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知识总结1402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色彩的形成
在客观世界中任何中一个能为我们的眼睛所看见的物体,其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
◇有一定光源的照射;(光)
◇物体本身能反射一定的色光;(物体)
◇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眼睛)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
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颜色的组成:彩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非彩色黑白灰
二、色彩三属性(三要性)
◇色相
基础色相:红橙黄绿兰紫
光谱上的色光成条状,秩序分明为了研究与运用方便,通常将其连接成环状圆,以下这种环状称为色相环或色轮
◇明度(明暗程度,即色彩深浅差别)
色彩的明度差别包括两个含义:
一是指某一种色的深浅变化
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度的差异
例:将某一种色相加入白色或黑色,色彩就会照亮或灰暗,如把粉红、红、深红、暗红都是红色,但一种比一种深,通常称这种为色彩的深浅变化。
以纯净的红色,依次以等差的置加入白色,使其降低纯度,便得到从灰到艳的各种纯度色彩这种称之为色相的照度差别。
◇彩度
指颜色的鲜艳度,彩度也称之为纯度或饱合度,以颜料为例,把一种纯净颜色加入白或黑,其结果使颜色相应降低了彩度,或趋向柔和或趋向沉重。
◇三原色
红、黄、蓝是基本色,是由任何颜色也不能调配出来的三个颜色故称三原色。
◇间色
两种基本色以不同的比例相混合成的一种颜色,称为间色,间色也只有三个即
红+蓝=紫色黄+红=橙色黄+蓝=绿色
三原色——红、黄、蓝间色:紫、绿、橙
◇复色
两间色与其它色相相溶调或三原色之间不等量混调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这种颜色很多。
◇补色
两个原色不等量混合可调成一个颜色,而另一个原色则被称为补色,而个间色溶合调成一个复色,而
◇消色
原色和复色中加入一定量的白色,可调出粉红、浅红、浅兰、浅天蓝、淡兰、浅黄、蛋黄、奶黄、牙黄等深浅不一的颜色,如再加入黑色则可调出棕色,灰色,褐色,墨绿等明度和色相不同的多种颜色。
黑白起到了消色的作用,因此把白色和黑色称为消色。
三、颜色的相对性
◇在不同的环境下显示不同的颜色。
一块红木色的样板,由于受到车间墙上张贴蓝色和黄色的彩色纸,在光的反射下,蓝与黄的色光照
在样板上,减少了样板中一部分红色光、红木色样板观察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在不同的光泽下,显示不同的颜色。
同一条件下,油漆亮光和哑光对颜色有影响,用一颜色做成亮光油漆看起来浅一些,做成哑光油漆颜色看起来深些,因此按照哑光时调出的颜色,在做成亮光时就会发生变化。
◇在不同的底材下显示不同的颜色。
同样的红棕色有色面漆涂于底材较涂的黑胡桃和较浅的水曲柳底材上,其颜色均会发生变化。
四、影响颜色判断的因素
(1)光源的差别
在阳光、日光灯、钨丝灯等光源下,每一种照明都使同一个被测物体看起来不一样。
因此,国家标准GB 9761-88在对色目视比色评判时,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对于比色工作,可采用自然光或人造日光。
自然光,就是部分有云的北方光线,光照从日出3小时以后到日落3小时以前的北空光,光照应均匀,其照度不小于2000lx。
人造日光光照,采用具有CIE标准照明体D65光谱能量分布近似的光源照明的比色箱,其比色位置的照度应在1000~4000lx。
对于深色的比色,照度要大些。
(2)观察者的差别
个人眼睛的灵敏度总是稍有差别的,甚至认为色觉正常的人,对红或蓝仍可能有所偏倚;随着年龄的增大,视力也会改变。
由于这些因素,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
为了避免眼睛疲劳,在对有强烈色彩板比色后,不要立即对浅色样板和补色样板进行比色;在对明亮的高彩度色进行比色时,如不能迅速做出判定,观察者应对近旁中性灰色看上几分钟再进行比色;如果观察者进行连续比色,则应经常间隔地休息几分钟,以保证目视比色的质量,在休息期间不看彩色物体。
(3)尺寸的差别
覆盖在大面积上的颜色比覆盖在小面积上的看起来更明亮和更鲜艳,这就是所谓的面积效应。
挑选大面积的物体却根据小面积的色样会产生错误。
在进行目视比色时,试板和参照标准板都应当是平整的,尺寸不应小于120mm×50mm。
(4)背景的差别
放在明亮背景之前的物体看起来要比放在暗淡背景之前的显得灰暗,这称之为对比效应。
对于要准确地判断颜色来说,这是不利的。
在进行目视比色时,观察者的判断也易受周围彩色物体的影响。
因此,观察者所穿着的衣服应为中性色。
在视场中,除试板外,不允许有其他彩色物体存在。
使用光源时,不应有彩色物体(如红墙、绿树等)的反射光。
