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史

合集下载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中国就已经开始研究天文学。

公元前6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星象,并发现了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行规律,以及月食、日食等现象。

公元前4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太阳系,发现了太阳、月亮、行星的运行规律,并发现了太阳系的自转和公转。

公元前2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星系,发现了星系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并发现了星系的自转和公转。

公元2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天体的距离,并发现了天体的距离可以用“视差”来测量。

公元3世纪,中国古代天
文学家开始研究天体的大小,并发现了天体的大小可以用“视
直径”来测量。

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天体
的质量,并发现了天体的质量可以用“视星等”来测量。

公元5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天体的运动,并发现了天体的运动可以用“视差变化”来测量。

公元6世纪,中国古
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天体的轨道,并发现了天体的轨道可以用“视位移”来测量。

公元7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天
体的角动量,并发现了天体的角动量可以用“视角变化”来测量。

公元8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天体的角动量变化,并发现了天体的角动量变化可以用“视角变化率”来测量。

公元
9世纪,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天体的角动量变化率,并
发现了天体的角动量变化率可以用“视角变化率变化率”来测量。

以上就是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的简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研究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世的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天文学历史

中国天文学历史

中国天文学历史
中国的天文历史悠久,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观测天象和研究恒星迁移。

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如东汉时期的张衡和元朝的郭守敬。

张衡是中国古代最早开展天文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东汉中期发明了浑天仪,可以用来观测天象和描绘星图。

张衡还以其丰富的知识解释了许多自然现象,包括日食、地震和云彩等。

郭守敬则是元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他主要研究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运动规律。

他发现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建立了精确的地球和太阳、月亮之间的距离关系。

郭守敬还在元代修建了大量天文仪器,如太阳影摆和水运仪等,用来观测天象和进行实验研究。

在中国历史上,天文学一直是与农业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天文学研究是用来预测农时和农事的最佳时间。

在封建社会时期,官府设立了天文台,专门用来观测天象和编制历书。

历书成为各地百姓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工具之一。

如今,中国的天文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拥有了先进的观测设备和研究成果。

中国天文学家致力于研究黑洞、暗物质和宇宙学等前沿领域,为人类认识宇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天体,是所有宇宙星体的统称。

如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银河系中的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星系际物质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在远古时期,早期中国的天文学发展是缓慢的',这点与世界各族相同。

但由于中国文明的高度发展,天文学的发展亦开始领先了。

踏入春秋战国,贵族对天象作占卜的兴趣(其实商代的天文观测正建基于占卜上)更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中国成为首先发现多种天象的国家,如:观测太阳黑子,古中国人在没有望远镜的帮助下居然仍能发现,比西方早了近二千年,令一位美国天文学家慨叹西方学者为何要用望远镜方能见到。

2.汉朝开始,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加快。

张衡发明浑天仪正是其代表。

南北朝祖冲之亦发现了岁差和日月不均匀等现象。

3.宋元时期,古中国天文学进入了其顶峰时期,高度发达的经济支持著天文学的发展。

大型天文仪器的使用(如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展示了中国人的超凡技术,数据的精度亦提高到和现代数值相差无几的惊人程度。

4.明朝开始,中国天文学学开始进入停滞时期。

由于明清两代的锁国政策,中国开始对外封闭,不利学术交流。

明朝禁止私人编历显示了中国的学术自由正被消灭,天文学知识的传播被中断了;虽然清朝大力提倡考据学,虽有助今人明白古代天文论著,但于事无补。

明清两代的错误政策,使东西方科学及技术差距加大。

中国天文学历史

中国天文学历史

中国天文学历史中国天文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先秦时期。

在古代的中国,天文学主要是用来预测天文现象和农业活动的,它在政治、军事和宗教等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夏代到明清时期,概述中国天文学历史的重要内容。

在夏代(公元前约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开始得到正式记录和研究。

当时的天文学主要是根据天象预测皇帝的政绩和国家的命运,被视为政治官员的重要职务。

夏代时期的《河图洛书》和《乾纲研舆》是中国最古老的有关天文学的文献,其中描述了天文的观测方法和天文学的重要地位。

在商周时期(公元前约1600年-公元前256年),天文学在中国得到了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古代中国人开始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纪年,并建立了一个以北辰为中心的天球坐标系统。

同样在这一时期,《易经》和《西谷星历》的出现,进一步扩充了中国天文学的知识体系。

到了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的天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期间,古代帝国政权的稳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天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张衡发明了一个重要的天文仪器——地动仪,用于观测地震和测定方位。

同样在这一时期,希腊的天文学和数学思想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天文学的知识和理论。

