高 , 白个 孕 肉 体大 的茭墩作 种 墩 , 上标 记 , 做 在茭 白采 收结 束时再
定植 后保 持 l- 5m 层 , O 1c 水 以确 保 活棵 。活棵后 逐 渐 降低水 层 ,保 持4 5m。7l ~c Y下旬 一 月上旬 , 8 每 67 2 素 1 ̄0 g 月 下旬 -0 J 6 m施尿 5 2 k 。9 17 中旬 茭 白进 入 孕 茭 期 , 67 2 三 元 复 合 ]2 - 0g 并保 持 2 - 每 6 m施 E 5 3k , 5
持 这 一新型 栽培方 式 。
大棚 栽 培 茭 白采 收期 较 露 地 栽 培 提早 1 — 0 , 5 2 d 终收期 比露 地提早 1  ̄ 0 。具 有 以下优 势 :1 后 茬 52d ()
作 物可 提前 栽 种 , 有利 于 作 物 高 产 ;2 错 开 茭 白采 ()
收 期 用工 , 善劳 动 力 紧张 状 况 ;3 改 集 中上市 为 改 ()
利 于采 光 。
53 盖 膜 .
育苗 田应靠近大田,便于定植 时运苗。1月下 1
旬一 2 中旬 ,育 苗 田每6 7 j 肥 等有 机质 肥料 1月 6 m2  ̄粪 20 k 、 00 g三元 复合 ]3  ̄0 g 四周 开好 进排 水 沟 , ¥04k , 整 平 整细 田块 。 割除 定选 茭墩 地上 部枯 叶 , 取茭 墩 的大
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大棚栽培茭白的优势,总结了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茭白的大棚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季茭白;夏茭;大棚;栽培技术茭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2类。
单季茭白集中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2季采收,夏季集中在6月采收,秋季在10—11月采收。
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双季茭白的夏茭采收期提前到春季,即5月大批采收。
桐乡市在2000年开始试种大棚茭白,当年种植面积0.3 hm2,通过近10年的实践,技术逐步成熟,增效作用显著,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大棚栽培面积超过66.7 hm2。
采用茭白大棚栽培,一是上市早、效益高,在5月上中旬即可批量上市,比露地栽培茭白上市提早15~20 d,市场竞争力强,平均单价在3元/kg以上,高于常规1倍左右,多年来棚栽茭白一季产值稳定在5 000元以上,高于露地栽培产值40%以上;二是与露地栽培错期上市后,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三是茭白提早上市,占领市场先机,为后期大面积露地茭白上市打好市场基础。
现将夏茭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基地选择茭白一生的生长对水源、水质要求较高,种植一般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田块。
田块要求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以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壤土或壤土为宜。
2对大棚的要求大棚栽培双季茭白,由于冬季雪压影响,拱杆采用Φ22.0 mm×1.2 mm热镀锌管,要求单体钢棚标准:南北走向,棚体宽6 m,以田块大小而定;中立柱高2.3 m以上,有利于管理及防止植株过高触膜而受灼伤;档间距60~70 cm,搭建长度一般为60~70 m,以利两头揭膜通风,防止茭白因高温徒长。
3品种选择大棚栽培成本较高,种苗的选用非常重要,需要在前一年秋茭采收时进行。
大棚栽培使用的茭白品种,要求生长势强、抗性好(耐低温、耐湿、抗病)、丰产稳产,通过多年种植比较,以龙茭2号[1]和浙茭911[2-3]为宜。
茭白的种植技术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茭白的种植技 术将更加科学和高效,产量和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销售渠道也将更加完 善和便捷。
THANKS
感谢观看
茭白简介
茭白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淡水中,具有发 达的匍匐茎和肉质根系。
茭白的地上部分是宽大的绿叶,地下部分是肉质根茎,通 常呈纺锤形或圆柱形,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 养成分。
02
种植环境与选址
气候与季节
气候条件
茭白生长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期间要求气候稳定,避免极端天气条件 。
剂进行防治。
蚜虫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茭白虫害,需 要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 行防治。
蓟马
蓟马是一种常见的茭白虫害,需要 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防 治。
用药安全与环保要求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 的药剂,严禁使用 高毒、高残留的农 药。
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对人体和环 境造成危害。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 进行用药,避免过 量使用和滥用。
茭白胡麻斑病
茭白叶片上出现椭圆形或不规 则形病斑,需要加强肥水管理 ,增施磷钾肥,并使用百菌清 、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
茭白瘟病
茭白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病斑, 随后变黄或变褐,需要加强田 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杂草 ,并使用三唑酮、腈菌唑等药
剂进行防治。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螟虫
螟虫是一种常见的茭白虫害, 需要使用杀螟松、辛硫磷等药
季节影响
春季和秋季是茭白生长的最佳季节,夏季高温多雨,需注意防洪排水。
土壤与水质
土壤要求
