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2、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______。
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3、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______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4、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阁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_。
A.工农兵代表会议B.苏维埃代表大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6、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
A.唐玄宗B.唐太宗C.唐代宗D.唐中宗7、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
A.议会共和制B.委员合议制C.议行合一制D.责任内阁制8、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9、中国历史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神权政治色彩最浓烈的是__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1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_____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12、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______。
A.军机处B.枢密院C.兵部D.都督府13、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______A.治书侍御史B.御史大夫C.御史中丞D.殿中侍御史14、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15、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______。
2001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1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来源:中公教育 / 更新时间:2001-12-01 点击查看更多历年真题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说明这项测验共有六个部分,130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卡、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严禁折叠答题卡!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第二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0分钟)要求你依据常识作出判断。
请注意,似乎合理的答案可能有多种,你应选择最为合理的一个。
【例题】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解答: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三个理由都过分具体且似乎不应成为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足够理由,只有B选项所说的原因概括性强,而且更为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
请开始答题:1、E-mail邮件本质上是()。
A.一个文件B.一份传真C.一个电话D.一个电报2、下列作家不是法国人的是()。
A.都德B.莫泊桑C.雨果D.海涅3、人体患急性炎症时,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白细胞数可能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论述题及答案
1.分析中国奴隶制国家采用国家联盟形式的原因。
答:夏、商之所以采取国家联盟的组织形式,实行分权管理,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中国步人阶级社会伊始,就在形式上形成了一个“邦千里”的地域性大国,在其之内却囊括了成百上千诸侯与方国,这些方国实际上只是一些城郭及所属村落组成的小国,它们势孤力单,难以自保,需要有一个联合来保护自己。
但由于当时开发程度,交通状况、管理水平和能力都比较低下,无法对各邦国进行直接统治,建立起秦汉以后那种中央集权制国家,只能是在原有部落联盟的基础上,改变部落联盟的性质,组成君主国的松散的国家联盟。
2.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产生的途径与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答: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等级君主制国家,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之所以选择这一类型,必然有其经济、自然和政治原因。
(1)从经济环境看,中国不是在铁器时代而是在青铜时代步入阶级社会的,当时农业方面的工具仍主要使用木石之类,就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在这一工具水平阶段是不会产生国家的,但因黄河中下游土质松软、气候温和,使夏、商的农业水平达到了产生国家的条件。
但是,这种早熟的奴隶社会毕竟建立在很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商品经济不发达,旧氏族以自然经济为依托,发展了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模式,建立了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形式。
(2)从政治环境看,国家组织形式取决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结构。
就被统治阶级而言,被征服的部族奴隶主要是农业经济,由于人数多、聚族而居,不可能采取严密的控制。
再就统治阶级内部结构而言,因为中国奴隶制国家不是在激烈的阶级分化、破坏氏族制基础上建立,因此,统治阶级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王室成员,人数较少,所以也只能采取分封的或联盟形式进行间接统治。
3.分析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答: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从法理上讲,专制之意是将权力授予一人的治国方式,即国家的一切大事均有皇帝专决,所有的行政都对君主负责,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从外延上看都是地域辽阔的大帝国,凭君主一人之精力来日理万机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有“助理万机”的宰相的设置。
中国行政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春秋时期在社会关系变化方面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A. 王室衰微B. 自耕农产生C. 个体工商业者出现D. 卿大夫兴起答案:D2. 元朝皇帝卫士怯薛出身的官员位重量大,占总量的()A. 30%B. 20%C. 10%D. 5%答案:C3. 西汉成帝时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其根本意义是()A. 架空相权B. 分散相权C. 提高丞相的地位D. 加强皇权答案:D4. 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提出“精兵简政”建议的是()A. 张闻天B. 林伯渠C. 刘少奇D. 李鼎铭答案:D5. 明代中央机构中,负责收纳奏章的是()A. 司礼监B. 内阁C. 通政司D. 翰林院答案:C6.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院长的选任机关是()A. 国民政府B. 军事委员会C.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D. 国民党中央常委会答案:C7. 清代排在政府机关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的是()A. 都察院B. 军机处C. 内务府D. 宗人府答案:D8. 元朝科举选士率很低,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文官总人数的()A. 1%B. 2%C. 3%D. 4%答案:D9. 行政三联制开始推行的时间是()A. 1939年B. 1940年C. 1941年D. 1938年答案:B10. “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A. 国民政府B. 总统府C. 国民大会D. 军事委员会答案:C11. 考试院院长须经总统提名后,()同意后任命。