到了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中国的天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的中国天文学以朱革为代表,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历法和天文仪器。

这一时期的成就包括制订了准确的历法、编写了诸多天体观测手册、完善了天文观测方法等。

宋代的《太初历象》和《大衍历象》是中国天文学最重要和最完整的著作之一。

进入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2年),中国天文学的研究逐渐转向西方,并吸收了一些西方天文学的成果。

明代的郭守敬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负责修订了《授时历象》,为中国天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

清朝时期的哲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朱载垕在《辽东天文历法述要》中提出了一种以开普勒定律为基础的行星运动模型。

我国古代天文知识点总结

我国古代天文知识点总结

我国古代天文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国天文学从夏、商、周时期的天文观测、星象纪录到秦汉时期的星宿学说、日食月食观测等,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成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文学家有古代李振孟、嵇绍、司马迁、祝融等人。

夏商周时期,人们主要通过日月星的运动来预测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为国家颁行历法、编纂天文学著作奠定了基础。

以《太初历》、《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天文历法记载了天文星象的变化及占星学说。

此外,我国古代人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太阳、月食观测,预示了一些天文现象,对后世的天文学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秦汉时期,古代中国天文学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主要是在天文学观测、星象学术、时间测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此期间,以李振孟、嵇绍、司马迁、祝融等人为代表的天文学家积极进行了天文观测研究,编著了大量专著,对我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中国天文观测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以观测为基础,天文观测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重要内容。

古代中国人们主要通过观测太阳、月亮、星星的运动来预测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他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天文现象观测,如太阳的日食、月亮的月食,秋分、春分时节等。

通过这些观测,古代中国人们掌握了一些天文现象的规律,并为制定历法、预测食宿等提供了依据。

在天文观测方面,古代中国天文学家首先研究了日月星的运行轨迹和周期性,掌握了日月星的运行规律。

其次,他们还进行了大量的日月星等的天文观测,如日偏食、日全食、月食食等,以及一些奇特现象的观测。

三、古代中国星象学术古代中国星象学术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通过长期的星象观测和总结,建立了完整的星座体系,确定了星座的名称、定义了星座的位置、构成等。

这些星座体系成就了天文学史上一项巨大的成就,为后世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古代中国星座体系主要由三角、四风、昴、马、鸟、虚、牛、女、危、房、心、室、址、角、亢、氐、文、昇、都、镇、牛、虚等完整的星座体系组成。

中国古代的天文发现

中国古代的天文发现

中国古代的天文发现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举世瞩目,为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具体如下:
1. 恒星观测与星表:中国古代在恒星观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编制了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星表之一——“甘石星经”,记录了数百颗不同方位的恒星。

唐代的星图和南宋的石刻天文图分别载有1300多颗和1434颗恒星,这些都是世界天文学史上非常珍贵的文物。

2. 日月行星观测: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对日食和月食的观测记录尤为详细,其中《尚书·胤征》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之一。

从汉初到公元1785年,中国共记录了925次日食和574次月食,这些记录在数量上堪称世界之最。

3. 天文仪器的发明:在天文仪器的创制方面,中国古代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例如,土圭(圭表)是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用于测量日影以确定时间和季节。

4. 星官体系: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一种独特的星空命名体系,与西方星座体系并列。

这种命名方式虽然是虚拟的,但它体现了古人对星空的观察和理解。

例如,“心宿”、“织女”和“河鼓”都是中国古代星官的名称。

5. 历史记录传统:得益于良好的历史记录传统和书写印刷工具的发展,中国古代留下了世界上最详尽的天文观测记录,这对今天的天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6. 彗星的研究:中国古代对彗星的观测和记录也非常勤奋,这些记录对现代天文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发现不仅在当时领先世界,而且对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天文现象的细致观测和记录,以及天文仪器的创新设计,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