茭白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值在5.0-7.0之间的肥沃土壤。
高山茭白栽培技术
肖紫兰.高山茭白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23,17(24):27-29.高山茭白栽培技术肖紫兰(江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56)摘 要茭白是我国第二大水生蔬菜,而高山茭白可在秋季收获,能填补农产品蔬菜产出淡季的市场空白,高山地区茭农通过种植茭白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收入,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为促进高山茭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介绍了栽培历史、高山茭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等茭白概况,总结了良种选择、茭田选择、田间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高山茭白;栽培技术;品种选择;田间管理中图分类号:S64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4.009茭白是我国仅次于莲藕的第二大水生蔬菜,是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刺激菰草(Zizania latifolia)后植株茎上部产生的膨大结构[1]。
茭白肉质茎味道鲜美,富含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鲈鱼、莼菜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2]。
茭白种植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为种植者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3-4]。
1 茭白概况1.1 栽培历史据记载,我国茭白的栽培始于1 500年前,主要分布在太湖周围[5-7]。
随着栽培技术的传播,目前茭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但北方地区也有栽培[2,8-10]。
我国茭白常年栽培面积约7.33万hm2,仅浙江省茭白年产值就超30亿元,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多个省市,还出口到日本等国家[11]。
按感光性和采收时间分类,茭白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
单季茭在春季栽培,秋季收获;双季茭在春季栽培,夏季前进行第一次收获,随后是夏季栽培和秋季收获,而这也与栽培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12]。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茭白种植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单季茭、双季茭、高山茭、大棚设施茭白等传统种植模式外,现在还有茭白-丝瓜、茭白田间套养虾、鸭、甲鱼等新型种养结合模式[7]。
茭白新品种浙茭6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茭白新品种浙茭6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作者:过鸿英等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3年第09期摘要:浙茭6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株为材料育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高大,长势较强,株型较披散,耐肥力中等。
孕茭适温16~20℃,大棚栽培,春季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收,比浙茭2号早6~8 d;秋季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采收,比浙茭2号迟10~14 d;夏茭产量约37 560 kg/hm2,秋茭产量约23 70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13.00%和19.88%。
关键词:浙茭6号;茭白;新品种;选育中图分类号:S645.2;S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8-0080-03茭白是浙江省嵊州市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全市年种植面积已超过666.6 hm2,年产值达5 000万元以上,产品销往杭州、苏州、上海、宁波等大中城市,生产效益突出。
但由于茭白品种单一,上市期集中,产销压力越来越大,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带动,茭白冷藏应运而生,全市冷藏量约500万kg,占茭白总产量的20%左右。
但现有主栽品种浙茭2号受成熟期和茭肉质地影响,作为冷藏茭白不是十分理想。
为进一步优化浙江嵊州市茭白品种结构,提升茭白产业效益,2005年以来嵊州市农科所、金华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合作开展浙茭 2号优良单株选择,定向选育产量高、品质优、成熟期与现有主栽品种错开且适宜冷藏的茭白新品种。
1 选育经过2005年5月,在嵊州市鹿山街道江夏村浙茭2号种植基地发现一个结茭早而整齐的变异茭墩,结茭时间较其他茭墩早约8 d,植株略高,肉质茎表皮光滑白嫩,无灰茭,商品性好,采收时定位做了标记,夏茭采收结束时,单株扩繁。
2005-2006年,考查营养系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表现稳定一致,夏茭表现早熟,秋茭表现迟熟,无灰茭,无雄茭。
2007-2008年开展株系比较试验,进一步考查新品系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暂命名为嵊茭1号;2008-2011年参加浙江省品种比较试验,新品种田间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稳定,产量、品质优势明显,2011年定名为浙茭6号。
双季茭白“龙茭2号”春季大棚设施栽培试验初报
2 结果 与分 析
2 1 生 育 期 .
