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易错、易混、常考知识点汇总(考前冲刺)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1. 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2. 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3. 燃烧和爆炸都是物理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 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5. 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 不可助燃但可燃。
6. 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燃烧。
8.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9. 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10. 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11. 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12. 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13. 食品和** 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 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14. 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
15. 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1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7. 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 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 等等。
18.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
19. 氧一般为-2 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 价(注意氢不是+2 价)。
20. 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21. 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2. 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23. 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020届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0届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性溶液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性溶液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的pH=7。
如:水、NaCl25.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020年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及总结【全国通用】
初中化学考前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符号3.微粒构成物质、元素组成物质:【地壳中前四位元素:氧—O、硅—Si、铝—Al、铁—Fe】分子、原子模型:—可能是CO;—可能是H2、O2;—CO2;—H2O。
微粒的性质:共同点:“小”、“动”、“间”。
【解释现象】【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变中可不可分】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湿衣服晾干(水的蒸发)、闻到花香等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大小会发生变化。
原子结构:4.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图A中,核电荷数为11,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1。
图A~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与D。
【元素种类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D 、E。
【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性不一定相同〗属于原子的是A、B、C;【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的是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的是E。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A,易得到电子的是B。
化学性质稳定的是C、D、E。
【8电子稳定结构】根据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相对原子质量,因为根据示意图无法确定中子数。
5.溶解度曲线:〖结合右图回答问题〗会画:【描点、连线】会查:30℃时A的溶解度为40g。
60℃时B的溶解度为30g。
会比较大小:0℃时溶解度A<B<C;t℃时溶解度A=B>C;30℃时溶解度A>B>C;……。
确定结晶方法:结晶A〖陡升型〗——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B〖缓升型〗——蒸发溶剂。
溶解度概念:“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质质量”溶解性表:含H+、K+、Na+、NH4+、NO3-的化合物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CaSO4、Ag2SO4微溶,其余都溶。
含CO32-的化合物中(NH4)2CO3、K2CO3、Na2CO3可溶,MgCO3微溶,其余不溶。
2020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1.人体代谢产生的CO2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血液PH 偏低.2.动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3.实验室制CO2一般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一般不能用稀H2SO4,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不能用浓硫酸或浓稀硝酸,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氧化性一般不能用Na2CO3,因为碳酸钠粉末反应剧烈,不易收集二氧化碳4.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不能用燃着的木条5.除去CO2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既能检验又能除去CO2的是足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6.除去CO2中的水用浓硫酸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生石灰)7.除去CO2中的HCl只能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8.除去CO2中的CO常用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且不可点燃9.除去CO中的CO2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10.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1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2.C O和CO2、O2和O3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生铁和钢不同的原因碳的含量不同Na(原子)和Na+(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和O不同的原因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H2SO4 和HCl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都含有H+(氢离子)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都含有OH--(氢氧根离子)13.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是:(或者说证明NaOH溶液变质的方法)(1)加酸:加稀盐酸,现象有气泡产生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加碱: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3)加盐:加氯化钙(或氯化钡或硝酸钙或硝酸钡)溶液,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的方法:(完成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CaCl2溶液,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中考冲刺、突击满分——初中化学易混易错知识归纳
中考冲刺、突击满分——初中化学易混易错知识归纳1、不是所有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如:铁是由由铁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2、原子不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只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氢原子除外)。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所有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3、Na和Na+属于同种元素(因为核电荷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
如:SO4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2)×4=-2。
5、两种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一般小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
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
6、H2SO4中的“H2”不表示一个氢分子,而是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7、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以是混合物。
如O2和O3的混合物。
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
如O2和H2的混合物。
8、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如H2SO4。
9、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如NH4NO3、NaOH、NaHCO3。
10、纯碱(Na2CO3)不是碱,是盐;盐不专指食盐,是一类化合物,大多不能食用,如:亚硝酸钠(NaNO2 )有毒。
11、一定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有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也可能有化合物生成。