4000年中国天文史

4000年中国天文史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是一部简版中国科技史。中央集权的优势就是:一旦皇家有需求,集中力量突破,在学习周期上短,但创 造性动力上有问题。
虽然这是一本由法国天体物理学家撰写的中国天文史,但内容还算客观。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重新 取得不亚于曾经辉煌的天文学成就。
如果还缺乏什么文化自信,就来读读这本书吧。
太阳黑子
已知现存的最古老 的全天星图
莫高窟的宝藏
星图谜团
中国的天宫 中国的二十八宿
北极点的进动 中国的古代星图
庞大的帝国 圭表测影
一行的子午测量 早期的“科学革命”
1054年7月4日 1
的“客星”
2
寻找“客星”
3
古代天象记录
4
欧洲和超新星
5
苏颂的天文钟
1
新的王朝
2
四丈高表
3
郭守敬的简仪
4
大汗的科学宫
古代的纪时:六十 甲子
马王堆汉墓的古彗星 图
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图
两千年的彗星观测
早于欧洲600年的彗 星观测
彗尾朝向的认识
哈雷彗星轨道推算 的最早记录
《春秋》日食典
焚书之祸
既是史学家,也是天 文学家
《历书》:定义传统 节气
《天官书》:划分恒 星
1
智慧之光
2
宇宙论
3
盖天说
4
浑天说
5
宣夜说
天文思想
5 有限的接触和
交流
“历狱”的灾难
耶稣会的交食预报
日食和地震
北京古观象 台
耶稣会的误 解
见证人类首次登月
艰难的重建
郭守敬望远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

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

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拥有着大量的观测资料,但并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对于天体物理也并未提出任何理论。

天文学也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历程中,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早在公元前34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尸佼就给宇宙下了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意思是把空间和时间结合在一起就是宇宙。

在中国古代有三种比较系统的宇宙学说: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淮南子》,这三家的代表人物依次有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对世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首篇: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及其现象的科学,它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古代忆起,可见中国人民对天文学的关注与探索。

在古代,中国人对天文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天文观测与测量。

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期,古人就已能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并记录下观测结果。

到了商朝与西周时期,古代中国人对天文学的研究更为深入。

商朝末年,古人开始观测日食与月食,并形成初步的天象记录。

西周时期,古人更进一步观测了天象的周期性变化,并准确记录下一些恒星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进入秦汉时期,中国天文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通过整合各地的测量数据,制作了当时最为准确的日晷仪。

此外,秦始皇还委派天文学家监测天象,并纪录下过去的日食。

在西汉时期,董衡创造了最早的天文演理法,用于推算天体运行的规律。

他还创立了授时机构,保证了时间的准确性。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天文学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唐朝开始设立专门的天文机构,负责天文观测与研究。

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编纂了《大衍历》,推算了日月食、恒星位置等天文现象。

这座石经使中国天文学的水平得到了国际认可。

宋明时期,中国天文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

北宋时期,赵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浑仪,可以准确测量天体位置。

明朝时期,郭守敬率先提出了地球自转的学说,证明了地心说的错误,并建立了科学的太阳黄道坐标系统。

清代是中国天文学发展的末期,但也打下了一些基础。

当时天文学家钱宝琳综合了前人的天文观测数据,绘制了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星图,并编纂了一本《星历新编》,对后来的天文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漫长而辉煌。

从古代的观测与记录,到秦汉时期的仪器制造与推演,再到唐宋明清时期的精确观测与研究,中国天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俗的表现。

这些发展不仅对当时的科研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史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史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史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的夏商周时期。

当时的天文学家主要是以观测日、月、星辰运行轨迹,并探究其规律性为主要研究方向。

时至今日,中国古代天文学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不乏许多重要的发现和成果。

第一部天文著作《九章算术》曾经被赞誉为中国数学的百科全书,而该书中的“太史令数”即沿用至今的“汉历”。

汉历是汉武帝时期的天文历法,准确度极高,详细记录了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和定位,被后世称为“真正的天文历法”。

此外,古代天文学家还将天文观测与历法结合,创立了种种日、月、星等历法和各种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这些成果至今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天文学家的眼中,天上的“太岁”、“星君”、“天帝”等就像是地上的人一样,需要研究其运动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动态予以管辖和管理。

将天文学应用于政治领域也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

早在唐朝时期,天文家就开始为朝廷制定历法,以进行天象观测和预测,为国家的领导层提供决策参考,大大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除了善于观测和研究自然现象外,还善于思考和探究宇宙奥秘。

他们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结构,认为宇宙是“一元太极、两仪四象、三才五行、六典七政、八卦九宫、十二辰星”。

这些概念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人的哲学思辨中,也为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中国古代天文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进退失据、伪科学等问题。

例如“大衍历”的产生,其主张不顾当时实际观测数据,擅自推算天文数据,从而逐渐脱离了现实。

“甲骨天文”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伪科学现象,其将甲骨文的难解部分解释为天文数据,实际上是对历史和科学的歪曲和误导。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成果难以言表。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深入研究天象,探究自然科学规律,优化历法制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天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智慧。

中国古代天文故事

中国古代天文故事

中国古代天文故事中国古代天文故事中国古代天文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天文学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夏朝。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历程中,天文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预测天气、测算时间、祭祀神灵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谈到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故事。

