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30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案新人教版(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数学上册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数学上册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数学上册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4。

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标依据探索并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解切线的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解切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看图、对比,能找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关系。

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感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划归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教学难点用数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引入新知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会有哪几种情况呢?(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1。

观察:首先利用海上日出的情景体会这里蕴涵的数学意境,再让学生观察太阳升起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果把太阳的轮廓看做一个圆,海平面看做一条直线。

那么:(1)直线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2)不同位置关系下直线与圆各有几个公共点?(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否像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样进行数量分析?2。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4.2.2.(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4.2.2.(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6.垂直于圆的一弦并且平分这条弦的直线一定和此相交.(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探究. 用直尺在圆上移动,除了发现公共点的个数发生了 变化外,还发现有什么量也在改变?它与圆的半径有什 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怎样用d(圆心与直线的距离)来判
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注: 点到直线的距 离是指从直线外 一点(A)到直线 (l)的垂线段(OA) 的长度.
例题变式:
1.Rt△ABC,∠C=90°AC=3cm,BC=4cm,以 C为圆心画圆,当半径r为何值时,圆C与直线 AB没有公共点? 0cm r 2.4cm
2.Rt△ABC,∠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画圆, 当半径r为何值时,圆C与线段AB没有公共点?当半径r为何 值时,圆C与线段AB有一个公共点?当半径r为何值时,圆C 与线段AB有两个公共点? 略解: (1)当0cm<r<2.4cm或r>4cm时,⊙C与线段 AB没有公共点。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点P在圆内 点P在圆上 点P在圆外 点P在圆环内
数形结合:位置关系
d<r d=r d>r r≤d≤R
数量关系
观察: 太阳在东升西落的过程中,太阳与 海平线的位置有几种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
问题1 .如果我们把太阳看成一个圆,海平线(图中用
蓝色线条展示)看成一条直线,那你能根据直线和圆的 公共点个数想象一下,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吗?
⑵ .l2与l1在圆的两侧的距离: 9+7=16 cm.
直线与圆的 位置关系
图 形






公共点个数
0个
公共点名称 直 线 名 称
1个 切点

新人教版九上24.2.2(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新人教版九上24.2.2(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O r d ┐ .o d r ┐ . l .O d r ┐
l
A
. B
lC
.
相离 0 d>r
相切 1 d=r
相交 2 d< r
公共点的个数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 与半径 r的关系
公共点的名称 直线名称
切点
切线
交点
割线
思考:
在⊙O中,经过半径OA的 外端点A作直线l⊥OA, 直线l和⊙O有什么位置 关系?
3.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 D,以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D.试说明:AC A 是⊙D的切线.
F
E
B
D
C
1.定义法: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数量法(d=r):和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
解决问题4: 已知⊙A的直径为6,点A的坐标为 相离 (-3,-4),则x轴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y轴 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y 相切
思考:
求圆心A到x轴、 y轴的距离各是多少?
4
B O x
A.(-3,-4) 3
C
小结: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定方法:
图形 直线与圆的 位置关系
点击页面即可演示
回忆旧知
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1)d<r (2)d=r (3)d>r 点在圆内 点在圆上 点 在圆外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 是唐朝诗人王维的 长河落日圆 诗句.它描述了黄昏日落时分塞外特有的景象. 如果我们把太阳看成一个圆,地平线看成一条 直线,那你能根据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想 象一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69

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69

练习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A的圆心坐 标为(1,-2),半径为1。 (1)⊙ A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 相切 。 (2)⊙ A向上平移的距离为 1或3 时⊙A与 x轴相切。
y 4 3 2
1
-3
-2
-1 -1 -2 -3
1
2
3
x
A
课堂小结 思考:如何画出一个圆的切线?
A
· O
练习二、在三角形ABC中,AB=5cm,AC=4cm, BC=3cm。 (1)以点A为圆心,以3cm为半径的圆和直线 BC的位置关系是 相离 。
(2)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B相切,则 ⊙ C的半径应该为 2.5cm 。 (3)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B相交,则 ⊙ C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r>2.5cm 。
活动三
1、回顾:点和圆有哪些位置关系?你是 如何判断这些位置关系的?
2、请利用你手中的硬币、模板、刻度尺继 续探索判定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其他方法。
设⊙O的半径为r,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 为d,在直线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中,d与 r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反过来,你能根 据d与r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直线和圆的位置 关系吗?
根据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直线和⊙O相交
d < r;
d > r; d = r.
直线和⊙O相离
直线和⊙O相切
活动四
1、阅读教材。
要求:结合前面探索的内容,画出本节课主要 知识点,记录阅读时产生的问题,阅读后交流 解决。
2、梳理知识点
2.总结:
直线与圆的 位置关系
相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切
相交


