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浅谈
世界文化的进步发展趋势
世界文化的进步发展趋势
世界文化的进步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和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
这种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2. 文化创新和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音乐、电影、时尚等领域经常发生跨文化的融合,为世界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3. 文化普及和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极快,各种文化产品和知识可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这使得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逐渐消除了文化之间的隔阂,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4.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世界各地也越来越重视保护和传承本土的传统文化。
这种趋势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发展。
5. 文化关注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利用文化和艺术来触动人们的心灵,传达社会正义和人权的价值观。
这种文化与社会问题的结合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也使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影响力。
总体来说,世界文化的进步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融合性、传播性和社会关怀的特点,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是促使这些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保护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方面也愈发重视。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新趋势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新趋势在文化日益为世界各国重视、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综合竞争力一部分的情况下,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国际都市文化,必须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作出判断和分析,这是我国一些大城市融入世界、建设国际文化都市的世界文化新背景。
全球化与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实践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拓展,以跨时空的交往、跨时空的实践,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实践方式的全球化。
全球化不是单个人、单个地区、单个民族、单个国家的行动,而是全球无数个人、无数个单位、无数个民族、无数种制度在全球经济与社会交流和交往实践中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多元性、多维性、多层性,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从本质上折射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全球化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人类文化的新繁荣,也使我国都市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抉择。
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高技术化经济全球化已经对中国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进程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国际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人家里,可能有美国的电脑、日本电视机、德国电话、意大利冰箱、韩国的空调;喝可乐、吃肯德基、品咖啡,成为城市新的饮食习惯;看外国片、听外国流行歌曲、欣赏交响音乐会和芭蕾舞或职业篮球赛……这一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
但你是否想过,中国市民生活和习惯国际化的背后是什么?实际上是以高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高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表现为利润高、竞争力强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形成。
“高技术”含量的背后是“高文化”,“高文化”的实质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智商、高品味、高消费的需求在文化上的反映,进而刺激“高技术”的开发以满足“高文化”的需求。
怎样认识和把握当今的国际战略形势
2002级北京班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战略学》讲稿怎样认识和把握当今的国际战略形势(一)时代,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
在《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中,至少有26次使用了“时代”一词。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讲到“时代前列”、“时代精神”、“时代发展”、“时代特点”、“时代的主题”、“时代的潮流”等等的,共有15处之多。
时代问题从总体上规定和制约着我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战略和基本政策。
因此,认识和把握国际战略形势,首先就要对时代问题有一个清醒和科学的认识。
从什么角度界定和把握时代主题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地分析形势、确定任务、划分营垒、制定战略、拟定政策、规定部署的客观依据和必要前提。
在时代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作出过一些重要的论断。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称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列宁对时代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划分过时代,提出过“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资本家议会制度时代和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制度时代”等等重要的概念。
所有这些,对于当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80年代中期,邓小平敏锐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从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出发,邓小平进而提出了解决国际问题的一系列大思路、大政策,对于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国内政策,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那时以来,理论界对时代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讨论。
绝大多数同志都赞同邓小平的论断。
但也有些同志提出疑问:界定时代为什么不从阶级矛盾和社会制度入手?为什么不坚持帝国主义崩溃和社会主义胜利这样的论断?对此,需要从思维方法和世界实际两个方面加以澄清。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了中国面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和精神追求。
文化自信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
一、机遇在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推广,为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力量,增强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和发展土壤。
二、挑战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遭遇了新的议题,其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其独特性,势必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国际传播渠道的不畅。
尽管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但国际传播渠道和手段依然有待提升,如何有效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需要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文化关系中不断寻求平衡。
三、对策针对新时代文化自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应对。
我们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与文化,使之为当代社会所接受,从而构建起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石。
我们应当重视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当代中国文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推广当代中国文化有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
加强对国际传播渠道的建设和利用也是一项重要的对策。
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国际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手段,有效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文化自信形势与政策论文
文化自信形势与政策论文
题目:文化自信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蓬勃发展,文化自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论文将探讨国家文化自信的形势与政策,分析其对国家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
首先,本文将讨论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
然后,探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文化自信的形势与挑战,如全球化对文化自信的冲击以及文化输出与接受的平衡问题。
接下来,本文将分析国家文化自信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国内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创新与创意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等。
最后,本文将总结文化自信形势与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自信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自信、国家发展、国际影响力、全球化、软实力