一、伏羲测日伏羲是中国的一位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传说他是中国图腾的始祖,同时也是黄帝时期的一位文化先驱。

据说伏羲在追求天地万物的智慧时,他常常沉思天文星象。

因此,传说当时的人们让伏羲去测算日升日落的时间,以便指导人民生活。

伏羲按照日影投影法的原理,用一根竹制的东西对着太阳观察,测算出太阳的影子长度。

而这一方法,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测量时间的基本方法之一。

此外,伏羲还将天干、地支纳入到农历中,使得中国的农历历法更为精准。

二、星官耀世星官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所称的星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传中国的嫦娥奔月就是通过星官的占卜而知道先辈的行踪的。

而在中国古代中,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故事,称之为“星官耀世”。

据传在汉朝时,一位名叫张衡的天文学家,用铜制成了一种神奇的仪器,名为“浑天仪”。

此仪器可以模拟整个天球,标出天空星座分布的位置,并能较准确地推算出恒星位置、天体运行时间等信息。

而在当时,张衡的这一发明被誉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项重大进展,在随后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三、天机诡谲中国古代天文星象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同时也是用于神秘学和占卜术的基础。

在中国古代,《天机》被认为是一种最有神秘性的学科,而学习天机的人被称之为“天机师”,他们往往被视作神秘学和占卜的高手。

据传天机师所使用的天文学知识和技巧非常独特,他们使用各种卜筮,不但要对天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需具有深厚的哲学修养和卓越的数学能力。

而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天机诡谲也被形容为千古难解的谜题。

总结:中国古代天文学不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天文学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智慧的源泉。

中国天文学史

中国天文学史

中国天文学史
中国天文学史追溯至上古,它一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一个科学研究方向。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便出现了独特的中国天文学,其主要观点是坚持“星入房大罗”的原理,将天文学应用于农业、中医、甚至政治和外交,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化成果之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天文学又经历了一个新的高潮,尤其是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如颜真卿、程颢、冯梦龙等。

他们根据自己独特的宗教观念和对古代文献的研究,赋予诸子百家学说新的内涵,突破了传统的学说,繁衍出以中国独特思想和方法为核心的新宗教思想。

明清时期,天文学研究也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被开展,把天文学从理论上落实到实践之中。

有许多著名的观测点,如北京天文台、天际书院,乃至五大名台,使得天文台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普遍的应用,使中国可以在国际上得到充分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也在发展中国天文学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世纪以来,数十所大学开设了天文类课程,为更广泛地开展天文学的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时,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机构也在不懈努力下,打开了中国天文学的新篇章,在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回顾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天文学史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充分证明了高等教育在促进天文学发展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和天文学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赞赏,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高等教育将以更进一步加大对天文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在这一关键时刻发挥舞台引领者的作用,为中国天文学事业再添一笔辉煌。

中国天文学历史

中国天文学历史

中国天文学历史
天文学是中国的古老学科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中华文明。

中国古代人们对天文的观测和研究深入浅出,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文化遗产。

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天象的观测和记录。

在殷商时期,古代中国人制作了日历来记录时间,根据天文学的研究,日历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季节变化和农业生产。

在汉朝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仪器之一。

他还研究了星宿运动和天体运行规律,被誉为中国天文学的奠基人。

在唐朝时期,中国天文学开始迎来了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淳风提出的“九星连珠”理论。

他认为,九颗天体的排列和它们和地球的位置关系,可以预测未来的天象变化。

宋朝时期,又是中国天文学的重要阶段。

当时,数学家贾宪三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他还制作了一些高精度的天文仪器,用来研究星象运行规律。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天文学研究领域,还出现在文学和艺术中。

例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长恨歌》中提到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刻画了长江和星空的交相辉映的美景。

总之,中国天文学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丰富而多彩的天文文化也一直对中国人生活和思想产生着深远影响。

天文学发展历史脉络

天文学发展历史脉络

中国《书经》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测定木星绕天一周的周期为12年。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国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二十八宿划分天区。

公元前十一世纪,传说中国周朝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交角。

中国《诗经·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用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日法。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已有彗星观察的记载。

公元前七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国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个彗星即后来得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公元前585年,发生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古希腊泰勒斯)。

公元前440年,发现月球的位相以19年为周期重复出现在阳历的同一日期(古希腊默冬)。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主张(古希腊欧多克斯)。

公元前五世纪,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金星。

并提出银河是由许多恒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腊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古希腊阿那萨古腊)。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中国甘德、石申)。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已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中国石申)。

公元前四世纪,《天论》一书发表,提出地球中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纪,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古希腊埃拉托色尼)。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

