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张纸教案 文档
《半张纸》简案
一、教材分析
《半张纸》是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话题是“结构”,在前一课已经学习了“延迟法”方式,本课让学生体会作者“从事件的一点切入,从生活的横断面反映人生”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截取横断面”的结构方式。
2.通过讨论,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题。
3.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积极向上的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
1.对小说结构的把握。
2.对主题思想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具: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半张纸”。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小小的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蕴
藏在有限中。
在生活中,常有那么些我们很少留意的事物,通过它,我们却能看到一些生活中弥足珍贵的东西。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半张纸,来体会其中所蕴藏的内容。
1.这半张纸有哪些特征?完成表格
色泽“淡黄色有光泽”
大小“小纸头”“半张小纸”
字迹“涂满”“多种笔迹”
“易辨认”“草草”
内容“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
(根据特征将设计最符合要求的半张纸贴于黑板)
2.半张纸上写满了名字、地点、号码,作者通过这些展示了主人公两年的全部罗曼史,请同学概述这个年轻的房客两年的生活。
3.概括两年人生轨迹特点。
4.体会“半张纸”内涵。
<p align=right>鸟鸟</p>。
《半张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半张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半张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半张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半张纸》是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中的一篇散文。
该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一个无聊的下午,搭乘公交车时拿出一张半张纸条用来记录周围的事物。
在作者的笔下,这张半张纸变成了看似没用又无聊的东西,但它所表现的精神世界,却是极其丰富的。
该篇散文在思想文化方面,强调了精神世界和物欲世界的矛盾冲突,展现出作者对精神追求的关注,具有较强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了解无聊的下午和乘公交车的情景;(2) 熟悉文本结构和文学风格;(3) 了解作者关于精神追求的思考和表达。
2.技能目标(1) 掌握文章意义,写出简短、有逻辑顺序的读后感;(2) 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3)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情感目标(1) 了解精神世界和物欲世界的冲突;(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精神追求的态度;(3) 培养学生积极态度,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 熟悉文本结构和文学风格;(2) 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3)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教学难点(1) 了解精神世界和物欲世界的冲突;(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精神追求的态度;(3) 培养学生积极态度,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价值。
四、教学策略1.信息检索法老师可提前准备资料,有关文章背景、作者介绍、文本分析等方面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和查找,提供帮助。
2.语境猜测法教师可利用文中的描写、比喻等语言技巧,教导学生如何根据已知信息,推测出未知的意思。
3.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如图片、视频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知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以身起义的方法,介绍无聊的下午和乘公交车的情景,引起学生产生共鸣。
《半张纸》教学叙事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半张纸》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半张纸》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1《半张纸》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叙事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理解叙事文与其它文体的区别;2. 通过学习《半张纸》这篇叙事文,让学生了解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成功的故事,也包括偶尔的挫折和爱情;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叙事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2.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半张纸》这篇叙事文,让学生了解情感的体验,体验成长中的挫折和爱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3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叙事文,叙事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
2. 学习环节(30分钟)(1)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半张纸》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文化背景和主题思想等,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铺垫。
(2)分组阅读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部分文章,并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文章重点、难点和体会,并填写读书笔记,准备做报告。
(3)报告小组报告,每组派代表讲述自己的读书笔记及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让学生体验文章中传递出来的情感,认识文章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
(4)课后作业老师布置阅读《半张纸》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写一篇《我的半张纸》,描述自己生命中遇到过的挫折和成长。
3. 总结环节(5分钟)对学生的发言和答题情况进行评析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情感的体验和人文关怀。
四、教学反思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人性、人情和人生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在帮助学生了解叙事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体验的传递。
通过学习《半张纸》,在阅读分析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方面,既能应用文化知识,又能做到既有情感,也有自我体验的及时反思,更具实际意义。
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视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和作业。
同时,也要注重多元化的阅读和学习方法,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做到立足当下,放眼未来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在阅读和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同样重要,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和感受。
2023年《半张纸》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1)
2023年《半张纸》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3年语文教材第九单元《半张纸》一课,详细内容为课文第一至三段。
主要围绕作者如何通过半张纸来描绘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观察和创意想象来描绘事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第一至三段的内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半张纸展现出生活中的美好。
