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后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三 学生实验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业(含解析) 北师大版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2.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2.1mB.2.5mC.4.6mD.5m5.进入卖水果的商店你会看到正对大门的整面墙上都镶有平面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让房间更明亮B.增大房间的空间感C.使平面镜中的“水果”更美观D.方便人们选购水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m;若涪江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m。
7.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的原因是若车内开着灯,司机面前的玻璃窗就会像那样,会使司机看到的像,妨碍视线,易造成危险。
8.上海世博会上,意大利展馆展放着一辆新型小轿车,为了让参观者能清楚地看到轿车底盘的复杂结构,展览人员巧妙地把轿车倾斜着支撑在大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这里应用了初中物理知识。
若汽车离镜面的距离为1.5m,则汽车的像离汽车的距离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探究__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步作业新版北师大版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有关问题。
课时作业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选择与物等大的另一物体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得出白纸能接收平面镜所成的像D.平板玻璃放置时应与桌面垂直2、“双江塔影”是著名“芜湖十景”之一.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去,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5—3—1所示.“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所形成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图5—3—13、“猴子捞月一场空”关于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于零B.等于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C.等于水的深度D.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4、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一同学从距竖直平面镜前10米的地方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地沿平面镜法线方向向平面镜走去,经5秒后,该同学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A . 5米 B. 10米 C . 20米 D. 15米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m。
7、我国加人"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
观察发现,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A .为了美观B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C .扩大视野D .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8、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图5—3—2中的哪一个?()图5—3—2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5—3—3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图5—3—310、图5—3—4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向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图5—3—411、太阳的平行光线被凹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将______,在凹镜焦点上放一个光源,它所发出的光线经凹镜反射以后,反射光线将成为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后习题(附答案)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
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得像一定是()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4.图中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下列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的操作是()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
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 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7.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 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训练(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训练(2)1.小东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小东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______;实验时,小东在玻璃板交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_.(2)实验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如果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3)小东在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______m.他用到的规律是______.2.如图1中是小亮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使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像与物的______关系.(3)实验时小亮应在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小亮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发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模糊的与像B 有部分重叠的像,原因是______造成的.(5)若用光屏替换后面的蜡烛B,则在B侧观察光屏时,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6)如图2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标明光线方向,并能看出画图方法)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A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①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②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2)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①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B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______(选填“太阳”或“孔”)的像.②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C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使终保持不变).小华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D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小华所画光斑中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有哪些?______(填序号).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2)小文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 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前面的步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次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______;(3)实验操作中,小文的同组同学从玻璃板中看到小文的手多次接触烛焰,小文却泰然自若,没感到疼痛,请你帮助小文的同组同学解释这个困惑.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把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1)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应在______(选填“A”或“B”)这侧观察蜡烛A所成的像.(2)如果将刻度尺按照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在刻度尺上移动蜡烛B,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实验时应该______(较厚/较薄)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玻璃板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是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是______.(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在蜡烛A 所在的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4)丽丽同学在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时,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处,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7.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罝.(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观察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若移走蜡烛B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在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虚像.(3)若小明同学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4)实验中另外几个细心的同学发现通过玻璃板看到有两个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他们按照图2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如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实验序号 1 2 3物镜距离u/cm 5.0 6.8 10.0像镜距离v/cm 4.5 6.3 9.5(5)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8.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过程如下:步骤①: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步骤②: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再次找到对应位置.多次试验,改变A的位置,重复①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如表中.序号 1 2 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步骤③:每次确定像的位置时,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乙中画出眼睛E看到A在玻璃板表面成像A′的光路图.(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______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是错误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3)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挡住蜡烛B,在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后将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9.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坐标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A′.(1)为了确定像A′的位置,拿一支与A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坐标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像A′完全重合,分别记录像与物在坐标纸上对应点的位置,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后,记录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坐标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在蜡烛A侧观察不到的是______(选填“像A”或“蜡烛B”).10.