、
从表 l 可见 , 采用大棚设施栽培 的春茭生育期明显提 前 , 萌芽 、出苗 、定苗和孕茭始 期分别 出现在 1 6日、1 1 月 月 3 日、2月 2 0日和 4月 1 0日,分 别较露地栽培提早 2 、2 3d 8
白的主栽品种之一。2 1 年桐 乡市春 季菱 白栽培 面积 约90 01 0 h , 目前大 部分茭 白都 采用露地栽 培 ,采收季节 比较集 mz 但 中, 民增产难增收 。设施栽培在桐 乡市 发展 相对滞后 ,目 农 前设施栽培面 积约 10 h 。为进一步掌握 “ m! 1 龙茭 2 号”春
月 2日田间上 水,出苗后棚 内气 温达 2 ℃以上时根 据天气 5
抽样调查 显示 , 不同栽培 方式下 , 龙 茭2 “ 号” 春茭在植 株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 存在一定差异 。采用大棚设施栽培 后生育期长 ,植株生长量 足 , 株高 1 14 m,较露地栽培 8 .1c 高 1 .9 c 0 0 m,单个壳茭重 1 4 1 净茭重 1 5 3 、净 7 .9 g、 2 .2 g 茭率 7 .4 19 %,较露地 栽培均有 不同程 度增长 ,茭肉长降低 低 14 i . 4G n,茭 肉切面 长、宽则 减少 1 3 .5%和增加 17 % .O ( 见表 2 。 )
栽培 比,其植株增高,壳茭重、净茭重、净茭率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单价 、 相 效益增幅较大 , 经济效益突出。
关键 词 :龙 茭 2 号 ;大 棚 ;设 施 栽 培 , 产量
“ 龙茭2 是 由梭子茭 的优 良变异植株 经定向选育 出的 号” 双季茭 白新品种 ,具有 长势 较强 、株形紧凑直立 、分蘖力 l
茭白大棚栽培技术要点
霜 冻 。茭 白大 棚 栽 培主 要 采用 宽 6 m ,高 1 . 8~2 m 的竹架 大棚 ,长 依田块 而定 。大棚 以密 封保 温为 主 , 开春后气温 急剧变化 ,晚上仍要 密封保温 ,白天要 勤
济效益 。大棚可提 早茭 白上 市时间一个 月以上 ,而小
拱棚 可 提 早 2周 左 右 。
1 8
窝泥护 茭
3月底 4月初茭 白已陆续孕茭 ,要 采
本社 读者服 务 部 长年举 办食 用 茵常规 品 种刺 种栽 培培 训 班 ,面
授1 6 8 0元 ( 不 包食 宿) ,函授 1 0 0元 。款 汇 至 本社 读 者 服务 部 收 ,
联 系电话 : ( 0 7 3 1 )8 4 4 6 2 9 6 1 ,联 系人 :刘 卫 民。
茭 肥 ,每 亩可 施 尿 素 5~6 k g。分 蘖初 期 浅水 勤 灌 ,
保持 3~5 c m 的浅 水层 。当每 丛平 均 苗数 达 8~1 0 株 时 ,深 水 控 制 茭 白 的 无 效 分 蘖 ,水 深 为 1 0~ 1 5 c m。孕茭 期要保 持充足 的水 分护 茭 ,但 不能 淹过
7 0 0 0万亩 。②二 、三代粘 虫在 东北 、华北 、黄淮 和
东北 北 部 、西南 局 部 ( 云南 西南 部 、南部 、四川 西
“ 三废 ”污 染 、且没 有连续 种过 茭 白的 田块 作为栽 植
田Hale Waihona Puke 间苗中耕2月底 3月初气 温开始 回升 ,茭 白植
株 生长 迅速 ,在株 高 3 O~4 0 c m 时 ,要 进 行棚 内删 茭白种苗 每年要严 格精选 ,选 择株型
合理密植
苗 ,每墩 留足壮 苗 2 0株 左右 。删苗 时可结合 耘 田除
大棚双季茭白栽培模式
大棚双季茭白栽培模式作者:姚林泉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2018年第05期大棚双季茭白栽培模式目前在浙江省德清县栽培面积达6000余亩左右,主要分布在武康地区。
春季在清明前后定植,10~11月采收;夏秋季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定植,次年4月上旬上市。
具体栽培技术如下:品种选择选择双季茭类型品种,如浙大茭白、河姆渡双季茭白等,目前宁波市选用品种以浙大茭白为主,有浙茭2号、浙茭99-1、浙茭911。
选留种苗应从上年结茭整齐,生长一致,抗逆性好,分蘖性强,无灰茭、雄茭及杂株的茭墩中选留种苗。
河姆渡双季茭白,春栽苗高20~30cm,从老茭墩中掘出劈成小墩栽植。
浙大茭白夏秋季栽培,4月初掘取种墩,分苗寄植,株行距30cm×60cm,加强寄秧田肥水管理和除草,栽前剪去基部老叶,掰开后每株留有硬软管和分蘖苗1~2个,剪去上部叶片,留1m左右下部叶。
