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5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doc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
A.苔原地带驯鹿向北迁徙 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图1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 1~2题。
导学案91页
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B A.春季
B.夏季
2.印度低压是图中的
A A.①
B.②
C.秋季 C.③
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地表均匀
寒冷干燥 温和多雨
盛行西风带
高温少雨
东北信风带
高温少雨
东南信风带
温和多雨 寒冷干燥
盛行西风带
90°N
极地高气压带 寒冷干燥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和多雨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温少雨
0°
赤道低压带 高温多雨
90°S
30°S
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温少雨
60°S
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和多雨
(2021年浙江1月高考题)图3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5.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澳大 冬季风 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高温少雨
利亚 夏季风 西北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温多雨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
D 5.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A.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乙风一月最为盛行 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 成
(完整)教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板书标题: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1)、单圈环流(2)、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2、移动状况3、根据图中反应的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表面的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其相应的节气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教学目标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二、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
三、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地理课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那么,(一)1、什么是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2、它的具体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画一幅图来展示一下:(手绘图)(画完了图和学生一起回顾)由于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这就使得A地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气流,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综上所述,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问)风是怎样形成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近地面和高空两处大气作水平运动,即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问)近地面的风和高空中的风分别受哪些力的影响?运动方向有什么特点?高空大气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而近地面的大气运动除了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外,还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地球上的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最简单的热力环流,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修改的)
三圈环流简图
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情境三(三真一假)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考虑地转偏向力 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表面均匀
实际情景四
实际大气环流要考虑: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考虑地转偏向力 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表面不均匀
提示:(1)采用对比的方法(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沙 漠地区进行比较,两个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自然景观完 全不同)
30º N 副热带高气压带
活动 3
2.讨论季风给我国带来那些好处。
提示: (1)采用对比的方法(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沙漠地区 进行比较,两个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自然景观完全不同)
东亚
西北 冬季 季风 东南 夏季 季风
冬季 东北 季风
南亚
西南 夏季 季风
3.季风的形成
→季风形成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清代的纳兰性德的诗:“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 黄叶闭疏窗”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吹面不寒杨柳风 • 西风代表的意象:寒冷、萧瑟、苍凉、悲壮 • 东风代表的意象:温暖、湿润、浓情蜜意 • 为什么东南风温暖湿润而西北风寒冷干燥呢?
东 东风 风请思考结:1、东亚季风的成 因是什么? 2、南亚季风的成 因与东亚相比 有何异同? 3、请总结季风环 流的成因有哪 些。
季风环流2.swf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比较表
地区 季节 风向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 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气下垫面性质较 单一),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 北半球海陆上的气压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变 化,使得一年中盛行风向也随季节有规律 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从而形 成季风环流。
季风:一般把海 陆热力性质引 起的,在大范 围地区内盛行 风向随季节有 显著改变的现 象成为季风
项 成因 目
冬季风 源地 风 向 性 质
夏季风 源地 风 向 性质
光、温、水是生命存在的要素。在北回归线上各地得 到太阳几乎平等的恩惠,日照足、热量高,可是由于降水 的不同,孕育了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北回线上的大部分 地区,向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等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或热 带草原气候,这里常年被副热带高压所笼罩,这是一种单 一、干热的气团,在它的内部气流总是做下沉运动,在运 动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断升高,水汽难以凝结成雨,所以 在这里常常是烈日当空,天气炎热,降水非常稀少,年降 水量不到200毫米,难以满足高大乔木生长的需要,因此 成了不毛之地。
5.关于季风叙述正确的是 ( CD ) A.季风是夏季才有的风 B.季风是冬季才有的风 C.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 风 D.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 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6.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BC ) A.七个气压带有四个低压带、三个高压带 B.六个风带中有两个偏西风带,四个偏东风带 C.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对称分布 D.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很稳定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夏 冬
海洋 季 较冷,形成高气压 季 较热,形成低气压
陆地 较热,形成低气压 较冷,形成高气压
一月
压 低副 极 地 低高 带
低
七月
高
副 热 带 高低 带 压
高
亚洲大陆 一 月 七 月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课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课件
一、引言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热量、水分和气压的分布以及变化上。
大气环流是地球上气候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海陆分布的改变则可以改变大气的热源和驱动力,进而影响气候的分布。
二、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海洋和陆地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海洋吸收热量并保持热量,而陆地则相反。
因此,在一定的气压差作用下,海洋上的气流容易形成低压系统,而陆地上的气流则容易形成高压系统。
这种气压差异又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三、气压和风场的分布
海陆分布对风场也有影响。
在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控制下,会产生不同的风向和风速。
例如,在高压系统控制下,气流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反时针方向的风向;而在低压系统控制下,气流会从四周流向中心,形成顺时针方向的风向。
这些风场的改变也会影响大气环流的变化。
四、不同地区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影响也不同。
例如,在极地地区,由于海洋面积相对较小,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更加显著。
而在赤道附近,由于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和海洋共同作用,大气环流相对复杂。
此外,海岸线、大陆边缘、山脉等地形变化也会影响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五、总结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热量、水分、气压和风场等多个方面来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了解和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以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现象。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夏季
较冷(升温慢 升温慢) 较热(升温快 升温快) 升温慢 升温快 近地面形成高气 近地面形成低气 压; 压; 较热(降温慢 较冷(降温快 降温慢) 降温快) 降温慢 降温快 近地面形成低气 近地面形成高气 压; 压;
冬季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副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极
地
低
气
冰岛低压
压
带
附近原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600 N附近原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 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冷高压, 快,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冷高压, 切断了副极地低气气压带,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切断了副极地低气气压带,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海陆风属小范围短周期的大气运动, 海陆风属小范围短周期的大气运动,不属于季风
2,分布: 分布:
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 东亚和南亚 典型地区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阅读教材
比
风向有何不同? 风向有何不同?