2. 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意想象。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节和创意想象来描绘事物。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第一至三段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半张纸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你能在这半张纸上看到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至三段,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半张纸描绘事物。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第一至三段,详细讲解作者的创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细节和创意想象。
4.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在一张纸上描绘出自己眼中的世界,鼓励他们运用细节和创意。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有关描绘事物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道描绘事物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半张纸2. 重点词汇:细节、创意、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描绘一个你熟悉的事物,要求运用细节和创意。
2. 答案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观察细节和创意想象在描绘事物中的应用,但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仍需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尝试用创意的方式描绘出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2. 教学目标的明确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一、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紧扣课文第一至三段,深入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半张纸展现出生活中的美好。
《半张纸》创新教案设计
《半张纸》创新教案设计创新教学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以中小学教学为背景,设计了一堂名为《半张纸》的创新教案。
以下是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半张纸的概念及常见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半张纸、颜色铅笔等。
2. 教学材料:《半张纸》相关故事或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半张纸》的故事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半张纸的好奇。
2. 探索(10分钟)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半张纸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场景中常见?如何用半张纸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尽量想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方法。
3. 实践(30分钟)根据学生提出的应用场景,分为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半张纸,并提供各种颜色的铅笔。
要求学生在半张纸上绘制一个创意形象,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等。
强调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半张纸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更多细节。
4. 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介绍他们团队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创意和设计过程。
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评价各个小组的作品。
5. 总结(10分钟)通过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提问:在实践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通过半张纸的实践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6. 拓展(15分钟)带领学生思考,除了绘画之外,半张纸还可以用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请学生在课后自行探索并做一份小结。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创造力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小组展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收集学生对于半张纸的应用场景和解决问题的总结,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通过引入《半张纸》的概念,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思维。
《半张纸》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1)
《半张纸》教学叙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叙事与描写》章节,主要内容为《半张纸》教学叙事。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叙事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物情感;分析《半张纸》中所运用的叙事手法和表达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叙事的基本概念,掌握叙事的要素和表达方式。
2. 学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物情感,提高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叙事手法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人物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叙事的概念,掌握叙事的要素,学会运用描写展现人物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半张纸》课文复印件、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纸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叙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叙事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半张纸》。
3.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半张纸》,理解课文内容。
4. 例题讲解:分析《半张纸》中的叙事手法和细腻描写,讲解如何表达人物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叙事写作练习。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叙事概念与作用2. 叙事要素3. 描写手法4. 人物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以《一张照片》为题,写一篇叙事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优秀叙事作品,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组织课后写作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叙事手法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人物情感。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分析《半张纸》中的叙事手法和细腻描写。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要求和答案的指导。
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 叙事手法:介绍顺叙、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并通过《半张纸》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叙事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半张纸》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理解小说的主旨,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品味作品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小说《半张纸》所表达的生活哲理,认识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2. 学会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