定植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强、平整无杂草、上年未种过茭白的田块种植。
春栽每亩施有机肥2000~2500kg、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50kg作基肥;夏秋季栽培,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200kg或茭白专用有机肥50kg。
河姆渡双季茭白种植行株距90cm×60cm,每亩栽1200墩,每墩4~5株。
浙大茭白种植宽行100cm、窄行80cm,窄行双行种植,株行距各50cm左右,每亩栽1500墩,每墩1~2株。
以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移栽为宜。
田间管理搭建大棚与盖膜:12月底前搭建钢管大棚或毛竹大棚并盖膜,棚宽6m、高2m。
清明前揭膜,棚内温度超过30℃时揭去边膜,两头通风。
肥水管理:追肥采取促-控-促方法。
春栽茭白移栽后10天,每亩施尿素10~15kg、过磷酸钙20~30kg。
15天后每亩施复合肥50kg作长秆肥,7月中旬追施碳铵或尿素,秋茭孕茭后有25%~30%扁秆时巧施秋茭孕茭肥,每亩施尿素15kg。
次年1月底至立春前施夏茭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kg、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kg。
双季茭白种植管理技术
02
种植环境与选址
地理条件
位置选择
双季茭白适宜种植在海拔300-800米的丘陵或山区,以及水源充足、排灌方 便的沿江、沿湖地区。
地势要求
种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在陡坡或低洼地种植 。
水质条件
水源充足
双季茭白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种植地应选择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以便于灌溉。
THANKS
感谢观看
2. 窖藏:建造地下窖或半地下窖,将茭白堆放于窖内,保持窖内温度在0-8℃之间 ,湿度在90%左右。
储存技术与要求
• 堆藏: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将茭白堆放成圆锥形或长 方形,用稻草或遮阳网覆盖,防止日晒雨淋。
储存技术与要求
储存要求
2. 防虫:储存过程中要防止虫害,可以在储存前用药 物熏蒸或用防虫网覆盖。
双季茭白种植管理 技术
2023-11-04
目 录
• 引言 • 种植环境与选址 • 种植技术 • 田间管理 • 采收与储存 • 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引言
背景介绍
• 双季茭白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具有清甜可口、 口感爽脆的特点,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近年来,随 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双季茭白在市场上逐渐受到青 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双季茭白的产量和质量,本文 将介绍双季茭白的种植管理技术。
03
种植技术
品种选择
春季品种
选择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如“一点红”、“水 客”、“义乌米茭”等。
夏季品种
选择耐高温、抗病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如“南方水上翁 ”、“六月茭”、“七月茭”等。
育苗技术
• 选种催芽:挑选健壮的茭白植株,剪去叶片,留下叶鞘和薹管部分,放入20-25℃水中浸泡2-3天,每天换 水2-3次。然后取出晾干,在温度为15-20℃的室内催芽,当薹管破裂露白时即可播种。
双季茭白早熟栽培技术
