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规划工作(PPT5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背景分析的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1、卫生机构调查 (1)目的:收集卫生资源、卫生服务利用方面资料,分析
其是否与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相适应。 (2)调查内容
– 全县(市或区)自然条件、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 – 全县(市或区)卫生资源配置,包括机构、人力、床位和
卫生经费等; – 县及县以上医院等卫生机构的配置及利用情况 – 样本乡镇(街道)卫生机构的配置及利用情况 – 样本村(居委会)卫生组织形式、卫生机构的配置及利用
➢ 公式:前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0‰。 ➢ 患病:下述三种有其中一者为患病
• 自觉身体不适,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 • 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但采取了自服药物或
一些辅助疗法如推拿按摩等;
• 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也未采取任何自服药 物或辅助疗法,但因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以上者;
– 反映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满足程度越高, 适宜度就越高,反之,适宜度就越差。
– 理想状态为“1” ,即卫生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需要相等 – 适宜度就大于 “1” ,可能存在过度利用 – 远远小于 “1” ,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很少,而需求很高 2)卫生服务效率 – 若卫生服务效率大于 “1” ,说明产出大于投入,卫生机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
任何卫生规划必须既满足现在的卫生 需求,又兼顾到将来的卫生需求,不仅要 解决现在的卫生问题,还要避免出现新的 卫生问题。
(三)系统理念 需要将卫生事业视为一个系统,既要
考虑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也要 考虑到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目标和过程的理念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基础是一系列目标, 提高居民健康状况为中心目标。卫生服务 规划工作同样是一个过程,规划制定了以 后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进程进行调整。
1.卫生服务需要 (1)概念
根据人们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 间存在的差距,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 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2)测量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疾病指标、死亡及其构成指标、营养与 生长发育指标、心理指标、社会指标,及派生指标,如无 残疾期望寿命、DALY等。
1)疾病频率指标
两周患病率
2)卫生设施的测量指标 – 每千人口卫生资产额 – 每千人口仪器设备额
3)卫生费用测量指标 – 卫生费用占GDP百分比 – 人均卫生费用 – 各层级卫生部门投资比例 – 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 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
(4)卫生服务提供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卫生服务价格 卫生服务成本 卫生服务需求水平 卫生资源 卫生服务技术水平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规划 属于计划的一种,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
划。一种规范化或法律化的文件,达到某个特定 目的、目标的蓝图。规划具有长远性、全局性、 战略性、方向性等特征。
二、规划工作 拟定规划并不断修改、完善的工作过程,重
点是建立起一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 以实现特定的规划目的和目标。
四、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意义
更好地促使卫生管理者展望未来,预测变化,分 析变化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有利于降低 不确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设立了各类卫生活动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有 利于控制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减少重复性和浪费性的卫生活动,使卫生 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
使有关人员了解卫生活动目标,互相合作,协调 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1000‰ 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日数=前两周患病伤卧床的总日数/
调查人数*1000‰ 两周每千人因病伤休工(学)日数=前两周患病伤休工(学)的
总日数/调查人数 *1000‰
3) 传染病发病率
(3)影响卫生服务需要的因素
人口数量 人口构成 医疗质量 预防保健工作 文化教育 气候地理条件 居住地点和条件 婚姻 行为心理因素
(3)调查方法
– 文件抄录:卫生统计报表、日常工作记录 – 实地调查
2、家庭健康询问调查
(1)调查目的 掌握居民和特殊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和存在的主要健康
问题,分析卫生服务需要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掌握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讨卫生服务需要向需求转 化的程度、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评价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中 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和实施卫生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 资源提供客观依据。
七、制定卫生服务规划的依据
1、国内外卫生发展的理论、相关政策及卫生 发展趋势
2、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 3、当地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水平及拥有
的和潜在的卫生资源状况
第二节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过程
外部因素(力量) 内部因素(力量)
要达到的目标 差距
目前的状态
规划
卫生服务规划模型
一、背景分析 (一)分析内容
2、三维综合评价模型
(1)基本思路:一个地区卫生服务综合情况的评价可以从 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居民卫生服务需要被满足的程度;卫 生服务资源投入的效率;卫生服务资源布局的合理性 。
(2)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 • 选用两周患病率、两周每千人口卧床天数、慢性病患病率、
残疾率四个卫生服务需要指标;
• 两周就诊率、住院率、未住院率、人均住院天数四个卫生 服务利用指标;
五、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特殊性
卫生服务的特殊性(患者信息缺乏,需求的被动 性,效益外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费用支付的 多源性);
卫生服务机构是多目标的,提供的服务种类也比 较多,互相参杂,导致卫生服务规划工作很复杂。
六、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原则 (一)协调发展的原则