A. 行政院B. 监察院C. 司法院D. 立法院答案:B12. 1914年,在袁世凯颁布的《省官制》中,把民政长改为()A. 省长B. 巡按使C. 督办D. 巡阅使答案:B13. 五代时期,与地方藩镇势力猖獗的同时,中央政府也在采取措施来克服这种分裂倾向,其中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性的举措是()A. 充实禁军的力量B. 移换节度使C. 将方镇改为防御州、刺史州D. 以亲王、宰相等遥领节度使以控制地方军权答案:A14. 辽代重臣退休后仍参与朝政,其形式是()A. 参与决策会议B. 监督行政执行C. 弹劾不法官吏D. 接受皇帝的决策咨询答案:D15. 唐代前期负责草诏拟旨的中枢机构官员是()A. 中书令B. 执政事笔C. 中书舍人D. 翰林学士答案:C16. 清政府在台湾设省的时间是()A. 1883年B. 1884年C. 1885年D. 1886年答案:B17. 工农民主政权采取的管理体制是()A. 议行合一B. 委员制C. 议院制D. 协商制答案:A18. 明朝内阁票拟制度开始于()A. 太祖B. 成祖C. 英宗D. 神宗答案:C19. 金朝对退休官员的待遇规定是()A. 五品以上给原俸禄的50%B. 五品以上给原俸禄的70%C. 五品以上给原俸禄的30%D. 五品以上给原俸禄的10%答案:A20. 抗战开始后,为统一党政军的指挥,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重要的行政机构是()A. 国民大会B. 国防最高委员会C. 立法院D. 行政院答案:B21. 工农民主政权是工农劳动阶级的政权,它的管理体制是()A. 行合一B. 议行分开C. 三权分立D. 三权合一答案:A22. 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体制,是参照()的总统制模式而建立起来的。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A. 郡县B. 州县C. 道府D. 行省答案:B3. 明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阁D. 六部答案:C4.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A. 县B. 州C. 府D. 道答案:A5. 以下哪个朝代没有实行郡县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时期,全国划分为三十六____。
答案:郡2.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州、郡、____。
答案:县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____。
答案:尚书省4.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____。
答案:行省制5.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
答案: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郡县制。
答案: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始于秦朝,后被汉朝继承和发展。
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郡下又设县。
郡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 简述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明朝的内阁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内阁由皇帝亲自选拔的文官组成,主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起草诏书,参与决策。
内阁成员没有固定的官衔,但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能左右朝政。
内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郡县制到州县制,再到行省制的过程。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州县制的实行,进一步细化了地方行政区划,使得地方管理更加精细化。
2001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第⼀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封建社会地⽅政府⾏政体制的变⾰主要是基于()A.中央集权与地⽅割据的⽭盾B.皇权与相权的⽭盾C.君主与领主的⽭盾D.地⽅豪强与当地政府的⽭盾 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长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举荐制D.考任制 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A.⼈头B.等级C.⽥亩D.宗族 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A.三公宰相制B.四岳制C.内阁制D.六部制 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和提升官吏的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A.九品中正制B.停年格制C.任期制D.门阀制 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A.曹操B.诸葛亮C.刘备D.孙权 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A.吏、监、户、兵、刑、⼯B.吏、户、礼、兵、刑、⼯C.兵、刑、禄、⼯、礼、寺D.刑、吏、户、寺、监、⼯ 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决策⼤权,并拥有军务⽅⾯执⾏权的中枢机构是()A.三司使B.军巡院C.中书门下D.枢密院 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A.中书舍⼈B.翰林学⼠C.尚书省D.御史台 10.元代⾏政机关是()A.枢密院B.宣政院C.尚书省D.中书省 11.⾦代在⼥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政单位是()A.投下军州B.达鲁花⾚C.猛安谋克D.五京道 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民进⾏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A.六科B.⼚卫C.都察院D.⼗三道 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宗开元⼗⼀年,政事堂改称()A.中书门下B.正厅C.内阁D.枢密院 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机构是()A.提刑按察使司B.都指挥使司C.承宣布政使司D.都总管司 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A.考满B.京察C.磨勘D.⼤计 16.清政府的“预备⽴宪”开始于()A.设⽴外务部B.“厘定官制”C.设⽴学部D.设⽴商部 17.⼴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政机关是()A.国民政府委员会B.总统府C.总理府D.国务会议 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是()A.国务院B.参议院C.临时⼤总统D.内务总长 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A.罚款B.降级C.开除D.警告 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考试机关是()A.典试委员会B.试务处C.考试委员会D.考试院 21.1938年3⽉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的“民意机关”是()A.国防委员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国民⼤会 22.1949年1⽉1⽇,南京政府为了整顿⽇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公务员任⽤法》、《公务员俸级法》和()A.《公务员叙级条例》B.《公务⼈员升等考试法》C.《公务员考绩法》D.《公务员服务法》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的⽅式是()A.选举制B.委任制C.聘任制D.推荐制 24.1942年9⽉1⽇,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抗⽇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抗⽇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A.⼀元化B.⼆元化C.委员会制D.合议制 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集中于()A.国务院B.政务院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五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多项选择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多项选择题及答案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
A.侯国B.王国C.属国D.侨州郡县E.左郡县【答案】BDE【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三种:王国、侨州郡县、左郡县。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27.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取()。
A.保甲制B.里甲制C.乡老人制D.里社制E.土司制【答案】BC【解析】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取乡老人制和里甲制并行的统治方法。