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
2.1 文化自信的定义与解读
2.2 文化自信的内涵与要素分析
第三章国家文化自信的形势与挑战
3.1 全球化对文化自信的冲击
3.2 文化输出与接受的平衡问题
3.3 其他形势与挑战
第四章国家文化自信的政策措施
4.1 加强国内文化建设
4.2 推动文化创新与创意产业发展
4.3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4.4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五章文化自信形势与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5.1 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5.2 对国际影响力的影响
5.3 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自信的建议。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新时代文化自信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不仅要为国家的文化自信进行加强和提升,更要直面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使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继续前行的强大引擎。
一、机遇:国际文化交流的加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融和融合也成为了必然趋势。
这种趋势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绝佳的机遇,让更多国家和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就,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对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鼓励中国文化机构和公司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开展更多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对外文化输出,推广中国文化符号和价值观,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挑战:文化输出的非理性消费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大量的外国文化作品涌入中国市场,对本土文化产生了一定冲击。
加之一些人对国外文化的偏好和追捧,导致国内一些优秀的文化作品不被人们重视和欣赏。
对策:保护和推广优秀本土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心。
加强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鼓励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和评价国外文化作品,培养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心。
三、机遇: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内容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互联网给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广泛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使得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受益。
对策: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文化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大对互联网文化平台的支持和引导,培育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加强对网络文化的规范管理,保护公共文化利益,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四、挑战:文化自信的延续与创新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担当,更是对当代文明的积极对接和创新。
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合当代文明成果,实现文化自信的延续与创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浅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浅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当今世界正存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体质大变革、格局大调整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每年大约以8%作业的速度在增长,致使一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处散播“中国威胁论”,抗议说中国军事透明度不高,一旦中国在军事上的军费增加,就说中国在搞武器大规模生产,准备收复钓鱼岛、收复台湾了,每次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小摩擦,美国元首就立即访问该国家或地区,在那里煽风点火。
中国的确在压抑中生存者······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
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而世界形势对中国形势的影响也大概包含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政治军事方面,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的飞速发展,对美国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为了继续巩固统治世界的霸权主义地位,美国在中国的周边不遗余力制造事端与麻烦,为得就是搬弄事非,颠倒黑白,在中国的周边先惹起战火,再想办法把战火烧向中国内地,这其实也是资本主义国家黔驴技穷的最后反抗,不希望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壮大,否则就是对美欧国家一直倡导的民主,人权及新自由经济模式的一种自我践踏.兄弟们,擦亮眼睛,识破老美的阴谋!在经济反面,刚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市场信心普遍动摇,大宗原材料价格起伏跌宕、世界经济增速下降;欧元区以及欧盟的主要大国,拯救危机无良方,前景叵测;尽管最近美国、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固,缺乏近期复苏的可持续性。
浅谈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外交战略新思想
浅谈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外交战略新思想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通信132班姓名:王睿学号:201300402042 这个学期开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让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当前我国与国际的战略形势,当前国际形势异常复杂多变,多极化、全球化与信息化量变累积和加速效应凸显,中国与世界关系日益紧密,当代大学生应把握时代脉搏,为促进我国与全球经济发展付诸切实有效的行动。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
总体来看,国际上以美、日、俄、中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
一直以来,中国在处理外交事务上一直坚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稳定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的战略稳定的基本理念,并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努力分析其发展特点,努力为我国外交战略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虽然世界总体和平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安全威胁更趋于复杂多样。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的国际战略应着眼于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全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同时对国际格局、体系和各国发展道路理念以及战略也带来深远影响。
国际体系变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所提升,中国一枝独秀,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
中美关系是我国运筹大国关系的重点,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又是与我国长期打交道的主要对象,美国的战略走向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关乎我国战略全局。
近年来,美国实力地位虽因“一场危机和两场战争”受到削弱,但其在经济、军事、科技和教育等方面仍拥有最大优势。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是维护和延长我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条件。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三、科技成果在文化发展中的运用,带来了文化发 展的技术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发展的市场化、产 业化,形成了国际文化市场。
五、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科技文化迅猛发展,在 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 锋”、“先导”、“火车 头”的作用。
2、文化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 人、提升人的素质、开发人力 资源的基本途径,其基础性、 先导性作用日益显著。
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实现教育的综合化、多样化、个性化、终 身化、大众化和国际化。
3、民族精神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灵魂和核 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激励、鼓舞、凝聚、 整合的重要作用。
4、先进的观念、理论文化,是号召、动员、激发、 引导人民为实现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强 大思想动力。
5、文化的力量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动力;文 化自身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 的巨大力量。
当代世界,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相互汇合, 形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潮流。
“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高智慧、高技术、高文化 的时代”,文化力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 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一种同政治手段、经济实力 和军事威胁等“硬权力”相对应的、对当今国际关 系产生重大影响的“软权力”.
