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15.2分式的运算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2分式的加减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第2课时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式混合运算步骤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化简:.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分式乘除混合运算
典例1化简:.
[解析]原式=-=-.
探究点2分式混合运算
第 1 页共 2 页
典例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5.
[解析]原式=
=
=-(x-2)
=-x+2.
当x=5时,原式=-5+2=-3.
探究点3化简求值
典例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的值从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中选取.
[解析]由不等式组可解得-1<x≤2.
∵x是整数,
∴x=0或1或2.
∴原式==(x+2)·,
当x=0时,原式=0.
当x=2时,原式=.
当x=1时,原式=.
三、板书设计
分式混合运算
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本节是一节习题课,内容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把握运算顺序.不少学生在分式运算中出错,就是因为不重视审题,题没看完就动笔计算,或者受题中部分算式的特殊结构的影响而不遵循运算顺序,如化简,就常出现乱约分而不遵循运算顺序的典型错误,要同学通过练习、板演充分暴露问题所在,纠正,最后总结出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提醒自己.
第 2 页共 2 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5章 分式 整数指数幂(第2课时)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3整数指数幂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2.经历探索用10的负整数次幂来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的过程,完善科学记数法,培养正向、逆向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过程,理解科学记数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渗透数学的简洁之美,通过完善科学记数法,培养对数学完美形式的追求.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教学难点】含负指数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尤其是混合运算以及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与小数点的关系.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科学记数结构图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明确了整数指数幂具有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运用其性质进行有关计算及负整数指数幂在科学记数法中的运用.(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教师问1:口答:(1)(3-2)2;(2)[(-4)-3]0;(3)5-3×52;(4)(-0.5)-2;(5)222332--⎛⎫⎛⎫⨯⎪ ⎪⎝⎭⎝⎭;(6)4.7×10-4.注:前三个小题计算比较直接,可快速抢答,并陈述所用法则;后三个小题允许学生笔算后再口答,并陈述计算时的注意点,尤其是第(5)小题,有正向、逆向两个思路,注意方法的选择.而(6)为学习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作了铺垫.学生回答:(1)3-4=181;(2)1;(3)5-1=15;(4)(-12)-2=(-2)2=4;(5)(23×32)-2=1-2=1;(6)0.00047教师问2:由前面的练习可知4.7×10-4=0.00047,反过来就是,0.00047=4.7×10-4,由这个形式同学们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科学记数法.教师问3:那现在我们就一起研究怎样把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请同学们首先完成以下练习:填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大的数)(1)4000000000=________;(2)-369000=________;学生回答:(1)4×109(2)-3.69×105教师问4: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小数,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多少?如果有m个0呢?(出示课件4)先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课件5)填空:(1)0.1=______=______;(2)0.01=______=_______;(3)0.001=______=______;(4)0.0001=_______=______;(5)0.00001=_______=________.学生讨论后回答:(1)110=10-1;(2)1100=10-2;(3)11000=10-3;(4)110000=10-4;(5)1100000=10-5.教师问5:你发现用10的负整数指数幂表示0.0000…001这样较小的数有什么规律吗?请你把总结的规律和你的同伴交流.学生交流后,师生达成共识:表达成10的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时,其指数恰好是第一个非零数前面所有“0”的个数的相反数.教师问6:你能归纳出数学式子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问7:你能利用10的负整数指数幂,将绝对值较小的数表示成类似形式吗?0.00001=________;0.0000000257=2.57×0.00000001=2.57×________.学生回答:10-5;10-8教师问8: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35和0.0000982呢?(出示课件6)学生回答:0.0035=3.5×0.001=3.5×10-3;0.0000982=9.82×0.00001=9.82×10-5教师问9:观察这两个等式,你能发现10的指数与什么有关呢?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小数,从小数点前的第一个0算起至小数点后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教师问10:归纳:请说一说你对科学记数法的认识.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绝对值较大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能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n等于数的整数位数减1,a的取值为1≤|a|<10;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能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的取值一样为1≤|a|<10,但n的取值为小数中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所有的零的个数.教师讲解:这样,任何一个数根据需要都可以记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 a×10n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a的取值为1≤|a|<10;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出示课件7-9)(1)0.005师生共同解答如下:(2)0.020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3)0.00036师生共同解答如下:例2:计算下列各题:(出示课件11)(1)(-4×10-6)÷(2×103)(2)(1.6×10-4)×(5×10-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4×10-6)÷(2×103)=(-4÷2)(10-6÷103)=-2×10-9(2)(1.6×10-4)×(5×10-2)=(1.6×5)×(10-4×10-2)=8×10-6总结点拨:科学记数法的有关计算,分别把前边的数进行运算,10的幂进行运算,再把所得结果相乘.例3:纳米(nm)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把1nm3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如同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mm3的空间可以放多少个1nm3的物体?(物体之间间隙忽略不计)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13)解:1mm=10-3m,1nm=10-9m.(10-3)3÷(10-9)3=10-9÷10-27=1018,1mm3的空间可以放1018个1nm3的物体.(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6-20)1.斑叶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的一粒种子重约0.0000005克将0.0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107B.5×10-7C.0.5×10-6D.5×10-6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1=________________;(2)-0.000001=_______________;(3)0.001357=____________________;(4)-0.00050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试写出它的原数.(1)4.5×10-8=________________;(2)-3.14×10-6=________________;(3)3.05×10-3=___________________.4.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6×10-3)×(1.8×10-4);(2)(1.8×103)÷(3×10-4).5.一根约为1米长、直径为80毫米的光纤预制棒,可拉成至少400公里长的光纤.试问:1平方厘米是这种光纤的横截面积的多少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且保留一位小数)参考答案:1.B2.(1)10-3;(2)-10-6;(3)1.357×10-3;(4)-5.04×10-43.(1)0.000000045;(2)-0.00000314;(3)-0.00305.4.(1)解:原式=1.08×10-6;(2)解:原式=0.6×107=6×1065.解:这种光纤的横截面积为1÷(1.256×10-4)≈8.0×103答:1平方厘米是这种光纤的横截面的8.0×103倍.(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1≤│a│<10,n为原数第1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所有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那个0).(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3)149页到151页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5.2分式的运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5.2 分式的运算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15.2分式的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性质和分式的化简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分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具备了分式的基本知识,对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进行分式的运算时,还存在着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步骤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式运算的规则,明确运算的步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分式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分式运算步骤的清晰和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深入理解分式的运算规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分式的运算学习。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讨论和总结,明确分式运算的步骤。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运算的规则。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升,明确分式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板书中,可以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用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15.2.1.1 分
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那么,运用法那么进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以下运算:.猜一猜=?=?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分式的乘法典例1化简分式的结果是()A. B. C. D.[解析]进展分式乘除法运算时,先约分,再化简即可..[答案] B变式训练计算的结果是()A.-1B.0[解析]原式==1.[答案] C探究点2分式的除法典例2化简的结果是()A.a2B.C. D.[解析]先将分子因式分解,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约分即可.原式=.[答案] D变式训练计算:,其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 B.C. D.[答案] D探究点3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典例3计算的结果是()A. B.-C. D.-[解析]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根据分式的乘法法那么计算、约分即可.=-.[答案] B【技巧点拨】做分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是先统一为乘法运算,所以分式乘除法的运算,归根到底是乘法的运算,运算的最后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计算÷(y-x)·.[解析]÷(y-x)·.三、板书设计分式的乘除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在分式的乘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仍然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与分数的乘除法法那么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学生反响较好,能根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要让学生明确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最后的结果是要化简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2分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
在学生掌握了分式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后,我会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将涵盖不同难度层次,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我会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讲解,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课堂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总结通分、简化分式等关键步骤。然后,我会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提高?还有哪些疑问和困惑?”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能够将复杂分式简化为最简形式,并进行加减运算。
-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构建分式加减模型,解决具体问题。
这些重点内容是学生形成分式加减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
2.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特别是通分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
-分式的简化,尤其是含有复杂多项式的分式的化简。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加减运算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数学建模力。
针对难点内容,教学中需要设计梯度性、层次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突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折扣、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等,引出分式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总结反思,形成策略:
-在课堂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分式加减运算的技巧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6.创新评价,鼓励进步: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书面作业、小组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的进步。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 分式的运算 15.2.3 整数指数幂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 分式的运算 15.2.3 整数指数幂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分式的运算”中的第15.2.3节“整数指数幂”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等基础知识后进行的,是分式运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理解整数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运用整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难以将整数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关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整数指数幂的应用价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理解整数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整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整数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并将整数指数幂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整数指数幂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总结运算规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或字母之间的相互关系.2.在经历探索、思考、类比的过程中,体会分式的意义,感受分式是刻画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模型.3.进一步增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判别方法.【教学难点】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下,分式值为0的字母的取值情况.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小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教学说明】章前画面和上述问题可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对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最后选取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及时提出新问题.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刚才大家通过探讨,获得到100602020v v+-,这样的式子,它们是整式吗?如果不是,区别在哪里?思考1(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为;若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则宽应为;(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的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应为.思考2 式子S/a、V/S与10/7,200/33有什么区别?它们与10060 2020v v+-,有什么共同点?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感受整式与分式、分式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形成对分式的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巡视全场,引导学生关注所给式子的分子,分母的特征,此时可类比分数分子、分母进行描述.分式: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 叫做分式.问题2(1)使分式11x-有意义,则x的取值有什么要求?(2)使分式A/B有意义,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然后相互交流,教师再予以总结.【归纳结论】使分式A/B有意义时,必有B≠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指出下列各式中的整式与分式:【教学说明】教师总结判断分式的依据: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这里要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x/π是整式.例2填空:(1)当x时,分式23x有意义?(2)当b时,分式153b-有意义?(3)当x ,y 满足关系 时,分式x y x y +-有意义? (4)当x 时,分式231x x + 有意义? 解:(1)由题意有:3x ≠0,故x ≠0,所以当x ≠0时,分式23x 有意义;(2)由题意有:5-3b ≠0,故b ≠5/3,所以当b ≠5/3时,分式153b -有意义;(3)由题意有x-y ≠0,故x ≠y ,所以当x ≠y 时,分式x y x y+-有意义;(4)由题意有x 2+1≠0,因为x 2≥0,x 2+1≥1,故x 为任何数时,分式231x x +有意义.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选取一、两名同学汇报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评论.评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3)、(4)小题进行反思,巩固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认识.例3什么条件下,下列分式的值为0?(1)1x x - ;(2)23m n m n-+ ;(3)()236x x x x --- . 解:(1)由题意有:x-1=0,∴x=1.当x=1时,分母x ≠0,所以当x=1时,分式1x x-的值为0; (2)由题意有:2m-3n=0,∴m=32n ,∴m+n=52n ,又m+n ≠0,即52n ≠0,∴n ≠0,从而在m=32n ≠0时,分式23m n m n-+的值为0; (3)由题意有:x(x-3)=0,∴x=0或x=3,当x=0时,分母x 2-x-6=-6≠0,当x=3时,x 2-x-6=9-3-6=0,故使分式()236x x x x ---的值为0时,x 的值为x=0. 【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讲清楚使分式=0时所必须的条件是:分子=0且分母≠0,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探讨三个问题的结论时,感知分式有意义是确定分式的值的前提条件,然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再由老师给予完整解答,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与反思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完成上述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4练习,以巩固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问题都可由学生自己总结,选取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系统地对本节知识进行回顾与思考,针对学生的疑问,可当堂予以解释,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的内容较少,比较贴近实际生活,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分式,能区分整式与分式,对保证分式有意义、分子分母要同时满足什么条件能很准确地指出来.此外,分式的值为0时分子分母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教学中可以多出具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去感知.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依据分式的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运算.2.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并总结出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式的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在分式通分时找几个分母的公分母是关键,在分式的约分时应注意将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思考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吗?为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分式性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新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 A C A A CB BC B B C÷==÷,(A、B、C均为整式,且C≠0)试一试【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完善答案.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通过分子(或分母)的变化特征,来获得分母(或分子)的变化思路,为后面的分式约分和通分作好铺垫.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或分母都不含有“-”号:3.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教学说明】2、3两道小题均由学生自主完成,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处理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法则得到商的符号来完成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的处理办法,第3题应引导学生运用分式性质在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合适倍数来达到目的,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二)分式的约分分式的约分: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的过程叫做分式的约分,如由2122x x x x =--,就是分式的约分. 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中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分式的约分,一般要约去分子和分母中所有公因式,使所得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教学说明】上述定义或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分数的约分和前面的1(1)小题进行说明,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理性思考,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维方法.试一试4.约分:【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问题结论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1)找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是否彻底,是否考虑了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2)是否注意到分式的符号的变化;(3)约分是否彻底等,对所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好个别指导,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解答,进行必要的反思.(三)分式的通分思考:联想分数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呢?试一试5.将下列分式通分:【分析】(1)把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而确定最简公分母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系数;②各个分母中所有不同的因式均作为公分母中的一个因式;③所有因式的指数以它的最高次幂作为公因式中该因式的指数.【教学说明】教学时,给几分钟时间先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在学生出现思维盲区时,教师给予详细分析,边讲边演示,在思维的激烈碰撞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分式通分的认识.三、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知识是难以把握的?你有何想法?【教学说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回顾本节学过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利用分式的性质来化简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怎样将分子、分母中的系数化成整数,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在约分和通分时最关键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等等,进一步深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8练习以及习题14.1中的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可利用“猜想和验证”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教师应注重提高在验证、交流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可能普遍会感觉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不主动,从而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巩固练习环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练习密度,最好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练习纸,这样能确保达到一定的练习量.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能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在经历探索、类比、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3.在类比分数乘除法运算法则获得分式乘除法法则中,让学生体验由数到式的数学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能用它来进行分式乘除法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能力.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观察下列算式:由上述算式,我们知道,分数的乘法法则是;分数的除法法则是.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教学说明】让学生直接由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感知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类比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可以发现分式的乘除法也有相同的运算法则.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把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db c b c=.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c a cb c b d b d÷==.【教学说明】分式的乘除法则可由学生类比分数得到结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新知;教师不必直接给出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进一步地展示下面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问题【教学说明】在教学时,上述三个问题教师可延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逐一思考,获得结论.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分别选派2~3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师生共同评析.在问题1中,着重于除式是整式情形,这时应引导学生先将整式看作分母为1的式子来参与计算;问题中侧重于运算结果应予以约分化简,必须是最简分式时才算运算结束;问题3侧重于分式的分母、分子是多项式情形,此时应注重于分解因式,以便于约分化简,整个过程都应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的.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分析】本题是分式乘除法,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运用法则,而分式乘除法实质就是约分.【教学说明】本例仍由学生自主探究,抽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寻求解题方法,完成解题过程.在完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P138练习第2、3题,在这个过程中,仍可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予以点评.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m、n时,水面的高为多少?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这两个题可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教师应关注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模型的能力及是否能正确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来完成解答.【答案】可参见教材P135问题1、问题2的解答.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解决具体问题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乘除不是特别难上的课,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拿乘法来说,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约分再乘;另一种是先乘再约分.