双季茭白早熟栽培技术王海良(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浙江衢州324000)[摘要]茭白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蔬菜,具有美容减肥、补虚健体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茭白分为两大类,即单季和双季,早熟栽培技术对提高茭白的经济效益和销量,提升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结合浙江省衢州市当地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双季茭白早熟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种、选地、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季茭白;早熟栽培技术;衢州市[中图分类号]S6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0)26-91-2茭白即高笋,其产量远远超过普通蔬菜,茭白生长状况良好时,每667m2产量可达1500kg。
浙江省衢州市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地理条件优越,气温和降水适宜茭白全年生长。
随着早熟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双季茭白上市早、品种优良、产量高,有效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推广早熟栽培技术,提高茭白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介绍双季茭白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茭白主要是通过分株的方法进行繁殖,品种直接影响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要严格筛选茭白品种,一般选择浙茭2号和龙茭2号[1]。
此外,选择茭白母株时,要将结茭多、茭型好、结茭位置低、株形整齐、没有畸形的茭墩留种,双季茭种应精选3次。
第1次在夏茭采收时,按照标准选择优良品种,并做好标记;第2次在春茭采收时再次筛选第1次所选择的种株,去除不合格的种株;第3次是在田间管理时进行移栽去除,留下优良种苗。
2选地栽培茭白所选择的水田一般比较低洼,大多选择黏性壤土或壤土。
由于茭白所能承受的最大水深在25~40cm,与其假茎高度相差不大,因此,最好选择能够人工控制水位的地块,做到能灌、能排,确保在台风暴雨天气状况下水位不会过高,如果水位超过40cm,茭白则会遭受涝害,甚至可能产生变异,大大增加病害发生率,严重影响茭白的品质和产量[2]。
3双季茭白栽培技术要点3.1夏茭3.1.1整地施肥。
黄岩设施茭白高效栽培技术
为培土护茭,在留种方式上改茭荚定植为带胎苗定 植,优化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科学施肥技术。 通过设施栽培,大棚茭白上市期比露地栽培 的提早 45 d(天)左右,小棚茭白比露地茭白提 早 30 d(天)左右,黄岩夏茭一般在 3 月 8 日左右 就开始上市,4 月进入采收旺季,要比省内周边茭 白产区提早 45 d(天)左右,不仅可避开周边茭白 产区的上市旺季,市场销路好价格高,而且还避开 了茭白病虫发生为害的高发期,产品质量进一步提 高。采用培土护茭,因土壤阻光性比水好,能更好 地阻隔阳光对茭荚的照射,使黄岩的夏茭肉质更白 净细嫩,茭肉粗长,不易返青,外观商品性更优。 露地茭白因采收期已进入高温季节,一般只能采收 20 d(天)左右,如遇连续晴热天气,采收期更短 更集中,产量效益不稳。而设施茭白采收期长,并 且随着茭白的不断采收,田间茭白植株通风透光性 变强, 中后期采收的茭白更加粗大, 产量高而稳定, 每 667 m2 夏茭(壳茭)产量可达 3 000 kg,产值一 般在 1.2 万~1.5 万元,高者可达 2.0 万元,稳产增 效明显。 2 品种选择 设施栽培的茭白品种宜选择孕茭适温较低、以 夏茭产量为主的早熟双季茭品种,黄岩本地主栽品 种为浙茭 3 号、黄岩双季茭白。 3 栽培季节 黄岩种植的茭白类型为双季茭种植模式,茭白 秧苗在 6 月下旬至 8 月初移栽大田,当年 10 月上 旬至 11 月上旬就可收获秋茭。秋茭采收结束后随 着气温降低,植株地上部茎叶枯黄,以老茭墩(地 下部短缩茎)越冬,翌年老茭墩抽发新的植株后, 在 3~5 月收获夏茭。