如:2H2O2MnO22O + O2↑。
12、一定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也可能是分解反应,如2H2O 通电2H2↑+ O2↑,但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
13、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如:CO2+2NaOH==Na2CO3+H2O。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1.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2.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3.燃烧和爆炸都是物理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燃烧。
8.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9.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10.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1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12.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13.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14.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
15.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7.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
18.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
19.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
20.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2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23.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020年中考化学知识复习 易错易混点汇总
范文2020年中考化学知识复习易错易混点汇总1/ 11中考化学易错易混点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二、空气 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 不可助燃但可燃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三、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3/ 11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 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 1,而是比 1 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2、S02、Ti02 中均没有 02 分子 6.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 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 X 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 8 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 Ne 原子,也可能是 02-、F-、 Na+或 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 12.氧一般为-2 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 价(注意氢不是+2 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 13.氢一般为+1 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 NaH)中氢为-1 价 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5/ 11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附赠名人名言 1、有志者事竟成也。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汇总(中考必备知识)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汇总一、易错方程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2MgO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2O=2H2↑+O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5.实验室制取氧气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2020(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常见实验仪器的归类剖析(含解析)
常见实验仪器的归类剖析三脚架①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结物时,应先去吹;④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使酒精洒落在桌上燃烧,应立8. 其他仪器玻璃棒水槽温度计试管刷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锥形瓶例题1 (葫芦岛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量取液体B. 加热液体C. 滴加液体D. 点酒精灯解析:A. 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手持长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故B错误;C. 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错误;D. 不能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故D错误。
答案:A例题2 (本溪中考改编)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A B C D(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是。
(3)图C、D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
①如图C所示:在称量3g的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至天平平衡。
②如图D所示,量取47mL的水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1)给物质加热时,试管夹的用途是用来夹持试管;(2)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以免化学试剂腐蚀桌面或将杂质带入试剂瓶中使试剂不纯;(3)①因为右侧的砝码是错误的,所以应换用3g的游码,重新称量;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液体的体积大于实际所需液体的体积,即溶剂的量偏多了。
答案:(1)夹持试管(2)瓶塞正放(或瓶塞没有倒放)(3)①换用3g的游码,重新称量②偏大例题3 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
如果仅用一个20g的砝码称取19.5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②将20g砝码放在左盘③将20g砝码放在右盘④将游码拨至0.5g刻度处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A. ②④⑤B. ③④⑥C. ①③④⑥D. ①②④⑤解析: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当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时,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仅用20g的砝码称取19.5g的食盐,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将20g砝码放在左盘;将游码拨至0.5g刻度处;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部编版)2020(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1. 从变化的本质判断(1)定义与判断: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举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有: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
这些变化都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这些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重要特征通常是物质状态、形状、大小的变化①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注意①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②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③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物质表现实例物理性质通常是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通常是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例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胆矾研碎B. 纸张燃烧C. 汽油挥发D. 水变成水蒸气思路分析:A. 胆矾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 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C. 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 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例题2 (绥化)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 石蜡熔化氧气用于炼钢B. 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C. 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D. 干冰升华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思路分析:A. 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B. 纸张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氮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 铁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铜用于制电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良好的导电性;D. 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有哪些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有哪些化学虽然是理科偏向的学科,但是也是需要初中生动手记笔记的。