想
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
冬 季
赤
道
低
压
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夏 季
赤
道
低
压
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东南信风
�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返回
大气环流是气候形成的一个 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 分布,地形, 响的结果. 响的结果.
习题 1.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的风向 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的风向 分别是 分别是:( D ) A 东北风和东南风 C 西北风和西南风 B 东北风和西南风 D 西北风和东南风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3.2 第2课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同步教案 (1)
课时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分布。
1.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因而气压带较完整。
2.北半球(1)特点:气压带相对破碎。
(2)原因: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明显。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夏季陆地比海洋受热升温快,气温又比海洋上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区;冬季陆地比海洋冷却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上低得多,形成冷高压区。
(4)季风环流:①概念:北半球海陆上的气压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变化,使得一年中盛行风向也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从而形成季风环流。
②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判断1.南半球气压带、风带根本上呈带状分布。
( √ )2.7月份北半球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
( × )3.1月份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 √ )思考亚洲东临太平洋,北美洲东临大西洋,为什么东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季风区,而北美洲季风现象却不显著?答案因为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亚欧大陆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东亚在海陆交界地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季风区。
探究点一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素养培优材料一1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7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
1.[综合思维]材料一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它切断了________________带。
试写出在其影响下,C、D两地的盛行风向,并分别描述气候特征。
答案蒙古高压副极地低气压C地盛行西北风,寒冷枯燥;D地盛行东北风,温和枯燥。
2.[综合思维]材料二中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它切断了________________带。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
薄幕卷层云
毛卷层云
云层比较均匀,呈乳白色,日月透过云层,轮 廓清楚,可见地面有影,并经常有晕圈出现。 卷层云逐渐增厚,高度降低,并继续发展,预 示将有天气系统影响测站,故有农谚“日晕三 更雨,月晕午时风”在民间流传。反之卷层云 无明显变化,云量还逐渐减少,未来的天气将 不会有大的变化。 毛卷层云 云层厚薄不均,云底也不平整,毛丝 般纤维结构比较明显,云的顶部比较平坦,略 有微小起伏。
堡状层积云 云体呈细长条状,底部较平, 顶部凸起一个或几个云堡,但高度不同, 有继续发展的趋势。从远处观测好像城堡 或长条形锯齿。 堡状层积云是局部地区有较强的上升气流 突破稳定气层之后,又继续发展而形成的。 如果当地水汽条件较好,垂直气流继续增 强,有利于积雨云发展,预示着当地将有 雷阵雨天气。
1.热力对流 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 动。由对流运动所形成的云多属积状云。 2.动力抬升 指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 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主要是层状云。 3.大气波动 指大气流经不平的地面或在逆温层以下所产生的波状 运动。由大气波动产生的云主要属于波状云。 4.地形抬升 指大气运行中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而产生的上升运 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既有积状云,有波状云和层状 云,通常称之为地形云。
层云
云层比较均匀呈幕状,灰白色,好似浓雾,云底 较低,但不接地,经常笼罩山体和高层建筑。 层云是由直径5-30微米的水滴或过冷水滴组成。 层云厚度一般在400-500米之间。 层云是在大气稳定的条件下,因夜间强辐射冷却 或乱流混合作用,水汽凝结或由雾抬升而成。层 云常在太阳升起之后气温逐渐升高,稳定层被破 坏,层云也逐渐消散。层云也有时降毛毛雨,冬 季降小雪。
晕是日、月光穿过卷层云中的冰晶时,由 于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 当天空中出现晕时本地离这层云有六、七 百公里,按每小时四、五十公里移速来估 算,一般在晕出现后十几个小时风雨才会 到来,这便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的道理。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4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
冰岛 低压 阿留申 低压
60N
大副 西 洋
蒙古地 --西伯利亚高压 极 低 气 压
带 太
平 洋
亚欧大陆
热 带 高 气 压
副
带
30°N
一月
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 个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所切断,使其 只保留在海洋上。
1.右图中,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 请回答 若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则 北 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 ①.该地位于_____ 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_ 7 月。此时北太平洋上形成 夏威夷高 ___ __气压。
1.右图中,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 b>c,请回答: 若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则该洋 暖流 ;若该洋流位于大西洋 流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 补偿流 ___。 中低纬海区,那么按成因分属于__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 形是___ 山谷 (山谷、山脊)。