季羡林: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 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 梵文、巴利文专家.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亨廷顿 Samuel P. Huntington 第一部分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二部分 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第三部分 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第四部分 文明的冲突 第五部分 文明的未来
当代世界 文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文化在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大为增强,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 的重要因素。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ppt课件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亨廷顿 Samuel P. Huntington 第一部分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二部分 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第三部分 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第四部分 文明的冲突 第五部分 文明的未来
17
三、科技成果在文化发展中的运用,带来了文化发 展的技术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
18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发展的市场化、产 业化,形成了国际文化市场。
19
五、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20
21
13
二、与经济的全球化相呼应,各国、各民族文 化的发展日益走向开放化、多元化。
14
1982年 墨西哥 世界文化大会:
文化是对话,是交流思想和经验,是对其它价值观 念和传统的鉴赏;文化将在孤立中消亡.
15
“中西文化互补论”:
季羡林: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 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 梵文、巴利文专家.
8
4、先进的观念、理论文化,是号召、动员、激发、 引导人民为实现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强 大思想动力。
9
5、文化的力量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动力;文 化自身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 的巨大力量。
10
当代世界,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相互汇合, 形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潮流。
当代世界 文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
一、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文化在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大为增强,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 的重要因素。
1、文化的现代化 2、文化力
2
文化的现代化: 观念的理性化,知识的科学化,教育的普及化,信 息传播的社会化、科技化,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产业 化、市场化。
3
全球的文化发展趋势
全球的文化发展趋势
全球的文化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化和多元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人们从各个角度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这导致了更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
2. 技术的影响:科技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创新。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文化内容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同时,技术还催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和创作方式,如虚拟现实、电子音乐等。
3.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文化表达形式反映了对自然环境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关注。
4. 城市化和都市文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文化正成为全球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的多样性和繁荣催生了独特的都市文化,包括音乐、时尚、建筑等。
5. 文化交融和混合: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
混合文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加剧,如跨文化婚姻、全球流行音乐的影响等。
6. 文化保护与传承:尽管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下,许多传统文化面临威胁,但保护和传承文化仍然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强了对自身文
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以确保其价值和独特性能得以传承。
综上所述,全球的文化发展趋势是多元化、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混合交融和文化保护与传承。
这些趋势共同塑造了当今全球文化的面貌。
文化在当代的世界地位和作用
文化在当代的世界地位和作用文化在当代世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在国家间的竞争和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以下是对文化在当代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详细分析:1. 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核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这些传统和价值观对于民族认同至关重要。
通过共享文化价值观念、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凝聚力的纽带。
2.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文化产业包括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旅游观光等,这些领域的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就业增长和地方经济发展。
3. 文化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文化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推动国家间的合作。
通过文化交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历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增强互信和合作。