一般应这样处理:如果分子分母全是单项式,就用先乘后约分的方法;如果分子分母含有可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就先约分后相乘.当然两种方法并不一定非得有固定的模式,你觉得哪种容易接受就选择哪种.并且在约分时应教给学生一个不容易错的方法,就是约分后把每个约好的式子写在原来的上(分子)下(分母)方,不约的照抄,最后就看写着结果再相乘,既不容易漏乘,也不容易多乘.分式除法可转变为分式乘法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式乘除的意义.由于练习计算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第2课时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用它们进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关分式乘方的运算.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思考,感受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乘方运算方法,进一步增强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发展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能力.【教学难点】分式乘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如何进行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呢?试一试参见教材P138例4.想一想小明同学在计算xy÷yx·xy时,其过程如下:原式=xy÷1=xy,你认为他的计算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延时展示上述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的理解,体会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结论给予恰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对出现的疑问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38“思考”.【归纳结论】参见教材P138最后一段.【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形成认知,从而感受分式乘方的意义.试一试计算:【教学说明】选派两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余同学在座位上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最后全班同学一道对两位同学的演示结果进行评析,教师应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完善认知.【归纳结论】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计算:(1)参见教材P139例5第(2)小题;(2)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2)小题.【分析】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对一些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予以强调,如(-c2d)2=-c4d2或c2d2,(-3c)3=-9c3等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1题.2.计算:(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1)小题;(2)参见教材P146第3题第(4)小题.【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小题,然后相互交流,有时间的话,教师予以评价,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新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由于前面学生已对分式的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一方面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另一方面类比前面分式的乘除.教学时,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15.2.2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能用它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2.经历探究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感受分式的加减法也是实际需要,进而掌握分式的加减方法.3.进一步增强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即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参见教材P139“问题3”.问题2参见教材P139“问题4”.【教学说明】让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得出算式分别为11)3(n n ++ 和322121()s s s s s s --- ,教师巡视,对不能尽快得出算式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让学生能自主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40“思考”.【归纳结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教学说明】在师生共同探讨获得分式加减法法则后,教师应强调以下两个问题:①分式加减的最后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化为最简分式;②异分母分式加减时,一定要先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 参见教材P140例6.解:参见教材P140例6“解”部分.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参见教材P141“练习”.【教学说明】第1题只须与学生核对答案即可,而第2题建议选三名中等成绩同学上黑板演示,其它同学独立探究,然后师生共同评析三位同学的演算过程,在评讲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强调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如(1)中的最简公分母;(2)中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分子应适时添加括号,(3)中应先将22a a b- 化为()()a a b a b +- ,再通分等.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在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时,应关注哪些问题?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用问题形式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教师可采用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来完成.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类比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通过将分式中的字母赋值,从而把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推及到分式的加减运算.整个过程中既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也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此外还可以通过把例题的再加工,使学生把错误暴露出来,引起他们的共鸣,而这些课堂内学生的差错会成为学生自己可贵的复习资料.接着可出些不同类型的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分式的加减运算过程,强化技能,以达到熟练的程度.第2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1.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能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3.在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分式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加减、乘方等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在运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2在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时,你认为应该怎样做?谈谈你的想法.【教学说明】问题1的设置在于巩固上节课学过知识,并能用它解决本节问题,起承上启下作用;问题2则是让学生联想到分式乘除、分式加减法则是类比分数而得到的,因而可类比得到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在探讨中形成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上述两个例题都应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试试,然后教师再予以评讲,例1的(1)题侧重于展示分式的混合运算方法;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而第(2)题进一步强调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应先做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教学说明】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教师再行讲解.例1中计算(x2+xy+y2)(x-y)时,若已掌握公式(a2+ab+b2)(a-b)=a3-b3,可直接写出结果x3-y3,如果不知道此公式,可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例2中含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这里教师应该强调:选择一个值代入时,一定要使原代数式有意义,即不能选x为0,1这两个值.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2.在一块a公顷的稻田上插秧,如果10个人插秧,要用m天完成;如果一台插秧机工作,需比10个人插秧提前3天完成.一台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是一个人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时,对有困难同学给予指导,最后予以评讲,让学生在自查中反思,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让学生对照上述两个问题自我反思,既系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又查找问题所在,在与同伴交流中加深认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加减和乘方混合运算,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时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类比前面不含乘方的混合运算.例题的讲解旨在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当然,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并暴露问题,再指出问题所在,为后面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对比分析材料.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多。
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1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1.教学重点
(1)分式乘法法则:掌握分式相乘的计算方法,包括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以及结果的简化。
举例:对于分式$\frac{a}{b} \times \frac{c}{d}$,重点讲解$ac$为分子乘积,$bd$为分母乘积,以及如何对结果进行约分。
(2)分式除法法则:理解分式相除的计算过程,即乘以倒数,并掌握结果的化简方法。
(3)混合运算中的分式处理:在含有整数和分式的混合运算中,正确处理分式的运算。
难点举例:面对表达式$3 + \frac{2}{x} \times (x - 2)$,指导学生如何先将括号内的乘法运算完成,然后再与整数3进行加法运算。
(4)实际应用题的建模: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分式乘除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3.乘除混合运算法则:讲解在含有多个分式的乘除运算中,如何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简化结果。
4.应用示例: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使其掌握分式乘除法的基本法则,能够熟练进行相关运算,提高解题效率。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分析分式乘除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严谨推理的能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分式乘除法的概念和规则。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跟上我的讲解,但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适当放慢讲解速度,重点强调关键步骤,并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再来说说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对于巩固学生的知识点非常有帮助。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并不充分,可能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时间的分配,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操作。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的除法运算》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的除法运算》全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式的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能够正确使用分式的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兴趣,并让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研究的内容。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什么是分式的除法运算;- 分式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练与讨论(25分钟)布置一些练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并进行讨论。
4. 错题讲解(10分钟)根据学生练的情况,选择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除法运算。
5. 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分式的除法运算,并进行求解。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总结分式的除法运算的要点,并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题,巩固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练习与讨论、错题讲解、拓展应用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拓展应用环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性较好,但还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式的值也不变。
3. 分式的运算
- 加减法:XXX
- 乘除法:XXX
4. 分式的应用
- 实际问题:XXX
- 解题步骤:XXX
5. 总结
-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
- 分式的运算方法
- 分式的应用实例
2. 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板书设计
1. 分式的概念
- 分子:XXX
- 分母:XXX
- 分式:XXX
2. 分式的基本性质
强调分式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分式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分式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分式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分式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分式教学目标和分式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分式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分式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3分钟)
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法则分别是什么?
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_____ _____ ___ ___ ____ 。
3.大胆猜一猜: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___ (是
否)相同。
二.自主学习(7分钟)
课本141例7,
归纳:(1)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
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再(),然后( ). 有
括号要按 ( )的顺序.
