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一、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宪法原则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国家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宪法权威高于一切法律法规。

二、道德修养与公民道德建设1.人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客观存在,道德修养是人生的任务。

2.公民道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包括守法守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助公益、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等方面。

3.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个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经济权利等。

2.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守法、纳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等。

四、宪法和法律1.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具有法律的最高地位和权威。

2.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种法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

3.法律的实施需要依靠政府、司法机关和公民的参与。

4.宪法、法律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即合法性是法律和行政行为的首要要求。

五、刑法与治安防范1.刑法是国家关于行为人犯罪和受罚的规定,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犯罪分为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贩毒、盗窃电动车等不同类型。

3.预防犯罪的方法包括加强安全防范、提高法制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

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法律是道德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2.法律与道德在实践中相互作用,互相影响。

3.遵守法律是道德的基本要求,道德行为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七、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1.网络道德包括尊重他人、保护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合理利用网络等方面。

2.网络法律规范包括保护未成年人、保护个人隐私、禁止网络暴力等。

八、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公民的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大全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大全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大全道德与法治是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它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律素养,提高学生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

下面列举了中考《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知识点:一、道德知识点:1.道德概念:道德的定义及特点;3.道德观念:善恶、公私、责任、正义的概念;4.道德标准:评价行为的标准、道德判断的原则;5.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的基本要素、道德行为的分类;6.道德心理:良心、愧疚感、责任感等道德心理的培养;7.道德人格:培养健康的人格、正确的自我评价;8.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二、法治知识点:1.法律概念:法律的定义及特点;2.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法律关系的分类;4.法律权益:公民权利与责任、人权的保障;5.制定和执行法律:法律的制定过程、法律的执行方式;6.法律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及适用;7.法律教育:法律教育的内容及方法;8.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内涵、社会公德的实践。

1.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道德性质;2.道德合理性: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3.法律的道德教育作用:法律对个人道德的引导作用;4.道德行为的法律性质:不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分;5.道德与法治的互动:道德促进法治、法治保障道德的实现;6.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精神的涵义及培养方法。

四、社会问题与法律:1.违法犯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网络犯罪、财产犯罪等;2.道德问题与法律:作弊、偷盗、欺诈、毒品等;3.治安问题与法律:暴力犯罪、侵害公共安全等;4.社会秩序问题与法律:影响社会秩序的不良行为;5.网络问题与法律:网络环境下的法律风险;6.社会公共问题:环保、交通安全等问题;7.人权问题与法律:尊重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规定。

在备考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时,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上述知识点,并在教材、习题及模拟考试中进行系统复习和实践运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

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能够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得分。

下面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的知识点汇总。

一、道德知识点:1.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们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是人们行为的价值导向。

2.什么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

3.什么是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彼此之间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

4.什么是个人道德?个人道德是人们在个体生活中遵守的道德规范,包括自律、奉献、勇敢等。

5.什么是美德?美德是指具有积极正面品质的道德特征,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勤劳等。

6.什么是恶习?恶习是指一种消极的个人行为习惯,如懒散、贪婪、自私等。

7.什么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对人类生活与发展的本质、价值以及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进行研究的学科。

8.什么是法律道德?法律道德是指人们遵守法律法规的道德要求,包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等。

9.什么是公德?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场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排队、不乱扔垃圾、尊老爱幼等。

10.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在特定职业领域中遵守的道德要求,如医生要有敬业精神,教师要有爱心等。

11.什么是家庭道德?家庭道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孝敬父母、和睦相处等。

12.什么是学校道德?学校道德是指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包括文明礼貌、守时守纪等。

13.什么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情感体验,包括对正义的热爱、对恶行的愤慨等。

14.什么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是非优劣进行判断的能力,包括辨别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15.什么是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是指根据道德准则对事物或行为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