4. 文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土壤:科技创新需要丰厚的文化土壤,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感和动力。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5. 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而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可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之,文化在当代世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
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文化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和传承中国文化。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文化也正走向世界,被世界各地的人民所熟知和喜爱。
一、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现状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年来,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电影、电视剧、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中国武术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得到了更多的传播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
2. 中国文化输出的方式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文化输出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例如,通过海外华人、留学生和游客的传播,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和传播;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中国文化也能够更加快速地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在这种方式下,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使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3. 中国文化在“软实力”上的提升中国文化的走向国际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输出”,更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有影响力,给中国赢得了许多国际声誉和支持。
通过文化扩张,中国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发展趋势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发展趋势也是多样化的,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促进了经济贸易合作,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将会在更广泛的地区和范围内推广。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软实力与硬实力 互相渗透,构成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图 景。
二、与经济的全球化相呼应,各国、各民族文 化的发展日益走向开放化、多元化。
1982年 墨西哥 世界文化大会:
文化是对话,是交流思想和经验,是对其它价值观 念和传统的鉴补论”:
当代世界 文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文化在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大为增强,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 的重要因素。
1、文化的现代化
2、文化力
文化的现代化:
观念的理性化,知识的科学化,教育的普及化,信 息传播的社会化、科技化,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产业 化、市场化。
文化力:指综合国力中的精神、文化力量,它表现 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其核 心是素质的提高和人创造性的发挥。
4、先进的观念、理论文化,是号召、动员、激发、 引导人民为实现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强 大思想动力。
5、文化的力量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动力;文 化自身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 的巨大力量。
当代世界,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相互汇合, 形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潮流。
“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高智慧、高技术、高文化 的时代”,文化力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 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一种同政治手段、经济实力 和军事威胁等“硬权力”相对应的、对当今国际关 系产生重大影响的“软权力”.
三、科技成果在文化发展中的运用,带来了文化发 展的技术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发展的市场化、产 业化,形成了国际文化市场。
五、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季羡林: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 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 梵文、巴利文专家.
新时代下的文化格局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下的文化格局与发展趋势一、文化格局的演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化的普及,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中,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改变。
以往由国家文化所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逐渐被多种文化交汇、多元互动的“文化交流”所替代。
这种文化的交流并不给我们带来平等,而是使得文化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
为了更好地分析新时代下文化的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将文化格局划分为全球性、地域性和本土性三个层面,分别进行探讨。
1. 全球性文化格局的崛起在全球化大势下,文化格局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全球性文化的崛起。
全球化带来的一大特点是信息化,由此全球流行文化已逐渐突破国界,嬉笑怒骂之间渐渐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符码,并慢慢演化出了具有全球化特色的“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是指在大规模传播下,受到大众群体欣赏和需求的文化艺术形式。
是一种受到全球范围瞩目的文化形态,顺应全球化潮流而出现的。
其中,美国的流行文化被视为最成功的示范和代表,因为它在全球文化中的传播对其他国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电影、音乐、动漫等。
2. 地域性文化格局的多元发展由全球化的舞台呈现出多元文化,地域性的文化格局便出现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地域性文化库萃如山塞海,形形色色,既有受历史和地域影响得到保护和传承的现代文化、民俗文化,也有各地个别甚至是个人创作的创新文化。
甚至还有些文化是经过不断的本土化,已经到了互相交融的程度。
东亚、南亚、中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为地域性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本土性文化格局的自我发展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大环境下,本土文化在经历了全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后,逐渐焕发出耀眼的生机。