【考点】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28.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
A.质问B.弹劾C.查办D.纠举E.建议【答案】ABCE【解析】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临时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四种:质问、弹劾、查办、建议。
【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2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县以下“民意机关”有()。
A.市民大会B.乡(镇)代表会C.区民大会D.甲民大会E.保民大会【答案】BDE【解析】县以下“民意机关”有乡代表会、保民大会和甲民大会。
【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30.抗战期间,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主要任用方式有()。
A.选举制B.简任制C.委任制D.转任制E.聘任制【答案】ACE【解析】抗战期间,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主要任用方式有选举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方式。
【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
200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0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32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君主与领主的矛盾D.地方豪强与当地政府的矛盾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
举荐制D。
考任制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 )A.人头B。
等级 C.田亩D。
宗族4。
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 )A.三公宰相制B。
四岳制C。
内阁制D。
六部制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 )A。
九品中正制 B.停年格制 C.任期制D。
门阀制6。
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 D.孙权7。
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A。
吏、监、户、兵、刑、工 B.吏、户、礼、兵、刑、工C。
兵、刑、禄、工、礼、寺D。
刑、吏、户、寺、监、工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A.三司使B.军巡院C。
中书门下 D.枢密院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A.中书舍人B.翰林学士C。
尚书省D。
御史台10。
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A.枢密院B。
宣政院C。
尚书省 D.中书省11。
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A。
投下军州 B.达鲁花赤 C.猛安谋克 D.五京道12。
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A.六科B.厂卫C。
都察院 D.十三道13。
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 )A.中书门下B。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1-----------------------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说明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30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卡、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严禁折叠答题卡!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12001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页(共30 页)----------------------- 2-----------------------第二部分常识判断(共20 题,参考时限10 分钟)要求你依据常识作出判断。
请注意,似乎合理的答案可能有多种,你应选择最为合理的一个。
【例题】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解答: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 三个理由都过分具体且似乎不应成为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足够理由,只有B 选项所说的原因概括性强,而且更为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
请开始答题:1.E-mail 邮件本质上是()。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全面确立于( C )A.夏商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西周时期诸侯间直接拜访的礼仪形式是( B )A.朝会B.聘问C.巡守D.联络3.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D )A.能力B.军功C.财富D.血统4.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C )A.尉B.史C.相D.司5.战国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A )A.御史C.长吏D.里正6.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采用( B )对地方郡守长官的考察时采用“上计”A.“上计”形式B.“秋冬集课”形式C.“开科取士”形式D.“京察”形式7.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称为( B )A.节度使B.军镇C.郡D.左郡县8.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为( B )A.左郡县B.羁縻府州C.理藩院D.土司府9.西周时期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 C )A.《诰》B.《命》C.《誓》D.《简》10.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 A )A.行省B.道C.市11.明朝百官联名上疏,领衔为首的通常是( A )A.吏部尚书B.户部尚书C.礼部尚书D.兵部尚书1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却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B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3.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B )A.内阁责任制B.议会监督制C.总统限任制D.国务总理制14.1914年5月袁世凯的“新约法”颁布前,北京政府法定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B )A.总统府B.国务院C.审计院D.参政院15.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 C )A.行政院B.军事委员会C.国民党中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6.1948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 A )A.总统府B.国民大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 B )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都实行首长负责制A.首长负责制B.合议制C.分权制衡制D.有限集权制18.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选举制和( A )苏区选拔任用主要是选举和委任A.委任制B.考任制C.聘任制D.荐任制19.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 D )A.中共委员会B.政府委员会C.行政会D.参议会20.1948年11月以后,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临时性、过渡性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D )A.军政委员会B.人民行政委员会C.中共地方分局D.军事管制委员会21.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 A )A.夏、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22.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构是( B)A.参谋本部B.临时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府D.国务会议2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始于( C )A.戊戌变法B.编制宪法C.厘定官制D.成立责任内阁24.我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B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军事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D.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矛盾25.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D )A.行政院B.考试院C.司法院D.立法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行政史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8)