想要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什么。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CO2干冰二氧化碳CH4沼气天然气甲烷HCl盐酸氢氯酸CaCO3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Na2CO3纯碱苏打碳酸钠NaH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Cl食盐氯化钠CaO生石灰氧化钙Ca(OH)2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Hg水银汞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可溶性碱如NaOH反应烧煤造成降酸雨的原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举例否定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红褐色沉淀是:Fe(OH)3、蓝色沉淀通常是Cu(OH)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燃烧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或酒精燃烧。
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初三化学易错的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易错的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
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初三化学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一、化学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序号)逐个排列的。
具体来说,周期表的横向行称为周期,纵向列称为族。
周期表的构成是根据周期性规律排列的,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外层电子层,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这一点值得同学们特别注意,以免混淆或错误理解。
2.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规律。
根据这一规律,元素的周期性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同学们应该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元素的性质和行为。
3. 元素的性质和分类: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元素可以被归类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大类。
此外,元素还可按照其化合的形态和结构被归类为气体、液体、固体等。
同学们应该掌握元素的分类规律和性质,以便更好地理解元素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过程。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变化和重新排列。
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原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同学们应该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
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化学反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同学们应该了解各种类型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以便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和观察。
3. 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率:化学反应在进行过程中会达到动态平衡,这意味着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和反应速率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同学们应该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率规律,掌握反应的动态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020年中考化学易错、易混、常考知识点汇总(考前冲刺)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常考知识点汇总(考前冲刺)【材料】【常见物质颜色】红色固体:Cu ,Fe 2O 3 黑色固体:Fe ,CuO ,MnO 2,Fe 3O 4 蓝色溶液(铜离子) 浅绿色溶液(亚铁离子) 黄色溶液(铁离子)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根离子) 红褐色Fe(OH)3 浅绿色Fe(OH)2 蓝色Cu(OH)2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 2CO 3—纯碱、苏打 NaHCO 3—小苏打【除杂与鉴别】① 除水蒸气:浓流酸、碱石灰、无水硫酸铜(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 ② 除CO 2: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 2)、NaOH 溶液、碱石灰③ 除HCl 气体:AgNO 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石灰水、NaOH 溶液【金属与酸反应】等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量越多,金属越活泼曲线越陡;足量金属与等量酸反应:产生氢气量一样,越活泼曲线越陡【常见实验操作】(1) 手站到硫酸: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
(2) 手站到氢氧化钠:用大量凉水冲洗,再涂抹上硼酸溶液(3) 治疗胃酸过多:Al(OH)3或NaHCO 3【常见物质用途】工业除锈:硫酸 去油污:NaOH 波尔多液:Ca(OH)2和CuSO 4NaCl :作调味剂、防腐剂、融雪剂,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碳酸钠:工业制取烧碱,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碳酸钙:①大理石—作装饰、建筑材料 ②补钙剂【溶于水温度变化的典型物质】放热:CaO 、浓硫酸、NaOH 吸热:NH 4NO 3无明显现象:NaCl【易错点】(1) 煤的主要成分是C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2) H 2S 、Cl 2有毒,有刺激性气味(3) 探究CO 2性质的时候要写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看情况)无机材料金属材料 纯金属:铁、铜等 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等 有机高分 子材料 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天然纤维(羊毛、蚕丝、棉花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 热塑性(可以热修补):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热固性(不可热修补):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 合成纤维:尼龙、涤纶、腈纶等 合成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 鉴别 合成纤维:燃烧时先熔化,后燃烧,灰烬呈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 天然纤维 棉纤维:易燃烧,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灰烬呈灰黑色 羊毛纤维:燃烧时有火焰,有烧焦羽毛气味,灰烬带有光泽,燃烧残余物易压成粉末 复合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等【检查气密性】A:先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一、易错知识点
1、常用有机物名称:苯酚和邻苯二甲酸酯经常混淆,因为苯酚有甲
酸酯的意思,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苯酚是一种氢化物,化学式为
C6H5OH,而邻苯二甲酸酯是此类化合物的乙酸酯,化学结构为
C6H4(COOCH2CH3)2
2、物质的性质:氨水和重水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有水的性质,
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氨水的化学式为NH3·H2O,它的存在形式是溶液,具有特殊的气味,而重水的化学式为D2O,它是一种液体,但没有任何特
殊的气味。
3、介质特性:硫酸和硝酸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具有酸性特性,
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它在加热后升华分解,有
强酸性,而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它在加热后不会升华,有比硫酸更强
的酸性。
4、物质的分子量:氧化钠和氧化钾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是金属
氧化物,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它的分子量为61.98,而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2O,它的分子量为94.20。
1、溶液的特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是
溶液,但它们是不同的性质。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推荐)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名师精选必考知识点)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中子(0)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得e得e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20初三中考化学备考重点知识归纳
2020初三中考化学备考重点知识归纳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关于初三化学的重点知识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在中考的时候可以考取到一个更好的化学成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二、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1、氯化钠 (NaCl) :食盐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4、氧化钙(CaO):生石灰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7、氢氯酸(HCl):盐酸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10、甲烷 (CH4):沼气11、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14、汞(Hg):水银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 、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七、物质的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八、化学之最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九、有关不同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初中化学易混、易错点整理复习总结