本土文化是传统形态吸纳现代元素、对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社会历程的反思、解构和重建后的产物,是具有强烈民族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文化体系。
其文化内容、文化题材、文化风格、文化形式,都是直接关联到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命运和民族精神世界的。
世界文化的趋势
世界文化的趋势世界文化的趋势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话题,涉及到历史、社会、经济、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世界文化经历了许多巨大的转变和创新,这些变化是由各种因素所驱动的。
以下是对世界文化趋势的探讨,详细说明目前正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
首先,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变革的最重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贸易和文化交流愈益频繁。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变得越来越模糊,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接受度也大大提高。
大量的移民、留学和旅游活动使得各国的人口变得更加多元化,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形态。
其次,科技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可以轻松地了解和参与全球的文化活动。
这种全球化的数字化趋势也给艺术和创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和创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展示和推广自己的作品,同时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观众和受众的关注和赞赏。
第三,多元化和文化混合是当前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
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事实上,正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更加重视本土文化的特色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融。
这种多元化和文化混合的趋势反映在艺术、音乐、电影、食物和时尚等方面,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风格不断出现,各种文化元素交织在一起,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另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可持续旅游、环保艺术、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式逐渐兴起。
人们开始反思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的行为,倡导低碳生活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这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趋势不仅影响了艺术和娱乐产业,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平等也是当前世界文化的重要课题。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对文化资源的获得不再受限。
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繁荣,科技的突飞猛进,加上文化思想的活跃,促使当代世界文化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建筑师与理论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许多新的建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使当代的建筑文化呈现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错综复杂的壮丽画面,里面编织着科技的成就、高度的人情化思想、生态环境意识以及传统文化与创新思潮等等。
如果将这些特点的趋向概括起来,可以看出技术、理论、场能、生态四个方面因素对建筑创作起的重要作用。
一.先进技术的全球化趋向建筑的发展永远离不开物质技术的作用,当代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新设计方法、新施工方法等都为建筑的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这种科技条件下多种多样的建筑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具有时代特色的技术美学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90年代,我们可以从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仿生建筑等类型中看到新的科技创造的体现。
如:1997年西萨·佩里设计的吉隆坡双塔大厦,不仅是塔高最高,而且造型还吸收了伊斯兰光塔的曲线外形,表现了标新立异与地域风情,更反映了先进技术的巨大潜力;1992年在挪威哈默尔建成的冬奥会滑冰馆,建筑师采用了轻型木结构网架体系,最大跨度达100m,每根木架都经过特殊化学处理,其表面涂有防火和耐蚀性涂料,以提高结构的持久性;1994年在法国里昂落成的机场铁路东站可谓放生结构的杰作,仿照飞鸟展翅的结构形体,不仅是有轻盈和美感,而且也展示了新技术的有机性与全球性。
出现各种学派与理论—古典复兴派、新现代派(简洁派、前卫派、新表现派)结构派、高级派、生态派、仿生派。
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行为建筑学……新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二.建筑理论的多元化倾向当代错综复杂的建筑文化必然导致建筑理论和多元化倾向。
建筑师在激烈的市场中不断标新立异,于是各种学派和理论不断出现,这些流派中,许多代表人物已成为近些年来普利策奖的获得者,标志着社会日益重视地区建筑文化的创新和进一步发扬现代建筑的科学成就。
世界各国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融合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指南。
在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与文化碰撞,呈现出一种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格局。
本文将从文化融合的现状、文化碰撞的实践、以及文化融合的未来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文化融合的现状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化的普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相互交织。
全球范围内,人们通过移民、旅游、学习、传媒等方式,不断接触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从而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大融合。
首先,各国的文化传统在互动中发生改变。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很多文化都被跨越界限,相互流淌和交汇,这就促进了各国文化之间的融合。
像中华文化中的“四书五经”在传播至日韩时,就融合了当地文化的一些元素,以适应当地受众的需求,创造出了“朝鲜版四书五经”、“日本版四书五经”等版本。
这也说明,文化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两种或多种文化堆叠起来,而是在互动中动态地塑造新文化。
其次,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活动趋于多元化和丰富化。
