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8.1日本教案2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1日本教案湘教版
-与日本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新闻报道等)
-日本文化、传统习俗的图片和图表
-如Google Scholar、CNKI等)
4.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问题解答
-课堂提问
-角色扮演
-互动式地图探索
-制作思维导图或概念图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点,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日本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日本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书籍推荐:
-《日本地理概说》: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以及人口、城市、经济等人文特征,适合进一步深入了解日本的学生阅读。
-《日本的环境问题》:分析了日本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有助于学生了解日本的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
答案:日本的地理环境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日本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为其渔业发展和海上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虽然不利于农业发展,但为日本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此外,日本还可以就近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和能源,出口产品到世界各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日本地域狭小,自然资源有限,因此日本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高效利用资源,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模式。
七年级地理下册《8.1 日本》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1 日本》教学设计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1节《日本》的内容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概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大部分学生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全面了解日本的各个方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信息。
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2.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阅读: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等基本信息。
2.图片展示: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日本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源,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等基本信息。
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
同时,向学生介绍日本的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日本的地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讨论等方式回答。
检查学生对日本的基本了解程度。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的经济这么发达?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以及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1日本 教案2
8.1.1日本教学基本信息课题8.1.1日本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 年级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难点:运用资料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初步掌握学习区域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的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明确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了解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运用资料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培养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学会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归纳新课导入展示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日本动漫作品,从学生熟悉的东西引出日本。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预习导学强调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关系。
日本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今天我们来了解与日本有关的地理知识。
这节课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环境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探究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提示自然环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本节课首先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
探究一:日本的位置和范围日本的地理位置展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了解日本的半球位置教师指导:日本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读图探究:给出日本附近海域的具体地图,引导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的临海,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观察完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政区范围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岛屿名称。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③ ________;④ ________。
(2)写图中甲、乙代表的海洋名称。
甲 ________;乙_________。
(3)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国家名称。
湘教版七下地理8.1日本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8.1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8.1日本教学设计2,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亚洲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日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了解日本,培养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亚洲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表面的信息,如富士山、樱花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更多关于日本的知识,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培养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日本的地理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的富士山、樱花等图片,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呈现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让学生对日本的地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8.1日本教案湘教版
第一节日本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新课导人:“东亚岛国”部分可由学生读图引入。
根据教材P.96活动题,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屿组成,通过比较,了解到本州是最大的岛屿。
可由学生用颜色笔在地图上勾画或让学生上讲台指示挂图找地名,“多山的地形”部分可分下列步骤:1.在七年级上册的“六大板块示意图”上找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找出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位置。
补充日本国的两个别称:“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
最后在图3—l上找出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温湿的气候”部分可用纬度相近的东京和北京的气温、降水资料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东京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丰沛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因此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在教法上,可向学生出示统计数据并让学生计算气温年较差,计算两地年降水量差。
或者投影自行设计的东京和北京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并辅之以学生读图——计算——得出结论。
最后补充说明: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东西融合的文化”部分参照我国隋唐时历史,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表明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
“发达的经济”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可按以下步骤讲述:1.讲述日本经济概况。
强调其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的比例和世界排名,强调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经济为什么能迅速恢复,如此发达?附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比例和世界排名:2.承转:日本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国,更重要的是国内铁矿、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非常贫乏,工业原料、燃料非常缺乏,大量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教案2课时
日本教案(1)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地形、地貌特点。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气候特征教学过程:师:一提到日本,同学们头脑里蹦出来的词汇是什么呢?生:······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去了解日本。
活动一:1、该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所处的温度带是?(通过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该国的领土构成、首都是?3、日本的邻国有?活动二:小组合作:读图8-1,归纳出日本的地形特征?小结:日本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大多集中在岛屿的中部,主要沿海一带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师:从书上我们可以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但为什么日本会多火山地震呢?同学们来看看ppt上的图片,日本位于什么板块和什么板块的边界?生:太平洋和亚欧板块小结:日本位于太平洋和亚欧板块的边界,所以地质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日本因此有“火山之国、地震之邦”的别称。
过渡: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
其中富士山不仅是日本最高的山峰,而且还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和PPT上的文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富士山顶为什么常年积雪?生:富士山的海拔有3776米高,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
过渡: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春季,去观赏樱花,对于日本国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而且日本樱花,也是世界闻名,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请同学们看图8-3,樱花开花的时间是不是不太一样?活动三:小组合作读图8—3,说出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
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思考其中的原因。
(可从纬度位置的角度思考)小结: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推迟,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日本教案 (新版)湘教版
日本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共分6个小标题,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再加上“日本与外来文化”、“日本的渔业”、“日本的交通运输业”等补充资料,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节教材前4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第5个小标题内容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第6个小标题内容介绍了日本的主要城市,也是对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补充说明。
本节教材的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和文字四大部分。
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日本港口的分布及世界最长的津轻海峡青函隧道,较全面地对日本各地理要素进行了定位。
l幅统计图表说明日本地狭人稠的人口和面积特点;8幅景观图配合课文和活动题,从扩展知识面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的风光、文化、建筑和经济;文字部分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渔业、交通运输业)状况提供了资料。
补充部分与课文互为照应,相得益彰。