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观测和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

通过对历史上重大的天文事件和时间节点进行梳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夏代至周代1. 夏代时期: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据传说是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

在这个时期,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开始观察天象,积累了一些天文知识。

2. 商代时期: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据传说是在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开始编制了一些观测天文现象的天文历法。

3. 周代时期:周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据传说是在公元前11世纪建立的。

周代的天文学家继承和发扬了商代的天文知识,积累了更多的天文观测资料。

二、秦汉时期1. 秦朝时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于公元前221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开始编制了一些重要的天文观测记录,并提出了一些天文学的理论。

2. 汉朝时期: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06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继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观测资料,对天文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唐宋时期1. 唐朝时期: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朝代之一,建立于公元618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编制了更加完备的天文历法,并且对一些天文现象有了更精确的观测记录。

2. 宋朝时期: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朝代之一,建立于公元960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天文观测技术,提出了更多的天文学理论。

四、明清时期1. 明朝时期: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朝代,建立于1368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天文观测,提出了一些新的天文理论。

2. 清朝时期: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于1644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天文观测技术,并且对一些天文现象有了更加精确的认识。

中国天文历史的演变及发展

中国天文历史的演变及发展

中国天文历史的演变及发展一、引言自古以来,中国便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天文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世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系统地梳理中国天文历史的演变及发展,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科学成就。

二、中国天文历史概述中国天文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

在夏商西周时期,人们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已相当深入,日月食、彗星、行星等天体现象成为当时卜辞记录的重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人们对天文学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天文观测活动也日益增多。

三、古代天文学发展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天文观测与历法制定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卓越的天文学家,如落下闳、张衡等,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天文著作和观测资料。

在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兴盛和儒学的复兴,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得到进一步发展,星图、浑仪等观测工具的制造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近现代天文学的转型与进步明清之际,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和西方科学的传入,中国传统天文学开始向近现代天文学转型。

康熙皇帝积极吸收西方天文学知识,编纂了《皇舆全览图》等地理文献,对中国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末民初,随着西学的广泛传播和新式学校的兴起,西方天文学知识逐渐被国人接受,中国天文学开始迈入近代科学的轨道。

五、当代天文学的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天文学科的发展,加大了对天文研究的投入。

中国科学院建立了多个天文台和研究所,培养了大批天文学家。

此外,中国的天文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许多高校开设了天文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天文学人才。

在这一时期,中国天文学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成果,如太阳物理学、恒星演化理论、星系宇宙学等。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天文学合作,为推动全球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中国天文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天文学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及影响

天文学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及影响

天文学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及影响“天道酬勤”,这是中国古人心里的信条。

天空,永远是人类不断向往的神秘之地。

在中国,从受到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天文学传统“民间天文学”(录月、看星、算卦)到国家层面的天文研究和进入天空的航天事业,中国的天文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但基本延续了下来。

本文将从中国天文学的历史、传统到现代天文学技术和研究展开述说。

中国天文学的历史和传统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文化始于远古的太古文化,被人们称之为“古代天文学”。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方法是日出、日落、升、降、冬至、夏至、秋分、春分八个时节的观测。

而记录这些现象的方法是曆书,曆书一直是中国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代中国曾先后出现过八代观象/天文官及名家,他们在中国天文学历史上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以“曆书”为身份象征,将天文学推向了巅峰。

其中,夏朝的少昊、商朝的高屋建,商朝最后一个圣王帝辛有着极高的天文学造诣。

公元前2700年左右,《易经》的最早版本“周易”中,就已经记录了二十八宿星座的名称,从此中国天文学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天文学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中有一条脉络是将天体移动和影响关联起来,民间天文学家们通过观察沙漏、锤石晃动时所摆动的弧度以及水平仪的准确程度等,推测出了一些行星、云层等天文现象。

在中国的民族史中,天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深刻基础。

现代天文学技术和研究天文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神秘、颇具迷人魅力的学科,研究目标链从各种星体、黑暗物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恒星等中的某一对象到星系、星系团与宇宙学的研究。

目前世界上的天文学研究,主要包括观测、理论和计算三个方面。

而现代天文学技术已经在信息技术、光学、电子、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在现代天文学中的发展历程同样值得一提。

1950年代期间,中国政府着手发展国家影像班、两汉散文双年展等文化事业。

并投资组建“天文台”,相中山天文台一直是中国天文学家观测天体的场所。

中国天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天文学发展简史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中国天文学开始有了系统性的研究。