3.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旨,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教学重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品语言品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说《半张纸》原文及分析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纸片,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点滴细节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半张纸》。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a.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起承转合。
b. 品味作品语言,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仿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一个熟悉的人的描写。
2. 答案示例:他个子不高,略有些胖,一双眼睛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说话时总是慢条斯理,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优秀的小说作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小说的主旨”。
2. 教学难点中的“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3. 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小说情节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起承转合”。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叙事》。
具体内容为教材中的《半张纸》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如何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叙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细节描写在叙事中的作用,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运用到写作中。
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半张纸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张纸背后的故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a.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半张纸》文章,了解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b. 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a. 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某一物品,进行现场写作练习,要求运用细节描写。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写作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优秀的作文,讲解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
5. 随堂练习:根据例题,让学生进行一次写作练习,要求运用细节描写。
六、板书设计1. 《半张纸》2. 内容:a. 细节描写在叙事中的作用b. 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c. 运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一张照片”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不少于600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观察、思考,但在细节描写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细节描写在叙事中的作用2. 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3.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观察与写作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要求一、细节描写在叙事中的作用1. 增强真实性: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场景、事件的真实存在,提高文章的可信度。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半张纸》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分析文章主题、结构及修辞手法;学习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情反映出人生的哲理;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2. 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及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感悟人生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及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半张纸,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及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分析并欣赏文章的美。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美好瞬间,并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类似的文章,巩固所学。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半张纸》2. 作者:不详3. 主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4. 结构:总分总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类似的文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小组讨论的引导7.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8.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指导性9.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教学内容应涵盖课文的深入解读,包括作者的情感表达、文章结构的逻辑性、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等。
半张纸(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半张纸(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半张纸》。
本文是一篇充满家国情怀的散文,通过讲述一位老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半张纸的珍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张旧照片为线索,引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思考,导入新课。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文本分析: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如“半张纸”的象征意义,老人的比喻等,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
4. 讨论交流:分组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半张纸》2. 课文大意:老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半张纸的珍视3. 象征手法:“半张纸”的象征意义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5. 思想感情:热爱祖国、关注民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2. 答案:作者通过“半张纸”这一象征物,表达了老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民的关注。
在修辞手法上,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半张纸》教学设计(2024)
主题研讨活动
组织以《半张纸》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探讨作品 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文学创作比赛
举办文学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半张纸 》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文学才华 。
02
教材选编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 过文本细读,理解小说的主题和 情感,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文学鉴赏水平。
4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小说中的情 节、人物和主题。
2024/1/29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如预测、推理、概括等,分 析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小说中的基本文 学常识,如作者、背景、风格 等。
16
汇报交流,拓展延伸
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谈谈自己的感悟和启发。同 时,可以推荐类似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分享。