(2)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
是=).分子或分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
面.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三.例题讲解(20分钟)
计算(1)
(2)
(3)
(4)(+)÷()
(5)(-)÷ 四.当堂自测(10分钟)
计算(1)
(2) 五.课时小结(2分钟)
六.分层作业(1分钟)
x
x x x x 22)242(2+÷-+-)11()(
b a a b b b a a -÷---)2
122()41223(
2+--÷-+-a a a a 21-a 2122---a a a 2
-a a 2x
x x 222-+4
412+--x x x x x 4-)1)(1(y
x x y x y +--+22242)44122(a
a a a a a a a a a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2 分式的运算(5课时)
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对比的过程,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增强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过程,提高对比、归纳的能力,培养从已学知识中推导新知识的习惯.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5~P13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 ·c b ·d.2.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 b ·d c =a ·db ·c.3.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1)c 2ab ·a 2b 2c ; (2)y 7x ÷⎝⎛⎭⎫-2x .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1)原式=a 2b 2c 2abc =abc .(2)原式=y 7x ·⎝⎛⎭⎫-x 2=-xy 14x =-y 1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a 2-1(a +1)2÷a -1a ,结果正确的是( D )A.12 B .a +1a +2C .a +1aD .a a +12.计算: (1)x 2y x 3·⎝⎛⎭⎫-1y ; (2)a 2-4b 23ab 2·ab a -2b ;(3)x 2-x x -1÷(4-x ); (4)42(x 2-y 2)x ·-x 235(y -x )3.解:(1)原式=-x 2y x 3y =-1x.(2)原式=(a +2b )(a -2b )3ab 2·ab a -2b =a +2b3b .(3)原式=x (x -1)x -1·14-x =x4-x.(4)原式=42(x +y )(x -y )x ·x 235(x -y )3=6x (x +y )5(x -y )2.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a +b -2)2+||1-a =0,求4a 2-ab 16a 2-8ab +b 2·2a的值. 【互动探索】利用已知等式求出a 、b 的值→计算分式的乘法,化简所求式子→代入a 、b 值进行计算.【解答】∵(a +b -2)2+||1-a =0,∴⎩⎪⎨⎪⎧ a +b -2=0,1-a =0.解得⎩⎪⎨⎪⎧a =1,b =1.4a 2-ab16a 2-8ab +b 2·2a =a (4a -b )(4a -b )2·2a =24a -b. 将a =1,b =1代入上式,得原式=24a -b =24-1=2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后,要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的乘方法则,掌握分式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思考、归纳的过程,归纳出分式的乘法法则,通过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和乘方运算,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的记忆,并了解乘方与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分式乘方法则的过程,养成归纳意识,通过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分式的乘方法则和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正确计算.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8~P139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教材第138页“思考”:⎝⎛⎭⎫a b 2=a 2b 2;⎝⎛⎭⎫a b 3=a 3b 3;⎝⎛⎭⎫a b 10=a10b 10.2.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示:⎝⎛⎭⎫a b n =a nb n . 3.分式的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2x -64-4x +x 2÷(x +3)·(x +3)(x -2)3-x.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分式混合运算. 【解答】原式=2x -64-4x +x 2·1x +3·(x +3)(x -2)3-x =2(x -3)(2-x )2·1x +3·(x +3)(x -2)3-x =2(x -3)(x -2)2·1x +3·(x +3)(x -2)-(x -3)=-2x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计算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时,先统一为乘法运算,再依次进行计算.【例2】计算:(1)⎝⎛⎭⎫-2b 2a 33; (2)⎝⎛⎭⎫c 3a 2b 2÷⎝⎛⎭⎫c 4a 3b 2·⎝⎛⎭⎫c a 4.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当式子里同时有乘除法和乘方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解答】(1)原式=(-2b 2)3(a 3)3=-8b 6a 9.(2)原式=c 6a 4b 2÷c 8a 6b 2·c 4a 4=c 6a 4b 2·a 6b 2c 8·c 4a 4 =c 2a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分式乘方时,注意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中有乘除法与乘方时,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已知⎝⎛⎭⎫x 3y 22÷⎝⎛⎭⎫-x y 32=6,则x 4y 2的值是( A ) A .6 B .36 C .12 D .32.计算:(1)3ab 22x 3y ·⎝⎛⎭⎫-8xy 9a 2b ÷3x (-4b ); (2)3(x -y )2(y -x )3·(x -y )4÷9y -x ; (3)⎝⎛⎭⎫c 3a 2b 2÷⎝⎛⎭⎫c 4a 3b 2÷⎝⎛⎭⎫a c 4; (4)⎝⎛⎭⎫a -b ab 2·⎝ ⎛⎭⎪⎫-a b -a 3·(a 2-b 2). 解:(1)16b 29ax 3.(2)(x -y )43.(3)c 2a 2. (4)a (a +b )b 2.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许老师讲完了分式的乘除一节后,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若x =-2018,求代数式x 2-4x 2+x +1÷x 2-2x x 3+x 2+x ·1x +2的值.小明通过计算,发现题目中的x =-2018是多余的.你认为小明的发现是否正确?【互动探索】先计算分式乘除运算的值→验证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与x 的关系. 【解答】x 2-4x 2+x +1÷x 2-2xx 3+x 2+x ·1x +2=(x +2)(x -2)x 2+x +1·x (x 2+x +1)x (x -2)·1x +2=1.∴代数式x 2-4x 2+x +1÷x 2-2xx 3+x 2+x ·1x +2的值是一个定值,与x 的取值无关.故小明的发现是正确的.【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将代数式化简后,如果结果是一个常数,那么该代数式的值与其中字母的取值无关.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2 分式的加减 第3课时 分式的加减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并能正确计算分式加减法. 2.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思考、类比、归纳的过程,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在掌握分式通分的基础上,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计算步骤.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9~P14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观察填空: (1)15+25=35; (2)15-25=-15; (3)12+13=36+26=56; (4)12-13=36-26=16.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把分子相加减. 2.类比分数的加减,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则吗?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 c ±b c =a ±bc.(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用字母表示为a b ±c d =ad bd ±bc bd =ad ±bcbd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 (1)x +3y x 2-y 2-x +2yx 2-y 2; (2)1a +3+6a 2-9; (3)m +2n n -m -n m -n +2m n -m ; (4)1x -3+1-x 6+2x -6x 2-9.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异分母分式相加减时,应该注意什么?【解答】(1)原式=x +3y -(x +2y )x 2-y 2=5yx 2-y 2. (2)原式=a -3(a +3)(a -3)+6(a +3)(a -3)=a +3(a +3)(a -3)=1a -3. (3)原式=m +2n n -m +n n -m +2mn -m=3m +3n n -m.(4)原式=2(x +3)2(x +3)(x -3)+(1-x )(x -3)2(x +3)(x -3)-122(x +3)(x -3)=-(x 2-6x +9)2(x +3)(x -3)=-x -32x +6.【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异分母分式相加减时,首先要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C ) A.a a -b -b b -a=1 B .m a -n b =m -n a -bC.a 2a -b -b 2a -b =a +b D .b a -b +1a =1a3.计算: (1)3a +2b 5a 2b +a +b 5a 2b ;(2)b 2a -b +a 2b -a; (3)3b -a a 2-b 2-a +2b a 2-b 2-3a -4b b 2-a 2; (4)x x -y +x x +y -x 2x 2-y 2. 解:(1)4a +3b5a 2b .(2)-a -b .(3)a -3ba 2-b 2. (4)x 2(x +y )(x -y ).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3x +4x 2-x -2=A x -2-B x +1,其中A 、B 为常数,求4A -B 的值.【互动探索】要求4A -B 的值,需要先求出A 与B 的值.通过化简等式右边,再对比可求出A 、B 的值.【解答】Ax -2-Bx +1=A (x +1)(x +1)(x -2)-B (x -2)(x +1)(x -2)=(A -B )x +(A +2B )(x +1)(x -2).因为3x +4x 2-x -2=Ax -2-Bx +1=(A -B )x +(A +2B )(x +1)(x -2),所以⎩⎪⎨⎪⎧A -B =3,A +2B =4.解得⎩⎨⎧A =103,B =13.故4A -B =4×103-13=1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通过对比等式中等号两边的分式,得出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出A 、B 的值,从而求解.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4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正确计算分式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对比、归纳的过程,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得出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式的混合运算.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1~P14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分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与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一样,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地运用运算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使运算尽量简便.2.