栽培管理
中国蔬菜
CHINA VEGETABLES
2017(3) :76 - 80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三十三)
黄岩设施茭白高效栽培技术
桐乡市茭白产业现状、 问题及发展对策
桐乡市茭白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马常念;陈耀辉;冯明慧;姚良洪;曹亮亮;胡冬佳;沈学根;陈建明【摘要】桐乡作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产区,基本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模式优良化、经营品牌化的茭白产业链.对桐乡市茭白产业基本情况、产业特点、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初步提出高质量绿色发展茭白产业的具体对策,即创新团队服务、扩大示范带动,重视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潜力,突出竞争优势、注重品牌建设,坚持绿色理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60)005【总页数】3页(P766-768)【关键词】茭白产业;桐乡;现状;发展对策【作者】马常念;陈耀辉;冯明慧;姚良洪;曹亮亮;胡冬佳;沈学根;陈建明【作者单位】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桐乡 314500;桐乡市乌镇镇农经中心, 浙江桐乡 314504;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桐乡 314500;桐乡市乌镇镇农经中心, 浙江桐乡 314504;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桐乡 314500;桐乡市乌镇镇农经中心, 浙江桐乡 314504;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桐乡 314500;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5.2桐乡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辖区面积772 km2,境内地势低平,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经济类作物。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且生态良好,物产丰富,有“江南水乡,百花地面”之称。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桐乡市茭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资源。
近年来,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蔬菜产业得到蓬勃发展[1]。
地处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产区,桐乡市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技术攻关、产业引导、模式创新、品牌营销等措施,已基本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模式优良化、经营品牌化的茭白产业链[2],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环境保护,以及农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季茭白设施栽培的早熟技术
随着双季茭白新品种的不断培育和推广应用,从初夏到晚秋都有大量茭白上市,唯独春季供不应求。
为了提早茭白上市时间,提高茭白种植经济效益,双季茭白夏茭可采用设施栽培,有效解决春季茭白供不应求现象。
为此,福建桐家坂茭白专业合作社采用设施(大棚)栽培技术,使夏茭采收时间比常规露地栽培提早25-30天,上市时间在4月15日,5月16日采收结束。
每亩产茭白约3000公斤,产值1.8万元,每亩效益比常规露地种植增长1.5-2.0倍左右。