2.下面是2004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大致位于40°N -60°N,90°E-120°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 图,读图分析回答:
夏威夷高压
1026 1024 1020
东 东
南 南
信 信
风 风
东亚季风比较
季 节 夏 季 冬 季
亚欧大陆气压 中心名称 北太平洋气压 中心名称
亚洲(印度)低压 (夏季存在)
亚洲(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冬季存在)
夏威夷高压(全年 阿留申低压(全年存 存在,夏季势力强) 在,冬季势力强)
学案5:2.5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识记—基础梳理]读三圈环流(北半球)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 影响三圈环流⎩⎨⎧a 圈b 圈c 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 为 带C 为 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 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 带D 为盛行西风带F 为 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①移动原因: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 ,冬季 。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赤道低气压带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非洲南端的地区(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等。
[易误点拨]受信风影响的地区气候不一定干燥信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过程中,随着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在其影响下,天气一般是干燥的。
但当信风经过暖流洋面的增温增湿后,在迎风坡上也会形成丰沛的降水,如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
[理解—要点突破]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对大气环流 的影响
江苏 省新沂 市第 三中学 赵 联营
的 主体 作 用 ,让 学 生
的 , 么, 那 怎样才能消 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 情绪呢? 我认为应从培
参 与评改 ,可采取互 批互改、集体批改等
养学生的写作入手。 兴
趣不 是生 来就 有 的 , 需
评 改作 文 会 使 学 生 逐 步 养 成 爱 动笔 的好 习惯 ,十 分 有 利 于 调
写作 文 时语 言 就 会像 涓涓 细 流, 自然而然地 从笔下 “ 流淌 ”
出来 。 写 出好 文 章 , 但 要 让 要 不
二、 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差异 北半球海 陆面积各半 , 比南半球 的陆地 面积 大的多 , 且海
5 8
懑I O U WE C I I X E N U A
关 键 词 : 写作 文
真情、 发实感 。
三 、自 己评 改 。 提
唤起兴趣
激发兴趣
“ 写作文真难 !” 这 是许 多学生 的 烦恼 。
学 生 对 作 文 的 畏 惧 心
理 不 是 一 朝 一 夕形 成
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 ,
学 生 熟 读 课 文 ,还 要 扩 大 学 生
的知识面 ,引导学生阅读大量 的报刊 , 阅读 名家名篇 , 汲取其 中丰 富的 写作营养——只有做 到读 书破万卷 ,才能达到下笔
如有 神 。
二、 进生活 。 走 积累 素 材 生 活 是 写 作 的 源 泉 。 作 文
就 是 把 我们 身 边 的 生 活 写 出
海 陆热 力 差 异 不 同性 质 的物 体 比热 容 是 不 同 的 。陆 地 和 海 洋 相 比 , 地 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导学案5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环流的影响
1、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了解海陆冬夏季气压中心。
3、从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角度理解季风气候的形成及典型的气候类型。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海陆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变化
♦t自主学习】
1.前述大气环流是在假设大气是在的运动规律,但由于地球表面并不均匀,
受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大气环流要复杂得多。
2.气压带在南半球(特别是30。
S以南)基本上是连贯的,而北半球的气压带被分割成块状。
原因:这是影响的结果。
♦【合作探究】
1.根据教材P40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下图圆圈中填上气压中心(填高压或低压)。
一年中,夏季气温:海洋比陆地,冬季气温:海洋比陆地。
这样,北半球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切断,仅以低压中心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上。
这样,北半球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切断,仅以高压中心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上。
二、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
1.请在下图中画出1月份(冬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风向。
2.请在下图中画出7月份(夏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风向。
小结:
东亚季风的风向,夏季为:冬季为:
南亚季风的风向,夏季为:冬季为:
东亚季风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亚季风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演练】
L.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
名称是()
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
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
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
2.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反气旋的影响
D.气旋的影响
3.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
成的是()
A.东亚夏季的东南季风
B.东亚冬季的西北季风
C.南亚冬季的东北季风
D.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月季风图。
E的风向
为,F的风向为o
(2) A、B、C三地中,为低压区的是o
(3) E季风的成因是。
F季风的主要成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