中国行政史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8)(1/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______A.尚书省B.御史台C.中书省D.门下省下一题(2/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魏晋时期,三省权力逐渐上升,它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的权力,这三个方面是______A.咨询、决策、执行B.咨询、执行、反馈C.决策、执行、封驳D.决策、反馈、执行上一题下一题(3/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中国历史上流传的“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说法发生在______A.五代B.南朝C.宋朝D.北朝上一题下一题(4/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______A.御史台B.尚书台C.中书省D.门下机构上一题下一题(5/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行政权与监察权的相互分离,最早出现于______A.秦B.汉C.南北朝D.隋上一题下一题(6/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6题东汉末年,曹操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身、门第,甚至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这一选官原则被称为______A.世卿世禄B.重用家臣C.唯才是举D.门阀取士上一题下一题(7/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7题南北朝时期开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北魏规定地方官任职为______A.十年B.五年C.六年D.三年上一题下一题(8/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8题南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设置______一职,其具有监察官员的性质,但终未形成制度。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三公九卿”制度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3. 下列哪部法律文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行政法的成熟?A. 《唐律疏议》B. 《明律》C. 《大清律例》D. 《宋刑统》答案:A4.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全国官员的机构是?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答案:D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行政法规是?A. 《大清会典》B. 《大清律例》C. 《钦定宪法大纲》D. 《临时约法》答案:D6.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首次设立的行政机构是?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检察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7.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西藏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则?A. 地域完整性B. 经济互补性C. 民族自治D. 政治统一性答案:C9.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行政效率B. 减少政府开支C. 防止腐败D. 增强政府公信力答案:A10. “简政放权”是中国行政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政府干预B. 增加政府收入C. 扩大政府权力D. 限制公民自由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A. 郡B. 县C. 州D. 道答案:ABCD12. 唐朝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哪些?A. 尚书省B. 门下省C. 中书省D. 御史台答案:ABCD13.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下哪些措施属于行政改革的内容?A. 土地改革B. 精简机构C.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答案:BCD14. 下列哪些是中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原则C. 效率原则D. 责任原则答案:ABCD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A. 政府职能转变B.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C. 公务员制度改革D. 国有企业改革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2.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3.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4.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5.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代表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6.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A. 郡B. 县C. 镇D. 府8.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9. 明朝洪武年间,中央政府设立的监察机构是:A. 御史台B. 东厂C. 西厂D. 都察院10. 清朝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主要体现在:A. 增设行省B. 撤销行省C. 增设州县D. 撤销州县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A. 郡B. 县C. 州D. 府1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A. 御史台B. 东厂C. 西厂D. 都察院1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措施:A. 增设郡县B. 撤销郡县C. 增设行省D. 撤销行省1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A. 强化中央权力B. 削弱地方权力C. 地方自治D. 地方分权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秦朝的郡县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
()17. 唐朝的州县制是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形式。
()18. 明朝的都察院是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
10月自测试题和答案:中国行政史(网友版本)
10月自测试题和答案:中国行政史(网友版本)中国行政史:1-5CCBDA 6-10DCBDC 11-15CBBDD 16-20CBACC21-24DABA25.BC26.ABCDE27.AC28.ABC29.AE30.DE31.世卿世禄制:是指商周以来按照宗法血缘关系的亲疏实行分封,且父死子继,世代为官,并世代受禄的制度。
32.世选世选特权的家族中按照某些标准挑选一个合格的人来继承某一官职和爵位。
它是契丹族及其他游牧族出生的官吏主要入仕途径33.封驳制度的建立来自于政治实,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
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