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丽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的目的是______;(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丽在完成实验后立即用两个相同的跳棋替代蜡烛重复实验,却发现所成的像不清楚,为了看清所成的像,你的建议是______.1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明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丙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3)小明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把点燃的蜡烛A置于如图乙中所示的位置上,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4)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蜡烛A的速度是______m/s.1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白纸放在水平桌面,玻璃板竖直放置,O为玻璃板底边MN的中点.A、B分别为物体(蜡烛)和虚像的位置,AOB在一条直线上.(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2)关于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______a.以MN为轴,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像的位置不变b.以MN为轴,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像会向纸面下方移动c.保持平面镜竖直,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像会逆时针转动到另一位置d.保持平面镜竖直,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像会顺时针转动到另一位置(3)该实验中,玻璃板的厚度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原因是:______.1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他进行了实验探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2)多次增大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使像看起来更小,并不断地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______(选填:(1)或(2));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14.如图所示,玻璃板P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把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左侧适当位置,这时,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右侧的像.(1)要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②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蜡烛A像的位置,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蜡烛B始终与像不能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2)下列关于蜡烛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______.①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不同②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③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不同④若在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眼睛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15.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将一块厚度为0.5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图甲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3)小柯按照图甲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物距U(cm) 5.0 6.0 7.0 8.0像距V(cm) 4.5 5.5 6.5 7.5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______(填“物距U”或“像距V”).(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_____(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______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16.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2)我们应选择______(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______(选填“A”或“B”),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4)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______;(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______.(6)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______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17.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A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d.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A的位置.(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字母);(2)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3)小李用半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自的是______.(4)小李将点燃的蜡烛A平行于玻璃板向左移动时,蜡烛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平行于玻璃板向左”“平行玻璃板向右”“垂直于玻璃板向外”)移动.(5)B与A的像恰好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_____.(6)用光屏替换蜡烛B,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18.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色的方格纸,玻璃板与桌面垂直;两个相同的棋子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白纸上,以A棋子为成像物体.(1)为了使所成的像更清晰,可用手电筒对着______(A/B)棋子照射;此外,采用茶色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将A棋子固定,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棋子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小明在B 棋子处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棋子的像.(3)下列关于棋子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______.A.改变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不同B.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C.沿不同方向观察棋子的像,像的位置不同D.若在玻璃板和B之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A的像(4)实验中,看到A棋子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A棋子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19.如图所示是小威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等大的末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还发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A的像,当看到蜡烛A 的像与蜡烛B重合时,就认为找到了像的位置,这种研究方法与下列三个选项相同的是____;A、我们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看不到但实际存在的磁场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通过U形压强计中两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C、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可以用这个力替换那两个力(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小明在实验时用透明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______.(2)小明先点燃蜡烛A,然后移动玻璃板后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如图乙),在白纸上没有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______(填字母).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2.如图,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她先将点燃的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再把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2______,从而确定了蜡烛1的像的位置.(2)为验证像的虚实,她在蜡烛1的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并在图中的______处(选填“A”、“B”、“C”或“D”)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3)根据实验结论,当物体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将______.23.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②像与物的大小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1)实验时小红应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观察.(2)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选填:“①”“②”或“③”).(4)研究③的具体做法是:______.24.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玻璃板;②厚为8mm的玻璃板;③直尺;④光屏;⑤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⑥白纸.(1)实验前小明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序号)(2)开始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玻璃板前放好棋子A,然后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棋子B,当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棋子B,在此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3)做完实验后小明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就变大B.将棋子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棋子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虽然成像更清晰,但不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25.小华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他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但他发现观察到A的像“重影”很明显,而影响到确定A的像的位置,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答出一种方法即可).(2)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观察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小华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到白卡片上没有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如表中.序号 1 2 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6.00 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6.00 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5)如图2将棋子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则经过2s后棋子与像的距离为______cm.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将会观察到棋子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______.26.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此实验探究活动应选择______(“较暗”“较亮”)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时应选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3)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明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4)调整好装置后,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5)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点练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光现象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点练习五十第1题【单选题】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④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变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B、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小明在家里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______(填“实”或“虚”)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3m,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______m.