分式运算与分数运算一样,结果必须化为最简,能约分的要约分,保证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1)x x -y ·y 2x +y -x 4y x 4-y 4÷x 2x 2+y 2; (2)⎝⎛⎭⎫2a b 2·1a -b -a b ÷b 4; (3)⎝⎛⎭⎪⎫x +2x 2-2x -x -1x 2-4x +4÷4-x x.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计算. 【解答】(1)原式=xx -y ·y 2x +y -x 4y(x 2+y 2)(x 2-y 2)·x 2+y 2x2=xy 2(x -y )(x +y )·-x 2yx 2-y 2=xy (y -x )(x -y )(x +y )=-xy x +y .(2)原式=4a 2b 2·1a -b -a b ÷b 4=4a 2b 2(a -b )-4a b2=4a 2-4a (a -b )b 2(a -b ) =4abb 2(a -b )=4ab (a -b ).(3)原式=[x +2x (x -2)-x -1(x -2)2]·x -(x -4) =[(x +2)(x -2)x (x -2)2-x (x -1)x (x -2)2]·x -(x -4)=x 2-4-x 2+x x (x -2)2·x -(x -4)=-1x 2-4x +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分式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注意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若代数式⎝⎛⎭⎫A -3a -1·2a -2a +2的化简结果为2a -4,则整式A =( A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2.计算:(1)⎝⎛⎭⎫x 2x -2+42-x ÷x +22x ; (2)⎝⎛⎭⎫a a -b -b b -a ÷⎝⎛⎭⎫1a -1b ; (3)⎝⎛⎭⎫1+y x -y ⎝⎛⎭⎫1-xx +y ;(4)⎝⎛⎭⎫x 2y 2·y 2x -x y 2·2y 2x.解:(1)2x . (2)-ab (a +b )(a -b )2. (3)xy x 2-y 2. (4)x -16y 8y.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先化简⎝⎛⎭⎫1-1x -1÷x 2-4x +4x 2-1,再从不等式2x -1<6的正整数解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互动探索】先化简代数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从解集中选择一个数代入求值. 【解答】原式=x -2x -1÷(x -2)2(x +1)(x -1)=x +1x -2.由2x -1<6,得x <72.故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3.当x =3时,原式=x +1x -2=3+13-2=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选择x 的值时,要使每个分式都有意义.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3 整数指数幂(第5课时)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掌握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思考、计算、对比的过程,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将正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推广到任意整数,从而掌握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正整数幂的性质,结合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推导出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2~P14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一、负整数指数幂1.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有:(a ≠0,m 、n 为正整数) (1)a m ·a n =a m +n ; (2)(a m )n =a mn ; (3)(ab )n =a n b n ; (4)a m ÷a n =a m -n ; (5)⎝⎛⎭⎫a b n =a nb n ; (6)a 0=1.2.负整数幂: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a -n =1a n(a ≠0),这就是说,a -n (a ≠0)是a n 的倒数.二、科学记数法1.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正整数.n 等于原数的整数数位减去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102;2000=2.0×103;33000=3.3×104.2.类似地,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小于1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1=1×10-2;0.001=1×10-3;0.0033=3.3×10-3.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 (1)x 2y -3(x -1y )3;(2)(2ab 2c -3)-2÷(a -2b )3;(3)3a -2b ·(2ab -2)-2;(4)4xy 2z ÷(-2x -2yz -1).【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解答】(1)原式=x 2y -3x -3y 3=x -1y 0=1x .(2)原式=14a -2b -4c 6÷(a -6b 3)=14a 4b -7c 6=a 4c 64b 7.(3)原式=3a -2b ·14a -2b 4=34a -4b 5=3b 54a4.(4)原式=-2x 3yz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结果负整数指数幂写成分数的形式.【例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001; (2)0.00024; (3)0.0000000035.【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解答】(1)0.0000001=1×10-7. (2)0.00024=2.4×10-4. (3)0.0000000035=3.5×10-9.【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正整数.【例3】计算:(1)(2×10-6)2·(3×10-4);(2)(3×10-5)3÷(10-3)-2.【互动探索】(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关计算应该注意些什么?【解答】(1)(2×10-6)2·(3×10-4)=(4×10-12)·(3×10-4)=12×10-16=1.2×10-15. (2)(3×10-5)3÷(10-3)-2=(27×10-15)÷106=27×10-21=2.7×10-2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关计算,结果应符合科学记数法.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π )0÷⎝⎛⎭⎫-13-2的结果是( D ) A .-16B .0C .6D .192.计算:(1)(m 3n )-2·(2m -2n -3)-2;(2)(2xy -1)2·xy ÷(-2x -2y );(3)⎝⎛⎭⎫b a -2·⎝⎛⎭⎫a b 2; (4)(2m 2n -1)2÷3m 3n -5.解:(1)n 44m 2.(2)-2x 5y 2.(3)a 4b 4.(4)43mn 3.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21; (2)0.00000034; (3)0.00102. 解:(1)2.1×10-5. (2)3.4×10-7. (3)1.02×10-3.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5章 分式(教案) 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3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负整数指数幂和0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熟练运用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n=1a n(a≠0,n是正整数),了解幂运算的法则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数范围内的幂运算.2.通过观察、推理、总结得出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体验利用负整数指数幂进行乘除法的转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2.在数学公式中渗透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随着学习的知识范围的扩展,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积极情感,形成辩证统一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尤其是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教学难点】认识负整数指数幂的产生过程及幂运算法则的扩展过程.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幂结构图等。
学生:直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正整数指数幂有以下运算性质:(1)(m,n是正整数)(2)(m,n是正整数)(3)(n是正整数)(4)(a≠0,m,n是正整数,m>n)(5)(n是正整数)此外,还学过0指数幂,即a0=1(a≠0)如果指数是负整数该如何计算呢?(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整数指数幂教师问1:你会计算它们吗?53÷55=________;103÷107=________.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思路一:53÷55=5355=152,103÷107=103107=1104.思路二:53÷55=53-5=5-2,103÷107=103-7=10-4.教师问2:由以上计算,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回答:发现:5-2=152,10-4=1104.教师问3: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扩大到“整数”,正整数指数幂的那些运算性质还适用吗?(出示课件4)学生讨论后猜想:这些性质还适用.教师问4:a m中指数m可以是负整数吗?如果可以,那么负整数指数幂a m 表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m个a相乘的积.教师问5:那么我们看下面的问题:根据分式的约分,当a≠0时,如何计算a3÷a5=?(出示课件5)学生回答:a3÷a5=33∙2=12(1)教师问6: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0,m,n是正整数,m>n)中的条件m>n去掉,即假设这个性质对于像a3÷a5的情形也能使用,如何计算?学生回答:a3÷a5=a3-5=a-2(2)教师问7:有上边的问题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学生回答:a-2=12教师问8:在a-2=12中,有什么限制条件吗?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回答:a≠0,因为分母不能为0.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由(1)(2)想到,若规定a-2=12(a≠0),就能使a m÷a n=a m-n这条性质也适用于像a3÷a5的情形,因此: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这就是说,a-n(a≠0)是a n的倒数.教师问9:想一想:在引入负整数指数和0指数后,a m·a n=a m+n(m,n是正整数)这条性质能否扩大到m,n是整数的情形?(出示课件8)学生猜想回答:应该可以.教师问10:请完成下面的题目:填一填:(1)a3×a-5=a3·1()=1()=a()=a()+(),即a3×a-5=a()+();(2)a-3×a-5=1()·1()=1()=()=a()+(),即a-3×a-5=a()+();(3)a0×a-5=()·1()=1()=()=a()+(),即a0×a-5=a()+().学生回答:(1)a5;a2;-2;3+(-5);3+(-5)(2)a3;a5;a8;a-8;(-3)+(-5);(-3)+(-5)(3)1;a5;a5;a-5;0+(-5);0+(-5)完成填空后,思考下列问题:教师问11:从以上填空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a m·a n=a m+n这条性质对m,n是任意整数的情形都适用.教师问12:再换其他整数指数验证这个规律.类似地,你可以用负整数指数幂或0指数幂对于其他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试验,看看这些性质在整数范围内是否还适用?(出示课件9)学生回答:a-3·a-7=a-3+(-7)=a-10,a-2÷a-5=a-2-(-5)=a3,a0÷a-4=a0-(-4)=a4.