2024/1/29
17
04
板书设计与多媒体应用
2024/1/29
18
板书内容规划及呈现方式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30
提供阅思考问题等,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文本。
鼓励分享与交流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分享与交流活动,引导学 生畅谈阅读感受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 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024/1/29
28
实践活动设计
2024/1/29
剧本改编与表演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优质教案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半张纸》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阅读理解,学习作者如何以一张纸片为线索,引发对人生、时间和记忆的思考;分析文本的写作特色,理解其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并学会运用类似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视人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以及对写作特色的分析。
教学重点: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类似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纸片,引发学生对时间、记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观点。
3.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写作特色,如比喻、拟人等手法,并进行讲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作特色,并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半张纸》——人生、时间、记忆2. 写作特色:比喻、拟人等手法3. 重点内容:文章结构、关键句子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一篇关于时间的短文。
(2)针对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人生、时间和记忆的认识。
答案:(1)例文:时间如同流水,悄无声息地流淌。
它带着我们的青春、梦想,一路向前。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如同河岸边的树木,不断成长,留下岁月的印记。
(2)认识:人生短暂,时间宝贵。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努力追求梦想,让生命绽放光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文章主题、写作特色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如《时光荏苒》、《岁月神偷》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时间和记忆的关系。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半张纸》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爱情的美好情感。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半张纸》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课文写作手法的运用和模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半张纸》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如爱情、亲情、友情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2)教师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深层次含义。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讨论、分享等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写作能力:学生运用课文写作手法的实践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半张纸》原文。
2. 相关作者的介绍资料。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的讲解资料。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半张纸》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分析《半张纸》的主题和情节。
2. 能够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学价值。
3. 能够运用文学知识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半张纸》是现代作家茅盾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品以半张纸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牺牲的故事。
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生活变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普通人在苦难中的坚韧和温情。
2.2 教学重点1. 分析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2.3 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主题,从中体会到人性的光辉。
2. 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品对人生的启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作者和作品的了解程度。
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教师提供的自学任务。
3.3 合作探讨1. 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点评。
2. 重点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和文学价值。
3.5 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2. 教师点评练习答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6 情感拓展1.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
2. 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思考作品对人生的启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
2. 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
4.2 练习答案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半张纸(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半张纸(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半张纸(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半张纸(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概述本课程是高中英语人教版选修第一册的第四单元——诗歌欣赏。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几首有代表性的英文诗歌,其中包括了半张纸 (Half a sheet of paper) 这首颇具代表性的英文诗歌。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诗歌的欣赏和鉴赏,扩大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英语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2.分析半张纸这首诗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3.通过欣赏半张纸这首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三、教学内容1.介绍英语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2.分析半张纸这首诗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逐句进行翻译。
3.分析半张纸这首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欣赏半张纸这首诗歌。
5.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出对这首诗的感受。
6.设计一个小组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由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或者诗歌,内容应该与半张纸有所关联。