【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小明同学的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_(实/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当他以0.5m/s的速度沿平行于平面镜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相对于小明的速度为______m/s,像的大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答案】:【解析】:第9题【作图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解: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④用虚线连接A′B′,B′C′,A′C′,△A′B′C′就是△ABC在平面镜MN中的像.作图如下:【答案】:【解析】:第10题【作图题】有一束光通过A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B点,请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答案】:【解析】:第11题【实验探究题】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部分实验纵向梳理实验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 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 放到像的位置,并与像重合,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
蜡烛的位置,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 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 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
(4)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 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 理? 合理 。
(5)探究完像和物的位置关系并最终得出“平面镜所成的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结论后,小明分析,小轿 车前挡风玻璃安装成倾斜,除了减小风的阻力外,还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使行车安全,这是因为 夜间行
三层 带你来迁移
1. [2023西安期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 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 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C.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A的像更 清晰 D. 使用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比较像与 物的大小关系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与物是否重合
1 5.40 5.40 重合
2 2.00 2.00 重合
3 3.60 3.60 重合
【分析论证】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
距离是什么关系?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
(2)如图乙所示,由白纸上的痕迹可以发现,蜡烛的像和蜡烛 的连线与平面镜是什么关系? 蜡烛的像和蜡烛的连线与平面镜 垂直 。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也是完整的像。
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
2、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透明玻璃板的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放置一块作为平面镜。
用其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其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玻璃板前(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看上去它好像点燃了似的。
(3)若在实验中蜡烛B始终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此实验应在(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下进行。
4、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A、正立的虚像B、倒立的虚像C、正立的实像D、倒立的实像5、身高1.6m的小丽站在高度为1m的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像高是m,像与小丽之间的距离是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M(可看做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车的安全,如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A是车内小明的眼睛,B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训练(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训练(2)1.小东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小东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______;实验时,小东在玻璃板交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_.(2)实验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如果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3)小东在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______m.他用到的规律是______.2.如图1中是小亮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使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像与物的______关系.(3)实验时小亮应在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小亮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发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模糊的与像B 有部分重叠的像,原因是______造成的.(5)若用光屏替换后面的蜡烛B,则在B侧观察光屏时,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6)如图2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标明光线方向,并能看出画图方法)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A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①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②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2)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①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B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______(选填“太阳”或“孔”)的像.②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C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使终保持不变).小华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D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小华所画光斑中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有哪些?______(填序号).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2)小文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 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前面的步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次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______;(3)实验操作中,小文的同组同学从玻璃板中看到小文的手多次接触烛焰,小文却泰然自若,没感到疼痛,请你帮助小文的同组同学解释这个困惑.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把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1)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应在______(选填“A”或“B”)这侧观察蜡烛A所成的像.(2)如果将刻度尺按照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在刻度尺上移动蜡烛B,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实验时应该______(较厚/较薄)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玻璃板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是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是______.(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在蜡烛A 所在的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4)丽丽同学在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时,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处,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7.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罝.(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观察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若移走蜡烛B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在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虚像.(3)若小明同学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4)实验中另外几个细心的同学发现通过玻璃板看到有两个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他们按照图2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如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实验序号 1 2 3物镜距离u/cm 5.0 6.8 10.0像镜距离v/cm 4.5 6.3 9.5(5)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8.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过程如下:步骤①: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步骤②: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再次找到对应位置.多次试验,改变A的位置,重复①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如表中.序号 1 2 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步骤③:每次确定像的位置时,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乙中画出眼睛E看到A在玻璃板表面成像A′的光路图.(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______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是错误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3)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挡住蜡烛B,在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后将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9.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坐标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A′.(1)为了确定像A′的位置,拿一支与A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坐标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像A′完全重合,分别记录像与物在坐标纸上对应点的位置,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后,记录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坐标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在蜡烛A侧观察不到的是______(选填“像A”或“蜡烛B”).10.