教师讲解:形成定论:a m·a n=a m+n这条性质对m,n是任意整数的情形都适用.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0)(1)(m,n是整数);(2)(m,n是整数);(3)(n是整数);(4)(m,n是整数);(5)(n是整数).教师问11:试说说当m分别是正整数、0、负整数时,a m各表示什么意义?(出示课件1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当m是正整数时,a m表示m个a相乘.当m是0时,a0表示一个数的n次方除以这个数的n次方,所以特别规定,任何除0以外的实数的0次方都是1.当m是负整数时,a m表示|m|个相乘.例:计算:(出示课件12-1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2.创设情境,探究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教师问19:继续举例探究:(a m)n=a mn,(ab)n=a n b n,nab⎛⎫⎪⎝⎭=a nb n在整数指数幂范围内是否适用?(出示课件15)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根据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m,n为整数时,,,因此,,即同底数幂的除法可以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特别地,所以,即商的乘方可以转化为积的乘方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这样,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归结为:(1)(m,n是整数);(2)(m,n是整数);(3)(n是整数).例:下列等式是否正确?为什么?(出示课件17)(1)a m÷a n=a m·a-n;(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a m÷a n=a m-n=a m+(-n)=a m·a-n,∴a m÷a n=a m·a-n.故等式正确.(2)故等式正确.(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0-23)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0=0B.-|-3|=-3C.3-1=-3D.9=±32.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A. B.C. D.3.若0<x<1,则x-1,x,x2的大小关系是()A.x-1<x<x2B.x<x2<x-1C.x2<x<x-1D.x2<x-1<x4.计算:5.若,试求的值.参考答案:1.B2.B3.C4.5.解:∵a+a-1=3(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幂的两个规定:a0=1(a≠0);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这就是说,a-n(a≠0)是a n的倒数.2.幂的三类运算性质:这样,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归结为:(1)(m,n是整数);(2)(m,n是整数);(3)(n是整数).(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2.3)145页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2分式的运算》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2分式的运算》一. 教材分析《15-2分式的运算》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乘除法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式运算的基本规律。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对分式的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分式运算时,仍存在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过程繁琐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式运算的规则,优化运算过程,提高运算效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运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难点:分式运算过程中的规律把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发现分式运算的规律,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准备相应的教学实例,设计好教学过程。
2.学生准备:掌握分式的基本概念,了解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某商品的原价是100元,现在进行打折促销,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分式的加减法运算实例,如:(+) 和 (-)。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分式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一节内容在分式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后续分式方程和不等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分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混合运算方面,可能会存在运算顺序混乱、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解决分式混合运算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理解并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混合运算的规则。
2.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运算规则的应用。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涵盖分式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
2.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步骤和结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让学生尝试用分式混合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讲解分式混合运算的规则,通过PPT展示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检验掌握情况。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分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给其他同学。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a
b
a b
c
c
c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同分母分式的加减的计算
5x 3 y
2x
2
例 计算: 2
2
x y
x y2
5x 3 y 2x
解:原式
x2 y2
3x 3 y
( x y)( x y)
3
x y
归纳总结:
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分母
=
,
c
c
c
a
c ad
bc ad bc
=
=
.
b
d bd
bd
bd
注意事项:
①若分子是多项式,则加上括号,然后再加减;
②计算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小
结
与
思
考
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
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后作业
S3 S2
S S1
2
S2
S1
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____________.
探究新知
请计算: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如何叙述?
2.你认为
探究新知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a 2)(a 2)
a2
(a 2)(a 2)
15.2分式的运算优秀教案
15. 3.1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1、 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 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3、 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
二、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
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 9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 多少?解: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90 _ 603O-+-JV _ 30 —JC(二)新授分式方程的定义: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判一判:下列方程中,哪些是分式方程?哪些整式方程?X —1 2x + —= 10 5 你能试着解这个分式方程吗?90 _ 6030+兀—30 —x(1) 如何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呢?(2) 怎样去分母?(3) 在方程两边乘什么样的式子才能把每一个分母都约去?(4)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解分式方程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去分母”皿一1)x+ 3x=\X *22x+l90 _ 603O+x 30 —x方程各分母最简公分母是:(30+x) (30~x)解:方程①两边同乘(30+AT) (30-x),得90 (30-x)二60(30+x) 解得X二6.(x二6是原方程的解吗?)将x=6代入原分式方程中,左边=2.5=右边,因此x=6是原分式方检验:程的解.山上可知,江水的流速为6km./h.归纳:解分式方程①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这也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个分式方程:1 _ 10x-5 ~ x2 -25解:方程②两边同乘(x+5) (x-5),得x+5=10解得x=5(x=5是原方程的解吗?)检验:将x=5代入原方程中,分母x-5和X2-25的值都为0,相应的分式无意义•因此x二5虽是整式方程x+5二10的解,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实际上, 这个分式方程无解.想一想:上面两个分式方程中,为什么%)一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分式的运算 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运用法则进行运算.2.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运算.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计算,并叙述你应用的运算法则. (1)34×59;(2)34÷59. 2.(1)见课本P 135的问题1:长方体容器的高为V ab ,水面的高度就为:V ab ·m n.(2)见课本P 135的问题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a m ÷b n 倍.从上面的问题可知,讨论数量关系有时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如何进行相关运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35至137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活动一: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类比分数乘除法则,你能说出分式乘除法法则吗? 观察下列运算:23×45=2×43×5;57×29=5×27×9,23÷45=23×54=2×53×4,57÷29=57×92=5×97×2. 【小组讨论】 1.a b ×d c =? b a ÷dc=? 如何进行运算?2.其运算方法和分数的乘除法有何联系? 展示点评:类似于分数,分式有:(1)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________的积做积的分子,________的积作为积的分母.(2)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________.________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________.a b ÷c d =ab×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分式的乘除运算与分数的乘除运算有什么联系?