四、教学方法1.听讲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英语诗歌的特点和韵律,以及半张纸这首诗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2.交互式教学法: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和小组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半张纸这首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并自由地表达出对这首诗的感受和理解。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介绍英语诗歌的特点和韵律,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欣赏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老师逐句讲解半张纸这首诗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进行翻译。
3.分析韵律和节奏:老师让学生对半张纸这首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进行分析和解读。
4.欣赏诗歌:老师播放半张纸这首诗歌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进行欣赏。
5.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出对这首诗的感受和理解。
《半张纸》教学叙事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
《半张纸》教学叙事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半张纸》。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题,分析作者如何以小见大,通过半张纸这一小事物反映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把握记叙文六要素;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2. 掌握记叙文六要素,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半张纸这一小事物中领悟到人生的悲欢离合。
重点:学习记叙文六要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纸片,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小事物的关注,进而引入课文《半张纸》。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 讲解:分析文章主题,讲解记叙文六要素,引导学生从半张纸中发现人生的悲欢离合。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一个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物品,运用记叙文六要素进行描述,锻炼表达能力。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半张纸》——人生悲欢离合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 语言特色:生动形象、细腻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物品,运用记叙文六要素进行描述,不少于200字。
2. 答案示例:以一张照片为例,描述一次难忘的旅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从半张纸中发现人生的悲欢离合,提高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事物,学会以小见大,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组织一次以“生活中的小美好”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六单元《半张纸》 Word版含解析
《半张纸》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内容、情感2、探究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把握主人公的情感与挖掘主人公人生感悟2、掌握作者的“以小见大”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如果现在你手里有半张纸,你会用它来做什么?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作品《半张纸》,看看他用半张纸做了什么。
二、作者介绍:斯特林堡: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代表作:戏剧《朱丽小姐》小说《红房间》三、初读文本:1、题为《半张纸》,那么这是怎样的半张纸呢?请同学速读课文,完成表格。
色泽:淡黄色有光泽大小:“小纸头”“半张小纸”字迹:“涂满”“多种笔迹”“易辨认”“草草”(说明了纸头的内容在不同时候写成,写字的人也不一样,因而它就记录了不同时候发生的故事,也从侧面反应其内容丰富。
)2、那么这半张纸上到底记录了那些内容呢?⑴愉快而难忘的给爱人的电话艾丽丝是普通的女姓名,为何是“最美的”?这是他爱人的名字。
相恋时的幸福想象一下她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相恋)出租马车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搬运车行歌剧院售票处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
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讨论分析“常”“最”“静静地”“沉醉”:“常”写他们可以经常去看戏,长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时主人公的幸福;“静静地”是他们在享受这惬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醉在这如梦般柔美的爱河中。
(板书:新婚)修女岳母佣工介绍所牛奶场(板书:将为人父)这些愉快而难忘的,展现了他的幸福和甜蜜。
(板书:幸福甜蜜)(2)与之相反的是他最不想打却不得不打承办人(埋葬事)“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
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分析“溺死之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溺死之人透过海水看到了什么?作者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即将当父亲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儿丧亡的不幸,把自己看成将死之人,体现出极度悲伤甚至是对生活的绝望。
《半张纸》教学设计共20页文档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半张纸》教学设计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Fra bibliotek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张纸》教案一、导入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尤金•奥尼尔,尤金•奥尼尔在“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奥尼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什么要给予斯特林堡如此高的评价呢?二、作者简介:斯特林堡是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瑞典国内被视为宝贵的民族遗产,在其它国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
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欧洲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
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这些都是享誉世界的作品,这篇世界著名的微型小说《半张纸》肯定也不是随意之作。
三、以题入手,分析情节本文名字是《半张纸》,那我们就从这“半张纸”入手,来欣赏这篇小说。
这“半张纸”是一张怎样的纸?它有何魔力?1、预习提问:朗读主人公读半张纸前与读半张纸后的课文内容,看主人公有何变化?明确:读“半张纸”前主人公是“垂头丧气”,决心忘却;读“半张纸”后,主人公是“吻”“折”“放”,珍藏他它,高昂着头。
2、那么,“半张纸”有着如此的魔力呢?它是一张怎样的纸?(分析第一段)色泽淡黄色有光泽大小“小纸头”“半张小纸”字迹“涂满”“多种笔迹”“易辨认”“草草”(说明了纸头的内容在不同时候写成,写字的人也不一样,因而它就记录了不同时候发生的故事,也从侧面反应其内容丰富。
)内容“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说明其包含的内容不但丰富而且时间跨度很长。
)3、师总结: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作最后的一瞥。
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若有所失。
它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
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 也许更深的,还是对这里的眷恋,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 马上一转,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这是写浅层心理;接下去,叙述他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决定一词,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 往事就像无孔不入的空气,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 下面,用一个但是,把镜头转向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
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表面上波澜不惊,而内里却意义摇曳,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作家却不惜笔墨,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半张纸便凸现出来,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