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丽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的目的是______;(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丽在完成实验后立即用两个相同的跳棋替代蜡烛重复实验,却发现所成的像不清楚,为了看清所成的像,你的建议是______.1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明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丙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3)小明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把点燃的蜡烛A置于如图乙中所示的位置上,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4)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蜡烛A的速度是______m/s.1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白纸放在水平桌面,玻璃板竖直放置,O为玻璃板底边MN的中点.A、B分别为物体(蜡烛)和虚像的位置,AOB在一条直线上.(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2)关于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______a.以MN为轴,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像的位置不变b.以MN为轴,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像会向纸面下方移动c.保持平面镜竖直,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像会逆时针转动到另一位置d.保持平面镜竖直,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像会顺时针转动到另一位置(3)该实验中,玻璃板的厚度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原因是:______.1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他进行了实验探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2)多次增大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使像看起来更小,并不断地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______(选填:(1)或(2));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14.如图所示,玻璃板P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把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左侧适当位置,这时,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右侧的像.(1)要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②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蜡烛A像的位置,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蜡烛B始终与像不能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2)下列关于蜡烛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______.①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不同②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③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不同④若在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眼睛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15.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将一块厚度为0.5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图甲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3)小柯按照图甲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物距U(cm) 5.0 6.0 7.0 8.0像距V(cm) 4.5 5.5 6.5 7.5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______(填“物距U”或“像距V”).(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_____(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______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16.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2)我们应选择______(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______(选填“A”或“B”),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4)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______;(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______.(6)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______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17.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A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d.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A的位置.(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字母);(2)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3)小李用半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自的是______.(4)小李将点燃的蜡烛A平行于玻璃板向左移动时,蜡烛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平行于玻璃板向左”“平行玻璃板向右”“垂直于玻璃板向外”)移动.(5)B与A的像恰好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_____.(6)用光屏替换蜡烛B,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18.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色的方格纸,玻璃板与桌面垂直;两个相同的棋子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白纸上,以A棋子为成像物体.(1)为了使所成的像更清晰,可用手电筒对着______(A/B)棋子照射;此外,采用茶色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将A棋子固定,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棋子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小明在B 棋子处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棋子的像.(3)下列关于棋子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______.A.改变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不同B.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C.沿不同方向观察棋子的像,像的位置不同D.若在玻璃板和B之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A的像(4)实验中,看到A棋子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A棋子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19.如图所示是小威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等大的末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还发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A的像,当看到蜡烛A 的像与蜡烛B重合时,就认为找到了像的位置,这种研究方法与下列三个选项相同的是____;A、我们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看不到但实际存在的磁场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通过U形压强计中两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C、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可以用这个力替换那两个力(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小明在实验时用透明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______.(2)小明先点燃蜡烛A,然后移动玻璃板后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如图乙),在白纸上没有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______(填字母).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2.如图,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她先将点燃的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再把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2______,从而确定了蜡烛1的像的位置.(2)为验证像的虚实,她在蜡烛1的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并在图中的______处(选填“A”、“B”、“C”或“D”)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3)根据实验结论,当物体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将______.23.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②像与物的大小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1)实验时小红应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观察.(2)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选填:“①”“②”或“③”).(4)研究③的具体做法是:______.24.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玻璃板;②厚为8mm的玻璃板;③直尺;④光屏;⑤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⑥白纸.(1)实验前小明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序号)(2)开始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玻璃板前放好棋子A,然后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棋子B,当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棋子B,在此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3)做完实验后小明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就变大B.将棋子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棋子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虽然成像更清晰,但不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25.小华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他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但他发现观察到A的像“重影”很明显,而影响到确定A的像的位置,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答出一种方法即可).(2)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观察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小华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到白卡片上没有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如表中.序号 1 2 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6.00 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6.00 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5)如图2将棋子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则经过2s后棋子与像的距离为______cm.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将会观察到棋子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______.26.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此实验探究活动应选择______(“较暗”“较亮”)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时应选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3)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明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4)调整好装置后,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5)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堂精练a含答案(北师八上)