一、设施栽培的优势1、棚栽茭白类型:棚栽双季茭白可分为大棚、中棚、小拱棚、大棚+地膜双覆盖4种形式。
①大棚。
分单栋和连栋大棚,单栋大棚宽8米,中立柱高不低于2.5米,档间距60-70厘米,搭建长度为60-70米,棚间距1.5米,南北走向为宜;连栋一般以3连栋为多,建筑材料多采用涂锌钢管,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操作也方便。
大棚薄膜选择透光率高、保温性强、抗张力、抗农药、抗化肥力强的无滴、无毒、重量轻的透明薄膜。
大棚成本高,但保温效果好,操作方便。
②中棚。
中棚宽度4-6米,高度1.8米,能覆盖6行,中棚内早期还可以设小棚,更利于增温和提前成熟。
③小拱棚。
由小竹竿或毛片构成,棚架竹片长3米,宽5厘米,薄膜选用0.025毫米、2.8米宽幅,于12月中旬至1月上旬前搭成宽1.5米,竹片间隔1米左右、弓高0.8米的拱棚。
2月底、3月初气温回升时,晴天中午适时揭膜,通风炼苗,防止高温烧苗。
4月上旬可陆续揭膜,如遇冷空气,需及时盖膜。
小棚成本具成本低,操作简单,易掌握等特点,但存在管理繁琐,要勤揭膜、盖膜,在寒冷夜晚还要多层覆盖。
④大棚+地膜双覆盖。
地膜采用1.5毫米无滴膜,地膜是贴着枯茭叶覆盖,两端拉紧以防止薄膜贴苗。
由于地膜覆盖离地不到20厘米,出苗时叶片顶着地膜容易烂叶,因此要严格把控覆盖时间,一般以苗高20-25厘米揭膜为宜,覆盖时间控制在30天左右。
双覆盖栽培夏茭采收期比大棚种植提前7-10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茭白大棚栽培技术
茭白,又名茭瓜、茭笋,属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主产长江中下游地区。
其食用部分是其基部肥大的肉质茎。
由于质地鲜嫩、味甘实,被视为蔬菜中的佳品。
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两类。
单季茭白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两季采收,夏季在6月份采收,秋季在10-11月采收。
浙江、江苏产区对双季茭夏茭进行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夏茭采收期提早到3月上中旬。
1品种选择
宜选择夏茭早熟、高产的双季茭白品种,如小蜡台、浙茭3号、广益茭等。
2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
整地前每亩施腐熟粪肥1000-1500kg、三元复合肥50kg作基肥,整地要求田平、泥烂,田埂不漏水并加固加高至25-30cm,整地后灌水3-5cm待种。
3定植
12月中旬搭建大棚盖膜,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栽植。
栽植时,将种茭墩从留种田带泥挖出,一般按行距60cm,株距50cm栽植。
4大棚管理
4.1追肥
第一次在苗高10-20cm时,每亩施腐熟粪肥1000-1500kg或三元复合肥25kg;隔20d左右第2次追肥,每亩施腐熟粪肥1000-1500kg;大棚在清明后揭膜,待茭田有30%左右植株开始孕茭时追施碳酸铵25-30kg。
目前,茭白缺镁现象较普遍,可用1%硫酸镁每隔5-7d喷一次,连喷2-3次。
4.2删苗定株
当茭苗长至4-5叶龄、苗高20-30厘米时就开始删苗定株。
删苗定株要求去病(弱)留强,去密留稀,每墩定苗14-16株,每亩基本苗控制在32万-35万株。
4.3合理管水
大棚盖膜后至定苗前应保持田间湿润或薄水灌溉,以利出苗、发棵,长足基本苗。
定苗后升高水位,一般保持在3-4厘米深,孕茭采茭期适当加深水位。
4.4分次培土
一般当双季茭白品种叶龄达到8-9叶时开始孕茭,植株同水面交界处开始膨大时进行第1次培土,以后随着肉茎的膨大要多次培土,直至采收。
培土高度应不超过茭白叶枕。
4.5病害防治
在苗高10-20cm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预防性喷施2-3次,隔7d喷1次,可明显减轻或推迟各种病害的发生。
5适时采收
3月上中旬,在茭肉明显膨大,叶鞘一侧略张开,茭茎稍露0.6-1cm时及时采收。
过迟茭肉发育、质地粗糙、品质下降,过早茭白嫩而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