(5)方向的差别
从两个稍稍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被测物上的某点看起来会有明暗之差,这是颜色面有方向特性的缘故。
五、配色原则及色料选择
色料的配色,有着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违反颜色相调成色的规律性与方法,调配出的颜色就会不准确,因此色料选择应按一定的要求及方法进行选择。
1.配色的原则
涂装生产过程中涂料与颜料的配色方法,有目测对比法和仪器设备配色法两种,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相混合成另一种颜色有着一定的成色规律,配色不可随意,进行必须遵守配色的各项原则。
(1)保色性褪色率越低,保色性越好。
(2)合理性符合三原色配色原理
(3)对比率遮盖率(对底色的遮盖率)。
(4)经济性只有保色性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才可以考虑对比率和成本。
◆涂料颜色的辩别
颜色的辩别应用有关色彩理论知识和色彩辩别能力及方法,才能准确地判断出所要调配颜色的本身,辩别涂料的本色,首先应在标准色卡上找出涂料颜色的名称,将标准色卡或标准色板置于足够亮的阳光下或标准光源下,辩别出涂料的主色,以及主色是哪几种颜色调配而成的,基本比例关系,色料层次混合的顺序,色相的组合及明度和纯度等。
◆调色的依据与步骤
绝大多数的配色依据是按照光谱制作的色母或标准色板,如不是按光谱制作的色母则不可做为标准,只能做参考。
如是标准色卡,先找到对应的代号,需要调配颜色的色相,明度和纯度,配色前要准确的判断和辩别出所要调色的主色(即底色),需要哪几种色料相配,分清主次相配顺序,根据提供的提示就可调配。
◆调配小样
必须配试验小样,喷涂后与标准色板对比,可缩短时间,防止浪费。
◆配色的“先主后次,由浅到深”的原则
◆颜色对比与色料用法
逐步对比,尽可能用少量的色料调出
透明漆一般3种
实色漆不超过4种(包括中性色)
2.配色的色料选择
①配制复色涂料用色料选择
选择类型品种、性能、用途一致的色料,相互之间配套,相溶性好,稀释剂配套,加入辅助添加补等原则,颜料的选择遮色力强,着色力好,色泽纯正的色料。
②色料颜色的辩别
多种色料配色时,因颜料的密度不同而易产生浮色和浑浊,因此选择色料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选择密度差别太大的色料,如确定如此选择,可备硅油加以调整。
③颜色对比
◇面积稍大
◇干燥以后
◇灯箱对比法
④理想的对色涂料
◇日落前三小时,日起后3小时,避开直射日光,于北窗光对色。
◇观查角度,约45°方向照明、垂直观察,也可全方向照明,垂直方向或约45°角观察,但需避开光流影像反身。
◇调色须是正常色浆,仔细对点,以达到最佳效果
色料调色有易有难,但掌握基本知识及方法,通过不断实践一定会很快取得配色技术的提高。
六、调色过程中有如下技巧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
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4)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
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
因此,如果来样是干样板,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是湿样板,就可以把样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观察两种颜色是否相同。
(5)事先应了解原色在复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氨基涂料和过氯乙烯涂料,需更加注意。
(6)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用。
(7)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果配正绿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配紫红时,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8)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还要添加的哪些辅助材料,如催干剂、固化剂、稀释剂等的颜色,以免影响色泽。
(9)在调配灰色、绿色等复色漆时,由于多种颜料的配制,颜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发生“浮色”“发花”等现象,这时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防浮色剂来解决。
如常加入0.1%的硅油来防治,国外公司生产的各种表面活性剂,需分清用在何种溶剂体系,加入量一般在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