5.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堂精练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3.6×108m,一个水塘中水的深度为2m,则水塘中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3.6×108m+2mB.3.6×108m﹣2mC.3.6×108mD.3.6×108m+4m2.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3mB.4mC.5mD.6m3.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象的大小取决于()A.镜的大小B.人本身的大小C.镜放置的高低D.人离镜的距离4.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5.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m处,能清晰的看见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前进2m后,他与平面镜中像间的距离()A.3mB.4mC.6mD.10m6.对平面镜做的探究: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得出以下四个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7.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A.小于6mB.等于6mC.大于6mD.无法判定8.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A.0mB.0.5mC.0.8mD.1m9.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2mB.1mC.0mD.4m10.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A.0mB.0.5mC.0.8mD.1m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哦~~)。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北师大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北师大版习题精选四十六➢第1题【单选题】湖面的路灯离湖面3米,湖水深4米,路灯在湖面所成的像到湖面的距离是( )A、3米B、4米C、7米D、6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情况的作图正确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厚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的蜡烛c不用点燃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A、钢笔“错位”B、屏幕上的“手影”C、水中筷子“变弯”D、茶杯的“倒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小春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用如上方法给她检查视力,根据图中的数据正确选项(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B、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C、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月亮距地面有误km,月亮在2m深水池中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A、0mB、2mC、有误kmD、无法判断【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对于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当人离镜同样远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面镜的范围大B、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面镜的范围小C、两镜观察到的范围相同D、无法判断观察到的范围大小【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_m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项练习(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题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 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1)安装玻璃板时,必须保证玻璃板________(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使用平面镜时要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
该步骤中用蜡烛B代替蜡烛A,比较蜡烛A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大白纸、水彩笔、刻度尺、火柴、两支相同的蜡烛。
(1)实验原理:光的_______。
(2)实验步骤(如图所示)①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在白纸的中央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玻璃板_______立在这条直线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______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支蜡烛的位置。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几次实验,目的是防止_______,获得_______规律。
5.3【同步练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北师大)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步练习1.小芳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
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2.如图是牙医给病人看病时所用的小镜子,使用时将小镜子伸入病人口腔,利用光在镜子表面发生______ 的现象,可看清牙齿背面的情况。
而且每次使用前,需将镜子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烤,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
3.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表示数的像如图示,这时的时刻应是______ 。
4.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 (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
5.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 。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 。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6.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7. 如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以下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答案】C【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错。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B错。
C正确。
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D错。
选C。
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答案】C【解析】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管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A正确。
B.在比拟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
所以在比拟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B正确。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D正确。
选C。
3.张凤同学逐渐靠近家里竖直放置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张凤的像逐渐变大B.张凤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张凤在平面镜中看见了李凰,那么李凰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张凤D.张凤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答案】B【解析】A.穿衣镜实际是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张凤的像的大小不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会保持与他自身一样的大小,A错。
B.如以下图所示,平面镜刚好位于人、像构成的三角形的中位线上,所以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至少要有升高的一半高才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小华在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 当小华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小C. 当小华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也远离平面镜D. 当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2.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 光的色散C. 光的反射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B. 清澈的游泳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 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湖上游船的“倒影”D. 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4.“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C.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5.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 避免噪音B. 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 为了造型美观D. 防止挡风玻璃被震碎6.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 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 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7.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B. 选用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易观察且安全C. 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D. 蜡烛A在实验中点燃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实验结论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D.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平面镜越远9.(2011•本溪)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 镜中花B. 倒影C. 吸管好像折断了D. 椅子的影子10.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B.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 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D. 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11.下列四个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A. 教室靠左前方的同学看到黑板上有一小块光斑B. 对着镜子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C. 晴天树荫下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D. 河水中映出了岸上柳树的倒影1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 B. C. D.1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 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14.汽车的后视镜是 ________镜,用它来观察车后的情况时要比利用平面镜看到的范围 ________(填“大”、“小”或“一样大”).15.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时,它在湖水中的“倒影”是 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是由光的 ________形成.当小鸟距水面3m时,“倒影”距离小鸟 ________ m.16.(2017•上海)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玻璃板应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________位置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蜡烛、________应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若蜡烛置于B点处,得到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1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学年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平面镜成像练习习题含解析新版本新人教版本
平面镜成像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具体应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器材的选取、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是中考的热点,难度中等,主要题型是实验探究题;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也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常结合光的反射进行作图,难度中等偏下,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