二、法治知识点:1.什么是法治?法治是指国家政权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必须按照法律进行组织、管理和规范,保障全体公民平等自由的一种政治方式。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一、政治基础知识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指导思想2.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历程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背景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关系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6.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内涵二、宪法和法律知识1.中国宪法的性质和地位2.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3.宪法和法律的关系4.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5.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6.法律的种类及其特点7.法治和德治的关系8.司法独立和公正三、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知识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征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作用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中国现代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5.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和职责6.军队和人民武装力量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行政区划制度和地方自治制度四、经济基础知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和要求2.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4.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影响5.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关系6.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7.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8.调整经济结构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五、文化教育知识1.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和特征4.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5.社会保障制度和家庭教育6.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7.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8.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与治理六、思想道德知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3.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文化的主要传承和创新4.新时代个人品德的内涵和培养5.城乡文明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6.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7.反腐倡廉和廉政建设8.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七、生态文明知识1.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2.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的重点领域3.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4.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5.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和社会支持体系6.生态文明的全球意义和参与与在内外合作中的主张和行动7.突出山水林田湖风生态系统保护,构建国土空间行政管理体系8.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和对外环保等国际合作八、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名著名篇知识1.伟大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主要贡献2.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历史事件3.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和人物4.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5.中外名著名篇的内容、主题和意义6.现代伟人的事迹和思想成就7.中外科学家、教育家、文艺家、体育家等领域的突出代表和作品8.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及其文化内涵。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一、个人与家庭1.家庭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等。

2.个人的自我认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等。

3.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遵守公德、守法、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有担当等。

4.家庭的基本职责:抚养教育子女、互相关爱、共同生活等。

5.个人的家庭责任:尊重家长、关心兄弟姐妹、尽责履行家庭义务等。

6.家庭决策的原则:平等协商、尊重个人意愿、公平公正等。

7.家庭关系的调整和处理:尊重差异、互相理解、沟通交流、包容谅解等。

二、集体与公民1.集体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共同性、协作性、互助性、约束性等。

2.集体意识的形成:共同利益、文明礼貌、团结友爱、集体荣誉感等。

3.集体行为规范:共同财产保护、集体活动参与、共同团结等。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民主权利、社会义务、法律权益等。

5.公民的民族责任:维护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等。

6.公民的社会责任:尊重社会公德、有秩序生活、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7.公民的法律责任:遵守法律、不违反法律、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等。

三、社会与法律1.社会规范的基本特征:广泛适用性、强制性、一般性、公正性等。

2.社会规范的分类: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等。

3.社会规范的约束力:自觉遵守、言行一致、守法守规等。

4.法律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强制性、广泛适用性、公正性、有序性等。

5.法律的分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6.法律的结构:总则、分则、附则等。

7.法律制定的程序:立法机关、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公开讨论、民主表决等。

8.法律的执行机关和程序: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

9.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基于道德、法律补充道德、法律约束道德等。

四、公共事务和道德规范1.选举和表决的程序:公示、提名、投票等。

2.公共事务参与的方式:提建议、监督检查、参与决策等。

3.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尊重他人、排队、安静有序、文明用语等。

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整理大全

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整理大全

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整理大全一、思想品德1.礼貌与待人接物:-学会向他人问候、道歉、感谢等基本礼貌用语;-遵守礼仪规范,尊重长辈和他人的感受;-端正用语,不说脏话、粗话;-禁止欺负、歧视他人。

2.爱护集体:-尊重集体荣誉,不做违法、违纪、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的事情;-爱护学校、公共设施,不随地乱扔垃圾。

3.诚实守信:-养成诚实的品德,不撒谎、不作弊;-守信用,言行一致;-尊重他人的隐私。

4.爱劳动,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依法参加劳动;-珍惜物质,不浪费、乱花钱;-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5.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不歧视残疾人,不辱骂或破坏他人财物。

二、社会公德1.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安全第一,不玩火,不拿陌生人的东西。

2.公共场所注意礼貌:-不喧哗、不乱丢垃圾;-不破坏公物,不随地乱涂乱画。

3.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尊敬师长,听从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学会爱护同学,关心朋友。

4.维护社会安宁:-不参与斗殴、欺凌等违法行为;-看到危险情况及时报警。

5.社会公益:-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法律基础知识1.宪法和法治:-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国家根本大法;-法治是国家的一种治理方式,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人格权利、财产权利等;-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3.刑法和民法:-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的法律体系;-民法是调整公民间财产权益关系的法律体系。

4.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享有特殊的权益和受到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5.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和遵循;-法制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四、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掌握法律常识:-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对于突发的法律问题,能够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分析和判断。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多。