公共点个数 公共点名称
l
图1

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103

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103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基础夯实 §能力跃升 §思维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题型二
◆反馈演练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1一. 教材分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探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掌握判定方法,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阶段的基本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和操作能力较强。

但是,对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和发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判定方法,能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应用。

2.难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及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3.实践应用法:教师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动画演示。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直线、圆的教具,便于操作和观察。

3.例题: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用于讲解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直线与圆的图形,提问:直线与圆有哪些位置关系?学生回答:相离、相切、相交。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设⊙p的半径为4cm,直线l上一点A到圆心的 距离为4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D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P
4cm l
A
P 4cm
l A
O .
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
O
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
l
我指你答
快速判断下列各图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O1
.O2
l
.O
l
.O
.O
l
l
小组合作探究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数量特征
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r :半径
Or
d
l
直线 l 和⊙O相交
d<r
O
r
d
直线 l 和⊙O相切
l
O r
d
l
直线 l 和⊙O相离
d=r d>r
知识要点
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__两__种: (1)根据定义,由_直__线___与__圆__的__公__共__点__ 的个数来判断; (2)根据性质,由_圆__心__到__直__线__的__距__离__与__半__径__ 的关系来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判定)
我问你答
分别请三位同学提问以下1、2、3中的 其中一项内容,让 其他同学回答另两项内容。
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 2、公共点个数, 3、d与r的关系,
挑战一:我会说,我来说
1、已知⊙O的半径为5cm,O到直线a的距离为 3cm,则⊙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_相__交__.直线a 与⊙O的公共点个数是_两__个_.


O
O
(地平线)

O
a(地平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2.2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情况,并学习了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如何求解圆的弦长和圆心角。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图形的性质和几何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2.学会求解圆的弦长和圆心角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判断。

2.圆的弦长和圆心角的求解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使用几何画板软件,直观展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图片和例题。

2.准备几何画板软件,用于展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准备相关的中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基本概念,如圆的定义、直线的定义等,为后续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展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情况。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为后续学习判断方法和求解方法做准备。