卫生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乡卫生的协调发展; 不同区域卫生的协调发展。
实际人口:本住户的所有人员及虽无常住户口但 在本户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不包括虽有户口的 但离家半年以上的人口。
调查对象特点:
➢ 共同饮食; ➢ 共同住房; ➢ 共同经济预算; ➢ 一年之内累计居住半年以上。
(3)抽样设计
•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 第一阶段,确定样本县。
通过专家咨询法和逐步回归法筛选的10个指标作为分 层依据,包括第一产业就业率、14岁以上人口比例、文盲 率、粗出生率、粗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人均工农业产值、 第二产业就业率、初中人口比例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通 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全国的县市分成5层。 • 第二阶段,确定样本乡镇(街道)。每个县抽5个。 • 第三阶段,确定样本村(居委会)。每个乡镇抽2个村。 • 第四阶段,确定最终的样本户。每个村抽20%的住户。
居民的基本情况:姓名、与户主的关系、性别、出生 年月、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常就诊的医疗单位、 医保形式。
3)卫生行为和自我健康状况的判断: 居民的吸烟史、饮酒情况、体育锻炼情况、健康状况。
4)居民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 两周患病和利用情况 前半年内患慢性病情况; 前半年内活动受限和短期失能状况判断情况; 前一年内住院和利用情况;
(4)调查方法 一次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入户面对面询问调查的
方式收集数据。收集工具为调查表(见WORD版)。 (5)调查内容
1)备考项目:被调查户的地址,调查记录,调查员和指 导员的签名,便于重新访问和回访时提供信息。
2)基本情况 住户的基本情况:住户人口数、居住条件、生活环境、 卫生服务可得性、经济状况、是否是贫困户及致贫原 因。
(1)概念:社会投入到卫生服务中的人力、财力 和物力的统称。
(2)卫生资源分析内容 1)卫生人力资源
卫生人力数量:各类人员的绝对数和相对数。 卫生人力结构:年龄、专业和职称结构。 卫生人力分布:城乡分布。
2)病床资源:病床数量和分布 3)卫生费用
(3)测量指标
1)卫生人力和病床的测量指标 – 每千人口医生数 – 每千人口护师(士)数 – 每千人口技师(士)数 – 每千人口药剂师(士)数 – 每千人口病床数
*100% 人均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人(次)数 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Fra Baidu bibliotek需住院患者数
*100% 3)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指标
通过询问一定时期内接受预防保健服务的种类 和数量。
(3)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般的经济学因素 健康状况 供给状况 医疗保健制度 时间 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3.卫生资源与服务提供
三、卫生服务规划工作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 要,确定如何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制的卫生资源, 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产出是卫生服务规划。既涉 及到具体的卫生目标(做什么),也涉及到达到 卫生目标的方法(怎么做),是时限较长的关于 卫生发展战略方向、长远目标、主要步骤和重大 措施的设想和蓝图。
构利用卫生资源提供卫生服务效率高;若小于 “1” ,说 明卫生机构利用卫生资源提供卫生服务利用效率低下
3)卫生服务资源分配合理度 – 真实含义是卫生资源是否按卫生服务需要来布局的,这体 现出一种资源分配的社会公平性原则。
二、拟定目标
目标是期望达到的成果。一个好的目标 应包含做什么?谁来做?在什么地方做? 在什么时候完成?做到什么程度等内容。
5)居民的意向和态度 6)特殊人群的调查: 对孕产妇、婴儿和老年人的补充调查。
(三)背景分析方法
1、WHO推荐的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卫生服务利用
高医疗需要
低医疗需要
高资源
低资源 高资源 低资源

A
B
E
F
资源分配适宜 资源利用率高 过度利用 资源利用率高

C
D
G
H
资源利用率低 资源投入低 投入过度 分配适宜
(2)测量指标: 1)门诊服务利用指标
➢ 两周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 *100%
➢ 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 内患者总例数*100%
➢ 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 两周内患者总例数*100%
2)住院服务利用指标 住院率=前一年内总住院人(次)/调查人数
三、修正目标
1.分析环境
环境是制约卫生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文 化、经济、政治、地理、生活方式、疾病分布等 方面。
环境分析主要是明确实现规划目标所面临的机会 和挑战,从而确定规划的重点。
(4)测量指标的应用 预测医疗服务需要量,作为区域卫生规划的
依据
计算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分析卫生服务利用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提供客观依据
2.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
(1)概念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
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量。
卫生服务利用:即消费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间接反映 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了解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情况,为完善医保政策服务。 分析和研究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
利用及卫生资源之间的关系,探讨卫生服务供需的平 衡关系,为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依据。
(2)调查对象
以区域内总人口作为调查对象的总体,根据抽样 抽中的样本住户的实际人口作为调查对象。
住户:是指一起共同进行生活安排,提供食物和 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单身个人和两个以上的人群。
➢ 两周患病:是指在入户调查当天的前14天内被调查的 家庭成员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之一者。
慢性病患病率
➢ 公式:前半年内患慢性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0‰ ➢ 慢性病定义,具备以下一条者:
• 被调查者在调查的前半年内,经过医务人员明确诊断有 慢性病;
• 半年以前经医生诊断有慢性病,在调查的前半年内时有 发作,并采取了治疗措施如服药、理疗等。
• 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每千人口床位数、人均卫生事业费、 年户均医药费用四个卫生服务资源指标。
• 将这三大类指标通过去量纲和同趋势化等标准化处理 • 用秩和比法( RSR 法)、综合指数法、线性加权法三种
方法分别计算出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 资源三个综合值
(3)卫生服务评价指标的意义和特点 1) 卫生服务适宜度
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
2)疾病严重程度指标
两周卧床率=前两周内卧床人(次)数/调查人数 *1000‰ 两周活动受限率=前两周内活动受限人(次)数/调查人数
*1000‰ 两周休学(工)率=前两周内因病伤休工(学)人(次)数/调查人
数*1000‰ 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前两周患病总日数/调查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