在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各种艺术形式和创意手段都受到了全球的关注,许多国家都推广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产业输出。
比如日本的“动漫”文化、韩国的“韩流”文化、美国的流行音乐等等,都得到了全球的喜爱和追捧。
同时,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更加多样化,除了常规的书籍、电影、音乐、电视等流行的文化产物外,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化活动和非遗项目的交流也日渐频繁。
二、文化碰撞的实践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不能一味地积极看待文化交流带来的一切,而且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和看法。
首先,文化的碰撞往往会带来文化自信心的下降。
当诸多文化之间不断混杂和融合时,文化的边界就会在模糊,很多时候人们无法明确自己属于哪种文化、哪种社会结构和概念。
这就给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带来了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失落、迷茫,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或传统就产生了怀疑或抵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浅谈浦启华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国家在判断自身的文化安全状态,制定国家的文化安全战略时,不能不对当今世界的文化战略态势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什么是文化战略态势呢?文化战略态势就是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强弱对比、战略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那么,当前的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是什么呢?一、当今世界的文化战略格局所谓的世界文化战略格局,就是世界各文化体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
人有强弱之分,国家的文化也有强弱之分,有强势文化,也有弱势文化。
各国文化实力对比的结果就形成了世界文化战略格局。
那么,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格局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说明白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所谓的强势文化就是一种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处于世界文化发展前列的文化。
其特征是,这种文化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大量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水平处于世界中心地位,其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地位,并因此受到人们的推崇,其大众文化受到世界范围的追捧,文化产品广泛畅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处于积极进取态势,对其他文化形成一种强大的竞争压力的文化就是强势文化。
反之,则是弱势文化。
人类文化的这种特征或现状可能令许多人心中很不痛快,但这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一至两个文化个体作为强势文化而处于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中心地位。
有人据此计算出一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波周期,也叫基督周期,即每一千年为一个周期,每一周期内都有一两个强势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的人类文明中心是东方大河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公元461前11世纪-前5世纪的人类文明中心是古希腊文化与古代中国文化;公元前5世纪-5世纪的人类文明中心是古代中国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公元5世纪-16世纪的人类文明中心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公元16世纪-20世纪的人类文明中心先后是意、英、法、德与美国等国的文化,这些国家的文化通常被统称为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它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许多遗产。
①当今世界的文化已经进入了几大强势折冲樽俎的时代,这几大强势文化间力量对比的消长兴衰决定了整个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起伏跌荡。
这几大文化中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其特征的伊斯兰文化,当然还有印度文化、俄罗斯文化等。
每一个文化内部又会有实力不等的次文化。
比如西方文化内部就有美国文化、欧洲文化等的区别;东方文化内部则有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等不同。
客观地说,当今世界几大强势文化并立以及其内部次文化交错的战略态势决定了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多元化。
而在此多元文化格局中,就其人口规模、经济实力、文化历史等种种综合因素考虑,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挺立在世界文化格局的最核心位置,未来世界文化格局的性质变化将取决于这两大文化的发展结果。
目前,世界各文化体力量对比的结果是,西方文化也即资本主义文化占据了世界文化格局最核心的位置,它是当今世界最强势的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最强大的力量中心,具有左右世界文化战略格局基本结构的实力。
如果我们非常理智地分析当今世界各文化体之间的力量对比,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一现实。
那么,西方文化或者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究竟强在何处呢?西方文化的强势最关键地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在世界文化中的先进地位。
客观地说,源于近代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的确是人类文化的巨大的进步。
尽管西方本身在实践这些价值观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尽管我们坚持人类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必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尽管我们反对西方将这些价值观作为大棒不时地敲打发展中国家,但我们必须承认,就其本源的意义而言,“自由”、“民主”、人权的精神内涵和本质的确是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是值得推崇和效法的先进的价值观。
我们与西方在这类问题上的争论不应该是要不要民主、自由和人权,而是如何实现它。
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还表现在它的其他丰富的文化成果上。
首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占据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
仅就美国来说,它是目前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它的科技投①参见程超泽:《走出山坳的中国》,海天出版社1995年,第72-73页。
462入最多,科研成果最多,这一点仅看一看每一年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者国籍分布就可见分晓。
其次,在语言上,目前,英语特别是美式英语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国际贸易、科学、航空、旅游、大众音乐等方面的公共语言,英语还是目前计算机的编辑语言,国际互联网上,80%的信息是英语信息。
再次,美国和西方的大众文化占据着该领域的国际垄断地位。