3.操练(15分钟)讲解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如何求解圆的弦长和圆心角。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案(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案(附答案)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同一平面内的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理解记忆割线、切线、切点等概念.3.能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与半径r 的大小关系,准确判断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预习反馈阅读教材P95~96,完成下列知识探究.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2.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直线和圆相离.4.设⊙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则有:直线l 和⊙O 相交⇔d <r ;直线l 和⊙O 相切⇔d =r ;直线l 和⊙O 相离⇔d >r .例题讲解例1 在Rt △ABC 中,∠C =90°,AB =4 cm ,BC =2 cm ,以C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与AB 有何种位置关系?请你写出判断过程.(1)r =1.5 cm ;(2)r = 3 cm ;(3)r =2 cm.【解答】 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D.∵AB =4 cm ,BC =2 cm ,∴AC =2 3 cm.又∵S △ABC =12AB ·CD =12BC ·AC ,∴CD =BC ·AC AB = 3 cm. (1)r =1.5 cm 时,相离;(2)r = 3 cm 时,相切;(3)r =2 cm 时,相交.【跟踪训练1】 在Rt △ABC 中,∠C =90°,AC =3 cm ,BC =4 cm ,以C 为圆心,r 为半径作圆.当r 满足0<r<125__cm 时,⊙C 与直线AB 相离;当r 满足r =125__cm 时,⊙C 与直线AB 相切;当r 满足r>125__cm 时,⊙C 与直线AB 相交. 【跟踪训练2】 已知⊙O 的半径为5 cm ,圆心O 到直线a 的距离为3 cm ,则⊙O 与直线a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直线a 与⊙O 的公共点个数是2.例2 已知⊙O 的半径是3 cm ,直线l 上有一点P 到O 的距离为3 cm ,试确定直线l 和⊙O 的位置关系.【解答】 相交或相切.【跟踪训练2】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3,BC =4,若以C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与斜边AB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点拨】 分相切和相交两类讨论.解:r =2.4或3<r ≤4.巩固训练1.已知⊙O 的半径为5,直线l 是⊙O 的切线,则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是(C)A .2.5B .3C .5D .102.已知OA平分∠BOC,P是OA上任意的一点.若以点P为圆心的圆与OC相离,则⊙P 与OB的位置关系是(B)A.相切B.相离C.相交 D.相离或相切3.在△ABC中,AB=AC=5,BC=6,以点A为圆心,4为半径作⊙A,则BC与⊙A的位置关系是(C)A.相交 B.相离C.相切 D.不确定4.已知∠AOB=30°,M为OB上的一点,且OM=5 cm,以M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OA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r=2 cm;(2)r=4 cm;(3)r=2.5 cm.解:圆心M到OA的距离d=0.5OM=0.5×5=2.5(cm).(1)r=2 cm时,d>r,直线OA与⊙M相离;(2)r=4 cm时,d<r,直线OA与⊙M相交;(3)r=2.5 cm时,d=r,直线OA与⊙M相切.第2课时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2.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会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来解决相关问题.预习反馈阅读教材P97~98,完成下列问题.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切线的性质:①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②切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③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3.当已知一条直线是某圆的切线时,切点的位置是确定的,辅助线常常是连接圆心和切点,得到半径,那么半径垂直于切线.例题讲解例(教材P98例1)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腰AB与⊙O相切于点D,求证:AC是⊙O的切线.【解答】证明:过点O作OE⊥AC,垂足为E,连接OD,OA.∵⊙O与AB相切于点D,∴OD⊥AB.又△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AO是∠BAC的平分线.∴OE=OD,即OE是⊙O的半径.这样,AC经过⊙O的半径OE的外端E,并且垂直于半径OE,所以AC与⊙O相切.【方法归纳】在解决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时,常常需要作过切点的半径.【跟踪训练】 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E 在⊙O 上,C 为BE ︵的中点,过点C 作直线CD ⊥AE 于D ,连接AC.试判断直线C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直线CD 与⊙O 相切,理由:连接OC.∵C 为BE ︵的中点,∴BC ︵=CE ︵.∴∠DAC =∠BAC.∵OA =OC ,∴∠BAC =∠OCA.∴∠DAC =∠OCA.∴OC ∥AD.∵AD ⊥CD ,∴OC ⊥CD.又∵OC 为⊙O 的半径,∴CD 是⊙O 的切线.巩固训练1.在正方形ABCD 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任意一点(不包含端点),以P 为圆心的圆与AB 相切,则AD 与⊙P 的位置关系是(B)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不能确定2.如图,A ,B 是⊙O 上的两点,AC 是过点A 的一条直线,如果∠AOB =120°,那么当∠CAB 的度数等于60°时,AC 才能成为⊙O 的切线.第2题图 第3题图3.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DC 切⊙O 于C.若∠A =25°,则∠D =40°.4.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交B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过点D 作DF ⊥AB ,垂足为F ,连接DE.求证:直线DF 与⊙O 相切.证明:连接OD.∵AB =AC ,∴∠B =∠C.∵OD =OC ,∴∠ODC =∠C.∴∠ODC =∠B.∴OD ∥AB.∵DF ⊥AB ,∴OD ⊥DF.又∵点D 在⊙O 上,∴直线DF与⊙O相切.课堂小结1.有圆的切线时,常常连接圆心和切点得切线垂直于半径;2.“连半径证垂直”与“作垂直证半径”——判定直线与圆相切.①当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只需“连半径、证垂直”即可;②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指出圆与直线有公共点时,常运用“d=r”进行判断,辅助线的作法是过圆心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证明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第3课时切线长定理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切线长定理,能熟练运用所学定理来解答问题.2.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特点,会画三角形的内切圆.预习反馈阅读教材P99~100,完成下列知识探究.1.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图中的切线长为PA,PB.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图中相等的线段有PA,PB,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图中相等的角为∠APO=∠BPO.3.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4.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例题讲解例(教材P100例2)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点D,E,F,且AB=9,BC=14,CA=13.求AF,BD,CE的长.【解答】设AF=x,则AE=x,CD=CE=AC-AE=13-x,BD=BF=AB-AF=9-x.由BD+CD=BC,可得(13-x)+(9-x)=14.解得x=4.因此AF=4,BD=5,CE=9.【跟踪训练】如图,已知⊙O是Rt△ABC(∠C=90°)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1)求证:四边形ODCE 是正方形;(2)设BC =a ,AC =b ,AB =c ,求⊙O 的半径r.解:(1)证明:∵BC ,AC 分别与⊙O 相切于D ,E ,∴∠ODC =∠OEC =∠C =90°.∴四边形ODCE 为矩形.又∵OE =OD ,∴矩形ODCE 是正方形.(2)由(1)得CD =CE =r ,∴a +b =BD +AE +2r =BF +AF +2r =c +2r ,解得r =a +b -c 2. 巩固训练1.如图,Rt △ABC 中,∠C =90°,AC =6,BC =8,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r =2.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如图,AD ,DC ,BC 都与⊙O 相切,且AD ∥BC ,则∠DOC =90°.3.如图,点O 为△ABC 的外心,点I 为△ABC 的内心.若∠BOC =140°,则∠BIC =125°.4.如图,△ABC 切⊙O 于D ,E ,F 三点,内切圆⊙O 的半径为1,∠C =60°,AB =5,则△ABC 的周长为课堂小结1.切线长定理. 2.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 3.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数学同步教案24.2.2 直线和圆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数学同步教案24.2.2 直线和圆的