下面是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一、国家和法律1.国家的概念和特征2.国家的组成和职能3.共和制和多党制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6.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7.法律的概念和特征9.法律的衡量标准和效力10.法律的保护对象和适用范围11.法律的生效和适用12.法律的事实和适用条件13.法律的权威和司法权力二、宪法和法律知识15.宪法的制定和修改16.宪法的职能和作用17.宪法的实施和保障18.宪法的权威和地位19.法律的内容和构成20.法律的种类和体系21.法律的地位和适用22.法律的法律效力三、法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3.法治的概念和特征24.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25.法治与行政指挥关系26.法治与行政效能关系27.法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28.法治与公平正义的关系29.法治与自由权利的关系30.法治与廉洁从政的关系31.法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32.法治与社会文明的关系34.法治与维护人民利益的关系四、国家机关和国家行政管理35.国家权力机关和职能36.议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7.行政机关和职能38.司法机关和职能39.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权40.地方政府和职能41.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和职能42.监察机关和职能43.审计机关和职能44.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和法定权力五、法律服务和调解45.法律援助和免费法律服务47.法律服务的特点和职能48.法律服务的适用范围49.法律调解和法律援助50.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义务和权利51.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程序和条件52.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效果和法律效力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3.公民的基本权利54.公民的基本义务55.公民的人格权利和民生权益5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参政权利57.公民的社会权益和文化权益58.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经济权益59.公民的权利保护制度和机构60.公民的基本义务和法律义务61.公民的道德和法律责任62.公民责任的实现和履行途径63.公民道德的法律意义和法律约束七、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64.法律意识的内涵和构成65.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66.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67.法律意识的法治观念68.法治观念的培养和提高69.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70.法治观念的价值和意义71.法治观念的实践和行动72.法治观念的社会化和法治化八、合理证据和证人证言73.合理证据的概念和特征74.合理证据的规则和标准75.合理证据的收集和使用76.合理证据的评价和认定77.证人证言的特点和效力79.证人证言的使役和审查80.证人证言的采信和质证81.证人证言的推定和排除九、法律责任和法律规制82.法律责任的基本观念和构成83.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形式84.过失和故意的区别和标准85.违法犯罪和违法行为的界限通过对这85个必背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对《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关键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中考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归纳中考道法,即道德与法治,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道德修养,还涉及到法律常识的普及。

以下是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道德修养1. 诚信:诚实守信是个人品德的基石,包括诚实做人、诚实做事、诚实学习等。

2. 尊重: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和劳动成果。

3. 责任:个人对社会、家庭、学校的责任,以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承担。

4. 公平:在社会交往中,公平对待他人,不偏不倚。

5. 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二、法律常识1. 宪法: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民法: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3. 刑法: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犯罪类型。

4. 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相关法律条款。

5. 交通安全法: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三、社会公德1. 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2. 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3. 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播正能量。

四、道德与法治的结合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2. 法治社会: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公民权利与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中考道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懂法律、负责任的公民。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部编版必备核心知识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部编版必备核心知识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部编版必备核心知识点一、道德伦理篇: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权威规范。

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但并不完全一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2.社会公德:包括礼貌待人、守时、守信等行为规范,通过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可以增进社会和谐。

3.家庭美德: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尊重,如孝顺父母、关心亲人等。

4.环境道德:提倡爱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

5.学习道德: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坚持诚实守信。

6.社会道德:强调公平正义,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反对不正当竞争和欺压弱小。

7.个人道德:讲究自我修养,要有好品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法律法规篇:1.法律的特点: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持续性以及约束性等特点。

2.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法律是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行为的法律文书。

3.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组织等权利,同时也有遵守法律、保护环境等义务。

4.犯罪与刑罚:犯罪是违法行为,刑罚是法律对犯罪行为的处罚。

5.婚姻家庭和继承权:婚姻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继承权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6.财产权与合同权:公民有财产权利,合同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买卖、租赁等交易的自由。

7.人身权利与人格权利:人身权利是人的生存、发展和尊严等基本权利,人格权利是指个人享有的人格自由和形象权利。

8.劳动权与合法权益: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用人单位应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9.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选择信仰、表达信仰的自由。

三、综合知识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发展战略和重大任务。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套国家基本价值观。

5.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目标。

初三政治学习指南:必要知识点

初三政治学习指南:必要知识点

初三政治学习指南:必要知识点
1. 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成立背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党员教育
3. 社会主义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挑战
-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
4.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 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和途径
5. 法治与社会公正
- 法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
-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 社会公正的实现和维护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和特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是初三政治学习中必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初三中考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