众所周知的“天文与历法”文字记载《淮南子》中包含了丰富的天文内容,如地心说、行星运动、四象五行等。

同时,中国还发明了水平仪、浑仪等一系列天文观测仪器。

秦汉时期还开始编制天象历法,如《卜时历》、《颂德历》等。

隋唐时期,天文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杜诗中常常描写关于天象的景物,隋唐诗人王维更是以天文现象为题材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天文学家顾澥制作了天文钟仪,对浑仪进行了完善。

唐朝的《新唐书·天文志》和北宋的《太平御览》等文献,为后世天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宋元时期,天文学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宋太祖赵匡胤在太平兴国年间,下令编纂《天书宝象》,规定了有关天文的职务及规范。

《天章》是宋仁宗时期制定的一部与天文学有关的法律规章。

在元代,贾显南以天文学为主的著作《夜光净物舆地图对读按语》为天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林洪也编写了详细的天文历法。

明清时期,中国天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

虽然在明代仍有天文学研究,如郭守敬编写的《大明历》,但整体来说天文学发展较为停滞。

清代的天文学家如袁大化、梁启超等依然有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但整体来说受到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

20世纪初,中国天文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中国的天文学家冯康在1920年代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现代天文台,北平天文台。

此后,中国天文学家陆续建立了一批天文观测基地和研究机构,如石家庄天文台、广州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

中国的天文学家也开始进行跨国合作,参与国际天文学组织和项目。

21世纪以来,中国天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成功发射了一系列载人和无人探测航天器,也积极开展了空间天文学的研究。

中国天文学家参与了国际项目,如“天地一号”和“天眼”等,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占星术到天文学科的转变,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天文著作和观测成果,对亚洲乃至全球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简史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

5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每年366天。

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66年)时期,已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当时采用的是《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

西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时期,天文学家用圭、表测量日影,确定冬至、夏至和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来指导农牧业生产。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汉武帝时,命令官员在古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公元前104年成书),沿用200余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年,国家又制定了《四分历》。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18年)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8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52秒。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经过数年的测量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尽的历书——《大衍历》。

该书共七部分,包括:计算朔月,望月的方法,计算二十四节气及昼夜长短的方法,计算太阳,月亮运动,计算五大行星的运动,七十二侯,六十四卦,以及预测日食,月食等。

这个历法对中国历法史影响很大,在明末采用西欧方法编历之前,历次修订历法都是仿照它的结构进行的。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沈括制订了依据时令气节而定的《十二气节历》,撤销闰月,与现行的公历主张一致。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郭守敬在实际观测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创见,编订了中国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

废除了上元积年的日法,创立了招差法,孤矢割圆术,精确而圆满地解决了古历中定朔、闺月安排,二十四节气安排,预推日、月食日期、时刻和见食情的四个主要问题。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万历年间开始,中国历法引入西学,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初期顺治时,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编制《时宪历》。

中华天文学史

中华天文学史

中华天文学史中国天文学史是天文学史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天文主要是为专制朝廷服务的,其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为专制朝廷占卜吉凶,预报祸福;二是编订历法,历法有助于农业生产,但朝廷在编订历法时,也有宣扬皇权的意味,在中国,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改订历法,以宣扬自己的朝廷是正统。

垄断在中国,天文只有皇家才能研究。

中国古代禁止普通民众学习天文,主要是因为害怕民众借天象之名造反。

在中国古代,私习天文罪同谋反,将受死刑。

在历法方面,元朝以前朝廷并未禁止民众学习历法。

忽必烈颁布禁止私习历法的律令。

“至元二年七月,禁私习回回历“《通制条格。

世祖纪》。

元朝以后,民众学习历法被禁止,如学习者将问罪问斩。

长处中国古代历法异常发达,颁历授时是皇权象征。

自秦汉以降,大约有一百多种历法。

中国的古代天象记录是当时世界上最丰富,最有系统的。

《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出现哈雷彗星的记载,是中国最早的记录;到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史书对哈雷彗星出现的记载多达31次。

中国人认为彗星代表灾害,但是不知道这31次记录的是同一颗彗星。

不足中国人在天文占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并对当时的时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没有像古希腊人那样通过建立数学化的宇宙体系来理解宇宙。

但是通过浑天仪等一系列精密的天文仪器,提出了浑天说。

天球说。

这比当时西方盛行的地心说要先进很多。

天人合一,正是建立在对天象的长期观察基础之上。

这一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并由此而形成的崇天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

中国人研究宇宙多是占卜、编历等实用目的,并未如西方人那样,纯粹从理解宇宙、探寻宇宙规律的科学角度来研究宇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天文史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