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后,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后继研究切线判断定理的基础,也是研究直线和曲线位置关系的基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两个方面去刻画:一是当直线向圆靠近过程中,通过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对直线与圆的位置进行分类;二是与将直线与圆的接近程度数量化,即通过直线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对直线与圆的位置进行分类,二者之间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非常类似,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它们研究的都是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关系;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都是将两个图形进行分类,从数、形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研究内容来看,都研究位置关系的种类,以及“数”的特性(两图形间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形”的特性(交点的个数及区域分布),因此可以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经历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分类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根据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能说出各位置关系对应的数量关系,会根据交点个数及数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知道可以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能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去自主探索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关系,能根据交点个数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类比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思想,但学生一般缺乏类比学习的意识,也不太清楚怎样去类比.因此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学生不容易想到去类比点和圆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此外,在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时,需要学生具备运动的观点和一定的分类标准,部分学生可能也会存在困难.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自主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四、教学过程设计引言上节课研究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和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1点和圆共有几种位置关系?每种位置关系对应怎样的数量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回顾,教师板书: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点在圆外d>r点在圆上d=r点在圆内d<r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已有经验,为下面类比探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铺垫.2.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2如图1,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把地平线看作是一条直线,由此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师生活动:教师出示图片与问题,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追问1:我们该如何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可参考的对象吗?追问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研究了哪些内容?是如何研究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呢?师生行为:师生共同反思总结出点和圆的研究内容:(1)位置关系的种类;(2)位置关系的图形特征;(3)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半径的关系).研究方法:(1)分类;(2)观察图形特征;(3)分析数量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关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学问题,也借助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追问1启发学生想到可通过类比的方法去发现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追问2是启发学生提炼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研究这些方面.问题3如图2,在纸上画一条直线l,把钥匙环看做一个圆,在纸上移动钥匙环,你能l发现在钥匙环移动的过程中,你能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吗?说说你分类的依据?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思考、谈论以及交流.教师关注学生是否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是否不重不漏.最后归纳,按照直线和圆交点的个数可以将分为以下几类,并规定各类的名称:(1)直线和圆无交点相离;(2)直线和圆只有一个交点相切;(3)直线和圆有两个交点相交.当直线与圆相切时,这条直线叫做切线;当直线与圆相交时,这条直线叫割线.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的能力.问题4观察图3,我们已经探索出直线和圆有3种位置关系,那么每种位置关系中对应了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图3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可提出问题进行启发.追问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对应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什么是这两个量而非其他量?追问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应对应哪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各位置关系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追问3:根据d与r的数量关系能否确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呢?设计意图:通过追问让学生认识到点和圆的数量关系中,点到圆心的距离的大小d反映了点与圆的接近程度,而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恰好对应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直线与圆的接近程度可由直线到圆心的距离d反映,而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也恰好对应着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因此,由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d与r 的数量关系,反之由d与r的数量关系可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应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1:指出下列图中直线a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反馈.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根据交点个数或直线与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总结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练习2:圆的直径是10 cm,如果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分别是(1)5 cm,(2)8 cm,(3)10 cm,那么直线和圆分别是什么位置关系?有几个公共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反馈.设计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根据直线与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4.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是按照怎样的标准分类的?(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等价于怎样的数量关系?(3)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4)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本节课是怎样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主要知识、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体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在联系,感悟类比、分类的数学思想.5.布置作业教科书第96页习题24.2第2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已知直线a与⊙O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a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公共点的个数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已知直线AB到⊙O的圆心的距离为5,当⊙O的直径等于6时,直线AB与⊙O具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根据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已知直线l到⊙O的圆心的距离为3,当要使直线l与⊙O有交点,则⊙O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以及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 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直线与圆3切线的判定和性质2_6-10