人们可以穿着美国的牛仔裤、抽着美国的万宝路香烟、喝着可口可乐、吃着麦当劳、肯特鸡、看着好莱坞的影片、听着美国的摇滚乐,唱着美国的流行歌曲。
最后,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美英两国占据着世界文化传播领域的统治地位。
美国的CNN是独家全球性新闻电视台,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和路透社与法国的法新社一起号称世界四大通讯社。
美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是世界性刊物,美国之音、BBC的播音范围波及世界绝大部分地区。
从战略上看,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强势表现在它在世界文化交流中采取了积极进攻的战略态势。
这种积极进攻的战略态势从17世纪就开始了,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17世纪时,英国完成了工业大革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并走上全球殖民扩张道路,英军坚船所到之处,消灭的不仅仅是当地人民的血肉之躯,也消灭了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英军的利炮炸毁的不仅仅是当地的要塞城防,也是当地的文化防线。
不说别的,就说英语从一种岛国语言成为全球语言,其之所以如此,最初靠的就是英国的殖民扩张。
20世纪英国的国势虽然衰弱了,但是其早先的殖民地、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后裔的美国继承了大英帝国的遗产,其中包括对外文化传播。
与大英帝国相比,美国传播文化的手段更强硬、更灵活。
为了在美国本土取得文化的绝对统治,那些从欧洲来到新大陆组成美国的白人们,几乎杀尽了北美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
美国接替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之后,继续以铁血手段在世界各地打打杀杀,并在一片打杀声中把美国的文化输往世界各地。
当然,与大英帝国相比,美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国际政治的形势也不同,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势不可挡,美国再靠武力扩散文化已经不完全行得通了。
所以,在不放弃使用武力推行文化的同时,美国更多地运用自己的科技、经济优势,依靠科技交流和国际贸易等手段传播美国文化。
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的卡特政府开始,美国加强了所谓的“人权”外交,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在全世界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
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直接引出的一个问题是西方文化的既有地位会不会无限期地维持下去,或者象西方某些学者欢呼的那样西方文化已经终结了历史,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顶峰了呢?恐怕也不尽然。
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看,人类文明中心是不断变化的,可谓“三十年河去,三十年河西”。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西方文化的463领先地位不过四五百年的时间,而美国文化的强势地位充其量也只有数十年的时间。
谁也不敢保证美国和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能够永远保持不变。
或者更加确切地说,其他民族文化的地位会永远不能崛起,且取得至少与美国文化平起平坐的地位,或者干脆取代美国文化的地位。
实际上,与美国和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超强地位相比,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地复兴和壮大中,它们已经处于世界文化格局中的第二阶梯。
如果西方文化是超强文化的话,那么,这些国家的文化可被视为一种次强文化,它们取得与美国文化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平起平坐的地位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当然,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
从目前的实力对比和发展势头看,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和西方文化仍会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强势文化。
这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实。
所以,未来的若干年内,世界文化的战略态势将表现为西方文化和其他即将崛起的文化之间为争夺文化的强势地位而激烈较量的格局。
作为这种较量的表征,西方文化将继续力保目前世界文化战略态势中文化传播和影响扩散的单向势头,即西方文化单向流入非西方世界,以稳定美国和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战略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而其他崛起中的文化则将竭力加快自身文化的崛起进程,从而使自己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在此同时,积聚足以与西方文化相抗衡的实力,成为新的强势文化。
二、当今世界文化的战略现实当今世界仍然面临着一个既有文化间合作和互补又有文明间冲突的战略现实。
而且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都在以更大的规模,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
就合作而言,人类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可谓规模空前。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得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达到了空前快速和紧密的程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不同文化体间的交流得以在瞬间实时完成。
在今天,世界各国的任何文化上的新成就可以立即为全世界不同文化体间的人民所共享;在今天,法国巴黎的大街上可以有中国的花车表演,埃菲尔铁塔甚至可以为庆祝中国的春节而全身挂红,在中国的古老的皇家宫殿——故宫,人们可以欣赏到由中国导演执导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当中国的各大电影院里高大强悍的美国荧屏超人端着超级武器疯狂扫射展现西方精神的绝杀意念时,美国电影院里精悍矫捷的中国侠客正手持宝剑优雅着演绎着东方侠义道的超凡境界;在今天,人类可以共享现代科技的一切发明创造和由此带来的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互联网虽是美国人创造,但也在东亚的韩国、中国等国家得到广泛的普及;在今天,源自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464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被世界上许多国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实践,等等。
人类不同文化体间的交流正以空前的规模、速度和深度促进着人类不同文化体的丰富和发展,改变着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
人类各文化体的交流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人们已经开始争论人类未来的文化的发展结局是否会出现由一种超强的强势文化替代其他所有文明,或者各文化交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一种新的全球文化。
当然,世界文化的战略现实决不仅仅是上述那种各文化体之间田园牧歌式的合作和相互促进,它也有其非常残酷的一面,那就是不同文化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髦地说就是文明的冲突。
1993年夏,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
随后,他又发表了《后冷战世界的各种范式——假若不是文明冲突还会是什么》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