就文献数量来说,天文学可与数学并列,仅次于农学和医学,是构成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后,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

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部分,它不单纯是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和安置闰月等编撰日历的工作,还包括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一系列方位天文的课题,类似编算现在的天文年历。

天象观测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天象观测的方法、仪器和记录。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主要是浑仪,同希腊用的黄道式装置不同,中国用的一直是赤道式装置。

两千多年来,中国保存下来的有关日食、月食、月掩星、太阳黑子、流星、彗星、新星等丰富的记录,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萌芽:从远古到西周末1960年在山东莒县和1973年在山东诸城分别出土的两个距今约4500年的陶尊,上都有一个象形符号。

有人释为“旦”字,因为它就像山上的云气托出初升的太阳,其为早晨景象,宛然如绘。

《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说明在传说中的帝尧(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的时候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

《尧典》紧接着说:“分命羲仲,宅瞩夷,曰瞬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这段话的意思是,羲仲在瞩夷瞬(汤)谷之地,专事祭祀日出,以利农耕。

山东古为东夷之域,莒县、诸城又处滨海,正是在这里发现了祭天的礼器和反映农事天象的原始文字,这与《尧典》所载正可相互印证。

《尧典》虽系后人所作,但它反映了远古时候的一些传说,当无疑义。

《尧典》还说,一年分为四季有366天,用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这些都是中国历法的基本内容。

《尧典》中“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四句话,说的就是根据黄昏时南方天空所看到的不同恒星,来划分季节。

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此时流传下来的《夏小正》一书,反映的可能是夏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一年十二个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外,每月都用一些显著的天象作为标志。

《夏小正》除注意黄昏时南方天空所见的恒星(昏中星)以外,还注意到黎明时南方天空恒星(旦中星)的变化,以及北斗斗柄每月所指方向的变化,比《尚书·尧典》有所发展。

夏朝末代几个皇帝有孔甲、胤甲、履癸等名字,这证明当时已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作为序数。

在殷商(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卜辞中,干支纪日的材料很多。

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的牛胛骨上完整地刻划着六十组干支,可能是当时的日历。

从当时大量干支纪日的记录,学者对当时的历法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殷代用干支纪日,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连大月,有闰月;闰月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季节和月份有大体固定的关系。

甲骨卜辞中还有日食、月食和新星纪事。

比甲骨文稍晚的是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铸在铜器(钟、鼎等)上的金文。

金文中有大量关于月相的记载,但无朔字。

最常出现的是:初吉、既生霸(魄)既望、既死霸(魄)。

人们对这些名称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

但除初吉以外,其他几个词都与月相有关,则无异仪。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诗经·小雅》中的这段话,不但记录了一次日食,而且表明那时已经以日月相会(朔)作为一个月的开始。

一些人认为,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也有人认为发生在周平王三十六年,即公元前735年。

《诗经》中还有许多别的天文知识。

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他列举的四件事中,有三件都出自《诗经》,就是“七月流火”、“三星在户”和“月离于毕”。

《诗经》中还记载了金星和银河,以及利用土圭测定方向。

如果认为《周礼》也反映西周的情况,那么在西周时代应该已经使用漏壶记时,而且按照二十八宿和十二干来划分天区了。

到了西周末期,中国天文学已经初具规模了。

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到秦汉(公元前770~公元220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天文学处于从一般观察到数量化观察的过渡阶段。

《礼记·月令》虽是战国晚期的作品,但据近人考证,它所反映的天象是公元前600年左右的现象,应能代表春秋中叶的天文学水平。

它是在二十八宿产生以后,以二十八宿为参照物,给出每月月初的昏旦中星和太阳所在的位置。

它所反映的天文学水平要比《夏小正》所述的高得多。

同时,记录这一段历史的《春秋》和《左传》,都载有丰富的天文资料。

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242年中,记录了37次日食,现已证明其中32次是可靠的。

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

夜中,星陨如雨”,这是对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载。

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应该是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大概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0年左右),我国已开始用土圭来观测日影长短的变化,以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

那时把冬至叫作“日南至”,以有日南至之月为“春王正月”。

中国科学史专家钱宝琮的研究认为:《左传》里有两次“日南至”的记载,间距为133年。

在这133年中,记录闰月4日次,失闰1次,共计应有49个闰月,恰合“十九年七闰”。

又两次“日南至”之间的天数为809个甲子周期又38日,即48578日,合一年为:365又33/133日。

为简便起见取尾数为四分之一。

凡以这个数字为回归年长度的历法,就叫作“四分历”。

在汉武帝改历以前所用的古代六种历法(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都是四分历;之所以有不同的名称或因行用的地区不同,或因采用的岁首不同;名称并不代表时间的先后,它们大概都是战国时期创制的。