九年级数学上册  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直线与圆3切线的判定和性质2_6-10

证明直线与圆相切有如下三种途径:
1.定义法: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数量法(d=r):和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
圆的切线.
即:若直线与圆的一个公共点已指明,则连接这点和圆心,说明直线垂直于经过这点的半径;若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未指明,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然后说明这条线段的长等于圆的半径.
.O
A l
将上页思考中的问题反过来,如果l是⊙O的切线,切点为A,那么半径OA与直线l是不是一定垂直呢?
一定垂直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切线的性质3、4、5可归纳为:已知直线满足a.过圆心,b.过切点,c.垂直于切线中任意两个,便得到第三个结论.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BD=OB,点C 在圆
上,∠CAB=30°.
求证:DC 是⊙O 的切线.
.A B D
C O 方法引导
当已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要证明直线与圆相切时,可先连接圆心与公共点,再证明
连线垂直于直线,这是证明切线的一种方法.
练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1、教学目标(或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和切线的判定方法,会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积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探究、推理证明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情感与态度:经历探究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2、教学重点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3、教学难点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应用4、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蒸汽机车的车轮在铁轨上滚动,铁轨可以看成直线,它与车轮所对应的圆是相切的.车轮上过切点的那根辐条所对应的直线与表示铁轨的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2)重点讲解探究点1:如图,直线AB是⊙O的一条切线,点T是切点,连接OT.问题:(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找出它的对称轴.(2)测量∠OTA和∠OTB的度数,并与同学交流测量的结果.(3)猜想:切线AB与过切点的半径OT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总结: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定理中题设和结论中涉及三个要点:切线、切点、垂直,已知三个要点的两点是否可以推出另一点?由学生分析写出结论并证明.证明过程参考教材审8页.教师总结证明过程中需注意的地方,并提出问题:总结: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在论证两个推论时,学生只要把意思表达对了即可,不一定要一字不差,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得到结论.3)问题探究探究点2:“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的逆命题成立吗?试验:OA为⊙O的半径,过A作l丄OA.可以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2)直线l垂直于半径OA.总结: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思考:现在,任意给定一个圆,你能不能作出圆的切线?应该如何作?请学生说明作图过程,切线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请学生继续思考:这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学生画出反例图)图(1)中直线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3)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从以上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切线的判定定理实际就是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与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只是为了便于应用把它改写成“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种形式.4)难点剖析例1 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所以连接OC,只要证明AB⊥OC即可.证明:连接OC(如图).∵ OA=OB,CA=CB,∴ OC是等腰三角形OAB底边AB上的中线.∴ AB⊥OC. ∵OC是⊙O的半径,∴ AB是⊙O的切线.例2 如图,△ABC 中,AB=AC,O 是BC中点,⊙O与AB 相切于E.求证:AC 是⊙O 的切线.分析: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要证明AC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由点O向AC所作的垂线段OF 是⊙O的半径就可以了,而OE是⊙O的半径,因此只需要证明OF=OE.证明:连接OE ,OA, 过O 作OF ⊥AC.∵⊙O 与AB 相切于E,∴OE ⊥ AB.又∵△ABC 中,AB =AC ,O 是BC 中点.∴AO 平分∠BAC,又OE ⊥AB ,OF⊥AC.∴OE =OF.∵OE 是⊙O 半径,OF =OE,OF ⊥ AC.∴AC 是⊙O 的切线.归纳:证切线时辅助线的添加方法:(1) 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2) 无交点,作垂直,证半径.