34.百日维新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35.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争时期与特殊政治时期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管理方式和临时行政单位,其通过派出军事机构而对某部门或地域进行有效的军事管制与行政管理。
36.皇权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权、司法权、仲裁权、行政决策权、人事任免权、军事指挥权、祭祀权、征税权、派驻使节与宣战权等37.一、科举制:二、国子监学生直接出仕:三、举荐制:四、恩荫制:五、赀选制:六、吏道:38.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给制;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
39.国民党的“训政”: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训政纲领》。
中国行政史试题
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皇权和______的矛盾是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
2.隋唐时期为加强中央控制,在州(郡)之上设置了一个行政层级______作为监察区。
3.宋代二府三司制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与______。
4.为了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元代在路之上设立了一级行政区划______,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5.明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______制度,任命当地上层分子为土官进行间接统治。
6.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新增设了一个中央机构是______。
7.1901年,清政府“新政”,将总理衙门改为______,并列六部之首。
8.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的省军政府体制极不统一,比较典型的内阁制省政府以______为代表。
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是适应战争需要,设立______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关。
10.战后南京政府在任官考试制度方面的重要变化是强调了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都必须通过______才能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1分)1.中国古代的王位继承制从禅让转变为王子继承,始于( )A.夏B.商C.周D.汉2.春秋时期,以家臣为核心的官僚制开始取代原本以血统作为选拔官吏主要标准的( )A.客卿制B.强卿制C.世卿制D.列卿制3.下列各项选官制度中汉朝时尚未出现的有( )A.察举B.征辟C.博士弟子D.科举4.行政权与监察权的相互分离,最早出现于( )A.秦B.汉C.南北朝D.隋5.唐朝时遇到重大疑难案件,要组成三司审理,三司指的是大理寺、御史台和( )A.吏部B.刑部C.户部D.兵部6.唐代的行政运行已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制定了国家的基本法称为( )A.律B.令C.格D.式7.宋代定期勘验官员簿历文状以定升迁的制度称( )A.上计B.考满C.考课D.磨勘8.谏院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关,其设置始于( )A.隋B.唐C.宋D.明9.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 )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10.明朝时期对任职官员三年一考,三考为满的考核制度是( )A.上计B.考满C.批红D.票拟11.在科举考试中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始于( )A.宋B.元C.明D.清12.清朝时期宦官基本处于严格管理之下,这要归功于它设立了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 )A.宗人府B.内务府C.司礼监D.鸿胪寺13.清朝规定政府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以获得官职,这种制度叫( )A.荫叙B.荐举C.捐纳D.吏道14.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曾准备设立一个中央行政司法机构叫( )A.审计院B.行政裁判院C.弼德院D.咨议局15.下列机构中,充任南京临时政府军事指挥机关的是( )A.总统府秘书处B.陆军部C.海军部D.大元帅大本营16.将城市行政区划细分为区、坊、闾、邻,始于( )A.南京国民政府B.抗日民主政权C.战后国民政府D.大解放区政权17.按照行政三联制的运行构想,国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个负责制定计划的机构( )A.军事委员长侍从室B.国防最高委员会C.中央设计局D.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18.194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退休法》规定,命令退休的年龄是( )A.65岁B.60岁C.55岁D.70岁19.在国民政府五院行政体制中,掌理任用、升迁、级俸、退休等人事管理权力的是( )A.行政院B.监察院C.立法院D.考试院20.抗日民主政权中对政府进行法定监督的是( )A.各界代表会B.参议会C.人民监察院D.民主党派21.1948年11月,中共中央规定:在城市解放之后实行军事管制的初期,党和政权领导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好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B.政治协商会议C.群众团体D.各界代表会三、双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中国行政史》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2010年1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B2.C3.B4.B5.A6.B7.D8.B9.A10.D11.A12.B 13.A14A15.D16.C 17.D 18.B 19.D 20.B21.B 22.C 23.C 24.A25.A二、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CD2.CD3.ABCD4.ACDE5.ABC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世卿世禄制见P3232.六部见p9033.保甲制见p19734.超责任内阁见p28935.区公署见p32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
见P2737.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见P75-7638.简述明清两代督抚的区别。
见P319439.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
见P216-21740.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执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有哪些? 见P394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对后世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
见P40-4142.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见P3752009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C2.D3.C4.B5.A6.D7.A8.C9.D 10.B11.C 12.B 13.A14C 15.D16.A17.D 18.D 19.B 20.C21.C 22.B 23.A24.B 25.A二、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2. DE3.ACD4. DE5. BC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北面官制 (见P132)32.世选(见P137)33.巡狩(见P29)34.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见P324)35.行政三联制(见P34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A.礼乐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2.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A.侍御史B.丞相司直C.御史中丞D.司隶校尉3.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A.单一制B.乡遂制C.郡县制D.宗法制4.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殿中侍御史D.诒书侍御史5.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B.