因为战国时期的四分历采用一年为365.25日,而这也正是太阳在天球上移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实际上是地球运动的反映),所以中国古代也就规定圆周为365.25度。

太阳每天移动一度,这个规定构成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的一个特点。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战国时期已有了天文学的专门著作,齐国的甘公(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石申著有《天文》八卷。

这些书虽然都属于占星术的东西,但其中也包含着关于行星运行和恒星位置的知识,所谓《石氏星经》即来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在自己的王公即位之初改变年号,因此各国纪年不统一。

这对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十分不便。

于是有人设计出一种只同天象联系,而与人间社会变迁无关的纪年方法,这就是岁星纪年法。

岁星即木星,古人认为它的恒周期是十二年。

因此,若将黄、赤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次,则木星每年行经一次。

这样,就可以用木星每年行经的星次来纪年。

岁星纪年法后来不断演变,到汉以后就发展成为干支纪年法。

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年)的巨大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天文理论的发展。

此时关于气是万物本原的观念,后来影响到天文学理论的许多方面。

这期间的许多著作中都提到了天文学的内容,如《庄子·天运》和《楚辞·天问》提出一系列问题,而且问得很深刻。

例如,宇宙的结构怎样?天地是怎样形成的?等等。

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出现了盖天说,先是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来又改进成为“天似盖笠,地法覆磐”。

关于第二个问题,从老子的《道德经》和屈原的《天问》中所述及的内容来看,大概在战国时代已有了回答。

但是,明确而全面的记载则始见于汉代的《淮南子》(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

《淮南子·天文训》一开头就讲天地的起源和演化问题,认为天地未分以前,混沌既分之后,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凝结为地;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二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

《淮南子》这部著作,不但汇集了中国上古天文学的大量知识,而且第一次把天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部门,专立了一章来叙述,把乐律和计量标准附在其中,对后来的著作有一定影响。

战国以后,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二十四节气也在逐步形成,它们的完整名称也始见于《淮南子》。

二十四节气,简称“气”,这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阳历成分,而“朔”则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阴历成分,气和朔相配合构成中国传统的阴阳历。

秦统一中国以后,在全国颁行统一的历法——颛顼历。

颛顼历行用夏正,以十月为岁首,岁终置闰。

以甲寅年正月甲寅朔旦立春为历元,在历元这一天,日月五星同时晨出东方。

汉承秦制,用颛顼历,一直沿用到太初年间。

从汉初到汉武帝,经过一个世纪的休养生息以后,为了适应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汉武帝采取许多重要措施,其中包括历法改革。

他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颁行邓平、落下闳等人创制的新历,改此年为太初元年。

新历因而被后人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它的朔望月和回归年的数据虽然不比四分历精确,但有以下显著进步: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很准,如水星为115.87日,比今测值只小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一周期中太阳通过黄白交点23次,两次为一食年,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测值大不到0.04日。

由于太初历的回归年和朔望月的数值偏大,《太初历》用了188年以后,长期积累的误差就很可观了,于是在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又改用《四分历》,这时使用的回归年长度虽和古代的四分历相同,仍为365.25日,但在其他方面则大为进步。

在讨论《四分历》期间,贾逵大力宣传民间天文学家傅安从黄道测定二十八宿的距度和日月的运行的作法,决然地把冬至点从古四分历的牵牛初度移到斗21.25度,这是祖冲之发现岁差的前导。

贾逵还确证月球运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月球的近地点移动很快,每月移动三度多。

为表示这种变化,他提出“九道术”,企图用九条月道来表示这种运动(这样做与五行观念有关)。

东汉末年,刘洪在《乾象历》中第一次把回归年的尾数降到1/4以下,成为365.2462日,并且确定了黄白交角和月球在一个近点月内每日的实行度数,使朔望和日月食的计算都前进了一大步。

《乾象历》还是第一部传世的载有定朔算法的历法。

东汉时代(公元25~220年),中国出现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那就是张衡。

他以发明候风地动仪闻名于世。

在天文学方面,他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主张“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并且在耿寿昌所发明的浑象的基础上,制成漏水转浑天仪演示他的学说,成为中国水运仪象传统的始祖。

除了盖天说和浑天说以外,比张衡略早的郗萌还提出他先师宣传的宣夜说,这个学说认为并没有一个硬壳式的天,宇宙是无限的,空间到处有气存在,天体都漂浮在气中,它们的运动也是受气制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