初三中考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

初三中考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一):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1、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4、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总体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描绘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蓝图:(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3)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4)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完善(5)对外更加开放6、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7、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请描述和谐中国的美好前景)9、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国家应该怎样做?(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现状,国家应该怎样做?)(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改革开放(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7)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

10、为了实现全面小康,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努力学习,掌握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2)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3)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1、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哪些?(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国家加强宏观调控(5)规范市场行为(6)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等。

12、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徐州),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1)努力学习,使自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团结(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4)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5))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6)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3、你身边还有哪些不和谐之音?(举例)乱丢垃圾、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乱排放污水、手机黄网等14、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会过时吗?为什么?)(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要艰苦奋斗(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一、道德常识1.道德的本质和作用: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规范,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道德的基本要求:守法、诚实、友善、公正、勤奋、团结、互助等。

3.道德自律:个人应该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纠正能力,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互相尊重、公平待人、诚实守信、容忍和善良。

二、法治常识1.法治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强调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

2.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组织原则、权力机构和公民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法律的作用和分类: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强制性规范,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基本权利,同时也应该履行税收、兵役等公民义务。

5.平等和公正原则:法律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司法机关要确保审判公正、平等对待。

6.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维护:公民应该遵守法律,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举报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7.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青少年应该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参与非法活动。

三、国家法律知识1.法律的起源和发展: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规范,现代法律发展为国家政权的法律规范。

2.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法律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订的,一般经过立法、公布、施行的过程。

3.法官和法院的职责:法官是司法机关的主要成员,负责审理案件,依法发表裁决;法院是审判机关,负责处理法律纠纷。

4.检察官和检察院的职责:检察官是监察机关的成员,负责执法监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负责刑事检察工作。

四、社会伦理知识1.社会公德:包括文明交往、爱护环境、保护公共财物、守时守法等,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稳定。

2.家庭伦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保持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初三道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道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道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中华文化1.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三、民族精神1. 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四、时代精神1. 时代精神的内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精神。

2. 时代精神的重要性:弘扬时代精神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体国家安全观1.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

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2. 国家安全包括的内容: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国家的社会稳定;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国家的生产有序进行等。

3. 国家安全工作的要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五目的、目标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任务、职责、作用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八特点、特征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中考道法必背知识点(全覆盖)

中考道法必背知识点(全覆盖)

中考道法必背知识点(全覆盖)第一部分必背知识点“基本、基础、基石”类1.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4.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8.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

9.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

10.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12.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13.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14.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

15.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

16.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

“核心”类1.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2.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九年级道法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道法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道法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道法必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掌握其基本要求,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宪法与法律: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定过程。

3. 权利与义务: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 法治社会: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要求,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掌握建设法治社会的途径和方法。

5.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方法和措施。

6. 国际交往: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往的重要性,掌握参与国际交往的技巧和规范。

7. 道德规范: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掌握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方法,学会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

8. 公民素养:了解公民素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理解如何提高公民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培养良好公民素养的技巧和策略。

9. 社会公德: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方法,学会在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

10. 家庭美德:了解家庭美德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掌握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方法,学会在家庭中践行家庭美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五目的、目标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任务、职责、作用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八特点、特征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6、我国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有何特点?九内涵、含义、定义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9、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机关、机构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一制度、原则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一)列举成就方面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1)表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战胜洪水、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等.2、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请例举出三个这样的事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二)分析原因方面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①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⑤实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 ⑥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 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 ⑧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和决策.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①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②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正确性. 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的战略、国策及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是完全正确的.7、制定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三)经验总结8、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9、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亳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四)学生实践活动10、青少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活动形式.举办改革开放成就图片、摄影展览;学习胡锦涛主席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请专家作相关的主题报告 ;召开主题班会,分组讨论、交流.11、调查途径:假如让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做一个调查,你采取哪些途径?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上网查找等.12、班级要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你可以按哪几个板块来展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或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13、结合所学知识,为武汉"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 .(或请你为当地政府怎样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提出合理建议).①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别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低耗能、重环保"的绿色企业③积极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贯彻"科技兴省"、"人才强省"战略④关注"三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素质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14、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做?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我们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