有切线时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1) 见切点,连半径,得垂直.切线的其它重要结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5)训练提升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C.经过切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如图,在⊙O中,弦AB=OA,P是半径O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PB=OB,则PA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3.如图,△ABC的一边AB是⊙O的直径,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C是⊙O的切线,你所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角平分线,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经过点D,交BC于点E.求证:AC是⊙O的切线.5. 如图,AB是⊙O的直径,AC切⊙O于A,BC交⊙O于点D,若∠C=70°,则∠AOD的度数为( )A.70° B.35° C.20° D.40°6.如图,线段AB是⊙O的直径,点C,D为⊙O上的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若∠E=50°,则∠CDB等于( )A.20° B.25° C.30° D.40°7.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8,O为BC的中点,以O为圆心作半圆,使它与AB,AC 都相切,切点分别为D,E,则⊙O的半径为( )A.8 B.6 C.5 D.48.如图,AB是⊙O的直径,O是圆心,BC与⊙O切于点B,CO交⊙O于点D,且BC=8,CD=4,那么⊙O的半径是______.9.如图,A 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CD与⊙O相切于点D,C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C=∠A.10.如图,CD是⊙O的直径,弦AB⊥CD于点G,直线EF与⊙O相切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AG=BG B.AB∥EF C.AD∥BC D.∠ABC=∠ADC11. 如图,若以平行四边形一边AB为直径的圆恰好与对边CD相切于点D,则∠C=_______度.12. 如图,AB为⊙O的直径,直线l与⊙O相切于点C,AD⊥l,垂足为D,AD交⊙O于点E,连接OC,BE.若AE=6,OA=5,则线段DC的长为______.13.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C是⊙O的直径,MN与⊙O相切,切点为A,若∠MAB=30°,则∠B=________度.⊙D,求证:AC与⊙D相切.15.如图,AB为⊙O的直径,PD切⊙O于点C,交AB的延长线于点D,且∠D=2∠CAD.(1)求∠D的度数;(2)若CD=2,求BD的长.16.已知△ABC内接于⊙O,过点A作直线EF.(1)如图①,若AB为⊙O的直径,要使EF成为⊙O的切线,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至少说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②,如果AB是不过圆心O的弦,且∠CAE=∠B,那么EF是⊙O的切线吗?试证明你的判断.17.如图,已知直线PA交⊙O于A,B两点,AE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且AC平分∠PAE,过C作CD⊥PA,垂足为D.(1)求证:CD为⊙O的切线;(2)若DC+DA=6,⊙O的直径为10,求AB的长.答案:1. D2. 相切3. ∠ABC=90°4. 解:连接OD,∵BD为∠ABC平分线,∴∠OBD=∠CBD,∵OB=OD,∴∠OBD=∠ODB,∴∠CBD =∠ODB,∴OD∥BC,∵∠C=90°,∴∠ODA=90°,则AC为⊙O的切线5. D6. A7. D8. 69. 解:连接OD,∵CD是⊙O的切线,∴∠ODC=90°,∴∠ODB+∠BDC=90°,∵AB是⊙O的直径,∴∠ADB=90°,即∠ODB+∠ADO=90°,∴∠BDC=∠ADO,∵OA=OD,∴∠ADO=∠A,∴∠BDC =∠A10. C11. 4512. 413. 6014. 解:过D作DH⊥AC于H,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DB=DH,∴AC与⊙D相切15. 解:(1)∵∠CO D=2∠CAD,∠D=2∠CAD,∴∠D=∠COD.∵PD与⊙O相切于点C,∴OC⊥PD,即∠OCD=90°,∴∠D=45°(2)由(1)可知△O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C=CD=2,由勾股定理,得OD=22+22=22,∴BD=OD-OB=22-216. (1) ∠BAE=90°∠EAC=∠ABC(2) (2)EF是⊙O的切线.证明:作直径AM,连接CM,则∠ACM=90°,∠M=∠B,∴∠M+∠CAM=∠B+∠CAM=90°,∵∠CAE=∠B,∴∠CAM+∠CAE=90°,∴AE⊥AM,∵AM为直径,∴EF 是⊙O的切线17. 解:(1)连接OC,证∠DAC=∠CAO=∠ACO,∴PA∥CO,又∵CD⊥PA,∴CO⊥CD,∴CD为⊙O 的切线(2)过O作OF⊥AB,垂足为F,∴四边形OCDF为矩形.∵DC+DA=6,设AD=x,则OF=CD=6-x,AF=5-x,在Rt△AOF中,有AF2+OF2=OA2,即(5-x)2+(6-x)2=25,解得x1=2,x2=9,由AD <DF知0<x<5,故x=2,从而AD=2,AF=5-2=3,由垂径定理得AB=2AF=65、板书设计: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1. 切线的判定方法2. 证切线时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①有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②无公共点,作垂直,证半径.3. 切线的性质例题:1 例题2:学生板书6、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下面我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设计说明这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与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并已获得一定的探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平面内两圆的位置关系。