初中化学易混易错知识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其他物质也叫“新物质”。
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相对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可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也可能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
2、化学变化中一定有伴随现象发生,但是出现化学变化的伴随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
3、原子弹爆炸、核裂变、核聚变等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
4、变化与性质:变化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性质是可能发生的变化或事情。
5、基本实验操作中的易错点(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慢慢竖立②未用完的实际不能放回原瓶(2)液体药品取用:①试管倾斜45°②标签朝向手心③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3)量筒使用:①俯视:读数>液体实际②仰视:液体实际>读数(4)滴管使用:①胶帽在上②悬空在试管口③不能平放或倒置④用完清洗(5)酒精灯使用:①燃着时禁止加酒精②禁止酒精灯互相引燃③灯帽盖灭④打碎失火后,用湿抹布扑灭(6)加热液体:①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②先预热③试管口不能对着人④烧完不能立即接触冷水(7)三不原则:不尝、不摸、不直接闻(8)闻气味:扇闻法,扇少量气体到鼻孔处闻气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分划分是按照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红磷测氧气含量的用量(2)体积五分之一是剩余的瓶体还是整个瓶。
(3)误差分析的方法与角度3、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4、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常考知识点汇总(考前冲刺)
【材料】
【常见物质颜色】
红色固体:Cu ,Fe 2O 3 黑色固体:Fe ,CuO ,MnO 2,Fe 3O 4 蓝色溶液(铜离子) 浅绿色溶液(亚铁离子) 黄色溶液(铁离子)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根离子) 红褐色Fe(OH)3 浅绿色Fe(OH)2 蓝色Cu(OH)2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 2CO 3—纯碱、苏打 NaHCO 3—小苏打
【除杂与鉴别】
① 除水蒸气:浓流酸、碱石灰、无水硫酸铜(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 ② 除CO 2: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 2)、NaOH 溶液、碱石灰
③ 除HCl 气体:AgNO 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石灰水、NaOH 溶液
【金属与酸反应】
等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量越多,金属越活泼曲线越陡;足量金属与等量酸反应:产生氢气量一样,越活泼曲线越陡
【常见实验操作】
(1) 手站到硫酸: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
5%碳酸氢钠溶液。
(2) 手站到氢氧化钠:用大量凉水冲洗,再涂抹上硼酸溶液
(3) 治疗胃酸过多:Al(OH)3或NaHCO 3
【常见物质用途】
工业除锈:硫酸 去油污:NaOH 波尔多液:Ca(OH)2和CuSO 4
NaCl :作调味剂、防腐剂、融雪剂,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碳酸钠:工业制取烧碱,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碳酸钙:①大理石—作装饰、建筑材料 ②补钙剂
【溶于水温度变化的典型物质】
放热:CaO 、浓硫酸、NaOH 吸热:NH 4NO 3
无明显现象:NaCl
【易错点】
(1) 煤的主要成分是C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
(2) H 2S 、Cl 2有毒,有刺激性气味
(3) 探究CO 2性质的时候要写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看情况)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纯金属:铁、铜等 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等 有机高分 子材料 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天然纤维(羊毛、蚕丝、棉花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 热塑性(可以热修补):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热固性(不可热修补):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 合成纤维:尼龙、涤纶、腈纶等 合成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 鉴别 合成纤维:燃烧时先熔化,后燃烧,灰烬呈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 天然纤维 棉纤维:易燃烧,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灰烬呈灰黑色 羊毛纤维:燃烧时有火焰,有烧焦羽毛气味,灰烬带有光泽,燃烧残余
物易压成粉末 复合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等
【检查气密性】
A:先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稍停
片刻,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
一段稳定的水柱。
B:先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长颈漏斗末
端浸入液面以下;再关闭止水夹,继续注水,观察到水不能向下流且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
C:关闭止水夹,将干燥管压入带有水的烧杯中,干燥管内液面低于烧杯内液体液面,且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的液面保持不变。
D:把水准管上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
【万能瓶的使用】
(1)排水集气:b进a出(2)测量气体体积:a进b出
【常见易错点】
(1)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约占空气质量的21%。
(×)(助燃性,用作助燃剂;体积分数)(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现象不能直接描述物质的名称!)(3)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是同种元素。
(×)(常见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如:H2O与Ne的质子数都是10,但不是同种元素,元素的定义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带电的微粒有离子,电子,质子)
(5)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组成的是混合物)(6)制取CO2的药品是CaCO3和HCl(×)(注意不能填化学式,因为混合物不能用化学式表示,应该是大理石和稀盐酸)
(7)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因为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8)石墨转变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因为石墨变成了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
(9)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的,所以所有原子核中一定含质子中子(×)(普通氢原子无中子)(10)稀硫酸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11)检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后熄灭。
(×)(可能是N2,应使用澄清石灰水检测)
(12)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如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
)
(13)盐和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盐和碱中的阳离子也可以是铵根,如NH4Cl、NH3·H2O)(14)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酸性,但不一定是酸)
(1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钙。
(×)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16)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则二氧化碳满。
(×)(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17)催化剂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有些是加快,有些是减慢)(18)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应该用锅盖盖灭)
(19)生铁中含碳量为2%~4.3%。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的含碳量为0.03%~2%)(20)玻璃钢、碳素陶瓷、石棉网、钢筋混凝土均属于复合材料。
(√)
(21)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K2CO3)混合施用。
(√)(会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2)铁、硒、钙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钙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
(23)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24)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均属于碳单质。
(×)(木炭、活性炭是混合物)
(25)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混合,PH=7。
(×)(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26)沉淀属于溶质的一部分(× )(沉淀不溶,不属于溶质)
常见沉淀:CaCO3,BaCO3,Ag2CO3,BaSO4,AgCl,Mg(OH)2,Cu(OH)2,Fe(OH)3
(27)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一定需要量筒(√)(但是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质)
(28)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
工业冶炼铁,红色固体变黑(√)
(29)可以用稀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只能用浓硫酸,且不能干燥NO2及碱性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