一、平面镜成像特征1.平面镜外表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宁静的水面是天然的平面镜,水中的“桥〞就是桥经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实验装置:透明的玻璃板、完全一样的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实验过程:a.如图4-2-1所示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两支架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b.用火柴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拿另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前后、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前一支蜡烛的像与后一支蜡烛都重合在一起,那么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像的位置;c.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d.撤掉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改换成-张白纸,前后、左右移动白纸,在白纸上无法看到蜡烛的像;e.在下面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借助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f.用量角器测量像、物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实验现象:像和蜡烛完全重合;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
对实验数据进行比照,可以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且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结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3.实验说明a.在桌面上铺纸是为了方便记录物和像及平面镜的位置;选择玻璃板而不使用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既能透过玻璃板看到对面又能成像,便于使没有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玻璃板要竖直放置,是为了使像与物在同一水平面内,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后面的蜡烛不点燃是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太强干扰对像的观察,且像的烛焰与点燃的蜡烛的烛焰不能完全重合.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为了防止外界光线的干扰,使像更明亮些,此实验适合在较暗的环境里进行。
[含解析]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后练习1新人教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后练习(一)题一: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题二: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
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三:请在图中完成物体CD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题四: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题五: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一定是()A.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题六: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有关问题。
课后达标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选择与物等大的另一物体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得出白纸能接收平面镜所成的像
D.平板玻璃放置时应与桌面垂直
2、“双江塔影”是著名“芜湖十景”之一。
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去,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5—3—1所示。
“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所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图5—3—1
3、“猴子捞月一场空”关于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于零
B.等于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
C.等于水的深度 D.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4、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一同学从距竖直平面镜前10米的地方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地沿平面镜法线方向向平面镜走去,经5秒后,该同学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A. 5米
B. 10米
C. 20米
D. 15米
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
7、我国加人"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
观察发现,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A. 为了美观 B.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 扩大视野
D. 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8、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图5—3—2中的哪一个?()
图5—3—2
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5—3—3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图5—3—3
10、图5—3—4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向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图5—3—4
11、太阳的平行光线被凹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将______,在凹镜焦点上放一个光源,它所发出的光线经凹镜反射以后,反射光线将成为______。
12、为了扩大观察范围,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用______镜做成的。
课后提升
13、小明和母亲一块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4m处试穿衣服,则在镜中
的像离他_________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4、如图5—3—5所示,A'点是物点A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在物点A不动的情况下,要使它所成的像在B'点的位置,平面镜放置正确的是()
图5—3—5
15、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
A.以4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以4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以2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16、请你仔细观察,说出图5—3—6中所隐含的物理知识。
(至少说出三点)
图5—3—6
1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18、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 m;当她向镜子走近1 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 m。
19、如图5—3—7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合重合。
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同时还可以确定。
图5—3—7
拓展延伸
20、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
一次小明没有像平常那样将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口,而是对着电视机旁的光滑墙壁,结果也达到了遥控的目的.请你在图5—3—8中画出这种遥控方式中红外线传播的路径。
图5—3—8
21、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
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
图5—3—9
⑴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⑵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幕墙看去,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幕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5—3—9所示。
他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认为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上下两块镀膜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造成的,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和简述实验过程。
⑶、玻璃幕墙会给人们带来那些负面影响、请举一例。
答:。
22、阅读材料
凸面镜和凹面镜
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统称球面镜。
餐具中的不锈钢勺子,它的里外两面就相当于凹面镜和凸面镜。
如果将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如图5—3—10所示);而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如图5—3—11所示)。
图5—3—110 图5—3—11 图5—3—12
凸面镜和凹面镜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汽车的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
光镜,都是凸面镜,而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则相当于凹面镜(如图5—3—12所示)。
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利用会聚的太阳光可以烧水、煮饭,既节省燃料,又不污染环境,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越多,温度也就越高。
大的太阳灶甚至可以用来熔化金属。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凹面镜,口径可达数米。
利用凹面镜能够把来自宇宙空间的微弱星光会聚起来,进行观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的口径为2.16m,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它能看到的最弱星光,亮度相当于200km外一根点燃的火柴。
结合课文与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凸面镜对光有作用,能成立(填“正”或“倒”)、(填“放大”或“缩小”)的虚象。
2.凹面镜对光有作用,能成立(填“正”或“倒”)、(填“放大”或“缩小”)的虚象。
3.凸面镜。
4.凹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
2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5—3135所示,图中A是_____________(填器材名称)。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
图5—3—13
2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图5—3—14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 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图5—3—14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刻度尺、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
把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立放在桌面上的要求是,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粒棋子A、B,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这时B的位置就是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
将白纸竖直放在棋子B处,移开棋子B,直接观察白纸,这个像不能在白纸上出现,是因为这个像是像。
26、
参考答案
课后达标
1、C 2.反射虚像 3.:D 4、 1 不变 5、B 6、虚;反射 7、D
8、B 点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9、
10、
11、会聚于焦点;平行光 12、凸面镜
课后提升
13、0.8m;不变 14、D 15、D
16、
17. A 18.反射 3 4 19. 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
拓展延伸
20. 答案:如图所示.
21.
22、(1)发散正缩小(2)会聚正放大(3)如汽车观后镜等
(4)太阳灶、探照灯的反光碗等
23、平板玻璃;不会
24.(1)便于找到并画出像的位置
(2)能,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A、B所成的像,A´、B´到镜面的距离分别等于物体A、B到镜面的距离
(3)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都成像
25、竖直放置(玻璃板跟桌面垂直)重合虚 26、2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