本节内容在圆这一章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与巩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将数与形有效的结合起来。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了解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会用两圆的半径、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能利用两圆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动手操作、概括能力,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感悟数学之美。

基于以上目标,结合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两圆相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与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难点: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外切、内切时两圆圆心距d,、半径R与r的数量关系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初中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行为趋于理性化,探索真理的欲望要比以前强,但是归纳、运用数学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都有待加强,因此本节课,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意识,并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对于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逻辑有一定的进步,但知识应用转化能力较弱,针对以上情况,我确定如下教法与学法:
三、教法与学法
教学中采用动手操作、动画演示、图片展示的方法,以现代化教学技术为驱动,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练结合中获得新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教学达到最优化,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了六大环节:
四、教学过程
(一)创建激趣引入新知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水中波纹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波纹在水中的各种情形,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轻松的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通过播放视频,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找到了圆与圆位置关系在生活中的原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习兴趣。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下四个活动:
(活动一)动手操作观察猜想
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圆形纸片,固定其中一个圆形纸片,移动另一张,自主探索平面内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恰当的结论。

(活动二)动画演示验证猜想
为了进一步验证学生的猜想,老师再一次通过动画演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动画,轻松地找出平面内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运动过程中圆与圆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公共点的个数是怎样的?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你能根据“公共点个数”对这几种位置进行分类吗?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待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平面内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播放动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老师再次提出问题,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能否根据公共点的个数进行分类呢?待学生讨论完成之后,师生共同总结。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播放精彩的动画,及时进行反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探索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此时,学生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通过播放生活中几组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位置关系的存在性与真实性,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活动三)动手量一量
探索圆与圆位置关系中,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然后小组讨论,总结规律,最后教师动画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想。

这样设计的目的,也是想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直观明了的理解圆心距d 与两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待学生对以上知识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我又出示以下几个问题: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呢?圆和圆组成的图形呢?当两圆相交,外切,内切时情况怎样?两个圆组成的图形又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相切两圆能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如果能,对称轴是什么?切点与对称轴有什么位置关
系?
(活动四)再探性质层层深入
老师再次播放动画验证学生的猜想,同时得出结论。

(三)学以致用深化新知
为了能够及时的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我出示以下例题,这个例题是想让学生利用学习的两圆相切的位置及对应数量关系来解决,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解决。

同时我为学生设置了几组练习题,有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水果,来独立解答其对应的练习题最后由学生展示结果,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这样设置,一方面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拓展提升,待学生独立思考后,由小组讨论解决,此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此题。

(四)归纳总结升华新知
此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然后教师展示。

(五)达标检测检验新知
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特出示以下达标检测,此组题目由易到难,限时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对于出错的题目,实施小组互助改错,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作业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设计说明:
1、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利于学生梳理知识。

2、时间安排创建激趣引入新知 2分钟
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23分钟
学以致用深化新知 12分钟
归纳总结升华新知 2分钟
达标检测检验新知 5分钟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分钟
3、设计说明本节课倡导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动画、图形,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了直观性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