令C.律D.式6.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一般称为()A.专职宰相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二府三司制7.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A.御史台B.谏院C.枢密院D.都察院8.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9.清代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A.内三院B.翰林院C.军机处D.文馆10.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开始的机构是()A.同文馆B.总理衙门C.总税务司D.巡警部11.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仿“责任内阁”,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B.咨议局C.弼德院D.行政裁判院12.1917年9月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A.伍廷芳B.孙中山C.唐继尧D.陆容廷13.北洋军阀于1918年组成“安福国会”,其操纵者是()A.皖系军阀B.直系军阀C.奉系军阀D.直系和奉系军阀14.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性质是()A.省级地方军事机关B.省级地方监察机关C.省政府的派出机关D.省以下的一级地方政府15.抗战期间,作为国民政府行政决策参谋系统的是()A.中央设计局B.国防最高委员会C.军事委员会D.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16.1947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行政决策体制为()A.委员合议制B.总统制C.内阁制D.混合制1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采取的决策方式为()A.独任制B.首长负责制C.议行合一制D.合议制18.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时进行的考核称为()A.即时考核B.定期考核C.平时考核D.临时考核19.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A.下级评定B.民主鉴定C.自我鉴定D.上级决定20.西周时,诸侯间直接拜访的沟通方式被称为()A.聘问B.朝觐C.朝会D.循行21.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系统的监察法规是()A.设立宪台格例B.察司体察等例C.六条问事D.唐六典22.隋代奉旨巡行郡县的监察官是()A.司隶台官员B.谒者台官员C.御史台官员D.肃政台官员23.中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A.审议会B.预算委员会C.调查统计处D.政治计划委员会24.与抗战期间相比,标志着战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建立了()A.退休制度B.升等考试制度C.惩戒制度D.辞职制度25.东汉时,实际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是()A.尚书台B.中书省C.少府D.御史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4年秋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秋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
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3、抗战前,国民政府统一管理地方人事的是()。
A.监察院B.中央党部C.行政院D.考试院4、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B.通政司C.文书房D.司礼监5、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6、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7、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______。
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8、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______。
A.保荐B.举荐C.甄别D.甄用9、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总管国家财政事务的是______。
A.门下省B.户部C.三司D.枢密院10、1917年12月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
A.市B.署C.府D.道11、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B.通政司C.文书房D.司礼监1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13、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______。
A.贫民大会B.各界座谈会C.各界代表会D.临时参议会14、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15、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自考:文科版》
【年(卷),期】2002(000)008
【总页数】2页(P19-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4
【相关文献】
1.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 [J],
2.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 [J],
3.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 [J],
4.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J],
5.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10月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32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君主与领主的矛盾D.地方豪强与当地政府的矛盾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举荐制D.考任制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 )A.人头B.等级C.田亩D.宗族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 )A.三公宰相制B.四岳制C.内阁制D.六部制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 )A.九品中正制B.停年格制C.任期制D.门阀制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 )A.曹操B.诸葛亮C.刘备D.孙权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 )A.吏、监、户、兵、刑、工B.吏、户、礼、兵、刑、工C.兵、刑、禄、工、礼、寺D.刑、吏、户、寺、监、工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 )A.三司使B.军巡院C.中书门下D.枢密院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 )A.中书舍人B.翰林学士C.尚书省D.御史台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 )A.枢密院B.宣政院C.尚书省D.中书省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 )A.投下军州B.达鲁花赤C.猛安谋克D.五京道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 )A.六科B.厂卫C.都察院D.十三道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 )A.中书门下B.正厅C.内阁D.枢密院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 )A.提刑按察使司B.都指挥使司C.承宣布政使司D.都总管司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 )A.考满B.京察C.磨勘D.大计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 )A.设立外务部B."厘定官制"C.设立学部D.设立商部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国民政府委员会B.总统府C.总理府D.国务会议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 )A.国务院B.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D.内务总长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 )A.罚款B.降级C.开除D.