教学提纲(板书)一、东亚岛国1、位置及领土组成2、首都、民族、语言二、多山的地形1、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2、火山地震频繁三、温湿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东西融合的文化五、发达的经济1、发展经济的条件:2.经济特征: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3.发达的工业(1)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原因)(2)工业中心:大阪、横滨、名古屋、名古屋、北九州4.发达的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六、主要城市[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征难点:日本发达的经济[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板图:日本地形图,富士山景观图片,东京、北京气候资料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展示“富士山”风光图片,提问:刚才我们欣赏的这幅美丽图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名胜?(引入日本)一、东亚岛国1、对照预习提纲,学生预先教材2、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日本的位置,学生上台指出:并提问:你能从海陆位置的角度说明日本的位置特征吗?(教师小结: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3、学生观察教材“日本地形图”,找出日本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纬度,提问:从五带的位置看,日本唯一什么带?4、创设情景:家住北京的小明计划暑假到日本旅游,计划乘火车去日本,这个计划行得通吗?为什么?(强调日本的位置特征:岛国)5、提问:日本周围有哪些海洋?领土主要由哪些岛屿组成?有哪些哥海相望的邻国?6、学生上台指出日本周围的海洋和四大岛屿,周围的邻国,师生共同熟悉并强调:日本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濑户内海,津轻海峡的位置,中国也是日本的邻国(过渡)刚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谁来介绍一下日本的首都,民族,语言7、指“日本地形图”讲述:由于日本的领土是有许多岛屿和半岛组成,所以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有利于形成很多优良的海湾和天然良港,这为日本发展经济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说课稿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说课稿2课时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这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材料,分析日本的地理特点,并能够用语言进行表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材料,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地理环境独特、经济发展先进的国家,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地理环境的尊重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并能够用语言进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日本的地理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日本的地理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日本是一个岛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3.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分析日本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理解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湍急。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1 日本2-湘教版
日本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思路:播放具有代表性图片,导入新课日本,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来。
读图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的设计,不仅在课堂上丰富了学生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和学习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法,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记住日本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首都。
知道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特点。
2、知道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
学会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掌握一些最基本应对地震的自保常识,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东京和北京的气候特点,分析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从而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方法,辅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探讨等过程,体会用图学习的方法,形成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教材分析:日本是在学习了大洲、地区后,学习国家地理的开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学习这节时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分析概括一个国家的一般方法。
从教材内容来看,全节共分6个小标题,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组成,这几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国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
日本本节教材需要用三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讲述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学情分析: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
但对于区域地理,他们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前几课有所了解,仍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2
《日本》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2.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单分析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3.能根据地图和材料,分析说明日本气候特点和成因。
4.根据日本的自然条件,说出日本日本是怎样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用实例说明日本贸易的特点。
5.举例说明东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的主要城市二、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能结合日本的国情及相关资料,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及向外发展生产与销售基地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如何对人类产生影响。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理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日本的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1.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2.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课前准备多媒体、各种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几组图片:樱花、富士山、和服,这是哪个国家的图片?(板书:第一节日本)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1.东亚岛国——日本的位置范围出示图片:世界地图,找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经纬度位置:30°N-46°N,130°-150°E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板书:一、东亚岛国:位置及领土组成)2.出示日本地图:说出组成日本的四个岛屿,找出日本周边的国家,日本濒临的海洋等地理事物。
3.多山的地形出示图片:日本地形图,指出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找到日本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平原;总结日本地形特点: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少平原。
最高山是富士山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海岸线长,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日本多火山地震。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日本(第1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日本》(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通过读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日本的岛国地形及多火山地震。
(3)日本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国家自然地理的学习方法,防震减灾的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富士山、樱花、和服提问: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明确:图片反映的是日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这个国家。
二、新课学习(一)东亚岛国(1)地理位置读图说一说日本地理位置的特征。
(学生读图回答)明确:日本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
东临太平洋,西北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
首都是东京。
活动1:1.找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其中哪一个面积最大?(学生读图找图回答问题)明确:四个大岛中,本州岛最大。
(2)领土组成明确: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8万千米2。
活动1:2.找出太平洋、日本海、东京湾、濑户内海、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富士山和关东平原。
(学生读图找图)读图观察:日本的海岸线是平直的还是弯曲的?这对日本有什么影响?(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明确:日本海岸线曲折,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二)多山的地形提问:读图说一说日本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明确: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日本导学案2 (新版)湘教版
8.1.2 日本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日本的经济特点。
2.根据资料说出日本的民族、宗教、语言及文化特点。
3.举例说出日本与其它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预习重点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日本的经济特点。
举例说出日本与其它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达标练习一、高度发达的经济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2. 日本__________贫乏,工业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市场。
对外贸易主要面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欧洲各国。
3.日本耕地面积_____________,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重视___________和水利发展,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水平高。
4. 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___________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二、东西方融合的文化古代日本受____________影响很大。
在近现代,__________广泛影响到日本社会,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
当代日本文化既保留有东方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___ 特色。
三、人口与主要城市1.日本居民绝大部分为___________族,通用日语,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
2. 日本首都___________地处___________南端、东京湾西北岸,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 多万。
3.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日本较大的城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滨、神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2 日本
七年级下册.举例说出日本与其它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预习导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足,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和文化特点,这
,国家深受创伤,
在图上找出日本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想一想,日本工业为什么大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教师指导:
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①劳动力素质较高
②便于排放污染物
③多优良港湾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大量出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日本的文化和我国有着很多的相像之处,当然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本是我国的近邻,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日本,近距离感受日本。
任何区域的学习,都需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入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狭小,但经济很强大,希望同学们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情况。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学中要注意方法规律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