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刺激着,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因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
然而爱之愈切,痛之愈深,竟然使他决定要忘却。
4、了解主人公二年来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①深入探讨“半张纸”上的内容学生三分钟默读中间部分。
(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在课本上划出“半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
)请一个学生将自己划的部分读出来。
其他学生补充。
艾丽斯银行出租马车行鲜花店……请同学推测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其他同学补充。
师归纳:“半张纸”其实记载了主人公二年来的生活经历:恋爱――新婚——将为人父――丧妻夭子。
你能读出主人公在这四个人生阶段的情感体验吗?②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以下几个问题:1)问:第三段写的艾丽丝是谁?为什么名字“最美丽”?真心相爱,三个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流露出相恋时的甜蜜。
2):新婚后的蜜月生活如何?“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
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说明他们新婚非常幸福。
③讨论分析“常”“最”“静静地”“沉醉”:“常”写他们可以经常去看戏,长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时主人公的幸福;“静静地”是他们在享受这惬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醉在这如梦般柔美的爱河中。
④:故事继续发展,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找女仆来照顾,去药房买药,订消毒牛奶,用电话解决家务事,这些是因为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
这个年轻的房客快要当父亲了。
内心应该感到喜悦。
再后来发生什么事情?“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
⑤为什么都失去生命了?知道原因吗?活动设计:同组探讨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说得很有道理。
假如作者就按照某位同学的推理,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妻儿的死因,这样好吗?作采取素描式勾勒方式,点到为止。
篇幅虽小,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⑥大家可以告诉我当时年轻房客回忆到这里的感受吗?“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表现出回忆到这一幕人生不幸,悲痛欲绝。
讨论分析“溺死之人”:作者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即将当父亲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儿丧亡的不幸,把自己看成将死之人,体现出极度悲伤甚至是对生活的绝望。
⑦明确情感线索:“相爱的甜蜜――蜜月的幸福――为父的喜悦――失亲的悲恸”5、纸上其他内容分析。
(至上还写了哪些内容)①纸头上还写了他的工作有怎样的变迁?银行倒闭,失业,穷困――――后来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手头很宽裕”―――现在,搬出房子,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困顿。
总结:除了爱情不幸,生活上也起伏不定。
②纸头上还写到了朋友,这个朋友有什么样的经历?曾经飞黄腾达,后来穷困潦倒。
“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情节小结: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四、主题归纳1、从刚才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与他工作的变迁,和朋友的盛极而衰,你觉得有和共同点?(能反映什么主题)学生自由回答,预计能说到此类观点:“人生变幻莫测”“生活总是起伏不定”“人生无常”等。
师:对生活总是变幻不定的,可能给你带来幸福,也可能给你带来痛苦。
我们的主人公就经历了从“有”到“无”的变化,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交替着幸福和痛苦。
这才是生活的原生态。
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的态度。
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指著追求。
2、那么我们的主人公在回顾了这二年的生活后,他是怎样从对待的呢,你能揣摩出他这样选择生活的心理活动吗?(分析文章最后三段)明确: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
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是吻着逝去的生活。
半张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他不能抛弃它,不能忘却它,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
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
正因为这一个原因,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不垂头丧气,不徘徊惆怅,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这精妙的结尾,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
显然,主人公的情感并未消极下去,相反的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直面现实的生活态度。
心理:他从两年的生活里感悟出,这两年他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本身就是充满许多遗憾的,“有许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所以,相对于这“许多人”,他是多么幸运的呀!人要珍惜“曾经拥有”,把握“现在”,开拓“未来”。
这样你的人生将不断地被充实。
倘若,你永远停留在这两年,消沉下去,哪怕你活了100岁,你实际的生命长度只有“这两年”。
幸福是值得欣喜,痛苦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出示作者的一段原话:人活着必遭蹂躏。
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兑现。
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
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所以,主人公会“拿起这淡黄的小纸,吻了吻,小心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所以,主人公“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
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
五、探究小说结构1、我们理解了小说主题,那我们回头思考一个问题,“半张纸”有何作用呢呢?起到了行文线索作用,因为两年刻骨铭心经历的回忆都是用这张记录了各种电话号码的纸联系起来。
原本杂乱的回忆,通过这个故事的焦点,巧妙地将人生变迁的喜乐悲愁维系在一起,浓缩的“半张纸”上,杂而不乱,承载起表达主题的任务。
2、纸张很小,但涵括的内容呢,是浅薄还是丰厚的?主人公只读了二分钟,但实际却回忆了两年的时间,又给人以很深刻的人生启迪。
可谓是“小容器,小切口,短时间”(即横断面),但实际却是“大容量,含义丰,长时期”(空白,借助读者的想象,感悟),把大量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想象、填实。
这是结构的另一种方式“生活的横断面”。
文中借助“半张纸”以小切口,做出大文章。
情节简单,却含义丰富。
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那怕是小小说,也极具文学魅力。
横断面结构特点: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生的事情,内涵可以很深厚。
半张纸的横断面就是主人公在搬离寓所的那一霎那阅读到半张纸的二分钟,而从中我们窥见了主人公两年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人生感悟,以及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熟知的“以小见大,以实入虚,以点代面”。
3、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我们称之倒叙。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半张纸被注意,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忆,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饶有新意。
如果这里先叙述所有故事,再写主人公的离开好不好?不好,这样叙述形式过于单调。
倒叙手法可以使情节悬念顿生,引人入胜。
4、以轻化重、以小见大:《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从外部而言只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是从内部深层而言,持续了两年的时间。
这使得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主题得到有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