警告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 )A.典试委员会B.试务处C.考试委员会D.考试院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国民大会22.1949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 )A.《公务员叙级条例》B.《公务人员升等考试法》C.《公务员考绩法》D.《公务员服务法》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 )A.选举制B.委任制C.聘任制D.推荐制24.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 )A.一元化B.二元化C.委员会制D.合议制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 )A.国务院B.政务院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中国奴隶制时代行政管理的特色主要体现为( )A.强烈的神权色彩B.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E.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2.春秋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包括( )A.田税B.徭役C.人头税D.军赋E.丁税3.金代金世宗以前,女真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有( )A.科举B.世选C.军功能D.荫补E.入幕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的新的行政监督形式有( )A.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B.立法机关的监督C.司法机关的监督D.审计机关的监督E.舆论的监督5.1947年4月,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它与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的不同之处有( )A.扩大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职权B.吸引部分国民党以外人士参加C.实行总统负责制D.试行行政院负责制E.成为真正代表民意的政府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内外服制2.宗主督护制3.乡老人制4.百日维新5.临时执政府四、简答题(用简明文字回答下列问题,不要求展开分析。
每小题6分,共30分)1.秦汉管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灵活方式?2.简述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
3.简述宋代决策会议的基本形式。
4.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体系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5.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执行的主要经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析清朝官员选拔制度的多样性和完备性。
2.试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A2.A3.C4.A5.B6.A7.B8.D9.B 10.D11.C 12.B 13.A 14.C 15.B16.B 17.A 18.C 19.B 20.D21.B 22.C 23.A 24.A 25.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E2.AD3.BCD4.BCD5.ABD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商王朝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指诸侯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宗主督护制是北魏在入据中原的过程中,面对各地豪强聚众结坞自保,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坞主为宗主督护,让他们行使基层行政职能的基层行政管理制度。
3.乡老人制是明代对乡村管理所采取的一种统治方法,"老人"由州、县地方官吏在每一乡挑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协助地方官吏统治广大乡村,负责教化乡民和处理乡民的诉讼事务,只有重大案件才诉诸官府。
4.在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双重威胁下,加之日本改革成功的影响,光绪皇帝决定采纳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改革建议,推行变法运动。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5.临时执政府是张作霖、冯玉祥在直系军阀政府垮台后,于1924年推出已无军事实力的段祺瑞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组成的临时政府。
中央行政机构由临时总执政、国务员和国务会议组成。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
(2)在南方归附地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轨制管理模式。
(3)对内属迁人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
(4)汉政府对北部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派出"持节领护官"。
2.(1)确定了三公官不再兼任政府职务的原则。
隋文帝正式规定三公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并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且尽量不以公官授人。
(2)确定了三省之间的分权方式。
隋文帝将魏晋以来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诏令、门下省掌封驳的分工确定下来,将三省长官均列为宰相,并确定尚书省总署督省为"政本之地"。
3.(1)例行常朝。
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
(2)便殿议政。
是皇帝在便殿召见宰相、枢密史等中枢官员商议军国大事的一种会议形式。
(3)临时朝议。
是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讨、向大臣征求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
4.(1)决策的权力中心-国防最高委员会。
(2)决策的技术系统-中央设计局。
(3)决策的参谋系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5.(1)设立政务会议,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保证各项行政决策的正确执行。
(2)赋予行政首长以较大的权力,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结合起来。
(3)适当扩大下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实行逐级负责制。
(4)实施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清政府通过以下各种方式选拔官员:(1)科举。
这是清政府选拔、补充官员的重要渠道,也是汉族士大夫走上仕途的最主要途径。
(2)学校。
清朝学校的目的一是备科举,二是为举贡。
科举与学校都是入仕正途。
(3)荐举和捐纳。
清朝中叶以后通过荐举和捐纳涌入官场的日益增多,被称为异途出身。
(4)世职和荫叙。
(5)吏道。
即吏员入仕,清朝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即可出任官员。
2.(1)旧的管理体制已经崩坏,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自19世纪60年代始,清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原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
甲午战争后,伴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旧的行政体制又得到较大范围的改革。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在行政体制、行政管理的方法、思想、原则方面又有新的发展。
(2)新的社会因素逐步壮大,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行政体制方面,自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国家行政机构从名称到职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六部的废除、三权分立、五权宪法的思想对行政管理的发展影响巨大。
在施政过程中,延续了几千年的寡头决策体制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委员合议制;在人事行政方面,科举制废除、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制度出台,标志着人事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