反思小结: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实际上就是分式乘除运算的一种特殊形式,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就是对分数乘除法运算的深化.活动二:计算:(1)4x 3y ·y 2x 3 (2)ab 32c 2÷-5a 2b 24cd 解:(1)原式=23x 2 (2)原式=-2bd 5ac例2 计算: (1)a 2-4a +4a 2-2a +1·a -1a 2-4 (2)149-m 2÷1m 2-7m解:(1)原式=a -2(a -1)(a +2)(2)原式=-mm +7展示点评:分式的乘除时不漏项,结果要化成最简.小组讨论: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分式的乘除运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反思小结:分式乘除运算,结果是分式应化为最简分式;运算过程中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再运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分式乘除法的简单运用 活动三:如图,“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 m 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 m 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 -1) m 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 kg.(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 思考完成下列3个问题:1.列出表示两块试验田单位面积产量的代数式:“丰收1号”________;“丰收2号”________.2.对于分子相同的分式,如何比较其大小?你能比较题中两分式的大小吗? 3.运用分式的除法法则确定两块试验田单位面积产量的倍数关系.展示点评:(1)“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是(a 2-1) m 2,单位面积产量是500a 2-1kg/m 2;“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是(a -1)2 m 2,单位面积产量是500(a -1)2 kg/m 2.∵0<(a -1)2<a 2-1,∴500a 2-1<500(a -1)2.“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500(a -1)2÷500a 2-1=500(a -1)2·a 2-1500=(a +1)(a -1)(a -1)2=a +1a -1. “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丰收1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a +1a -1倍.小组讨论:分式的大小比较与分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联系?反思小结:式是数的扩展,数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对于式一样适用.两个大于0的分式,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式的值越小.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1)分式的乘法、除法法则是什么?在进行运算时应当注意两点:①符号问题;②运算结果一定是最简分式(或整式).(2)能运用分式的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思想方法小结——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将分式x 2x 2+x 化简得xx +1,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x≠0__.2.3xy 24z ·⎝ ⎛⎭⎪⎫-8z 2y 等于( C ) A .6xyz B .-3xy 2-8z 34yz C .-6xyz D .6x 2yz3.ab 22cd ÷-3ax 4cd等于( C ) A.2b 23x B.32b 2x C .-2b 23x D .-3a 2b 2x 8c d4.如果从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上截取1 m 长的电线称得它的质量为a kg ,再称得剩余电线的质量为b kg ,那么这捆电线原来的总长度为( B )A.b +1a m B.⎝ ⎛⎭⎪⎫b a +1 m C.⎝ ⎛⎭⎪⎫a +b a +1 m D.⎝ ⎛⎭⎪⎫a b +1 m5.计算:(1)x +2x -3·x 2-6x +9x 2-4解:原式=x +2x -3·(x -3)2(x +2)(x -2)=x -3x -2(2)ab 22c 2÷-3a 2b 24cd解:原式=ab 22c 2·4cd -3a 2b 2=-2d 3ac●布置作业1.上交作业 课本第146页第1题,第2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2课时 分式的乘除(二)教学目标1.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分式乘除的混合运算. 2.探索并掌握分式的乘方法则,并能运用它进行运算. 教学重点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分式乘除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式的乘方法则,并能运用它进行运算.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回顾: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如何?积的乘方法则是什么? 2.实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如何规定的?分式乘除混合又该如何运算呢?分式的乘方如何运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38至139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 分式乘除混合运算活动一:计算2x 5x -3÷325x 2-9·x5x +3. 展示点评:原式=2x23.同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是一致的.上组讨论1:在这个式子中包含几种运算?本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反思小结: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乘法运算.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分式的乘方的法则及应用 活动二:1.思考:⎝ ⎛⎭⎪⎫a b 2= ⎝ ⎛⎭⎪⎫a b 3= ⎝ ⎛⎭⎪⎫a b 10= 小组讨论:(1)从乘方的意义去理解,⎝ ⎛⎭⎪⎫a b 2、⎝ ⎛⎭⎪⎫a b 3、⎝ ⎛⎭⎪⎫a b 10的意义是什么?(2)请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法则计算:⎝ ⎛⎭⎪⎫a b 2=________=________⎝ ⎛⎭⎪⎫a b 3=________=________ ⎝ ⎛⎭⎪⎫a b 10=________=________ 展示点评: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 ⎛⎭⎪⎫a b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a b n=________. 这就是说,分式的乘方要把________、________分别乘方.反思小结:分式乘方法则的推导,就是转化成乘方意义和分式乘法的问题. 小组讨论:归纳分式乘方法则推导的思路. 活动三:计算:(1)⎝ ⎛⎭⎪⎫-2a 2b 3c 2解:原式=4a 4b29c2(2)⎝ ⎛⎭⎪⎫a 2b -cd 33÷2a d 3·⎝ ⎛⎭⎪⎫c 2a 2解:原式=-a 3b38cd6展示点评:(1)根据乘方的法则,分子、分母分别乘方;(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 小组讨论:分式的混合运算与数的混合运算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联系?反思小结:在运算时,先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负数的偶次幂为正,而奇次幂为负;式与数有相同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其运算顺序是什么?注意分解因式和约分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2)分式的乘方法则是什么?如果乘除混合运算中有乘方,要先算乘方. 3.思想方法小结——从特殊到一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计算⎝ ⎛⎭⎪⎫x 2y ·⎝ ⎛⎭⎪⎫y x ÷⎝ ⎛⎭⎪⎫-y x 的结果是( B ) A.x 2y B .-x 2y C.x y D .-x y2.⎝ ⎛⎭⎪⎫-b 2a 2n的值是( C ) A.b 2+2na 2n B .-b 2+2na 2n C.b 4na 2n D .-b 4na2n 3.计算⎝ ⎛⎭⎪⎫-2a 2b 3c 3=__-8a 6b 327c 3__. 4.计算:(1)2x -6x 2-4x +4÷(x +3)·(x +3)(x -2)3-x解:原式=2(x -3)(x -2)2·1x +3·(x +3)(x -2)3-x=-2x -2(2)⎝ ⎛⎭⎪⎫x 3y z 2·⎝ ⎛⎭⎪⎫xz y ·⎝ ⎛⎭⎪⎫yz x 23解:原式=x 6y 2z 2·xz y ·y 3z 3x6=xy 4z 2●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 课本第146页第3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3课时 分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式与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体会类比思想.2.能运用同分母分式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同学们还记得分数是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的吗?(找同学叙述) 现在我们看下面两个问题:问题1: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要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问题2:2011年、2012年、2013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1S 、2S 、3S ,2013年与2012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请按两个问题的要求列出代数式,请观察两个代数式有何特征,如何对这类代数式进行运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39至140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分式加减法运算法则及应用活动一:1.让学生观察课本P 140页思考,并让学生叙述分数加减法法则.2.类似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推广可得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你能叙述吗? 展示点评: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________,把分子相________.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________,变为________分式,再加减. 这些法则用式子可表示为:a c ±bc =________;a b ±cd =adbd ±________=________ 针对训练:下列运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什么地方? 1.a m +b m =a +b m ; ( √ ) 2.x m +y n =x +y m +n ; ( × ) 3x m -y n =x -y m -n . ( × )例1 计算: (1)5x +3y x 2-y 2-2x x 2-y 2解:原式=3x -y(2)12p +3q +12p -3q 解:原式=4p4p 2-9q2小组讨论:1.(2)和(1)有什么不同?2.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时如何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变式训练:计算:(1)2a 2a -b +b2b -2a ;(2)a 2a 2-b 2+2ab b 2-a 2+b 2a 2+b 2. 答:(1)1;(2)a +ba -b.反思小结:异分母分式相加减,通分后变成同分母分式,再加减.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分式加减混合运算活动二:计算:(1)x +2y +4y 2x -2y +4x 2y4y 2-x2展示点评:(1)x2x +2y.在解答中可把x +2y 当成一个整体.小组讨论:分式的加减混合运算注意什么问题?反思小结: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当分子是一个多项式时应把多项式分子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与运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我们是怎么引出分式加减法法则的?2.知识小结——(1)理解同分母分式与异分母分工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运用同分母分式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运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3.思想方法小结——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化简x 2y -x -y2y -x的结果是( A )A .-x -yB .y -xC .x -yD .x +y 2.分式1a +1+1a (a +1)的计算结果是( C )A.1a +1 B.a a +1 C.1a D.a +1a3.计算a -2a +1-2a -3a +1= 1-a __.4.已知a(a -1)-(a 2-b)=2,那么a 2+b22-ab 的值为__2__.5.计算:(1)5a +3b a +b +3b -4a a +b -a +3b a +b解:原式=5a +3b +3b -4a -a -3ba +b=3b a +b(2)2x 2-4-12x -4 解:原式=42(x +2)(x -2)-x +22(x -2)(x +2)=-12(x +2)●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 课本第146页第4、5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4课时 分式的加减(二)教学目标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灵活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第141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 分式的混合运算活动一:计算:⎝ ⎛⎭⎪⎫2a b 2·1a -b -a b ÷b 4解:原式=4aab -b 2例2 计算:(1)⎝ ⎛⎭⎪⎫m +2+52-m ·2m -43-m (2)⎝⎛⎭⎪⎫x +2x 2-2x -x -1x 2-4x +4÷x -4x展示点评:(1)原式=-2m -6;(2)原式=1(x -2)2.有时恰当运用运算律可简化运算.小组讨论:分式的乘、除、加、减以及乘方的法则分别是什么?这些式子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反思小结: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若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加减是同级运算,乘除是同级运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分数的混合运算类似,运算是应注意两点. (1)灵活应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2)运算结果化成最简分式.3.思想方法小结——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分式-x -1x 2-1约分之后正确的是( C )A.1x +1 B.1x -1C .-1x +1D .-1x -12.分式b ax ,c 3bx 2,a 5cx 3的最简公分母是( D )A .5cx 3B .15abcxC .15abcx 2D .15abcx 33.计算:1-11-x ·x -1x =__x +1x__.4.若a +b =1a +1b ,则ab =__1__.5.计算:⎝⎛⎭⎪⎫a a -b -b b -a ÷⎝ ⎛⎭⎪⎫1a -1b .解:原式=a +b a -b ·abb -a=-a 2b +ab 2(a -b )2●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 课本第146页第6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5课时 整数指数幂(一)教学目标1.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含义,理解并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规定及此规定的前提条件. 2.会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进行有关幂指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会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进行有关幂指数的运算. 教学难点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含义.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a n(n 是正整数)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已学过正整数指数幂的哪些运算性质,你能完整的叙述出来吗?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 m·a n=a m +n(m ,n 是正整数);幂的乘方:(a m )n =a mn(m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ab)n=a n b n(n 是正整数);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 m÷a n=am -n(a ≠0,m ,n是正整数,m >n);分式的乘方:⎝ ⎛⎭⎪⎫a b n=a nbn (n 是正整数);零指数幂:a ≠0时,a 0=1.对于,n 能否为负整数呢?其意义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42至144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负整数指数幂的产生及意义活动一:1.用两种方法计算:a 3÷a 5,你们得到的结果有哪些形式? 方法一(约分的方法): a 3÷a 5=a 3a 5=a 3a 3·a 2=1a2①方法二(同底数幂相除):如果把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法则:a m ÷a n =a m -n(a ≠0,m ,n 是正整数,m >n)中的条件m >n 去掉,假设这个性质对于a 3÷a 5的情形也适用,则有:a 3÷a 5=a 3-5=a -2②2.由①②两式,同学们发现a -2与1a有何关系?展示点评:因此在数学中规定: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a -n=1a n (a ≠0),这就是说,a -n是a n的倒数.小组讨论:上述规定中,为什么强调a ≠0.反思小结:至此,乘方中的指数已扩展为全体整数,但要注意指数为正整数、负整数或0时,底数的取值范围是不相同的.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活动二:正整数指数幂的各个运算法则:a m ·a n =a m +n (m ,n 是正整数);(a m )n =a mn(m ,n 是正整数);(ab)n=a n b n(n 是正整数);a m÷a n=a m -n(a ≠0,m ,n 是正整数,m >n);⎝ ⎛⎭⎪⎫a b n=anbn (n 是正整数).小组讨论:当m 分别是正整数、0、负整数时,a m各表示什么意思? 当指数m 、n 扩展到任意整数的情形时,是否仍然适用?观察:a 3·a -5=a 3a 5=1a2=a -2=a 3+(-5),即a 3·a -5=a 3+(-5)a -3·a -5=1a 3·1a 5=1a8=a -8=a -3+(-5),即a -3·a -5=a -3+(-5)展示点评:a m ·a n =a m +n这条法则对于m 、n 是任意整数的情形仍然适用.扩展: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的运算性质也推广到任意整数指数幂.例 计算:(1)a 2÷a 5=a -3(2)⎝ ⎛⎭⎪⎫b 3a 2-2=a 4b 6(3)(a -1b 2)3=b 6a 3 (4)a -2b 2·(a 2b -2)-3=b 8a8分析:这几个式子分别属于幂的哪种运算?运算法则和顺序是怎样的?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小组讨论: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有哪些?在运用这些性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反思小结:对于运算的结果是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要化为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幂的除法转化为幂的乘法运算.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1)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含义,理解并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规定及此规定的前提条件;(2)会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作有关幂指数的运算. 3.思想方法小结——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A .a 2·b 3=a 6B .5a 2-3a 2=2a 2C .a 0=1D .(2)-1=-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A .4x 6÷(2x 2)=2x 3B .2x -2=12x2 C .(-2a 2)3=-8a 6D.a 2-b2a -b=a -b3.计算-22+(-2)2-⎝ ⎛⎭⎪⎫-12-1的正确结果是( A ) A .2 B .-2 C .6 D .104.⎝ ⎛⎭⎪⎫130=__1__ ⎝ ⎛⎭⎪⎫-14-2=__16__ 5.计算:(1)(a -2)-3·(bc -1)3解:原式=a 6·b 3c -3=a 6b 3c3 (2)(3x 3y 2z -1)-2·(5xy -2z 3)2解:原式=3-2(x 3)-2(y 2)-2(z -1)-2·25x 2y -4z 6=19x -6y -4z 2·25x 2y -4z 6=259x -4y -8z 8=25z8 9x4y8●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课本第147页第7题.2.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第6课时 整数指数幂(二)教学目标会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重难点).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把1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如同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立方毫米的空间可以放多少个1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第145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活动一:思考: 10-1=__110__=0.1; 10-2=__110__=__0.01__; 10-3=__110__=__0.001__;10-5=__0.00001__;10-6=__0.000001__;10-n=__110__.反之:0.00001=110()=10( )0.0000256=2.56×1105=2.56×10-5展示点评:填空的依据是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小组讨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a×10n,如何确定a的值和n的值,你有什么好方法?反思小结:同《学生用书》中反思归纳.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探究点二科学记数法的简单运用活动二: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10-9 m,把1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如同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 mm3的空间可以放多少个1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展示点评:先把不同的长度单位转化成相同的长度单位,1 mm=10-3m,1纳米=10-9m,再求出体积进行比较.小组讨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的关键是什么?反思小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的关键是确定a和n.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a×10n,1≤a≤10,n的值是此数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0的个数的相反数(含小数点前面的0)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用科学计数法把0.000009405表示成9.405×10n,那么n=__-6__.2.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为149000000平方公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1.49×108平方公里__.3.将下列各数用小数表示:-1.68×10-5=__-0.0000168__,2-2×10-3=__2.5×10-4__.4.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D)A.0.001=10-3 B.10.001=103 C.3000=3×103 D.(-0.01)-3=106 5.计算:(1)(3×10-8)×(4×103)解:原式=(3×4)×(10-8×103)=12×10-5=1.2×10-4(2)(2×10-3)2÷(10-3)3解:原式=22×10-6÷10-9=4×103●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课本第147页第8、9题.2.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